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4、土壤的成分》表格式教案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2课时说课稿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2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这一章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薄薄的覆盖物,它由岩石碎片、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组成。
在这章中,我们将重点研究土壤中的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这一章节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他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然而,对于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来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土壤的分类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2.掌握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结合讲解法、提问法和小组讨论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通过讲解法,向学生传授有关土壤的知识;通过提问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片美丽的花园,引发学生对土壤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介绍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重点讲解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实验观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分析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总结有机物、水分、空气和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总结:对学生的实验结果和讨论进行点评,强调土壤的成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土壤的成分》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土壤的成分》,主要介绍土壤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培养他们对土壤的观察和研究能力,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土壤的主要成分,如矿物质、有机物、水分和空气。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学会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土壤的重视和保护意识,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土壤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土壤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和养分的供给。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研究土壤单元的导入部分,对土壤的存在和基本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对实验和观察的兴趣较高,但对土壤的成分和作用的理解还较为薄弱。
因此,本节课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验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壤的成分及其重要性,并通过亲身参与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有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 教师提问:植物在哪里生长?它们的根在哪里?根部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教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能回忆起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吗?请举手回答。
(学生回答:阳光、水、土壤、空气等)教师:非常好!植物的根部在哪里?它们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来生长呢?第二环节:呈现与探究1. 教师出示一盒土壤样品,并让学生观察和描绘土壤的外观特征。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作用?3. 教师出示不同种类的土壤样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的外观特征。
教师:请大家看一下这盒土壤样品,仔细观察并用画笔或文字描绘一下它的外观特征。
(学生观察并描绘土壤的外观特征)教师:非常好!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它有什么作用?第三环节:实验探究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利用透明容器和土壤样品进行实验,观察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说课稿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以及各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土壤的成分和作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自主探究土壤的成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各成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土壤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
2.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土壤的成分。
3.运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土壤的成分及其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探究土壤成分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土壤的成分,让学生了解土壤中包含哪些物质。
3.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土壤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土壤中各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知识拓展:介绍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7.布置作业:设计富有思考性的作业,让学生课后继续探究。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土壤的成分 |+———————————–+水分、矿物质、有机物、空气 |+———————————–+水分:植物生长所需 |矿物质: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 |有机物:有利于土壤保持水分和空气 |空气:植物根呼吸所需 |+———————————–+土壤污染与防治 |+———————————–+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成分》这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性质,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成分,以及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
为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土壤的详细成分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基本成分,掌握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成分和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壤的基本成分和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
难点:对土壤成分和性质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2.土壤样本3.实验器材(放大镜、玻璃棒、容器等)4.教学视频或图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土壤的概念,提问:“你们知道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土壤的基本成分和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结合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土壤的多样性。
3.操练(15分钟)分发土壤样本,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土壤的颗粒,用玻璃棒搅拌土壤和水,观察土壤的溶解性。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土壤的成分。
4.巩固(5分钟)小组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总结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5.拓展(10分钟)提问:“土壤对我们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生态、农业、环保等方面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土壤的基本成分和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是一节以实验为主的科学课。
教材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以儿童身边的物质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土壤的成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材中设计了三个实验:观察土壤、比较不同土壤、验证土壤中的水分,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土壤的成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对于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缺乏必要的技能和规范的操作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提高观察效果;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规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感官观察土壤,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土壤的成分,了解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2.教学难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关注土壤,激发学生对土壤成分的好奇心。
