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课件(1)
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常见医学微生物及其感染•医学微生物感染的诊断与防治•教学总结与展望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感染、免疫、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医学学科。
医学微生物学定义医学微生物学涉及的微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
微生物分类定义与分类感染防控医学微生物学对于防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感染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有助于预防、诊断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微生物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疫苗研制医学微生物学在疫苗研制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抗原特性、免疫原性等研究,有助于开发出更有效的疫苗。
疾病诊断医学微生物学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对患者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数量、变异等情况的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趋势综合研究01未来医学微生物学将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微生物与人体、环境、生态等多方面的相互关系。
耐药性问题02随着抗生素滥用问题的日益严重,耐药性微生物的防治将成为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新发和再现感染病研究03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新发和再现感染病不断涌现,医学微生物学将加强对此类疾病的研究和防控。
02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包括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不同形态的细菌,以及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不同类型病毒的形态与结构特点,如球形、线形、砖形等,以及包膜、核心和衣壳等结构组成。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形态特征和典型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器和核等。
不同微生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及生长因子,如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氧气、pH等。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微生物进行能量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微生物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
15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
菌群种类、数量、分布及作用
条件致病菌与机会性感染
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举例
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疫苗研制、基因工程菌构建等
2024/1/28
16
04
病毒学
2024/1/28
17
病毒的基本特性
24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如皮肤癣菌病、深部真菌感染等。致病性真菌通常具有侵袭力、毒素产 生和免疫逃避等机制。
真菌的免疫性
人体对真菌的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其中T淋巴 细胞在抗真菌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26
06
医学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2024/1/28
27
医学微生物在诊断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检查
通过直接镜检、培养、生 化反应等方法,检测病原 体并确定其种类。
2024/1/28
免疫学检查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 检测患者体内特异性抗体 或抗原,辅助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基因测序等技 术,快速、准确地检测病 原体基因。
01
形体微小,大多能通过 细菌滤器
2024/1/28
02
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 ,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 壳构成
复制增殖
18
具有受体介导的感染性 ,选择性地感染易感宿 主细胞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1 2
根据核酸类型分类
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感染对象分类
《医学微生物学绪论》PPT课件
25 25
李斯特 Joseph Lister
(1827~1912)
英国外科医生李斯特创 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 手术用具,以防止术后感染, 为防腐、消毒,以及无菌操 作奠定了基础。
21 21
微生物学奠基人:
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1895) 发现微生物与人、动物 和植物疾病的关系。
22 22
1)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质发酵和腐败是由 微生物引起,而酒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 菌所致,从而推翻了当时盛行的“自然 发生说”。
2)巴氏消毒法 3)成功研制了炭疽、鸡霍乱疫苗、狂犬病
17
二、医学微生物学
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 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 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 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细菌学
真菌学
病毒学
bacteriology virology
mycology
18
发展简史: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19 19
1)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古代人类虽未观察到具体的微生 物,但早巳将微生物知识用于工农业 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古代人早已认识到天花是一种烈 性传染病。我国八世纪的唐代开创了 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是我国预防 医学上的一大贡献。
