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ppt课件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10 °过度伸展~0 °
0 °~20 °屈曲 20 °~30 °屈曲 30 °屈曲
5 °~35°屈曲
35 °~60°屈曲 60 °~30°屈曲 30 °屈曲~0°
踝关节
0° 0 °~15 ° 15 °跖屈~10 °背屈
10 °背屈~0 °
0 °~20 °跖屈 20 °~10 °跖屈 10 °跖屈~0 ° 0°
• 由于肌肉的原因,引起的肌力下降 • 由于骨关节系统的异常,如骨发育不全,如可动
域障碍造成的挛缩,强直 • 由于疼痛造成异常步态,易出现在腰部,髋,膝
,踝
步行功能训练
异常步态的分类:
• 基础分类:支撑相、摆动相 • 按疾病原因分类:中枢性、末梢性、运动系统疾病 • 按肌紧张异常分类:肌张力增高、肌张力低下 • 按步行异常分类:中枢性异常、末梢性异常 • 按畸形类型分类:动态畸形、静态畸形
步行功能训练
• 适用于患者进行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负重训练等 • 站立训练每次10~20分钟开始
步行功能训练
• 适用于初期行走训练,为准备使用拐杖或手杖前的 训练
• 适用于下肢无力、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坏死、一侧 偏瘫或截肢病人
• 行动迟缓的老年人或有平衡问题的患者 • 助行器仅适宜在平地使用
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 在人的腰骶部脊髓中存在一个类似的中心型发生器 (central patterngenerator CPG),能控制感觉相关 的运动环路
步行功能训练
• 使患者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减少步行中下肢相关肌群 的收缩负荷
• 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 • 减重状态下可以调节下肢的肌肉张力,输入正常的步行模式 • 提高步行安全性,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体位转移技术PPT课件
34
精选ppt课件最新
谢谢!
35
精选ppt课件最新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17
精选ppt课件最新
(二)常用扶抱技术与方法
1.床边坐起与躺下 患者侧卧位(健侧、患 侧均可)两膝屈曲。扶抱者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 边,然后一手托着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 位于上方的股骨大转子、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 患者向上侧屈头部,扶抱者抬起下方的肩部,以 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在转移过程中,鼓励患 者用健侧上肢支撑。此法用于偏瘫、下肢骨折。 对于截瘫,扶抱者可面对患者,扶抱两肩部拉起 患者成坐位。
28
精选ppt课件最新
(3)方法 挟抱着用下肢的力量 站起将患者抬离床面,循着预定 的方向把患者的重量由后脚移至 前脚,到达目的地后缓缓放下。
29
精选ppt课件最新
2.穿臂抱法
– 这种方法要求患者的双臂或至少一只手臂或手掌 较为强壮,因此偏瘫、截瘫、脑瘫患者均可适用。 技术要领:患者在胸前两手交叉握着自己的手腕(同 上述几种握法),扶抱者或抬起者站在患者后面。两 手穿过患者腕下,握着患者前臂,身体贴近他的背部。 若需要2人扶抱,则令一位挟抱者两手放在患者膝下 或小腿处。使用此方法,可由一人完成患者的床上转 移,2位帮助者可完成患者床椅、厕所等两地间的转 移。
18
精选ppt课件最新
2.坐位间转移
(1)骨盆挟抱法 具体步骤如下:①患者坐在 椅子前边,身体稍前倾,两足分开,健侧脚稍后 放置;②扶抱者面对患者,一膝顶着患者前面的 膝使之不会倾倒,另一足适当分开放置以保持稳 定;③扶抱者屈曲双膝,下蹲,腰背挺直,双臂 置于患者双臀下,双手置于患者双髋下。如果挟 抱者双手不够长,可把一手置于髋下,另一手抓 住患者腰部的衣裤和腰带;④扶抱者让患者在口 令下同时站起,然后帮助患者把髋部摆向另一个 位置。
移乘转移训练
行走训练
蹭步 摆至步 摆过步 四点步 两点步 上下台阶
六、坐位站起训练
• 脊髓损伤患者的站起训练 四肢瘫的辅助站起 截瘫患者配戴矫形器站起 • 偏瘫患者的站起训练 辅助站起 独立站起
移乘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 • • • 前方移乘 侧方移乘 斜向移乘 轮椅与地面间的移乘动作
二、偏瘫患者的移乘训练
轮椅操作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轮椅操作训练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 行功能训练
一、体位摆放
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的摆放 仰卧位 侧卧位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仰卧位 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二、翻身训练
•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全辅助下的翻身 患者独立翻身 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 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向患侧翻身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 脊髓损伤的坐起训练 四肢瘫从仰卧位坐起 四肢瘫从侧卧位坐起 截瘫患者的坐起 • 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辅助下坐起 独自坐起
