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家校合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初中家校合作是学校和家长之间密切合作、共同努力,实现孩子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一种合作方式。
然而,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误区,对孩子的教育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解决家校合作中的误区变得十分必要。
本文将围绕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进行简析,并提出解决路径。
误区一:家长盲目干预一些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过于干预,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性。
他们过分注重孩子的成绩、排名等,认为这些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据此要求孩子进行某些活动或参加某些课程,却忽略了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这样可能让孩子感到压抑和无奈,甚至丧失自信心。
解决路径:对于家长的干预,学校应该保持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学校也要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孩子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家庭作业的安排和时间,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让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误区二:学校与家长缺乏有效的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如果缺乏有效的沟通,将会影响家校合作的效果。
学校可能会忽略家长的意见,导致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一定的困难。
而家长也可能获得不准确或者不全面的信息,对孩子的成长产生误导或者不利的影响。
学校和家长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学校应该经常与家长交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需要尽可能多地向家长提供有关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详细信息,并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使家长更加理解学校的教育目标。
家长也可以提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学校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从而更好地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互信,容易使得家校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学校可能因为缺乏理解与信任,对家长的反馈不够重视,而家长则可能因为缺乏信任而对学校教育产生质疑。
学校应该秉持公开和透明的原则,向家长提供真实的学校情况和教育方案,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基本原则,从而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1. 引言1.1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领域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而学校则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家校合作就是要让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通过家校合作,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更好地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中小学家校合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
2. 正文2.1 价值误区:缺乏沟通与合作中小学家校合作中最常见的一个价值误区是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
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庭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双方在孩子教育上采取不同的方法,甚至是互相对立的立场。
家长可能对学校的教育方式持怀疑态度,而学校也可能认为家长不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
缺乏沟通与合作会导致许多问题。
学校和家庭之间可能会出现误解和矛盾,进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双方因为缺乏沟通无法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缺乏沟通与合作还会限制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影响到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家庭需要建立起频繁、高效的沟通机制。
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渠道加强沟通,及时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想法。
双方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议、教育讲座等活动,增进相互的了解和信任。
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与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2 价值误区:双方目标不一致双方目标不一致是中小学家校合作中常见的价值误区之一。
家长和学校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可能存在分歧,导致双方不协调、不合作。
家长可能更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而学校则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校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成长,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由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的不同、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家校合作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使得家校合作效果不佳。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误区出发,结合解决路径,来简析初中家校合作中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误区一: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不同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一致是影响家校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业有成、全面发展,而老师则更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种差异会导致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目标产生怀疑,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从而影响到家校合作的开展和效果。
解决路径:建立共识,加强沟通针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理念不同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家校共识和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来解决。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决策过程,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和教育方式,让家长更清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学校也需要积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家长的权利和观点,让家长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校还可以通过发放家长教育手册、举办家长培训班等形式,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增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意识。
误区二: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由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双方之间信息不畅、理解偏差,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效果。
家长通常无法深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学校也难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这就容易导致家长和学校之间相互猜忌、不信任的情况。
针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一问题,学校可以建立多元化的家校沟通渠道。
除了定期召开家长会外,学校还可以建立家长微信群、学校网站、家长信箱等多种沟通方式,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向学校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方便学校和家长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主题,家校合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于双方对于家校合作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导致了一些问题的产生。
