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封地与官职

合集下载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 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 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

唐太宗第三子李恪的简介李恪为何没能当上皇帝?隋唐时期有三个顶级豪门,一是独孤家族,二是杨氏家族,三就是陇西李氏。

在那段历史中,仅有两人身兼这三个顶级豪门的血脉,同时还兼具两个大一统皇室的血脉,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和第六子李愔。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的吴王李恪。

李恪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父母皆为皇族帝裔,他出身贵胄,在太宗诸子中文武才能也算极为突出之人。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年仅两岁的李恪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后改封汉中郡王。

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恪晋封汉王。

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太宗还将益州大都督这一要职授予李恪,足见对李恪的重视。

虽然当时李恪年幼,并未赴任。

贞观五年到贞观八年,李恪先后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开了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

在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李恪是受宠的,但又不是最受宠的。

他在赴任齐州都督之前,与太宗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家常便饭。

可是事后,太宗就向房玄龄等大臣倾诉内心的不安,他说他想要多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但是又怕他对他们太亲近,让他们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明明只是吃了一顿饭,太宗就如此担心李恪会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对李恪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因为太宗对四皇子李泰的态度截然相反,他宠李泰就是没有底线的。

按照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该去封地,不得长驻京城,但太宗偏爱李泰,特许李泰留在长安。

太宗经常大肆赏赐李泰财物和珍贵书画,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臣子劝谏太宗,太宗也只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并没有削减李泰的开支,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看看,照太宗对待李泰的方式,李泰不滋生出争夺皇位之心才是怪事好吧!反观李恪,仅仅是因为一顿稍显亲近的家常便饭,便招来太宗的怀疑,实在是冤枉!但是,太宗对李恪也是极好的,李恪在任职期间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大臣弹劾,太宗偏袒儿子,就对大臣说:朕派权万纪辅佐朕的儿子,现在权万纪不能纠正他的过错,严惩也应该严惩权万纪才对,怎么能怪朕的儿子!弹劾李恪的柳范说:房玄龄辅佐陛下,还不能阻止陛下游猎呢,怎么能全怪权万纪?太宗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得承认自己因私忘公了。

历史趣闻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妻室都有哪些?

历史趣闻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妻室都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妻室都有哪些?导语: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620年(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625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620年(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625年(武德八年),改封汉中郡王。

627年(贞观元年),晋封汉王。

628年(贞观二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

637年(贞观十一年),封为吴王,改授安州都督。

650年(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

652年(永徽二年),加授太子太师。

654年(永徽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705年(神龙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吴王李恪王妃吴王妃杨氏,王妃疑贞观中薨,葬安州,今湖北安陆。

是否有子女,今已难考。

萧氏,根据李恪后人家谱显示可能为第二任吴王妃三子李琨之母,或还有李璄,家谱中不知为何却无吴王妃杨氏任何记载,有待研究。

而根据成王李千里墓志铭,成王出生于贞观末年“实长吴嗣”,也就是嫡子。

如果吴王妃杨氏亡故于贞观中期确凿,则成王千里也当为第二任吴王妃所出。

萧氏疑出梁朝帝室,家谱记载与李恪葬于西长安城。

原文曰“妣萧妃,曾封沛国夫人。

公妣俱葬于西长安城”并有萧氏一封沛国夫人的诏书,妃指亲王正妻而非泛指,因无墓志出土,家世不明。

按道理亲王正妃乃正一品外命妇不可能再同时封国夫人,故而有人推测有可能是先贬后平反时晋封。

但是,族谱真实性尚待考证,此中所云生活常识分享。

英果类我:唐太宗给吴王李恪准备的催命符

英果类我:唐太宗给吴王李恪准备的催命符

说到吴王李恪,很多人会立马联想到电视剧中那些偶像明星演绎的文韬武略的身姿,以及史书上唐太宗在想要立李恪为太子时的四个字评价:“英果类我”。

然而当真翻遍史书却会发现,除了这干巴巴的“英果类我”四个字外,能够找到的关于李恪实打实的“政绩”唯有劣迹斑斑:1、李恪改封吴王之前被罢官斥责——《大唐故恪墓志铭并序》:(贞观)七年,还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

居鲁卫之亲,任侯伯之重,春秋鼎盛,血气渐刚,傅相怀赐罢之忧,宰司申切责之旨。

……天爵弥厚,逸情转纵,逞骛豊淩践稼穑,扼青兕於云泽,褫文豹於平林。

大马悠悠,掩旬弥晦。

主相之奏,屡闲於丹陛;士师之请,频造於青蒲。

2、李恪改封吴王后而权万纪到任其长史之前被谴责——《册府元龟◎宫臣部·正直》:权万纪为西韩州刺史。

会吴王恪以骄纵被谴,拜万纪为长史。

万纪厉其抗直,恪遂折节从之。

3、权万纪到任李恪长史之后的安州——《唐会要卷第六十一御史臺中彈劾》:貞觀十一年。

吳王恪好畋獵。

損居人田苗。

侍御史柳範奏彈之。

《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七王韩苏薛王柳冯蒋》:(柳)范,贞观中为侍御史,时吴王恪好田猎,范弹治之。