四、坐位平衡训练
• • • • 靠物辅助坐起 长坐位平衡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椅坐位平衡训练 偏瘫患者椅坐位平衡训练
五、坐位移动训练
• 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移动 前方 侧方 • 偏瘫患者的坐位移动
• • • • • 前进、后退、转弯的驱动操作 乘坐轮椅开关门动作 上斜坡动作 抬前轮训练 上下台阶训练
偏瘫患者的轮椅驱动训练
轮椅和辅助器的使用及恢复步 行能力训练
一、应用目的和范围
• 使用拐杖、助行器的目的是支撑体重、增 强肌力、获得平衡、帮助步行。 • 根据患者障碍程度不同,拐杖与步行器有 不同的应用范围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 共55页
重心后,使其保持立位。
(2)截瘫患者配带矫形器站起
见图2-6-22。
► 坐于轮椅前部,将躯干尽量前屈,双手握 杠。
► 双手同时用力,将身体拉起,臀部向前, 将髋关节处于过伸展位,保持站立。
要内容
► 1、前进、后退、转弯等驱动操作 四肢瘫患者在 驱动轮椅时,患者应戴上橡胶无指手套,并将轮 椅手动轮缠上橡胶带或安上小把手等,以便于驱 动。
► 2、乘坐轮椅开关门动作 ► (1)将轮椅停在门把手的斜前方。 ► (2)一只手开门,另一只手驱动轮椅进门。 ► (3)轮椅出门后,反手将门关上。 ► 3、上斜坡动作
► (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患侧翻身训练
键侧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坐起时,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 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坐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身 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1)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 C6以下
(1)全辅助下翻身(急性期):见图2-6-3。 ► ① 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侧,一人固定住患者
头部。 ► ②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
外展。 ► ③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
双上肢、下肢间垫上枕头。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2)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
(3)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 (1)仰卧位:患侧 肩胛和上肢下垫一 长枕,手指伸展位, 平放于枕上。长浴 巾卷起垫在大腿外 侧,防止下肢外展、 外旋。膝下垫上毛 巾卷,保持伸展微 屈。
第2章第6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
第2章第6节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在康复治疗中,体位摆放、身体移动以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平衡和稳定,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中的正常活动能力。
本节将介绍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和站立步行功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一、体位摆放训练体位摆放训练是指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体位,使其处于良好的姿势,以促进康复训练和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功能。
常见的体位摆放包括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在进行体位摆放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床垫的选择:床垫应选择较硬的材质,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保持患者的身体稳定。
2.枕头的使用:根据患者的需要,可以使用枕头来调整头部和颈部的位置,以保持舒适和稳定。
3.肢体的抬高:如果患者需要保持肢体抬高,可以使用枕头或抱枕来支撑,避免肢体下垂。
4.变换体位:在进行长时间的体位摆放训练时,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体位的变换,避免患者久坐或久卧导致不适。
二、身体移动训练身体移动训练是指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卧、坐、站和行走动作。
在进行身体移动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移位:如果患者自己无法进行身体移动,治疗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协助。