本文将从价值误区和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中小学家校合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价值误区1. 家长认为学校负责全部教育工作在家庭教育中,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自己在家中除了提供物质生活上的保障外,教育工作完全交给了学校,自己只需要对孩子进行一些物质方面的支持就行。
这种认知导致了家长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缺乏关注和支持,也使得学校在开展家校合作时难以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对策1. 树立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念学校和家长双方需要正确认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家校合作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校要认识到家长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只有学校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2. 建立有效的家校互动渠道学校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有效的家校互动渠道。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合作协议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更好地配合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
3. 积极开展家校合作活动学校和家长双方可以积极开展一些家校合作的活动,如家长参观日、亲子活动、家长进课堂等形式,增加双方的互动和交流,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增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4. 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家长在孩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使得家长更加能够起到家庭教育的作用,与学校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的制度建设与规范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制度和规范,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起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家校合作是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
通过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建立密切的联系,加强沟通,推进教育发展。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存在一些误区。
以下是家校合作中常见的价值误区以及对策。
一、价值误区:认为教育都应该由学校完成,家长的角色不重要。
一些家长认为,教育的责任完全落在学校身上,他们的职责只是负责将孩子送到学校,并支持学校的决策。
这种思想在某些地区或家庭中还比较常见。
对策:提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性格、品德、习惯和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学校教育只是促进孩子发展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更为全面和深层次。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
二、价值误区:质疑学校教育的价值,对家校合作不够信任。
有时候,家长们会质疑学校教育的价值,认为学校教育不够专业,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帮助。
这种情况下,家长不愿意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缺乏信任感。
对策:加强家校沟通。
学校和家庭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充分沟通。
学校应该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成绩,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以及课堂情况。
另外,学校也应该加强对家长的宣传,让他们了解学校教育的优势和特色。
这样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的价值,增强信任感。
三、价值误区:家长将家庭背景与学校教育绑定在一起。
一些家长将自己的社会背景与学校教育绑定在一起,认为孩子需要接受与他们相同的教育。
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可能会对学校教育提出异议,矛盾和分歧加剧。
对策:尊重学校教育的独立性。
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相分离,学校应该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和学校规定进行教育教学。
家长应该尊重学校教育的独立性,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和背景强加给学校和孩子。
相反,家庭应该与学校紧密合作,相互配合,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四、价值误区:缺乏教育规划和目标。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其价值不容忽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
本文将探讨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可能存在对中小学家校合作价值的低估。
他们认为学校完成学生的教育任务就可以了,不重视与家长的合作。
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教育环境,家校合作可以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对策是加强中小学教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培训,加强他们与家长的交流沟通。
一些家长可能存在对中小学家校合作的误解。
他们将责任完全交给学校,期待学校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孩子,而自己只需提供物质上的支持。
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家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基础,有责任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去。
对策是加强家庭教育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认识和重视,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中,与学校共同关心孩子的发展。
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可能存在对中小学家校合作方式的固化思维。
他们认为只要提供了一些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就可以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
对策是创新家校合作方式,根据不同家庭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合作方式,如家庭参观、家长交流小组等形式,使家长更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
一些家庭可能存在对中小学家校合作的抵触心理。
他们认为学校的要求过于繁琐,干扰了家庭生活,使孩子没有太多时间自由发展。
中小学家校合作并不意味着要家长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而是要学校和家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为孩子的发展共同努力。
对策是加强对家长的解释和沟通,让家长明白家校合作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为了增加他们的负担,提高家校合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减少抵触心理。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通过加强教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创新家校合作方式,并加强对家长的解释和沟通,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误区,促进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顺利进行,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初中家校合作的意义也在于通过家校合作,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共性和协同性,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一些误区。
本文就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进行分析。
误区一:家长与学校缺乏沟通交流解决路径: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协作是初中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步骤。
然而,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常常让家长缺乏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时间。
同时,学校方面也可能因为繁忙的教学任务而无法与家长深入沟通。
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可以将课堂教学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把教育与家长联系在一起,设置家长会议和家校互动平台,定期开展座谈活动和家庭访问,以及通过传统的通讯方式与新媒体技术进行有效的沟通。
同时,家庭也应该积极与学校沟通交流,多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和课堂教学,了解孩子的情况,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发展。