20
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的发现:
17世纪荷兰人列文虎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预防措施
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接种疫苗等。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和器官移植患者等,应加强预防措施,定期进行体检和监测。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05
培养基的选择与制备
细菌接种与培养
细菌鉴定
细菌培养技术
病毒分离
从病人体液或组织中分离病毒,常用细胞培养、鸡胚接种等方法。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正常菌群的作用
人体内存在着大量的正常菌群,它们对维持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菌群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成熟和发育。
致病菌引起的疾病
一些微生物可以引起人类疾病,这些疾病通常被称为感染性疾病。例如,细菌可以引起肺炎、胃肠炎和败血症等,病毒可以引起流感、肝炎和艾滋病等,真菌可以引起癣病、脚气和系统性真菌感染等。
微生物在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VS
微生物学起源于17世纪,当时荷兰显微镜学家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微生物的存在。
微生物学的发展
自19世纪以来,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病原微生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分类、特性和致病机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微生物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真菌的感染机制
抗真菌药物
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唑类、嘧啶类和丙烯胺类等。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抗菌谱,需要根据感染的类型和病原体选择合适的药物。
真菌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患者,支持治疗也是必要的。支持治疗包括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血糖和血压等。
《医学微生物》PPT课件
产黄青霉菌落 细菌生长 抑制区域 正常细菌 生长区域
第四十三页,共47页。
6、现代(xiàndài)微生物学的发展
随着(suízhe)现代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基 础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 ,如电子显微镜,PCR技术,基因工程 技术,分子杂交等,使微生物的诊断和 传染病治疗等得到快速的提高。
2、学好微生物学需以生物学、细胞学、 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基础,同时也为学 好以后的传染病和中药学等课打下基础 。
第二页,共47页。
3、通过课程的教学(jiāo xué),要求学生掌握 医学微生物学 基本概念、理论和微生物 观察、接种分离和鉴别技术,为今后实 践工作打好基础。
二、教材: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 三、参考书: 1、医学微生物。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动物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3、兽医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微生物的特点
5、分布(fēnbù)广,种类多
种类
(多zhǒngl地èi)球上的微生物: 估计(gūjì)有100万种以上
已发现的微生物: 约有10万种 已开发利用的微生物: 约1000种
微生物的微观性 研究手段的限制 分离培养的局限
第二十二页,共47页。
6.
地球形成于46亿年
前,微生物产生于35亿年前,人类的形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生命活动规律,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 (rénlèi),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六)医学(yīxué)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以 及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科学。
近20年来(niánlái),医学微生物学有很突出的研究进展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完整版
形态多样 结构简单 寄生生活
严格细胞内寄生
病毒粒子形态各异,有球形、杆 状、砖形、蝌蚪形等。
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复 制和增殖。
病毒的复制与变异
复制周期
包括吸附、注入、脱壳、生物合 成、组装与释放等步骤。
变异机制
病毒的变异机制包括错误复制、 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某些由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如麻疹、流感等 。
微生物与药物的关系
微生物是药物的重要来源
许多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等都来源于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微生物在药物生产中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生产多种药物,如青霉素、维生素等。
微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影响药 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06
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Chapter
实验诊断方法与技术
细菌学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生化反应、血 清学试验等,用于鉴定细菌种
类和检测细菌感染。
病毒学诊断方法
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检测 、病毒核酸检测等,用于鉴定 病毒种类和检测病毒感染。
免疫学诊断方法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荧光 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用于检测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或 抗体。
03
人类通过培养有益微生物和消灭有害微生物来维护自身健康,
如疫苗接种、消毒灭菌等。
02
细菌学
Chapter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形菌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四体
