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古籍善本书目_经部分类的不足_戴建国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例 , 结合其具体书目 , 发现其作法的优 胜之处 , 同时 , 也 很有必要 找出其 初创中留 下的一 些缺憾 , 试 图探寻 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
1 经部的类
《中国古籍 善本 书目 》酌予增 删修 订 《四库 全书 》 的经部类 目 。 《四 库全 书 》经 部分 为十 类 , 依 次为 “易 类 ” 、“书类 ” 、“诗类 ” 、 “礼 类 ” 、“孝 经类 ” 、“春 秋类 ” 、 “五经总 义 类 ” 、 “四 书 类 ” 、 “乐 类 ” 、 “小 学 类 ” ;唯 有 “礼类 ” 、“小学 类 ”下 分列 出子目 。 《中国 古籍善 本书 目 》经 部 凡 十 一类 , 则 前 置 “总 类 ” , 其 余 依 次 为 “易 类 ” 、“书类 ” 、“诗类 ” 、“礼类 ”、“乐类 ” 、“春秋类 ” 、“孝 经类 ” 、“四书类 ” 、“群经总义 类 ” 、“小学类 ” (将 “五经 总义类 ”易名为 “群经总义类 ” ;“乐类 ” 、“总义类 ”次序 发生了变化 , 前 者从 “四书 类 ”之 后 前移 到 “礼 类 ”之 后 , 后者由 “四书 类 ”之前 反移 动到其 后 );除 “礼类 ” 、 “小学类 ”外 , “春 秋类 ” 、“四 书类 ”下 亦分列细 目 , “小 学类 ”下还前置一个子目 “汇编 ” 。如表 1 所示 :
收稿 日期 :2010 -09-02 修回日期 :2010 -10 -26 本文起止页码 :138 -141 本文责任编辑 :王善军
1 38· LIBRARYANDINFORMATIONSERVICE·
>>
第 55卷 第 3期 2011年 2月
表 1 《四库全书 》与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 经部各类的名称与次序
《中国古籍善 本书目 》的 编辑 , 是建国 以来对全国 各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的全面普查与 总检阅 。书目制 订了收录范围 、著录条 例 、分 类表 , 编 制了藏 书单 位检 索表 。 1983年 8 月开始 定稿 , 全 目分 经 、史 、子 、集 、丛 五部 , 分部出版 。它 的出版 , “对了 解古籍 善本 庋藏概 貌和流传情况 , 对今后鉴别和整理古籍善 本 , 都将起到 重要的作用 ”[ 1] 。 1985年 10 月 , 《中国古籍 善本书目 》 (经部 )由上海古 籍出版社 出版 。经部 首先确 立编例 。 至于分类 , 其编例第二则云 : 本编分类 , 大体依四库分类排比 , 各部 类目酌予增 删修订 。汇刻群 书 , 归 入丛 书部 , 列入 四部 之后 。经 、 史 、子 、集四部之中 , 同一部类之书汇编为 丛书者 , 俱入 所属部类 [ 2] 。 上 言 “丛书 部 ” , 当 为 “丛 部 ”为妥 。 《中国古 籍善 本书目 》分类时 , 对 《四库全书 》“各部类目酌 予增删修 订 ” , 又在四部之后新增 “丛 部 ” , 还将 四部中 的同一部 类之书汇编为丛书者 , 置入所属部类 。 《中国古籍善本 书目 》的分类大体遵 循了 该则编 例 , 确实 有很 大突破 , 如增设丛部 、 “汇 编 ”目 , 乃为 创举 , 然而 在 类 、目 的名 称与次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笔者以 其经部分类
<<古文献研究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经部分类的不足
戴建国
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0234
