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孙权劝学》导学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导学案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讨、优化发展。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孙权劝学》导学案,欢迎大家阅读和分享。
《孙权劝学》导学案篇1【学习导言】《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与之“结友”的佳话。
本文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中去,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情况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学习重、难点】1、积累文言知识。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人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学习方法】朗读、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任选下面方法导入)A、你知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成语出自谁的口吗?你可知道他曾经因为学识浅薄被称为吴下阿蒙吗?是谁让他变成一位博学多识的人呢?B、三国时期吴国有位杰出的将领,名叫吕蒙。
他曾厌倦学习,但在孙权的劝说下,广泛涉猎史籍兵书,后来,帮助周瑜大败曹军于赤壁,还领兵打败关羽,占领荆州。
你想知道他的读书经历吗?C、在《伤仲永》这篇文章中,方仲永这位神童因为没有接受教育,而泯然众人;我们知道牛顿、爱因斯坦少年时代也因为鲁笨甚至被勒令退学。
丑小鸭能否变成白天鹅? “勤奋出天才”有没有道理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因为读书,达到了让人刮目相待的地步,你想知道这个故事吗?D、“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初一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揣摩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
4、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5、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6、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原文再现】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学常识】)吕蒙字,三国时国的名将。
一、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卿今当涂掌事()治经为博士邪()即更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涉猎()孰()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节奏停顿。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 自以为大有所益(4)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二、译——准确把握重点词句意思温馨提示——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2、重点语句翻译。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4)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三、析——把握课文内容。
1、整体把握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可分两层:一、孙权学,吕蒙学;二、鲁肃学,结友而别。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学习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4、感受人物的说话技巧。
【学习重点】学会理解文言词语,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导读指导】一、有关文中人物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
不久病故。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二、有关《资治通鉴》的信息:《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孙权劝学》中出现了两个沿用至今的成语,你知道是下面的哪两个么?下面众多成语都是出自于《资治通鉴》。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请君入瓮口蜜腹剑桃李满天下冰山难靠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学习步骤】一、朗读课文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通顺,读音准确,停顿正确。
【自检:A,好B,还需练习】2.同座互检诵读,纠正错误。
3、小组互读,检查朗读情况。
【组内竞赛: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4.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⑤ 蒙\乃始就学
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翻译课文
①参看注释,翻译课文,作出批注,划找疑难.
②小组讨论,解决疑难.
教师这样引导:A先让学生讨论完成导学稿上的“解释疑难字词”
B南区北区互读互译
C看着译文,南读译文北背诵课文原句,一句一换。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1)见往事耳(2)及鲁肃过寻阳
(3)蒙辞以军中多务(4)即更刮目相待
2、翻译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原文填空:①孙权指出吕蒙“学”的必要性,因为“”
②孙权是这样说服吕蒙学习的:“!,”
“,”
设计意图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教研组长
时改平
主备人
朱瑞玲
课型
新授
课题
15、孙权劝学
审核人
陈玉萍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会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学习时间】3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
本文讲了一个有关读书的故事。
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
孙权劝他,你现在当权,不可以不读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开始学习,后来果然大有长进。
这个出自我国一部著名的史学著作,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资治通鉴》二、作家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谥文正。
三、预习设计1、请默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一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按课文填空⑴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⑵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⑷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3、根据理解填空⑴《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文学常识填空《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积累文言词语“谓、岂、辞、邪、见、就、更、往事、孰若、遂”等,并疏通文章大意;2、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学习重难点】1.文言文字词的积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知识链接】1、相关人物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骁勇善战,但少谋略。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很快。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关于《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其中像《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自主学习】1、初读全文,给疑难字词注音,读通全文;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弄清课文大意,理解文中的词语;3、读懂课文大意,结合课文注释,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第2、3、4题。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积累“谓、岂、辞、邪、见、就、更、往事、孰若、遂”等文言词汇,并疏通文意。
二、再读课文,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翻译重点句子:(注意加点字词的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耳。
部编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学习重难点】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自主预习案】一、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 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____”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使就学7、卿今者才略..8、即更刮.目相看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五、问答题: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自主预习案】答案一、填空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编年体通史战国五代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惊讶、敬佩学有所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二、qīng shè shú suì三、1当权 2推辞 3研究 4粗略地阅读5了解 6于是,就 7才干和谋略 8刮擦四、1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优质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教学目标: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资料链接:文中人物:孙权,(182-252)即吴大帝。
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字仲谋,吴郡富春人。
208年与刘备联合,于赤壁大败曹操。
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
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外交家。
字子敬,临淮东城人。
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资治通鉴》,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sù)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
一、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卿.()涉.猎()孰.()遂.()邪.() 2、文学常识识记《资治通鉴》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命名。
二、课堂展示:(1)疏通文意,解释重点字词并翻译句子: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蒙乃始..就学。
