人教版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简介本报告对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了分析。

报告内容包括考试的整体表现、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考生的优势与弱势以及建议措施等。

考试整体表现根据考试结果统计,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整体表现稳定,考生的平均分为X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的难度适宜,题目设置合理,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

知识点掌握情况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考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全面,能够正确解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但在一些高难度的知识点上,考生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考生优势与弱势综合分析考试成绩和题目难度,我们可以得出一些考生的优势和弱势。

考生在地理学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上,以及对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然而,一些考生在地理学科的弱势方面主要包括对于地理理论的深入理解、地图阅读和解析能力等方面。

建议措施针对考生的优势和弱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鼓励考生多参与地理学科的实践活动,培养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加强对地理理论的研究,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 提供更多的地图阅读训练,提高考生的地图理解和解析能力。

- 鼓励考生参与地理学科竞赛和社团活动,拓宽地理学科知识面。

总结本报告分析了高一地理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总体表现较好。

对于考生的优势和弱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地理学科是理解生态、经济、政治及文化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学科,是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3年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是学生初入高中的一次集中检验,也是学生立足于高一接下来学习的重要起点。

本质量分析报告从考试成绩、试卷难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老师和同学们提供参考。

一、考试总体情况本次考试共分为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总分值为120分,其中选择题占80分,非选择题占40分。

由于考试时限较紧张,学生们对选择题的掌握情况较好,平均得分为60分,及格率达到了90%以上;而对于非选择题,学生们尚未完全适应考试节奏,平均得分仅为30分,及格率不足50%。

二、试卷难度本次考试试卷难度适中,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了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较为简单;非选择题部分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地理概念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也要求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和解释,在知识点上存在薄弱环节,存在较多难点。

三、知识掌握情况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考试的知识点在这方面,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碳循环,水循环,氮循环等概念的把握,包括其中的主要过程,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总体来讲,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正确率在70%以上。

2.气候与气象气候和气象研究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本次考试主要考察了学生对气候区划,气候变化和全球气候等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情况。

学生们对气候区划的掌握较为熟练,但是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不够扎实,正确率仅有60%左右。

在此方面,学生们需要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地球与地图地球与地图是地理学的基础,也是考试中的重点部分。

本次考试重点考核了学生对世界地图,经纬度和地球的形状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总体来说,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是在解释和应用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1. 引言
本文档对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旨在评估学生在
本学期内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考试结果分析
根据本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和答卷情况,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学生整体表现较为平均,平均分为XX分(满分为100分);
- 在知识掌握方面,大部分学生对基础内容掌握较为扎实,但
对于一些拓展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再加强;
- 在应用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在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存在一定的困难;
- 部分学生在图示分析和图表解读方面表现较弱;
- 考试中存在一些常见错误,如定义不准确、答非所问等。

3. 改进措施建议
为了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的研究效果和成绩,我们提出以下改
进措施建议:
- 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性训练,注重学生对地理概念和定义的理解;
- 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提供更多图示和图表解读的练,培养学生的图示分析能力;
- 针对常见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

4. 结语
通过本次质量分析报告,我们对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建议。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学生在地理学科上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学习,争取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水平。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文对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考察了学生的整体表现,包括考试难度、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试卷的质量。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我们可以评估考试的难易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考试难度本次地理期末考试的难度适中。

试卷中的题目覆盖了课程的各个重点内容,并且涉及的知识点层次适当。

考试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运用题,也有综合能力的考察题。

总体而言,试卷的难度与课程的学习内容相符合。

学生得分情况大部分学生在这次地理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平均分在80分以上,说明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在试卷的每个知识点上,学生的得分分布相对均匀,没有明显的知识点薄弱情况。

这表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较均衡。

试卷质量本次地理期末考试的试卷质量较高。

试卷设计合理,题目与教材和学习要求相符。

试题涵盖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察。

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

在试卷的命题上,题目的难度适中,能够考察学生对于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选项设置合理,能够准确考察学生的选择能力。

