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课件
12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第二节 城市化
城市化(或城镇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市化速
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城市化有其一定的规律,研
究各国城市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市化的趋势
及水平对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及迎接下一世纪大规模的城
市化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
良好的生存环境(水、食物、能源等)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 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管子•乘马 》
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 —《阳宅十书》
9
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
(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 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
1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 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工 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 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 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 的提高。
产保护与城市更新、城市规划的实施及城市规划的行政与
法规等。
3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与“市”----城市的历史特征
1、什么是城市
城市 = 城+市 ≠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
构筑物,为社会的政治、军事目的而兴建,边界鲜明,
形态封闭、内向。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5、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 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 及各项建设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6、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局 部地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7、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 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 事实所作的安排。
--精品--
纽约
--精品--
重庆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内涵
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内容: 1、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 2、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组合; 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基础设施的综
--精品--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精品--
霍华德田园城市
--精品--
概念规划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合安排; 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设施; 5、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
--精品--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 发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开发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 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的统称。
6、分区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局 部地区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 基础设施的配置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7、近期建设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 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 事实所作的安排。
--精品--
纽约
--精品--
重庆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内涵
概念: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规划内容: 1、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战略研究; 2、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组合; 3、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基础设施的综
--精品--
(三)、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 1、城市间的相互作用; 2、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四)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1、区位理论; 2、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 3、地租与竞租理论; 4、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 5、行为空间理论; (五)现代城市规划方法论。
--精品--
霍华德田园城市
--精品--
概念规划
--精品--
第二节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合安排; 4、城市政策的设计与设施; 5、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
--精品--
城市规划的任务: 1、从整体利益出发,合理、有序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资源运作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确保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原则,确保各项
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 控制的区域。 2、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 发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3、开发区: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 的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和各类开发建设地区 的统称。
城市规划原理1课件
人口相对较多,密集居住,并有异质性; 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 城市具有市场功能,并且至少有部分制定规章的权力; 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其中,个人并非是作为一个
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 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 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 与途径;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 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 2
城市总体规划部分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初步、城市规划原理1 总 学 时:32 学 分:2
教学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2是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 理。从对城市规划的整体理解上建立起城市 规划的概念、过程、思想和方法的体系,同 时也是城市规划专业实践的理论基础。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
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 屋的密集结合体”。
其他不同学科还有着不同的认识: 历史学家:城市是一部用建筑材料写成的历史教科书。 政治学家:城市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舞台。
综合而言: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 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 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学时 4 6 4 6 8 4 32
考核方式
考试 学生成绩评定:
完整的人而为人所知,这就意味着至少一些相互作用是在 并不 真正相识的人中间发生的; 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社会联系”,更多 的是基于合理的法律。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涉及资源分配、财富的生产与分配; 政治子系统:以权力的形成、分配和作用为基础; 这两个子系统决定了城市社会系统的性质。