可以利用床边扶手、抓杆、平衡杆等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完成移位。
2.保持平衡:在进行身体移动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衡。
治疗师可以通过康复器械或双腿支撑的方式来帮助患者保持平衡。
3.逐步增加难度:在患者逐渐恢复身体移动功能后,可以逐步增加训练难度。
例如,从卧位移动到坐位,再从坐位移动到站立位等。
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是指通过训练患者站立和行走的能力,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步态和行走能力。
在进行站立步行功能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平衡训练:平衡是站立和行走的基础,治疗师可以通过平衡训练器械,如平衡板、平衡球等,帮助患者提高平衡能力。
2.步态训练:步态训练是指通过模拟正常的步态模式,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概述PPT课件
临床特点
1 平行杠内重心转移良好
2 可以维持单腿站立
3 具有骨盆运动控制能力
4 立位下肢分离运动充分
康复目标
1 拄拐独立步行
2 徒手独立步行
3 室内独立安全步行
4 上下阶梯
5复杂地面的独立步行
6 室外独立步行
训练方法
1 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首先将平行杠高度调节在与患者股骨大转子相同的位置。步行模式
此外,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下肢屈肌肌力低下者,在摆动期躯干也会因代偿而后 倾。无论导致后倾的原因如何,其结果都是利用反向负荷模式完成的动作。因此,为 了矫正步态应进行躯干后倾的抑制训练。
(三) 躯干侧倾
躯干侧倾是由于一侧下肢于支撑中期躯干与髋外展肌反向控制不充分,或对侧下肢 髋关节内收受限时,利用反向负荷而引起的代偿动作。这种异常的动作模式很容易使 下肢尽快的完成摆动,双足着地以确保平衡。这也是不行中健侧摆动期(迈步相)变 短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躯干前倾相比,侧倾更容易发生。但是,如果患者能单腿站立 保持侧方平衡,躯干侧倾的情况就会减少。
前型,后型,平型。手杖也可根据稳定性从大到小依次分为肘拐,四脚拐,手杖
三种。训练中还要注意重点练习步行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高耐力和速度。
3 控制双肩步行训练
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侧轻轻搭在患者肩上(拇指在后,四指在前)当患肢处于 支撑期,健侧下肢摆动时,在足跟着地前肩胛骨向后方旋转,可以防止足外旋。当患 肢处于摆动期时,治疗师诱发患者双上肢呈对角线方向有节奏地自然摆动可使躯干旋 转,为出现正常步态创造条件。
5 特殊步行训练
(1)向患侧横向迈步训练
治疗师立于患侧,一手置于患侧腋窝,使患侧躯干伸展,另一手置于健侧骨盆, 使患者身体重心移向患肢,然后嘱患者健侧下肢从患肢前方横向迈出。
步行与移动能力的训练课件
06
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训练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智能辅助设备
利用传感器、机器视觉等技术,开发能够实时监测、调整 和辅助步行与移动能力的智能设备。例如,外骨骼机器人 、智能轮椅等。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建各种逼真的场景和任务,让患者 在进行步行和移动能力训练时感觉更加有趣和自然。
运动试验
03
通过观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指标变化来评估心肺功能和代谢状
态。
观察评估法
步态分析
观察行走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和姿态,评估步态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运动协调评估
观察肢体协调和肌肉收缩的顺序,评估运动协调和控制能力。
仪器评估法
01
02
03
肌电测试
通过测量肌肉电活动的变 化,评估肌肉功能和神经 控制。
04
基础步行训练: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基础步 行练习,包括直线走、曲线走等。
平衡训练:进行单脚站立、闭眼行走等平 衡训练,提高身体协调性。
05
06
速度与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运动提高心肺 功能,如跑步、跳绳等。
老年人步行训练方案
老年人步行训练的重要性: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
量,预防跌倒。
训练时间与频率:每周3-5 次,每次20-40分钟,根据 个体状况和医生建议调整。
运动捕捉技术
通过捕捉身体关节和部位 的动态变化,评估运动姿 态和协调性。
心肺功能测试
通过测量呼吸和心血管系 统的生理指标,评估心肺 功能和代谢状态。
04
针对不同人群的步行与移动能力训练方案
儿童步行训练方案
儿童步行训练的重要性:促进生长发育,提高 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01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PPT课件
→←轮椅的转移,轮椅→←浴 盆,轮椅 →←厕所的训练
4、轮椅与地面间的移乘动作:
见图2-6-28。 ► (1)患者的臀部移到轮椅坐垫的前部,伸 直双下肢。 ► (2)双上肢支撑体重将臀部抬离坐面,重 心前移。 ► (3)慢慢地弯曲肘关节,坐到地面上。 ► (4)相反动作从地面坐回轮椅上。
