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说课稿《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对说明文是陌生的,学生学习中一定会有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
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本课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教学这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2024《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范文

2024《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范文一、说教材1、《中国石拱桥》是历史与社会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它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结构特点以及在水利工程和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
②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功能。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
难点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讨论交流法;学法是: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三、说教学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内容,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来直观地呈现石拱桥的结构和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我将通过出示一张中国著名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石拱桥的好奇心和兴趣。
然后我会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座桥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起兴趣和思考。
2、预习检测在课前,我会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并设计几个问题进行检测。
例如:“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哪个朝代?”、“石拱桥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等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可以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调整。
3、展示与解释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材质、风格的中国石拱桥,并逐一解释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在解释过程中,我会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
4、讨论与合作我将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为什么中国古代建筑中石拱桥的数量如此之多?”、“石拱桥的结构原理是什么?”等。
通过合作讨论,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和理解石拱桥的背后的原理和文化内涵。
5、巩固与拓展为了巩固学生对石拱桥的理解,我将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第【1】篇〗学习目的: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准确地说明事物。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2、落实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提示指导、理解归纳课时安排:二教时第一教时教学日期:说教学内容:课文的初读理解说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作业,导入新课: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
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
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引言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造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次说课将以中国石拱桥为主题,通过介绍其历史背景、特点和保护现状,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造的魅力和重要性。
二、内容概述1. 历史背景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发展和演变。
在古代,石拱桥是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也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
2. 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稳固:石拱桥采用石材建造,拱形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2)工艺精湛: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他们运用石材的特性,采用精细的雕刻和装饰技术,使桥梁充满艺术感。
(3)历史文化:石拱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建造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
3. 保护现状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石拱桥面临着许多保护问题。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修复、保养和加强管理等,以确保石拱桥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保护现状和相关措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石拱桥的结构和装饰,分析其特点和历史背景;(2)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通过了解石拱桥的保护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造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中国古代建造的好奇心。
2.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和特点(1)讲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其在中国古代建造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展示石拱桥的结构和装饰,讲解其特点和工艺;(3)引导学生观察石拱桥的形态和雕刻,分析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通用3篇)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通用3篇)《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1我今天要说的是《中国石拱桥》这课。
我的说课分为六个部分:说教材分析、说学生、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__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光辉成就。
作者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着重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伟大创造和高超的技术水平,从而歌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从全文的结构来看,这篇__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功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艺术水平;最后又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
全文条分缕析,井然有序。
这篇说明文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但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和列数字。
二、说学生: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经历了小学六年和中学一年的莽撞之后,思想开始发展成熟,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
有些事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的满足,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去。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掌握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及本课基本的文学常识。
②重点: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③难点:分析作者在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时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其好处。
2、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方法:1、授之以“渔”,排除学习障碍。
本篇__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工作。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说明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事物说明文”,所选的课文都是介绍事物特征、说明事物原理的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3)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通过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 比较法:通过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4. 拓展练习法:通过拓展练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说明文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石拱桥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石拱桥的美丽和壮观。
(2)提问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了解,引出课题。
2. 作者简介(1)介绍作者茅以升的生平、成就和贡献。
(2)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茅以升的了解。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精选4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精选4篇)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一、说教材茅以升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