解答题的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测试学生对于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总结通过对高一地理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考试难度适中,与课程内容相符。

2.大部分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地理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3.试卷质量较高,设计合理、题目难度适中,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这次期末考试的经验,继续优化试卷的设计,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分析
与学生交流,上课时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另一方面加强课堂的管理。

3、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

以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4、加强阅读、析图和判读图表能力的培养.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

正确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既是培养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需要,也是促成学生具有地理品德和地理行为素质的知识源泉。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地图和地理图表能力的培养,既能把具体地理事物的分布落实到地图上,又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的渗透。

以上就是由查字典地理网为您提供的高一下学期地理期末
考试试题分析2019年,祝学习进步。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本次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总体来说难易适中,比期中考试稍偏难,考查内容广泛,涉及必修一的五章内容,每一章都有出题,期中考试前后各占一半左右。

本次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现了很多图表。

总体上基础题占70%,大多都是课堂上强调的重点部分,有些甚至是学案里的原题;拓展延伸题占20%,大多是课堂上强调的难点;综合题占10%(比如:综合题30题)
选择题总共50分,但阅卷过程中发现平均得分30分左右,失分比较多,因为选择题里有几道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多还是基础内容,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比如:4-5题,14-15题分别以兰州正午太阳高度、临洮水资源为切入点考查相关内容。

非选择题也是50分,总共5道大题,每道题都有图,由于我们学生普遍读图能力比较低,所以总体得分比较低,平均30分左右。

26、27、28题考查基础内容,只要图读懂的话得满分不是问题,但阅卷发现得分还是偏低,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比较低,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培养。

29题以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图引入考查自然带、风带、洋流等内容,综合性强而且一大部分学生不会利用图上信息导致29题得分非常低。

30题是一道综合题,利用一个图表考查了5个方面的.内容,考查的内容本身大多是基础。

今后改进的方面:
(1)强调并落实基础知识,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恰当的运用学案
(3)加大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而且高考题出的图也比较多
(4)在平常上课、做题的过程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
聂xx
20xx/xx/。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生动有趣的案例、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

在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强调对重点章节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

3、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阅读和分析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5、加强答题技巧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答题技巧的培养,引导学生转换提问的角度,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

6、加强书写规范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书写规范的要求,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导致的失分情况。

7、加强考试训练。

在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考试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更好的成绩。

降低教学难度,从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确保学生掌握必要的概念,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和规范的地理语言。

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也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阅读地图和图表的培养,让他们能够理解各种地理示意图的含义。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分析:1、试卷形式:本次考试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两部分各占50分。

2、考试范围:高一地理必修2的全部内容。

二、试题特点1、.知识点覆盖广,侧重能力的考查。

本试卷的试题基本覆盖了地理必修2所有的知识点,但是比较侧重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学生读图能力的考查。

本试卷共有试题30道,其中15道题配有图表,平均每两道题就配一副图。

大部分题干信息隐藏在图表中,学生必需通过阅读图表才能完成试题。

部分图表题还出现两幅图进行对比的情况,增加了读图的难度和解题的思考量。

2、试题背景新颖,贴近学生生活。

本次命题充分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新课程理念,将生活中的事例大量引入试卷,成为试题背景。

例如第(6)题,以漫画的形式引出城市问题,题目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又如第(18-20)题,以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探究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

3、试题具有探究性,答案开放程度高。

试题探究性,答案开放性程度的提高体现了地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符合地理高考改革的方向。

例如第(22)题设置了新丝绸之路的问题。

第(25)题设置了绿色食品的问题。

28题所给的低碳经济,都能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并引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都大大提高了试题的开放程度。

三、考试情况分析(一)、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1、本次选择题共25题,为单选。

人均得分达到32.8分。

2、失分情况分析:第(1)、(2)、(5)、(6)、(7)、(12)、(18)、(19)、(22)、(25)题正确率均在80%以上,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第(3题):有26%的学生选择B。