(二)偏瘫患者的移乘训练
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摆放
►
仰卧位:头下放置薄枕,将头两侧固定 (需要保持颈部过伸展位时,在颈部垫 上圆枕)。肩胛、上肢、膝、踝下垫枕, 用毛巾卷将腕关节保持在40º背伸位。
脊髓损伤患者肢体位置摆放
►
侧卧位:上侧的上肢保持伸展位、下肢屈 曲位,肢体下均垫长枕。背后用长枕等靠 住,以保持侧卧位(行颅骨牵引时,保持 40~60º侧卧)。
见图2-6-29。 ► 偏瘫患者轮椅与床之间的移乘 ► (1)将轮椅斜向以健侧对着床,刹闸。 ► (2)健手支撑站起,再用健手扶床。 ► (3)边转身边坐下。 ► (4)将轮椅放至床边患者健侧,以相反动 作,可做坐回轮椅训练。
三、轮椅操作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轮椅操作训练主 要内容
►
►
►
四、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
► ►
►
目的:支撑体重、增强肌力、获得平衡、帮助步行。 应用范围
(1)手拐:适用于偏瘫及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一侧上肢、肩 部肌力正常、双下肢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时使用。对运动失调症、格 林巴利、偏瘫中立位平衡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四角拐和三角拐。 (2)腋拐:适用于配带膝踝足矫形器后的截瘫患者,使用腋拐进行 行走训练。 (3)助行器:与腋拐相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因室外使用不方 便,多在步行训练初期或室内行走时应用。 使用助行器的训练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之体位摆放与转移(精品图文)
2、坐位
1)床上坐位
病人伸腰挺胸,头颈保持直立,整 个脊柱垂直于骨盆,上身重心平分 于臀两侧,髋关节屈曲90°,双上 肢对称置于身体前面的小桌上,使 其始终位于视野之内,膝关节下垫 一小枕,保持微屈。对于坐姿稳定 性差者,躯干前屈力很大时,可在 双肘下放一枕头,以防止肘部皮肤 组织受压
床上坐位
2、坐位
2. 高位脊髓损伤病人抗痉挛体位摆放
① 采取轴线翻身护理技术预防脊椎二次损伤。在侧卧位时,尽量使头部和脊椎保持正常对线, 背后用长枕靠住,保持侧卧位,避免脊柱扭曲。
② 1~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作好大小便失禁护理。
体位转换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 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卧→坐→ 站→行走,是提高病人自身或在他人 的辅助下完成体位转移能力的锻炼方 法。其目的是教会瘫痪病人从卧位到 坐位、从坐位到立位、从床到椅、从 轮椅到卫生间的各种转移方法,使他 们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 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瘫痪包括截瘫、 全瘫、偏瘫等。
1)床边坐位
床上坐位稳定后,可逐步采 取床边端坐位。病人伸腰挺 胸,头颈保持直立,整个脊 柱垂直于骨盆,上身重心平 分在臀两侧,双上肢自然置 于体侧、大腿上或身前桌板 上,保持髓、膝、踝 关节 屈曲90°,为轮椅坐位做准 备。
2、坐位
2)床边坐位
注意事项:
1. 正确的坐姿要求骨盆提供稳定的支持,躯干保持直立位:②协助 病人坐位时,应先抬高床尾,再抬高床头。体位改变应循序渐进, 坐位训练从30°~45°开始,约每5min增加5°,防止体位变换过 快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6. 如长时间采取关节屈曲小于90°的坐姿,会造成病人背 部弯曲,骨盆向后方倾斜,使髓关节长时间处于半伸 展状态,从而诱发下肢伸肌痉挛加重,阻碍下肢运动 功能的恢复,故应避免此种坐姿。
康复护理——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课件
2.目的: 使瘫痪患者能够独
ppt课件
30
转移训练【适应症】
• 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 或损伤后, 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
• 完成转移动作相关的主要关键肌的肌力达到2~3级。 • 要求恢复独立转移能力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ppt课件
31
以借摆动的惯性翻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 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
足
ppt课件
34
正确握手方式
• 双手掌心相对, 十指交叉, 患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
ppt课件
35
上肢自我辅助训练
• 仰卧位, 双上肢伸直, 双手十指交叉握手并上举至头 顶;反复练习此动作, 也可以向左、右方向摆动上肢。
ppt课件
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 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 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
ppt课件
33
二、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独立转移:
