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合集下载

超实用的吡唑醚菌酯复配方案

超实用的吡唑醚菌酯复配方案

超实用的吡唑醚菌酯复配方案今天,给大家推荐几个优秀的杀菌剂配方,对多种病害都具有预防、保护和铲除作用,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掌握。

记住这几个药方,能铲除100多种真菌、细菌病害!(1)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吡唑醚菌酯和代森联复配而成的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和根治作用,在发病初期使用,亩用本品40~60克,对水30公斤喷雾。

对炭疽病、蔓枯病、霜疫霉病、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疫病、晚疫病、霜霉病等病害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吡唑醚菌酯·丙森锌:丙森锌和吡唑醚菌酯复配。

渗透性强,内吸性好,具有保护、治疗和铲除作用,且持效期长。

在发病初期施使用,每亩用本品225-2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对霜霉病、斑点落叶病、早疫病、炭疽病、白粉病、黑星病、锈病、叶斑病等病害都具有很好的保护、治疗效果。

(4)吡唑醚菌酯·噻唑锌:吡唑醚菌酯与杀细菌剂噻唑锌复配。

具有渗透性强,内吸性好,粘附性牢固,每亩用本品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

对溃疡病、叶枯病、黑星病、软腐病、霜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诱导作物产生抗病性,持效期较长,效果好。

(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二者混配后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保护和治疗作用。

粘附力较强,持效期较长,耐雨水冲刷。

每亩用本品40~5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对赤霉病、白粉病、根腐病、立枯病、黑星病、叶斑病、纹枯病等病害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很多朋友重治疗轻预防,这是不行的。

病害防治重在预防,希望大家一定要加强对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杀虫剂的乳油效力要显着高于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同一种农药的有效成分以选用乳油为好,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

叶面喷雾用的杀菌剂,一般以油为介质的剂型对杀菌作用的发挥并无好处,所以宜选择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叶面喷洒用的除草剂,因杂草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含有机溶剂的乳油、浓乳剂、悬浮剂等剂型都可以选用。

施用于水田或土壤中的除草剂,颗粒剂和其它能配制毒土的剂型用得比较多。

作为乳油的替换剂型,悬浮剂的药效虽次于乳油,但显着高于可湿性粉剂,其所含的多种助剂有利于药剂颗粒粘附在生物体表面,从而提高药效。

与乳油相比,浓乳剂和微乳剂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使用比较安全,药效也很好,但制造成本核算略高,价格也略贵。

从施药人员的安全考虑,炎热天气下喷药,以油为介质的乳油易引发
人员中毒,最好选用同类的以水为介质的剂型,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看后对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有啥区别都有所了解,希望小编的介绍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

醚菌酯、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区别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都是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到目前为止已有6个品种商品化,还有至少7个化合物正在开发中。

它们的化学结构上都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基团或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衍变而得。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 和c。

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干扰细胞能量供给,使细胞死亡,从而发挥杀菌作用。

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的杀菌剂较多,但苯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的部位(细胞色素b)与以往所有杀菌剂均不同,因而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5)本类化合物除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对某些昆虫和植物也具有电子传递抑制作用。

因此有可能从苯氧基丙烯酸酯类中开发出杀虫剂和除草剂,并已有这方面的专利了。

(6)本类化合物是天然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的仿生杀菌剂,具有植物健康作用,使用后叶片增绿,增加作物光合作用,延缓衰老,延长作物采收期,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嘧菌酯原药为棕色固体,熔点醚菌酯原药为白色粉吡唑醚菌酯原药为白。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研发及生产工艺难点分析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研发及生产工艺难点分析

目前,从全球的情况来看,吡唑醚菌酯可以加工成SC、EC、WP 、WDG等剂型,剂型都相对安全环保、高效。

主要有25%、30%、55%等各种含量的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原药熔点低、难加工。

大家知道吡唑醚菌酯原药的熔点非常低,目前从公开的几种晶型来说,温度的跨度范围比较大,在40~60℃之间;各个晶型之间的物理加工性质也不完全一样,这给加工成悬浮剂还是比较困难的。

