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1223b655270722192ef7bc.png)
所以,文明发展的进程没有意料之外,每一个转折都是先贤筚路蓝缕、砥砺前行才玉汝于成的。理解文明的进程,要了解动物生存模式向社会生存模式的转折,要理解动物掠夺习性和创造交易生存资料模式的差异,要懂得化解协调、合作共赢优于霸权、暴力的社会形态运行,要认同科学理念和大众意愿相促进以完善情理法度的社会价值。而以上所有的决定因素都是人的力量达成,没有意想不到,也不存在无能为力。
新的世界,新的时代,新的人。鲁迅说,“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敢于拿来,才是不随波逐流,才是敢于作为。
朋友们,勇敢地应对命运的转折,于无力处用力,在无为处有为,你将会做出无愧于世界、时代和生命的不俗成绩。
下水文三
文明的进程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专题八2020年上海卷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
![专题八2020年上海卷卷高考作文范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b4a455e2cc7931b764ce15d5.png)
2020年上海卷新高考作文范文集锦(11篇)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高分作文这样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给表弟的一封信文 | 广东省邹天顺名师工作室清远市第三中学叶海敏亲爱的表弟:展信安好!今天看你的朋友圈发的消息说,世上转折,总是意想不到,人永远无能为力。
我感到很惊讶,一向自信的你何以会有如此感慨?如此消极的想法,似乎认为人对事物发展的进程无能为力。
我要对你说,积极面对,路永远在脚下。
今年对你来说确实是有很多不如意的事,首先是你的外贸生意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已经无以为继,关门大吉;其次是连续两年考研失败,让你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怀疑。
但是,所有的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曙光就在不远处,只要你坚持,你一定可以冲破乌云,拥抱骄阳。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许多转折到来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你能够在疫情之前做好准备,例如把生意扩展到国内市场,尽管疫情严重,外国订单全部取消,你也可以通过国内的市场来消化你的商品,绝对不至于无以为继,关门大吉。
此外,你的两次考研,都只是差之毫厘,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你复习的时间不够,如果你能提前两个月进行复习,也不至于每次总是差那两三分考不上了。
相信人定胜天,相时而动。
只要肯努力,上天是不会亏待努力的人的。
尽管你的外贸生意已经无法做下去了,但是你还是可以借助你的资源发展其他领域的生意。
适时而变,也是面对转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受疫情影响,山东的一家幼儿园利用自身的条件转行卖起了烧烤,幼儿园的老师有健康证,有充足的桌子和椅子,结果他们通过烧烤生意,解决了老师们的生计问题,成功自救。
红遍全球的李子柒也是顺应了自媒体这个风口,成功创立的自己的特色品牌并顺利走向世界。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61d45f910ef12d2bf9e780.png)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与写作示范【文题展示】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今年的上海卷作文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出题风格,既自由又有限制,且有很强的思辨性。
自由体现了海派文化的开放胸襟,限制体现了考场作文的特殊色彩,而思辨性则是突出了语文关键能力。
因此,这道题文字虽少,信息量却很大。
审题立意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对于文字型作文材料,审题时应该做到逐字逐句分析,绝不放过其中的关键词,对于关键词要廓清内涵和外延,对于句子要拆解分析其构成,在此基础上综合内容,进而提出较为辩证的观点。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注意“转折”一词,“转折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
”它强调变化后的形势。
“转折”不是“挫折”,“挫折更多强调失败、失利,对事物发展的阻碍和压制。
”两个词有相似度,但绝不可偷换概念。
“重要的转折”,限制了对转折内容的理解,也就是只能写对人类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转折,不能写身边琐屑小事,更不能虚构事件。
“意想不到”则是强调了事物发展往往出人意料,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许多”一词则体现了命题者思维的严密,体现了思辨性,不将话说得过头本身就是对考生的引导。
这句话其实是在摆事实,因为现实社会瞬息万变,世界波诡云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那些能称得上“重要的转折”自有其发展规律,令人意料不到。
“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在上一句突出“事物发展有其规律”之后,紧接着进行了提问,提出了“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作用”的思考:面对无法预料,毫无准备的“重要的转折”,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缴械投降了?一个问号恰恰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顺应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哪一个更重要?对于习惯了“非黑即白”二元思维的人来说确实比较难以说清楚,但是对于接受过思维训练的高考生却是日常功课的一部分,“戴着镣铐跳舞”必然成为优秀作文的特征。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3篇)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f7105cbed5b9f3f80f1c4f.png)
2020年全国高考作文(上海卷)考场佳作精选真题回放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佳作精选心存敬畏,事在人为上海考生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所以世上虽然有许多重要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更不代表人要因此而丧失斗志与勇气。
如果只是因为无法预料的转折就丧失信心和动力,那与因噎废食有何区别?因种种原因,人们面临突如其来的大转折总有种无力之感。
