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水的语言》阅读答案【篇一:阅读概括能力训练】观近几年中考阅读语段,有关概括能力的训练题,主要重点考查以下内容:1.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2.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3.对段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与分析;4.对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5.感受人物形象、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6.对文章的结构特征、思路线索、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准确归纳。
中考中关于概括能力的训练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要在准确地辨别文体的前提下,能迅速地捕捉筛选重要的信息,并进行合并、归纳,以此来掌握文章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了解对象特点、把握论证观点、领会文章主旨。
因此,作为考生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反复地精读文章,做到胸中有文,只有这样才能进行高度的概括。
【答题技法点拨】对于概括能力的训练题,首先要辨其文体,再根据文体特点从如下方面进行整体突破:阅读记叙文以“分清要素,理清层次,认清主旨”为主;阅读说明文以“确定对象,识别方法,归纳内容”为主;阅读议论文以“找准论点,看清论据,分析论证”为主。
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着眼点和方向。
由于概括能力突出了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
在答题时,一定要仔细研读上下文,从整体入手进行宏观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
由于概括能力突出了对文章的首尾句、中心句、关键句、意蕴丰富的文段等方面的考查。
在答题时,一定要反复品味和揣摩,准确把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要善于联系文章的主旨来进行概括。
由于概括能力突出了对个性化表达的考查,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文与段的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的理解及对艺术特色的准确剖析等方面,给考生联系、想象的空间非常的大,在答题时,要揣摩考题的意图,结合文章内容,调动生活积累,进行简洁明析地表达。
【提高训练一】心中的紫苏彭晓玲在老家,谁也不会特意种紫苏,只是任其年年岁岁野野地生满院子。
紫苏清秀的秆儿泛着点点幽光,举着片片紫紫的叶儿,叶儿是极具情韵的圆弧,其上爬了些瘦瘦的叶脉,叶之边缘圈着密密的细齿,浪漫地柔柔地起伏。
201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语言运用试题汇编(附答案,56页)
中考修辞手法讲解及训练修辞手法练习题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比喻。
(有的打“√”,没有的打“×”)1、她长得好像他的妈妈。
()2、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小明、小丽等等。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5、从未见过开得这么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6、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7、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8、漆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二、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常是霎时的喜悦。
三、句式仿写。
(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书籍书籍四、从修辞的角度,任选一道进行赏析。
1、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冰心《谈生命》)2、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王鼎均《那树》)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朱自清《春》)五、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玉立于水上,或宛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一、常见常考的修辞手法。
1、中考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9种: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反复、引用。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语言运用及答案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语言运用及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1.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水(今汉江)得名。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25字。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汉江”(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1【答案】()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2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解析】【分析】(1)这道题分别抓住“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即可概括出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中汉江与华夏子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写。
同时注意运用修辞。
如汉江如一条纽带,维系着华夏儿女,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神。
故答案为:⑴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⑵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语句,抓中心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注意紧扣材料和修辞的运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2材料一:国内首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千净的衣物。
