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寓言故事
7个顶级心理寓言
7个顶级心理寓言(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
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
”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
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
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
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
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
”我们习惯这样自嘲。
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
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
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心理学老太两个女儿的寓言故事
心理学老太两个女儿的寓言故事
有一位心理学老太太,她有两个女儿。
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生意人,二女儿嫁给了一个卖扇子的生意人。
于是,这位老太太在她的两个女儿家各住了一段时间。
在她的两个女儿家各住了一段时间。
在晴天的时候,老太太在二女儿家过得开心,因为晴天的时候,二女儿的扇子会卖的很好。
相反,在雨天的时候,老太太却在大女儿家过得开心,因为雨天的时候,大女儿的伞会卖的好。
然而,令这位老太太苦恼的是:晴天的时候,大女儿家的伞卖不出去;雨天的时候,二女儿家的扇子也卖不出去了。
于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老太太总是愁眉苦脸的。
有一天,一个智者路过,看到老太太忧心忡忡的样子,便走上前去问她:“您为何事发愁呢?”老太太便把她的苦恼告诉了智者。
智者沉思一会儿后对老太太说:“晴天的时候,二女儿的扇子卖得好,雨天的时候,大女儿的伞卖得好。
那么,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思考:晴天的时候,大女儿家的伞会卖得很好;雨天的时候,二女儿家的扇子会卖得很好呢?无论什么天气,你的两个女儿都有可能高兴。
”
老太太听后恍然大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会发现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
去看待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心理小故事(精选20个)
心理小故事(精选20个)心理小故事心理小故事精选(一):【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
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
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
15美分也还能够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明白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心理点评:你在为谁而”玩”这是我在2005年6月18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
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
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构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
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
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
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关于坏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故事
关于坏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故事坏情绪产生的连锁反应也叫“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源自一则有趣的寓言: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了一通脾气。
管家心里窝火,回家后找了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
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耳光。
最后,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踢了个跟斗。
心理学家用这则寓言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情绪传染链-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
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牺牲品。
这种情绪转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一个人一旦无法正常宣泄和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就往往会找一个出气筒,把情绪转移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而且,往往会宣泄到那些比自己弱的人或物身上-非但凭空发怒,而且欺软怕硬,事情过后往往因此更加自责。
有时自己也明知不对,却很难控制。
现实生活中的“踢猫效应”未必有寓言中那么夸张,但是,不可否认,“情绪传染”的现象却十分普遍-某人工作受挫,带着满肚子闷气绷着脸回到家,看什么都不顺眼,便立刻将坏情绪传染给了家里其他人,于是整个晚上甚至连续几天全家都不得安宁。
同样,某人在家里受了气,也会把坏情绪带到工作中。
这就像一个圆圈,以情绪不佳者为中心,向四周延展开来,这就是常被人们忽视的“情绪污染”。
用心理学家的话说:坏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从这个人身上传播到那个人身上,一传十,十传百,其传播速度有时比有形的病毒和细菌的传染速度还要快。
被传染者常常一触即发,越来越严重,坏情绪有时还会在传染者身上潜伏下来,到一定的时期重新爆发。
这种坏情绪污染给人造成的身心损害,绝不亚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
因此,我们既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学会疏解他人的情绪,截断“踢猫效应”或者说“情绪污染”的传播链条。
心理学家兰斯·兰登在他的博客里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家小餐馆里,一个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对一名女服务员大声喊道:“服务员,你过来!你们的牛奶是变质的,把我的红茶都糟蹋了!”这名女服务员连忙说:“真对不起!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86个有趣的心理故事
86个有趣的心理故事【引言】心理故事是一种以寓言或实例形式传达心理学原理和智慧的方法。
它们通常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过程,提高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86个有趣的心理故事,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启示。