误区二:家长过分关注成绩解决路径: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许多家长往往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具体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培养。
这样会导致孩子只注重分数,忽视自己的兴趣和发展。
因此,家长与学校应该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长可以关注孩子的全面能力,如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健康体育能力等,而学校也应该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发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心智素质。
误区三:学校过于强调知识传授解决路径:强调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学校往往过于自我价值,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多样性。
这就可能会导致教育过于单一,孩子们可能会感到学习枯燥乏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因此,学校应该注意教育方法和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重视知识的运用和实践,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通过体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并促进孩子的多方面发展。
总之,初中家校合作需要在家长、学校、孩子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快乐成长。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中小学家校合作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有效合作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常常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了合作效果不佳。
本文将针对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
一、价值误区一:家长与学校是对立的关系在一些家长的观念中,他们认为学校是一种权威机构,而自己则是学校的“客户”,家校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心态。
这样的误区导致了家长只是 passively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而不去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来。
对策一:倡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事务学校应该在平时的家长会或者其他活动中,不断倡导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事务中来。
可以邀请家长担任班级家长代表,或者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教育管理情况,也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
二、价值误区二: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不信任一些家长对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怀疑,他们认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对学校的信任度较低。
这样的误区导致了家长对学校的纪律要求不高,或者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存在着一些怀疑。
对策二:提高学校教育品质,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学校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品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育资源,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可以开设家长参与的课程,邀请家长到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从而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
对策三: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方式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
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中来,或者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学科竞赛中来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热情,从而提升家校合作的效果。
四、价值误区四:家校之间沟通不畅在一些情况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导致了信息传递不及时,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存在着一些问题。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家校合作中可能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误区一:家长只是学校的执行者在一些情况下,家长会认为自己只需要遵循学校的规定和安排,成为学校工作的执行者。
这样的想法会导致家长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无法真正发挥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
解决路径:学校需要建立家长参与教育的机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教育过程。
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动平台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中,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
误区二:家长过多干涉学校教育另一种情况是,一些家长可能会过度干涉学校进行教育,过于强调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造成学校教育的混乱和不规范。
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工作往往会受到干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成长。
解决路径:学校需要建立明确的家校合作原则和机制,明确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的责任和权限。
学校需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解释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校的工作,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工作。
误区三: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在一些情况下,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可能并不顺畅,导致信息无法及时传递和共享。
这样一来,学校的一些教育政策和活动可能无法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影响了家校合作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路径: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的家校沟通机制,建立家校互动平台,积极向家长传递学校的教育信息和政策,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需要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误区四:学校和家长缺乏共同的教育理念在一些情况下,学校和家长之间可能存在着教育理念上的分歧,导致家校合作的困难和障碍。
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教育目标和方向可能会受到影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成长和发展。
解决路径:学校需要与家长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与家长的互信和理解,协商共同的教育目标和方向。
家校合作的困境及有效应对策略
家校合作的困境及有效应对策略家校合作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执行中,家校合作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家校合作的困境,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家校合作的困境1. 沟通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双方会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家长可能无法获取到学校的最新动态和教育政策,而学校也无法充分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2. 角色不清家长和学校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界定不清晰,有时会产生冲突和矛盾。
家长可能会对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学校也可能对家庭教育的质量感到担忧。
3. 相互不信任由于沟通不畅、角色不清等问题的存在,家长和学校之间也容易产生相互不信任的情况,这会阻碍双方之间的合作。
4. 配合不力有时候,家长和学校在具体的问题处理上配合不力,导致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二、有效应对策略1. 加强沟通学校要及时向家长发布学校的最新动态、教育政策等信息,并使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中。
家长也要积极与学校老师、领导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和需要。
3. 建立信任家长和学校要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
学校要坦诚对待家长的反馈和批评,家长也要理解学校的艰辛和努力。
