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的控制方法

合集下载

花卉的花期控制有哪些方法

花卉的花期控制有哪些方法

花卉的花期控制有哪些方法花卉的花期控制有哪些方法①调整播种期、扦插期调整播种和扦插的日期,可使花卉在人们指定的日期开花,以供观赏。

如唐菖蒲采用分期栽种的方法,即从3月下旬到7月每隔10天栽种一批种球,可以做到四季有花;大丽菊从扦插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左右,欲使其在国庆开花,增添节日气氛,可在6月进行扦插,并加强水、肥管理即可实现。

其余如一串红、菊花、金鱼草等花卉都可用此法调控花期。

②春化处理春化处理就是将花卉的种子、幼苗或球根经过低温阶段促成发芽、生长及花芽分化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也能调控花期。

如牡丹正常花期为谷雨前后,欲使其花期提前到春节,可在春节前2个月左右,将其放在5~7℃的低温环境中处理7天,然后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其温度保持在16~20℃,进行正常管理即可;如让杜鹃不在春季开花,可将其放在2~5℃的环境中,半月浇水1次,就可将其花期延后至“五一”或秋季。

③光照处理不同花卉对光照的需求不一样,要调控花期可用控制其光照时间的长短来实现。

如一品红、蟹爪兰等短日照花卉,可采用遮光的方法,每日只让其接受8~lO小时的光照,持续2个月左右即可提前开花;菊花在花芽分化前,每天增加其光照时间在12小时以上,即可抑制花芽分化,使其延后开花;昙花是夜间开花的植株,但我们可通过昼夜颠倒的光照处理,让其在白天开花,即白天将其放在遮光的暗房,夜间用高瓦数灯照射,连续数天即可。

④温度控制调整花卉生长发育期的温度,同样可以调控花期。

如米兰、茉莉、瓜叶菊等在较高温度下能形成花芽,若要提前开花,可进行加温处理让其如期开花,丁香、梅花等在开花前放入冷室,待花蕾透色时移到8~15℃的环境中就可使其开花;若要杜鹃在春节开花,可在春节前1个半月对其加温,并保持在13~21℃,待花蕾膨大时停止加温,就能让它在春节如期开放。

⑤扣水催花即采用扣水干旱处理的方法使未进入自然休眠期的花卉进人休眠期,然后再打破休眠使之开花。

如紫荆花、白玉兰等在8月进行扣水干旱处理,待其自然产生落叶后,给予适宜的水肥条件,就能让其提前到10月开花。

花期调控的方法有哪些_1

花期调控的方法有哪些_1

花期调控的方法有哪些
控制浇水,为了使植株能顺利开花,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控制温度,需将室温稳定在20~28℃
之间,使植株能顺利开花;合理追肥,需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稀薄的液肥,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1、控制浇水
可通过控制浇水的方法使植株能尽早开花,在开花期间可每隔10~15天浇一次水,使土壤处于微微湿润的状态即可。

给植株浇水时,可选择浇灌未遭受污染的河水或是晾晒2~3天后的自来水。

2、调节温度
大多数植株适宜生长在温暖的环境中,若环境温度过低,会使得植株无法正常开花。

需植株转移到能调节温度的室内养护,并将室温稳定在20~28℃之间,以维持植株的正常生长。

3、合理追肥
植株在生长期间对养分的需求较大,日常养护期间,需每隔半个月施加一次肥料,可选择施加稀薄的液肥或养分均衡的氮磷钾复合肥,促进植株进行花芽分化。

在开花后还需施加尿素肥使其开出更为鲜艳的花朵。

4、补充光照
植株在生长期间对光照的需求较大,需通过光照合成养分用于开花,为了加快植株的开花速度,需将其转移到光线明亮的环境中养护,每日需给予不小于6小时的光光照,在正午十分光照过强时,需在上方搭建一层遮阳网来弱化光线的强度。

花期管理的技巧

花期管理的技巧

花期管理的技巧花期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措施和方法,延长花卉的开花时间,使其花期更加持久,提高观赏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花期管理技巧。

首先,合理控制温度。

温度是影响花朵开放和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花卉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有些花卉喜欢凉爽的环境,有些则比较耐寒。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花卉的需求来控制花房或花坛的温度。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花卉生长最适宜的季节,此时的温度适中,有利于花卉的开花。

其次,合理管理水分。

花卉的开花与水分的供应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花卉在开花期间需要较多的水分,特别是在干旱的季节,需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烂根的情况发生,为此可选择透气性较好的盆土,或者加入适量的蛭石和河沙等介质来提高排水性。

另外,根据不同花卉的习性,还可以采用干湿交替的浇水方法,即在花卉将要开花前增加浇水量,待花朵开放后减少浇水量。

再次,适度施肥。

施肥是花卉生长和开花的重要环节。

在花期管理中,可以根据花卉的生长需要适量地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

有机肥具有慢释放的特性,可以为花卉提供长期的养分,而复合肥则能更全面地满足花卉的营养需求。

但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造成花卉生长过旺,导致开花时间缩短。

另外,施肥时要选择合适的时机,一般在春季、夏季和秋季进行施肥,冬季则不需要施肥。

此外,适当修剪花卉。

通过适当地修剪可以促进花卉的分枝和长势,增强其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使花卉的花期更长。

修剪的具体方法包括去除枯萎和病虫害部分的花朵和叶子,促进新梢的长出,适量修剪老枝和拔除生长过密的植株,以保持花卉的通风性和光照度。

但要注意选择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修剪,避免在花芽分化和生长期进行大规模的修剪,以免影响花卉的开花。

最后,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病虫害是影响花卉开花时间和持久度的重要因素。

在花期管理中,需要定期巡查花卉并对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可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定期清除花卉周围的杂草,清洗花叶和杀虫,并根据病虫害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洒。

花卉植物花期调控方法详细介绍!花期调控的意义是什么?