《资治通鉴》: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

丁丑,恪坐免官,削户三百。

4、权万纪到任李恪长史之后的安州——《新唐书·李恪列传》:坐与乳媪子博簺,罢都督,削封户三百。

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好事,不是李恪因为表现不好被唐太宗斥责,就是因为打猎踩坏了老百姓的庄稼而被朝官弹劾,并被罢免了都督的头衔,还削去食邑300户;又或者是与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免都督的官职以及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

仅仅因为一点小错就导致都督的头衔多次被摘,甚至连实封也连续被削去了600户,李恪这样的遭遇在当时的诸皇子中堪称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就连后来被赐死的李佑,好歹在贞观十七年谋反前还保住了都督的头衔。

而李恪原本身为都督的时候,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但被贬为刺史后,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么一块地方了。

历史趣谈:李恪怎么死的?李世民儿子李恪为何没当上皇帝

历史趣谈:李恪怎么死的?李世民儿子李恪为何没当上皇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恪怎么死的?李世民儿子李恪为何没当上皇帝导语: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颇有传奇色彩,其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

如此说来,他与隋唐两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称天潢贵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其出身也颇有传奇色彩,其母杨妃乃是隋炀帝之女。

如此说来,他与隋唐两朝皇室都有密切的血缘关系,称天潢贵胄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他一生的命运确是不幸的,因为毕竟不是嫡出,再加上其隋朝宗室身份,想在激烈的宫廷权力斗争中安身立命谈何容易。

据史料记载:从《新唐书》的“恪又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

既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和《旧唐书》的帝曰:“公岂以非己甥邪?且儿英果类我,若保护舅氏,未可知。

”可以明显看出,李世民对于这个宝贝儿子还是赞赏有加的。

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李恪是最像唐太宗的,也最有文韬武略,且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

由于李承乾、李泰等太宗诸子为了争夺太子的名分而两败俱伤,此时李世民曾想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的反对,最后在长孙无忌的周旋下,太子的名分最终落在了名不见经传的晋王李治身上,这对于当雄心勃勃的李恪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打击。

因此有了太宗赐恪书的以下一段对话:“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

汝地居茂亲,寄惟籓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

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

如此则克固盘石,永保维城。

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

汝方违膝下,凄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

故诫此一言,以为庭训。

”这段话似是劝告,更像是警告。

至于当时的太宗皇帝的心理,外人生活常识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
长子:李承乾
皇太子李承乾(母长孙皇后)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唐太宗李世民长子。

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着承继皇业,总领干坤之意。

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封为恒山王。

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时年八岁,因其聪敏,太宗特别喜爱。

贞观九年太上皇去世,太宗守孝期间,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

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

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

后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对四子李泰又过分宠爱,而使李泰萌生了夺东宫之心。

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于是于贞观十七年(643)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了自保计划,但还未实行就被纥干承基告发。

事后
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两年后死在那里。

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

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其王号和谥号,于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二子:李宽
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母后宫宫女)
三子:李恪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

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

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

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

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四子:李泰。

李恪那么受李世民宠爱,为什么当皇帝不是他?而且结局那么惨!

李恪那么受李世民宠爱,为什么当皇帝不是他?而且结局那么惨!

李恪那么受李世民宠爱,为什么当皇帝不是他?而且结局那么惨!秦汉三国晋统一 2018-09-12 09:49唐朝,是一个封建社会时期的鼎盛朝代。

古往今来,朝代不断更迭涌现。

其中,唐朝尤为盛世。

众所周知,谈到唐朝的历史,有不少人为之惊叹!今天就来说一说唐朝的这段故事。

唐朝是一个非常传奇的朝代,谈到唐朝,出现在大家的脑海的是“以胖为美”“武则天”“杨贵妃”等。

那么,唐朝的繁荣自然离不开开国皇帝李渊了。

李渊推翻隋朝,建立唐朝。

后来李世民进行了玄武门之变,谋权篡位,坐上了皇位。

李世民一生子嗣众多,其中今天的主人公李恪便是他的儿子。

李世民在位之时,非常爱护李恪这个儿子。

但是,李世民这么疼爱李恪,李恪还没有成功当上皇帝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说起了。

隋唐时期有三个家族,盛行一时。

他们是:独孤家、杨氏、陇西李氏。

而李恪和李愔,同为李世民的儿子,不仅流着皇室的血,也和这三个家族都有多多少少的关系。

李恪算得上“出身豪门”了。

在历史上,李恪也曾多次被众人推选为立储人选。

那么,李恪到底是何人物呢?李恪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而他的母亲可是厉害了,他的母亲正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杨妃。

