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综合防雷

合集下载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

防直击雷的措施引言直击雷是一种具有破坏力和危险性的自然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都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直击雷带来的风险,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防护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几种防直击雷的常见措施。

措施一:安装适当的避雷设备避雷设备是防止雷电直击建筑物或其他设备的一种重要措施。

常见的避雷设备包括接闪器、避雷针等。

1. 接闪器接闪器是一种能够引导雷电放电流到地下的装置,以减小雷击的危害。

它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高大物体的顶部。

当雷电靠近时,接闪器会自动引导电流到地下,避免直接击中建筑物。

2. 避雷针避雷针是另一种常见的避雷设备,它通过尖锐的导体材料吸引雷电,然后将电流引导到地下。

避雷针的形状和位置都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建筑物结构来确定。

措施二:建筑物的防雷设计除了安装避雷设备,合理的建筑物防雷设计也是防直击雷的重要措施。

1. 导电材料的使用在建筑物的结构中使用导电材料可以有效地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的破坏。

例如,使用金属材料作为屋顶或建筑物外表面的覆盖物,可以将雷电的电荷引导到地下。

2. 接地系统的设计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对于防直击雷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设计的接地系统可以将引入建筑物的雷电电荷迅速分散到地下。

接地系统由地线、接地体和接地网组成,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安装。

3. 防雷避雷带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关键区域,如天线塔、天线尖端等,可以安装防雷避雷带。

这种避雷带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并通过连接到接地系统将雷击引导到地下。

措施三:加强室外人员的防护室外的人员在雷电天气中更容易受到雷击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避开高大物体当雷电天气临近时,避开高大物体是非常重要的。

高大物体容易成为雷击的目标,站在它们附近会增加雷击的危险性。

建议人们迅速离开并寻找较低且相对安全的地方避难。

2. 避免暴雨地区在雷电天气中,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降雨。

暴雨地区容易出现洪水和其他危险情况,增加了人们受伤的风险。

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

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

安全技术/电气安全防直击雷害的措施及保护措施1.为了防止直击雷害,常采取以下措施:(1)避雷针由接闪器(常采用长为1~2米的尖端钢管或削尖铁棍)、支持物、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组成。

当雷云先导放电接近地面时,放电就面电场强度最大的方向(即避雷针尖端)发展,因此突出地面较高的避雷针实际上具有引雷作用。

雷云通过避雷针放电,避雷针周围的线路、设备和建筑物等就不会受到雷电直击。

(2)避雷线也称架空地线,它是悬挂在高空的接地导体,其作用与避雷针相同,也是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将雷电流导入大地,在它保护范围内的导线或设备不会受到直接雷击。

(3)避雷带(网)其作用与避雷线相似,用于建筑物防雷,敷设在被保护的建筑物顶上。

2.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时,所有被保护物均庆在保护范围以内,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物质的管道,其保护范围应高出管顶2米以上。

(2)独立避雷针至被保护建筑物及有其有联系的金属物(指管道、电缆等)的距离,庆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地上部分S0.3Rch+0.1hx地下部分S0.3Rch式中Rch为冲击接地电阻,欧;hx为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高度,米。

(3)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和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的距离与第(2)项相同;至屋面和突出屋面的物体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4)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欧。

地下部分S0.3Rch式中Rch为冲击接地电阻,欧;hx为被保护建筑物或计算点高度,米。

(3)架空避雷线的支柱和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金属物的距离与第(2)项相同;至屋面和突出屋面的物体的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3米:。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24号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年8月24日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监控系统综合防雷设计