〔摘要 〕 针对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经部分类的实际 , 分析其在类 、目的名称与 次序方面存 在的一些不足 :首设 “总 类 ” , 调整 “群经总义类 ”和 “乐类 ”的次序 , 均有所 失 ;每类 之首未能 并立 “汇编 ”与 “总义 ”子目 , 还不时混 淆两者 之别 。有鉴于此 , 新拟出一个较为稳妥的经部类目表 , 由此可以有序编排经部各类目下的书目 。 〔关键词 〕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经部 分类 类 目 名称 次序 〔分类号 〕 G256
ShortcomingsofClassificationinClassicPartoftheCatalogofChineseRareBooks DaiJianguo
LibraryofShanghaiNormalUniversity, Shanghai200234
〔Abstract〕 From thefactofclassificationinclassicpartoftheCatalogofChineseRareBooks, thepaperanalyzessomeshortcomings ofappellationsandsequencesonsomecategoriesandsub-categories:generalcategoryisaddedfirstly, allclassicgeneralinterpretation categoryandYuecategoryareadjusted, thesub-categoriesofcompilationandgeneralinterpretationaren' testablishedfirstlyandidentifiedsometimes.Inviewofthis, amoreappropriateclassificationformonclassicpartisproposedsothatthecatalogswillbearranged orderly. 〔Keywords〕 CatalogofChineseRareBooks classicpart classification category sub-category appellation sequence
书名
经部各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库全书 》
《中 国 古 籍 善本书目 》
总类
易书 类类
诗礼 类类
春 乐秋 类类
孝
四 乐类 小
经
书
学
类 五经总义类 类 群经总义类 类
《中国古籍 善本 书目 》类目 首增 “总 类 ” , 收 五经 、 五经四书 、六经 、六经 四书 、八 经 、九 经附四 书 、十 三经 之汇编群书 , 从 五经至 四书 , 进而到 小学类 , 笼括 经部 “总类 ”以 下各 子 目 。该 书新 增此 目 , 颇 有 创见 , 经部 中汇编为丛书者 , 就可以归 属在 “总 类 ”之下 。 但是应 该意识到 , “总类 ”中必然出现和已经出现了误区 。 编例所言 “经 、史 、子 、集 四部 之中 , 同 一部 类之书 汇编为丛书者 , 俱 入所属部 类 ” , 在经 部类目中 , “汇编 为丛书者 ”乃 “总类 ” , 其入所属的经 部 。但是 , “总类 ” 与 “群经总义类 ”均以 “总 ”为名 , “总类 ”有汇编经部群 书之实 , “群 经 总义 类 ” , 顾名 思义 , 则 统说 群经 之义 。 如稍加比较 , 将容 易发 现 , “总类 ”名 称指 意 显然 不及 “群经总义类 ”清晰 明确 , 且 有 “总类 ”之下 囊括 了 “群 经总义 类 ”之嫌 。 既如此 , “总类 ”当更名 为 “汇 编 ”为 确 ;易名后的新 “汇编 ”与 “群经 总义 类 ”同 为类 , 又将 与 “礼类 ” 、“春秋 类 ” 、 “四 书类 ” 、“小 学 类 ”下所 设的 “汇编 ”或 “总义 ”目在级别 上显得不伦不 类 。应该说 , 增设 “总类 ”这个类和 “汇编 ”这个目是 《中 国古籍善本 书目 》的创举 , 这里 , 不妨再予 以改进 , 在经部首 拟 “总 类 ”这个类 , 其下再分设 “汇编 ”与 “群经 总义 ”两个目 , 其眉目就极其醒豁 , 其安排 也就相 当有序 , 此时 的 “总 类 ”与 “汇编 ”就名实相称 了 。由 此 , 《中国古 籍善本书 目 》经部可调整为十类 :“总 类 ” 、“易 类 ” 、“书 类 ” 、“诗 类 ” 、 “礼 类 ” 、 “乐 类 ” 、 “春 秋 类 ” 、 “孝 经 类 ” 、 “四 书 类 ” 、“小学类 ” 。 