难点如下:(1)容易絮凝、聚结。

因为离子间极强的作用力,容易发生细微粒子的絮凝和聚结,颗粒长在,形成更大的结合体,最终让这个悬浮剂出现块状物或膏化,失去流动性,商品寿命提前结束。

(2)悬剂粒径增长幅度大,品质迅速恶化,品质迅速恶化。

热贮过程中悬浮剂极易出现奥氏熟化,粒径的迅速长大,使悬浮剂严重膏化、固化;或者热贮之后常温放置,悬浮剂极易出现结块和固化,使悬浮剂无法适应外界的环境。

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比较大或频繁时,容易出现这些问题。

(3)热贮熔融,热储之后,粒子慢慢直径变小,分散性会更好,但这不代表是一种优秀的表现。

出现这种现象预示着悬浮剂中低熔点的吡唑醚菌酯晶体已经熔融,并且被悬浮剂中的助剂所乳化,悬浮剂中的哟唑醚菌酯微粒晶体状态和非晶体状态共存。

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因素,悬浮剂极易出现问题,导致使用中效果不是很稳定。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通过配方的筛选。

无非从原药、分散剂、润湿剂、增熟剂、防腐剂、消泡剂、pH 值的调节和水等组成成分的角度进行筛选。

关于配方的筛选,各企业有不同的说法,群里也有人说进口的好。

个人认为,在产品的稳定性方面,如果大家下力气做好,做稳定,不存在所谓的“国产与进口哪一个好”的问题。

随着大家对吡唑醚菌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研究也越来越好,总会有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一些产品出现。

首先,吡唑醚菌酯这个产品,因为原药理化性质的问题,原药选择要注意。

目前可能有三种晶型或四种晶型,熔点不一,跨度范围在44~67℃之间。

为了保证悬浮剂的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原药选择必须选高熔点的单一晶型,从而保证悬浮剂中的颗粒为单一晶型的形态。

吡唑醚菌酯都有哪些功效?为什么很多农民都喜欢?看完就知道了

吡唑醚菌酯都有哪些功效?为什么很多农民都喜欢?看完就知道了

吡唑醚菌酯都有哪些功效?为什么很多农民都喜欢?看完就知
道了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靶标病菌多、免疫性强,能够提升作物抗逆性,促进作物生长、抗衰老等,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但是再好的药,如果不会用,那也是浪费!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吡唑醚菌酯治什么病,吡唑醚菌酯在各作物上的用法用量。

吡唑醚菌酯有3种形态,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悬浮剂比较先进,它的生产工艺较严格,加工成本也高,但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但是相较于乳油和粉剂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吡唑醚菌酯能够防治哪些病害呢?
吡唑醚菌酯能够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吡唑醚菌酯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可以用在哪些作物上?
吡唑醚菌酯用在小麦、花生、水稻、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观赏植物、草坪等多种作物上都有效果,按照正常剂量使用,基本不
会有药害。

吡唑醚菌酯在作物上的用量一般是多少呢?
正常情况下,100g吡唑醚菌酯可以打300斤水,一桶水30斤的话,10克~15g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用量,如果是复配使用的话,一般一桶水30斤,吡唑醚菌酯10g就可以了。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
吡唑醚菌酯用对了天下无菌!这里告诉你怎么用效果更好
在全球农药杀菌剂单品排名的榜单上,吡唑醚菌酯一直都是榜单中的姣姣者,作为甲氧基丙烯酸类的杀菌剂,自上市以来凭借其广谱的杀菌、卓越的效果、对作物的安全性以及对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很快就获得了用户的青睐。为何这么多人都在用它?
一、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1、粉剂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2、乳油乳油是最早期农药普遍应用的剂型,稳定,制造成本低。3、悬浮剂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类产品在安全性方面占有较大优势,悬浮剂很安全,但是也不建议超浓度使用。
二、吡唑醚菌酯、嘧菌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菌酯有啥关系?
它们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都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而吡唑醚菌酯则被认为是市场上活性最高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三、为何这么多人都在用它?
1、对果蔬具有多重作用即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还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全方位保护果蔬,让病菌无处可逃,另外杀菌、促进作物生长两不误。还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不受限制。2、适用范围广,受欢迎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果树(柑橘、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百香果、苹果、芒果等等)、蔬菜、草莓、水稻、烟草、茶树、观赏植物、小麦、花生、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由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叶枯病、锈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3、用量少,大作用(仅针对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大部分作物(如果树、蔬菜等),推荐稀释1500~2000倍,假设30斤水一壶水正常单用情况下,用10~15克的药;复配的话,就用10克一壶水。4、复配效果好,最佳拍档能与多种药剂复配,同时还具有增效作用。比如复配三唑类杀菌剂效果很好,可提升药效;与叶面肥混用如磷酸二氢钾,加微量元素,效果会非常的好(但需要注意第一:先溶解叶面肥,然后再倒吡唑,再倒其他的东西。);与芸苔素混合,增强抗病性,降低抗药性,促进营养转化,调节植物生长(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大家对吡唑醚菌酯要有正确的认识,它是一个好成分,没错!但它绝不是万能的,买对正确的产品才是好产品,放对使用地方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使用讲解!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使用讲解!

