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成语、俗语范
三国演义的成语歇后语
三国演义的成语歇后语1. 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造句:他为了请那位专家出山,真可谓是三顾茅庐啊,这股子诚意太让人佩服了!2.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造句:在困难的时候,他就会用望梅止渴的办法来给自己打气,哎呀,这也算是一种自我激励吧!3. 草船借箭: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造句:他那一招简直就是草船借箭啊,轻轻松松就解决了难题,厉害厉害!4. 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造句:看他在会议上舌战群儒的样子,真有大将之风啊!5. 乐不思蜀: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造句:他到了那繁华之地,就有点乐不思蜀了,这可不行呀!6. 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造句:他为了这个项目鞠躬尽瘁,这种精神太值得学习了!7. 单刀赴会: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造句:他居然单刀赴会,去和那些厉害的人物谈判,真是勇敢啊!8.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造句:没想到他这段时间变化这么大,真让人刮目相看啊!9.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你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别让人觉得你还是个吴下阿蒙呀!10. 空城计: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造句:他这一招空城计使得太妙了,把对手都给唬住了,哇塞!我觉得《三国演义》里的这些成语歇后语真的是太有意思了,充满了智慧和谋略,让人回味无穷啊!。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以下是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1.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4. 关公舞大刀——拿手好戏
5.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6.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7.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8. 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
9.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10.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1.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12.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3. 蒋干盗书——上当受骗
14.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5. 曹操割须弃袍——不惜颜面
16.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17.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18. 赵云救阿斗——奋不顾身
19.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0. 张飞卖豆腐——人硬货软
这些歇后语都与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和事件有关,涉及到其中的著名人物如诸葛亮、关羽、曹操等,以及一些著名的战役和情节。
它们通常具有幽默和讽刺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三国演义这部经典作品。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东汉末年,皇帝昏聩无能,宦官专权,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乱世之中,一代枭雄与英雄人物竞相涌现,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一)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张飞遇李逵——黑对黑;黑上加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不念旧情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东吴招亲——上当一回;弄假成真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对着赵云摔阿斗——收买人心黄忠出阵——不服老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叫阵——不服老;不甘示弱;老当益壮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不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二)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孔明用计——神机妙算刘阿斗的江山——白送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刘备上了黄鹤楼——胆战心惊;战战兢兢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盲人看三国(《三国演义》) ——装模作样;装样子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关于三国演义的经典故事《千里走单骑》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刘备兵败投袁绍,关羽被曹操所俘,曹操礼遇甚厚,拜为偏将军,封为汉寿亭侯,但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降汉不降曹”;为报曹操知遇之恩,他策马千万众之中,杀颜良,诛文丑,解曹军白马之围;曹操更加喜爱关公,派关羽同乡张辽劝说,关羽说;“我知道曹公对我很好,但我受刘备厚恩,立誓生死与共,绝不能背叛于他。
”曹操听罢也无可奈何。
以后关羽打听到刘备下落,拜书告辞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一起去寻刘备。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导读: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18、阿斗的江山―――――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20、曹操诸葛亮―――――
脾气不一样
成语
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言过其实:原指语言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
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阿斗当皇帝 --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 --要杀人
草船借箭 --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 --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 --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 --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 --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 --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 --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 --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 --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 --有把握
周瑜讨荆州 --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 --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 --名不符实
诸葛亮当军师 --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 --空手而去 空手而回 吃曹操的饭 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关公战李逵 --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 --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 -备三上卧龙岗 --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 :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 :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 :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 :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 :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 :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 :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 “凤雏 ”的庞统,陆绩,顾邵) :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 :比喻乐而忘本。本文来自
张飞上阵 --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 --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 --人强货硬
阿斗的江山 --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 --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 --甘拜下风