【有趣的心理故事分类】1.认知偏差- 故事1:透过现象看本质- 故事2:知识的诅咒- 故事3:锚定效应2.情绪管理- 故事4:情绪ABC理论- 故事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故事6:破茧成蝶3.人际交往- 故事7:镜子里的人- 故事8:跷跷板效应- 故事9:社交懈怠4.自我成长- 故事10:乌龟与兔子- 故事11:杜根定律- 故事12:跳出舒适区【故事及启示】以下为每个分类下的故事及启示,分别为:【认知偏差】1.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小男孩观察到商人卖苹果的方式,从而发现商机。
启示:学会独立思考,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知识的诅咒:一个精通法语的学者与农民交流困难。
启示: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理解他人的需求和困境。
3.锚定效应:一家餐厅通过调整定价策略,提高顾客的消费额。
启示:不要被初始信息所束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认知。
【情绪管理】4.情绪ABC理论:一位女士因误解而生气,后来发现真相后心情好转。
启示: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理性看待问题。
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位老人的马走失,最后却因此获得好处。
启示:看待事物要具有发展眼光,学会接受不确定性。
6.破茧成蝶:蝴蝶经历痛苦挣扎后,终成美丽的蝴蝶。
启示:面对困境要有信心,坚持自我成长。
【人际交往】7.镜子里的人:一位年轻人学会尊重他人,得到他人的尊重。
启示:待人以诚,尊重他人。
8.跷跷板效应:两人互相帮助,实现共同成长。
启示:学会互助合作,实现共赢。
9.社交懈怠:一个团队因成员懈怠而导致失败。
启示: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团队贡献力量。
【自我成长】10.乌龟与兔子:乌龟通过不懈努力,战胜兔子。
启示:勤奋努力,不怕慢,只怕停。
心理小故事(精选25个)
心理小故事(精选25个)心理小故事(精选25个)心理小故事〔一〕: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
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
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来,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来,一只走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来吃掉了。
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
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心理小故事〔二〕:人生如茶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放在茶几上,微笑着年轻人喝茶。
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浮着。
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样用温茶?;释圆笑而不语。
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呢。
;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
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
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
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
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弥漫开来。
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最终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明白,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吗?;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一样。
;释圆点头:;用水不一样,那么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
心理学寓言故事大全
心理学寓言故事大全心理学寓言故事大全章节一:自我认知与自我价值1.1 故事标题:小鸟的自信心1.2 故事内容:讲述了一只小鸟如何通过自我认知和培养自信心,克服飞行时的恐惧和自卑感,最终成为自由飞翔的鸟儿。
1.3 故事中的心理学原理:自尊心、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感。
章节二:情绪管理与心理压力2.1 故事标题:兔子与乌龟的赛跑2.2 故事内容:讲述了兔子在比赛中因为急躁和过度自信而失利,而乌龟凭借耐心和稳定的情绪管理赢得比赛的故事。
2.3 故事中的心理学原理:情绪管理、心理压力、耐心与坚持。
章节三:人际关系与合作3.1 故事标题:蚂蚁的团队合作3.2 故事内容:讲述了蚂蚁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互相帮助和协作,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故事。
3.3 故事中的心理学原理:人际关系、合作、互助。
章节四:决策与问题解决能力4.1 故事标题:狐狸与乌鸦的雀跃4.2 故事内容:讲述了狐狸借助巧妙策略,诱使乌鸦放下食物的故事,引发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4.3 故事中的心理学原理:决策、问题解决、策略。
章节五:积极心态与幸福感5.1 故事标题:猫头鹰的乐观态度5.2 故事内容:讲述了猫头鹰在黑暗中保持乐观态度,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战胜困境的故事,鼓励读者保持积极心态和追求幸福感。
5.3 故事中的心理学原理:积极心态、幸福感、乐观主义。
附件:附件一:附录-心理学专业术语解释附件二:附录-故事配图素材法律名词及注释:1.自尊心: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评估和认知。
2.自我认知:个体对自身特征、特点和行为的认知和了解。
3.自我价值感: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的评估和感受。
4.情绪管理:个体识别、理解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过程。
5.心理压力:个体在应对外界压力时所经历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6.耐心与坚持:个体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冷静和继续努力的能力。
7.人际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方式。
8.合作:个体在共同目标下进行协作和合作的行为。
6个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小故事
6个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小故事1、青蛙效应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在沸水中,它便会纵身而出;如果把它放进温水中,它会感到很舒服。
然后你再慢慢升温,即使升至摄氏80度,青蛙也仍然会若无其事呆在那水里。
随着温度的继续上升,青蛙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在此情况下,青蛙已经失去自我脱脸的能力,直至把它煮熟为止。