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使用讲解!吡唑醚菌酯是新型广谱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对作物病害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上。

对所有真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吡唑醚菌酯常复配的药剂:1.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唑醚·代森联。

防治病害: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炭疽病、轮纹病、柑橘树疮痂病、马铃薯晚疫病等。

2.吡唑醚菌酯·笨醚甲环唑—笨甲·吡唑醚。

防治病害:香蕉叶斑病、葡萄白粉病、西瓜白粉病、黄瓜蔓枯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

3.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唑醚·锰锌。

防治病害:柑橘树疮痂病、苹果树斑点落叶病。

4.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唑醚·戊唑醇。

防治病害:苹果树斑点落叶病、香蕉叶斑病、褐斑病、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玉米大斑病。

5.吡唑醚菌酯·烯酰吗啉—烯酰·吡唑酯。

防治病害:黄瓜、葡萄霜霉病、晚疫病。

6.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唑醚·咪鲜胺。

防治病害:柑橘和苹果炭疽病。

常见使用方法:1.玉米大斑病:25%乳油112.5~187.5克/公顷,喷雾;玉米植物健康作用:25%乳油 112.5~187.5克/公顷,喷雾。

2.茶树炭疽病:25%乳油 125~250 毫克/千克,喷雾。

3.白菜炭疽病:25%乳油 112.5~187.5 克/公顷,喷雾。

4.黄瓜霜霉病:25%乳油75~150克/公顷,喷雾;瓜白粉病:25%乳油75~150克/公顷,喷雾。

5.大豆叶斑病:25%乳油 112.5~150 克/公顷,喷雾;大豆植物健康作用:25%乳油 112.5~150克/公顷,喷雾。

6.西瓜炭疽病:25%乳油56.25~112.5 克/公顷,喷雾;西瓜调节生长:25%乳油 37.5~93.5克/公顷,喷雾。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来防治病虫害的化学物质,而农药剂型则是指农药的物理、化学形态以及制剂形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使用方法。

以下是常见的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1.悬浮剂(SL):悬浮剂是将农药颗粒悬浮在溶液中形成的剂型,常见的如农药丁乳油。

使用时,需先将制剂倒入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于作物上。

悬浮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持久性,能够长时间地附着在作物表面。

2.乳油剂(EC):乳油剂是将农药溶解在油相中形成的剂型,常见的如农药敌敌畏乳油。

使用时,需将制剂稀释后喷洒于作物上。

乳油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扩散性,能够快速渗入作物组织并迅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

3.水剂(WP):水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悬浮物质,常见的如农药多菌灵水剂。

使用时,需将制剂溶解于适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在植物上。

水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可见性,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喷洒的区域和程度。

4.粉剂(WP):粉剂是将农药制成粉末状物质,常见的如农药硫黄粉剂。

使用时,需将适量粉剂溶解于一定量水中,搅拌均匀后喷洒于作物上。

粉剂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附着性,能够更好地附着在作物表面,并通过气体和液体传导方式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5.颗粒剂(WG):颗粒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物质,常见的如农药杀虫宁颗粒剂。