4. 加强配合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中,家长和学校要加强配合,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双方要共同努力,推动问题的解决。
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学校要以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为中心,积极合作,相互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有效应对策略能够帮助家长和学校解决困境,促进更好的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困境及有效应对策略
家校合作的困境及有效应对策略家校合作是学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家长、老师和学生三方的利益和责任。
但在实际操作中,家校合作也会遇到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家校合作中的困境,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困境1. 沟通不畅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不畅是家校合作常见的困境。
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及时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而有些老师则觉得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干涉过多,导致了与家长的沟通变得困难。
2. 相互理解不足由于家长和学校代表的角色不同,他们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方法以及价值观可能有所不同。
这种差异导致了家长和学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出现意见不一致,甚至产生矛盾。
3.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家长担心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教育资源;而一些学校则对家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表示怀疑。
4. 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一些家长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合作变得不够灵活、高效,无法有效地解决学生问题。
二、应对策略1. 加强沟通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例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发送家长信件或者通过电子平台与家长保持联系。
家长也应积极关注学校的通知和活动,保持与学校的沟通畅通。
2. 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家长和学校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关系,尊重双方对学生教育的期望和建议。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尊重彼此的意见,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努力。
3. 推动资源均衡分配学校应积极推动资源的均衡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
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学校的家长委员会或者监督教育资源的使用来推动资源的公平分配。
4. 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制定家校合作的工作细则和机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确保合作能够高效进行。
学校和家长也可以通过召开定期的家长代表会议来改进合作机制。
5. 增加家校互动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课堂观摩活动等方式,增加家长与学校的互动,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
在家庭作业、学生表现反馈等方面,学校也可以增加家长的参与度,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一、价值误区:1. 家校合作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不需要参与有些家长会认为,学校的事情应该由学校来处理,他们的责任只是将孩子送到学校,其他的事情都由学校来管理。
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期望很低,主动参与家校合作的意愿不强。
2. 学校的教育工作完全依赖于家长的支持相反地,一些学校可能会过分依赖家长的支持,认为只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这种想法会导致学校在教育工作中忽视了自身的责任和使命,过分将责任推卸给家长。
3. 家校合作只关注学术成绩,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家校合作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焦虑和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4. 学校和家长之间相互猜忌,缺乏信任有些学校和家长之间关系紧张,存在着相互猜忌和不信任的情况。
学校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持质疑态度,家长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质量不信任,这种情况会影响家校合作的顺畅开展。
二、对策:1. 建立双向沟通的机制学校和家长之间需要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机制,促进信息的互通与共享。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校互联网平台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教育动态。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议,反馈自己对学校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2. 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学校需要从教学内容和教育活动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不只是关注学术成绩,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家长应该放宽对孩子的期望,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和鼓励,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
3. 加强师生家长之间的信任教师、学生和家长应该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进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学生教育活动,增加师生家长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合作的效果。
4. 加强家庭教育力量学校应该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育儿技能和教育意识。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机制。
在实践中,家校合作却存在着种种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
本文将从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进行简析。
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沟通不畅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
学校无法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校园活动等信息告知家长,家长也难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
二、目标认知不一致学校和家庭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认知存在着差异,学校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家长可能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希望孩子能够取得好成绩进入更好的学校。
三、责任界定不清学校与家庭之间在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责任界定不清,学校教育教学不能与家庭教育形成有机的衔接与延伸。
四、沟通渠道少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单一,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和交流意见。
二、加强家校合作研讨学校与家庭可以加强研讨,共同商讨学生教育问题,形成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共识。
可以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研讨会、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三、明确责任分工学校和家庭应明确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分工,形成有机的合作关系。
学校应该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家长也要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初中家校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通过建立健全的信息沟通机制、加强家校合作研讨、明确责任分工和多渠道加强沟通等举措,可以有效解决初中家校合作中存在的误区,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在实际的家校合作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阻碍了良好的教育工作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简析一下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一、误区分析1. 不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在家校合作中,有些学校对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并不了解,而是单方面的发号施令。