花卉植物花期调控方法详细介绍!花期调控的意义是什么?

花卉植物花期调控方法详细介绍!花期调控的意义是什么?花期调控是花卉栽培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特定时间获得花朵,以满足市场需求或美化环境,那花卉植物花期调控方法详细介绍!花期调控的意义是什么?一、花卉植物花期调控方法详细介绍:1.光照的调节:光照是花期调控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植物对日照长度非常敏感,因此可以通过延长或缩短日照时间来调节花期。

对于需要短日照条件的植物,可以在夜晚使用黑布或人工光源延长黑暗期。

相反,对于需要长日照的植物,可以在白天使用温室或人工光源延长光照时间。

2.温度的调节:温度对花期也有显著影响。

温度可以通过控制温室或种植环境的加热或降温来调节。

降温可以用于延迟花期,而加热则有助于提前花期。

此外,不同温度条件下,可以选择合适的花卉品种,以实现所需的花期效果。

3.控制花卉植物的生长期:通过控制花卉植物的生长期,可以精确控制花期。

这可以通过限制养分供应、修剪植物或通过生长调节剂来实现。

延迟生长期可以延迟花期,而促进生长期则有助于提前花期。

4.营养分配的调节:通过控制植物的营养供应,可以影响花卉的开花时间。

一般来说,减少氮肥的供应可以促进开花,因为氮过多会刺激叶片生长而延迟花期。

同时,提供适量的磷和钾肥料有助于促进开花和花朵的质量。

5.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化学物质,可以用于控制花期。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抑制植物的生长,从而促进花芽的形成和开花。

其他生长调节剂可以用于延迟花期或提前花期,具体应用要根据花卉品种和需求来确定。

6.控制环境条件:在温室或种植环境中,可以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通风来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开花。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条件对花期调控至关重要。

7.遗传改良:在花卉育种领域,也可以通过遗传改良来获得具有特定花期特性的新品种。

通过杂交和选择,可以培育出开花时间更加稳定和可控的花卉品种。

二、花期调控的意义是什么?1.最大限度提高产量:植物的花期和果实的生长有密切的关联。

梅花的花期调控

梅花的花期调控

梅花的花期调控一、梅花的花期调控梅花的花期调控主要受到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延长梅花的观赏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花期调控:1、温度控制:梅花的开花时间通常在早春,此时气温逐渐升高。

为了提早梅花开花时间,可以采取适当的升温措施,如将梅花移至温暖的室内或使用地热线等。

相反,如果想要延迟开花时间,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将梅花移至阴凉处或使用冷藏等方式。

2、光照调节:光照是影响梅花开花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进行花期调控,可以改变梅花的日照时间。

例如,增加光照时间可以促进梅花开花,而减少光照时间则可以延迟开花。

3、水分管理:水分对梅花的开花时间也有一定影响。

过度浇水会导致梅花生长过快,而缺水则会导致花期延迟。

因此,合理控制水分供应也是进行花期调控的重要手段。

4、土壤选择:土壤对梅花的开花也有一定影响。

透气性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有利于梅花的开花。

二、梅花的应用价值梅花在文化、艺术、医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例子:1、文化价值: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被赋予了崇高的文化内涵。

很多诗人、文人墨客都用梅花来象征坚韧不拔、高洁清雅的人格精神。

2、艺术价值:梅花在艺术领域也有着很高的价值。

例如,梅花被大量用于绘画、雕塑、盆景等艺术创作中,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

3、医药价值:梅花在传统医药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根据中医理论,梅花具有疏肝解郁、调理气血等功效,可以治疗许多疾病。

三、梅花的种植与管理要种植好梅花,需要进行科学的种植与管理。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种植与管理方法:1、种植方法: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进行种植。

在种植时,要将土壤松软并加入适量的肥料,以确保梅花生长所需的营养。

2、种植环境:梅花适应性较强,但在种植时仍需注意环境选择。

应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地方进行种植。

3、管理措施:在梅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维护。

例如,定期浇水、施肥、修剪、除草等,以保障梅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

控制植物花期的六大方法

控制植物花期的六大方法

控制植物花期的六大方法首先我看下控制花期有和作用:目前花卉的花期控制成为园艺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

花卉生产中花期控制可以保证市场周年供应。

园林花卉花期控制可以丰富不同季节花卉种类,满足特殊节日及花展布置的用花要求,创造百花齐放的景观。

如遇重大盛会(包括重要节日),植物花期如果控制不好,那也将会不得而用,延误时机(或商机)。

因此控制植物花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才能控制好植物花期,这里介绍六大方法,供参考。