对于《中国石拱桥》一文,他曾这样说道:“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
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
”“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中国石拱桥》一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先采用概括说明“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一般特点。
然后又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采用具体说明方法来揭示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还着重说明两座桥的各自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明的。
先总说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所举例子具备了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然后分说了两桥梁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石拱桥的发展。
这篇说明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
举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即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第二要具备该事物的自身独有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
这篇说明文另一个重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运用数字说明是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之一。
根据需要,有时需要用确切的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有时要用约数,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初二学生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历史价值,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建造过程示意图等。
2. 教学素材:包括中国石拱桥的相关文献资料、视频等。
3. 教学工具:包括投影仪、电脑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好奇心。
2. 学习石拱桥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定义和特点,如石拱桥是一种利用石材构建的桥梁,具有坚固耐用、美观大方的特点。
3.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1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如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4.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20分钟)通过讲解和展示建造石拱桥的技术和工艺,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和建造过程,如中国石拱桥常用的建造技术包括石砌、拱券、石雕等。
5. 学习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15分钟)通过讲解和分析中国石拱桥的文化价值,让学生了解石拱桥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如中国石拱桥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6. 学生讨论和展示(20分钟)分成小组,让学生展示他们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和观点,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对石拱桥的认识。
7. 总结和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激发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兴趣和热爱,鼓励他们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五、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中国著名的石拱桥,进行深入研究,撰写一篇关于该石拱桥的研究报告。
2.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参观实地的中国石拱桥,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掌握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其能够理解石拱桥的结构原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准备:图片、视频资料、实地考察的安排。
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内外的布置,以及实地考察的安全措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探索欲望。
2. 感知(10分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石拱桥,引导他们描述石拱桥的特点和外观。
然后播放一段介绍中国石拱桥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石拱桥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理解(15分钟):通过讲解和讨论,向学生介绍石拱桥的结构和建造方法。
重点讲解石拱桥的基本构件、拱形原理和石材选择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石拱桥能够承受重力和抵御外力的作用。
4. 实践(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离学校较近的一座石拱桥。
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石拱桥的结构、材料和工艺,让他们亲身体验石拱桥的魅力。
5. 总结(10分钟):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体验。
然后,引导学生总结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方法,以及石拱桥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6. 拓展(15分钟):通过展示更多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更多不同类型的石拱桥。
引导学生思考,石拱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变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和文化价值有了初步的了解。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引言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造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造风格。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定义、历史背景、建造特点以及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定义与历史背景1. 石拱桥的定义石拱桥是一种以石材为主要材料,采用拱形结构的桥梁。
它通过将多个拱形石块按照一定的建造原理和技术方法组合而成,具有良好的承重能力和结构稳定性。
2. 历史背景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当时,由于交通的发展和对水利工程的需求,石拱桥开始在中国各地兴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拱桥的建造技术逐渐成熟,并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三、建造特点1. 结构特点中国石拱桥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拱形结构、石材构件、桥墩和桥面等。
拱形结构是石拱桥的核心,通过合理的拱形设计,使桥梁能够承受重力和外力的作用。
石材构件则是石拱桥的主要建造材料,其坚固耐用的特性保证了桥梁的稳定性。
桥墩作为桥梁的支撑部份,起到了分散荷载的作用。
桥面则是供行人或者车辆通行的平台,通常由石板或者石砌成。
2. 艺术特点中国石拱桥在建造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建造的特点,注重对称美和比例感。
石拱桥的桥墩和桥面通常会雕刻精美的花纹和图案,展现了中国古代建造的精湛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保护与传承1. 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中国石拱桥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首先,对于已经受损的石拱桥,进行了修复和加固工作,确保其结构的稳定性。
其次,加强了对石拱桥的维护和管理,定期进行巡查和清理,防止石材老化和损坏。
此外,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石拱桥保护的意识。
2. 传承与利用为了传承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相关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培训工作。
通过培训,传授石拱桥的设计、施工和保护技术,培养专业人材。
同时,利用石拱桥的独特魅力,开展旅游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石拱桥的魅力。
五、结语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造的瑰宝,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造价值,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工艺水平。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中国石拱桥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
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教学重难点】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桥的解释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说学习目标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
分析时,要结合课文内容阐述理由。
2.概括特点。
第18课《中国石拱桥》说课稿-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今天给大带来的说课内容是茅以升先生的《中国石拱桥》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课文基本上都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
阅读这些课文,可以使我们接触到多种知识,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典范的说明文,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更让我们看到,赵州桥和卢沟桥不为历史风尘湮没的光辉。
从全文结构来看,这篇文章采用了总述和分说相结合的方法,条理清析,井然有序。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界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两座石拱桥的结构并品味它们的特色。
(3)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定的本科重点是:把握石拱桥的特征,品味说明文的语言风格。
而难点是:掌握多种说明方法,并尝试运用。