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学校和家长之间的矛盾,影响了合作的良好进行。
2.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不信任有些家长对学校的工作不信任,对于学校的安排和管理常常持怀疑态度,这种不信任会导致家校合作的不顺畅,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 学校和家长缺乏有效沟通学校和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了信息传递不畅、误解和矛盾的产生。
这种情况会影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和信任。
二、解决路径1. 加强家校沟通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反馈学校的工作情况,互相信任,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学校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
2. 建立诚信教育学校要着力于建立诚信教育,在学校内部和与家长之间建立起开放透明的合作关系,坚持真实、诚信的原则,消除家长的不信任。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教育孩子懂得诚实和守信。
3. 开展家长参与活动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融入学校工作,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从而更好地协助学校开展工作。
家长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学校,增进对学校的信任和认同,携手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4. 健全家长委员会学校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由家长代表组成,坚持聆听家长的声音,及时反映学校的问题,与学校进行有益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委员会可以代表家长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促进学校的改进和提高。
5. 建立双向评价机制学校和家长可以建立起双向的评价机制,互相评价对方的工作,促进双方的改进和提高。
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家长对学校工作的评价和意见,根据情况调整学校工作。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中小学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
这种合作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然而在实践中常会出现一些价值误区。
下面将介绍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评判标准在中小学教育中,学业成绩常常成为家校合作的重点,家长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和排名,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种偏重学业成绩的价值观误区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对策一:重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提供多样化的社团和俱乐部活动,家长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兴趣培养中,提供支持和指导。
误区二: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家校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互不理解。
学校常常只在家长会和成绩单发布会上与家长进行沟通,而忽视了平时的互动交流。
对策二: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渠道学校应该建立多样化的家校沟通渠道,例如家校联络册、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及时传递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日常表现。
学校还可以定期举办家庭开放日,邀请家长参观学校,并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家长也应积极参与学校的工作和活动,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方式。
误区三:缺乏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指导,对于孩子的教育只能凭经验和直觉。
家长的价值观与学校教育存在差异,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离。
对策三: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为家长讲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
学校还可以推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提供给家长作为参考。
家长应加强自身的教育素养,了解和学习家庭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中小学家校合作是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常常存在一些价值误区。
改变这些误区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机制,并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和目标。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小学家校合作成为了今天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阻碍了家校合作的深入发展。
本文将就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以便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价值误区一:家庭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很小,家校合作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对策:学校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建立学生家庭信息档案,及时掌握其家庭纠纷、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心理状况等情况,为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家庭与学校应该合作建立共同的教育规划,定期开展家校面谈,共同协调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教育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支持工作,提供家庭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价值误区二:学校应该是独立的教育机构,不需要过多的家校合作。
事实是: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学校和家庭应该密切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策:学校应该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教育,促进家校合作的发展。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家长志愿者招募体系,为家长提供宣传和培训,发挥家长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情况,积极与学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各项工作,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贡献力量。
价值误区三:家校合作只是单向的,即学校主导、家长从动。
事实是:家校合作应该是双向的,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对策:学校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会议或座谈会,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制定家校合作的共同纲领和计划,达到双方协作、共同发展的目的。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教育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家庭作业和学生的课堂表现的评估工作,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中小学家校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建立双向沟通渠道,学校和家庭可以相互支持,改善教育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家长和学校共同肩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在实践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到家校合作的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析初中家校合作中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误区一:沟通不畅沟通不畅是初中家校合作中最常见的问题。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交流、互相理解的过程。
由于各种原因,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学校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或者管理不善而无法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而家长可能因为工作忙碌或者对学校缺乏信任而不愿与学校合作。
沟通不畅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成长,也会影响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解决路径:为了解决沟通不畅的问题,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比如定期组织家长会、发送家长信件、建立家校互动平台等。