一、掌握播种期和扦插期对一年生的花卉而言,可采用分期、分批播种的方法以达到廷长花期的目的。

如为使国庆开花,翠菊、千日红、百日草、万寿菊、一串红等应在7月中旬播种或扦插。

为使元旦或春节有花,金盏花、瓜叶菊、紫罗兰等花卉应于9月播种。

二、栽植时间与深度掌握好球根花卉栽植的季节,可使其在需要的日子里开花。

如国庆节要让唐菖蒲开花,宜提早两周雕刻、水养。

有的球根花卉适当浅栽可早开花,如玉栽植浅可促进生长,提早开花,栽植太深对生长不利,开花也晚。

三、摘叶和摘心有些草本花卉掌握好摘心时间,可控制花期。

如在9月10日对荷兰菊进行修剪,国庆可开花。

一串红摘心后25天开花,即9月5日摘心,国庆节有花;4月初摘心,“五一节”有花。

第二年春天开花的花卉,如白玉兰、梅花、桃花等要在国庆开花,可在8月下旬进行人工摘叶后控制水分。

待花芽形成后再加强水肥管理,使其进入旺盛生长,花芽提早成熟,国庆开花。

四、修剪和摘蕾植物的开花需要消耗许多养分,进行适度的修剪和摘蕾,可以使养分集中在花芽中,使花朵更艳更大。

如对菊花、金鱼草等进行修剪摘蕾可廷长开花期,使其在节日开花。

山茶、茉莉花和玫瑰花,花后剪去花枝,能促其再度开花。

五、施肥和遮阴处理对秋海棠、凌霄、凤尾兰、米兰、夹竹桃等花卉,如果用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或施于根部1至2次,能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

对杜鹃花、含笑、茶花等花卉,出现花蕾时将其置于温度较低的阴凉处,可使花期推迟到“五一节”开放。

控制植物花期方法

控制植物花期方法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5
控制花期的实际应用案例
花卉生产中的花期控制
01
花卉生产益的关键环节。通过控制花期,可
以确保花卉在最佳的时间段内开花,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
02 03
提前或延迟开花
在花卉生产中,通过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可以提前或延迟某些花 卉的开花时间。例如,使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灌溉条件,可以控制花 卉在特定时间开花。
花卉市场的需求
根据花卉市场的需求,花期控制可以帮助生产者满足不同季节和节日对 花卉的需求。例如,在情人节和母亲节期间,可以控制玫瑰花在特定时 间开花,以满足市场对玫瑰花的需求。
园林景观中的花期控制
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
花期控制是园林景观设计中提高观赏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配置不同花期的植物,可 以创造出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和吸引力。
整形
整形是通过改变植物的树形或花形来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例如,将植物修剪成特定的形状或结构,可以促进植物开花 。同时,通过整形也可以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
播种与移植
播种
播种是控制植物花期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从 而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例如,一些春季播种的植物,可以通过调整播种时间,使它们在夏季或秋季 开花。
遗传因素
不同植物的花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有些植物的花期 相对固定,而有些则可以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温度
温度是影响植物花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适宜的温度范围 内,温度越高,植物花期越早;反之,则花期越晚。
光照
光照也是影响植物花期的重要因素。光照强度和时长都会 影响植物的花期。一般来说,光照越强、时长越长,植物 花期越早。

花期的控制方法

花期的控制方法

花期的控制方法1 .控制植物主长开始期植物由生长至开花有一定的速度和时限,采用控制繁殖期、种植期、萌芽期、上盆期、翻盆期等常可控制花期.早开始生长的早开花,晚开始生长的晚开花。

四季海棠播种后12~14周开花,万寿菊在扦插后10~12周开花.3月种植的唐菖蒲6月开花,7月种植的10月开花。

分批种植,则分批开花。

水仙、风信子在花芽分化后,冬季随开始水养期的早迟而决定其开花期的早迟。

其他花卉上盆、翻盆的迟早,对开花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2.用园艺栽墙技术调节植株主长速度用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刻、嫁接等措施,调节植株生长速度,对花期控制有一定的作用,摘除植株嫩茎,将推迟花期。

推迟的日数依植物种类及摘取量的多少与季节而有不同.常采用摘心方法控制花期的有一串红、康乃馨、万寿菊、孔雀草、大丽花等等。

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用修剪法控制花期,在生长季节内,早修剪使早长新枝的,早开花;晚修剪则晚开花。

月季、狗尾红等在开花后,剪去残花,可陆续开花.剥去侧芽、侧蕾,有利主芽开花,摘除顶芽、顶蕾,有利侧芽、侧蕾生长开花。

环割使养分积聚,有利开花.秋季结扎枝条,可促使叶片提早变色。

9月把江南槐嫁接在刺槐上,一个月后就能开花.玉兰当年嫁接带花蕾的枝条,第二年就能在小植株上开花。

3.调节温度(1 )增加温度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缓慢不开花,这时如果增加温度可使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包括露地经过春化的草本、宿根花卉,如石竹、桂竹香、三色莫、雏菊等;春季开花的低温温室花卉,如天竺葵、兔子花;南方的喜温花卉,如扶郎花、五色茉莉,以及经过低温休眠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杜鹃、桃花等。

开始加温日期以植物生长发育至开花所需要的天数而推断。

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一般用15℃的夜温,25~28℃的日温,在匈加温的时候,要每天在枝干上喷水.原来在夏季开花的南方喜温植物,当秋季温度降低时停止开花。

如果及时移迸温室加温,常可使它继续开花.如茉莉、硬骨凌霄、白兰花、黄蝉等.(2)降低温度在春季自然气温未回暖前,对处于休眠的植株给予1~4℃的人为低温,可延长休限期,延迟开花。

花期调控名词解释

花期调控名词解释

花期调控名词解释花期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植物花期提前或延后,从而控制花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的过程。

花期调控主要是应用于农业、园艺和观赏植物的生产和管理中,以实现对花期的精确控制,从而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经济效益。

花期调控的目的是调整植物开花的时间,使其适应特定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

通过花期调控,可以合理安排花期,避免花期集中,减少市场供应的压力;也可以延长花期,延长花卉和观赏植物的销售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花期调控还可以减少生长病害和天气灾害对植物的影响,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品质。