2.观察土壤:让学生用肉眼观察土壤,描述土壤的外观特征。
3.实验一:比较不同土壤(1)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两种不同土壤进行比较。
(2)观察两种土壤的颜色、质地等特征,记录观察结果。
(3)讨论:两种土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4.实验二:验证土壤中的水分(1)学生分组,每组进行一个实验:将土壤放入烘箱中烘干,观察土壤的变化。
(2)观察土壤在烘干过程中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3)讨论:土壤中的水分是如何蒸发的?如何验证土壤中的水分?5.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土壤的成分,总结土壤中包含的不同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教案新版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教案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土壤,知道土壤是由沙砾、沙粉、黏土、水、空气、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与人协作进行实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认识土壤的成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我们的家乡就在希望的田野上,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今天让我们走近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共同学习《土壤的成分》。
二、讲授新课活动1:采集土壤我们到田野、花圃或池塘边等不同的地方挖一些土壤,带回去研究。
工具:铁铲、塑料瓶(器皿)注意:到河边采集土壤,必须要有大人陪同。
活动2:观察土壤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发现了哪些东西?预设问题:土壤中有蚯蚓?土壤中有植物的根?土壤中有小石头和大石头?除了我们刚刚看到的,土壤中还有什么呢?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回答。
通过肉眼发现:菜园土:沙子、桔树枝、小虫、泥土、石块。
花园土:黏土、沙子、桔树叶、蜗牛壳、蚯蚓、蚂蚁、小石块。
活动3:观察土壤的成分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捏一捏,摊开纸巾,你看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草根和小虫。
(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土壤中的水分)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你看到……过一会又看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开始看到土壤中有气泡冒出,后来看到土壤按颗粒大小沉积下来。
搅拌以后,你看到……静置一段时间,又看到……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建议播放视频:【知识解析】土壤中的成分)拓展延伸: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了解土壤的成分?三、课堂反馈1.土壤的成分有()()()()等。
2.把土壤放入水中,有()冒出,说明土壤里有()。
3.土壤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最新】新版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4.土壤的成分(网格式)教案.doc
土壤的成分【教材分析】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
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自己二年级的水平。
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
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教学重点】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如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不同的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学生材料:观察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板书设计】土壤的成分我们用:放大镜、纸巾、放进水里(搅拌)发现土壤里有:枯树枝水空气草根小颗粒土壤小石头大颗粒土壤、、、、、、【课后反思】土壤是学生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物体,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常见而易忽略的,但我们真的了解土壤吗?你仔细观察过土壤吗?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那么专注的去观察土壤。
三年级上册 科学 第二单元 4 土壤的成分 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4 土壤的成分教案设计一、理论指导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科学启蒙课程。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目标也是方式。
这一理念源于杜威,他认为“探究”是主体解决不确定情境问题的行动,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究的结果。
在教学中应采用“从做中学”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动手实验,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实验、记录、表达和交流等方式构建知识、提升素养。
二、教学内容“土壤的成分”是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
土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但学生对于土壤成分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表面。
本节课将深入探究土壤中包含的各种成分,如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让学生对土壤有更全面、科学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还比较有限。
对于土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有接触,比如在花园、农田看到过土壤,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土壤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杂物质。
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可能会在理解土壤中一些抽象成分(如矿物质)以及区分不同成分方面存在困难。
四、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 学生能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包含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
- 理解不同成分在土壤中的比例不同会影响土壤的性质。
2.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如观察、实验、分析等)探究土壤的成分。
- 学会用简单的工具(如放大镜、筛子等)对土壤进行研究。
- 能够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让学生意识到土壤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1. 1. 重点- 探究并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包括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
- 理解土壤各成分的特性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土壤的成分》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指导学生亲近土壤,感受大自然中土壤的样子,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教学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到田野,花圃,池塘等处寻找土壤,观察土壤,采集土壤,亲身触摸,感受不同的土壤。
第二部分仔细观察采集来的土壤,寻找里面有哪些物质,认识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第三部分用一组简单易行的实验操作,研究土壤的成分,发现土壤中有不容易觉察的空气,水等。
操作一,用纸巾包住土块,观察纸巾上的水迹,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操作二,把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土块中冒出来的气泡和土块疏松的过程,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操作三,搅动水杯中的土壤,静止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大颗粒在下,那是沙;细小颗粒在上,那是黏土。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年龄低,天真,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的身心特点,课堂教学采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通过看、握等多种感官去感受土壤的特点,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活动感受土壤的成分,利用已有的探究方法去开展探究活动,结合生活实际来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中的物质。
三、教学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中的样态。
●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等重要成分。
四、教学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五、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六、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成分的土壤样本。
学生分组材料:(1)采集土壤的工具:小铲子、瓶子等;(2)观察土壤的工具:托盘、培养皿、小棍、筛子、放大镜等;(3)研究土壤的工具:纸巾、250毫升烧杯(或一次性透明塑料杯)。
(4)学生课前采集的土壤样本(菜园土、花园土)。