是由于学生读图不认真,将人口自然增长率当成总量来判定。

第(9)题:有将近72%的考生错选(判定城市盛行风向)出现错误的原因不能很好的整合图中的信息,对城市布局和风向的关系不清,这说明我们平时训练不够,学生读图能力和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第(16)题:该题考察工业区位的主要影响因素。

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分析
3、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各类题型的数量、比例及合理性的评价,卷面设计特点及评价。
本试题题型多样,比例合理,卷面设计清晰。
二、试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试题的教学导向性分析,对教学能产生哪些积极的引导,有什么启示;对试题存在的问题作简要描述,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改进意见,举出实际的例子。
本试题对于我们高一地理教学有着积极的教学导向性,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期末考试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如必修三的重点内容要掌握什么是区域,中国的三大自然分区特点,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等等。试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难度过大,学生得分率太低,降低了学习热情。
24题
0.62
(1)答对率比较高,大部分学生能答出沿河流和交通线分布,第二空的水源,有部分学生回答成水分。
(2)题目问的是导致什么生态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回答如何产生生态问题,答非所问。
(3)本小题得分率比较高,基本都能从工业区位因素来回答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回答成农业区位因素,所以得分从0到满分的都很多。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
从考生答卷情况中,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教学改革的思路。
从本次试题答题情况可看出,学生得分较低的主要为综合题部分。综合题涉及了较多的内容在课本均有所体现,但是实际答题中仍出现许多学生答非所问或未抓住重点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外,还要针对综合题进行强化训练,注重答题能力、答题规范的提高, 争
取他们在综合题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典型错例分析表
各小题答卷分析
题号
得分率
典型错例分析
23题
0.60
总体得分率一般,约60%
(1)(6分)考生得分率很低,主要是写错自然带或者不完整,例如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第二空得分率比较高,考生基本能从图上读出夏季降雨少,冬季多,但有的答案中包含了气温的特点,说明考生审题不仔细。第三问答对的考生很少,大部分考生直接写“地中海气候”,错把气候类型作为原因,少部分写出“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没能具体回答副高与西风带如何影响降水。

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试卷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但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了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考察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可以说,本次试卷对今后我们的初中地理教学起到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覆盖面广,重点强调基础试题考点覆盖了初中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重要图表都有所涉及(如地形图、分布图等),覆盖面较大。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及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的能力。

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必备的地理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2、结合生活实际,尝试考查实践能力有些题目体现了课标的理念,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试卷中的选择题10题和综合题中的几道题均体现了这一特点。

3、设置新情境,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是本次考试的焦点,如11题、20题,以此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地理非常重要。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成绩27.55,最高分80,及格率0.273。

从成绩来看试卷难易比较适中,95%题比较容易,5%的题较难。

二、学生典型错误分析统计数据因为没有对试卷的各小题进行分析,只是对全校的平均分和及格率进行统计,以及自己在批卷时的感受进行分析,究其原因:1、基础知识不是太扎实,地理的基本原理不清。

从试卷情况分析可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浮于表面,没有深入透彻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选择题中1.9.13.16题学生记忆不扎实错误较多,10题选择答案五花八门,没有考虑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特点,填空题显然对地理事物位置、地理现象以及地理基础知识重视不够,错误太多。

2、学生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

如30题学生不能根据图中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事物的轮廓、位置判断问题,从而导致作答不够准确。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改进措施1. 成绩分析本文档旨在分析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

1.1 总体成绩分布期末考试成绩如下表所示:1.2 成绩分析根据成绩分布情况,可知60分以下的学生占比较小,但仍有10名学生未能达到及格线。

大部分学生成绩在70-89分之间,而90-100分的学生占比相对较低。

2. 改进措施针对以上分析结果,以下是一些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2.1 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点。

- 创设多样化的研究环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 打造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2.2 研究计划和方法- 提供学生科学合理的研究计划,帮助他们合理安排研究时间,并扶持他们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 教授研究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效率。