监控系统综合防雷设计

0 A或 以上 电源 S D安装 在建 筑 的 Lv1 P f 与 Z 的保护范围之内。对于安装在建筑物女儿墙上且 在 4 K P 2区交界处 ; 第三级选用通流容量在 2 K 0 A或 不在避雷带保护范围 之内的摄像机 , 可以在避雷 L Z P P 2与 I Z . 3区 P 带上安装一支避雷短针或将摄像机移到避雷带保 以上的电源 S D安装在建筑的 L Z . 4 已安 护范围之内; 采用独立支撑杆安装的摄像机 , 可将 交界处。3 3尽管在外接引入的电源线路 E 作为信息系统的各种信 避雷针架设在摄像机的支撑杆上,引下线可直接 装 了电源防雷保护装置 , 如果没有对信息 利用金属杆本身或用镀锌圆钢。避雷针的高度应 号线也是—个引雷的主要途径, 将从信号线路 按 G 50 7 9 标准规范中关于滚球半径法进行 系统进行防雷保护措施,雷击脉冲 B05—4 侵入, 将会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彻底破坏网 计算。 使得重要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 造成巨大损 3 传输线路的防护: . 2 电源线路与信号线路宜 络系统 , 因此, 必须各信号线路的端口处安装与之性能 全程分开穿金属管埋地敷设,并保持整个金属管 失。 P 进行保护。 道的电 气连通 , 宜应至少在金属管两端做接地处 参数相匹配的信号 S D 3 5接 地 : 网是 雷 电流 的最 终 去处 , 网的 地 地 理, 对防护雷电干扰和电磁感应是非常有效, 这主 要是 由于金属管的屏蔽作用和雷 电流的集肤效 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防雷的效果。根据国家规范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 应。 但在实际工程中, 有时前端设备至机房有数百 要求 , 米甚至上千米的距离 ,此时如采用全程穿金属管 安全保护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采用共用 种 敷设时, 受条件限制施工难度非常之大, 此时可只 接地系统的目的是达到均压、等电位以减小各 不同系统之间的电位差, 接地装置的 在电缆进入终端和前端设备前穿金属管埋地引 接地设备间、 入, 但埋地 长度不得小于 l 5米, 在人户端以及进 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人设备 中要求 的最小值确 以上同种地网不共地时, 则应 入前端设备前将电缆金属外皮、金属管同防雷接 定 。如有特殊要求 , 标准 G 5 0 7 9 《 B 0 5 — 4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地装置相连。电源线应与信号线缆分开穿管敷设 , 按现行国 其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信号 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 4结论 线缆与其它线缆共杆架空敷设段之间的最小垂直 综上所述, 防雷是—个系统工程, 要从直击雷 间距应 符合表 1 的要求 。 屏蔽、 等电位连接、 合理的布线、 安装 S D及 P 3 3等 电位连接 。 前端 设备 的等 电位 连接宜 在 防护、 环节都 控制箱内设置 s 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设备外壳 、 线 接地等多方面考虑,忽视其中的任何—个 缆屏蔽层 、 光纤金属加强筋、 金属立杆、 防雷器接 有可能给整个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其次就 地等均应 与地 网做 等 电位 连接 。监控 机 房等电位 是要增强工程施工 人员的防雷意识 ,从各各方面 参考 文献 fI J1- 0 8民用建 筑 电气设计规 范. 1 G 620 1 北京科 文 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o 8 o_ [GB 53 32 0 . 筑物 电子信 息 系统 防雷技 术 2 0 4 -0 4 ] 建 规 范冲 国建筑标 准设计研 究r o 4  ̄ o. 『 3 全 监控 系统 防 雷保 护 设 计 浅谈 hI 1安 l :¨ p

建筑物防雷

建筑物防雷
作为一座建筑物做地网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条:
1)尽量采用建筑物基础的钢筋和自然金属接地物统一连接,作为接地网;
2)在建筑物中选作地网的桩基础、承台作引下线的柱筋,其驳接处应采取焊接而不应用绑扎代替
3)尽量以自然接地体为基础辅以人工接地体补充,外一点接地的方式接地;
5)若使用高频或超高频设备时,应采用机壳或就近用一金属平面做最短接线的多点接地,以减少高频干扰。
现代防雷/郑州防雷/河南建筑防雷现代防雷保护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波侵入、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毁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二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接闪、均压、屏蔽、接地、分流(保护),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外部防雷 外部防雷主要指建筑物的防雷,一般是防止建筑物或设施(含室外独立电子设备)免遭直击雷危害,其技术措施可分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金属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和法拉第笼。 接闪器——根据建筑物的地理位置、现有结构、重要程度等情况,决定是否采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联合接闪方式。 引下线——断面积足够大,连接牢固。 接地体——根据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对于室外独立设备可以采用独立接地),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接;某些设备制造厂商有特殊接地要求,将直流地与其它六个地分开以避免电磁干扰和零地电压升高。但当有雷电对地泄放时,高电压将可能通过直流地反击设备。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宜在防雷地和直流地之间加装地网均压仪,避免反击现象,此为暂态接地方式。 (2)、内部防雷 内部防雷系统主要是对建筑物内易受过电压破坏的电子设备(或室外独立电子设备)加装过压保护装置,在设备受到过电压侵袭时,防雷保护装置能快速动作泄放能量,从而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内部防雷又可分为电源线路防雷和信号线路防雷。 万佳郑州防雷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防雷技术研发,防雷产品销售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高新技术公司。郑州万佳防雷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要从事避雷针防雷产品、电源防雷器防雷产品、视频监控防雷器防雷产品、计算机网络防雷器防雷产品、通信防雷器防雷产品、防雷接地防雷产品及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的高新技术防雷公司。公司产品经防雷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并有保险等资料。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6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 94局部修订条文第24号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二○○○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

现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 8月24日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不共用、不相连时,两者间在地中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但不应小于 2m:S e2≥0.3k c R i(3.3.4)式中S e2地中距离(m);k c分流系数,其值按附录五确定。

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说明] 增加“信息系统”,因为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时必须连接在一起才能起到保护效果,而且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将分流系数k c选值的规定移至附录五。