2020年,本应是欣欣向荣、发展前景大好的一年,可谁能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在瞬间席卷全球呢?无数个鲜活的生命,许多个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永远地埋葬在了乍暖还寒的春日。
作为身处其间的个体,我们都饱受了无奈与悲恸,体味了世事无常和人类的渺小。
可即便如此,我们在此期间也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逆行者”前赴后继,以一己之力抗争着,奉献着。
正是因为他们身上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重要品质,我们才会如此受打动。
相比西方国家群体免疫下的一片乱局,我国能良好控制疫情,广大医护人员有着很大的功劳。
转折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但又有必然性。
有的转折出现是突如其来的,但有的则是源自缓慢而持久的积累。
在今天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对将会发生的所有事不仅要有思想准备,还要有相应的物质准备。
当变故真正出现后,从容应对,不要慌不择路。
而对于那些无法预料的事,既然已经发生了,也要去从容面对和处理。
个体在历史的洪流中固然显得渺小,但事在人为,如果不拼一拼闯一闯,怎么知道结果如何呢?就像傅雷所说:“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当然,我们在面对事物的发展进程时,要对自然、社会及他人抱有敬畏之心,事在人为不代表我们要去打破自然规律逆天而行,忽视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否则只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https://img.taocdn.com/s3/m/0a1a84c10b4e767f5bcfce2a.png)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佳作展示作者:程立海范玉华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20年第08期【原题呈现】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一、题目解析202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依然承延和展现出海派作文思辨性的风格与特点,以及命题立意与思路,为思辨提供了更广阔、更明晰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与哲学思辨。
体现出命题的稳定性与一惯性,并且与2017年高考作文主题“预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道试题,语言简洁明快,意义通俗易懂,能够给人以心领神会之感,因而很容易引发考生的共情、共鸣、共振与共思,但又不乏思维含量。
材料聚焦人与事物和世界的关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只要能够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切入,每个考生都有非常巨大的写作空间。
具体来看:前面一句话:“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判断句,其中的“许多”就告诉和启发考生,可以选取的事物、事情和事件是大量的、开放的、多样的、别具一格的,诸如个体的人生际遇,大灾大难的不期而至,科技文明的快速进步,人类奔向太空的卓越历程;“转折”就是事件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变、变化,“重要转折”则要求必须是非同一般的、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特征,可以是个体人生中的,也可以是社会发展中的,更可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意想不到”自然是出乎意外、不可预知和事先预测的,却又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的,因而,具有突然性、偶发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常在不经意间,事物方向、性质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事起于仓促之间,往往令人猝不及防,此时最容易产生“束手无策“之感。
再看后面一句话,是一个选择疑问句,要求考生以前一句话为基础和前提,结合自身的见闻与思考,作出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判断,即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0650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bc.png)
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020.5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①_____________,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②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八声甘州》)③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学校新建一座亭子,想要悬挂一幅楹联,以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你认为合适的一联是()。
(2分)A. 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
B.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C. 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D.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⑵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一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远远望去,美术馆造型如同几个大小不一的方盒子堆叠交错,富于现代的几何感;外观黑白相映,___,___,___。
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第一印象,似乎预示着这座美术馆将助力传统艺术走向现代,走向世界。
①俨然从建筑立面上绘就一幅中式画卷②又恰好是水墨与宣纸的颜色③也突显出江南建筑的特点A. ②③①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①②③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①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