关羽看《春秋》 --一目了然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以及诗句一、与三国有关的歇后语·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二、关于三国的成语和歇后语:下列成语和歇后语均出自于“三国”时期,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广告词
《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广告词【成语】顾曲周郎【解释】:原指周瑜业于音乐。
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成语】锦囊妙计【解释】: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
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
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解释】:指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解释】:比喻想占便宜,反而受到双重损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成语】坚壁清野【解释】:坚壁:坚固壁垒;清野:清除郊野。
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
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 又抢不到物资。
【出处】:《三国志•魏书•荀或传》:“今东方皆已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
”【成语】:舌战群儒【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成语】空城计【解释】: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成语】割须弃袍【解释】:割掉胡须,丢掉外袍。
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示例】:曹操割须弃袍”的事迹广为流传。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解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
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和歇后语(一)成语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割须断袍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足鼎立过五关斩六将乌合之众缓兵之计死心塌地虚张声势步步为营锦囊妙计七步成诗三顾茅庐初出茅庐危急存亡之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吴下阿蒙才高八斗如入无人之境对酒当歌煮豆燃萁七步之才八斗之才老骥伏枥望梅止渴单刀赴会木牛流马鞠躬尽瘁(二)歇后语后主降魏——不知羞耻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编草鞋——内行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羽赴宴——有胆有魄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菜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讨债——声势凶张飞上阵——横冲直撞张飞戴口罩——显大眼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阿斗的江山——白送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赵云大战长板坡——大显神威. 吕步见貂禅——丢了魂!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马谡用兵—言过其实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三国演义》中人物与故事的歇后语及成语
《三国演义》中人物与故事的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
歇后语最大的特点是谐音、比喻和会意。
现将有关三国故事和人物的歇后语收集如下: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曹操作事——干干净净草船借箭——多多益善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草船借箭——坐享其成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貂蝉唱歌——有声有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董卓进京——不怀好意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夫人——慌了神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关羽卖肉——没人敢来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请的就是你)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吕布见貂蝉——迷上了蒋干盗书——上了大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周喻打黄盖——装样子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初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醉生梦死谁成器,破马长枪定乾坤。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古代小说,被公认为中国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它以汉末三国时代为背景,描绘了魏国、蜀国和吴国这三个争霸一统天下的势力间的斗争和冲突。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其中也不乏一些幽默而富有智慧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的谚语形式,常常通过比喻和对比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下面将介绍三国演义中一些脍炙人口的歇后语。
1. 杀鸡焉用牛刀这是刘备在与刘表结盟时所说的一句歇后语。
刘表是蜀国刘备的远亲,刘备希望与他结盟。
而刘表认为自己地位比刘备高,不愿与之结盟。
刘备就用这句歇后语嘲讽刘表,意思是杀一只鸡不需要用大刀,也就是说与刘表结盟对他来说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大的付出。
2. 空城计空城计是诸葛亮在战胜曹操时使用的策略,也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战术之一。
这个歇后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被敌人包围的城市内外一片空旷,没有任何守备人员的情景。
当曹操带领大军攻打诸葛亮的城池时,诸葛亮就采取空城计,让城内人员全部撤离,城墙上挂满了红布,表现出繁忙的景象,以此欺骗曹军,让曹军恐惧不敢轻易攻城。
3. 四面楚歌这句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当时,蜀国和吴国联合起来对抗曹操的魏国。
曹操派出大军攻打吴国,吴国和蜀国的联军只能退守在赤壁附近。
曹军采用乘风火攻的战术,但被吴国和蜀国的联军成功击退。
形势逆转后,曹军遭到四面包围,失去退路,面临溃败的境地,因此形成了“四面楚歌”的局面。
4. 东山再起这句歇后语被用来形容败北后重新崛起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失去荆州后选择退到东山,暂时隐居在那里。
这句歇后语源自刘备在东山的隐居期间,他通过巧妙地利用自己的才能和人脉,重新整顿军队,最终再次崛起,并建立了蜀国。
5. 目不识丁这是形容一个人极其无知的歇后语。
故事源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小插曲,曹操将袁绍的军队击败后,在袁绍的书院中发现了一个讥讽曹操的小诗,诗中有一句“石头城下空吹笛,目不识丁怎吹得”。
曹操读了这句诗后,感觉非常悲伤,因为它准确地揭示了他对袁绍等人的无知和愚昧。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本文是关于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感谢您的阅读!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18、阿斗的江山―――――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成语
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言过其实:原指语言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
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出自三国演义名著的歇后语_歇后语大全
出自三国演义名著的歇后语以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事件以及与之有关的人物为素材而创造的,蔚为壮观,千姿百态。
下面小编整理了出自三国演义歇后语,欢迎大家阅读。
出自三国演义歇后语(精选)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2.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3.关公开凤眼——要杀人4.草船借箭——坐享其成5.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6.关羽卖肉——没人敢来7.草船借箭——满载而归8.貂蝉唱歌——有声有色9.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10.孔明练琴——老生常谈11.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1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13.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14.草船借箭——有把握1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16.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17.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18.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19.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21.吕布见貂蝉——迷上了22.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出自三国演义歇后语(热门)1.