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2、"酸葡萄" 心理和"甜柠檬"心理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高,又跳起来,再跳起来…还是够不到,于是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
'' 便"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由此产生的心理心理想象,叫酸葡萄心理,指自己努力去做而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是"酸"的,是不好的,这种方法可以缓解我们的一些压力,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柠檬"心理是认为自己的柠檬就是甜的,要学会接纳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千万不要轻易说自己这不好,那不如人,不妨试试"甜柠檬"心理学会接纳自己,逐渐增强自信。
3、思维定式效应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
"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没答对,孩子却很快答了出来:"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外公。
《狐狸和葡萄》寓言的心理学解读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成为心理学中欲望与挫折的 经典案例
狐狸和葡萄的心理学解读: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欲望和贪婪心理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目标时的心理变化和行为特点 寓言故事背景:说明了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人生智慧 心理学角度的寓言解读:探讨了寓言故事在心理学领域的意义和价值
心理学角度解读
欲望:对目标的渴望和追求
心理机制:欲望驱动行为,目标导 向行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目标:具体、可实现的目标设定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启示:合理规划和管理欲望与目标, 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赢
狐狸的角度:欲望驱使下的欺骗 行为
葡萄的角度:诱惑与追求的象征
心理学解读: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对现实生活的 启示
汇报人:XX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X
01 寓 言 故 事 背 景
02 心 理 学 角 度 解 读
03 现 实 生 活 中 的 启 示
狐狸和葡萄故事的 04 应 用
05 总 结 与 展 望
寓言故事背景
故事来源:古希腊伊索寓言
寓意:人们常常因为欲望而失去理 智,导致失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故事内容: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努力追求目标 理性看待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寻求帮助和支持,与他人共同成长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情绪左右。 学会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机遇。 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寻求帮助和支持,与他人共同克服困难和障碍。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平和的 心态
不要贪心,不要盲目追求不 属于自己的东西
从心理学看:谁动了我的奶酪
谁偷了我的奶酪《谁动了我的奶酪》并不仅仅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他更是某些人生活真实的写照。
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
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周围构筑起自己的幸福家。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疑:“嗅嗅”“匆匆”随变化而动,开始出去再寻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鲜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犹豫不决,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失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终于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设个故事不禁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那一次金融危机!国企的全面改革使得一大部分原有国企员工下岗,这是一件特别大的环境变革。
面对这样的变革,人群中出现了两类不同的人,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两类生活状态完全不相同的人。
他们中间,一部分人就像故事中的老鼠一样,在瞬息变化之间就接受了这样的改变,并且迅速的寻求其他的出路,并且成功的开辟了另外一片天地。
而有一部分人就像小人中的唧唧,他先是无法接受,颓丧,但是他也逐渐的认识到了就算自己再沉沦,等待再久,也无法改变现在的这样的局面,最后还是勇敢的站起来并且去寻找新的奶酪,最后获得成功。
而其余一部分人,就如故事中的另一个小人,他最终也没能够接受生活的现实,抱怨,颓废,站在原地等待奇迹的出现,常年靠最低生活保障维持生活。
生活在变,环境在变,但有多少人可以随着环境的改变而调整自己。
达尔文说过: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如果不改变自己将很快被社会遗弃,注定会平凡一生,痛苦一生。
不要害怕改变。
农夫与魔鬼读后感
农夫与魔鬼读后感《农夫与魔鬼》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所著的一部心理学著作,它以寓言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冲突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一个农夫和一只魔鬼的对话为主线,通过他们之间的交流,揭示了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困境和冲突,引起了读者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深刻反思。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农夫,他在田地里劳作,过着平静的生活。
然而,有一天,一只魔鬼突然出现在他的田地里,开始和他交谈。
魔鬼代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和欲望,它诱惑农夫去做一些不符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的事情。
农夫在和魔鬼的对话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心理挣扎和冲突,最终通过自我反省和思考,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农夫和魔鬼之间的对话,作者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内心的种种矛盾和挣扎。
