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35.0分)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
B. 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 将矿石研磨成粉末
D. 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2.“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钻进石
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

”这里叙述中的“我”
是指()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氮气
D. 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浑浊河水
B. 番茄蛋汤
C. 石蕊溶液
D. 液态氢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 用煤、石油、天然气作燃料
C. 干冰用于冷藏食品
D. 用铜或铝制作导线
5.如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验证的部分性质
B.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 验证是否收集满
D. 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6.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木里县突发森林火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
B. 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C. 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7.“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
[CO(NH2)2]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定条件
B.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
C.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改变
D.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
8.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 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克
D. 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晶体
9.科学家研究得到一种物质,其分子结构像一只小狗(如
图),于是取名叫狗烯,狗烯的化学式为C26H26,下
列关于狗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g
B. 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C. 狗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
D. 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0.
A B C D
11.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因此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都会放出热量,因此放热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C.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都相同
D. 铜在空气中久置后表面生成铜绿,说明铜的锈蚀可能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12.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13.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
一种最理想的燃料,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分解能得到氧气
B. 丙和丁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
C. 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一种碱
D. 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14.将10g氧化铜粉末加入到100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微热到氧化铜全部溶解,
再向溶液中加入ag铁粉,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在低温下烘干,得到干燥固体质量仍然为ag,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
C. 加入铁粉后有红色固体产生,还有少量气泡产生
D. a的取值范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
15.建设湿地公园,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
答下列问题:
(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______等有害气体。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______。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______。

16.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是铁和铁的合金,图甲是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图乙是铁原子结构示意图,仔细分析并回答:
(1)地壳中含量居第四位的是铁,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是指
_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
(2)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图乙中X的值为______;
(3)工业炼铁的原理是:Fe2O3+3CO高温2Fe+3CO2,此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

17.发展低碳经济,降低碳排放,就是要尽量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图是部分物质与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在高温下与SiO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SiO2 高温Na2SiO3+CO2↑,Na2SiO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2)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缓慢氧化可转变为二氧化碳,其原理可以表示为:C6H12O6+6O2 酶6CO2+6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
(3)物质R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CO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丁烷(C4H10)等物质都属于有机物中的烷烃,写出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
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9.生铁和钢都是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生铁中碳的含量为2%~4.3%,钢中碳的含量
为 0.03%~2%,为测定某种铁合金中碳的含量,小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合金样品盛
注:碳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3)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20.实验室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制取气体
制取O2:2KClO32KCl+3O2↑
制取CO2:……
制取Cl2: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已知: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列有A、B、C三种发生装置和D、E两种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仪器Ⅱ的名称是______;
②用D装置收集Cl2时,Cl2应从______管口(填导气管接口处的字母)进入瓶中。

③用A装置制取氧气后,从剩余固体中分离出MnO2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和洗
涤。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下列对制取三种气体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制取CO2和Cl2的发生装置相同
B.O2、CO2和Cl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制取Cl2的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D.用E装置收集O2时,O2应从d管导入
21.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
究。

【查阅资料】
1、蚁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
2、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3、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变蓝
【提出问题】蚁酸的酸碱性及分解产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猜想②:蚁酸的分解产物是水和一氧化碳;
猜想③:蚁酸的分解产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经讨论,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
1、探究蚁酸的酸碱性。

用pH试纸测得蚁酸溶液的pH值______7(填“>、<或=”),证明蚁酸溶液呈酸性。

2、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为了确认蚁酸分解的所有产物,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B中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写出E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上述猜想______正确。

【实验反思】
(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上述实验装置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

【拓展应用】
(4)人们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会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NaOH溶液B.食醋C.食盐水D.肥皂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A、米饭在人体中消化成葡萄糖是由淀粉变为葡萄糖,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酸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将矿石研磨成粉末,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用醋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是醋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将其除去,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

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A
【解析】
解:汽水中含有或溶有CO2,进入体内,温度升高,气体或CO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或CO2从体内逸出,因此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故选:A。

根据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3.【答案】D
【解析】
解:A、浑浊河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B、番茄蛋汤中含有水和溶于水、不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
C、石蕊溶液中含有石蕊和水,是混合物;
D、液态氢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

故选:D。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

4.【答案】B
【解析】
解:A、活性炭能够吸附异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可以用作燃料,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C、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铜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B。

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5.【答案】B
【解析】
解: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相互刻划能够判断物质的硬度。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6.【答案】C
【解析】
解:A、森林地表腐质层的可燃性气体在雷击作用下达到着火点而燃烧,引发森林火灾,故选项说法正确。