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第一节一般规定第6.1.1条防雷击电磁脉冲除遵守本规范其它各章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说明] 本章(第六章)全部为新补充内容,主要参考以下国际电工委员会文件编写而成:1.IEC 61312-1:1995,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防雷击电磁脉冲,第1部分:通则)2.IEC/TS 61312-2:1999,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Part 2:Shielding of structures, bonding inside structures and earthing(防雷击电磁脉冲,第2部分:接地、建筑物屏蔽、建筑物内部的等电位连接)3.IEC 60364-4-443:1995,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 buildings--Part 4:Protection for safety--Chapter 44: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Section 443 :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 of atmospheric origin or due to switching(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部分:安全保护,第44章:防过电压,第443节:防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4.IEC 60364-5-534:1997,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ofbuildings--Part 5:Selection and erection of electrical equipment--Section 534:Device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overvoltages(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font>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安装,第 534节:防过电压器件)第6 .1.2条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应在完成直接、间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做到安全、适用、经济。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综合防雷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综合防雷

目录
一、防雷技术标准—综合防雷技术 1.1 综合防雷技术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接闪器:针、 网、带、线)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不让闪电落下来的装置; 国内外动态;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1.1、综合防雷技术
建筑物综合防雷 外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 (针网 带线) 接地系 统(含引
下线)
内部防雷措施 等电位 连接
(屏蔽)
电涌保 护器 (SPD)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 1.2.1 外部防雷措施接闪装置的局限性 接闪入地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也 引 来了更多的感应雷击。特别是微电子设备相对集 中的地方,感应雷击对设备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 胁。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不肯定的,常常可能绕 过避雷针发生绕击。避雷针频繁的引雷入地还会 产生地电位反击、跨步电压等问题。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国外同类型产品 在海上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3.1 感应雷防护——二次雷的防护 为什么按防雷标准作的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电力信息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内各种形式的电子系 统,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因为从 EMC观点看,电子设备、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是同一 类型的设备和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LEMP将直击 雷之外的雷击灾害的防护也包括在内。电力信息系 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所涉及的防雷范围、技术措 施等要比直击雷的防护更复杂。实际上电力信息系 统也好电子信息系统也好,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也 是属于EMC的一部分。只不过雷电电磁脉冲对信息 系统的干扰是唯一可能损坏信息系统设备的干扰。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很全的很实用综合防雷实施方案(直击雷、感应雷、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共用接地、屏蔽、spd)

很全的很实用综合防雷实施方案(直击雷、感应雷、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共用接地、屏蔽、spd)

防雷工程设计方案四川中光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成都市高新区西部园区天宇路19号邮编:611731联系部门:区拓部传真:(028)87843532目录二、现场情况 (3)三、设计依据 (4)四、设计方案 (5)4.1 直接雷击防护 (5)4.1.1概述 (5)4.1.2现状 (6)4.1.3解决方案 (6)4.2浪涌保护器防护 (10)4.2.1电源浪涌保护器防护 (10)4.2.2信号浪涌保护器防护 (12)4.2.4天馈浪涌保护器 (14)4.3综合布线 (16)4.3.1、“强、弱分开” (16)4.3.2、远离易受雷击的设施 (17)4.4屏蔽 (18)4.4.1、电磁干扰 (18)4.4.2、电磁屏蔽原理 (19)4.4.3屏蔽措施 (19)4.5等电位连接 (20)4.6公用接地系统 (22)4.6.1、概述 (22)4.6.2、现况 (24)4.6.3、解决方案 (24)五防雷工程(概)预算 (31)二、现场情况根据如下描述直击雷应该考察的内容如下:对于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数据:被保护建筑物所在地区,被保护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的长、宽、高度及位置分布,相邻建筑物有哪些。

它的长、宽、高及位置分布。

在被保护建筑物的那个部分。

建筑物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

对扩、改建工程,除应收集上述资料外,还应收集下列相关资料:防直击雷接闪装置(避雷针、带、网、线)的现状(高度如何、腐蚀度又如何覆盖面积又是如何、有没有新增加设备、防雷系统引下线的现状及其与电子信息设备接地线的安全距离。

)SPD防护应该考察的内容如下:对于新建工程的防雷设计,应收集以下相关数据:建筑物内各楼层及楼顶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的分布状况。

配置于各楼层工作间或设备机房内被保护设备的类型、功能及性能参数(如工作频率、功率、工作电平、传输速率、特性阻抗、传输介质及接口形式等)。

电子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路的结构。

直击雷防护工程

直击雷防护工程

对于直击雷的防护,采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下来,用引下线引入大地,从而达到防止直击雷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

当屋顶安装卫星天线,且建筑物的防雷接闪器是采取的避雷带或架空避雷线,卫星天线不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时,需安装独立的避雷针装置对卫星天线进行保护。

接闪器的设计:避雷针是最早的接闪器,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成熟的防直击雷装置。

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是避雷针的变形,其接闪原理是一致的。

现在的滚球法理论比较全面地解释了接闪器吸引雷电的各种现象,被国内外标准所采纳。

1)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如图所示:半径为hr 的球与接闪器和地面相切绕接闪器滚动一周所形成的阴影区域即为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hr 根据不同的防雷类别分别选为30米、45米、60米。

