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例1)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个方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 探索新知(1)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如321×45。

(2)引导学生发现计算规律,总结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运用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题。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计算结果。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 在探索新知环节,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和总结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巩固练习环节,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4. 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理解。

5.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6.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索新知”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关键步骤,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探索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速度×时间=路程”,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3.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感知速度,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列式计算:(1)一盒酸奶 8 元,买 6 盒要多少钱?(2)一个面包 12 元,买 2 个要多少钱?(3)一千克苹果 10 元,买 4 千克要多少钱?学习任务二:自己说一说标签上商品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学习任务三:说出下面各题已知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解答出来。

(1)篮球每个 80 元,买 3 个要多少钱?(2)每瓶酸奶多少钱?学习任务四:王老师负责学校的采购。

他得到了几位老师购买教学用具的信息:美术老师需要 30 包彩纸,每包彩纸 12 元,还需要 15 包卡纸,每包卡纸 18 元;体育老师需要一些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篮球每个 50 元,要买 12 个,足球每个 45 元,要买 15个,乒乓球拍每个 34 元,要买 20 个。

怎样整理才能一目了然呢?【作业设计】1.数学书第 54 页第 3 题。

2.数学书第 55 页第 8 题。

【参考答案】1.提出一个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的问题。

答案略,合理即可。

2. 有 3 种不同的买法:方案一:18×3=54(元)54<60 答:可以买 3 份 18 元的套餐。

方案二:18×2+21=57(元)57<60 答:可以买 2 份 18 元套餐和 1 份 21 元套餐。

方案三:18+21×2=60(元)60=60 答:可以买 1 份 18 元套餐和 2 份 21 元套餐。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本教学设计教案是针对人教版四年级上数学全册的课程设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需求,具体目标如下: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2. 学生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能够感性理解面积、周长的概念,并能简单计算;3. 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4.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理解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教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算数部分:加减法和乘法的口算和列式计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2. 几何部分:学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学习面积、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几何运算;3. 分数部分: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4. 数学思维部分: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方法,通过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解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1. 教师评估学生的基本学习水平,题目难度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逐渐加大;2. 教师通过清晰明了的PPT课件来引导学生感性理解概念和方法,并在课堂上提出例题进行讲解;3. 接着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课堂练习和数学游戏;4. 在完成小组活动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单独测试来评估他们的实际成果;5. 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方法,温故知新,直观易懂。

四、教学评价通过本教学设计教案的实施,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评价: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是否能够理解概念和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2. 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算数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得到实际运用;3. 学生是否能够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和命名方法,并能计算面积和周长;4. 学生是否能够了解分数概念并掌握其运算规则,能够把分数转化为小数,并能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第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一)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3. 估算在乘法计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竖式计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

2. 探究新课(1) 引导学生观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特点,总结计算方法。

(2) 演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强调计算规则。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实践应用(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总结提升(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估算在乘法计算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实践,使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良好的计算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探究新课”和“实践应用”环节。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一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

这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于乘法的概念和计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如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计算速度较慢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地进行进位和退位。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操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做好准备。

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指导。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有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单元内容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4、例5中的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乘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算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案(表格式)

小学集体学案(备课)用表编写时间:201 年月日教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学案编写者教学用课时八学案使用者第周星期用教学目标课(章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目标第一课时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

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二课时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第三课时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第四课时理解、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第五课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第六课时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第七课时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第八课时激情引趣、知识回顾——整理知识、形成网络——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单元训练重点: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本单元训练难点: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准备与手段课件、卡片、米尺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纸条两张空白卡片、一支水彩笔。

集体备课时间年级科第周星期集体备课共性意见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想法设计包装的方法,并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相同的课本、包装纸。

一、创设情境提问:现在,老师要把26本数学课本用包装纸包起来,怎样保才能节约包装纸?学生讨论交流方法,说一说怎样包装好。

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二、学习新知识1、出示教材中的插图和问题:将两盒糖果包成一包,怎样包才能节约纸?2、学生探索两盒糖叠放得方法,并根据叠放的方法列式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3、引导学生比较得出方案。

并反思为什么方案(1)最节约。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1)同样的方法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索情况进行评价总结。

板书设计:包装的学问尽量减少面积的面——最节约第十三课时包装的学问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用表面积等知识,继续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能力目标: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包装的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表面积等知识,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策略。

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亲自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反思那种包装方案最节约。

教学准备:被包装的实物、实物图。

一、复习说一说怎样包装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物体能节约用纸?二、实践活动第1题:(1)要学生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动手操作、画图、计算、空间想象来解决包装4盒磁带的问题。

(2)亮出一盒磁带的长、宽、高,根据这个尺寸选择表面积最小的包装方案(3)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进行讨论、交流。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认识垂直和平行一、教学内容:P64-65例一、做一做及相应练习。

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垂直。

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重点:认识平行与垂直。

四、教学难点:认识平行与垂直。

五、教具准备:投影、铅笔、小棒、量角器、三角板、直尺、手工纸等。

六、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播——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两根铅笔落在地上后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二)引入课题。

1、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摆一摆,小组讨论,一共有几种摆法?组长做记录,画于纸上。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集中显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1)一小组到投影仪下展示其记录单。

(2)除了这几种情况,其他小组还有补充吗?(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生自由发言)2、师引导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画在黑板上。

不相交:相交:3、师: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会怎样?量一量两条相交直线做组成的角分别是多少度?4、由小组同学在原记录单上动手合作操作,并进行讨论、汇报。