B、森林大火不易扑灭是因为山势陡峭,树林茂密,难以通过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故选项说法正确。

C、出动直升机开展吊桶投水扑灭山火,主要目的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消防人员灭火时要防止被森林大火灼烧,并戴好防护面罩避免吸入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
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尿素
和水,方程式是:2NH3+CO2CO(NH2)2+H2O。

A.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
+H2O,故正确;
2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图中的四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不正确;
D.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有一种氧化物,故正确。

故选:C。

根据微观模型图结合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熟练分析微观粒子表示的物质的特征: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只有掌握这些才能顺利解题。

8.【答案】B
【解析】
解: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温度;故选项错误;
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正确;
C、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100克错误,故选项错误;
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降温结晶得到KNO3晶体,蒸发结晶错
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错误;B、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比氯
化钠饱和溶液的浓度大正确;C、4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
钾63.9克错误;D、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以采用蒸发结晶得到KNO3
晶体错误;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答案】D
【解析】
解:A、狗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38,故选项说法错误。

B、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26)=12:1,则狗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狗烯是由狗烯分子构成的,1个狗烯分子是由26个碳原子和26个氢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狗烯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A、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
行分析判断。

C、根据狗烯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
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
解:A、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不能判断稀盐
酸和蒸馏水,该选项不合理;
B、加水溶解,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不合理;
C、将铜片分别放入到Zn(NO3)2溶液、AgNO3溶液中,放入硝酸锌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铜活泼,放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析出
白色固体,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合理;
D、将气体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选项不合理。

故选:C。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显中性溶液和显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锌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1.【答案】D
【解析】
解:A、化合物是纯净物,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则不
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B、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错误;
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但由于原子结构不同,所以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故错误;
D、铜器表面生成铜绿【Cu2(OH)2C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铜器表面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有关,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
B、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但放出热量的变化不一定都是氧化反应;
C、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铜生锈的条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较难,考查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应注意特例的存在。

12.【答案】A
【解析】
解:
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非氯化亚铁。

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可以转化;
C、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生成一氧化碳。

可以转化;
D、硫酸铜和可溶性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可以转化。

故选:A。

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举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

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一步转化时,第一要注意转化的方向,第二是要是否存在明显的不能实现的转化,也就是找出明显的突破口来加速题目的解决。

13.【答案】B
【解析】
解: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
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
A、甲和乙元素组成的物质过氧化氢、水分解能得到氧气,故A正确;
B、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电子,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
电子,故B错误;
C、甲、乙、丙三种元素能组成氢氧化钠,故C正确;
D、丁的单质在乙的单质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甲、乙、丙、丁分别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且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甲
的单质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所以甲是氢元素,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
子层数的3倍,所以乙是氧元素,丙的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丙是钠元素,丁与乙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丁是硫元素,然后将推出的元
素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
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4.【答案】A
【解析】
解:设与10g氧化铜反应的硫酸质量为x,消耗铁质量为y,生成铜质量为z,CuO~H2SO4~Fe~Cu,
80 98 56 64
10g x y z
===,
x=12.25g,y=7g,z=8g,
因为生成了8g铜,因此a=8g,则加入的铁粉应该是8g,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8g-7g=1g,
根据题意有:
Fe+H2SO4═FeSO4+H2↑,
56 98
1g 1.75g
稀硫酸质量分数:×100%=14%,
通过计算可知,稀硫酸质量分数是14%,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加入铁粉后析出红色固体,产生气泡,a的取值范围:a≥8,因此A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N2CO 3H2O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解析】
解:(1)湿地公园的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故答案为:N2;(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故答案为:CO;
(3)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故答案为:3H2O;
(4)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湿地公园的空
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表示为N2;湿地公园的空气质量优良,空气中
基本不含SO2、NO2、CO等有害气体;湿地公园的湖中水波荡漾,用数字和符号表示3个水分子,表示为3H2O;湿地公园的春天百花盛开,花香四溢,从微观上解释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的书写、分子的性质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

本考点
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6.【答案】元素26 2 CO
【解析】
解:(1)人体缺铁容易患贫血病,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锌、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6,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26=2+8+14+x,x=2。

(3)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铁中的氧,具有还原性,此反应中还原剂是一氧化碳。

故答案为:
(1)元素;
(2)26;2;
(3)CO。

(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2)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
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4 H2O H2CO3=H2O+CO2↑(合理即可)C3H8+5O2点燃3CO2+4H2O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