李恪的父母都出身皇族,李恪的也算上是出身贵族了,他当时在青年才俊、皇家贵族中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李渊在位期间,李恪两岁时就被封为郡王,后来唐太宗在位时,他又被封为汉王。

十岁时,他又为蜀王。

当时,李世民对他可是极为看重,对他抱有厚望。

之后,李恪还被任命为刺史、大都督,这算是史无前例的授命。

李世民有多个儿子,李恪是受疼爱的。

但是由于一顿饭,却让李世民担心了起来。

李恪在赴任前和太宗吃了一顿饭。

吃完后,太宗向大臣说明担忧,身为父亲,他想和孩子多多亲近,可是,作为皇帝,他又怕太过接触,会让孩子有所谋图,害怕他们争抢皇位、加害自己。

仅因为一顿饭的关系,他就开始担心自己,怀疑李恪太过优秀,会有当皇帝的野心。

但是对于太宗的四儿子来说,太宗的宠爱是没有掺假的,一顿饭就怀疑李恪的忠诚,而对李泰,简直是宠爱有加,太宗让李泰留在长安,陪在他身边,甚至比太子的待遇都要好。

历史解密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简介 李恪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简介 李恪是怎么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简介李恪是怎么死的
导语: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

李恪贤能无比,李世民曾多次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可是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贤能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

李恪贤能无比,李世民曾多次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可是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贤能无比的李恪,年仅39岁就死了,那么,李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资料简介?李恪究竟是怎么死的?
李恪简介
李恪,男,字为德,也叫做李德。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死于公元653年3月6日,享年39岁,年轻早逝。

李恪的父系家族:
曾祖父: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
曾祖母: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祖父: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父亲: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李恪的母系家族:
外曾祖母: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外曾祖父: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外祖父:隋炀帝杨广
母亲: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如意公主
另外,李恪的亲生弟弟是蜀王李愔。

同时,李恪还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

由此可见,李恪与其胞弟李愔是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
展开全文
历史上的吴王李恪
唐吴王李恪(619年-653年3月5日),唐朝宗室,唐太宗第三子,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

武德三年(620年),封蜀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吴王。

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像自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国舅长孙无忌(文德顺圣皇后之兄)的反对。

长孙无忌主张立自己的亲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其生母为文德顺圣皇后)。

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在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中,就借口李恪参与,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

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临刑呼曰:"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后来长孙无忌果然被武后所杀)其四个儿子,李仁、李玮、李琨、李璄,被流放岭南。

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平反,追封为郁林王,为之立庙。

中宗神龙初年,赠司空,备礼改葬。

五代十国时,南唐皇室就托名李恪之后,追尊李恪为定宗孝静皇帝。

李世民的14位王子,系皇后及九位嫔妃所生。

若论这些王子的母亲,则李恪母亲最尊。

李恪母杨妃是隋朝末代君王杨广之女。

杨妃与李世民共生二子,即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

也就是说,李恪继承了隋唐两代皇族血统。

唐朝亲王列表

唐朝亲王列表

唐朝亲王列表唐朝亲王列表唐朝缀以“王”字的爵位有亲王、嗣王、郡王,亲王虽然有一套相应的官属和机构,甚至也可以称“国”(《旧唐书》卷四四称“亲王国”有国令、国尉、国丞等),但并无封土,自然也不可能治民。

唐代的王爵,按制度规定本来只能授予皇室宗亲,唐德宗以后外臣始获封王爵。

唐朝皇子封王和其他朝代有所不同,每个一个时期就会更改亲王名号,就拿高祖皇帝之子来说吧,封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武德三年六月,封皇子元景为赵王,元昌为鲁王,元亨为邦王;四年四月,封元方为周王,元礼为郑王,元嘉为宋王,元则为荆王,元茂为越王。

太宗贞观五年二月,太宗封皇弟元裕为郐王,元名为谯王,灵夔为魏王,元祥为许王,元晓为密王。

这是这些皇子的初次分封,后来在贞观十年十月,改封赵王元景为荆王,鲁王元昌为汉王,郑王元礼为徐王,徐王元嘉为韩王,荆王元则为彭王,滕王元懿为郑王,吴王元轨为霍王,陈王元庆为道王,魏王灵夔为燕王.........还有像睿宗李旦原名李旭轮,高宗龙朔二年六月生,同年十一月初封殷王,乾封元年七月改封为豫王,总章二年十一月改封为冀王并改名李轮,上元三年正月改冀王轮为相王,永淳二年相王轮改封豫王,更名李旦。

唐初各位亲王因为太宗取消封国制,还会到各州任刺史,但到后来,皆为遥领,并不出阁,都居于京师十王宅,百孙院,使得唐中后期,藩镇割据,唐宗室无力反击,子孙多次遭杀戮。