2.3 考试准备- 提供模拟考试和题,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内容,增强应试能力。

- 强调做好复工作,加强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4 鼓励学生参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提高研究效果。

-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结论通过对高一地理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研究成绩。

以上提到的改进措施,包括改进课堂教学、研究计划和方法、考试准备以及鼓励学生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成绩。

希望本文档提供的分析和建议能够对学校和教师在高一地理教育中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参考答案与解析)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口。

图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平均家庭户规模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后家庭户规模变化的原因有()①人口流动日益频繁②实施多孩生育政策③住房价格上涨④生育率降低⑤家庭观念转变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2.图示家庭户规模的变化()A.可降低人均生活成本 B.有利于儿童抚育或老人赡养C.反映了家庭成员居住的分散化 D.表明家庭结构向子孙同堂的三代户转变5.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对湖北省社会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有()①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压力增大②银发经济蓬勃发展③淘汰所有劳动密集型产业④促进产业优化升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船型屋,是海南岛黎族传统民居,形如倒扣木船。

建造过程费工费料,以竹木搭架,茅草铺盖,盖檐宽而低矮,用木板隔墙或者用稻草混合泥土制成墙体。

当地船型屋经历了从干栏式(图1)到落地式(图2)的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黎族人建造船型屋的最佳时期是()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1月7.船型屋盖搭铺茅草时采用多层结构,主要原因是当地()A.茅草多 B.雨季长 C.蚊虫多 D.冬季冷8.与干栏式比,落地式船型屋()①方便起居②冬暖夏凉③更能承重茅盖④更能抵御强风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丹麦哥本哈根郊区某居住区由多个圆形社区组成,如图(a)所示。

图(b)为其中一个社区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社区的布局特点是()A.中心为停车场,占用大量社区空间B.通往外部道路较多,交通便利C.绿地与建筑交错分布,居住环境好D.房屋朝向多样,利于避光防晒10.图中社区的空间结构有利于()①减少公共空间占地面积②促进居民之间的交往③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④提高区域城镇化水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青藏高原上也能种植热带水果,在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北岸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当地农民在基地大棚内,种植了大量火龙果、香蕉等热带水果。

高一地理期末考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考卷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期末考卷分析报告本次地理期末考试试卷总体来说难易适中,比期中考试稍偏难,考查内容广泛,涉及必修一的五章内容,每一章都有出题,期中考试前后各占一半左右。

本次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灵活变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出现了很多图表。

总体上基础题占70%,大多都是课堂上强调的重点部分,有些甚至是学案里的原题;拓展延伸题占20%,大多是课堂上强调的难点;综合题占10%选择题总共50分,但阅卷过程中发现平均得分30分左右,失分比较多,因为选择题里有几道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大多还是基础内容,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比如:4-5题,14-15题分别以兰州正午太阳高度、临洮水资源为切入点考查相关内容。

非选择题也是50分,总共5道大题,每道题都有图,由于我们学生普遍读图能力比较低,所以总体得分比较低,平均30分左右。

26、27、28题考查基础内容,只要图读懂的话得满分不是问题,但阅卷发现得分还是偏低,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比较低,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多培养。

29题以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图引入考查自然带、风带、洋流等内容,综合性强而且一大部分学生不会利用图上信息导致29题得分非常低。

30题是一道综合题,利用一个图表考查了5个方面的内容,考查的内容本身大多是基础。

今后改进的方面:强调并落实基础知识,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恰当的运用学案加大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而且高考题出的图也比较多在平常上课、做题的过程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灵活变通的能力**月**日至**日,我校组织了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的考试范围是必修二的第一章至第三章。

1、试卷结构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30小题共6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3小题共40分。

2、试卷特点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高一前三章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科试卷

人教版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科试卷

人教版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学科试卷导航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人教版____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编辑推荐]__()为大家带来人教版____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欢下文!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读图1,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mB.55mC.60m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A.15mB.40mC.65mD.90m图2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