使用时,将适量颗粒剂均匀撒播在种植土壤上,然后轻轻埋入土中。

颗粒剂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防治效果。

农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喷洒、撒播和浸泡等。

喷洒方法是以液态制剂为主,将农药喷洒在植物的叶面、茎干等部位。

喷洒时要注意均匀、全面覆盖植物表面,并且避免喷洒于高温时段。

撒播方法适用于颗粒剂、粉剂等剂型,将农药喷洒或撒播在土壤表面,使其与土壤接触。

浸泡方法适用于水剂等剂型,将农药浸泡在水中,再将作物或种子浸泡在农药溶液中。

浸泡时间应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控制。

总之,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农作物、病虫害以及使用要求而选择的。

正确选择和使用农药剂型和方法,能够提高农药的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为友好。

乳油、可湿性粉剂与悬浮剂的区别

乳油、可湿性粉剂与悬浮剂的区别

乳油、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农药的区别
杀虫剂的乳油效力要显着高于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同一种农药的有效成分以选用乳油为好。

叶面喷雾用的杀菌剂,一般以油为介质的剂型对杀菌作用的发挥并无好处,所以宜选择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叶面喷洒用的除草剂,因杂草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含有机溶剂的乳油、浓乳剂、悬浮剂等剂型都可以选用。

施用于水田或土壤中的除草剂,颗粒剂和其它能配制毒土的剂型用得比较多。

作为乳油的替换剂型,悬浮剂的药效虽次于乳油,但显着高于可湿性粉剂,其所含的多种助剂有利于药剂颗粒粘附在生物体表面,从而提高药效。

与乳油相比,浓乳剂和微乳剂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使用比较安全,药效也很好,但制造成本核算略高,价格也略贵。

从施药人员的安全考虑,炎热天气下喷药,以油为介质的乳油易引发人员中毒,最好选用同类的以水为介质的剂型,如可湿性粉剂、悬乳剂、可溶性粉剂、水分散粒剂等。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是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发现的一种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丙烯酸甲酯类广谱杀菌剂。

它能防治由子囊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和卵菌纲等几乎所有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病害,同时它又是一种激素型杀菌剂,能使作物吸收更多的氮,促进作物的生长。

该品种不仅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而且对使用者和环境均安全友好。

吡唑醚菌酯可加工成液剂、水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膏剂等多种剂型,亦可与多种杀菌剂复配混用起到增效和扩大杀菌谱的作用。

巴斯夫公司生产的吡唑醚菌酯起步于欧洲市场,进而进入北美、南美及亚洲市场,目前已用于100多种作物。

吡唑醚菌酯入市后,很快加盟到全球超亿美元产品之列。

2009年,也即吡唑醚菌酯进入市场的第8个完整年度,巴斯夫公司便收获了7.35亿美元的销售额,进一步拉近了与1996年上市的嘧菌酯(2009年销售额9.10亿美元)的差距,位居杀菌剂的次席。

吡唑醚菌酯原药专利将于2015年6月到期,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开始进行相应的技术储备和市场调研,根据专利法的Borla例外条款,目前已经可以着手准备相关的海外登记资料。

吡唑醚菌酯海外登记需注意数据保护期以及不同市场的混配剂型产品。

根据《吡唑醚菌酯市场初步评估报告》调研,中国企业应当根据原药生产情况,自行生成原药相关的GLP数据,在欧盟、美国、巴西和东盟地区尝试登记吡唑醚菌酯原药。

欧盟市场,考虑到欧盟2014年需要对吡唑醚菌酯原药进行再评审,而BASF的专利于2015年6月到期,企业最好在2014年年底之前进入欧盟原药登记提交程序,至少申请参与下一次的再次评审(即便数据资料尚有欠缺),以便在再评审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

否则,一旦2014年底BASF以独家申报人的资格获得吡唑醚菌酯欧盟登记,则相关数据保护期又将延长至少5年时间,对后续仿制企业登记带来困难。

由于吡唑醚菌酯在全球市场大都是以混配制剂的形式进行销售和推广的(美国推广的单剂剂型),因而国内企业在原药登记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观察混配活性成分在欧盟、美国、巴西、东盟的登记核准情况。

吡唑醚菌酯首次获水稻田登记

吡唑醚菌酯首次获水稻田登记

2/864
农药登记
吡唑醚菌酯首次获水稻田登记
11月6日,海利尔药业集团旗下子公司——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
水稻纹枯病,推荐制剂用量为58~66毫升/亩,施用方法为喷雾,成为国内企业获批登记的首个水稻田吡唑醚菌酯产品。