5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6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7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朗读课文,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抓住各个人物的神态,注重体会以下几句的语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4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教案范文精选4篇(一)教案范文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篇名:《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孙权为什么要劝学;2.理解劝学的意义和价值;3.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文本的内容和语言;2. 理解劝学的重要性;3. 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劝学的内涵;2.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2. 学生课本;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前期准备】1. 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学生孙权的形象及相关背景知识;2. 创设情境:孙权作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动人的故事。
【导入】1. 复习之前学过的《乌鸦喝水》,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主要内容;2. 引发兴趣:告诉学生这节课要学习一个关于孙权的故事。
【学习过程】1. 阅读课文《孙权劝学》,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孙权要劝学?劝学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3. 教师组织全班进行讨论,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劝学的内涵和意义。
【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劝学?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总结;3. 鼓励学生感兴趣的同学向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巩固练习】1.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册的相关题目;2. 教师布置课后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下一篇文章的背景。
【课堂总结】1. 教师进行思维导图总结,将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内容概括出来;2. 再次强调劝学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孙权为什么要劝学?劝学的意义和价值【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孙权劝学的原因、劝学的意义和价值,并能够分析文本中的语言特点。
同时,通过学习该课文,也能够引发学生对劝学的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年级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孙权劝学导学稿
七年级语文教案(下)孙权劝学导学稿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孙权劝学的背景和故事情节,理解其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1.2 教学内容孙权劝学的文本内容解析。
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
文中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孙权劝学的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运用。
文中句子的翻译和理解。
2.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阅读方法。
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和教育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孙权劝学的背景和故事情节,解释重点词语,分析文中的句子。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翻译和解读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3.2 教学手段文本材料:孙权劝学的原文。
多媒体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导入:介绍孙权劝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意,回答问题。
讲解分析:讲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分析孙权的劝学思想。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2 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阅读理解:15分钟讲解分析:20分钟讨论交流:15分钟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翻译和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孙权劝学对自己学习启示的短文。
5.2 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翻译和解读作业进行评价,给出反馈和建议。
学生自评: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六章:教学拓展与延伸6.1 教学拓展介绍孙权的生平事迹和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孙权劝学的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孙权劝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讨论如何将古代的智慧应用到现代学习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 孙权劝学一、学习目标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二、学习过程【自主预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2)但.()当涉猎(3)见.()往事耳(4)自以为..()大有所益(5)及.()鲁肃过寻阳(6)即更.()刮目相待(7)蒙乃.()始就学(8)权谓.()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3.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2)见往事耳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孰若孤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卿言多务,孰若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即更刮目相待。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原创导学案
孙权劝学【学习导言】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虽战功赫赫,却不爱读书学习,在孙权的劝说下他发奋读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以至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成就了一段佳话。
让我们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文章,直到背诵;在合作探讨中,让我们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积累一些文言知识,理清文章思路。
【学习过程】课前学习:自主体验(通读课文,积累基础,了解常识,感知课文)【通读课文】反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直到背诵。
【积累基础】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画线词语,然后读一读,查一查,写一写:卿.()邪.()遂.()孰.()即更.()刮目相待博士:往事:刮目相待:【了解常识】1.司马光及《资治通鉴》:3.我对文中人物的了解(孙权、吕蒙、鲁肃):【感知课文】课内学习:合作探究(研读文本,重点巩固)【研读文本】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请你结合课文注解,先自己疏通文意,不懂的词句可在小组内质疑交流。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 请你再次朗读课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2. 文章以“学”字贯穿始终,请你以“孙权学、吕蒙学、鲁肃学”为依据,先给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字,然后将文章划分为三个层次。
①孙权学:②吕蒙学:③鲁肃学:【重点巩固】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⑴蒙辞.()以军中多务.() ⑵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⑶蒙乃.()始就学。
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⑸及.()鲁肃过.()寻阳。
⑹卿今当涂..()掌事。
⑺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意思: ⑻古今异义词: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 见往事..耳(古义:今义:) 2.指出下面加点的文言语气词所表达的语气,并加以翻译。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翻译: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语气翻译: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语气翻译: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卿言多务,孰若孤?⑵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课后学习:拓展延伸(课外积累,拓展练习)【课外积累】文中的人物都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出现过。
第4课《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梳理知识小窗1.《孙权劝学》选自《》,这是由______(填朝代)政治家、史学家 (填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通史。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由此定名。
3.此书与西汉司马迁的《》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两书作者并称“史学两司马”。
二、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卿()涉猎()孰()遂()三、解释画线的实词,翻译全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耳.()。
卿..()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蒙乃.()始就.()..()大有所益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文记事简练,只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片段,寥寥数语,就让读者感受到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其中,______________这个片段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从中获得了启示:______ _____四、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1.成语:①刮目相待:②吴下阿蒙:五、解释下列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六、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2.见往事耳古义:今义:3.担当涉猎古义:今义:4.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七、解释下列两组一词多义当:①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大:①与蒙论议,大惊曰()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八、文言句式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基础积累与运用】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2.依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当涂掌事:②涉猎:③才略:④大兄:3.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