七、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1.生活情境导入:如果你想栽一盆花,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课件出示:一株花苗+一个花盆+?学生会快速答出是“泥土”。
4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3. 重点难点解析:强调土壤保护的关键点,并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土壤保护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进行一个简单的土壤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土壤保护的基本原理。
3. 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
1. 讨论主题:围绕土壤保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 引导与启发: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提出观点和想法,启发他们的思考。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土壤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与延伸
1. 土壤保护的重要性:提供关于土壤保护重要性的文章和研究报告,让学生了解土壤保护对环境、农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此外,我在实验环节的设计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操作上的问题。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提前准备好详细的实验指导,并在实验前进行示范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实验。
最后,我在课堂总结环节没有很好地强调重点知识点,导致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提问、总结和回顾的方式,强调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阅读这些拓展阅读材料,深入了解土壤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教学反思与改进
其次,我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过于注重详细解释,导致课堂节奏较慢,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采用更加简洁明了的讲授方式,同时通过提问和互动来保持学生的参与度。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优秀说课稿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以及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实验和形象的插图,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成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身边的自然现象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学生在科学探究方面还缺乏系统的思维和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土壤的成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难点:探究土壤的成分,理解实验结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成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器材,提出问题,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土壤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总结:教师总结土壤的成分,强调各种成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5.拓展:让学生课后观察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的分布和特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学生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了解学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课后作业:查看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说课稿
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成分》是新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组成和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土壤的奥秘。
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了解到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以及这些物质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好奇。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等。
但是,他们对土壤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对于土壤的组成和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土壤的主要组成成分,了解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土壤的组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养成保护土壤、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土壤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难点:理解土壤中各组成成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土壤的组成和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土壤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土壤的外观,激发学生对土壤的好奇心。
2.探究土壤的组成: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土壤中的组成成分。
3.学习土壤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土壤中各组成成分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4.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土壤的组成和作用,思考如何保护土壤、珍惜资源。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提供养分2.保持水分3.调节温度4.保护植物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土壤的组成和作用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保护土壤、珍惜资源的意识。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
1.用纸巾包住土块,握一握,观察纸巾上的变化。
2.把土块放入水中,观察土块冒出来的气泡和土块疏松的过程。
3.搅动水杯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仔细观察分层现象。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关于土壤的知识。
四、基础训练,延展提升
1.出示实验册中习题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保护土壤,师生共同朗读关于土壤小歌谣。
教 学 设 计
课题
4、土壤的成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主备教师
授课教师
教
学
目
标
科学知识: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板
书
设
计
4、土壤的成分
空气、水分、杂质、小动物
教学
反思
自由对话
【设计意图:轻松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连接】
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培养了学生逻辑理解能力】
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活学活用,通过深入点拨,了解同学们对本课知识的掌握。】
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学生总结
【考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同时又培养了语言组织能力。师生共同朗读歌谣,增进感情,同时体现了课程整合的目的。】
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17)科学 2-4-土壤的成分 教案1
科学苏教版(2017)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教学目标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沙子和黏土等。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土壤,知道并记录土壤中包含的肉眼可见成分。
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发现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土壤资,了解人类和土壤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教学难点:做实验,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
教学准备野外采集材料:金属取土器、透明塑料瓶、放大镜每小组各一;课堂实验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玻璃杯、放大镜、水、盘子、勺子、木棒、吸水纸等每小组各一;教师准备:土壤的图片和视频、课件等。
教学过程◎什么是土壤?(一)图片导入,认识土壤。
1.师出示自然风光图片,学生交流感受。
2.师:我们知道大多数的花、草、树木等植物都生长在土壤里。
有了土壤,大地才成为万物之母;有了土壤,大地才变得郁郁葱葱。
那么,什么是土壤?3.揭示概念,板书课题。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意图解析】出示有关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图片 ,引导学生聚焦土壤,明白土壤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意义。
◎哪里有土壤?(二)野外考查,采集土壤。
1.引导学生怎样采集土壤。
师:为了更好地观察、研究土壤,我们可以采集一些土壤样本。
采集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强调:必须有大人陪同才能靠近水边,采集时不要伤害土壤里面的动植物。
)2.分组采集不同地方的土壤。
师:哪里有土壤?生结合生活经验交流。