表1 吡唑醚菌酯国内水稻登记情况
登记证号成分剂型含量企业名称防治对象PD20172564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巴斯夫欧洲公司
水稻稻瘟病PD20184326
吡唑醚菌酯
微囊悬浮剂
9%
山东省青岛奥的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纹枯病
根据权威数据分析,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毒性极高(对虹鳟、大型溞剧毒)。

欧盟评估报告也曾强调,欧盟成员国必须特别注意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保护,因此影响了吡唑醚菌酯在水稻田的推广应用。

此前,只有巴斯夫的稻清(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在中国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有效解决了毒性难题。

自2015年吡唑醚菌酯国内专利过期三年以来,登记数量已达550个,但此番青岛奥迪斯吡唑醚菌酯产品在水稻上获得登记,国内企业尚属首次。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从表 1中可以看出 , 每次喷药后 7天 , 均以吡 唑醚菌酯 300 g/hm2 处理的防效最高 (74.59% ~ 86.02%), 与其它处理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 其次
表 1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防治黄瓜蔓枯病的结果
处理
一次 药后 7天
(g/hm2) 病指 防效 %
二次药后 7天 病指 防效 %
山 东 农 业 科 学 2009, 9:62 ~ 63
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
吡唑醚菌酯及其混剂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
张汝美
(山 东省农业科学院农药研究开发中心 ,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 :温室小区试验结果 , 吡唑醚菌酯 25%乳油 150 ~ 300 g/hm2 对黄瓜蔓 枯病的防效 可达 75.87% ~ 86.02%, 吡唑醚菌 酯 · 代森 联 60%水分 散 粒 剂 720 ~ 1 440 g/hm2 对 黄瓜 蔓 枯病 的 防 效 可达 71.92% ~ 81.07%。 吡唑醚菌酯 25%乳油 225 g/hm2 、吡唑醚菌酯 · 代森联 60%水分散粒剂 1 080、1 440 g/hm2 防治黄 瓜蔓枯病比较经济有效 。
3 小结
3.1 吡唑醚菌酯 25%乳油 、吡唑醚菌酯 · 代森 联 60%水分散粒剂对黄瓜蔓枯 病均有良好的防 治效果 , 在试验剂量内对黄瓜安全无药害 , 可以大 面积推广应用 。 3.2 从试验结果看出 , 在黄瓜蔓枯病发病初期喷 施吡唑醚菌酯 25%乳油 300 g/hm2 的处理效果最 好 , 每次喷药后 7 天防效达 74.59% ~ 86.02%; 其次是吡唑醚菌酯 225 g/hm2 和吡唑醚菌酯 · 代 森联 1 440、1 080 g/hm2 处理 , 防效在 67.82% ~ 81.07%, 其它处理防效较低 , 但各处理 3次喷药 后 14天的防效均在 70%以上 , 能有效控制黄瓜 蔓枯病的发展 。 3.3 从经济 、有效 、安全各方面综合考虑 , 防治黄 瓜蔓枯 病推荐使 用量为 :吡唑醚 菌酯 25%乳油 225 g/hm2 , 吡唑醚菌酯 · 代森联 60%水分散粒剂 1 080 g/hm2 , 发病初期用药液 900 L/hm2, 均匀喷 施于黄瓜植株靠近地面的茎基部 、茎蔓及全部叶 片 , 注意均匀周到 。

吡唑醚菌酯合成研究进展

吡唑醚菌酯合成研究进展

◆专论与综述◆吡唑醚菌酯合成研究进展张凯1,范龙涛1,彭效明1,居瑞军1,晁建平1*,刘书延2,徐焕文2,刘力磊2(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102617;2.河北三农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家庄050000)摘要:简单介绍了吡唑醚菌酯市场、剂型等情况,详细介绍了其2条合成路线。