2)在保护范围内并不是没有雷击,只是雷击能量较小,滚球半径R越小,进入保护范围的雷击能量也越小,也就是说接闪器的防雷效果越好。

3)接闪器并非越高越好,超过60米的接闪器在技术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4)理论上任何良好接地的金属物体都可以作为接闪器用。

引下线的设计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称为引下线。

现代建筑利用建筑物的柱筋作避雷引下线,引下线一般采用园钢或扁钢,所有引下线要镀锌或涂漆,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还应加大截面积或采取其他防腐措施。

为了减少引下线的电感量,引下线应沿最短接地路径敷设。

引下线应装在人员不易碰到的隐蔽地点,以防接触电压的危害。

传统接闪设备介绍(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室外防雷接闪设备(富兰克林避雷针)则处于地面建筑物的最高处,比较容易吸引雷电先驱,使主放电集中到它上面,因而在它附近尤其是比它低的物体受雷击几率大大减少,从而达到避雷目的。

避雷针的防雷是以自身多遭雷击而保护周围物体少受雷击,一般采用圆钢或焊接钢管制成,其方法简单有效而且经济。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新)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新)
;没有GB和行标,而又需要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企业标准(Q系列);企业生产的产品应符合GB和行标, 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关于推进采用国际标准的若干意见》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我国一项重 大技术经济政策,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 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 轨的重要措施。
部防雷装置。
2 术语
插入损耗、回波损耗
近端串扰等影响系统
传输特性的参数
2 术语
外部防雷装置 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外部LPS用于截收建筑物的直击雷(包括建筑物侧面的闪 络),将雷电流从雷击点引导入地。同时将雷电流分散 入地,避免产生热效应或机械损坏,以及在容易引发火 灾或爆炸的地方产生危险电火花。 不允许使用具有放射性的接闪器。 滚球法适用于任何场合; 保护角法适用于外形简单的建筑物,但受高度限制; 网格法适用于对平面表面的保护。
接地装置
水平接地体 引下线
接地装置形式
A型接地体(右图)
垂 直 接 地 体
引下线 水平接地体
B型接地体(右图) 闭合环型接地体 (如建筑物自然接 地体,人工环型闭 合接地体等)
垂 直 接 地 体
A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
适用于独立接闪器; 适用于架空接闪线;

B型接地地网适用场合:
对于裸露的坚硬岩石,建议仅使用B型接地 装置; 对安装有电子系统或存在高火险的建筑物, 优先采用B型接地装置。
2 术语
对雷电、防雷装置、被保护
系统共作了50条定义
2 术语
电气系统(低压配电系统) 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一个系统 电子系统 由敏感电子组合部件(如通信设备、 计算机、控制和仪表系统、电力电子装 置)构成的一个系统。

如何防直击雷雷击的防护措施

如何防直击雷雷击的防护措施

如何防直击雷雷击的防护措施如何防直击雷?直击雷的防护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都是防直击雷的措施。

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两种,其中独立避雷针是在被保护物本身以外地点设置的,而附设避雷针包括避雷网、避雷带及避雷线则是在被保护物本身至高点上设置的。

一般情况下,独立避雷针的接地装置是单独设立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且不应设在人畜常常通行的地方,以防跨步电压;附设避雷针有时为多支,且相互之间连接起来,并与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金属结构连接起来,其接地装置可与其他接地装置共用,并沿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四周敷设,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为10欧。

防雷装置遇雷击时,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体都将带有极高的冲击雷电压,可能击穿与相邻导体之间的绝缘或导体的绝缘而造成火灾或爆炸,或引起人身及设备的伤亡或损坏。

因此,必需保证防雷装置与相邻导体之间有充足大的安全距离,一般应大于5m,但至少为3m,详见GB5005794。

【如何防直击雷?雷击的防护措施】如何防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是大气中自然放电现象,云层的放电可对飞行器发生危害,云层对大地的放电则对建筑物和人畜危害极大。

现代防雷的技术原则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整治、多层设防,把防雷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

由于雷电的危害无孔不入,雷电的破坏作用:直击雷:直击雷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

【如何防直击雷?雷击的防护措施】由于雷击时,雷电压高达几百万几千万伏,雷电流高达几万到几十万安,强大的雷电流所经物体上的水分受热汽化膨胀,而产生强大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从而使建筑物受到到破坏,同时可能会引起火灾。

感应雷:感应雷是指当雷云来临时地面上的一切物体,尤其是导体,由于静电感应,都聚集起大量的雷电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在雷云对地或对另一雷云闪击放电后,云中的电荷就变成了自由电荷,从而产生出很高的静电电压(感应电压)其过电压幅值可达到几万到几十万伏,这种过电压往往会造成建筑物内的导线,接地不良的金属物导体和大型的金属设备放电而引起电火花,从而引起火灾、爆炸、危及人身安全或对供电系统造成的危害。