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答: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答: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答:4.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5.(1)《孙权劝学》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诗》《》《》《春秋》等书。
6.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用成语写一段文字。
(1)比喻人学识尚浅。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另写的一段文字:7.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精段阅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对“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的正确翻译是:3.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仿照下列语段中划线句子,再写两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代汉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改变,或消失等。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学习目标】.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的内容和主旨。
【学习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一)预习导航、查找资料: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你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请写在下面空白处。
结合课下注释,运用工具书读,疏通文意,写下不懂的词或句子。
3、预习反馈:小组间互查预习情况。
我们刚才跟唱的这首歌曲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读过原著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啊,那我考考大家。
猜猜看这两位英雄人物是谁?简单翻译一下,讲述一下相关的故事。
(二)导入新课:猜猜看:他是谁?术甚爱之,常叹曰:“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四十万大军进攻濡须口,孙权率兵七万抵抗月余,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攻而不能破,远远的见对面吴军阵容整肃,将士严明,孙权英武异常,深为羡慕。
谁还知道有关孙权的故事。
今天我们再了解一个孙权劝学的故事。
首先(三)检查预习,请看导学案上的三个题,哪位同学板书答案?来我们一起订正答案。
请相邻同学互换用红笔批阅。
、《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2、司马光(名)是北宋(时)_____家、______家(评)。
3、请归纳本文两个成语:比喻人学识尚浅:________用新的眼光来看待:________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充分,下面进行(四)多层次朗读,首先明确要求(齐读):先看第一层一、读准字音,读明节奏。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导学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一、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文章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本文篇幅短小,在教学时应侧重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解读能力,本课篇幅短小,且内容不难,因此,本课主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在分组预习中学生通过参看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合作探讨掌握字词、疏通文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启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自主学习。
二、资料助读(一)关于孙权、吕蒙、鲁肃:1.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三国志》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
”《吴历》2.吕蒙(178-219) ,东吴大将。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
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
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3.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周瑜死后,官至东吴大都督,统领东吴兵马。
三国时吴国的军师。
(二)关于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
政治上是保守派,对抗王安石变法。
学术上有不朽贡献:历经19年编写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作品简介:《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书名《资治通鉴》中资:帮助;治:治理;通,通史;鉴,借鉴。
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来帮助加强统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复习精品导学案(word版)
本课的设计初衷,是为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作为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只有孩子们有了自信,才有可能持续保持对某些事物的兴趣和热情。
“失败是成功之母”应该改为“成功是成功之母”,特别是在孩子刚开始对某些事物倾注热情和精力的时候,对他们自信心的保护至关重要。
所以强烈建议平时的测验应在学目标范围内尽可能的简单,最大限度的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正所谓“大道至简”,在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下,教师的课堂要设计的简便扼要,要把较难的、复杂的问题、深刻的问题讲的轻松自然,诙谐幽默,像涓涓细流,于无声中浸润学生的思维。
本课在单元中,属于承上而启下的教学内容。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一。
、复习指导。
二、知识点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此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本文作者,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二)、重点字词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8、卿今者才略()9、即更刮目相待()()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四)、古今异义词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一词多义1、乃、蒙乃就学()、乃悟前狼假。
()2、当、: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余闻之也久()六)、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蒙乃始就学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七)、阅读比较,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写法上异同内容上不同点是:--------------------------------------------------------------------------------------------------------------------------------------------------------------------------------------内容-相同点是:-------------------------------------------------------------------------------------------------------写法上不同点是:---------------------------------------------------------------------------------(八)、写一写1、有关劝学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孙权劝学复习导
学案
复习目标:
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一°、复习指导°
二、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此书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本文作者,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四)、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五)、一词多义
1、乃、蒙乃就学()、乃悟前狼假°()
2、当、: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
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余闻之也久()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阅读比较,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写法上异同
内容上不同点是:
-------------------------------------------------------------------------------
-------------------------------------------------------------------------------------------------------内容-相同点是:
-------------------------------------------------------------------------------------------------------
写法上不同点是:
---------------------------------------------------------------------------------
(八)、写一写
1、有关劝学和勤奋学习的名言°
2、有关勤学的成语
(七)、成语积累
①. “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
(九)、内容及写法理解
1、本文主要写孙权的善于劝学和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2、通过鲁肃对吕蒙的“议论”来表现吕蒙的惊人长进°采用了--------描写的手法来证明°
3、人物形象:
答案: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
吕蒙—吴国名将,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鲁肃——吴国谋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4、启示
示例: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学习对成长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③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