花期调控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温度调控、光照调控和水分调控。

温度调控是通过调整温度来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例如提前花期可以利用温室和增温设施提供恒定温度环境;延后花期可以利用低温贮藏或控温技术延缓花蕾开放。

光照调控是通过调整光照的强度、光周期和光质来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例如利用人工光源提供补光,延长光照时间,提前花期;利用遮光达到延迟花期的效果。

水分调控是通过调整植物的灌溉方式和用量来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例如适时浇水、控制土壤湿度等。

生物方法包括栽培措施和生物调控。

栽培措施主要是通过合理的管理技术,如修剪、套袋、穴盘培植等,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开花时间。

生物调控主要是利用外源生长调节剂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例如利用植物激素乙烯酮、3-氯代噻伯酸等促进和抑制植物的花芽分化和开花。

化学方法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

例如,利用促进开花的化学物质,如合成植物激素GA3和4-氨基-3,5,6-三氯吡嗪等;或利用抑制开花的化学物质,如合成植物激素AVG和铬原酒石酸等,来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

总之,花期调控是通过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来调整植物的开花时间,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要求。

花期调控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植物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还可以为农业和园艺的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对花卉进行低温处理可促 进其开花。
高温处理
对花卉进行高温处理可抑 制其开花。
温度调节花期
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花卉 的花期。
光照调控法
长日照处理
对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可促进 其开花。
短日照处理
对花卉进行短日照处理可抑制其 开花。
光照调节花期
通过调节光照来控制花卉的花期。
栽培措施调控法
施肥调节
通过施用适当的肥料来调节花 卉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从
02
花期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花期调控的原理
01
02
03
花卉的生长发育
了解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 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是 进行花期调控的基础。
环境因子影响
温度、光照、水分、肥料 等环境因子对花卉的生长 发育产生重要影响。
植物激素调控
应用植物激素可调节花卉 的生长发育,是实现花期 调控的关键。
温度调控法
低温处理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花期调控技术的概述 • 花期调控的原理和方法 • 常见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 花期调控技术的实际应用 • 花期调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花期调控技术的概述
花期调控技术的定义
概念
花期调控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为手段,改变花卉的自然花期,以满足市场需求 或提高花卉产值的栽培管理技术。
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可以实现花卉在节日庆典中的集中展示和开放,增加庆典活 动的观赏性和吸引力。
花期调控技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花期调控技术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花卉产业的 发展。
通过花期调控技术,可以实现花卉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 化生产,提高花卉的产量、品质和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和 农业可持续发展。

控制植物花期方法

控制植物花期方法

控制植物花期方法控制植物开花期是通过一系列措施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方法。

开花期的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安排作物的生长时间,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在园艺种植中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让花卉出现在特定的节日或者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段,提高经济效益。

1.光照控制: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植物的开花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一般来说,很多植物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容易促使开花,而在短日照条件下则不易开花。

利用光照控制开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黑纸或者黑布遮光。

在植物进入休眠期之前,将植物遮光一段时间,使其感受到短日照的环境,从而促使植物在适宜的时机开花。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人工补光。

在晚上或者天黑后,利用人工灯光照射植物,延长光照时间,使植物认为白天时间更长,从而促使开花。

2.温度调控:温度也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开花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一般来说,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开花过程。

利用温度调控开花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低温处理。

将植物置于低温环境下一段时间,促使植物进入开花期。

另一种是利用高温处理。

将植物置于高温环境下一段时间,促使植物进入开花期。

3.水分调控: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植物开花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适宜的土壤湿度可以促进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开花,而干旱或者过湿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开花。

所以,在具体的种植过程中,要根据植物的需要,合理给予水分,保持土壤湿度适宜,从而促进植物的开花。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化学物质。

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可以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包括开花期。

例如,一些生长调节剂可以促使植物提前开花,增加开花数量或者延长开花时间。

根据植物的种类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喷洒或者浇水的方式施用在植物上。

5.营养物质的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开花过程是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供给的。

花期管理八措施

花期管理八措施

花期管理八措施1. 了解植物的花期特点花期是指植物在一年当中,花朵开放和凋谢的时间段。

不同植物的花期特点各异,了解植物花期的规律对于合理管理非常重要。

解释:植物的花期特点包括花开、花期持续时间以及花朵凋谢等环节。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花期管理。

2. 定期修剪花木定期修剪花木是花期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修剪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方向、调整植株的形态,并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新梢的生长。

合理的修剪还能够提高植物的通风性和采光条件,有助于花木健康地开花。

解释:定期修剪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花木的形态和生长,提高花木的形态美观以及更好地管理花期。

3. 给予适当的养分提供充足的营养是保证植物正常发育和花期良好的关键。

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合理施肥,包括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搭配使用,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解释:给予植物适当的养分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促进花木正常开花,达到更好的花期管理效果。

4. 控制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植物花期的重要因素。

不同植物对温度和湿度有不同的要求,合理控制环境条件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调控植物的花期。

解释:温度和湿度是影响花期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调控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花期。

5.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会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对花期的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优化病虫害防控策略等,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花木的生长和花期的良好状态。

解释:病虫害是对花木健康和花期管理造成威胁的因素之一,合理进行病虫害防治对于保证植物的花期非常重要。

6. 控制灌溉量灌溉是花木生长和开花所需的水分补给方式,但过量的灌溉可能导致根系缺氧,增加植物发生病害和根系死亡的风险。

合理控制灌溉量,根据植物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给予适当的水分,有助于花木的健康生长和花期管理。