农夫代表了人们的理性和善良,而魔鬼则代表了人们的负面情绪和欲望。
他们之间的对话,不仅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和矛盾,而且也启发了我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反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人际关系和心理冲突。
有时候,我们会被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和欲望所困扰,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有时候,我们会被他人的言行所影响,难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为。
然而,通过阅读《农夫与魔鬼》,我意识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自我反省和思考。
只有通过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和价值观,才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除此之外,《农夫与魔鬼》还给我留下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通过农夫和魔鬼之间的对话,作者展现了人的内心是多么复杂和矛盾,人们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境时,往往会陷入心理挣扎和冲突。
这种描绘,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的内心是多么脆弱和脆弱,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自我修养和心理调适,才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农夫与魔鬼》是一部具有深刻心理学内涵的作品,它通过一个简单的寓言故事,展现了人们内心的种种矛盾和挣扎,引发了读者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深刻反思。
心理学寓言故事大全
心理学寓言故事大全寓言故事是一种可以通过故事教导人们道理的文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和治疗领域。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心理学寓言故事,希望能够对大家生活和工作中的心理困惑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1. 狐狸和葡萄故事内容:一只狐狸在看到一串紫色葡萄挂在高处时,非常想吃到葡萄,但是由于太高,够不到。
最终狐狸糊弄自己,说葡萄不好吃,然后走开了。
寓意: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接受自己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现实,而不是逼迫自己去做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如果我们对自己要求过高,可能会导致无谓的挫折和沮丧感。
2. 稻草人故事内容: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拿起一根稻草问:“这是什么?”另一个孩子回答:“这是稻草人。
”“错了,”第一个孩子说,“这是一锅白粥的柴火,用来做饭的。
”于是,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分歧。
寓意:一个人的观点不应在别人看法不同的情况下被简单地否定。
分歧可能是目前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最常见的事情之一。
3. 骑士和龙故事内容:一名骑士前往打败充满杀气的巨龙,他带上了剑和盾牌,穿着一身铠甲,但在战斗中却受了伤。
在伤口上,他看到了巨龙的镜像,而巨龙说:“你不存在。
”寓意:该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只是幻觉,只有我们的想法和信仰才是真正的存在。
如果我们不能战胜我们自己内心的怯懦和恐惧,那么外部世界的影响只会让我们更加脆弱和无助。
4. 火焰和自然故事内容:火焰得到了自然那里的指示去捕捉一些树叶,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热量。
之后,它发现它不仅热度加强了,自己还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当火焰开始烧燃的时候,它发现自己却没有越来越多的树叶,反而失去了所有树叶。
寓意:当我们追求权力、金钱、名声等等物质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失去与我们所爱的人的联系,而当我们失去每一天里的珍贵之物,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5. 拖鞋和袜子故事内容:一只拖鞋和一对袜子一起被卷到了卫生间,拖鞋和袜子互相比较,发现自己在外要更加耐脏耐穿,但是袜子却很舒适和柔软。
心理学故事启发心理学效应
心理学故事启发_心理学效应*导读:不同年龄的人能得到不同的心理学故事启发,心理学故事启发是因人而异的。
但是心理学故事的作用却是明显的。
心理学故事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学故事1、鸟笼逻辑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分析与诚实自省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分析与诚实自省引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一部寓言故事,通过讲述蛤蟆先生的经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内心问题时常常逃避、欺骗自己的现象。
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该故事,并探讨诚实自省在解决内心问题中的重要性。
故事概述故事中,蛤蟆先生身体某部位出现病症后,在动物们的嘲笑声中前往心理医生那里就诊。
心理医生深入与他交谈,发现蛤蟆先生患有"爱虚荣症"和"欺骗自己综合征"等问题。
经过长时间治疗和诚实自省,蛤蟆先生成为一个真正了解自己并与现实相处的个体。
心理分析爱虚荣症爱虚荣症是一种追求外界认可和赞赏的心理状态。
在故事中,蛤蟆先生不断追求外貌上的改变以争取他人的称赞,但这种行为只是一种遮掩内心不安和自卑感的方式。
心理医生通过与蛤蟆先生的交流,帮助他认识到追求外在表现而忽视内心需求是徒劳无功的。
欺骗自己综合征欺骗自己综合征是指人们借由扭曲事实、回避真相来逃避面对困难情况或自我成长所需的过程。
蛤蟆先生常常否认他的状况并试图掩饰真相,最终导致疾病加重。
通过心理医生的引导和自我反省,蛤蟆先生逐渐学会面对现实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诚实自省的重要性故事中,蛤蟆先生在经历了一系列治疗和内心探索后,成为一个拥有自我认知能力、勇于面对现实并进行积极改变的个体。
通过诚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以及评估个人行为和态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们自己,并采取有意义且具有积极影响力的行动。
诚实自省还有助于建立真实的自我形象,并与他人建立坦诚的关系。
通过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更好地发展个人潜力。
结论《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内心问题时常常逃避、欺骗自己的现象。
通过心理分析和诚实自省,我们可以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并向着真实、积极的方向发展。
要拥有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内在的问题,并选择诚实与坦率来处理这些问题。