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
双方应该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设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信息、交流心得,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
二、误区二: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学生个性差异是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而忽视学生个性差异是初中家校合作中的另一个误区。
有的学生可能性格内向、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有的学生可能性格外向、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引导。
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教育观念的僵化性,学校和家长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而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和家长应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活动、评价制度、教育资源等方面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家长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情感交流和兴趣培养等方面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通过这一过程,学校和家长能够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误区三:只关注学术成绩在当前的初中教育中,学术成绩是学校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是一个误区。
浅谈当前家校合作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当前家校合作的误区及对策由于种种原因,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方法往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家庭教育质量不高、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不够。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的结合,形不成合力,也就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
据笔者调查,目前家校合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
有部分家长对家校合作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
有的父母一旦孩子上学,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
他们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品德归老师管,家长只管孩子的吃、穿、住。
持这种思想的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相反,他们还把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看作是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的表现。
从学校方面来看,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一些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差,不懂教育工作,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
即使一些家长受教育程度较高,或是事业成功人士,但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无心也无暇参与学校教育活动。
二是方法上存在问题。
目前许多学校和家庭都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难以形成时间上的连续性和效果上的强化。
许多情况下是班主任认为重要就合作,有了问题才想起家长。
家校合作是双向活动,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
双方需要双向的交流和沟通,这是合作的前提。
不能用简单地灌输方式,如果双方中一方不接受对方的教育方式,那么合作就会以单一性和“一厢情愿”而宣告失败。
只有家校合作,才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教育环境,才能协调家校双方的力量并形成合力,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效果的相互削弱和抵制。
因此,尽快改变家庭和学校之间出现的教育配合失调,改善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环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
一、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心相连”家长学校是当前全国各地普遍推行的一种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
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及解决路径初中家校合作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它是教育的一部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功学习。
在实际中,初中家校合作常常面临一些误区,影响了其效果和成果。
本文将简析初中家校合作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初中家校合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误区。
学校和家庭之间在信息获取和沟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双方对学生的情况了解不全面。
学校有时候可能只关注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忽略了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而家庭也可能只关注学生在家的表现,忽略了学校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在于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
学校可以定期向家庭提供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评价,而家庭也可以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的情况,共同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
初中家校合作存在角色不清的误区。
学校和家庭的角色边界不清晰,导致在教育过程中双方互相侵犯了对方的角色。
学校可能过多地将家庭的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而家长可能过多地干涉学校的教育工作。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在于明确学校和家庭的责任和职能。
学校应该主导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提供专业的教育资源和指导,而家庭应该负责关注孩子的生活和情感需求,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支持。
初中家校合作存在合作目标不一致的误区。
学校和家庭的教育目标可能存在偏差,导致合作无法长久持续。
学校可能过于追求学生成绩和竞争力,而家庭可能过于追求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在于明确教育的终极目标,即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相互尊重并兼顾双方的关注点,达到共同的教育目标。
初中家校合作存在合作方式不完善的误区。
学校和家庭在合作方式上可能缺乏创新和多样性,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学校可能只是通过家长会等传统方式与家庭合作,而家庭可能只是被动接受学校的教育安排。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在于创新合作方式,提升合作效果。
学校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平台和移动应用,与家庭进行实时互动和信息共享,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
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中小学家校合作是一种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联系的方式,将家庭和学校紧密联合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误区,使得家校合作效果不够理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和对应的对策。
误区一:家校合作只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需要听从学校的安排和要求。
对策:家长应参与其中,积极地和学校沟通交流。
学校应该尝试从家庭的角度出发,向家长展示家校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帮助家长理解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联系的好处,更好地支持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误区二:家庭成员只需要简单地参与学校的活动,就可以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效果。
对策:家庭成员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过程,与学校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孩子的需求进行及时和充分的反馈和调整。
学校也应该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并鼓励家长充分参与教育过程。
误区三:学生成绩直接决定了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关系。