解释:控制灌溉量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花木过多或过少的水分供应,促进花木的生长和开花,实现良好的花期管理。

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调整光照、水分等要素,延长花的开放时间

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调整光照、水分等要素,延长花的开放时间

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调整光照、水分等要素,延长花的开放时间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是花卉园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调整光照、水分等要素,我们可以延长花的开放时间,让花园更加美丽迷人。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进行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

首先,光照是花期控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不同种类的花卉,它们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多数花卉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因此,我们在选择花卉种植的位置时要考虑到光照情况。

如果花园的某个地方阳光充足,我们可以选择适合阳光条件的花卉进行种植,以延长花的开放时间。

另外,对于一些在夏季易受高温灼伤的花卉,我们可以在酷暑时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以保持花朵的鲜艳和延长开放时间。

其次,水分是花期控制中不可忽视的要素。

花卉对水分的需求也因植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注意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但又不能过度浇水。

过度浇水会导致根部缺氧,从而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开花。

相反,如果缺水,花卉则容易凋谢和枯萎。

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生长习性,适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延长花朵的开放时间。

此外,适当施肥也是花期控制的重要一环。

施肥能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花卉的生长。

对于不同种类的花卉,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使用有机肥料或者化学肥料来进行施肥。

在花期控制中,合理施肥可以帮助花卉更好地吸收养分,延长花的开放时间。

最后,及时采收和修剪也是延长花期的重要手段。

当花朵过去了最佳开放期后,我们可以及时采摘它们,减少花朵在植株上吸取养分的数量,从而使其他花芽能够更好地得到发展。

此外,对于有些花卉来说,及时修剪枯死的叶片和花朵,可以刺激植株长出新的花芽,延长整个花期。

综上所述,花园养护与花期控制是花卉园艺的重要部分。

通过调整光照、水分等要素,我们可以延长花的开放时间,使花园更加美丽迷人。

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花卉的特性和生长习性,合理运用光照、水分和施肥的手段,及时采收和修剪,以达到延长花期的效果。

花期调控的四种方法

花期调控的四种方法

1.调节花期日照处理法(1)短日照处理:此法可使短日照花卉提前开花,如菊花、一品红、叶子花、蟹爪兰等。

这类花卉在健壮生长之后,采用遮光处理,常用黑布(或黑塑料)将全株罩严,每天只给8~10小时光照,经过此处理50~60天后即可提前开花。

(2)长日照处理:采用长日照处理,可以使短日照植物花期延后,如将菊花在花芽未分化前(8月下旬),每天用灯光补充光照,使每天见光时间超过12小时,即可抑制花芽形成,延迟开花;反之,也可采取加光法使长日照花卉提前开花。

2.调节花期温度处理法(1)加温处理:对于需要在较高温度下才能形成花芽的花卉,如月季、茉莉、米兰、瓜叶菊、大岩桐、长春花、天竺葵等,只要提前加温,就能在需要开花时如期开放。

对于正在休眠越冬但花芽已经形成的花卉,如梅花、牡丹、碧桃、迎春等,经受霜雪后,移入室内,逐渐加温,使室温保持在5~25弋,并经常喷雾,就能提前开花。

(2)低温处理:多用于休眠越冬的花卉,如杜鹃、梅花、碧桃等,如在春季不让其开花,可将其放在2~5度的冷窖内,约每半月浇1次水,可使花期延后至“五一劳动节”或“国庆节”。

调节花期药剂处理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花卉,可以打破休眠,促进花芽分化,提前开花。

如用200~4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对八仙花、杜鹃、樱花等进行处理,对打破休眠有效。

3.调节花期栽培措施法利用花卉不同时期播种、扦插、修剪、摘心等栽培措施来控制花期。

如唐菖蒲采用分期栽种的方法,可以做到四季有花;一串红采用摘心措施,可以延迟花期20多天;大丽花从扦插到开花大约需要120天,采用分期扦插育苗,可调节花期。

下面介绍两种利用栽培措施调节花期的方法:(1)控制播种时间:植物生长至开花需要一定的时间,通过控制播种时间来调控花期是比较好的一种方法。

如一串红冬季在室内播种,保证一定的温度,可在春季开花。

但对于一些开花受长短日照控制的植物来说,提早或推迟播种时间往往会受日照长度的影响,植株未生长成熟即已开花。

浅谈花卉栽培中的花期控制

浅谈花卉栽培中的花期控制

浅谈花卉栽培中的花期控制花卉栽培中的花期控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帮助种植者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常见的花期控制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两种方式。

本文将从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操作方法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浅谈,并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在花卉栽培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生物花期控制生物花期控制是利用生物植物激素来控制花卉的开花时间。

植物激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物质,可以影响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如生长、开花、结果等。

在花卉种植中,常用的植物激素有GA3、ABA、CTS等。

其中,GA3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ABA抑制植物生长和开花,CTS则能够刺激花的生长和开花。

生物花期控制具有以下优点:1、相对环保,没有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的化学成分。

2、生产成本较低,易于操作。

3、保持花卉植株的自然生长状态。

1、依赖于植物品种和生长环境,不适用于所有花卉。

2、需要精确控制浓度和喷雾时间,管理难度较大。

3、控制效果受到气候和气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非生物花期控制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控制方法来实现对花期的控制。

常见的非生物花期控制方法包括晚种、提前掉芽、冷藏芽、人工调光等。

(1)晚种法:将种植时间推迟,延长生长周期,使花期晚一些。

(2)提前掉芽法:利用高温或干旱等环境条件促使花芽落下或转化为叶芽,从而推迟花期。

(3)冷藏芽法:通过将花草植物放到低温环境中,使花芽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延长生长周期。