3 恙虫病立克次体:
(1)传染源:携带病原体野鼠,家鼠 (2)传播媒介:恙螨 (3)所致疾病:恙虫病 (4)传播途径:
恙螨幼虫叮咬
带菌鼠
人体
局部红色丘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肝,水疱,中央溃疡,形成黑
脾,脑损害
色焦痂
2024/3/4
43
四体
四 衣原体
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具有独特发育周期,并 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四体
一 螺旋体
(spirochete )
概念:螺旋细胞型微生物。基本结 构与细菌相似,例如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以二分 裂方式繁殖和对抗生素等药物敏感等
主要类型:
疏螺旋体属:
回归热螺旋体 伯氏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梅毒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
钩端螺旋体
四体
1.寄居泌尿生殖道,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致病机制与侵袭性酶有关。吸附后产生磷脂酶分 解胞膜中的磷脂,脲酶分解尿素产氨,影响宿主 细胞生物合成。产生IgA蛋白酶,破坏IgA的局部 抗感染作用,有利于粘附和致病。
四体
2.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上行感染,可引起 前列腺炎或附睾炎;阴道炎和宫颈炎,并可导致 流产。因为与人精子膜有共同抗原,对精子可造 成免疫损伤而致不育。
四体
(3)ELISA
检测IgM抗体对早期诊断有价值。 立克次体抗原吸附于载体。泛影葡胺梯度离心纯化
抗原为优,检出血清的抗体效价高,纸上ELISA测 定抗体,方法简便。将感染卵黄囊悬液加于玻片 (经氯仿·甲醇洗净)上,凉干、固定,加稀释血清 于抗原点上,每张玻片上包括阳性和阴性对照,加 酶标兔抗人IgM/G于抗原·血清点作用后,将浸透新 鲜配制的底物无灰滤纸覆盖在玻片上约4-6min,可 见滤纸条上阳性对照点位置显紫棕色,取下滤纸条 (即终止反应),观察是否显色,与对照比较判定结 果。此法简便,并可保存实验记录。
微生物学第一节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寄生关系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宿主体 内,从宿主获取营养物质 进行生长繁殖,对宿主造 成损害。
共生关系
一些病原微生物与宿主建 立共生关系,相互依存, 对宿主不造成明显损害。
免疫逃避
病原微生物具有逃避宿主 免疫系统的能力,从而在 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竞争关系
05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的防控与治疗策略
病原微生物的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
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传播。
注重饮食安全
避免食用不洁或变质食品,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加工,以降低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提高人群免疫力,有效预防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 染病。
深入研究微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揭示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调控机 制。
发展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等新技 术,推动微生物学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
加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和防控策 略研究,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 。
加强微生物学与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
促进微生物学与医学的交叉融合 ,深入研究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的 关系,发展新的诊疗技术和药物
02
CATALOGUE
病原微生物概述
病原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动植物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
分类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方式等特征,可将其分为细菌、病毒、真菌 、寄生虫等几大类。其中,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病毒是一类寄生生物,真 菌是一类多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则是一类寄生在宿主体内的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1)
VS
研究医学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传染途径、免疫防御、疾病诊断与治疗等。
研究意义
为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研究内容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02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不同类型病毒的形态及包膜和核心成分,以及病毒衣壳的结构和功能。
机会致病菌
研究机会致病菌的分类、特点、致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如念珠菌属等。
未来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疫苗与免疫治疗的研究
免疫防御与免疫调节的研究
病毒与细菌交互作用的研究
新型微生物的发现与致病特点研究
耐药性细菌和耐药机制研究
THANKS
感谢观看
微生物培养
通过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指标,结合微生物分类学知识,对微生物进行种属和特性的确定。
微生物鉴定
微生物的培养与鉴定技术
抗性检测
通过检测微生物对消毒剂、抗生素等物质的抵抗力,判断其抗性水平。
耐药性检测
通过对微生物耐药基因的检测,了解其耐药性的产生机制和传播途径。
微生物的抗性及检测技术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常见医学微生物及其所致疾病医学微生物学防治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contents
目录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01
医学微生物学
研究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及其致病机制的学科,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医学微生物学分类
微生物如何通过分解和合成代谢来实现其生长和繁殖。
03
微生物的生理与生长
02
01
遗传物质DNA和RNA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基因组的结构和特点。