②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
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
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 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
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子题目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子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47392b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3.png)
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子题目2020年上海高考语文卷子题目分为两部分,阅读理解和作文。
下面将按照题目要求分别进行论述。
一、阅读理解本部分共有四篇文章,每篇文章后面有几个相关问题需要回答。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问题要求,选择正确答案或进行简要回答。
1. 文章一:《上海的城市发展与变迁》文章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发展与变迁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从上海的起源、近代工业化、城市规划和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 文章提到的近代工业化对上海的发展有何影响?2. 文章二:《上海的文化名人与名胜古迹》文章内容:本文介绍了上海的文化名人和名胜古迹。
从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介绍了上海的文化底蕴,并列举了一些著名的名胜古迹,如豫园、外滩等。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文章提到的上海文化名人有哪些?他们对上海的文化发展有何贡献?2) 文章列举的名胜古迹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为什么?3. 文章三:《上海的城市交通与环境保护》文章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上海的城市交通状况和环境保护措施。
从地铁、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以及垃圾分类、绿化等环境保护方面进行了详细描述。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上海的主要交通方式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 上海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城市发展有何影响?4. 文章四:《上海的教育与科技创新》文章内容:本文介绍了上海的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
从教育资源、高等教育、科研机构等方面,以及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详细描述。
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上海的教育资源有哪些?它们对学生的发展有何帮助?2) 上海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些成就对城市的发展有何影响?二、作文请根据以下提示,选择一个题目进行作文写作。
2020上海高考作文解析与范文
![2020上海高考作文解析与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c59988e87c24028905fc394.png)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一、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思维情境,考生构思立意时必须默认这一前提,置身试题设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换句话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社会和时代潮流中,是否也是无能为力的?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积极有为?这是考生所处的思维情境。
2.写作任务的限制。
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谈对“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考生写作时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不可为”和“无所为”的,那应该怎么办,文章要表达的是面对客观世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
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二、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
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不可为 不,可为 2020高考上海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
![不可为 不,可为 2020高考上海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3c14008b4b35eefdc9d33376.png)
2020高考上海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
【上海卷作文题回放】
作文。
(70分)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0高考上海卷满分高分作文精选】
不可为?不,可为!
★上海一考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我们在时代海洋中航行,风波不定,暗礁丛生。
一个大浪拍来,沉浮不由自己。
可千秋百代,在起起伏伏的无常中,我们都在努力向上“浮”起,努力抗争,不相信“不可为”。
我们在“不可为”中努力进行着自己的“大有为”。
2020年,一场突来的疫情让无数鲜活的生命、美满的家庭葬送在这个春天。
劫难像一把燎过平原的大。
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版 附《项经传》《爱山楼记》译文及作文范文)
![2020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详解版 附《项经传》《爱山楼记》译文及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012fbda6c175f0e7dd1376f.png)
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士不可以不弘毅,_任重而道远__。