疯子和呆子哲理寓言故事
疯子和呆子哲理寓言故事
疯子和呆子哲理寓言故事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
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
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下掉了。
“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
事情严重了。
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下掉。
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
教授一筹莫展。
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
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
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
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
心得: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
心理学小故事100字
心理学小故事100字【篇一:心理学小故事100字】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 10 个苹果,9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
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 5 个苹果,4 个被拿走,自己得到 1 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 10%,今年得到 20%!翻了一番。
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
譬如,第二年,它结了 100 个果子,被拿走 90 个,自己得到 10 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 99 个,自己得到 1 个。
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 1000 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
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
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
我们习惯这样自嘲。
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
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
三杯水的故事心理学
三杯水的故事心理学小明是一个汽车销售代表,他们平时每个月都能卖出20辆车。
但是由于疫情,大家的消费欲望都降低了。
所以在月初,小明向销售经理说:“经理,疫情肆虐了这么久,现在人们的购车欲望都不高,我估计我这个月可能只能卖出5辆车了。
”经理对他的观点也表示了赞同,让他尽力就好。
到了月底,小明还是卖出了10辆车。
这个业绩让经理高兴不已,对小明大加赞赏。
明明没有平时卖出去的车多,但是小明为什么还是被大加赞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个心理学效应——冷热水效应。
有三杯水,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
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觉到温水凉。
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
这是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秤砣的大小却不是固定的,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
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
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
上面的小明就是运用冷热水效应去获得对方的好评,先让经理心目中的秤砣变小,然后小明通过努力,使他获得的成果远远超乎经理心目中的秤砣,反而让经理对小明的评价很高。
是不是很实用呢?运用冷热水效应还可以促使对方同意。
上面的小明由于业绩突出,总部想让小明去近郊区的一个销售点担任主管。
就派经理去和小明谈话。
在找小明谈话时,经理说:“公司研究,决定你去担任新的重要工作。
有两个地方,你任选一个。
一个是在远郊区的销售点,一个是在近郊区的销售点。
”小明虽然不愿离开已经十分熟悉的市区,但也只好在远郊区和近郊区当中选择一个稍好点的地方——近郊区。
而小明的选择,恰恰与公司的安排不谋而合。
经理并没有多费多少唇舌,小明也认为选择了一项比较理想的工作岗位,双方满意,问题解决。
在这个事例中,“远郊区”的出现,缩小了小明心中的“秤砣”,从而使小明顺利地接受去近郊区工作。
经理的这种做法,虽然给人一种玩弄权术的感觉,但如果是从大局考虑,并且对小明本人负责,这种做法也是应该提倡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寓言故事心理学寓言故事一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
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
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
”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
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
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
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老了,成熟了。
”我们习惯这样自嘲。
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
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
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心理学寓言故事二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
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爱上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
这时,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开始,这个发现,让小王子非常伤心。
但最后,小王子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她也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
"一只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
切记: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
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如果不曾体验过,你就无法知道这种关系的美。
心理学寓言故事三有一个古老的故事开头:在一位农夫的果园里,紫红色的葡萄挂满了枝头,令人垂涎欲滴,当然,这种美味也逃不过安营扎寨在附近的狐狸们,它们早就想享受一下了。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
它站在下面想了想,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经用过它。