对策:家校合作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理解家庭成员的期望和需求,更好地与家庭合作,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和项目,帮助学生发挥潜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
误区四:学校和家长只有在学生需要帮助时才能展开合作。
对策:家校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合作。
学校应该与家庭保持经常性和多层面的联系,理解家庭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发展潜能和综合素质。
家校合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通过以上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建立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走出家校合作的误区
作者:黄晓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11期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家校进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家校合作中还存在很多的误区。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家校合作误区现代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青少年的成长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只有多方面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的“家校合作”,就是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活动。
良好的家校合作可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还可以使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误区一:把孩子交给老师管=家长放心了
经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我管不了我的孩子。
他只听老师的话,所以交给老师管,我就放心了。
”有这样想法的家长以为他的责任就是管好孩子在家的生活,剩下的教育问题就交给学校和老师了。
在这样的家校合作中,作为双主体之一的家长实际上推卸了自己应承担的教育责任。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从孩子呱呱落地,父母的教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当孩子开始走进校门,学校教育只是孩子原先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延续和完善。
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如果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厢情愿,而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那么教育效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的。
从系统论角度来说,教育本身是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工程的子系统。
只有当各个子系统协调配合同时又分工明确时,系统才能发挥达成目标的最佳效应。
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完成教育系统的全部目标和任务。
当家庭教育有意或无意地被弱化成孩子教育的配角时,也就意味着家长没有把自己当作家校合作的双主体之一。
有的家长很自谦,认为自己不懂教育,甚至文化程度不高,也辅导不了孩子,只能拜托老师了。
这种对学校教育的过度依赖客观上放弃了与学校的积极合作。
这种职责上的错误定位,无疑会削弱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所应有的责任心,误以为孩子交给学校就放心了。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往往会毫不客气地把责任推卸到学校身上。
如前所述,家庭教育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绝对是学校教育无法代替的。
况且,现在的中国国情,基本上是大班教学。
大部分的老师因精力有限,肯定无法细微地照顾到班上的每个学生。
因此,家长不能因为孩子更听老师的话,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教育权利和义务,对于学校教育不能完成的部分,家庭教育必须适时跟上。
误区二:家长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家校合作
因为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家长们已经习惯地听从学校和老师的安排,并认为这就是所谓的家校合作。
老师要求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听话的家长就每天晚上坐在孩子身边陪读。
老师要求家长来学校,家长就要来学校,并且在老师面前小心地说着话,怕得罪老师会影响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看法。
家长被要求配合学校和老师的各种工作,完全服从于学校和老师的指挥来开展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作为家校合作双主体之一的家庭教育,如果只是单方面被动地配合学校教育,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计划性,那么这种缺乏互动的家校合作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
实际上,在家校合作中,家庭与学校互为主体,地位是平等的。
因此家校合作应该是双向活动,是家长和老师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过程。
家长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等途径更多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计划中。
有条件的家长甚至可以到学校当学生的课外兴趣小组的辅导员,或者给学生开设讲座。
家长还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家庭教育计划,然后积极和老师沟通,结合学校的教育计划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计划。
不仅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地位平等,学校和老师也应该意识到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平等地位,愿意提供更多的平台给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加强和家长的互动。
误区三:老师找家长=告状
很多老师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把“找你家长来”或者“给你家长打电话”作为口头禅来威胁学生,以至于学生或家长听到“老师要找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以为老师要告状。
而大部分的老师也的确把找家长反映学生的学习或行为问题作为和家长联系的首要理由。
对于这样的家校合作形式,老师们乐此不疲。
虽然有的事可以找配合家长解决,但很多时候,老师是在学生不听话的时候,把这当口头禅来威胁学生。
这种威胁对小学生可能还管用,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随着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到来,听多了“狼来了”的孩子已经渐渐不怕老师的威胁了。
所以当真地需要家长来的时候,如果家长对学生影响力不够的话,即使家长来了,收效也甚微。
家长和学生是怎么看的呢?有的家长觉得被老师请到学校去是很没面子的事,次数多了,还觉得反感。
有的学生甚至说老师找家长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我们不能否认追着找家长来的老师的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但老师们也要反省下如何更好地和家长联系、沟通,使家长和学生摆脱“被告状”的不安和恐惧。
首先,对于发生在学校内、教室里的一件并不十分严重的事,没有必要请家长来的,老师就没必要扩大矛盾,更不要把“请家长来”当作口头禅。
其次,对于真的需要请家长来的事,老师应要明确请家长来的目的,想要家长怎么配合和帮助孩子,而不是一告了之。
还有,老师不要只在学生犯错误时才想起找家长,给家长“老师找家长=告状”的刻板印象。
在孩子有进步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家长报个喜讯。
请三五个家长一起来座谈,平等地沟通与交流下教育孩子的经验,也是一种很好的家校合作方式。
误区四:家长会=考试成绩汇报会
家长会作为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是唯一制度化的合作形式,也是家长参加人数最多的合作形式。
学校一般会在每学期的期中考成绩出来后开家长会,其内容无非就是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考试成绩。
主科老师轮流上台,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所教这一科的教学和考试情况,表扬或批评一些学生,再说一些如何抓好这一科的话。
因为给家长发言的机会很少,所以这样的家长会无异于考试成绩汇报会,把家长的主体性给忽视了。
如此的合作,未必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对学校和老师而言,如何开好家长会,如何多渠道地和家长交流是家校合作中值得去探讨的问题。
在考试之后,分析考试成败原因才是老师和学生应认真去做的一件事。
向家长汇报成绩不一定都要通过家长会的形式。
网络信息时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短信通平台把平时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告知家长。
班级微博、QQ群、家长论坛都可以作为家长之间,家校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的平台。
家长会可以和家长接待日、班会以及学校的文体活动等相结合。
我们有理由相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家长会才是受家长和学生欢迎的家长会。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对家校合作中的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1999,(3).
\[2\]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李霞.浅谈当前家校合作的误区及对策\[J\].中小学校长,2009,(3).
\[4\]刘翠兰.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