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北师版二级上册《分物游戏》教学反思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才能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活动情境:小猪嘟嘟过生日了,小伙伴们都来为它庆祝生日。
在“准备食物”这一情境中我进行了新知的导入,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会平均分是每份分到的数量一样多,因为情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1.动手实践,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
” 因此,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就需要孩子们亲身去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体会分法多样性,进而抽象出“平均分”的分法。
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
激励学生大胆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启发学生回答问题,实现新课标中的“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通过让学生给小兔分萝卜这一环节,不但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凌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
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不同,存在个性差异,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
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并对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特别的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3.玩中学,注重改变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要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 第一节【第一课时】 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
分物游戏(小数目物品平均分)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小数的平均分的概念;
2.能够运用小数的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3.能够掌握分物游戏的规则及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小数的平均分的概念及运用;
2.分物游戏规则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出示几组小数如:0.7、0.3、0.5、0.6,让学生们思考这些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引导学生们理解小数的平均分的概念。
2. 探究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小数的平均分的概念,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将若干个物品放在讲台上,通过实物让学生们体验小数的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将物品数量告诉学生们,让他们通过讨论和计算得到每个人应该得到的物品数量。
最后,教师让学生们总结出小数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 游戏
教师出示游戏规则:将若干个物品放在讲台上,学生们轮流进行选择,选择后将物品分成若干份,然后按照平均分的方法分配给各自的同桌。
最后,看哪个人所得到的物品数量最接近小数平均数,就是胜利者。
4. 归纳总结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小数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探究和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平均分的方法。
同时,游戏也增加了趣味性,让学生们更有兴趣地学习数学。
但是,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们,避免他们只是盲目地玩耍,而没有学到实际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分物游戏》说课稿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分物游戏》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分物游戏》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材通过简单的分物游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是,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游戏比较感兴趣,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的分物游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分物游戏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蛋糕的游戏,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分物游戏的概念,讲解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分物游戏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物品平均分给每个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强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分物游戏》教案及反思
《分物游戏》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物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通过分物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分享和合作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 分物游戏的基本规则介绍。
2. 分物游戏的各种策略和技巧。
3. 分物游戏的实践操作和团队竞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物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进行游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分物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分物游戏的实践操作。
3. 竞赛法:组织团队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教具:分物游戏道具。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3.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教案及反思的后续内容请提供具体要求,以便我为您编写完整的教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分物游戏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分物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技巧,让学生理解游戏的目的。
3. 示范:教师示范进行一次分物游戏,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分物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游戏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之处。
七、教学反思:1. 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总结,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2. 对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反思,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3. 对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4. 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反思,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5. 对教学准备是否充分进行评价,是否影响了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游戏操作进行评价,是否掌握了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协同完成任务。
3.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评价,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和技巧。
4. 对学生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进行评价,是否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乐趣。
九、教学拓展:1. 延伸分物游戏的主题,进行更高级别的游戏设计。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下面我就针对我上的《分物游戏》这节课进行反思:一、严谨有余,但活泼不足一直以来都是教中高年级,今年第一次代二年级,我的语言还不够儿童化,和学生之间还是有距离的。
就像付老师所说的我的课堂有“明显地教的痕迹”,“严谨有余,活泼不足”。
比如说小组分骨头时,付老师就建议我用“排排坐,分果果”这样的情景,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张xx老师建议我把分桃子的过程,利用希沃白板的克隆技术把分桃子的三种可能都呈现出来,更利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还有很多同仁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也很感谢大家,让我有了醍醐灌顶,恍然大悟的感觉。
二、创设情境,要从始至终这节课我虽然创设分物的情境,但是还是不够完整,最后的练习也应该设置到情境中。
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注意力不够集中,创设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插画”问题设计成小动物们感谢学生的帮助,送个学生的花,让学生来插一插。
“分铅笔”设计成小动物们玩的时候把铅笔弄乱了,让我们来帮助整理一下。
这样用问题串,串起来的问题会让学生感觉数学的趣味性,才更适合二年级的学生。
三、渗透思想教育,立德树人上这节课时我也在思考,究竟要想学生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教育呢?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可以渗透在情景中,让学生学会“分享”和“感恩”。
笨笨准备好吃的给好朋友一起分享“分桃子”、“分萝卜”、“分骨头”,小动物们感谢同学们的帮助给小朋友们“送花”等等。
我们数学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11月8日和11月9日两天我也听着我们同工作室同仁的课,与他们相比,我才感觉都自己有很多地方还有待提高。