四川攀枝花201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四川攀枝花201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湿地①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成群的野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
像这样濒临江河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
②湿地是如何形成的呢?③当泥沙丰富的流水流近湖泊之时,由于水域变阔而流速变缓、泥沙下落沉积而成浅水滩。
湖泊,不单是五彩云霞的梳妆镜,更是水生植物的乐园。
浅水湖区,芦花飞荡,香蒲拂摇;次深湖区,睡莲、浮萍悬浮,漂摆于水面上;深水湖区,墨绿色的绸缎般的波浪时起时伏,那些生长于湖中的水草繁杂而茂盛。
春来夏往,秋隐冬藏,植物生活于湖泊,总会有生有死,有死有生。
那些腐烂的残体日积月累,最终多默默地、叠加式地沉积于湖底,经由水涨水落的浸泡,经由日月轮转的沧桑,终成泥炭,于是,湖底慢慢抬升,湿地也就逐渐形成了。
④湿地调节着地球的水循环。
那些河边的森林、湖边的漫滩,一直在进行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换。
洪涝之时,湿地总能够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倘遇干旱季节,又能够将水分“解放”出来。
湿地上的植被摇荡起伏,减轻或减缓了水体对海岸线、河湾及湖岸的侵蚀。
⑤人类本应与湿地和谐相处,本应悉心地呵护湿地。
⑥令人忧虑的是,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膨胀,湿地的现状不容乐观,湿地面积减少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就我国来说,从科学家们绘制的湿地分布遥感图即可看出,中国的湿地总面积10年间已减少了5万多平方公里。
由于人类盲目围垦和过度开发,天然湿地面积不断消减,功能不断下降,造成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同时,还造成湿地降解污染能力的下降,导致水质不断恶化,许多河流因被污染失去了饮用功能。
比如,目前我国大型河流61℅的河段已被污染,不可饮用。
另外,又致使其缓冲、储蓄和吸收洪水的能力下降,直接给调蓄防洪带来极大的隐患。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水》(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水》(含答案解析)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水一那个时候,我还不可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哲学家说过“亲水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我用行动佐证了这句话的正确。
那个时候,我也根本不知道中外著名哲学家曾对水的重要性做过如此的描述,“万物本源是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
原来水是这么重要!今天,当我置身于繁华都市,站在小区不远的河边,望着这条整日流淌着黑水、脏水、污水、臭水的古老又著名的河;或者,当我回到家乡,看到那条曾经哗哗歌唱的河从此断了欢乐的音符,河床被野草、杂树、乱石占满之时,我才更加感受到先晢的深刻、震撼。
眼前的水,我已经无法再亲近了。
许多水,甭说亲近,连伸手摸一下的欲望都没有,甚至让人望而生惧。
许多水,被污染了。
站于时代的高坡,我非常庆幸,曾经拥有一条清澈、快乐的河,那是我寄情身心、让欢乐自由飞翔的精神家园。
“逝者如斯夫”的那条河,流淌于孔子心里,也流淌于华夏子孙的心里,流淌了两千多年,并注定要流向远方和未来、流向永恒。
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我踩着岁月的落叶,回味、追寻那条滋润我灵魂、放飞我梦想的故乡之河……二不由得想起那个时候。
只能想起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我混沌无知,尚不谙世事,但每一个毛孔都飞扬着快乐。
那条河,名字太大众,叫桃源河,距我家不远,从大山中蜿蜒而来,水清透底,经年不息。
河弯积聚的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几乎看不出它的流动。
奔向水潭的水,哗哗地流淌,到了水潭,便无声地静默,宛若一个人的静思。
待出了水潭,又是哗哗地流淌,涌起雪白的浪花,奔向远方。
青山、绿竹、山柳、草滩、怪石,一簇簇、一片片的,错落有致,漫布两岸,融入水声、鸟鸣、牛哞……蓝天下、青山怀抱中,声色辉映,赏心悦目,清神悦耳。
时值盛夏,我们奔向河水,游泳、捉鱼、逮虾。
我们比赛潜水,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上一页下一页。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大自然的语言阅读答案]水的语言阅读答案水的语言阅读答案一:《溪水》的阅读答案阅读理解关键是掌握解题的正确的方法,只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任何阅读理解方面的题目应该都难不住同学的。
《溪水》我们携着手走进林子,溪水漾着笑窝,似乎欢迎我们的双影。
这道溪流,本来温柔得像少女般可爱,但不知何时流入深林,她的身体便被囚禁在重叠的浓翠中间。
早晨时她不能更向玫瑰色的朝阳微笑,深夜时不能和娟娟的月儿谈心,她的chè莹晶的眼波,渐渐变成忧郁的深蓝色,时时凄咽着忧伤的调子,她是如何的沉闷呵!在夏夜的时候。
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diāo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桠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
现在,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途遇见的落叶、枯枝。
淘气。
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校出来顽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的溜走了,他便一交跌在溪水里。
水是怎样的开心呵,她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某uán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
水是这样欢喜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磨难也来了。
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
水初流到水边时,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撒嗔痴的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
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漏出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
辟辟拍拍,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发怒了,不是儿嬉。
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
于是谁得安然度过难关了。
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继续的chuǎn息声。