在此基础上,重点评述了各条合成路线中的溴化反应、还原反应。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合成路线;评述;溴化反应;还原反应中图分类号:TQ 455.4文献标志码:Adoi :10.3969/j.issn.1671-5284.2018.02.002Synthesis Research Progress of PyraclostrobinZHANG Kai 1,FAN Long-tao 1,PENG Xiao-ming 1,JU Rui-jun 1,CHAO Jian-ping 1*,LIU Shu-yan 2,XU Huan-wen 2,LIU Li-lei 2(1.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617,China;2.Sanlen Biopesticid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Hebei,Shijiazhuang 050000,China)Abstract:The market and formulation of pyraclostrobin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 two synthesis routes wereintroduced in detail.On the basis of synthesis routes,bromination reaction and reduction reaction were reviewed.Key words:pyraclostrobin;synthesis route;review;bromination reaction;reduction reaction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 )又名唑菌胺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2001年首先在德国、英国、法国上市。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溶液、悬浮剂、粉剂、乳剂、微胶囊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药应用方式和作物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溶液剂型:农药在溶剂中完全溶解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使用、混合均匀、喷洒均匀,但容易挥发、流失、降解和污染环境。

2.悬浮剂型:农药悬浮于溶液中,并通过搅拌或摇动保持悬浮状态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分散性好、吸附性佳、较稳定,适用于喷洒和喷雾。

3.粉剂型:农药以固体粉末形式出现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制备、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土壤施药、种子处理和直接撒布。

4.乳剂型: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体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稳定性好、着附性强、使用方便,适用于喷洒、涂抹、沾膜和浸种等作业方式。

5.微胶囊剂型:农药包裹于胶囊中,通过喷雾或摇晃破裂胶囊释放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保护农药、减少挥发和降解,适用于植物表面处理和害虫控制。

6.颗粒剂型:农药颗粒化成颗粒状的剂型,可溶于水或附着于植物表面。

其特点包括储存方便、施药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土壤处理、种子保健和植物体内吸收。

7.水分散粒剂型:农药以颗粒状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悬浮性好、使用方便、作用快速,适用于喷雾、洗蘸和涂抹等应用方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作物类型和作业方式,可以提高农药的有效性和使用效果。

同时,农药剂型的选择也涉及到环境、经济和安全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使用农药剂型应按照使用说明,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剂型是指农药的外观形态和制剂形式。

根据农药的活性成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农药剂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剂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固体农药活性成分通过研磨等方法分散均匀在液体中而制成的制剂。

其特点是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悬液,稳定性好,易于悬浮和喷雾。

适用于农作物的叶面喷雾和根系施药。

悬浮剂的粒径大小会影响药液的质量,因此要求制备过程中的物理运动力要适度,以免药物颗粒过度细化或聚集。

2.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在油性或水性介质中形成稳定液体的制剂。

乳剂可以分为水乳剂和油乳剂两类。

水乳剂它的乳液颗粒的平均粒径一般不超过5微米,相对于悬浮剂的颗粒来说要更细,乳液的稳定性也要好得多。

油乳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高的粘度,适用于减少药物流失,并能在植物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3.粉剂:粉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粉碎、调配后制成的固体农药制剂。

根据粉末颗粒的粒径,粉剂又可分为粗粉剂、细粉剂和微粉剂。

粉剂易于储存和运输,使用时可直接撒布在植物表面,灵活性较高。

但粉剂对环境和施用人员的污染风险较大,且易受湿度和草食动物的影响。

4.溶液剂:溶液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制剂。

溶液剂的特点是操作方便,药液分布均匀,喷雾效果好。

但相比于悬浮剂和乳剂,溶液剂需要使用较大浓度的农药,溶剂的挥发及植物表面的吸附等问题也需要注意。

5.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固体制剂。

颗粒剂可根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进一步细分为颗粒剂、微粒剂和糖果剂等。

颗粒剂具有易于储存和运输,施药无尘尘,使用方便等优点。

同时,颗粒剂也容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潮。

综上所述,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业实践需求。

农药剂型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农药的属性、目标作物、施用方式、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农药可以有效地施用、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是由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开发的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该公司继肟菌酯后又开发的此类杀菌剂。

能够防治由多种真菌病原引起的病害。

吡唑醚菌酯的其他中文名:唑菌胺酯通用名为pyraclostrobin,代号BAS500F单剂商品名为Cabrio、Headline、Attitude、凯润(巴斯夫)等CAS登录号:175013-18-0化学名称为:N-[2-[[1-(4-氯苯基)吡唑-3-基]氧甲基]苯基]-N-甲氧基氨基甲酸甲酯结构式为:分子式:C19H18CIN3O4分子量:387.82物理性质: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