中后期藩镇叛乱基本都是节度使领军作乱。

唐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地的,只是一个爵位,有史为证,唐朝藩镇割据中多是地方节度使而不是藩王,因此李世民封王不是分封制的重现。

实际上直到清朝也是有王爵的。

李承乾:太宗嫡出长子,生于承乾殿,引以为名,承乾者,承天也。

也可见太宗对其期望之大,姓名中天子气凛然,王气十足。

未立太子之前,武德三年,因李渊未予秦王一脉于厚望,遂封恒山王。

七年袭封中山王,中山者,中正也,古人以北为正,以天为尊,以华夏为中,中山,乃应紫薇之气,端正为尊。

唐代名人分析-李恪

唐代名人分析-李恪
大唐遗憾-李恪
南京邮电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10004831 管俊
李恪简介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 宗爱子也。其血统之高贵世间罕有,其曾祖母与外曾 祖母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 孤信之女,其曾祖亦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 其外曾祖父为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 是隋炀帝杨广,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其一人身有杨隋, 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可谓天下第一。族谱 言其字“为德〞,又说“德〞,虚实待考;墓志此处 留白,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 里〕、李玮、李琨、李璄。永徽四年,因房遗爱涉嫌 谋反为乞命而被诬陷,被赐死
历史的理性
李世民最终选择李治而没有选择李恪作为储君, 1、从政权的稳定性来说,是正确的; 2、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也是比较明智的。遵从封建礼仪, 立太子以嫡,搞政治平衡——这虽然不是历史的必然,但 却是历史的选择〔当然,也是历史的遗憾〕。无论哪个朝 代,都无法容下一个有着前朝血统的皇子成为储君,哪怕 他是最优秀的,是融合了两代帝王血统的。 3、李恪的对立面——世族士大夫的力量过于强大,这是 “天数〞〔岑文本语〕。以士族集团为根底的统治阶级左 右着大唐的国家政权,长孙家族出现了辅政达三十多年的 长孙皇后和长孙无忌,成为誓死保卫嫡子继承权的庞大势 力,长孙一脉太旺,触动这些人或集团的利益,必将影响 李氏江山的延承性和稳定性。
太宗遗风
李恪善骑射,文武全才,气宇非凡,人品好,能力、 声望、人缘都胜于太宗其他儿子,故太宗常称其 “类己〞
毛主席也曾为李恪的命运而不公,曾在读欧阳 修等?新唐书?卷八十?李恪传?时进展批语:李恪 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假设父。然卒听长孙 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导语: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

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

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

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子,李治后面也顺利登基。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了李治而不是更像自己的李恪呢?其一,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度。

中国古代从周代开始便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

李治虽然排行老九,却是长孙皇后所出。

李恪年纪虽比李治大,怎奈是杨贵妃所出。

原本长孙皇后大子李承乾是第一继承人,可惜他出事了,老二李泰也出事了,按照规矩当然该李治继承。

其二,李恪身份特殊。

李恪的生母杨贵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也就是说他是杨广的外孙,唐太宗如果立李恪就要冒风险的,以李恪刚强的性格为杨广翻案是极有可能的。

即便是太宗同意,恐怕那些大臣们也不同意。

李世民曾经询问过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很肯定地说选李治(不论是否有私心,在朝臣中还是有影响的)。

其三,李恪不是唐太宗,能力有缺陷。

李恪从性格上是很像唐太宗,但他毕竟不是,甚至可以说是差的远。

贞观十一年,李恪在任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的时候因狩猎过度、践踏庄家而被御史柳范弹劾,一个地方刺史都做不好,怎能指望治国。

反观李治,在下去锻炼的时候政绩就不错,受到民众爱戴。

其四,保全所有儿子。

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深深知道帝王生活常识分享。

唐太宗最溺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最溺爱的儿子唐高宗李治

所谓的天之骄子,指的就是唐高宗李治这样的天潢贵胄。

李治的出生并不平凡。

这不单单是因为他的父亲是“千载可称,一人而已”的唐太宗,母亲是“贤哉长孙,母仪何伟”的文德皇后,更是因为他的甫一降世就让父亲欣喜万分,有幸在这一天出生的人都因此得到了赏赐,随后唐太宗又摆宴大宴群臣。

甚至据说就在李治出生三天后的“洗三朝”时,长孙皇后将当年丈夫从晋阳宫中得来的玉龙子与缀满珍珠的襁褓一并赐给了这个小儿子。

从此,这枚“广不数寸,而温润精巧,非人间所有”的玉龙子就成为了唐朝的吉祥物,由皇帝们代代相传。

等到贞观五年李治受封为王的时候,李治的独特地位更是凸显了出来。

因为唐太宗将这个小儿子册封为了晋王,随后又授予了并州都督一职,这是什么概念?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并州即太原府,也就是说李治得到的是太原这块封地。

但凡对唐朝有所了解的人就会知道,有唐一代,太原贵为北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可谓是地位全面超然。