水阅读理解及答案
水阅读理解及答案①水、石磨、粮食,在这里相逢了,交谈得很亲热。
②哗啦啦,是水的声音;轰隆隆,是石磨的声音;那洒洒如细雨飘落,是粮食的声音。
③水磨房一般都在河边或渠边。
利用水的落差,带动木制的水轮,水轮又带动石磨,就磨出白花花的面粉或金黄的玉米糁。
④水磨房发出的声音十分好听。
水浪拍打水轮,溅起雪白的水花,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哗啦的声音,水轮有时转得慢,有时转得快,这与水的流量和流速有关。
转得慢的时候,我就想,是否河的上游,有几位老爷爷在打水,就把河水的流量减小了?转得快的时候,我又想,是否在河的中游或距水磨房不远的某一河湾,一群鸭子下水了,扑打着翅膀,抬高了河水,加快了水的流速?有一次我还看见水里漂来一根红头绳,缠在水轮上,过了好一会儿才被水冲走,我当时真想拾起它,无奈水轮转得很快,又不敢关掉水闸,看着那根红头绳被汹涌的流水扑打,无助地闪动着红色的幻影,心里泛过一阵阵伤感。
我想那一定是河的上游或中游,一位姐姐或妹妹,对着河水简单地打扮自己,不小心把红头绳掉进了水里,她一定是久久地望着河面出神,随着红头绳流走的,是她的一段年华,说不定还有一段记忆。
⑤比起水轮热情、时高时低的声音,石磨发出的声音是平和、稳重的,像浑厚的男中音,它那轰隆隆轰隆隆——其实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它不怎么“轰”,持续均匀的声音是“隆隆”,像是雷声,但不是附近或头顶炸响的雷声,而是山那边传来的雷声,那惊人的.、剧烈的音响都被山上的植被、被距离、被温柔的云彩过滤沉淀了,留下的只是那柔和的隆隆,像父亲睡熟后均匀的鼾声。
粮食也发出了它特有的、谁也无法摹仿的声音,磨细的麦面或磨碎的玉米糁从石磨的边缘落下来,麦面的声音极细极轻,像是婴儿熟睡后细微的呼吸,只有母亲听得真切;玉米糁的声音略高略脆一些,好像蚕吃桑叶的声音,或是夜晚的微风里,草丛里露水轻轻滴落的声音。
⑥守在水磨房里的,多是老人或母亲,有时候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太小了,怕不安全。
我在七八岁的时候,几次请求母亲让我看守水磨房,母亲不答应,说水可不认识你,水不会格外照顾你。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语言运用
2013年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语言运用一、(新课标1)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水是植物主要的组成成分,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
①,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②。
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
水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他还作为反应物参与植物体内很多生物化学过程。
因此,17.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一、16.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才能被植物吸收没有水就没有植物的生命17、答案略。
二、(新课标2)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 .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③,是因为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17.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5分)二、16.(6分)(没写出一句给2分)①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②固定植株的位置③之所以称其为假根17(5分)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
图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证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象一条河,又象征滴水成河;(答出三个构图要素,给1分;答出寓意每一种寓意给1分,语句通顺1分)三、(北京)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
《水的语言》优质课教案(一等奖)
《水的语言》优质课教案(一等奖)简介本课教案旨在通过《水的语言》这篇文章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教学目标1. 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赏析《水的语言》这篇文章的意义。
2. 研究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行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展示关于水资源利用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阅读《水的语言》(15分钟)让学生先自行阅读《水的语言》这篇文章,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分组讨论与合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水的语言》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观点进行讨论,并设计出一些行动方案来保护水资源。
小组展示与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行动方案,并进行全班总结,分享各组的优秀作品。
创作水资源保护绘画(20分钟)让学生自由创作水资源保护的主题绘画,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结束语(5分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
教学评估1. 阅读理解题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和行动方案的评估学生团队协作和思维能力。
3. 水资源保护绘画作品的评估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的理解和创造力。
参考资源- 《水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课文- 关于水资源保护和环保的图片、视频和素材以上是《水的语言》优质课教案的大致内容,希望可以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祝您的教学顺利!。
2013年高考语言实际运用资料库.(短文写作)学生 安乡一中 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语言的实际运用(短文写作)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湖南卷)水中的倒影【俄】亚.索尔仁尼琴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
此亦似君,此亦如吾。
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
100字左右。
(6分)一、能。