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采用的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
)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
因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
于是,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运用的是心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以称为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
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
“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
它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利的。
)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
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这种结果。
(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
)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葡萄架,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
)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为什么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我的运气怎么这么差啊?越想它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
(这只狐狸的下场是由于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
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当的应对方式。
)第九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是够不到葡萄。
它心想,听别的狐狸说,柠檬的味道似乎和葡萄差不多,既然我吃不到葡萄,何不尝一尝柠檬呢,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吧!因此,它心满意足地离开去寻找柠檬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替代”,即以一种自己可以达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不能满足的愿望。
)第十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看到自己的能力与高高的葡萄架之间的差距,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它决定利用时间给自己充下电,报了一个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采摘葡萄的技术,最后当然是如愿以偿了。
(这只狐狸采用的是问题指向应对策略,它能够正确分析自己和问题的关系和性质,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比较好的应对方式。
)第十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同样也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它转了一下眼睛,把几个同伴骗了来,然后趁它们不注意,用铁锹将它们拍昏,将同伴摞起来,踩着同伴的身体,如愿以偿地吃到了葡萄。
(这只狐狸虽然最后也解决了问题,但它是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来解决的,这种应对方式不可取。
)第十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这是一只漂亮的狐狸小姐。
它想我一个弱女子无论如何也够不到葡萄了,我何不利用别人的力量呢?因此,它找了一个男朋友,这只狐狸先生借助梯子给了狐狸小姐最好的礼物。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原则",即利用自己另一方面的优势或是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方式在一些情境下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第十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对葡萄架的高度非常不满,这导致了它不能尝到甜美的葡萄,于是它就怪罪起葡萄藤来。
说因为葡萄藤太好高骛远,爬那么高,说葡萄的内心其实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漂亮。
发泄完后,它平静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抵消作用”,即以从事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一个人的真实感情。
)第十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发现自己无法吃到自己向往已久的葡萄,看到地上落下来已经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下的葡萄皮,它轻蔑地看着这些,作呕吐状,嘴上说:“真让人恶心,谁能吃这些东西啊”。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反向作用",即行为与动机完全相反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第十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既没有破口大骂,也没有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而是发出了感叹,美好的事物有时候总是离我们那么远,这样有一段距离,让自己留有一点幻想又有什么不好的呢?于是它诗性大发,一本诗集从此诞生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置换作用”,即用一种精神宣泄去代替另一种精神宣泄。
)第十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它嘴一撇,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狐狸中已经有人吃过了,谁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果子,狐狸也一样行!”(这只狐狸所表现的言行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我们可以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自我价值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系的人来实现自我价值。
)第十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心想,我自己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来了也吃不到葡萄,为什么我们不学习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前有猴子捞月,现有狐狸摘葡萄,说不定也会传为千古佳话呢!于是它动员所有想吃葡萄的狐狸合作,搭成狐狸梯,这样大家都吃到了甜甜的葡萄。
(这只狐狸采取的是问题取向的应对方式,它懂得合作的道理,最终的结果是既利于自己,又利于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