《〈论语〉七则》(2)_休说鲈鱼堪脍__,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_登建康赏心亭_》(3)《琵琶行》中,“_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的轻快与冷涩。
考点:①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②再现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题型:第⑴题名句默写,第⑵题名句默写+相关文学,第⑶题情景默写方略:①精准记忆要求背诵的内容②突破易写错的难字。
③揣摩提示的情境,紧扣关键填名句。
④诗歌术语要理解。
2、按要求选择。
(5分)(1)学校举办诗词大赛,为激励选手,需张贴标语,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A)(2分)A.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考点:在提供的新情境中使用名篇、名句等。
题型:语言得体题---名句运用题。
方略:首先要认真审读题目,明确题干要求---新语境。
其次要理解名句的意思。
最后作出合理判断。
A.是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
B.是寂寞之中,佳客临门表欢迎之意。
C.表现作者渴望建立功名、岳飞悔恨自己没什么成就。
D.反映卓异不凡的周瑜谈笑自若地指挥水军抗御强敌的气势。
所以为了激励参赛选手A最确当)(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C)(3分)任何一幅画,都有一个最佳的观赏距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距离太近,美感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①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见着美②距离本身能美化事物③更为准确地说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考点:根据语境,使用语文知识进行识别、判断、归类等。
题型:语言连贯题--句子组合方略:①看陈述主语要一致②看选项先排除或确定③看顺序,时空及事物、情感的变化…④从空格前后文内容看⑤看语意是否连贯。
2020上海高考作文题的解析及范文(世上许多重大转折……)
![2020上海高考作文题的解析及范文(世上许多重大转折……)](https://img.taocdn.com/s3/m/c5a97579192e45361066f5ef.png)
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5篇范文60-68分)原题回放: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材料类型:现象类思辨型话题词:人对事物发展进程/重要的转折/意想不到材料侧重:材料提出:面对意想不到的重要的转折,我们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言下之意“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可预测的、可把握的。
”另外“是否”给我们提供充分的自由度,虽一般可赞同,可反对,可补充思辨。
但这则材料隐含了价值判断,所以我们一般选“否”,即“当有所为”。
一.界定概念意想不到:是无法意料,是人们的预测之外的事情,是很难准备和掌控的事。
但这种意外却有重要的转折的意义。
重要转折:重大的变化。
转折:有个人、集体、社会。
转折有良性及恶性。
人能否迎来良性转折,避免恶性转折;能否在遭遇恶性转折后,又迎来良性转折;能否有个人的转折迎来社会的转折……二.重要的转折在意想不到时发生,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1.面对重要的转折,尤其是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转折,人们会彷徨无措,易对事物发展进程产生无能为力之感。
2.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本质上是很难把握的,因为认知局限,而事物是无穷无尽且千变万化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3.“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言下之意“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转折是可预测的、可把握的。
”---事物发展变化,总有迹可循,都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人类在不断地利用并改造着周围的一切。
人们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把握有时是可能的。
三.当重要的转折在意想不到时发生,我们应该怎么做?1.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发生时,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须勇敢应对,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我们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化意外为惊喜,化危机为转机。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9a8e7149649b6648d747c5.png)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
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限制性:1.写作情境的限制。
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
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1.立意角度自由。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深度解析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1223b655270722192ef7bc.png)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从个体角度立意,可以思考这句话对自己的启示,要敢于直面惨淡对人生,对抗不公的命运,选择张海迪、史铁生,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刘伟、朱丽华、陶勇医生等作为论据。从集体角度立意,可以选择华为企业在面对美国技术封锁时启用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面对美国打压阻挠时,积极在其他国家开拓海外5G市场;也可以写海尔、格力等企业当初跌入低谷时如何积极应当等。从国家角度立意,可以写我国面对新冠疫情积极采取措施,遏制疫情,我国如何在美国的打压下超越发展;也可以回顾当初我们在日本侵略时救亡图存、建设新中国的历程等。考生的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3.价值判断的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同上)