事物是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变化的,认识会跟随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改变乃至深化。
二、否。
辨认与观照事物须得在静止的状态或事物运动结束之后,静观默会、凝终结想,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与全貌,才能达成“清晰”的认识。
三、辩证的认知,既可以在运动中也可在静止的状态下认知事物。
此外,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和因认识事物的角度等的不同,认识也会有变化。
【解析】此题的开放性非常强。
根据文段中的内容,先对语意内容进行概括,提炼其观点,然后对这个观点进行思考。
思路有三个方向:1、可以肯定,理由则利用语段中的相关信息;2、可以否定,完全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明观点和理由;3、可以辩证地考虑问题,言之成理即可。
2.“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①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②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
(《南方都市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水》(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水一那个时候,我还不可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哲学家说过“亲水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我用行动佐证了这句话的正确。
那个时候,我也根本不知道中外著名哲学家曾对水的重要性做过如此的描述,“万物本源是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也”。
原来水是这么重要!今天,当我置身于繁华都市,站在小区不远的河边,望着这条整日流淌着黑水、脏水、污水、臭水的古老又著名的河;或者,当我回到家乡,看到那条曾经哗哗歌唱的河从此断了欢乐的音符,河床被野草、杂树、乱石占满之时,我才更加感受到先晢的深刻、震撼。
眼前的水,我已经无法再亲近了。
许多水,甭说亲近,连伸手摸一下的欲望都没有,甚至让人望而生惧。
许多水,被污染了。
站于时代的高坡,我非常庆幸,曾经拥有一条清澈、快乐的河,那是我寄情身心、让欢乐自由飞翔的精神家园。
“逝者如斯夫”的那条河,流淌于孔子心里,也流淌于华夏子孙的心里,流淌了两千多年,并注定要流向远方和未来、流向永恒。
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河!我踩着岁月的落叶,回味、追寻那条滋润我灵魂、放飞我梦想的故乡之河……二不由得想起那个时候。
只能想起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我混沌无知,尚不谙世事,但每一个毛孔都飞扬着快乐。
那条河,名字太大众,叫桃源河,距我家不远,从大山中蜿蜒而来,水清透底,经年不息。
河弯积聚的水潭像一口硕大的水塘,深且静,几乎看不出它的流动。
奔向水潭的水,哗哗地流淌,到了水潭,便无声地静默,宛若一个人的静思。
待出了水潭,又是哗哗地流淌,涌起雪白的浪花,奔向远方。
青山、绿竹、山柳、草滩、怪石,一簇簇、一片片的,错落有致,漫布两岸,融入水声、鸟鸣、牛哞……蓝天下、青山怀抱中,声色辉映,赏心悦目,清神悦耳。
时值盛夏,我们奔向河水,游泳、捉鱼、逮虾。
我们比赛潜水,在水里,能看清水底五彩斑斓的石头、水草和游鱼。
有时候,我们故意找一块颜色和形态奇异的石头,远远地拋进深水,看谁能最快捞出来。
语文最近几年中考语言运用试题精编含答案解析(20211109230301)
语文近来几年中考语言运用试题精编含答案分析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学校睁开“亲密经典”念书活动,请你参加。
(1)【我阅读我朗诵】小明在朗诵叶赛宁的《夜》时,碰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助解决。
河水静静流入梦境 / 阴暗的松林失掉喧响 / 夜莺的歌声沉静了 /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朗诵这一诗节,应采纳的语调是()A. 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2)【我阅读我分享】请用“/给”下边的诗句标出两处停留。
阴暗的松林失掉喧响(3)下边是小明分享的一段阅读感悟,请你帮助改正。
活动中,【甲】我读了大批散文、诗歌、小说、戏剧和古典诗词,还写了念书心得。
阅读,让我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情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熏陶,思想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面对阅读中出现的问题,【乙】我们要主动向同学、老师、家长等身旁的人不耻下问。
最后,祝大家在阅读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乙】处画线句子用语不得体,应将________改为 ________。
(4)【我阅读我创作】请你模仿示例,写两行小诗。
示例:每一缕晨光都是喷薄而出的希望我的创作: ________。
【答案】( 1) A(2)阴暗的松林 / 失掉 / 喧响(3)我读了大批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不耻下问;讨教(4)每一朵小花 / 都是颂扬生命的乐章【分析】【剖析】( 1 )诗歌朗诵的语调主要有:轻盈型,沉着型,舒缓型,强疾型。
从“梦境”“失掉喧响”“歌声沉静”“不再欢嚷”等词句能够看出,诗句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农村夜景图,所以朗诵时语速应慢,语调舒缓。
应选A。
( 2)“阴暗的松林”是主语,“失掉”是谓语中心语,“喧响”是宾语,它们中间都应当停留。
( 3)【甲】处属于前后矛盾,“诗歌”就包含了“古典诗词”。
【乙】处是成语“不耻下问”不得体,“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乐于向学识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感觉不好心思。
所以,“不耻下问”不可以用于向老师,家长讨教。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喝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请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波澜壮阔”的意思。
波澜壮阔:________(2)用波浪线画出文段的中心句。
(3)“音乐会”“小曲”“大合唱”在文中分别指什么?请连一连。
音乐会________ 大海哗啦啦小曲________ 小雨滴敲敲打打大合唱________ 小溪淙淙(4)分析画线句子的特点,特别注意加点词语,并仿写一句。
【答案】(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4)【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结合选项找到答案。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故答案为:(1)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