(一)、床上转移活动
1.床上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 患者仰卧,双侧髋、膝 屈
曲,双上肢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
肢带动患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
体位摆放、体位转移技术
ppt课件
1
为什么要进行体位摆放
• 脑卒中患者早期长时间的卧床和制动易引发 褥疮、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故应尽早 采用正确的体位和体位转换。
• 患侧卧位可强化患侧伸肌的优势 • 健侧卧位可强化患侧屈肌优势 • 仰卧位可强化伸肌优势 • 通过不断的体位转换可使肢体的伸屈肌张力
ppt课件
56
轮椅-床后向转移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
2、偏瘫患者站起训练
► (1)辅助站起: ► (2)独立站起: ► 坐站转换训练具有极高的康复价值。
具 有 极 高 的 康 复 价 值
坐—站训练
坐-站位的转换训练
二、移乘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 前方移乘-----训练初期,高龄、坐位不稳定、
上肢支撑能力差的患者,四肢瘫和上位胸 髓损伤的患者 ► 侧方和斜方-----移乘时,最好是轮椅侧方挡 板可以取下,以便臀部的移乘。
► (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患侧翻身训练
键侧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坐起时,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 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坐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身 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1)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 C6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2) 四肢瘫患者从仰卧位坐起:适用于 C7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3)截瘫患者的坐起:见图2-6-11。
2、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 (1)辅助下坐起: ► 患者的健侧脚插到患侧腿下,将患侧手放
到辅助者肩上,辅助者扶住患者的双肩。 ► 辅助者扶起患侧肩,同时患者用健侧肘撑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 (1)仰卧位:患侧 肩胛和上肢下垫一 长枕,手指伸展位, 平放于枕上。长浴 巾卷起垫在大腿外 侧,防止下肢外展、 外旋。膝下垫上毛 巾卷,保持伸展微 屈。
偏瘫患者的肢体位置摆放
(2)健侧卧位
(3)患侧卧位:
翻身训练
-----1~2小时一次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C6损伤
体位转移ppt课件
精选ppt
1
定义与分类
1.定义 体位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 另一种姿势的过程。
2. 目的 尽量使瘫痪患者能够独立地完成各项 日常生活活动 。
精选ppt
2
分类
• 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 帮助的转移方法。
•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他 人协助的转移方法。
•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 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 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 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分为人工搬运 和机械搬运。
2.从床到轮椅的侧方成角转移(从右侧转移):患者坐于床边, 轮椅置于床右侧,与床成20°~30°角,制动,卸下靠床侧扶 手,移开靠床侧脚踏板。患者右手扶轮椅远侧扶手,左手支撑床 面,同时撑起躯干并向前、向右侧方移动到轮椅上。
精选ppt
13
3.从轮椅到床的侧方平行转移(左侧身体靠 床):轮椅与床平行,制动;卸下近床侧 扶手,患者将双腿抬上床;躯干向床缘方 向前倾,将右腿交叉置于左腿上,应用侧 方支撑移动的方法,左手支撑于床上,右 手支撑于轮椅扶手上,头和躯干前屈,双 手支撑抬起臀部并向床移动。
精选ppt
3
偏瘫患者的体位转移技术
一、床上转移活动
1.床上翻身
(1)从仰卧位到患侧卧位:患者仰卧,双侧髋、膝屈曲, 双上肢Bobath握手伸肘,肩上举约90°,健上肢带动患 上肢先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患侧,以借摆动的惯性翻 向患侧。
(2)从仰卧位到健侧卧位:患者仰卧,健足置于患足下 方。双手Bobath握手上举后向左、右两侧摆动,利用躯 干的旋转和上肢摆动的惯性向健侧翻身。
精选ppt
11
精选ppt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1)四肢瘫患者从侧卧位坐起:适用于 C6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2) 四肢瘫患者从仰卧位坐起:适用于 C7以下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3)截瘫患者的坐起:见图2-6-11。