3.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跑题,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
……
下水文一
与 世 浮 沉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薛国庆老师
世事轮回,浮生若梦,兜兜转转,柔肠百结,清风明月揽入袖,春雨冬雪梦一回,历尽沧桑,还是选择相信,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
2023最新-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精选5篇】
![2023最新-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8eff7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7.png)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精选5篇】作文,是我们上学期间经常要做的事情,可以说从小学到高考,作文都一直是被重视的对象,写好作文,不仅仅是取得高分数,得高分而已,对你以后踏出社会也是一笔财富,那么,高分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可以多去看下优秀的作文,你会发现的优秀的作文当中都会引进一些素材,文章具备了信服力,自然分数会高,所以平时的素材积累很重要,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5篇《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最大的乐趣哦。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篇一“这个作文题出得非常好,很有现实意义。
”特级语文教师毛荣富说。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这种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例子太多了。
”毛老师说,这是一篇带着哲理性的材料作文,学生写作时,首先要读懂材料,然后联系生活提炼观点。
考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写,第一是针对那种目光短浅,且缺少长远考虑,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甚至后人的现象来写;第二是从时间的角度去考虑,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小鱼变成大鱼也需要一个过程,现在很多人往往违背规律,揠苗助长,省略过程,例如制假贩假等现象。
可写“人和自然”和“度”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说:这段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个角度,如可以从“人和自然”的关系入手,谈谈对于大自然,该怎样保护和索取。
在《国语·鲁语上》里面,有个里革“断罟匡君”的故事,里面提到“古训”,大意是要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不应该在鱼类生长繁殖的季节用网捕鱼。
里革说:“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罶,取名鱼,登川禽,而尝之寝庙,行诸国,助宣气也。
……今鱼方别孕,不教鱼长,又行罣罟,贪无艺也。
”可以提到这个典故,再联系现实,和这段材料结合起来写。
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写,比如万事都要有个“度”,也就是做事不能过度。
引导考生关注不良社会现象浦东新区某语文特级教师说:今年高考用材料作文,在很多语文老师的预料之中,在学校模拟考试时,多次强调材料作文。
高考第一场,考生看到这个熟悉的面孔,都比较开心,情绪比较稳定。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解析
![2020年高考上海卷作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0a397c647d27284b7351d0.png)
2020年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审题构思详解2020年上海卷原题如下:世界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800字。
关注时代,思考生活亮亮老师在朋友圈的照片里看到了一条横幅:“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天降大任,注定不凡。
”对啊,这届考生大部分在2003年出生,当时的非典给我们的记忆犹新,但非典并未在全国肆虐,只有广东和北京的疫情较为严重。
而当时2003年北京卷的高考作文是: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
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再回顾今天上海卷的命题,我们恍然大悟:原来上海的命题人也在关注疫情之下整个时代的巨变。
而我们每个人身处于新冠疫情中,能够从自我的真实生活中获得无穷的体验和感悟,使得本题具备了生活性。
从命题趋势上看,近年来,全国各道作文题都在贴近生活,体察这个时代的变化,唯独上海卷依然专注于哲理思考,“两耳不闻窗外事”,显得有些“高冷”,似乎跟不上时代了。
但本题却让亮亮老师看到了上海卷的作文命题在全国作文命题关注时代的洪流之下,也迎来了自己的“转折”,体现出了时代性。
从命题形式上看,本题依然秉承了不在审题上设置难度的理念,材料的讲述非常简单,用选择疑问词“是否”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有话可说,体现出了上海卷一贯的思辩特点。
总之,本题兼具了生活性、时代性、思辩性,同时具备了以往的上海卷命题中所没有的多个特点,也体现了创新性。
值得庆幸的是,亮亮的课上讲过2003年的北京卷,而且把“转折”作为素材活用的训练,几乎所有上过我课的同学都有素材可以使用了。
审题篇前半句陈述事实,“转折”是意想不到的,即人无法意料和掌控的,照应后半句“是否”。
后半句点明“事物发展进程”,提示考生需要考虑的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转折只是事物发展时间轴中的一个点。
2020上海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下水优秀作文3篇
![2020上海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下水优秀作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cf98b26c175f0e7cd137e0.png)
2020上海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下水优秀作文3篇【上海卷作文】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审题限制性1.真实情境的限制。