(2)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3)小雨滴敲敲打打、小溪淙淙、大海哗啦啦(4)略【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大自然的语言精读精练(含答案)
【精读精练】《大自然的语言》(一)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的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去播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10、在语段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11. 本段语言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12、解释词语:销声匿迹:翩然:13、这两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4、这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主要的说明方法是:15、去掉“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这几个词语行不行,为什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测试题 2【课外阅读】(一)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
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
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
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蓄碳元素,减小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它因有如此众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自然之肾”。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3)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及答案)(3)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学校围绕“饮水与健康”开展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校团委定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办“饮水与健康”知识讲座,要求全体师生参加。
请你代为拟写一则通知。
(2)某同学打算选用下面材料出一期板报,请你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一个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美国科学家测定,【A】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约为2569毫升左右。
【B】为保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大约2560毫升的水。
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为1200毫升。
【C】________。
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
①请在【C】处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过渡自然。
②【A】句用词重复,应删去“________”一词。
③【B】句搭配不当,可将“________”一词替换“________”。
(3)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曾对滁州、安庆、阜阳、铜陵、蚌埠等地部分水体进行过调查。
除了地表水、地下水中被检出8种抗生素外,在居民的饮用水中还检出了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唑六种抗生素,含量高的达到了10.82纳克/升,低的也有3.86纳克/升。
饮用水严重污染。
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围绕“饮水与健康”这一主题向有关部门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建议。
【答案】(1)通知全体师生:校团委定于2019年3月22日下午3点,在阶梯教室举办“饮水与健康”知识讲座,请大家准时参加,不得缺席。
校团委2019年3月19日(2)此外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约(或:左右);保证;保持(或:维持)(3)①把抗生素污染纳入国家环境监测范围;②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管理;③划定饮用水源区,加大对饮用水的保护力度;④积极宣传,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试题(附答案)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使用的语言为“汉语”,文字为“汉文”。
章太炎先生说:“中国又称华夏,就因华山和夏水(今汉江)得名。
”是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将汉民族的血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周封熊绎“子男五十里”,在汉江流域建立了楚国,几代楚人在荆山披荆斩棘,使楚国逐渐强大。
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艰苦创业的开拓精神,令人景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5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江”为描述对象,运用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答案】(1)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2)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解析】【分析】(1)这道题分别抓住“西汉刘邦曾住在汉江上游之汉中,被封为汉王,建立的朝代名‘汉’。
我们这个民族为‘汉族’”和“汉江万古流,她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即可概括出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中汉江与华夏子孙,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写。
同时注意运用修辞。
如汉江如一条纽带,维系着华夏儿女,让炎黄子孙血脉相连。
故答案为:⑴汉江赋予我们民族名字,孕育了宝贵的民族精神。
⑵示例一:汉江是一条神奇的纽带,让华夏子孙心心相印,血脉相连。
示例二:几千年来,汉江守护着华夏一隅,涵养着民族精神,见证着历史变迁。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提取关键语句,抓中心句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考生要读懂要求,注意紧扣材料和修辞的运用。
2.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水的自白》阅读答案
1.