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3.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4.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5.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6.关羽赴宴——有胆有魄7.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8.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9.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10.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11.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12.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13.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4.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15.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16.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17.董卓进京——来者不善18.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19.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20.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出自三国演义歇后语(最新)1.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2.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刘备编草鞋——内行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6.周喻打黄盖——装样子本文来自献祝福网7.张飞讨债——声势凶8.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9.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10.张飞讨债——声势凶11.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12.张飞上阵——横冲直撞13.张飞戴口罩——显大眼14.阿斗的江山——白送15.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16.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17.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18.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描写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0句左右
描写三国演义的歇后语100句左右同学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我们的四大名著之一,那么同学们知道描写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哪些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国演义歇后语,方便大家学习。
三国演义歇后语1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2.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3.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4.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5.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6.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7.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8.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9.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10.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11.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12.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13.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14.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15.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16.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17.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18.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19.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20.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21.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22.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23.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24.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25.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26.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27.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28.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29.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30.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31.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三国演义歇后语21.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2.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3.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4.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5.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6. 关公开凤眼-------要__7.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8.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9.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10.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11.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12.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13.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14.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15.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16.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17.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18.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19.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20.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21.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22.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23.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24.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25.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26.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27.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28.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29.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30.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31.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32.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33.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34.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35.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36.