(4)人工调光法: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通过调控植物的光周期来控制花期。

1、适用范围广,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花卉。

3、管理难度低,容易操作。

三、花期控制的操作方法花期控制的操作方法主要涉及到植物激素或非生物手段的使用。

使用前需要根据具体的植物品种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控制剂,同时需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喷雾浓度、喷雾时间和喷雾次数,尽可能地减少对植物的伤害。

密切观察植株的生长状态和花期,及时调整控制剂的使用量和时间,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目的。

花期调控技术

花期调控技术

2.温度与花期
1)低温与花诱导:低温促使植物开花即春化作用只是对开花期诱导作用 2)春化作用对开花影响:可分三类;种子春化.器官春化和植物体整株春化。 通常春化温度在0~17°C .3~8°C的温度范围对春化作用效果最佳
3.生长调节剂与花期
1)生长调芽分化与激素水平关系密切,分化前生长素含量低,分化后含量提高 3)植物激素对开花有明显刺激作用
2、调节温度
1)增温处理:a促进开花 (冬季加温) b延长花期 2)降温处理:a延长休眠期以推迟开花 b减缓生长以延迟开花 c降温避暑 d模拟春化作用而提早开花 3)变温法:催延花期,一般可控制较长花期。多用于元旦、春节、 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上 3、利用植物生长激素 1)解除休眠促进开花。 2)代替低温促进开花。 3)加速生长促进开花。 4)延迟开花 5)加速发育 6)调节衰老延长寿命
二、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1、调节光照
1)光周期处理的日长时数计算:每日日长的小时数应 从日出前20min至日落后min计算 2)长日照处理(延长明期法):加补人工光照 3)短日照处理:日出之后至日落之前用黑色遮光物。 通常下午5时至翌日8时为遮光时间 4)暗中断法:在自然长夜中期给予一定时间的照明。 将长夜隔断,使连续的暗期短于该植物的临界暗期暗期小 时数。 5)光暗颠倒处理:采用白天遮光晚上光照的方法 6)全黑暗处理:此法多用于冬季温室使用
4、利用修剪技术
1)剪截:促使开花或再度开花为目的 2)摘心:主要用于延迟开花 3)摘叶:促其进入休眠或促使其重新抽枝以提前 或延迟开花
5、控制育苗时间: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只要生长到一定大小就可
开花的 种类,可以通过改变育苗期或播种期来 调节花期
花期调控技术
一:花期调控的基本原理 1.光照与花期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
礼品赠送
利用花期调控技术,制作具有特殊意义的盆栽观赏植物礼品,满足礼品市场需求 。
园林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计
四季有景
通过花期调控技术,确保园林中的花 卉在四季中都有不同的开花景象,提 高园林观赏性。
主题景观设计
根据园林设计需求,通过花期调控技 术打造具有特定主题的景观效果,如 樱花季、郁金香展等。
04
花卉花期调控的实践案例分析
水分调控技术
干旱处理
通过控制水分供应,促进花卉体 内的代谢变化,促进花芽分化和
开花。
湿润处理
通过增加水分供应,促进花卉的生 长和发育,加速花芽分化和开花。
水分调节
通过控制水分供应,调节花卉的生 长速度和花期,实现花期的人工调 控。
肥料调控技术
营养元素调节
通过调节肥料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和浓 度,影响花卉的生长和发育,控制花 芽分化和开花时间。
经济效益。
缺点分析
技术要求高
花期调控技术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如果 操作不当,可能会对花卉造成损害。
成本较高
花期调控技术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人力成本, 增加了花卉生产的成本。
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花期调控技术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 使用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案例一:温度调控在花卉花期调控中的应用
总结词
温度调控是花卉花期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温度可以影响花卉的生长速度和开 花时间。
详细描述
在花卉生长过程中,通过控制温度可以调控花卉的生长速度和发育进程。例如,在温室 中可以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花卉的生长速度,进而调控开花时间。同时,在冬季低温环 境下,一些花卉会进入休眠状态,通过适当的温度调控可以打破休眠状态,促进开花。

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途径

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途径

一、实训目的
掌握被子植物花和裸子植物孢子球的结构特点,熟悉子房、 胚珠、花药的基本构造。
二、材料及用具
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镊子、解剖针、刀片。
梨、樱花、油菜、天竺葵、云南含笑、木芙蓉、牵牛花、曼 陀罗、酸浆等花标本;百合花药横切片和子房横切片;松树大、小 孢子球标本。
三、方法及步骤
取梨花、樱花、油菜花、天竺葵、云南含笑、木芙蓉、牵
法,调节植物生长与成花、开花的速率,使花期提前、 推迟或延长。通过控制温度,也可起到打破休眠、延长 休眠或是强迫休眠的作用,从而控制成花、开花。
应用激素对一些植物处理也会起到加速开花或延
迟开花的作用。如牡丹、茶花等。
*
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途径
● 春化效果在不同枝条和砧木接穗间的不可传导性
*
实训 植物生殖器官的构造观察
1)成花特点 温带木本植物的成花与草本植物相比,具有以下
特点:有较长的幼年期;成花诱导和花芽分化要经过较 长的时间;在花芽分化和开花之间有明显的休眠现象; 成花与营养生长交替的复杂性。
*
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途径
1.3 木本植物的成花特点及花期控制途径
2)花期调控途径 采用温度处理,通过升温、降温或控制适温的方
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
园林植物花期调控途径
1.1 植物花期调控的主要措施
1)温度处理:温度影响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包括打破休 眠、春化作用、花芽分化、花芽生长和花茎伸长的控制 等方面。
2)光照处理:通常采取人工补充光照或遮蔽光照,改变 自然日长的方法。
3)生长调节物质处理: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诱导或 打破休眠,促进或抑制生长,促进或抑制花芽分化。
4)栽培管理措施:调节繁殖期或栽植期,采用修剪、摘 心、摘叶、施肥和控水等措施,均可有效地调节花期。