(1)“我”指水,“我们”指各个地方的水。
(2)给人们带来许多帮助时的自豪感; 给人们带来损失时的惭愧心情。
• 2.那就是愿你们好好学习,掌 握更多的知识,将来帮助我 改掉坏毛病,让我更好地 为人类服务。
4. 第3自然段。 关键:水不但农业需要,工业生产也需要 水的作用: 生活:淘米、做饭、洗衣服; 农业:夏天:滋润万物。 工业:炼钢、造纸、制药、采煤等。
冬天:装扮大地;冻死害虫,保证来年丰收;
5. (1)万物灭亡,人类也不能生存。 (2)合理利用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最新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5分)班级开展以“水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水·文字探源】同学们搜集了“水”字的相关资料,请你帮忙完善笔记。
(5分)资料笔记字形演变甲骨文中的“水”字形态各异,但基本形体像水蜿蜒流动之形,两侧的点像水滴,表示水流,水滴点数或多或少,含义没有区别;到了小篆时期,“水”字的水滴部分已逐渐线条化,字形更加规整;楷书时期,“水”字进一步变得笔画化,字形更加方正。
字义演变(1)根据水的字源内容,给缺失处选择合适的字形()。
(1分)(2)根据字义,将“滔滔汉水”“泪水潸然”“水陆交通”填入A、B、C处恰当的位置。
(3分) (3)根据例句“这件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推测“水”的含义,写在相应的位置。
(1分)2.【水·诗文鉴赏】请补充同学们搜集的“水”的相关诗文。
(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禅院》)(续表)(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者飘转沉塘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3.【水·文化领悟】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10分)水兵已经两次遇险。
朱赫来像被关进铁笼的猛shòu一样,暂时待在这间小屋里。
他对打着蓝黄旗蹂躏.乌克兰大地的匪帮充满了仇恨。
现在他就利用这段迫不得已而闲着的时间,把满腔怒火和憎恨都传给如饥似渴地听他讲话的保尔。
朱赫来讲得鲜明生动,通sú易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水的语言》阅读答案
水是会说话的。
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
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放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水还没有开。
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候,叫声不是那样响了。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里的声息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
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
热气泡在冷水中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
气泡破裂时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
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
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
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为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
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
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了。
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水的奇言妙语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1.这是一篇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顺序,语言。
2.为了生动地说明水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很多地方运用了的修辞方法。
3.第2段画线句是为了解释 (用原文回答)。
4.文章说明了水在三种情况下的语言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怎样才能判断出壶里的水是否是开的?
1.事理逻辑生动
2.拟人
3.水流出来时为什么噗噗作响
4.流出来时水不开时水被烫时
5.向地上倒,发出清脆的噼啪声的是冷水,发出低沉的波波声的是开水。
2013中考语文阅读答案:《水的语言》,由语文网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