xx老师的大家风范,他的课堂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关注学生的成长。
凤xx老师制作的精美的课件,刘老师的成稳,李老师的儿童化语言……这些都是我可望而不可即的。
路曼曼远修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 分物游戏》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平均分”了吗?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平均分 现象,收集后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七、课堂练习
1.把4个苹果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
2.认识平均分。
把4个纸片分成两份:像 这种分法,每份分得的数量(
)就是平均分。
像 这种分法,每份分得的数量不一样多就不是平均分。
3.平均分的方法。
如果出现了第三种分法,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引导 学生思考探究这种分法。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像这样正好分完,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2.分骨头。 师:现在有15根骨头要平均分给3只狗,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 生:根据乘法口诀“三五十五”,应该是每只狗分到5根骨头。 师:究竟对不对呢?不用摆小棒,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图表示分法,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分法。 组织交流,展示不同的分法: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 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教学难点】:
用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实际长度。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采 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有机结合,以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中心,引导 学生学会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
(二)、探究新知 1.分萝卜。 师:现在请同学们帮小兔分萝卜,要求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每只小兔分到 几根萝卜?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哟!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分,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可能会说: ·我是1根1根地分的,分了4次才分完。结果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我觉得这么多的萝卜1根1根地分,太麻烦了。我是2根2根地分的,分了2次就分 完了。结果也是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我只分了1次就分完了,因为我想到了乘法口诀“三四十二”,也就是说3个4是 12,那么3只小兔子每只分4根萝卜,就正好分完了。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分物游戏》教学反思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
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活动基础上的。
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
本课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本节课是在上一届教材基础上有所改进的一课,对比新旧两版教材中的这节课,我对两版教材的学习目标、主情境图、教材所出现的例题进行了对比,感受最大的就是新版教材的三个活动是层层递进的通过3个分物活动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分桃子: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新课标理念。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注意到了:一、在活动中构建知识。
数学活动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需要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以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让学生体验平均分(一)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和小动物们玩分物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对比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方法,引出“每份一样多”,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二)动手操作,学习平均分;次环节有两个主要活动。
分萝卜,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交流,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
让孩子们用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分法,启发学生感知虽然分得过程不同,但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分骨头,让学生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物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分法的多样化,进一步感知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画一画,圈一圈,连一连等一系列活动作为载体对教学重难点,逐步的化解。
《分物游戏》教案及反思
《分物游戏》教案及反思第一篇:《分物游戏》教案及反思分物游戏教材说明《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个知识点,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
因此“分物游戏”中的三个活动的分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操作和相互交流及合作的机会,教材通过操作演示了解“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并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表象,为学生认识除法打好基础。
教学前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
学生已经会在学习过程中操作学具和画图,已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画图能力。
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加、减、乘法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情分析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操作学具。
表达能力,会用语言描述操作学具的过程,能看懂简单的图式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理解。
思维能力,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
2.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图示或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3.教学贵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充分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讨论交流,领悟方法,形成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1.经历小数目实物平均分物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意义。
2.经历多种分法把实物平均分,并会用图示和自己的语言描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难点: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看到黑板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了吧,那么,我为什么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到我们课堂上来呢?是因为,今天,我特意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关它们的美丽的童话故事,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
在美丽的森林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这天晚上,森林王国里灯火通明,它们正在举行着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坐在高高宝座上的森林爷爷发话了:“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下面,我来宣布一下今天晚上的活动内容,第一项,分发食物,第二项,唱歌跳舞。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学设计含反思
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分物游戏”。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
本节课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的活动经验。
3个分物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1分桃子:多种分法中,引出“每份一样多”的初步体会;2分萝卜:实践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3分骨头:用画图等直观方式表示对平均分的数学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分物经验,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对物品进行平均分。
在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每份分得一样多。
还不能完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不会用“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几个”这样的语言去表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教学难点:用图示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10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活动一、分桃子。