一串红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一串红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

一串红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红花期调控是指在红花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来调控红花的花期,达到提前或推迟花期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红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1.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红花花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调控红花生长环境的温度,可以达到控制花期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红花的开花,而降低温度则可以延迟花期。

可以利用温室等人工环境来控制红花生长环境的温度。

2.光照控制:光照也是影响红花花期的重要因素之一、红花对光照的要求较高,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提前或推迟花期。

可以通过调节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来控制红花的花期。

例如,延长日照时间可以促进花蕾分化,提前花期;而缩短日照时间则可以延迟花期。

3.水分管理:红花对水分的需求也会影响花期。

适宜的水分管理可以促进红花的生长和开花,进而调节花期。

通常情况下,短缺水分会导致红花生长不良,花期延迟;而过度灌溉则会导致红花生长过旺,花期提前。

4.施肥管理:合理的施肥也是红花期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以调节红花的生长发育,进而影响花期。

通常情况下,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促进花蕾分化和开花,提前花期;而适量减少氮肥的施用则可以延缓花期。

5.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

通过合理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控制红花的生长和开花,进而调节花期。

例如,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促进红花的开花,提前花期;而适量使用生长调节剂可以延缓花期。

6.剪除处理:合理的剪除处理也可以对红花的花期产生影响。

通过剪除红花中的芽和花蕾,可以延缓花期;而适量剪除叶片则可以促进红花的开花,提前花期。

7.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会对红花的生长和开花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花期。

通过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保证红花的健康生长,有助于控制花期。

总结起来,红花期调控的主要方法包括温度控制、光照控制、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剪除处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期的控制方法
1 .控制植物主长开始期
植物由生长至开花有一定的速度和时限,采用控制繁殖期、种植期、萌芽期、上盆期、翻盆期等常可控制花期。

早开始生长的早开花,晚开始生长的晚开花。

四季海棠播种后12~14周开花,万寿菊在扦插后10~12周开花。

3月种植的唐菖蒲6月开花,7月种植的10月开花。

分批种植,则分批开花。

水仙、风信子在花芽分化后,冬季随开始水养期的早迟而决定其开花期的早迟。

其他花卉上盆、翻盆的迟早,对开花期也有一定的影响。

2.用园艺栽墙技术调节植株主长速度
用摘心、修剪、摘蕾、剥芽、摘叶、环刻、嫁接等措施,调节植株生长速度,对花期控制有一定的作用,摘除植株嫩茎,将推迟花期。

推迟的日数依植物种类及摘取量的多少与季节而有不同。

常采用摘心方法控制花期的有一串红、康乃馨、万寿菊、孔雀草、大丽花等等。

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花木用修剪法控制花期,在生长季节内,早修剪使早长新枝的,早开花;晚修剪则晚开花。

月季、狗尾红等在开花后,剪去残花,可陆续开花。

剥去侧芽、侧蕾,有利主芽开花,摘除顶芽、顶蕾,有利侧芽、侧蕾生长开花。

环割使养分积聚,有利开花。

秋季结扎枝条,可促使叶片提早变色。

9月把江南槐嫁接在刺槐上,一个月后就能开花。

玉兰当年嫁接带花蕾的枝条,第二年就能在小植株上开花。

3.调节温度
(1 )增加温度
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缓慢不开花,这时如果增加温度可使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包括露地经过春化的草本、宿根花卉,如石竹、桂竹香、三色莫、雏菊等;春季开花的低温温室花卉,如天竺葵、兔子花;南方的喜温花卉,如扶郎花、五色茉莉,以及经过低温休眠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杜鹃、桃花等。

开始加温日期以植物生长发育至开花所需要的天数而推断。

温度是逐渐升高的,一般用15℃的夜温,25~28℃的日温,在匈加温的时候,要每天在枝干上喷水。

原来在夏季开花的南方喜温植物,当秋季温度降低时停止开花。

如果及时移迸温室加温,常可使它继续开花。

如茉莉、硬骨凌霄、白兰花、黄蝉等。

(2)降低温度
在春季自然气温未回暖前,对处于休眠的植株给予1~4℃的人为低温,可延长休限期,延迟开花。

根据需要开花的日期、植物的种类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推算出低温后培养至开花所需的天数,从而来决定停止低温处理的日期。

这种方法管理方便,开花质量好,延迟花期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包括各种耐寒、耐阴的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木本花卉都可采用。