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37.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三国演义歇后语31.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2.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3.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4.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5.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6.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7. 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8.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9.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10.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11.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12.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13.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14.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15.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16.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17.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18.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19.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20.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21.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22.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23.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4.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25.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26.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27.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28.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29.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30.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31. 关羽开凤眼—————要__32.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33.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34.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35.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36.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37.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三国演义》相关的诗句、成语、谚语、歇后语
《三国演义》相关的诗句开篇诗: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苏轼: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辛弃疾:生子当如孙仲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杜甫: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成语、歇后语1、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2、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3、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4、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5、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6、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7、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8、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1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11、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12、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13、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说的是谋士徐庶有心帮助蜀汉,却被曹操扣他母亲为人质,逼迫他归附曹操。
他到曹营后,坚决不为曹操出谋划策。
1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说的是东吴大将黄盖想要假装投降曹操,为取得曹操信任,周瑜、黄盖表演了一场“苦肉计”:由周瑜把黄盖痛打了一顿。
15、单刀赴会——本是写蜀汉荆州守将关羽只身前往充满敌意的东吴参加会谈。
现在用来表达独身一人前往敌营的意思。
16、大意失荆州——本是写关羽麻痹轻敌,被东吴陆逊长途奔袭攻占了荆州。
现在用来表达因麻痹大意而造成重大失误。
17、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像我那旧手机,留着吧,卡得要死,好多功能都不好使了;扔了吧,又觉得还有点用处。
那天我和朋友讨论要不要换工作,他说现在的工作就像曹操吃鸡肋,工资不高还累得很,可又怕辞职了找不到更好的。
2.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我邻居就是这样,每次找我借东西,都说很快就还。
上次借我那本书,都好几个月了,还没还呢,真像刘备借荆州。
我跟他说:“你可不能老是这样,这书我还想再看呢。
”他还笑嘻嘻地不当回事儿。
3.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学校里表演节目,有个小品就是模仿这个情节。
一个同学演周瑜,装着很生气地打另一个演黄盖的同学,那演黄盖的同学还特别配合。
就像有些时候,两个人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像他们俩似的,一个假装生气动手,一个甘愿承受,真有意思。
4.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有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做手工,要把一根很细的线穿过一个小针眼儿,我眼睛本来就不大,弟弟眼睛倒是大,可我俩都穿不进去,就在那儿干瞪眼,这不就跟张飞穿针一样嘛。
我还打趣说:“咱这可真是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了。
”5.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新到一个班级,有个同学就像徐庶进曹营似的。
大家聊天的时候,他就坐在那儿,不管别人怎么逗他,他就是一言不发。
我就想啊,他是不是心里有啥事儿呢?还是就这种性格?就像徐庶因为对刘备忠心,到了曹操那儿就不说话一样。
6.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我们办公室有个同事,想抢别人的项目,他那点心思就跟司马昭之心一样,谁都看得出来。
他还在那儿装模作样的,别人都在背后悄悄议论呢。
我就跟另一个同事说:“他以为他那点小九九大家不知道啊,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事儿。
”7.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玩游戏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可聪明了。
当我们被困在一个很难的关卡时,他就像诸葛亮弹琴一样,突然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就兴奋地喊:“你可真是诸葛亮再世啊,这就计上心来了。
”8.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典故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典故导读: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刘备,三国时蜀主。
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
事出《三国演义》。
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
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
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
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
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
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
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
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
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
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
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