(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师:大家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分物游戏。
(板书“分物游戏”)师:今天是机灵狗的生日,很多好朋友到它家做客,有哪些呢?生:2只猴子、3只兔子、3只小狗。
(图示)师:机灵狗给他们准备了好吃的食物,请同学帮它们分食物,大家愿意吗?生:愿意!师:机灵狗拿出4个桃子分给两个猴子,你能帮他们分分吗?上来摆一摆。
生1边摆边说:每个猴子分两个。
师:是一个好主意,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2:还可以一个猴子分1个,另一个猴子分3个。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分物游戏》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1《分物游戏》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平均分的意义,学会用除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分物游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分物游戏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小组讨论。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运用数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除法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分物游戏教具,如水果、小棒等。
2.准备计时器,用于记录时间。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分物游戏,如分水果,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会平均分水果吗?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学校要举行运动会,需要买一些奖品分给同学们,如果买20个奖品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几个奖品?”让学生尝试解决。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分物游戏,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如分小棒、分糖果等。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分物游戏,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解释平均分的意义。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评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分物游戏》评课稿1. 引言《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文将对该课程进行评课,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2. 教学内容《分物游戏》主要围绕数学中的分数概念展开,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用。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2.1 分数的引入首先,教师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存在,比如一个苹果可以分成两半、三份等等。
通过直观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分数的概念。
2.2 分数的读法和写法接着,教师教授了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通过示例和练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出各种分数,并能够准确地写出各种分数形式。
2.3 分数的比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分数的读写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比较。
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使用大小关系符号正确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4 分数的综合运用最后,教师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游戏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目标《分物游戏》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3.1 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概念通过生活化的引入和比较,让学生对分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理解分数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3.2 掌握分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各种分数,并能够正确地写出各种分数形式。
3.3 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比较分数的练习,让学生掌握使用大小关系符号正确地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方法《分物游戏》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4.1 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存在,并加深他们对分数的理解。
4.2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例的方式,教授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教师的示范,掌握正确的读写方法。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分物游戏》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内容。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为后续学习除法打下基础。
在教学结束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一、成功之处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程伊始,我通过创设小熊过生日分食物的情境,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孩子们一下子就被可爱的小熊和丰富的食物所吸引,积极地参与到分物的讨论中。
这种情境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操作活动,体验平均分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
例如,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摆一摆的方式,将 12 根小棒平均分给 3 只小熊。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
操作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引导思考,突破难点在学生进行操作和交流的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分才是平均分?”通过不断地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明晰平均分的概念,即每份分得同样多。
对于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如每份的数量不一样,我及时进行了纠正和强调,让学生在错误中吸取教训,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4、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例子,如分水果、分书本、分铅笔等。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1、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时,由于没有提前规定好时间,导致有些小组花费的时间过长,影响了后续的教学进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时间的把控,在活动前明确时间要求,确保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完成。
2、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全面在学生回答问题和展示操作成果时,我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
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是简单地指出错误,没有深入分析原因,帮助学生改进。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分物游戏》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法竖式和会用除法竖式进行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课是利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含义,学会平均分的方法,并初步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分物游戏是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情境图,能够比较清晰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但是,在具体进行平均分时,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有时候会出现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情况。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来进行平均分的练习。
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看到了什么。
接着,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平均分的操作,并让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在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在整节课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我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推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方法。
《分物游戏》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
由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有时候会出现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平均分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并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绘画游戏》教学反思《绘画游戏》一课是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中的一课,本课是造型表现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对画画很感兴趣,他们喜欢用绘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是,他们对于绘画的技能和表现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指导。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表现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版