如杜鹃、紫藤可延迟花期7个月以上,而质量不低于春天开的花。

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在生长发育中需要一个低温春化过程才能抽苔开花。

如毛地黄、桂竹香、桔梗、牛眼菊等。

秋植球根需要一个6~9℃的低温才能使花茎伸长,如风信子、水仙、君子兰等。

某些花木需要经过0℃的人为低温,强迫其通过休眠阶段后,才能开花,如桃花等。

很多原产于夏季凉爽地区的花卉,在夏季炎热的地区生长不好,也不能开花。

对这些花卉要降低温度,使在28℃以下,这样植株处于继续活跃的生长状态中,就会继续开花。

如仙客来、吊钟海棠、蓬蒿菊、天竺葵等。

为延长开花的观赏期,在花蕾形成、绽蕾或初开时,给予较低温度,可获得延迟开花和延长开花期的效果。

采用的温度,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不同,一般用5℃、10℃和12℃。

4,调节光照
(1)延长光照附间
用补加人工光的方法延长每日连续光照的时间,达到12小时以上,可使长日照植物在
短日照季节开花。

如冬季栽培的唐葛蒲,在日没之前加光,使每日有16个时的光照,并结合加温,可使它在冬季及早春开花。

用14~15小时的光照,蒲包花也能提前开花。

人工补光可采用荧光灯,悬挂在植株上方20厘米处。

(2)缩短光照时间
用黑色的遮光材料,在白昼的两头,进行遮光处理,缩短白昼,加长黑夜。

这样可促使短日照植物在长日照季节开花。

如一品红用10小时白昼,50~60天可开花;蟹爪兰用9小时白昼,2个月可开花。

遮光材料要密闭,不透光,防止低照度散光产生的破坏作用。

又因为它是在夏季炎热季节使用的,对某些喜凉的植物种类,要注意通风和降温。

适用短日照促使开花的种类还有三角花、落地生根、菊花、毛茉莉等。

(3)人工光中断黑夜
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季节,形成花蕾开花。

但在午夜1~2时加光2小时,把一个长夜分开成两个短夜,破坏了短日照的作用,就能阻止短日照植物形成花蕾开花。

在停光之后,因为是处于自然的短日照季节中,植物就自然地分化花芽而开花。

停光日期决定于该植物当时所处的气温条件和它在短日照季节中,从分化花芽到开花所需要的天数。

用作中断黑夜的光照,以具红光的白炽光为好。

(4)颠倒昼夜
适用于夜间开花的植物,如昙花,在花蕾长约3时长的时候,白天把阳光遮注,夜间用人工光照射,则能动摇其夜间开花的习性,使之在白天开花。

并且可以延长开花期2~3天,从而改变其开花短暂的习性。

(5)调节光照强度
花卉开花前,一般需要较多的光照,如月季、香石竹等。

但为延长开花期和保持较好的质量,在花齐之后,一般要遮荫减弱光照强度,以延长开花时间。

5、控制水肥
某些植物,在其生长期间控制水分,可促进花芽分化。

如梅花在生长期适当进行水分控制,形成的花芽多。

石耐在秋季使之干旱,则开花繁茂,球根在干燥环境中,分化出完善的花芽,直至供水时才伸长开花。

只要掌握吸水至开花的天数,就可用开始供水的日期控制花期。

如网球石蒜,在7月份,自开始供给水分起5天后就开花。

石蒜、紫萼、醉浆草,也都有这种现象。

在干旱的夏季生长季节,增加灌水,常能促进开花。

如唐直蒲在花蕾近出苞时,大量灌水一次,约可提早一周开花。

经常产生花蕾、开花期长的花卉,在开花末期,用增施氮肥的方法、延缓植株衰老,在气温适合的条件下,常可延长花期一个月,如高山积雪、兔子花。

花卉开花之前,如果施了过多的氮肥,生长柔嫩徒长时,常延迟开花,甚至不开花,如菊花。

但在植株进行一定营养生长后,增施磷、钾肥,有促进开花的作用。

这方面,草花应用较多。

某些花木在春夏之交,花芽已分化完善,遇上夏季自然的高温、干旱,就落时休眠。

如人为给予干旱环境,它也会进入暂时休眠状态,此后,再供给水分,常可在当年第二次开花或结果。

如丁香、玉兰、黄金条、海仙花、海棠,郁李等。

6、用生长调节物质
应用生长调节物质,是控制花卉生长发育的一种新手段。

赤霉素在花期控制上的效果是最为显著的,用500~1000ppm的浓度点在牡丹、芍药的休眠芽上,几天后芽就萌动。

侍牡丹混合芽展开后,点在花蕾上,可加强花蕾生长优势,有利于二次开花,喷在牛眼菊、毛地黄、桔梗、红花吊钟柳上,它有代替低温的作用,可促使植株早抽苔。

涂在山茶、茶梅的花蕾上,它能加速花蕾膨大,使之在9~11月间开花。

蟹爪兰花芽分化后,用20~50ppm喷射能促进开花,用100~500ppm涂在君子兰、仙客来、水仙、水芋的花茎上,能使花茎伸出植株之外,有利观赏。

用50 ppm喷非洲菊,可提高采花率。

用500ppm涂在含笑上,可
使它在9~10月开花,且能长出短的花柄。

用三C浇灌,唐菖蒲可产生侧花枝,杜鹃可提前产生花蕾早开花,三角花可缩短开花的节数并提前开花。

用1000ppm的乙烯和或萘乙酸在菠萝蜜株心灌注,可促使开花、结果。

用1000ppm乙烯利喷白雪丹,可使它提前开花,对斑条花叶兰也有同样效果。

天竺葵生根后,用500ppm乙烯利喷两次,第五周喷100ppm 赤霉素,可使提前开花并增加花朵数。

花期控制措施种类繁多,有起主导作用的,有起辅助作用的;有同时使用的,也有先后使用的。

必须按照植物生长发胃规律及各种有关因子,并利用外界条件,综合进行:科学判断,加以选择,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达到按时开花的要求,在开花时还要给予适合开花的条件,才能使之正常开花。

《中花网》中国林木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