熔点:63.7-65.2℃,密度:1.37,蒸汽压:2.6×10-8Pa(20-25℃);Henry常数5.3×10Pa m3/mol(20℃);分配系数3.99(22℃)。

水中溶解度为2.4mg/L(20%/去离子水)也有报道为1.9 mg/L(20℃)。

有机溶媒中溶解度,(20℃,g/100ml):蒸馏水0.00019,正庚烷0.37,甲醇10,乙腈≥50,甲苯、二氯甲烷≥57,丙酮、乙酸乙酯≥65,正辛醇2.4。

在纯净水(灭菌水)中半衰期为59h,在自然水(非灭菌水)(25℃)的半衰期为56h,在大田土壤中半衰期为2~37d。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

急性经皮LD50>2000mg/kg。

经兔的眼睛与皮肤试验表明,本剂无刺激性。

并且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性。

对山齿鹑急性经口LD50>2000mg/kg。

对虹鳟鱼LC50(96 h)>0.006 mg/L。

对蜜蜂无害,LD50>310μg/只(经口)。

环境毒性水中水解半衰期DT50>30天,在pH=5-7(25℃)时稳定。

水中光解半衰期DT50<2hr大田土壤中半衰期DT502~37天.剂型:有20%颗粒剂、20%可湿性粉剂、200g/L浓乳剂、25%乳油及20%水分散粒剂等。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和增产效果

25%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和增产效果

25%毗唑醚菌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和增产效果张楠徐书举曹凤格(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山东菏泽274000)摘要:研究了 25%吡唑醚菌酯乳油防治玉米小斑病的效果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两次施 入25%吡唑醚菌酯乳油112.5 g/hm 2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效为66.7%,增产5.5%。

25%吡唑醚菌酯乳油 有利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抗病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玉米;小斑病;防效;增产近年来,菏泽地区夏播玉米小斑病发病较多,限 制了本地区玉米的高产和稳产,针对此问题,本次试 验使用25%毗唑醚菌酯乳油,以迪卡517为对象,测 试防治玉米小斑病效果,为保证菏泽地区夏玉米的 高产稳产和评价和推广此试剂提供依据。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含毗唑醚菌酯的试剂剂型主 要有乳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遥本次试验选用德国 巴斯夫公司合成并开发的25%毗唑醚菌酯乳油,它 是一种兼具毗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 原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并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抗 病增产。

笔者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示范25%毗唑醚菌 酯乳油对玉米小斑病病害的防效及增产效果,为该 试剂在鲁西南夏玉米种植区对玉米小斑病防效的评 价与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药剂为有效成分含量为25%(250 g/L )的毗 唑醚菌酯乳油,由巴斯夫植物保护(江苏)有限公司生产,净含量为15 mL 每袋;对照喷施等量清水。

供 试作物为玉米,品种为迪卡517。

防治病害为玉米小 斑病病害。

1.2试验方法本试验于2017年进行,设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涝和灌溉条件良好。

前茬作物为小麦,玉米植株行距60 cm ,行长10 m,株距24.7 cm (密度4 500株/亩)。

试验设喷药和喷施等量清水两个处理,每小区面积120 m 2o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其中喷药处理于玉米大喇 叭口期和玉米抽雄期各喷施25%毗唑醚菌酯乳油一次,需注意避免在强光下喷药。

新剂型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新剂型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新剂型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李维根【摘要】[目的]验证新剂型产品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确定该产品的使用剂量及施药技术.[方法]设计有效成份用量75、90、105 ga.i/hm2的试验药剂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照药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9 ga.i/hm2、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90 ga.i/hm2,和空白对照6个处理.[结果]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对水稻生长安全,生态环境未见不良影响.[结论]推荐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建议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90~105 ga.i/hm2.【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3页(P42-43,62)【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稻瘟病;防治效果【作者】李维根【作者单位】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5辽宁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辽宁省水稻生产水平也逐渐提高,水稻种植面积达70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以上,是辽宁省第2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在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是辽宁省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2]。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农业措施之一,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安全[3]。

为此笔者选择新剂型产品——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进行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3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悬浮剂研制

