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word资料5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试验黄瓜白粉病为由子囊菌亚门专性寄生真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和瓜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侵染所致,是保护地黄瓜易发病害之一。黄瓜白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在我国以瓜单囊壳菌危害较为普遍,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目前,该病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吡唑醚菌酯是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以天然抗生素Strobilurin A为先导化合物,对多种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良好活性,并对作物具有促生长作用。在国内,吡唑醚菌酯乳油广泛应用于黄瓜白粉病防治,但未见其悬浮剂在黄瓜白粉病上的应用报道。为此,以黄瓜白粉病为靶标病害,以吡唑醚菌酯乳油为对照,研究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药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
供试黄瓜品种为“津优307”。试验地为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谭庄冬暖式大棚,该棚历年白粉病发病严重,致病菌为瓜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
1.2 供试药剂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5%吡唑醚菌酯乳油(EC,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
将上述两种药剂用无菌水配制成666 mg/L的母液后,采用二倍稀释法将25%吡唑醚菌酯SC稀释成333,222,111 mg/L共3个浓度,将25%
吡唑醚菌酯EC稀释成222 mg/L,备用。
1.3 黄瓜白粉病综合防效(田间试验)
1.3.1 试验设计施药于白粉病发病初期且只有叶片发病时进行。25%吡唑醚菌酯SC的终浓度为111 ,222,333 mg/L;25%吡唑醚菌酯EC为阳性对照,终浓度为222 mg/L,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每个处理重复3次,共设15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30 m2,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3.2 施药时间与方式于2016年4月2日进行第一次施药,4月9日进行第二次施药。采用背负式喷雾机喷洒黄瓜植株叶片正反面,做到湿而不滴,每个小区施药2 L。
1.3.3 调查方法及分级标准调查共计3次。首次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首次施药7 d后进行第二次调查,第三次调查在二次施药7 d后进行。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挂牌固定2株,调查所有叶片的叶片数及各级病叶数。病害分级标准见表1。
根据病害调查结果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DMRT)进行统计分析。相关计算公式为:
1.4 黄瓜白粉病的保护作用(室内试验)
1.4.1 孢子悬液的配制从黄瓜大棚内采集新鲜病叶,用无菌水冲洗后制成孢子悬液,浓度为10×10倍显微镜下每视野约20~30个分生孢子。
1.4.2 接种方法于25±1 ℃的温室中培养25株长势相同的“津优307”黄瓜苗,10叶期采用喷雾法将试验药液均匀喷洒于叶片,早晚各喷1次,每个处理重复5次。待药液干燥24 h后,采用喷雾法进行孢子悬液接种,叶片正反面均喷,于25±1 ℃人工气候条件下培养,接种后的7 d
内严格保湿,相对湿度90%以上,之后正常管理。早晚观察叶片病害发生情况。
1.4.3 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接种7 d后调查白粉病发生情况,设病情基数为0,其余调查方法和分级标准同1.3.3。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瓜白粉病田间防治效果
25%吡唑醚菌酯SC和E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供试药剂浓度的增加,防治效果随之提高;随着防治次数的增加,防治效果也提高;第一次药后7 d,供试浓度111,222,333 mg/L的25%吡唑醚菌酯SC的平均防效分别为39.43%,46.74%,53.08%,平均病指分别为10.37,9.54,8.42;末次药后7 d,该3个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3.80%,50.89%,57.18%,与第1次施药相比均有提高。从表2还可看出:25%吡唑醚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不如乳油类,防效提高率均为负值。
2.2 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保护效果
在人工气候室内,利用10叶期黄瓜苗研究25%吡唑醚菌酯SC对白粉病的保护作用,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以看出:在只喷施1次药剂的条件下,随着供试药剂浓度的增加,平均病情指数逐渐降低;随着天数的增加,各处理的平均病指均呈上升趋势,平均防效呈下降趋势;接种后7 d,25%吡唑醚菌酯SC 111,222,333 mg/L的平均防效分别为49.28%,74.24%,79.51%,平均病指分别为23.93,11.97,9.73;接种后14 d,以上3个处理的平均防效分别
为11.81%,16.14%,21.85%,平均病指分别为65.78,
62.49,58.28。由表3还可看出:25%吡唑醚菌酯SC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作用稍差于乳油,防效提高率均为负值。
3 结论与讨论
吡唑醚菌酯是由巴斯夫公司发现、生产,巴斯夫、孟山都和纽发姆等公司共同推广的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它对四大菌纲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均有效。其主要剂型有乳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其中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具有无粉尘危害、对操作者和环境安全、以水为分散介质、不易燃和不易产生药害问题等优点,应用较为广泛。在某些方面,其药效要优于乳油剂型。谭荣荣等的研究表明,250 g/L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对茶树炭疽病(Gloeosporium theae-sinesis)的防治效果优于乳油剂型1 500倍液。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其他病害上的防效也有一定优势,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Cercosporaarachidicola Hori)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250 g/L的戊唑醇水乳剂;当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浓度为40 mL/667 m2和50 mL/667 m2时,对番茄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防效?@著高于100 mL/667 m2的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此试验研究也表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室内保护效果与乳油剂型差异不显著,但其田间喷施2次的防效为40%~60%,明显低于乳油类(75%以上)。该研究结果与已报道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在其它作物上的其它病害田间试验结果有一定差异,可能是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种农药配方及原药纯度不同。供试药剂来源于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