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真菌的命名遵循国际生物命名法规,根据其形态、繁殖方式等特征进行命名。
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真菌感染的诊断
真菌感染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式进行 ,如皮肤癣菌感染需要观察皮肤损伤情况,念珠菌感染需要 检查口腔或粪便中的念珠菌等。
真菌感染的治疗
真菌感染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氟康唑、 伊曲康唑等,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感染部位和症状进行对 症治疗。
是指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合成抗菌
药。
抗菌药物的分类与使用
03
根据药物的性质、作用机制、适应症等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类与
使用。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定义与传播途径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 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食物传播等。
预防措施
包括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加强疫情监测与控制 等。
细菌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某些细菌具有其他繁殖方式,如接合、转化等。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的分类
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两大类。
VS
细菌的命名
细菌按照其形态、染色性质、生化反应等 特点进行命名,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 。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细菌的感染
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体,如呼吸道、 消化道、皮肤等。
真菌的生长与繁殖
真菌的生长
真菌可以通过吸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如葡 萄糖、氨基酸等。
真菌的繁殖
真菌可以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进行繁殖,其中无 性繁殖包括裂殖、芽殖等,有性繁殖则包括配子生殖 和孢子生殖。
真菌的分类与命名
真菌的分类
医学微生物学 PPT课件
琴纳 弗莱明( ДИ);
(Edward Jenner,1749-1823);
Alexander
) Fleming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古代人类虽然未能观察到具体的微生物,但早已将微生物知识 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疾病防治之中。
如: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夏禺时代,就有仪狄作酒的记载;北 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的记载了制醋的方法;民间 常用的盐腌、糖渍、烟熏、风干等保存事物的方法,实际上都 是防止微生物生长繁殖而腐烂变质的有效措施。
微生物学的建立
(Louis Pasteur,1822~1895)
巴斯德(Louis Pasteur 法国)
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发酵和 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而酒 类变质是因污染了杂菌所致 。自此,微生物学成为一门 独立学科。创立了对酒类、 乳类的巴氏消毒法。成功研 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 苗。
外科无菌技术的创立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病 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 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 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 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
微生物学经验时期:十七世纪以前
医学微生物学 Medical Microbiology
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概念
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 结构简单、 肉眼直接看不见, 必须籍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 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 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 小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2.种类多,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3.适宜环境中繁殖迅速,易变异。
微生物-第01章 绪论(共50张PPT)
法国东部爆发炭疽病,开始研究炭疽病
在研究鸡霍乱时,发现使用弱化微生物对疾病免疫的方法 开始研究狂犬病
对羊作炭疽病免疫的大胆实验,大获成功.
约瑟夫.迈斯特遭狂犬咬后,对其进行接种,获得成功. 巴斯德研究院成立
去世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5
基本原则——柯赫原则。
柯赫原则
1、 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
2、 要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 养出来;
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 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
4 、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 来。
病原菌
麻风杆菌
发现人
汉森(Hansen, 瑞典)
衣原体 支原体
细菌
细菌学 (属于原核生物界)
部分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分子细菌学
分子病毒学
真菌学
细菌学
病毒学
1865年6月 赴法国南部的阿雷调查致使蚕死亡的疾病
新型疫菌的研究进展很快
戊型肝炎病毒(HEV)
细胞核的分化较低,仅有原始核,无核膜、核仁。
普通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 工业微生物学 1880年
开始研究狂犬病
戊型肝炎病毒(HEV) 丙型肝炎病毒(HCV)
好实验课, 不仅可加深对相关理论的 在世界上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新技术,为世界病毒学界所公认,为现代病毒学奠定了基础。
伊凡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科学家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 戊型肝炎病毒(HEV)