交通通讯子系统:城市系统内外部相互作用的媒介 与途径;
空间子系统:使各系统相互作用的物质基础,也是 这种作用的结果。
这两个子系统是社会系统存在、运行和发展的基础。
城市规划原理 2
城市总体规划部分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初步、城市规划原理1 总 学 时:32 学 分:2
教学目的
城市规划原理2是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原 理。从对城市规划的整体理解上建立起城市 规划的概念、过程、思想和方法的体系,同 时也是城市规划专业实践的理论基础。
(3)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
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 屋的密集结合体”。
其他不同学科还有着不同的认识: 历史学家:城市是一部用建筑材料写成的历史教科书。 政治学家:城市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舞台。
综合而言:城市是以人为核心,以空间与环境资源利用为手 段,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特点的社会、经济以及物质性设施 的空间地域集聚体。
学时 4 6 4 6 8 4 32
考核方式
考试 学生成绩评定: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7
3、应当满足城市防火、防爆、防洪、房泥石流以 及治安、交通管理和人民防空等要求,特别是 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 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和防洪措施,保障城市 安全和社会安定。
4、应当注意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 要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科学和艺术价值 的文化古迹、风景名胜和传统街区,保持民族 传统和地方风貌,充分体现城市各自的特色。
精选课件ppt
8
第二节 规划的概念与特征
一、规划的概念
规划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并不 断付诸实践的过程。
精选课件ppt
9
二、规划的特征
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精选课件ppt
10
第三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 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期限一般为五年。
精选课件ppt
26
二、城市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当满足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保护生态环 境、改善市容景观,促进科技文教事业发展,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要求,统筹兼顾,综合部 署,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的统一。
2、应当贯彻城乡结合、促进流通、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的原则,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住质 量,优化城市布局结构,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促进规模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精选课件ppt
41
四、研究方法
1、分析:就是要把问题一个问题一层一层地分 解下去,直至可以具体操作。
通过分析,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及其本 质。
2、综合:就是把分析后的成果进行汇总,重新 还原成一个整体。
综合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特征,是规划师的最基本 能力。
城市规划规划原理-完整ppt课件
② 按规定提出进行编制工作的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组织编制。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 省会城市、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组织编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向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提出报告。
③ 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按规定提请审查。其中,组织编制直辖市、省会城市、 国务院指定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组织编 制其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应当报请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④ 依据审查意见,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成果,按法定程序报请审查和批准。
⑤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对于涉及资源与环境保护、区域统筹与城乡统筹、城市 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专题,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组 织下,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领衔进行研究。
⑥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应当在城市人民政府组织下,充分吸取政府有关部门和 军事机关的意见。
概念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包括政府的土地收益、城市的公 共环境等,最核心的内容是对城市用地的建设强度进行控制,并回答允许建什么和不允许建什 么、怎么建等问题。
.
7
2.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1)控规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①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设计); ② 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 ③ 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
⑦ 在城市总体规划报送审批前,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征求社会
公众的意见。
.
6
第二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概念
概念1——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 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 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城市规划原理课件.PPT课件
2021/3/24
授课:XXX
6
二 相关学科对城市的定义
1 经济学 J. Button: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
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 系统”。 Hirsh:城市是“具有相当面积、经济活动和住户集 中,以致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 连片地理区域”。
2021/3/24
2021/3/24
授课:XXX
18
(2)市制兼具城市管理和区域管理的双重性。
市既有自己的直辖区市——市区,又管辖了 下级政区(县或乡镇)。因此,中国的市制实 行的是城区型与地域型相结合的行政区划建制 模式,一般称为广域型市制。
2021/3/24
授课:XXX
8
3 地理学
F. Ratzel:“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 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 集结合体”。
2021/3/24
授课:XXX
9
People come together in cities in order to live ,they stay
2021/3/24
授课:XXX
5
2 字源学的解释——英文解释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 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 ,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如citizenship(公民)、civil(公民的 )、civic(市政的)、civilized(文明的)、 civilization(文明、文化)等就是说社会组织行为 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 的一种工具。
(2)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城镇的政治经济地位往往 是市镇设置中的重要考虑内容。
《城市规划原理》PPT课件
.
15
居住区规划原理部分
第三章: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素 道路交通组织、住宅群空间组合、公共服务设施 配置、绿地系统与户外环境(12、13周)
Readings: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九章:第三节.
Recommended Readings: 朱家瑾. 居住区规划设计,第四、五、六、七章.
单独完成,2000字以上。 交电子文件作业。
.
13
居住区规划原理部分
第一章:居住、居住区的有关概念(第10周)
Readings: 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九章:第一节.
Recommended Readings: 周俭,1999.《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第一章
城市规划原理
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Course Syllabus
.