综合防雷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综合防雷系统的分析及应用

生的能量 不可小 视 ,所 造成 的破坏案 例也是 数不胜 数 。随着科技 的进步 ,微 电子设备 被广泛 应用 ,这些设 备普遍 绝缘 强度低 ,过电 压耐变 力差 ,容 易遭受 雷电侵袭 。所 以应 根据建筑 物及设备 的功能类 别 、雷 电发生 的概率等 ,采取相应 的防雷措施 。
关键 词 侵入途 径 ;接地 系统 ;直 击雷 ;微 电子设 备防雷 中 图分 类号 T 文 献标 识 码 A P 文章 编号 17 —6 1(02 1- 060 63 97一2 1) 09 — 1 01
接 地 电阻 应 小 于4n。
2)机房 内的防雷及 等电位联合接地形式 。当今 我国已逐步进入 了 信息社会 和网络 时代 ,各种形式的机房也越来越多 ,例如 :计算 机网络 机房 、 通信 网络机房 、影视播控机房等 ,这些机房的防雷 、防静 电等对 接地系统 的要求也相对 比较高 ,采取共用接地 网措施就必须特别 注意严 格按规范要求操作 ,不然就有可能在雷击瞬间 由于各接地点的电位 不平 衡 ,造成高电位点与低电 各类 机房 内的均压等 电位 接地宜采 用扁铜或铜 绞线线作 为主接地 线 ,具体做法如下 。①采用金属线槽把 ≥1 m主接地线线固定在墙上 6m 或静电地板下 ;②设备之间应采用 ≥6I l 铜线把需接地 的设备相互连 T m 接 ,然后接到 ≥1 n 主接地线上 ;③机房 内的防静 电地板 ,机柜等均 6I l T2 l 宜采用与主接地线共地连接 。机房内均压等电位共地 的作用在于平衡和 降低建筑物内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 , 消除建筑物外经 电气线路和 并 各种金属管道引入故 障电压造成的危害 ,防止电子信息设备造成反击及 干扰 。
版社 , 0 . 2 4 0
3 直 击雷 的 防护 1 雷击建筑物 的规律性从 多年来的全 国各地遭 受直击雷现象资料 ) 和国内外 的模拟试验资料来看 , 易遭受雷击 ,所见雷击事故 的发生 除与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

直击雷的防护措施篇一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理解的重要知识。

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

那么防护直击雷的主要措施有哪些呢?今天佰佰平安网就带大家来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平安小知识。

直击雷的主要防护措施是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消雷器等保护措施。

1、避雷针: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防止雷击的装置。

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避雷针规格必须符合GB标准,每一个防雷类别需要的避雷针高度规格都不一样。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2、避雷线:避雷线实际上叫做引雷线可能更合理。

避雷线是约定俗成的称呼。

它的工作原理和避雷针是一样的,它是架设在通信线路上方的金属导线,并接地良好。

又称它为架空地线。

它能有效地将雷电的放电引入大地。

3、避雷带、避雷网:在建筑物上沿屋角、屋脊、檐角和屋檐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的金属网格,主要用于保护高大的民用建筑。

篇二直击雷防护直击雷防护是防止雷闪直接击在建筑物、构筑物、电气网络或电气装置上。

直击雷防护技术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宏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的过程中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的防护技术,是防雷体系的第一部分。

防雷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要,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

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部分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开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直击雷防护措施

直击雷防护措施

直击雷防护措施引言雷电是一种具有高能量的自然现象,经常发生在大气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人们对雷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雷防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直击雷防护措施。

1. 了解雷电在制定雷防护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雷电进行一定的了解。

雷电通常发生在大气中,由于电荷的不平衡而产生的放电现象。

雷击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物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感应雷是指雷电产生的电磁场感应到物体上,产生放电现象。

本文将主要介绍直击雷防护措施。

2. 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直击雷主要通过建筑物上的尖顶或者突出物到达地面,因此,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被直击雷的概率。

抗雷击的建筑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迅速地将雷电导向地面。

常用的抗雷击建筑材料包括铜、铝和不锈钢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能够将雷电迅速导向地面,减少建筑物受损的风险。

3. 安装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护建筑物被雷击的装置。

它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通过尖端将雷电迅速导向地面。

安装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直击雷防护措施。

在选择和安装避雷针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的情况,以确保其有效性。

4. 接地系统的建设接地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直击雷防护措施。

它通过将建筑物的导体与地下埋设的接地网连接,形成一条低阻抗的导电通道,将雷电迅速导向地面。

接地系统的建设需要合理布置接地体和接地网,以提高接地的效果。

接地体可以选择金属材料或者导体良好的土壤,以保证电流的顺利流动。

5. 使用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护电气设备受到雷电影响的装置。

它通常由金属氧化物颗粒和线圈组成,具有高阻抗特性。

避雷器可以将雷电引入地下线路或者大地,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电影响。

在使用避雷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备类型和工作环境进行选择和安装。

6. 定期检查和维护直击雷防护措施的有效性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综合防雷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综合防雷
性能特点
具有较高的耐雷水平、快速响应速度、低残压等特点。同时,装置结构简单、 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在直击雷防护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3
CHAPTER
综合防雷系统构建
系统组成与功能划分
外部防雷装置
包括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 ,用于直接拦截和泄放雷电能量