“世上很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给考生提供的思维情境,考生构思立意时必须默认这一前提,置身试题设定的情境中去思考:发生了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换句话就是,作为个体的我们,在社会和时代潮流中,是否也是无能为力的?那我们是否还要选择积极有为?这是考生所处的思维情境。
2.写作任务的限制。
试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说理性文章,谈对“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考生写作时必须抓住以下两点,一是“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二是人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不可为”和“无所为”的,那应该怎么办,文章要表达的是面对客观世界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人类活动的作用不容否定,尤其是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对事物发展的掌控只是是否实现和实现程度大小的问题。
比如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虽然无法一下子消灭病毒,但我们可以尽快采取积极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虽然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发生过许多次,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这是材料中隐含的价值判断。
所以此命题不但不可以见仁见智,还要对选择“无能为力”者予以批驳。
开放性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
考生可以从向好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探究转折背后人的积极作用;可以从向坏的方向转折去立意,思考如何积极应对,消灭灾害。
也可以从个体角度、集体角度或国家角度去立意,写个人、集体、国家面对意想不到的挫折、磨难甚至灾难发生时不能坐以待毙,要积极有为,寻找对策,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及最新参考范文【推荐】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及最新参考范文【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089d6f7080eb6294dc886c37.png)
2020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及最新参考范文【推荐】语文考试结束了,接下来继续准备好下午的考试,整理了关于“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参考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海卷】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第一篇我没有华丽的词藻,无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盛大的场面。
我们都有一颗激情澎湃的心面对前行过程中的一切意外,看过一切不属于我们的光影变化。
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一个不怕跌倒,永不言败的时代,四处有光,凭着一颗热情似火的心便,勇往直前,这也是我们的色彩。
努力战胜在生活中面对的意外,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学会帮助别人在前行时遇到的那些不美好的意外。
摔倒之后擦擦眼泪爬起来。
鲜衣怒马,扬帆起航。
那是青春无畏的颜色,冲向终点的你们都将是荣归故里的将士。
那天雨不大,却淅淅沥沥的,地板很滑,有点让人站不住脚。
操场上的人群随着篮球一次一次的进去,而沸腾着。
跑道上的人群随着接力棒一次又一次来回传递,而欢呼着。
地滑人多还下着雨,即使冒着感冒生病的风险,运动员们还是那么拼命的练习。
也许是天公不作美,在一次次来回角逐中,有个女孩子摔倒了。
出乎意外的意外,人很多很多,雨声却淹没了许多暖情。
她的哭声很大,但得到的并不是众人的心疼。
为了她忙前忙后的只有一个姑娘,她没有说任何话,就直冲冲的上前去。
沉默着不发一语的她形影单,只穿的薄薄的一件在照顾着摔倒的女孩。
小雨一滴一滴的打在她的身上,她的举动和别人站在一旁看事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他一摔就哭,哪会有这么严重呀?”,“摔倒了有什么好哭的,爬起来就好了。
”尖酸刻薄的一句又一句话,像一把把刀子扎进了摔倒的姑娘的心里,这些风凉话也是意外中的意外。
接力的训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那个姑娘抽抽泣泣的边走边哭。
而说那些话的人啊,说完那些话后也不知怎么了,反而跑过来安慰她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
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
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
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
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
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
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
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2.联想思考自由。
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写作角度:
切题立意:
面对世界上意想不到的转折,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人是能够改变和影响事物发展进程的,人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
例如:积极作为,人定胜天。
偏题立意:
面对意想不到的转折,是无能为力的,不要做无力的挣扎,消极地接受对待。
写法指导:
考生在写作时,先回答材料中的问题,依据对问题的答案概括确定中心立意。
“转折”可从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立意应从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着眼,可结合“新冠”肺炎疫情等意想不到的转折点,阐述人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是世界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对于能够改变的事情,要顺势而为,积极解决,对于很难改变的事情也要积极应对,不能消极处理。
例如:中美对疫情的处理方式。
文体最好确定为议论文,便于阐述认识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