1
课程要求和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基本要求:本课程讲述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规划设计的 原则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城市规划以及 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规划设计的内容、步骤 和方法;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查阅有关法规、条例和国 家规范,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专业素质,为下一步的规划 设计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Recommended Readings:
让-保罗·拉卡滋. 城市规划方法,第二章 城市布局.
.
7
城市规划原理部分
第五章:城市交通概述 (第6周,或者根据授课 情况:国外城市规划介绍) Readings:
皮埃尔·梅兰. 城市交通,第一篇、第二篇. 李德华 主编.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七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部分ppt课件
34.7
39.6 42.3 47.3
12.8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5.8 >70
ppt精选版
20
表: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变化
所有都市区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
年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份量
万
口
量
万
口
)
%
农业
工业
非农产 业
服务业
城市化 率 变 化 %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0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8.8 34.2 44.3 51.1 56.2
60.5
70.0 74.8 84.1
21.0 25.1 27.9 30.4 32.7
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ppt精选版
29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ppt精选版
3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ppt精选版
8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 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39.6 42.3 47.3
12.8 22.0 36.2 43.9 49.0
52.7
60.1 63.4 65.8 >70
ppt精选版
20
表:1920-2000年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变化
所有都市区
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都市区
年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数 人口数( 占美国人
份量
万
口
量
万
口
)
%
农业
工业
非农产 业
服务业
城市化 率 变 化 %
71.2 65.8 55.7 48.9 43.8
39.5
30.0 25.2 15.9
7.8 9.1 16.4 20.6 23.5
25.8
30.3 32.5 36.8
28.8 34.2 44.3 51.1 56.2
60.5
70.0 74.8 84.1
21.0 25.1 27.9 30.4 32.7
程中,这些决策将作为人类行动的基础”。
ppt精选版
29
二、规划的特征
1、规划最基本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既是对未来行动结果的预期; 也是对这些行动本身的预先安排。
2、规划目标 目标是规划评价的最基本准则与依据
3、未来不确定性 未来研究是规划研究的基础
ppt精选版
30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ppt精选版
8
英文: urban(城市、市政),源自拉丁文urbs,意为城
市的生活。
city(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 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城市原理幻灯片(1)
社会福利机关等设施是一种功能的结合。
• 1903年,霍华德成立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在
离伦敦54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 华斯”(Letchworth),1547公顷,中央745公顷建设 了城区。
• 1920年,又在离伦敦西北36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二座 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 巴那穆(Danier Burnahm,1846—1912) 的设计哲学、规划思想及意匠对美国的 城市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到10年遍 及全国。—在城市中心建设“市民中心” (Civic Center)。如“华盛顿、旧金山、 圣迭戈等城市的再开发。
6.社区规划运动
•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社区规划这个词首次 出现是在20世纪初。
• 1980年代以后,伴随西方社会经济结构向城市型社会、后工业化 社会的转换,各国面对新的形式相继修订了城市规划基本法。
4.各国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三、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与界限
第三章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1.城市规划的任务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1.基本内容 2.特点
• 随后,安得累雅提出“基督教之城”。 • 康帕内拉提出“太阳城”,城市结构为7个同心圆。
•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进步性是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 提倡财产公用,其保守性是代表封建小生产者反对资 本主义萌芽时期已露头的新的生产方式。
2)鲁道(Claude Nicholas Ledoux 1736~1836) 与沙乌城(Chaux)
• 1500平方米,放射状的八条路分别命名为:正义、统 一、和平、调和、刚毅、慈善、希望、诚实。
• 中心部附近布置高官和豪宅,外周部的住宅面积较小。 中央广场设置92米高的灯塔,周边4000公顷的农地。
• 1903年,霍华德成立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在
离伦敦54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 华斯”(Letchworth),1547公顷,中央745公顷建设 了城区。
• 1920年,又在离伦敦西北36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二座 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 巴那穆(Danier Burnahm,1846—1912) 的设计哲学、规划思想及意匠对美国的 城市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到10年遍 及全国。—在城市中心建设“市民中心” (Civic Center)。如“华盛顿、旧金山、 圣迭戈等城市的再开发。
6.社区规划运动
• 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社区规划这个词首次 出现是在20世纪初。
• 1980年代以后,伴随西方社会经济结构向城市型社会、后工业化 社会的转换,各国面对新的形式相继修订了城市规划基本法。
4.各国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构成
三、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特征与界限
第三章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一、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1.城市规划的任务 2.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二、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1.基本内容 2.特点