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
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
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
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
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
三国演义成语和歇后语以下是二十条相关内容:1. “三顾茅庐”,这就像是你为了追求心中梦想,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努力争取,刘备不就是这样请出诸葛亮的嘛!2. “草船借箭”,哇塞,这不就跟我们在困难中巧妙地利用资源一样嘛,诸葛亮可真是太神了!3. “望梅止渴”,嘿,曹操这一招真高啊,就好像我们在口渴难耐时想象有好喝的饮料来解馋一样。
4. “乐不思蜀”,刘禅这家伙,简直就是玩得都忘了本了,这可不行呀!5. “单刀赴会”,关羽多勇敢啊,一个人就敢去赴会,这胆量谁能比?6. “赔了夫人又折兵”,哎呀呀,孙权这可真是亏大了,就像我们有时候偷鸡不成蚀把米一样。
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这一路那叫一个威风,谁能有他这么厉害?8. “七擒七纵”,诸葛亮对孟获可真是有耐心呀,这胸怀真让人佩服!9.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不就是说就差那么一点点关键因素嘛,就像做菜就差一味调料一样。
10. “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不就是这样嘛,人在那,心却不在,这种感觉肯定不好受。
11.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就是说人多力量大呀,大家一起想办法总比一个人强吧!12.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哈哈,想象一下张飞那粗粗的手指头去穿针,可不就只能瞪着眼干着急嘛。
13.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两人配合得多默契呀,为了大局甘愿这样。
14.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多聪明啊,稍微一思考就有好点子了。
15.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鲁肃当时估计都懵了吧,哈哈。
16.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这箭术,谁不羡慕呀!17.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蒋干这笨蛋,就这么容易被骗了。
18. “马谡失街亭——言过其实”,光会说可不行呀,得有真本事。
19.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他心里肯定不好受,哪还说得出话来。
20.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这一看就知道没好事呀!我的观点结论:《三国演义》里的成语和歇后语真是太有意思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和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
《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竖子成名斗酒只鸡清尘浊水釜中之鱼掩目捕雀豕中枯骨平视获罪升堂拜母煮豆燃萁阔步高谈太丘道广才高八斗难兄难弟同恶相济去梯之言力事俱备,只欠东风坐不窥堂穷鸟入怀梁上君子坐不安席求田问舍作奸犯科枕石漱流哭竹生笋乐不思蜀十鼠同穴长林丰草弊车赢马吴卜阿蒙心膂爪牙青蝇吊客髀肉复生开门揖盗引咎责躬浮瓜沉季闻雷失箸引虎自卫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望梅止渴不谋而同牵裾而谏车载斗量言过其实日月入怀枯树生华形影相吊青蝇染白云中白鹤秉烛夜游穷兵黩武老牛舐犊衣绣昼行•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曹操作事--干干净净•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诸葛亮用兵--神岀鬼没-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三国演义》歇后语荟萃
《三国演义》歇后语荟萃1.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意思:指借东西不归还。
出处:《三国演义》中,刘备暂借荆州后一直占据不还东吴。
- 造句:你可不能像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借了东西就得按时还。
- 小片段例子:“嘿,小张,你上次借我的那本小说呢?”小李问道。
“哎呀,我还没看完呢,再等等。
”小张回答。
“你可别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我自己也还想再看一遍呢。
”小李皱着眉头说。
“哪能呢,我肯定会还你的,就是最近太忙了。
”小张急忙解释。
可过了好几个月,小张还是没还。
小李生气地说:“你真的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啊,以后我可不敢再借给你东西了。
”结论:借东西不还会让人失去信任。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意思:表示双方心甘情愿做某事。
出处:赤壁之战时,周瑜与黄盖定下苦肉计,黄盖诈降曹操。
- 造句:他们俩这样互相配合,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小片段例子:“你看那两个人,一个在那训斥,一个低着头听着,也不反驳。
”小王对小赵说。
“这有啥奇怪的,说不定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
”小赵笑着说。
“不会吧,怎么会有人愿意被骂呢?”小王疑惑地问。
“嗨,你不懂,他们可能是为了达到某个共同的目的,这就像是演一出戏,一个负责演狠角色,一个负责配合,这样才能骗过别人啊。
”小赵耐心地解释。
结论:有些看似不合理的行为背后可能是有共同目的的配合。
3.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意思:形容人沉默不语。
出处:徐庶被曹操骗到曹营后,因母亲自尽,发誓不为曹操出一谋一策,进曹营后不再说话。
- 造句:自从那件事发生后,他就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小片段例子:办公室里,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着新的项目方案。
只有老张,坐在角落里,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老张,你怎么不说话呀?你经验丰富,肯定有很多想法。
”小王好奇地问。
老张只是摇了摇头,还是不说话。
“老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怎么这么沉默呢?”小李小声地跟小王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成语、俗语
成语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成语2
1:百步穿杨(黄忠) 2:百战百胜(曹操) 3:负薪救火(诸葛亮)
4:七擒七纵(孟获) 5:乐不思蜀(刘禅) 6:大获全胜(刘备)
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 8:不计其数(曹操)
9:不识时务(鲁肃) 10:肺腑之言(貂禅) 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
12:三顾茅庐(刘备) 13:顿开茅塞(孙权) 14:捶胸顿足(刘备)
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达) 17:寡不敌众(周瑜)
18:诡计多端(姜维) 19:鹤发童颜(李意) 20:虎入羊群(张飞)
22:初出茅庐(诸葛亮 )23:草船借箭(诸葛亮) 24:望梅止渴(曹操)
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
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
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
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
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
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
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鱼得水
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周郎顾曲
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初出茅庐
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七擒七纵
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望梅止渴
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木牛流马
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辕门射戟
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歇后语、俗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张飞卖肉--光说不割·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张飞绣花--粗中有细·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关公开凤眼--要杀人·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关羽卖肉--没人敢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关公喝酒--不怕脸红·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关帝庙夫人--慌了神·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三个臭皮匠--顶个·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关公赴会--单刀直入(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就是惯用语,“过五关,斩六将”“既生瑜,何生亮”“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英雄所见略同”“大意失荆州”“挟天子以令诸侯”“死诸葛吓死活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