理解与掌握, 也是学习掌握基本技能 正常菌群:在人体各部位经常寄居而对人体无害的细菌。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常见医学微生物及其致病机制医学微生物学诊断方法与防治医学微生物学研究进展与前景结论
contents
目录
01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病因、微生物致病机制及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一门学科。
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等领域。
免疫治疗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对环境、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灭菌,以预防疾病传播。
消毒灭菌
抗菌药物种类
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将其分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等。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对于一些严重的感染疾病,可以联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
抗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情况。
医学微生物学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发现了多种耐药机制和新型抗菌药物。
免疫调节研究
医学微生物学对免疫调节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深入研究了微生物与宿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和机制。
疾病预防和控制
01
医学微生物学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通过对病原微生物的研究,开发新型疫苗和抗菌药物,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
细菌性痢疾的致病菌及其致病机制
总结词
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
详细描述
淋病奈瑟菌主要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化脓性感染(淋病),而梅毒螺旋体感染可引起梅毒,两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导致组织损伤、免疫病理反应和神经病变等。
性传播疾病的致病菌及其致病机制
总结词
鼻病毒、流感病毒
详细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凝素(Hemagglutinin, HA)
位于包膜表面,单体呈三棱柱状,由三个 蛋白亚单位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三聚体
被胰蛋白酶消化成二个多肽:HA1、HA2
HA1是与红细胞、宿主细胞结合的部位 HA2具有膜融合作用,使HA与病毒包膜
结合
HA必须断裂成HA1和HA2病毒才有感染性
HA的主要功能
NA Inhibitor
zanamivir, oseltamivir Sialic acid analogues, Inhibit influenza A,B
Highly effective if started early, effective in prophylaxis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es)
病毒在胞浆复制
5个血清型。属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
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病毒仅在呼吸 道上皮细胞增殖,不入血 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严重哮喘、 支气管肺炎和肺炎 诊断:病毒分离和免疫荧光查抗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 球形,120—200nm,不分节段-ssRNA,包膜表 面有G、F、SH跨膜蛋白和M、M2基质蛋白。无 HA、NA、HL蛋白
沉着,最后不留痕迹
MEASLES - Koplik’s spots
Murray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Koplik's spots
MEASLES - RASH
CDC - B.Rice
Murray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呼吸道并发症
鼻病毒
冠状病毒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属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us)
多次造成世界范围大流行,1918~1919 年期间的大流行全球有2000万人死于流 感
极易变异,成为当前防疫难题
生物学性状
球形或者椭圆形, 80—120nm,有 包膜 包膜上有放射状突 起糖蛋白,主要是 血凝素和神经氨酸 酶分子
病毒抗原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 病毒的唯一自然储存宿主是人,而且只 有一个血清型,是WHO计划消灭的病毒 病毒抵抗力弱,一般消毒即可灭活
viremia
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出疹前6天和出疹后3天都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
飞强,一经传染全部发病 病毒在呼吸道上皮增殖,侵入淋巴结。二次病毒血症,病
Influenza pandemics associated with antigenic shift
Epidemic
where do ―new‖ HA and NA come from?
13 types HA 9 types NA
all
circulate in birds
pigs
免疫性
HA和HL蛋白抗体具有中和保护作用
细胞免疫缺陷的患者感染麻疹,病情严
重,表明细胞免疫在麻疹感染免疫中起 主导作用
由于6个月内从母体得到抗体,故好发年
龄是6个月到5岁儿童
麻疹发病期间免疫系统受到抑制
终生免疫
微生物学诊断 病毒分离:复杂费时,临床不用。
早期血液、口腔含漱液、咽拭子,接种人胚
培养:猴肾细胞和鸡胚尿囊腔 结果:红细胞凝集、血凝抑制试验分型
快速诊断
间接免疫荧光检查鼻咽分泌物
Influenza - diagnosis
•Specimens: throat swabs, NPS, nasal aspirates, sputum •Culture: conventional, rapid •Direct detection (EIA, IF, PCR) •Serologic response: 4-fold or greater rise in IgG titers
致病性
有季节性、地区性
甲型易变异,易发生大规模流行,曾多 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常造成局部爆 发流行 丙型只侵犯婴幼儿,或只引起轻声微上 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
Influenza pathogenesis
Transmission Aerosoles Infection Epithelial cells
avian
and human
where do ―new‖ HA and NA come from?
why do we not have influenza B pandemics?