3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悬浮剂研制

3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悬浮剂研制摘要:通过试验筛选出30%吡唑醚菌酯·腈菌唑悬浮剂的最佳配方:吡唑醚菌酯10%,腈菌唑20%,Ethylan NS 500LQ 5%,Ultrazine NA 2%,硅酸镁铝1%,黄原胶0.14%,乙二醇6%,XIAMETER ACP-1000 0.3%,苯甲酸钠0.2%,水补足至100%。

关键词:悬浮剂、腈菌唑、吡唑醚菌酯、配方农药悬浮剂,简称SC,又称水悬浮剂。

是将固体原药混合助剂与分散介质水,通过湿法研磨将固体原药磨至一定颗粒大小(通常D<5μm),形成一种高悬浮、90可流动、稳定的固液体系[1]。

农药悬浮剂是一种新型水基化剂型,主要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而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环境友好剂型,被誉为“划时代”的新剂型[2]。

1材料与方法1.1原药与助剂原药:吡唑醚菌酯(上海禾本药业公司),腈菌唑(一帆生物公司);润湿分散剂: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Ethylan NS 500LQ(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Morwet D-425(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物TERSPERSE 4894(亨斯迈公司),丙烯酸接枝共聚物TERSPERSE 2500(亨斯迈公司),梳状共聚物Agrilan 755(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木质素磺酸钠盐Ultrazine NA(挪威鲍利葛公司);增稠剂:黄原胶(郑州明瑞公司),硅酸镁铝(武汉吉业升公司);防冻剂:甘油(辽宁同奥公司),乙二醇(辽宁同奥公司);消泡剂:有机硅乳液消泡剂XIAMETER ACP-1000(美国陶熙公司);防腐剂:苯甲酸钠(济南蓝天高科公司);分散介质:水。

1.2主要仪器立式砂磨机(SHW-SM-0.5L上海盛海威公司),激光粒度仪(Master Sizer 2000英国马尔文公司),HPLC(1260 Infinity II安捷伦公司),恒温干燥箱(HYHG-II-72上海恒跃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
吡唑醚菌酯是目前备受农资行业关注的一款优质杀菌剂,但是再好的药,如果不会用,那就是浪费!那么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如何区别?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吡唑醚菌酯有哪些剂型吡唑醚菌酯的主要剂型有:乳油、悬乳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吡唑醚菌酯还可以制成液剂、油悬剂、可湿性粉剂、粉剂和膏剂等剂型。

吡唑醚菌酯乳油、悬浮剂、粉剂哪个好总体来说,各有各的不同。

(1)粉剂
在加工和使用的时候会飘散,会造成环境污染,这是粉剂最大的问题。

(2)乳油
原来是用的甲苯、二甲苯,但是国家现在不提倡登记乳油,就开始用微乳剂、水乳剂,或者是用植物油代替,是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剂型,但是,有些产品必须得做成乳油。

(3)悬浮剂
悬浮剂就比较先进了,悬浮剂工艺比较严格,加工的成本也很高,但是状态不太稳定,长时间放置可能会出现分层。

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有啥关系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称为杀菌剂中的三兄弟,它们都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物质,甲氧基丙
烯酸酯类杀菌剂是以天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抗生素为先导化合物开发的一类新型杀菌剂。

在农业应用上表现有许多共同特点:
(1)独特的作用机理。

它们都是病原真菌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对于已对甾醇抑制剂(如三唑类)、苯基酰胺类、二羧酰胺类、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

(2)杀菌广谱。

对几乎所有真菌类(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都显示出很好的活性,如麦类的白粉病、叶枯病、赤斑病、网斑病、黑腥病,水稻的稻瘟病、纹枯病,以及霜霉病、疫病等具有很好的活性,对疫病的防治更显重要。

(3)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

(4)具有高度选择性
对作物、人、畜及有益生物安全,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区别:
(1)嘧菌酯
杀菌谱很广,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中的大部分病原菌有效。

(2)醚菌酯
杀菌谱不如嘧菌酯广,但对白粉病等特效。

(3)吡唑醚菌酯
相对抑菌活性最强,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植物病原菌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

吡唑醚菌酯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可改善作物生理机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这三个化合物都具有保护、治疗、铲除的作用。

最大的区别在于醚菌酯较其他两个移动性差一些,吡唑醚菌酯较前两个活性高一些,嘧菌酯渗透性更强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