• 随后,安得累雅提出“基督教之城”。 • 康帕内拉提出“太阳城”,城市结构为7个同心圆。
•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进步性是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 提倡财产公用,其保守性是代表封建小生产者反对资 本主义萌芽时期已露头的新的生产方式。
2)鲁道(Claude Nicholas Ledoux 1736~1836) 与沙乌城(Chaux)
• 1500平方米,放射状的八条路分别命名为:正义、统 一、和平、调和、刚毅、慈善、希望、诚实。
• 中心部附近布置高官和豪宅,外周部的住宅面积较小。 中央广场设置92米高的灯塔,周边4000公顷的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章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 业的分工)的产物。
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 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居民点——有商业交换职能 的居民点。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 征的居民点。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 人口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 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 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为 城市型居民点。
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 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 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 因素
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
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 在城市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国家类型
1980年人均国民 城市市化水平
生产总值(美元)
(%)
33个低收入国家
20
45
19个发达国家
10320
78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1、初期阶段 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以上。
基本转变主要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 4.86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63.82倍。
1950年—1980年 ,世界人口由24亿增 加到了44亿,增长了0.8倍,城市人口由7 亿增加到18.7亿,增长了2.7倍,而农村人 口增加不到0.3倍。
(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直接的影响。
中国自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 物力,以超经济手段,建设城市,都城规模都很大。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 城市规模小。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PU = U / P 式中:PU——城市化水平 P——城镇人口 U——总人口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比重彼 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高水平的城市化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的雄 厚基础和农业现代化的成果上。
一、古代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与防御要求 “筑城以守余”——加强了防御的要求,
产生各种不同的城墙。 兵器技术的进步,如火药用于战争,迫使 城墙加厚,包砖等。 从防御要求出发,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 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射击等。
(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
面有明显的反映。
英、美等工业发展国家城市人口一般 达 到占全国人口的70—80%。
其中:
日本为 88%
原西德为 85%
美国为 81%
法国为 78%
原苏联为 60%
1989年世界上16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 情况:
城市化水平 30% 以下 30%~50% 50%~70% 70% 以上
人均GNP 100 美元以下 1000~3000美元 3000~7000美元 7000 美元以上
(三)城市与环境 城市是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
程,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
(四)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 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促使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 集
工业社会使城市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也出现了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增加产生的一系 列问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1、分布零散 群居 2、依河布点 有利取水和灌溉 3、居民点之间没有联系 4、居民点内部有功能分区 (1)居住地——建有“住房” (2)仓库区 ——储存集体的生活备品 (3)作坊区 ——"手工业区” (4)墓 地 (5)公共活动场地 5、居民点四周挖壕沟、筑墙或栏杆
二、城市的形成
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提高、进步,生产力得到 迅速发展,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均有大量剩余,则 产生交换行为。这就出现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的居民点——城市。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 产物。
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 向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中产生的。
《易经》:
“日中而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 动大分工的产物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就是手工业与商 业的分工
1、生态环境问题 2、交通问题 3、郊迁现象 4、区域城镇的联系更为密切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
过程,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 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经济对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即:
产业结构(农村的居民以农业活动—第 一产业为主)
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大)
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城市人口集居密 度大)
(3)现代城市的含义: 人口数量(即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各产业构成) 行政管辖的意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工业集中于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失 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也 加速了城市化。
(二)城市布局的变化