内部防雷措施
包括等电位连接、屏蔽、合理布线 、安装浪涌保护器等,用于减小雷 电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部设备的影 响。
采用优化的结构设计,如增加引 流线、设置均压环等,以提高装 置的防雷性能。
材料选择
选用高性能的防雷材料,如氧化 锌避雷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等 ,以提高装置的耐雷水平和安全 性能。
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
工作原理
利用装置中的避雷器将直击雷电流引入地下,避免雷击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直接 伤害。同时,通过均压环等结构将雷电流均匀分布在装置上,降低电位差和跨 步电压。
设计实验方案
根据实验目的和样本特性,设 计不同的直击雷电流、电压波 形、放电次数等实验参数。
进行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方案,对样本进行直 击雷放电实验,并记录实验过
程中的相关数据。
数据收集与处理
收集实验数据
记录每次实验的直击雷电流、电压波 形、放电时间、接地电阻等关键参数 。
数据预处理
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清洗、整理 ,剔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 综合防雷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设计 • 综合防雷系统构建 •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 工程应用与效果评估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
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
总则
由于雷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强度的随机性,因此对雷击的防范,难度很大,要达 到阻止和完全避免雷击的发生是不可能的。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024和国家标准GB5 0057均明确指出,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后,并非万无一失的。所以按照本规范要求安装防雷 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后,可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小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 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将保护己二酸,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 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 排。
• 2.0.12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main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 rminal board(MEB)
将多个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金属板。
2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
术语
• 2.0.6内部防雷装置 internal lighting protection system 由等电位连接系统、共用接地系统、屏蔽系统、合理布线系统、 浪涌保护器等组成,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止雷电流在需防空间 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
2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
术语
• 2.0.7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 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 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 1.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18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
术语
• 2.0.1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有/线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差的 配套设备、设施(含网络)等的电子设备构成的,按照一定 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 等处理的人机系统(包括建筑物本身) 。

综合防雷系统应用

综合防雷系统应用
合布线 应有 良好 的接地 系统。 当采 用屏蔽 线 系统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
应 保持 各 子系统 中屏 蔽层 的 电气 连续性 。③ 建筑 物 内
防雷
敷设 的综合 布线 电缆 、光 缆与 其它 管线 的间距 应符合
规 范的规 定。
地 模块 接 地线 铁塔 地网
35 共用 接地技 术 .
A 级
C 级
2 中型有线 电视、有线广播 . 大 3甲级建筑设备、三星级以下宾馆、楼宇 自动 . 化系统 4对LM 较敏感,价值 较高的电子信 息设 备 . EP 除上述A 、C 、B 级以外~般用途的 电子信息设备
D 级
图 / 。 流 冲 形 1 2u 电 脉 波 80
3综合防雷方案
雷建筑 滚球半 径3 m 0 、二类4 m 5 、三类6 m 0 。每根 下引线 的 击接地 电阻不应大于1 Q。直 击雷防护可选 用优化 中 O 避 雷针 。优化避 雷针有降低雷 电流幅值 、衰减雷 电流陡 度 、减小 雷电感应高 电压 的作 用。
3 3屏 蔽技 术 .
主要解 决雷电电磁脉 中幅射 引起 的感性和容性耦合
术 、合 理地综合 布线 、共用接地技术 、安装浪涌 保护器 。 关键词 : 防雷 ;等 电位连接 ;电涌保护器 ;接地
中图分类号 :U 5 T 8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2 3 0 (0 7 2 0 3 — 3 10 — 6 7 20 )1 - 0 7 0
1概述
雷 电是发生在强 对流 天气 而形成 的雷云间和 雷云与 大地之间强烈瞬间放 电现 象。它以强大的冲击 电流、炽 热的高温 、猛烈的冲 击波、强烈的 电磁辐射损坏 放 电通
击 雷防护 区 、第 一 防护 区、第二 防护 区 、后续 防护 区

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

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

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防雷技术的分类及防雷装置一、防雷技术的分类防雷主要分为:外部防雷、内部防雷和防雷击电磁脉冲。

1、外部防雷:针对直击雷的防护,不包括防止外部防雷装置受到直接雷击时向其他物体的反击。

2、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雷击电涌侵入和防生命危险。

3、防雷击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防雷电流引发的电磁效应,包含防经导体传导的闪电电涌和防辐射脉冲电磁场效应。

二、防雷装置建筑物防雷装置是指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1、外部防雷装置:指用于防直击雷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l 接闪器接闪杆(以前称避雷针)、接闪带(以前称避雷带)、接闪线(以前称避雷线)、接闪网(以前称避雷网)以及金属屋面、金属构件等均为常用的接闪器。