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版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北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第七单元《分物游戏》。
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与实施有助于学生兴趣和内容吸收的教学活动。
此次课堂教学旨在通过玩具和游戏等实际物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中的分数概念。
二、教学目标•认识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意义;•学习如何将物品等分,并将其表示为分数形式;•熟练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练习;•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三、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引入分数的概念;•利用具体物品进行分数的抽象练习;•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计算。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游戏道具和糖果,评估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
2. 游戏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每位学生都会得到一些糖果,他们必须将糖果分成几组并记录下来,然后告诉教师他们用了几个整数,多少分之几。
3. 游戏开始让学生开始进行游戏,教师在场外观察并记录学生分组的方法。
在游戏进行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进行探讨和讨论。
4. 游戏总结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们的分组方法,并让学生讨论每组糖果之间的比率。
老师可以通过对比,展示学生糖果数量与分数的转换过程。
5. 分数的意义借助游戏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分数的概念和意义。
6. 熟练掌握分数教师设计加法和减法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分数的算法。
7. 课堂反思针对本节课教学设计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
五、教学资源•糖果•游戏道具•黑板和白板•学生手册•教学录像资料六、教学评价•耳闻目染:学生可通过观察教师用语和动作来理解并记忆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学生可通过自行探究和研究数学知识,发现应用和扩展潜能;•系统测试:以考试和测试为主要评价方法,借此对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反馈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此次课堂以游戏和小练习为主要手段来教授分数概念和相关技能,课程内容活泼有趣,引导学生参与并提高其学习兴趣。
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案含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产生了一些困惑。首先,他们在理解分数的含义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分子和分母的关系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我采用了分物游戏这种直观的方式,让他们亲自体验分数的分割过程,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加减运算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通过详细讲解和举例,引导学生掌握寻找公共分母的方法,并逐步突破这一难点。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将所学的分数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依赖思想,个别成员不够积极主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第七单元《分物游戏》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
《分物游戏》教案含教学反思,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单元。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内容包括:
1.分数的概念:通过分物游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子、分母的意义。
2.分数的读写:教授学生正确读写分数,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1.加强对分数概念的教学,通过更多直观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在讲解分数运算时,注重方法的传授,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鼓励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4.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分物游戏》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食物或其他物品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分数的奥秘。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分物游戏教学反思第一篇:北师大二年级数学分物游戏教学反思《分物游戏》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多个分物活动逐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活动设计分为三个环节:环节一:仔细观察,初步理解。
环节一: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环节二: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在课的开始,首先创设了老师为小朋友们分食物的过程,初步建立公平分物的概念。
然后在第一个环节给猴子分桃子,在各种分法中突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公平”,让孩子感受到一样多的分法很公平。
第二个环节给小兔分萝卜时让孩子们用小棒代替萝卜分一分,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在活动中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
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即过程不同),但只要每次每只小兔分到的萝卜一样多,就能确保它们最后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突出“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
第三个环节借助小狗分骨头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图像表征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进一步感知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重点理解第三种画法的意义,它沟通的是平均分与重复减法之间本质的联系。
第二个环节,感受生活中的平均分,基本练习和拓展联系。
本节课以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操作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回顾本次教学,发现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1、在学生帮助小熊把12根萝卜平均分给3只小兔时,教师引导语有问题,总是不能让学生把分的过程清楚得表达出来,使学生缺少必要的自主性,没有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分12根萝卜的具体过程。
在让学生用画一画、连一连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学生不太会用这种方法,这就为后面的练习带来了困难。
2、由于设计时欠考虑,再加上课堂驾驭能力较弱,在画图表示分的过程时,要求不够明确,导致浪费很多时间,所以后边时间紧迫,没有很好完成预设任务。
3、对教材的把握上还不够透彻,在设计时还是不够精细,对每一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性及如果达到这种效果的把握的能力还急需提高。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
《分物游戏》教学反思程腾辉各位老师下午好:这次又有机会上台演讲,心情非常激动。
导演只给了5分钟说点什么呢?首先还是最老套的,也是最真心的,谢谢我们二年级所有数学老师,没有你们的指点就没有我这节的数学课。
也要特别感谢我师父,虽然师父远在万里之外的西安,我依然也要在这里说声感谢。
谢谢对我的敦敦教导。
再来说说我这节课!本次课我执教的内容是分物游戏,分物游戏是除法的初步认识起始课。
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比较难的教学内容。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除法是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基础上的。
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
因此,安排了三次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分物活动,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
由此我设计的活动有:活动1:以小兔贝贝生日分东西情境引入,给小猴子分桃子的情境,通过把一些物体分成2份,在不同分法中,突出公平的分法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也就是平均分”,建立“得到的一样多”与“平均分”的等价性。
活动2:通过分萝卜,体会平均分分法的多样性。
分几次把萝卜分完,每次分几根萝卜都可以不同,但不管分几次它们最终分到的萝卜都一样多。
活动3:借助解决分骨头问题,学习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与结果。
重点讲解课本第三种画法的意义。
本节课以实际操作作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操作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在本次执教中,我觉得也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1、时间控制不到位,由于学生桌子位置小,不好操作,耽误时间。
2、由于时间关系预设好的分橘子奖励活动没有展开,使得最后课堂氛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紧张激烈的双峰杯虽然已经上完,但是我的成长路还没有走完,我将继续努力,完成我的教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