工业化初期,圈层式的向外扩张 由于工厂生产的需要,出现了城市的仓储用地 及对外交通用地 城市人口的集聚,为满足人需求,公共服务设 施用地及内容不断变化 城市中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区域 城市类型也不断增加
第一章
第一章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第三节 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农业与畜牧 业的分工)的产物。
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 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原始居民点的特点:
三、城市的定义
(1)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居民点——有商业交换职能 的居民点。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 征的居民点。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常住 人口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以上,即 为城市型居民点。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 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也可定为 城市型居民点。
中国封建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 的中心,如宫殿、官府衙门
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 权统治的中心——教堂
(四)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 因素
中国的城市是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
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 在城市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国家类型
1980年人均国民 城市市化水平
生产总值(美元)
(%)
33个低收入国家
20
45
19个发达国家
10320
78
三、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1、初期阶段 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以上。
基本转变主要包括: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1800年—198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 4.86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63.82倍。
1950年—1980年 ,世界人口由24亿增 加到了44亿,增长了0.8倍,城市人口由7 亿增加到18.7亿,增长了2.7倍,而农村人 口增加不到0.3倍。
(三)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直接的影响。
中国自秦王朝统一全国后,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 物力,以超经济手段,建设城市,都城规模都很大。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 城市规模小。 中国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欧洲封建城市中的中心往往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PU = U / P 式中:PU——城市化水平 P——城镇人口 U——总人口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它行业的比重彼 此消长,不断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4、高水平的城市化是建立在第二、第三产业的雄 厚基础和农业现代化的成果上。
一、古代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与防御要求 “筑城以守余”——加强了防御的要求,
产生各种不同的城墙。 兵器技术的进步,如火药用于战争,迫使 城墙加厚,包砖等。 从防御要求出发,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 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射击等。
(二)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
面有明显的反映。
英、美等工业发展国家城市人口一般 达 到占全国人口的70—80%。
其中:
日本为 88%
原西德为 85%
美国为 81%
法国为 78%
原苏联为 60%
1989年世界上168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 情况:
城市化水平 30% 以下 30%~50% 50%~70% 70% 以上
人均GNP 100 美元以下 1000~3000美元 3000~7000美元 7000 美元以上
(三)城市与环境 城市是自然环境变为人工环境的过
程,成为人类改造自然最为彻底的地方
(四)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 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促使城市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的聚 集
工业社会使城市高度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也出现了由于工业化及人口增加产生的一系 列问题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1、分布零散 群居 2、依河布点 有利取水和灌溉 3、居民点之间没有联系 4、居民点内部有功能分区 (1)居住地——建有“住房” (2)仓库区 ——储存集体的生活备品 (3)作坊区 ——"手工业区” (4)墓 地 (5)公共活动场地 5、居民点四周挖壕沟、筑墙或栏杆
二、城市的形成
由于生产工具的不断提高、进步,生产力得到 迅速发展,农业及畜牧业生产均有大量剩余,则 产生交换行为。这就出现了以手工业、商业为主 的居民点——城市。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 产物。
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 向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中产生的。
《易经》:
“日中而市,致天下之民,聚 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 所”
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 动大分工的产物
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就是手工业与商 业的分工
1、生态环境问题 2、交通问题 3、郊迁现象 4、区域城镇的联系更为密切
第三节 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复杂的
过程,是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 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经济对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又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2)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即:
产业结构(农村的居民以农业活动—第 一产业为主)
人口规模(城市人口规模大)
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城市人口集居密 度大)
(3)现代城市的含义: 人口数量(即城市规模) 产业结构(各产业构成) 行政管辖的意义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工业集中于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失 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也 加速了城市化。
(二)城市布局的变化
工业化初期,圈层式的向外扩张 由于工厂生产的需要,出现了城市的仓储用地 及对外交通用地 城市人口的集聚,为满足人需求,公共服务设 施用地及内容不断变化 城市中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区域 城市类型也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