2、偏瘫患者的坐起训练
► (1)辅助下坐起: ► 患者的健侧脚插到患侧腿下,将患侧手放
► 使用助行器的训练
(二)使用方法
手拐:三点步行 两点步行 腋拐:蹭步、摆至步、摆过步 ► 四点步行: ► 两点步行: ► 上下阶梯: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55
→←轮椅的转移,轮椅→←浴 盆,轮椅 →←厕所的训练
4、轮椅与地面间的移乘动作:
见图2-6-28。 ► (1)患者的臀部移到轮椅坐垫的前部,伸
直双下肢。 ► (2)双上肢支撑体重将臀部抬离坐面,重
心前移。 ► (3)慢慢地弯曲肘关节,坐到地面上。 ► (4)相反动作从地面坐回轮椅上。
(二)偏瘫患者的移乘训练
到辅助者肩上,辅助者扶住患者的双肩。 ► 辅助者扶起患侧肩,同时患者用健侧肘撑
起上身。
(2) 偏瘫
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
的独
自坐
起动
作
(3)靠物辅助坐起
坐位移动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移动
►
2、偏瘫患者的坐位移动
1. 健侧手放在身体前方(或后方),支撑身 体。
2. 健侧下肢屈曲向健手处移动。 3. 以膝为支点,移动臀部。
► 2、乘坐轮椅开关门动作 ► (1)将轮椅停在门把手的斜前方。 ► (2)一只手开门,另一只手驱动轮椅进门。 ► (3)轮椅出门后反手将门关上。 ► 3、上斜坡动作
6、轮椅训练
► 多数患者最适用的长距离 移动工具。
► 伤后2-3个月患者脊柱稳 定性良好,坐位训练已完 成,可独立坐15分钟以上 时,开始进行轮椅训练。
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及站立步 行功能训练ppt
体位摆放
翻身训练
-----1~2小时一次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C6损伤
(1)全辅助下翻身(急性期):见图2-6-3。 ► ① 将床单卷起,至患者体侧,一人固定住患者
头部。 ► ②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移向一侧,将翻向侧上肢
外展。 ► ③ 听号令一起将患者翻向一侧,在背后、头、
见图2-6-22。
► 坐于轮椅前部,将躯干尽量前屈,双手握 杠。
► 双手同时用力,将身体拉起,臀部向前, 将髋关节处于过伸展位,保持站立。
2、偏瘫患者站起训练
► (1)辅助站起: ► (2)独立站起: ► 坐站转换训练具有极高的康复价值。
具 有 极 高 的 康 复 价 值
坐—站训练
坐-站位的转换训练
见图2-6-29。 ► 偏瘫患者轮椅与床之间的移乘 ► (1)将轮椅斜向以健侧对着床,刹闸。 ► (2)健手支撑站起,再用健手扶床。 ► (3)边转身边坐下。 ► (4)将轮椅放至床边患者健侧,以相反动
作,可做坐回轮椅训练。
三、轮椅操作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轮椅操作训练主
要内容
► 1、前进、后退、转弯等驱动操作 四肢瘫患者在 驱动轮椅时,患者应戴上橡胶无指手套,并将轮 椅手动轮缠上橡胶带或安上小把手等,以便于驱 动。
► 应用范围
► (1)手拐:适用于偏瘫及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的患者,一侧上肢、肩 部肌力正常、双下肢有一定的支撑能力时使用。对运动失调症、格 林巴利、偏瘫中立位平衡较差的患者可以使用四角拐和三角拐。
► (2)腋拐:适用于配带膝踝足矫形器后的截瘫患者,使用腋拐进行 行走训练。
► (3)助行器:与腋拐相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因室外使用不方 便,多在步行训练初期或室内行走时应用。
双上肢、下肢间垫上枕头。
脊髓损伤患者的翻身动作
(2)患者独立的翻身动作:
(3)利用布带进行翻身
2、偏瘫患者的翻身训练
► (1)辅助下向健侧翻身:
患侧翻身训练
键侧翻身训练
向健侧翻身
(三)坐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坐起
► 坐起时,需要躯干的柔软性和至少一侧上 肢的伸展功能,所以,C7损伤的患者可以 从仰卧位直接坐起,而C6的患者则需翻身 至侧卧或俯卧位后再坐起。
行进。 ►长时间坐轮椅者务必在20-30分钟内改
变身体姿势,以缓解臀部压力。
► 4、抬前轮训练 ► 5、上下宽台阶训练
偏瘫患者的轮椅驱动训练
用健侧手、脚驱动轮椅,脚掌握方向, 健手帮助驱动。进行平地的前行、后 退、转弯等练习。
四、拐杖和助行器的使用及恢复步行能力训练
► 目的:支撑体重、增强肌力、获得平衡、帮助步行。
二、移乘训练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 前方移乘-----训练初期,高龄、坐位不稳定、
上肢支撑能力差的患者,四肢瘫和上位胸 髓损伤的患者 ► 侧方和斜方-----移乘时,最好是轮椅侧方挡 板可以取下,以便臀部的移乘。
(一)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
►帮助转移和独立转移 ►轮椅的转移训练:训练利用滑板进行床
轮椅训练
► 轮椅训练包括前后驱动,左右转训练,前轮跷 起行走及旋转训练,上斜坡训练和跨越障碍训 练,上下楼梯训练,越过马路镶边石的训练, 过狭窄门廊的训练及安全跌倒和重新坐直的训 练。
► 注意每坐30min,必须使臀部减压,以免发生 压疮。
轮椅
►多数患者最适用的长距离移动工具。 ►轮椅技巧可以使患者能够在崎岖的路面
坐位站起训练
1、脊髓损伤患者的站起训练
(1)四肢瘫患者的辅助站起: ► 见图2-6-21。 ► 辅助者用手托住患者的臀部,患者用双上
肢勾住辅助者的脖子。 ► 辅助者用双膝固定住患者的双膝,辅助者
重心后移站起同时将患者臀部向前上方托 起。 ► 辅助者抱住患者臀部,使其保持立位。
(2)截瘫患者配带矫形器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