读图完成4~6题。

4.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A.4℃B.5℃C.2℃D.1℃5.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

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6.图3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是()A.①B.②C.③D.④图4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8.有关图中区域的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冷锋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C.②地气温低于③地D.③地为阴雨天气图5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

读图,完成9~11题。

9.图示河流的干流流向是()A.由西北流向东南B。

由西南流向东北C.由东南流向西北D。

由东北流向西南10.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差可能为l80米B。

长度约为6千米C.穿越河谷地带D。

穿越山脊地区11.沿图5中MN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图6中的()图7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时间,根据图中数据回答12-14题.12.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度数相同的是()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甲地、丙地D.乙地、丁地13.若此时四地均看到日出现象,则乙地位于丁地的()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1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偏向力乙地大于丁地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C.地球自转线速度丁地大于甲地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丁地大于甲地读图8,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5-----17题。

高一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高一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分析

2021年高一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分析成功的曙光属于每一个奋斗过的人。

小编为您编辑了2021年高一下册地理期末试题分析,祝大家学习进步。

基本情况高一年级共有20个班,1335名学生,考试情况如下:全年级地理个人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13分,班级最高分(1、2班除外)为67.58分,最低分为59.33分,1班平均分为87.95分,2班平均分为85.67分。

试卷难度系数大约是0.65。

二、试卷特点1. 结构简约合理本试卷由35道选择题和3道综合题组成,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目内容覆盖整个第一单元以及第二单元的第一节知识点,注重知识的应用,适合新课标要求。

2. 题量较大,难易结合,突出能力考查学生反映60分钟的考试时间没有一分钟闲余,几乎没有时间检查,故对于大多地理生而言题量较大。

试题涉及较多的理论应用,对学生的能力考查效果明显,例如:37题,考查到世博会开幕式时间、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知识,对于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3. 注重读图分析能力的考查本试卷中大部分试题与图形结合,对于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例如:9、10、11、13、14、15、17、18、26、27、28、29、30、31、36、37、38等题目。

这些题目若看不懂图就无法动笔,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读图能力训练。

三、考卷得分情况选择题得分率为71﹪左右,失分较多的题目是:1、6、7、10、14、15、17、19、20、23、26、30、31、35题,尤其是1、15、17、23、26、30、31、35题,这些题目要求学生善于思考、能迅速接受新知识、读图能力强等,有一定难度,综合题失分较多的是36题、37题的第4、5、6问、38题的第3问,其中36题要读懂太阳光照图,这是第一章节学习的基本功,37题难度相对较大,得分率较低,它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38题的第三小问考查学生有没有回归课本。

四、错因分析通过阅卷发现,学生失分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审题不够认真仔细。

高中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分析

高中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分析6.解析: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地域有的是自发形成的,也有的是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复杂,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

答案:C7. [解析] 从图中可知,三城市的等级为甲最高,乙次之,丙最低,因此其职能也是甲丙,与此相对应的正确答案只有C项。

[答案] C8. [解析] 从图中所示可知,地租水平应是甲丙。

甲等级最高,其数量应最少,乙处于区域边缘,且交通便利,最有可能布局商业或工业。

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乙地的服务范围和功能会增大。

[答案] D9.A10.D[解析] 根据经纬度可推断出图中岛屿位于太平洋,且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

①处位于背风坡,风浪小,又有良好的港湾,适宜建港。

由河流分布状况可看出⑤处地形平坦,且临海,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降落。

11. [解析] PPE怪圈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引起的,图B中b 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最有可能形成PPE 怪圈。

[答案] B12. [解析] 加拿大地广人稀,经济发达,人口增长较慢,基本不存在PPE怪圈。

[答案] C13. [解析] 兰州受河流谷地的影响成条带状分布。

[答案] C14. [解析] 读图可知,住宅区是从18时到第二天上班前停车率最高,所以为②曲线;商业区停车率最高的时段是从8时到21时,所以为③曲线。

[答案] C15.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级城市等级体系,甲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乙城市等级比丙城市高,服务功能比丙城市多;图中二级城市数目是3个,三级城市只有2个。