因为太原不仅是中原王朝的北方重镇,更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所以唐太宗将晋王这个封号给了李治,又将地位如此独特的太原封给了他,对这个幼子的宠爱之心可见一斑了。

当然,李治也很不辜负父亲的厚爱,从小就很聪慧。

据说李治刚会走路的时候就能抓着笔写下一个“敕”字,想来是唐太宗批阅奏折时经常抱着他,聪慧的李治过目不忘,才会依葫芦画瓢地将之写出来。

史书还记载了李治对父母十分孝顺,对兄弟也很友爱,唐太宗曾经考察他对《孝经》的理解,李治是对答如流,唐太宗闻言更是高兴万分。

但随着贞观十年六月己卯,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年仅七岁的李治自此失去了自己的母亲,曾经父慈母爱的和暖时光也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幸运的是,唐太宗以加倍的父爱弥补了这个最疼爱的小儿子,他没有因为妻子的去世而让李治出宫或在皇宫某处单独居住,而是将李治兄妹留在自己的寝殿一同照料,于是《唐会要》上便留下了这样一笔记载:“晋王及晋阳公主,幼而偏孤,上亲加鞠养。

”褚遂良也亲口说过:“然晋王,陛下亲自抚养,至於成立,上圣深慈,偏所锺爱。

历史趣闻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历史趣闻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唐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的血统真的很高贵吗?
导语: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
李恪(619-公元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武德三年六月,封长沙郡王;八年,改封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晋封汉王。

次年,改封蜀王,予益州大都督。

十一年,封为吴王,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

二年,加授太子太师。

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

神龙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总有人认为吴王李恪具有隋唐两朝的血统是件非常稀罕的事,事实上但凡是对南北朝稍微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所谓的两朝一脉是件多么稀疏平常的事,比如石虎的刘皇后即前赵的安定公主,所生石世被立为太子;比如拓跋什翼犍以前燕慕容皝之女为妻,其子即为北魏献明帝;比如北周宇文泰的元皇后就是北魏冯翊公主,其子宇文觉便是后来的闵帝;再比如隋炀帝的萧皇后便是西梁孝明帝萧岿的女儿,而他们的长子即元德太子杨昭。

所以要想以两朝一脉推断出李恪的血统是多么的高贵,是多么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可以洗洗睡了。

毕竟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各代王朝与统治者是割韭菜似的一茬接一茬地换,唯有高门大姓的士族能够屹立数百年不倒,这种公主下嫁根本不及士族之间的联姻来得更有身份。

再想想杨妃虽然名义上是隋炀帝的女儿,看似出身高贵,然而连生生活常识分享。

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

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

李世民为何不用李恪做太子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英明君主,在他的统治下,国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

一时间被誉为“贞观之治”。

不仅如此,李世民也有知人之明,你看他对待手下大臣都能量才录用,可惜他对于自己的儿子却有些偏颇,比如对待太子之位,偏偏弄了个文文弱弱的李治,而对于呼声很高的李恪却不闻不问。

李恪是个人物,史载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李世民也对他很钟爱,可惜却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那么李世民为何不立李恪为太子,难道她不想让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太想了,他也知道国家长治久安。

可惜有以下条件制约:其一,李恪出身高贵,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因而李恪在当时的朝野内外有着崇高的威望。

但这样高贵的血统令唐朝的大臣不安,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万一在李恪那里变质了怎么办,人们担心残暴的隋朝会卷土重来。

其二,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嫡子,古代尊卑有别,李恪终归是庶母所生。

而且李治的舅父长孙无忌,当时手握大权,在李世民身边非常有影响。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当年的夺嫡的功臣,而且也为大唐朝的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李恪的母亲虽然出身高贵,但毕竟是前朝皇帝的女儿,不受宠。

其三,李世民曾说李恪最像自己。

李世民是怎么登上帝位的,他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囚禁了自己的亲弟弟(玄武门之变)。

李治性情软弱,即使登上帝位,也会保护自己的兄弟。

李世民在废黜李承乾而打算立魏王李泰时,废太子李承乾曾说,若李泰登帝位,则他和李治等兄弟俱死。

这对李世民有巨大的震撼作用。

而且李世民曾经给李恪写过信,告诫他要遵循礼制、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

当然隋炀帝杨广也是这样做的,李世民不想让自己儿子兄弟相残,因此就找了个看起来比较文弱的小男生。

其四,政治传统的继承。

李治软弱,他登帝位,肯定会继承李世民政治上的做法,延续贞观盛世,因为他所倚重的都是李世民这个朝代的人。

但是李恪对自己贞观的做法的继承是否延续,李世民肯定还是怀疑的。

这样不利于自己今后江山的长治久安。

身负两朝血脉的李恪,为什么不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身负两朝血脉的李恪,为什么不被李世民立为太子