原理:接闪器是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标高,把雷电引向自身,起到拦截闪击的作用,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保护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保护范围:按滚球法确定。

假设以一定半径的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分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

此时对应的球面线即是保护范围的轮廓线。

滚球的半径按建筑物防雷类别确定,一类为30米、二类为45米、三类为60米。

l 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圆钢或扁铁等金属导体,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

引下线应满足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的要求。

防直击雷的专设引下线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边沿不宜小于3m。

l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和,用于传导雷电流并将其流散入大地。

防雷接地电阻通常指冲击接地电阻,它一般小于工频接地电阻(这是因为极大的雷电流自接地体流入土壤时,接地体附近产生强大的磁场,击穿土壤并产生火花,相当于增大了接地体的泄放电流面积,减小了接地电阻)。

土壤电阻率越高,雷电流越大,以及接地体和接地线越短,则冲击接地电阻减小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金属电极积累的电荷使其对地的电位差达到高压 大电流开关的设定电压值时, 大电流开关导通, 通过接地导线从地面向金属大气电极装载电荷,金 属电极变成了单一的电荷,(见图B)。金属电极 上装载的电荷,保证了上行先导对下行先导的瞬间 (微秒级)中和能力。 当下行先导对金属电极的电场强度达到 8.5kV/cm 时金属电极上的电荷反放电出现上行先导,此时 上下行先导中和的瞬间金属电极对地电压低于设定 电压值时大电流开关关断。
1.2.2 避雷针的接闪过程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1.3.1新型防直击雷保护装置—不让闪电落下来的 装置 1.3.2 国外动态 新的思路:将雷电的下行先导能量在空中耗散 (消散),使在局部不产生直击雷。这种消雷不让闪电产生或在保护区没有闪电一直是人们 的理想。从7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包括中 国、日本、韩国一直在为消除闪电的危害而努 力。 七十年代美国有航天器遭受雷击损坏,促使人 们开始了对消雷器的探索。美国的”闪电消除 公司(LEA)”推出了“消散阵系统(DAS)得 到了航天部门的广泛试用。
1.3.4 国内的成功 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和东方瀚易公司联合研制生产 研发了同样原理的产品。取得专利 专利号:ZL200620115493. 防闪电回闪保护装置 专利号:200920081702.1 加强型直击雷防护装置 2009年、 2010年在二炮装备部 “天幕-Ⅰ型直击 雷保护装置”先后通过了成果鉴定和生产定型,获 得了 总装备部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2.2 现代化的新型建筑都在向智能化努力,各种通 信设备、电子设备、智能化建筑的电子系统都是利 用微机、芯片和高集成度的制作,感应雷击都会威 胁到设备的正常工作。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因此,大幅度减少常规避雷针接闪(引雷入地)时 所产生的大量的感应雷击。都需要将雷电对地面的 闪击大幅度减少,进而大大减少了从电源线、信号 线、天馈线上的感应雷击。新一代防雷装置大保护 角防直击雷装置,将是最佳的选择。军用市场前景 广阔。 四川电业局输变电系统天幕的应用案例 输变电系统的铁塔上的避雷线不能有效的保护 铁塔下的高压绝缘子,高压避雷器或跳闸,造成停 电事故。仅在四川21个地市的20个电业局安装了近 2000台天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国外同类型产品 在海上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3.1 感应雷防护——二次雷的防护 为什么按防雷标准作的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电力信息系统是指电力系统内各种形式的电子系 统,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系统等。因为从 EMC观点看,电子设备、信息设备和信息系统是同一 类型的设备和系统,雷电电磁脉冲防护LEMP将直击 雷之外的雷击灾害的防护也包括在内。电力信息系 统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所涉及的防雷范围、技术措 施等要比直击雷的防护更复杂。实际上电力信息系 统也好电子信息系统也好,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也 是属于EMC的一部分。只不过雷电电磁脉冲对信息 系统的干扰是唯一可能损坏信息系统设备的干扰。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遭受直接雷击,易发生打坏绝缘子、打坏高压避雷 器或跳闸,造成停电事故。天幕系列产品在四川电 网公司19个电业局,已有上千台的应用案例。
发电厂主厂房、主控室和配电装置室一般不装 避雷针(线),是为了避免感应雷过电压或反击使 继电保护误动作或造成绝缘损坏。而且随着无人值
班变电站的增加,微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感 应雷过电压的要求更为迫切。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英国的Francis & Lewis股份有限公司则用“消雷 器”的名称大批量生产。 1973年Snyder引人注目地声称它的数千尖端组成的 阵列已获得成功,可以消雷。 意大利ISPE公司1990年推出了LPD系列防雷器专利 (美国欧洲专利)专利提供的防雷装置,能与雷电 的先导相互作用,防止回击。 2011年日本HPT公司推出防雷设备“放散器” (Dissipation wire)装在楼顶代替普通避雷针。
目录
一、防雷技术标准—综合防雷技术 1.1 综合防雷技术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接闪器:针、 网、带、线)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不让闪电落下来的装置; 国内外动态;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目录