预设:草地、菜地、花圃、田野、池塘、山坡……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教师亲自带领学生去户外分别选取田野、花圃和池塘边等不同地方采集土壤样本。
3.交流野外采集中的发现。
师:我们到大自然去实地观察和采集了土壤,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小组在观察采集土壤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2017)科学 2-4-土壤的成分 教案2
苏教版(2017)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4《土壤的成分》【教学目标】1.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 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3. 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出土壤的组成成分。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包含各种成分的土壤样本,搅拌后静置的土壤分层实验烧杯。
学生分组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样本、塑料水槽、小铲子、托盘、小棍、放大镜、纸巾、250ml烧杯、水、搅拌棒等。
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课前老师让大家和家长一起去采集土壤,说一说你带来的土壤是从什么地方采集来的?2土壤里面都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的成分。
(板书课题)2观察、识别土壤物质给每名同学发一张记录单——关于土壤成分的气泡图。
1观察活动前:(1)学生独立写出自己认为土壤中有的物质。
(可以是文字,可以是图画,也可以图文结合。
)(2)土壤里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下面我们就来观察土壤。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用小铲子铲出一部分土壤放到托盘中,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记录:观察前想到的,土壤中有的,在下面打一个对号,没有的,在下面画一个错号。
自己没想到,但在土壤中发现的,在气泡图上接着补充。
观察好后,将土壤倒回塑料水槽中。
保持桌面整洁。
2观察活动中:(1)每个小组发一个塑料水槽,小组成员把带来的土壤倒进水槽中(课前进行)。
(老师根据学生带来的土壤情况,把带有相同环境土壤样本的孩子安排到一组。
对于带来土壤样本单一的小组,老师把自己的材料给学生加以补充)(2)每名学生发一个塑料托盘和一根小棒,指导学生从塑料水槽中铲出一部分土壤放到托盘中进行观察,做好记录。
(3)当学生提出有些东西看不清时,老师出示放大镜,让学生说说放大镜的作用及用法,之后发放大镜,让学生进一步细致观察,做好记录。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
栖霞区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4课《土壤的成分》主要让学生认识土壤的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土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了解土壤中的各种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成分以及它们的生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初步了解了土壤的概念,对自然界的生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土壤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方式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土壤的组成,知道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探究土壤的成分及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土壤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难点: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土壤的世界。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土壤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显微镜、土壤样本、有机物和无机物样本等)。
2.学具:笔记本、彩笔、实验报告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土壤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土壤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呈现(10分钟)展示实验成果,让学生观察土壤样本和有机物、无机物样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土壤样本。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土壤中的生物成分,了解它们的生态作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土壤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解答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是如何相互转化的?让学生举例说明土壤中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转化过程,如微生物分解、植物吸收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课《土壤的成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中年段要求,知道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和土壤的组成成分。
本课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大自然中寻找土壤,再通过观察和各种小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全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加深学生对环境和土壤的印象。
教材由三个活动构成:一、实地观察土壤,了解土壤在自然界的样态;二、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三、研究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中的主要成分。
三个活动循序渐进,先是让学生观察自然界当中的土壤,然后通过样本了解其大概的组成,再通过实验观察到一些特殊的成分,一步步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掌握土壤的组成成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通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且土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东西,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土壤的用途,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基础。
但孩子们对于土壤的组成可能没有去探究过,或者只能说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组成,有的学生甚至是一无所知的,这是学习本课的障碍,又恰恰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土壤中存在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出土壤的组成成分。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烧杯、土壤样本、玻璃棒、纸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之所以地球能成为一个孕育生命的星球,离不开各种植物(出示PPT图片),那你知道植物都生长在哪里吗?生:土壤、水中等等。
2.师: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土壤上面,那同学们想象一下没有土壤的世界会如何呢?(学生回答)3.师:所以土壤是我们地球上重要的资源,那你们知道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4.师: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2022-2023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节《土壤的成分》教案
2.师:土壤是什么样的呢?里面有什么?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二、观察土壤
1.师: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生:每人写一份,写在横线上(不交流)
2.师: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挖点土来观察
3.师: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
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四、总结
师: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们通过哪些办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啊?(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
生: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
五、课后活动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小公园里的土壤,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土壤呢?
生:观察自己的杯子,发现还有些小气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师:要是我们搅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气泡会去哪儿?
师:真的是这样吗?除了小气泡还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来试试吧!试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呀?
生:猜测,浮上来……
生:轻轻搅拌、防止水洒出来、要仔细观察……
PPT展示要求: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贴在记录单上
教学难点
知道有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可以利用间接的办法证明它们的存在。大镜、记录单。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初步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土壤?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过程
二次修改、旁注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买了花苗,这里还有个花盆,我还差些什么吗?