四、教学方法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分为,才能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基于此,再结合本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朗读法,画图法,合作交流法。
这些方法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下面进入到我此次说课的重点环节,来说一下我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五、教学过程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部分,先来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是这样设计的:提到桥,大家也许会想到《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的诗句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座烟水环绕的淡雅之“桥”,又或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幽凉寂静的月夜图,图中那闻名天下的扬州二十四桥也给人一种清幽之美,而“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一、历史1.1 中国石拱桥的起源中国石拱桥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
1.2 石拱桥的兴盛时期石拱桥在唐、宋、明、清等朝代达到了顶峰,成为当时建筑的代表之一。
1.3 石拱桥的发展现状现代社会中,石拱桥仍然保留着一定的建造和修缮活动,但数量已经明显减少。
二、结构特点2.1 拱桥的形式中国石拱桥通常采用单孔或多孔结构,拱形美观大方。
2.2 拱桥的材料石拱桥主要采用石材或青砖等坚固材料,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2.3 拱桥的装饰石拱桥在建造时常常加入雕刻、彩绘等装饰,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三、建造技术3.1 石拱桥的建造工艺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经过凿石、砌砖、拱形施工等多个步骤,工艺复杂。
3.2 石拱桥的施工难点石拱桥的建造需要考虑到地基、拱形、承重等多个因素,施工难度较大。
3.3 石拱桥的保养维护石拱桥的保养维护需要定期检查、修缮,以确保桥梁的安全和稳固。
四、文化意义4.1 石拱桥的历史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2 石拱桥的艺术价值石拱桥在建筑、雕刻等方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4.3 石拱桥的旅游价值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成为当地的旅游景点。
五、保护现状5.1 石拱桥的保护意义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5.2 石拱桥的保护措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石拱桥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工作,确保其长久保存。
5.3 石拱桥的未来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石拱桥的保护和传承将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总结: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通过对石拱桥的历史、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的介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关注这一独特的古代建筑形式,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石拱桥的文化遗产。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来自于《中国古代建筑史》,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史、特点和代表作品。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技术成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技术。
(3)熟悉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作品及其文化价值。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建造技术。
(2)中国石拱桥的代表作品及其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中国石拱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习新知(30分钟)(1)通过PPT和多媒体展示,讲解中国石拱桥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唐代的赵州桥、明代的济州桥等代表作品。
(2)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如结构稳固、造型优美、工艺精湛等。
(3)讲解中国石拱桥的建造技术,如石块的选择、拱券的设计、桥墩的设置等。
3. 深化学习(40分钟)(1)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座中国石拱桥进行研究,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相关资料等方式,了解所选石拱桥的历史背景、建造过程、文化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3)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口头报告,并展示所选石拱桥的模型或手绘图。
4. 拓展延伸(20分钟)(1)通过展示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建筑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其他国家的石拱桥建筑。
5. 总结归纳(10分钟)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建造技术和文化价值,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中 国石拱桥的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中国石拱桥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说明文”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特点,学习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方法。
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作者茅以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语言准确、简洁、平实,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说明文这种文体的接触相对较少,对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阅读和写作说明文的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如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
(2)学习作者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表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品味文章准确、简洁、平实的语言。
2、教学难点(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教材为《中国石拱桥》,该教材属于地理学科的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分布以及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了解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
2. 教学难点:分析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中国著名的石拱桥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石拱桥的好奇心。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跟读课文,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分类和分布情况。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石拱桥的特点和分类,并列举一些著名的石拱桥。
(3)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石拱桥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
3. 拓展延伸(1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著名的石拱桥进行深入研究,并制作一份简单的PPT进行展示。
(2)学生展示完毕后,进行全班讨论,分享各组的研究成果。
4. 归纳总结(5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强化学生对石拱桥特点、分类和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影响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1.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和分类。
2.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PPT展示:让学生通过制作PPT,培养他们的信息整理和展示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等。
2. 对学生制作的PPT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准确性、展示方式的清晰度等。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中国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定义、历史、特点、建造技术和保护现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石拱桥的定义1.1 石拱桥是指由石材构成的桥梁,桥身采用拱形结构支撑。
1.2 石拱桥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1.3 石拱桥通常采用大块石料砌筑,结构稳固耐久。
二、石拱桥的历史2.1 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秦汉时期。
2.2 唐宋时期,石拱桥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成为古代桥梁建筑的代表。
2.3 明清时期,石拱桥的建造技术达到了巅峰,形成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三、石拱桥的特点3.1 石拱桥的结构稳固,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3.2 石拱桥的造型优美,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3.3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精湛的工艺和技术,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四、石拱桥的建造技术4.1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选择优质的石料,进行精细的加工和砌筑。
4.2 石拱桥的拱形结构需要精确计算和设计,确保桥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4.3 石拱桥的建造需要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团队协作,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程。