身负两朝血脉的李恪,为什么不被李世民立为太子?李恪身负隋朝与唐朝两个朝代的帝王血脉,然而他为何没有被李世民立为太子呢?这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李恪有着显赫的家世,但在立太子的问题上,长孙无忌的反对起了很大作用。

长孙无忌反对长孙无忌是晋王李治的舅舅,长孙皇后的兄长,他是最早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人,更是参与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

因此,长孙无忌的建议被认为是非常有分量的,李世民必然会倾听他的意见。

然而,长孙无忌反对立李恪为太子,这导致李世民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个问题。

尽管李恪身负两朝血脉,但长孙无忌的反对最终让他无缘太子之位。

这也证明在权力斗争中,个人的影响力和背景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立嫡不立长立嫡不立长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传统,因此庶出的李恪并不能成为唐朝的继承人。

尽管他的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但在后宫中地位微贱,未曾被封为贵妃,因此无法享有应有的地位和权力。

隋朝已经灭亡多年,一个亡国公主如何能得到以前那样的尊重呢?贞观之治虽然“贞观之治”对于李世民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成功进行了肯定,但是这种肯定并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因此,在选择继承人时,李恪被排除在外,而李治成为了皇储。

李治性格温和,能够继承李世民的治国理念。

两朝血脉尽管隋朝已经灭亡多年,但在唐朝的朝堂上仍有许多前隋老臣。

如果李恪成为太子,很可能会被一些希望恢复隋朝的人挑拨离间,颠覆朝廷。

各地也将会再次爆发战争,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这正是李世民不愿看到的。

蒙冤身死在永徽四年,高宗李治即位的第四年,历史仿佛戏弄了李恪。

在这一年,宰相房玄龄的大儿子房遗直被高阳公主诬陷,引发了一场政治冤案。

事后,驸马房遗爱为了保全性命,竟然污蔑吴王李恪也参与了谋反。

这对于长孙无忌来说,正好顺水推舟,他向李治建议处死李恪。

李恪知道自己无法幸免,于是在临死前痛斥长孙无忌,告诉他:“你也不会长命百岁的”。

可怜的吴王李恪身负两朝血统,最终被勒死在牢中,成为了冤死的受害者。

历史趣谈:最像自己的李恪 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历史趣谈:最像自己的李恪 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最像自己的李恪为什么最终被李世民放弃?
导语:李恪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可是就这样一位让李世民一直看好、悉心...
李恪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可是就这样一位让李世民一直看好、悉心培养的皇子为什么最终没能登基大统?最终在一场莫须有的叛逆中被杀,结束了他这传奇的一生。

李恪出身高贵,这份高贵是要远远优越于他的兄弟姐妹,乃至要高于他的父皇!这是中华历史上难得一见的。

李恪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其母是隋炀帝爱女、隋朝公主,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与其胞弟乃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

就是这样一个出身高贵的吴王李恪,他自小聪颖好学、对于文治武功都有自己的见解,当然这也与他的母妃杨妃见识非凡有关。

杨妃出身皇室与身俱来的高贵让李世民喜爱不已,这份宠爱在由了李恪后自然对于这个儿子青眼相待,逐渐长大后李世民发现李恪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旧唐书》中对李恪的记录是“太宗常称其类己”,一个父亲对于像自己的孩子不由的偏心宠爱。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

按理说,
生活常识分享。

李恪的后代

李恪的后代

根据《旧唐书》的记载,李恪后来被追封为郁林王,实际上是从一品的郡王,长子李千里被封为从三品的郁林县侯。

武则天的时候,李唐宗室诸王中德高望重的都被杀得差不多了,只有李千里因为无才无德气量狭小性情急躁,又多次进献吉祥的物品才得以免于祸患。

李唐宗室复辟后,李千里进封成王,与自己的儿子李禧跟随节愍太子起兵结果兵败被杀,等到睿宗即位后,睿宗虽然称其“保国安人,克成忠义,愿除凶丑,翻陷诛夷”,又表示“永言沦没,良深痛悼”,结果也只是官复原职,既无追赠亦无改葬。

次子李玮早卒。

唐中宗初年追封为朗陵王,他的儿子李袨过继给了李恪的胞弟蜀王李愔,官至从四品上的秘书少监,唐玄宗的时候爵位降为了郡王,不过从礼法上来说,这支已经与李恪无关了。

三子李琨,《旧唐书》上说的很清楚,唐玄宗的时候因为占了儿子李祎的光,被追赠了个正三品的工部尚书,并被追封为了吴王。

所以显然李琨能够被追封为吴王,与自己的父亲郁林郡王李恪没有半点关系,完全是自己儿子的功劳。

而且李琨被追封后没有改葬,也没有因为追赠而补发俸禄。

对照一下同辈李治的嫡子们,不是皇帝就被追封皇帝,不能追封为皇帝的即使被废后仍追封为太子;再比较开元同期,李隆基兄弟除早夭的为亲王,其余的不是被追封为皇帝就是太子。