图片展示:花苗和空花盆
课 题
4.土壤的成分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4 土壤的成分课课练课时练习4 土壤的成分基础达标练 练全基础知识 轻松实现达标1、填空题。
(1)___________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把一整块的土壤晒干,放入水杯中,我们观察到有气泡出来,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
(3)___________是动植物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
(4)如图所示,王老师把土壤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口有水珠生成,这种现象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____。
2、判断题。
(1)土壤中没有小动物,因为小动物在土壤中会被闷死。
( )(2)为了锻炼我们的独立能力,可以自己去水边观察土壤。
( )(3)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
( )(4)土壤里有植物的根、茎、叶残骸。
( )3、选择题。
(1)生活在土壤里的生物是( )。
A.蝌蚪B.蚯蚓C.荷花(2)下列不能在花园土壤中发现的是( )。
A.枯树叶B.海带C.蜗牛壳(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制造腐殖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
A.蜗牛B.蚂蚁C.蚯蚓(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蚂蚁生活在土壤中B.在土壤中能发现动物的残骸C.土壤的颜色都是一样的4、填图题。
请在下图中填写在菜园土中能找到哪些物体。
能力提升练 练会综合能力 快速提升成绩5、实验分析。
(能力指数★★★)请根据土壤中的成分,说一说土壤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6、实验探究。
(能力指数★★★★)科学课上,我们准备了一些土壤,开始了土壤成分的探究实验。
第一步: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我们会发现纸巾_______,这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
第二步,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_______冒出,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
第三步,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中有分层现象,颗粒大的在_______层,颗粒小的在_______层,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班交流,并且试一试。
方法一:用手握一握
引导学生用纸巾包上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仔细观察一下,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方法二:用水泡一泡
把土块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开始你看到了什么,过一会儿,你又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黏土、沙子等主要成分。
引导学生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土壤中还有水空气,蚂蚁,树叶,黏土沙子等等一些物质,下一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土壤,课后请大家认真预习。
板 书
设 计
4、土壤的成分
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提示:在这个环节中,干燥的土壤放入水中,会有小气泡产生,还会有一些细小的物质浮起,因此,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注意,仔细观察。
方法三:搅一搅,拌一拌
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的物质,你看到什么?搅拌过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再观察,又看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现象。
提醒学生注意分段仔细观察,在烧杯里水的表面看到什么?中间一段看到什么?水的下部看到什么?说明了什么?
出示课本上的两幅简图,引导学生模仿学习。
学生分小组观察土壤样本,了解土壤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填写好活动手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说一说土壤样本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展示自己的简图。
四、研究土壤的成分
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土壤中有哪些东西,那么土壤究竟有哪些成分组成呢?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周围都存在土壤,土壤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板书课题: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1课,了解一下土壤的成分。
板书课题:4、土壤的成分
二、交流土壤采集的过程及感受
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大家采集了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采集土壤的过程及感受。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分析,认识土壤中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准备
土壤样本、水杯、水、镊子、餐巾纸、烧杯等等。
预习要求
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初步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土壤?土壤是什么样子的?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教 学 过 程
旁 注
一、导入新课
出示小诗:
土壤是伟大的妈妈,
他的怀抱很大很大!
瞧!嫩草发芽了。
交流问题:土壤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和谁一起采集的?怎样采集的?采集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你们采集的土壤跟你平时看到的土壤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顾自己采集土壤的过程,交流问题和感受。
教师相机引导,并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
引导:通过土壤的采集,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了吗?
出示句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初步了解土壤是什么以及土壤的特点。
三、研究土壤里有什么
教师引导:土壤中有哪些东西呢?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土壤里有什么东西。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样本,看一看土壤中含有哪些物质。
教师提醒学生操作的注意点: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可以把分辨出来的土壤中的物体挑出来,分类摆放,可以像课本上一样采用画简图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课 题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
4、土壤的成分
执教者
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
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
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知道土壤中有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
看!小树扎根了。
这里,冬眠的青蛙醒来啦!
那里,钻洞的蚯蚓歇息啦!
⋯⋯
亿万个生命,
都在他温暖的怀抱中长大!
学生读一读小诗,交流:
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物质?(土壤)
写了土壤的什么?(主要写了土壤的作用。)
土壤有什么作用?(让嫩草在里面发芽,让小树在里面扎根,让青蛙冬眠,让蚯蚓钻洞,让亿万个生命,在她的怀抱中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