so far no shifts have been recorded no animal reservoir known
G是病毒与宿主细胞的受体蛋白 F导致细胞融合
不能在鸡胚培养,但可在组织培养增殖。在胞浆 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只有一个血清型
流行于冬季、早春,传染性强,是医院感染的主 要病原之一
潜伏期4—5天,排毒可持续1—3周
6个月以后的儿童皮下注射一次 免疫效果好,能持3—5年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种接触过麻疹患者的新生儿或
易感成人
副流感病毒
球形,较大,120—250nm,不分节段ssRNA,核蛋白呈螺旋对称。包膜表面有 两种糖蛋白突起—HN蛋白(有血凝素和神 经氨酸酶活性),另一是F糖蛋白(融合蛋 白,使细胞融合和溶解红细胞)
Replication cycle 4 –6 h
Cell death
Necrosis,apoptosis
Incubation 18 – 72 h PBMC Non-productive
传播途径:飞沫传播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动物 机理
在呼吸道柱状上皮增殖,不引起病毒血症 NA可降低细胞表面粘度,使细胞表面受体暴
参与病毒释放:NA可水解受染细胞表面
的糖蛋白末端的N-乙酰神经氨酸,使病 毒自细胞膜出芽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破坏细胞表面的粘液,
有利于病毒扩散
抗原变异机制
抗原漂移(Antigen drift):病毒抗原 部分改变,原因是血凝素蛋白氨基酸序 列由于基因突变而发生小改变,分子基 本不变 抗原转变(Antigen shift):血凝素分 子完全改变,因朱是基因发生重组。是 导致流感暴发流行的原因
Respiratory viruses
问题
流感病毒有哪些型别?分型和分亚型的依据是什 么? 甲型流感病毒为什么易引起世界性大流性? 副粘病毒有哪些?引起什么疾病? 麻疹病毒引起什么疾病?如何预防? 简述风疹病毒与优生优育的关系 普通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有何异同? 腺病毒的生物学性状与致病性
凝聚红细胞 吸附宿主细胞 主要中和抗原
具有株特异性,根据其抗原性,流感病毒分为14个
亚型,其中HA1、HA2、HA3是人类流行株
HA抗原结构易发生变异,一个氨基酸的置 换可以改变其抗原性
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 NA)
能水解红细胞表面的神经氨分子。是弱中 和抗原
功能
80-120 nm -ssRNA,分节段 甲、乙型8个节段 丙型7个节段
8 Structural proteins:
Glycoproteins
HA (H1-H15) NA (N1-N9)
M1, M2 8 nucleocapsid segments
RNA, NP, PB1, PB2, PA
肾、猴肾、人羊膜细胞培养,增殖慢,7— 10天出现典型的多核巨细胞、胞内、核内嗜 酸性包涵体等CPE表现。
血清学诊断
双份血清,做血凝抑制试验、补结试验或中
和试验。由于补结试验敏感性不,通常做HI 试验。 免疫荧光检测病毒特异性IgM。
快速诊断: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
预防 隔离患者 人工自动免疫 灭活疫苗:在组织培养或鸡胚纤维母 细胞传代制备
露,便于病毒侵袭
致病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死亡通 常是合并细菌感染
Influenza natural course
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老人、慢性病患 者(心血管、慢性气管炎、糖尿病)
原发性病毒性肺炎
继发细胞性肺炎: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Seye’s综合症:儿童的流感并发症,常发生于
毒在结膜、鼻咽腔、呼吸道粘膜增殖,导致呼吸道卡他性 炎症
病毒播散到全身,在上皮真皮层增殖,出现特异的皮疹
症状
潜伏期9—12天。以皮丘疹、发热、呼吸
道症状为特征。通常高热
皮疹
通常持续2—5天,表现为粘膜疹和皮疹。口
腔颊侧粘膜可有特征性的粘膜疹—Koplik`s spots
皮疹出齐后24小时体温开始下降。皮疹色素
预防
保持室内空气卫生,流行期间避免人群聚 集,公共场所进行空气消毒
灭活病毒疫苗,定期注射
病毒亚单位疫苗:血凝素 对症治疗,防止细菌性并发症
Treatment: Amantadine金刚烷胺
bind M2 protein, inhibit uncoating selective – influenza A reduce symptom score Disadvantages : side effects – CNS drug-resis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