再想想李琨的幼子李祗早在唐中宗的时候就继承了吴王这个封号,就知道李琨追封的这个“吴王”究竟能有什么分量与荣誉了。

李琨的幼子李祗继承了这一脉,李祗是经过几次升迁才做到了陈留太守,而他的儿子李巘先是凭借门荫补了个五品官,后来继承了嗣吴王的爵位。

《新唐书》中说李巘死的时候被追赠了太子少保,但因其“历官清白,居室不能庇风雨。

收恤甥侄,慈爱过人,家无留储”,所以最后还是“公卿合赙乃克葬”。

这点就不太能理解了,为什么李巘本身是从一品的爵位,死后又被追赠了从二品的官职,然而朝廷却没赏赐任何丧葬钱物,甚至需要同事们凑份子才能顺利安葬呢?四子李璄,唐中宗的时候被封为归政郡王,因为其兄李千里参与了节愍太子起兵一事,所以连坐被贬为南州司马。

李恪的封地与官职

李恪的封地与官职

根据《旧唐书》《唐会要》《贞观政要》《册府元龟》以及李恪墓志铭等资料来看,李恪在贞观一朝的封号及封地变更如下:由汉王改为蜀王又徙封为吴王,官职则是由最初的益州都督(从二品)、秦州都督(正三品)、齐州都督(从二品)、潭州都督(正三品)、安州都督(正三品),到最后的安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贞观二年的时候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吴王恪除使持节大都督益绵邛眉雅等八州诸军事。

益州刺史。

濮王泰除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

扬州刺史。

”(《唐会要》)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是李恪的整整一倍。

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

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

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

李恪最后一次的官职变更是在贞观十二年,之后终太宗一朝李恪都只是个正四品上的刺史职衔,而且这个正四品上已经是往最大里去说了。

因为按国制,只有户数满二万户以上的才能被称为中州,不满二万户的只能算作下州。

而根据《旧唐书·地理志》上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州户口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一户,更不要说唐高祖武德年间安州只有六千三百三十八户人家了,所以唐太宗的时候安州仍只是个下州,正四品上的官职还要再往下降一等。

不过重点并不在于官衔的大小,毕竟身为皇子,官衔再低也不会被人看低了去,但李恪的刺史一职的确是唐太宗的众皇子中比较另类的一个,因为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与其胞弟李愔同为刺史。

也许有人会问都督与刺史有何区别,区别就在于封地同样是在安州,身为都督的时候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而身为刺史时的李恪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个地方了。

所以乍一看李恪的封地并没变仍旧是安州,然而从都督到刺史,地位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旧唐书》《唐会要》《贞观政要》《册府元龟》以及李恪墓志铭等资料来看,李恪在贞观一朝的封号及封地变更如下:
由汉王改为蜀王又徙封为吴王,官职则是由最初的益州都督(从二品)、秦州都督(正三品)、齐州都督(从二品)、潭州都督(正三品)、安州都督(正三品),到最后的安州刺史。

值得一提的是,贞观二年的时候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却明显受到了不同的待遇。

“吴王恪除使持节大都督益绵邛眉雅等八州诸军事。

益州刺史。

濮王泰除使持节大都督扬州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诸军事。

扬州刺史。

”(《唐会要》)
单就数量而言,李泰的封地是李恪的整整一倍。

而李恪的封地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带,在唐朝时可绝对不是什么香饽饽,“扬一益二”的说法还得等到安史之乱以后。

蜀地自古地势天险,古时候交通又不发达,想想当初唐高祖李渊私下许诺唐太宗要改立他为太子时就曾说过,要将李建成改封在蜀地,原因就是“地既僻小易制。

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可见蜀地在唐初时候人们的心中是怎样一种存在了。

李恪最后一次的官职变更是在贞观十二年,之后终太宗一朝李恪都只是个正四品上的刺史职衔,而且这个正四品上已经是往最大里去说了。

因为按国制,只有户数满二万户以上的才能被称为中州,不满二万户的只能算作下州。

而根据《旧唐书·地理志》上的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安州户口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才二万二千二百二十一户,更不要说唐高祖武德年间安州只有六千三百三十八户人家了,所以唐太宗的时候安州仍只是个下州,正四品上的官职还要再往下降一等。

不过重点并不在于官衔的大小,毕竟身为皇子,官衔再低也不会被人看低了去,但李恪的刺史一职的确是唐太宗的众皇子中比较另类的一个,因为别的皇子都是都督,唯独李恪与其胞弟李愔同为刺史。

也许有人会问都督与刺史有何区别,区别就在于封地同样是在安州,身为都督的时候李恪可以督安、隋、温、沔、复五州军事,而身为刺史时的李恪就只能管辖安州这一个地方了。

所以乍一看李恪的封地并没变仍旧是安州,然而从都督到刺史,地位却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那么李恪的官职为何会从都督降为了刺史?原因就要从贞观七年说起了。