经部 “汇编为丛书者 ”置 入了原 “总类 ”中 ;兼及他 部 “汇刻群书 ”者 , 当入丛 部 。但是 , 原 “总类 ”偶有误 , 如明焦竑编 《两苏经解 》(六 十四卷 ), 是书汇 编了宋苏 轼撰 《东坡先生易传 》(九卷 )、苏轼撰 《东坡先生书传 》 (二十九卷 )、宋苏辙 撰 《颖 滨先生 诗集 传 》(十 九卷 )、 苏辙撰 《颖滨先生春 秋集 解 》(十二 卷 )、苏 辙撰 《论语 拾遗 》(一卷 )、苏辙撰 《孟子解 》(一卷 )、苏辙撰 《颖滨 先生道德经解 》(二卷 )(或 名 《老子道德 经 》(二卷 )), 此编兼及经部 、子部 , 应入丛部 “氏族类 ”之中 [ 3] 。 《四库 全书 》沿 袭 《隋 书 · 经籍志 》五经 总义 的名 目 , 准以 “五经总义类 ”立 名 , 庶犹 近古 。 《中 国古籍善 本书目 》将它易名为 “群经 总义类 ”, 而所谓 群经者 , 泛 言之 , 指 的 是 十 三 经 。宋 代 始 有 十 三 经 之称 , 即 《易
经 》、《尚书 》、《诗经 》、《周礼 》、《仪礼 》、《礼记 》、《春秋 左传 》、《春 秋 公 羊传 》、 《春 秋 谷 梁 传 》、 《论语 》、 《孝 经 》、《尔 雅 》、 《孟子 》。 《论语 》、 《孟 子 》属 于 四书 之 列 , 《尔雅 》归于小学之中 。既如此 , 《四库 全书 》把 “五 经总义类 ”置于 “四书类 ”之前 显然已经不 妥 , 《中国古 籍善本书目 》已有 所注 意 , 据 以调 整 “群 经总 义类 ”于 “易类 ”至 “四书类 ”之后 , 但 其后为 “小 学类 ” , 仍沿袭 了 《四库全书 》的做法 。无疑 , “小学类 ”中的 《尔雅 》向 居十三经之 列 , 如把 “小学 类 ”位 居 “群 经 总义 类 ”之 后 , 就显得 尴尬 了 。经 部既 首拟 “总 类 ”类 , 其下 再分 设 “汇编 ”与 “群经总义 ”目 , “群经总义类 ”由类降为新 “总类 ”下 “汇编 ”之后 的 “群 经总 义 ”目 , 于是 , 顾此失 彼的问题 就迎 刃而 解了 。由 于 《四库 全 书 》里没 有设 置 “汇编 ” , 明孙毂编 《古微书 》这 样辑有十种 纬书的纬 书集汇被附在 “五 经总义类 ”之后 , 通 过以上类 目的改 造 , 《古微书 》就 可以安 排在 新 “汇 编 ”下了 , 使之 得其 所哉 。 如果说 《中国古籍善本 书目 》首设 “总 类 ”类目 、调 整 “群经总义 类 ”次序 尚有 得有失 , 那么 该书 将 《四库 全书 》中的 “乐 类 ”从 “四 书类 ”之 后前移 到 “礼类 ”之 后恐无得有失 了 。 《四 库全书 总目 》卷 三十 八 “乐类 ” 小序云 : 沈约称 《乐经 》亡于秦 。考 诸古籍 , 惟 《礼 记经解 》 有 《乐教 》之文 。伏生 《尚书大传 》引 “辟雝舟张 ”四语 , 亦谓之 《乐 》。然他 书 均不 云有 《乐 经 》。 … …大 抵乐 之纲目具于礼 , 其歌词具于诗 。 … …惟以 辨律吕 、明雅 乐者 , 仍列于经 [ 4] 。 该小序 并举古 文经学和 今文经 学主张 :依 古文经 学 , 乐本无经 , 乐即在 《礼 》、《诗 》之 中 ;依今文 经学 , 乐 本有经 , 因秦焚书而亡失 。无论如何 , 上古 六经成为了 五经 。既如此 , 经部就无需 “乐 类 ”这 一子目了 , 但 《四 库全书 》“以辨 律 吕 、明 雅 乐者 , 仍 列 于经 ” , 此 “列于 经 ”的 “乐类 ”与 五经四 书的 性质 明显 不同 , 于是 将此 类置于 五 经 四书 之 后 “小 学 类 ”之 前 , 极 有 见 地 。而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未深明 《四库 全书 》设立 “乐类 ” 的旨意 , 不顾 《乐经 》之 有无 以及 “乐类 ”所 收乃 “辨律 吕 、明雅乐 者 ”的 事实 , 竟 将 “乐 类 ”移到 “礼类 ”之后 , 实在为非明智之举 。在经部 , 现在可以取 如下十类 , 它 们依次是 “总 类 ” 、“易类 ” 、 “书类 ”、 “诗 类 ” 、“礼类 ” 、 “春秋类 ” 、“孝经类 ” 、“四书类 ” 、“乐类 ”、“小学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