五、石拱桥的保护现状5.1 随着现代交通建设的发展,许多古代石拱桥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5.2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石拱桥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留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
5.3 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石拱桥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共同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总结: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对石拱桥的定义、历史、特点、建造技术和保护现状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珍惜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引言概述:中国石拱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设计特点。
本文将从石拱桥的起源、结构特点、建造技术、文化意义和保护现状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起源1.1 古代石拱桥的起源古代石拱桥起源于中国秦汉时期,最早的石拱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的秦朝时期。
1.2 石拱桥的发展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拱桥逐渐发展演变,从最初的简单石拱结构,到后来的多孔洞石拱桥,再到宋代的大跨度石拱桥,形成了多种不同风格和结构的石拱桥。
二、结构特点2.1 石拱桥的基本结构石拱桥主要由桥墩、拱券和桥面组成。
桥墩起到支撑和分散桥面荷载的作用,拱券则承受桥面荷载并将其传递到桥墩上。
2.2 石拱桥的拱形设计石拱桥采用拱形设计,能够充分利用石材的抗压性能,使桥墩和拱券能够承受大荷载,保证桥梁的稳定性。
2.3 石拱桥的装饰艺术石拱桥在结构上的稳定性的同时,也注重装饰艺术的表现,常常在桥墩和拱券上雕刻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增添了桥梁的美感。
三、建造技术3.1 石材的选择和加工石拱桥建造过程中,需要选择质地坚硬、抗压性能好的石材,如花岗岩、大理石等,并通过石匠的加工将石块打磨成所需形状。
3.2 拱券的搭建石拱桥的拱券搭建是整个建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精确计算拱券的曲线形状和尺寸,然后逐渐搭建并加固,最终形成稳定的拱形结构。
3.3 桥面的铺设石拱桥的桥面铺设通常使用石板或青石板,需要将石板逐一铺设在拱券上,并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安装,保证桥面的平整和稳定。
四、文化意义4.1 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拱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和传承。
4.2 艺术价值石拱桥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4.3 社会意义石拱桥在交通和水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五、保护现状5.1 国家级保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石拱桥的保护工作,已经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石拱桥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中国石拱桥》是人教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的课文。
在这之前,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对说明文是陌生的,学生学习中一定会有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思想准备,一定要动脑筋、想办法,将教学设计好,把学习说明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好说明文。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单元提示中已明确指出:要注意课文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要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
《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桥梁专家,他虽然只是向普通读者介绍有关中国石拱桥的一般性的知识,却显得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作者抓住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举例说明,要言不烦。
多处运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体现了作者谨严的治学态度。
本课的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对教法及学法的处理
教学这篇说明文,要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在本课采用的教法
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注重他们自身对知识的理解、领会和积累。
具体的教法有:
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平等交流法。
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本课中,它包含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完成目标时所需的学习方法和时间,对课文知识点的理解和质疑等。
3、自主探究法。
是指学生在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工具书或参考资料自主、探究性地去学习。
4、交流合作法。
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讨,以求得对知识点最准确、最完整的把握,提高学习的整体效应。
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教学程序的安排
(一)、导入新课。
要是让你给同学们介绍你熟悉的某一座桥,你会介绍些什么?
(学生思考,发表观点。
引入关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
(二)、确定目标。
将教学目标板书在黑板上或用多媒体展示在大屏幕上。
1、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2、研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3、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
4、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5、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第一步:辨析文体,引导学生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
完成教学目标1。
1、教师给出两篇同是写荷花的文章,要求学生粗读两篇文章,并感知它们的区别。
(两文同样写荷花,一篇是记叙文,一篇语言平实,知识性强,是说明文。
)
2、教师简介说明文的问题特征。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问题,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第二步: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整体感知。
完成教学目标2:研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弄清楚生字词的读音;
2、注意积累词语。
)
2、多媒体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声屏显示配乐朗读。
第三步:三读课文,深化理解。
完成教学目标3:了解说明对象,
把握对象特征。
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
(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
(3)全班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是说明文。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2、局部探究。
(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①学生齐读第四、五段。
②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2)请同学独立分析第六、七、八段,完成表格。
(多媒体显示)代表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
赵州桥最古、距今1300多年形状像弓、拱上加拱保持雄姿世界上最长,已使用1000多年,
结构匀称、古朴美观受人赞誉
卢沟桥
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
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这个事物的特征。
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
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第四步:完成教学目标4: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多媒体显示: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时间顺序容易表示清楚。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让读者看明白。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正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
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
第五步: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
(加点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
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比较”一词,去掉行吗?)
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
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加点词能否去掉?)
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去掉行吗?)
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
(加点词有什么作用?)
7、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宽约8米。
(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
教师总结:
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第六步: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
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
第七步:课堂练习
一篇短文的阅读。
(说明表达方式的短文)交流评价。
作业: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
板书:
石拱桥的特征知识性强
赵州桥——单拱
中国石拱桥代表性特征鲜明
卢沟桥——联拱
语言准确、严密顺序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