贞观七年的时候李恪被授予了齐州都督的职位,并且这此没能再以年幼为由不之官了,《贞观政要·太子诸王定分第九》:
“贞观七年,授吴王恪齐州都督。

太宗谓侍臣曰:
“父子之情,岂不欲常相见耶?但家国事殊,须出作藩屏。

且令其早有定分,绝觊觎之心,我百年后,使其兄弟无危亡之患也。

”所以最迟贞观七年的时候,李恪就去了自己的封地,从时间上来看,是唐太宗诸皇子中最早之藩的一个。

等到贞观十年的时候,李恪又改封为吴王,徙授潭州都督一职。

原因就是其墓志铭上所说的:
“春秋鼎盛,血气渐刚。

傅相怀赐罢之忧,官司申切责之言。

”想来是因为年岁渐长,荷尔蒙分泌,惹了祸了。

不过李恪被授予潭州都督后还没有就任,就又改封为安州都督了。

结果李恪又在安州犯了事,墓志铭上称其“天爵弥厚,逸情转纵。

逞骛豊凌践稼穑”,《资治通鉴》上也说:
“贞观十一年十月,安州都督吴王恪数出畋猎,颇损居人;侍御史柳范奏弹之。

丁丑,恪坐免官,削户三百。

”于是李恪不仅被罢免了都督一职,还被削户300(当时亲王实封只有800户)。

后来李恪又因为“与乳媪子博簺”,与乳母的儿子赌博,再次被罢官、削户。

贞观十二年,李恪又重新回到了安州,唐太宗还特地写信好好告诫了他一番,只可惜这时的安州已经降了级。

《旧唐书·地理志》:
“安州中都督府……十二年,罢都督府。

天宝元年,改为安陆郡,依旧为都督府。

”因为战略需要的调整,安州原先就安置得很勉强的都督府便被撤掉了,于是李恪的都督一职便降级为了刺史。

这样的打击对于李恪来说不可谓不沉重,因为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的众皇子中堪称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别的皇子就算是犯了比李恪更加严重的错误,也不曾受到过如此严厉的处罚——齐王李祐“溺情群小,尤好弋猎”,唐太宗也只是将他的长史撤职并“数以书责让”;蒋王李恽在封地甚至“为有司所劾”,唐太宗却“特宥之”;就连李恪的同胞弟弟蜀王李愔在封地胡作非为成那样,甚至被唐太宗痛斥为“不如禽兽铁石”,也是在贞观十三年才被降为刺史的,唯独李恪只不过因为在封地上踩了庄稼,就被罢去了都督一职。

而且最令人不解的是,安州的都督府是没了,但别的地方总还有都督府吧。

可为何李恪所在的安州降级后,唐太宗想到的不是将其改封到别的都督府去,而是就地将其任命为安州刺史?
等到贞观十七年时,唐太宗在立定李治为太子后又一度想过要改立李恪为太子。

然而唐太宗的这想法就如昙花一样一现即逝,之后就像完全不曾有过这档子事一般,带着李治该做什么,再没提及过李恪一次。

而李恪的官职也就此定格在了安州刺史上,终贞观一朝再没有改封过,更不曾被重新擢为一州都督,即便是唐太宗去世后,李恪也只是被唐高宗任命为了梁州刺史。

有的人甚至由此认为是唐太宗畏惧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势力,而不得不疏远李恪故意做给人看的。

真不知道能够说出这样的话的人,究竟是从不看史书,只看NC电视剧与YY小说的纯史盲呢,还是明知史实如何却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有心人”。

因为自贞观二年卸掉尚书右仆射的官职后,长孙无忌就只挂了个从一品的文散官头衔,即便是后来授予的司空、司徒,也都只是虚职,既不能参知政事也无实权。

而贞观十九年的时候唐太宗亲自征辽,遂令长孙无忌摄了个侍中,结果也是唐太宗一班师回朝长孙无忌就立刻辞了职。

至于褚遂良,更是一直到贞观十八年才开始正式参综朝政,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才做到了中书令。

何况最关键的问题是,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即便是在高宗朝最如日中天的时候都不曾掌握过兵权,唐高宗想罢免他们只凭一纸诏书便办到了,而魄力更甚的唐太宗居然还需要看朝中大臣的脸色行事?所以单就安州刺史一事来看,李恪在唐太宗心中的分量着实是有限。

不仅被提名当太子是作为备胎,提名失败后,更没有因此得到父亲一星半点的愧疚之情或补偿之意。

反观刘邦欲立赵王如意失败后,为戚姬母子的未来安全得不到保障愁得长吁短叹,甚至“心不乐,悲歌”,
不仅特意让周昌相赵,而且一听说樊哙要在自己百年之后诛杀戚姬母子,当即下令要陈平等人“即军中斩哙”。

想来李恪若是能在唐太宗心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又如何会遭此待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