一、防雷技术标准—综合防雷技术 1.1 综合防雷技术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接闪器:针、 网、带、线)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不让闪电落下来的装置; 国内外动态;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1.1、综合防雷技术
建筑物综合防雷 外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 (针网 带线) 接地系 统(含引
下线)
内部防雷措施 等电位 连接
(屏蔽)
电涌保 护器 (SPD)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 1.2.1 外部防雷措施接闪装置的局限性 接闪入地的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电磁场也 引 来了更多的感应雷击。特别是微电子设备相对集 中的地方,感应雷击对设备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 胁。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不肯定的,常常可能绕 过避雷针发生绕击。避雷针频繁的引雷入地还会 产生地电位反击、跨步电压等问题。
<7Kg 见安装图
<8.8Kg
< 3.5Kg <4Kg
<0.55m(架设总高由用户确定) 全不锈钢
1.4.2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检测报告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系列产品的检测报告
1.4.2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检测报告
1.4.3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避雷针接闪是其避雷针上感应的电荷反放电(上行 先导放电)与雷云产生的梯式(级)下行先导形成闪 电形成一个充满负电(对负地闪)荷为主的通道, 称为电离通道或闪电通道,通过避雷针引电荷入地。 而“天幕“金属电极积累的电荷反放电后,高压大 电流开关以纳秒级的速度关断天幕的接地通道,金 属电极放出的电荷将“有去无回”,在空中破坏了 下行先导产生闪电的条件。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1.3.3 国内动态 90年代国内出现了SLE半导体少长针 消雷装置它利用电晕层中和雷电,能 对下行雷主放电电流的抑制,对雷击 次数具有消减作用。 2008年国内出现了利用地电荷中和雷 电、防止回击的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abc
图1A
图1B
D
阶 段 C 阶段
图2 工作原理图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图3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中和雷电下行先导示意图
__ _ _ _ __ __ _ _ _
_ __ _ __ _ __ _ _ _ _ _ _ _ _ __ _ __ _ _
_
_
+++ +
+++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新型直击雷防护装置及系统的
综合防雷
目录
一、防雷技术标准—综合防雷技术
1.1 综合防雷技术 1.2 外部防雷措施—直击雷的防护(接闪器:针、 网、带、线) 1.3 新的外部防雷措施—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 不让闪电落下来的装置; 国内外动态;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二、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应用 三、感应雷防护
雷电通流量>kA (接闪的能力) 接闪电压(反放 电时电场强度)
≥65 kA
8.5kV/cm
≥65 kA
7.5kV/cm
≥65 kA
8.5kV 抗风强度m/s
重量Kg(不含底 坐) 法兰盘 总高m 材质
≥55°
≥50°
>70° 40m/s
>70°
≥9Kg
≥9Kg
三、感应雷防护
3.2避雷带与避雷针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都 是可以使用的接闪器。在站场中应用的效果有较大的 差别: ①避雷针接闪雷电流泄放点距离建筑物内或站场上 的电子电气设备距离较远,故雷电流在雷电流泄放入 地过程中,产生的感应场比较弱,地电位反击也较低。 而建筑物上的避雷带的直击雷泄放点距离电子、电气 设备近得多,其感应雷较强。 ②雷电流产生的地电位反击也会大得多。 ③建筑物上的避雷带面积很大,接闪概率比较高, 感应雷次数也高。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提前放电 的高度
13m
提前放电 避雷针 普通避雷 针
45°
39m
45°
可控放电 避雷针 CPD-Ⅰ 地面
26m
70
6m
21m 31m 37m
CPD-保护半径
图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提前放电避雷针、普通避雷针比较
提前放电 避雷针保 护半径
普通避雷 针保护半 径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特点
上下行先导中和破坏了下行先导产生闪电的条件。 经过以上过程后,金属大气电极又回到开始时的 状态,开始对雷电下行先导的下一次中和。在这 一循环过程中加强型直击雷防护装置自动的有效 地抑制了雷击的演变。
1.4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特点
新型直击雷保护装置的特点 1、天幕-Ⅰ直击雷保护装置将雷电对地面的闪击次数大 幅度减少,也相应的大幅度的减少了从电源线、信号线、 天馈线上的感应雷。它不但大大的减少了雷电对人、畜、 物的伤害和破坏。而且它解决了“脆弱”的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防护难题。 2、本装置采用了用地电荷中和雷电下行先导的原理, 由于雷云下行先导的分布不是“密集”分布,下行先导 被中和以后不大可能就近出现新的下行先导,故其保护 角较传统避雷针大得多,达到70°以上,这就大大降低 了防雷的费用。 3、本装置采用了用地电荷中和雷电下行先导的原理, 接地仅是地电荷向金属电极冲填电荷,没有传统避雷针 (接闪装置)接闪时的大的雷电流入地,故本装置对防 雷接地电阻要求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