[答案] B二、填空题16.解析:(1)原始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主要以狩猎为主,到了农业文明时代,人们主要依附于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土地和劳力。

工业文明时代,随着工业的发展,依附于土地的农业生产比例大幅下降。

(2)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要素主要是资源、资本、科技、劳动力、政策等,从图中信息来看,主要分析资本、科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希望大家喜欢下文!第I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读图1,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mB.55mC.60mD.65m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A.15mB.40mC.65mD.90m图2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

读图完成4~6题。

4.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 )A.4℃B.5℃C.2℃D.1℃5.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城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

由图可知,该河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6.图3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图4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此时,①地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8.有关图中区域的天气及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为冷锋B.②地气压低于③地C.②地气温低于③地D.③地为阴雨天气图5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已知甲村在乙村的西北方向。

读图,完成9~11题。

9.图示河流的干流流向是( )A. 由西北流向东南 B。

由西南流向东北C.由东南流向西北 D。

由东北流向西南10.关于图中规划公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差可能为l80米 B。

长度约为6千米C.穿越河谷地带 D。

穿越山脊地区11.沿图5中MN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是图6中的( )图7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时间,根据图中数据回答12-14题.12.甲、乙、丙、丁四地中,纬度度数相同的是( )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甲地、丙地D.乙地、丁地13.若此时四地均看到日出现象,则乙地位于丁地的( )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14.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偏向力乙地大于丁地B.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C.地球自转线速度丁地大于甲地D.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丁地大于甲地读图8,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5-----17题。

15.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甲B.乙C.丙D.丁16.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 )A.甲B.乙C.丙D.丁17.从气候条件考虑,不适宜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水稻种植业C.乳畜业D.园艺业图9中①②③④表示北半球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曲线,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且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中表示甲地的曲线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19、bd时段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C、南极科考的最佳时节D、我国北方河流处于结冰期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20.4月15 日海口市地方时上午6:30,海口市救援人员乘飞机赶往玉树灾区,5小时后到达玉树。

设海口(200N,1100E)15日昼长为12小时20分,玉树(330N,970E)15日昼长为12小时50分,那么海口救援人员15日这天所经历的昼长为( ) A.12小时20分 B.12小时50分 C.13小时12分 D.13小时27分图10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21~22题。

21.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C.M、N两点均向西移动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22.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点的经度差将( )A.减小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读图11,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据此回答23~25题。

23.关于a、b两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a地地转偏向力比b地大B.a地自转角速度比b地大C.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大D.b地自转线速度比a地大24.若a、b城位于同一大陆,则该大陆可能是 ()A.澳大利亚大陆B.亚欧大陆C.非洲大陆D.北美大陆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25.当a地杆影长为0时,则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C.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D.恒河正处在枯水期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26.右图为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图,已知a点所在经线为30oW。

读图完成(1)~(5)题。

(9分)(1)写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时。

(3)图示这一天,a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f地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_小时。

(4)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如图所示,d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_方向, 从a点到e 点的最近路线的行进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7.(15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分)(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

(4分)(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3分)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28.(15分)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

(1) 乙国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 与乙国比较,甲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有何不同?试分析其原因。

(6分)(3)回答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根据主要补给类型分析由此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4分)(4)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试分析种植该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29.(11分)孟买和洛杉矶分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孟买位于洛杉矶的方向。

(1分)(2)夏季,甲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为,乙海域近岸洋流的流向和性质分别为、。

(3分)(3)随着城市的发展,孟买市在老城区之外建了一个新城区。

主要是为了缓解哪些城市问题?(4分)(4)洛杉矶市城区分散,占地面积广,空心化现象突出。

分析其今后发展应注意哪些问题?(3分)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查字典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人教版2019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