5、师生共同总结: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画长一些仍不相交,这两条直线叫平行线,也可以说它们相互平行;相交的两条直线形成的四个角,如果都是90 度,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一条叫另外一条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焦点叫做垂足。

6、生齐读P65 平行和垂直概念,并画下来。

7、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平行与垂直。

(揭示课题)(四)教师精讲点播。

1、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书本面相邻的两边是互相垂直的,相对的两边是互相平行的。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2)探究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师:根据黑板上的两道算式80×8=240(元),10×4=40(元),
用单价、数量、总价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①生交流并完成课堂活动卡。
②引导学生概括出其他两个关系式。
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52页“做一做”2题。
2、使学生从实际间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它解决问题。
3、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科技事业的情感。
4、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速度的含义
5、教学准备:搭载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实况录象(2分钟) .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九”第6题。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中各个算式之间因数的联系,再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8.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九”第8、9、10、题。
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8.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新知。
1.基础练习。
184×28
2.笔算。
184×12 176×47 425×86 287×82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第四单元第2课时主备人:投放日期2021年9月29日
②口算:145×12=145×4×8=580×8=1740(千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集体备课
课标要求
课标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课标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能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单元集体备课
年 级
四年级
单元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本单元是整数乘法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对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进行回顾与整理。结合梳理进一步学会在整数乘法运算中采用估算的方法,初步确定结果的大致范围。进一步强调对乘法运算的结果进行验算,以保证运算结果的正确性,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研究“积的变化规律”,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总结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充分体验运用相应的数量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用乘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进一步学元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是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难点
课标解读
“数的运算”内容贯穿于整个第一、第二学段,是这两个学段数学学习分量比较重、占用学习时间最多的内容。对于数的运算首先要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运算,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决定学生选择什么运算方式和要达到什么精度的要求。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面对具体问题的情形,确定是否需要计算。然后再确定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当然教师要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掌握,按照《课程标准》把握运算的熟练程度的要求,教师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运算,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算。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运用常见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4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教学设计目录第一课时:、理解垂直和平行…………………….……第二课时:过直线上(外)一点画直线的垂线…………第三课时:平行线、画长方形…………………………第四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第五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第六课时:平行四边形和梯形3………………………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理解垂直和平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1、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理解平行线、垂线。

2、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空间观点及空间想象水平。

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水平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

教学重点:准确理解“同一个平面”“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线”“垂线”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水平。

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准确理解。

教学用具:准确判断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和对“同一平面”的准确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故事引入: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就像放飞的小鸟,飞快的向门外冲去。

当黄柏林经过陈正伟的座位时,不小心把陈正伟的两枝笔弄到了地板上,这时候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适当实行思想教育)2、黄柏林也像同学们说的和期望的一样,马上向陈正伟表示诚挚的歉意后,迅速将散落的文具盒及地面上的铅笔、圆珠笔等文具收拾好放回桌面,事情好象到此结束了。

不过,在收拾文具时,他却发现了一件事,而且引起了他的思考。

3、他想到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对他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表示钦佩的同时,不妨来看看这个问题:两支铅笔落在地面上,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呢?二、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优秀教案“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积的变化规律、常见数量关系。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

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除了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用关系式去表达它们。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口算题:23×20 =42×30 =2.课件接着出示估算题:23×19≈42×29≈23×21≈42×31≈3.笔算下面各题。

16×43=38×65=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请四位学生上台板演,讲评时请同学们说说计算步骤和要点。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可以与大家交流一下?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与第一个乘数相乘,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与第一个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

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_1

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_1

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1教学背景:《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并通过观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相交、平行的位置关系,掌握垂直、平行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相关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学方法:想象法、情境法、直观演示法、演练法教学过程:1、设置情景,想象感知。

1、进入纯数学知识的研究氛围,带领学生进行空间想象。

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垂直与平行》这节课。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平面,然后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想像,这个平面变大了,又变大了,变得无限大,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你想像的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它又有哪几种情况呢?2、让学生把它们画在白纸上。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1、展示典型图形,强化图形表征。

师:同学们,你们画的跟老师的一样吗?2、引导学生分类,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可以分成几类?根据什么来分?师:我们来观察一下,图(2)和图(4)的两条直线交叉在一起,也就是这两条直线是相交了,图(1)的两条直线延长后没有相交,图(3)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了。

所以,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不相交的,像图(1),另一类是相交的,像图(3)、图(4),还有图(2),它们都属于相交那一类。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1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的四则运算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乘、除的意义和掌握计算法则。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3、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近似数。

4、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小数加法和减法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

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 6.03+8.47=8.41—0.75=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第一课时课题:口算乘法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

(课文第47的例1,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六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你们想知道一些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吗?(出示六种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2、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1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行16千米。

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

1)人骑自行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怎样列式?如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汇报问:30小时行多少千米?练一练:18×4=24×3= 25×2= 14×6=2)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怎么列式提问:计算这道题时怎样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比较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练习:130×5= 2×380= 150×6=7×13=460×2=口算乘法的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总结口算方法;一位数与几百几十相乘,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积的后面添上一个0。

板书课题:口算乘法三、巩固新知:1、练习六第1题。

将得数写在树叶旁边。

2、练习六第1题和第2题。

应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六第4题和第5题口算练习(略)四、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第49页6--9。

第二课时课题:口算乘法的练习课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 145×12=1740 145 × 12 ------290 145 ------1 740
问:如何检验自己的运算结果?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师生归纳: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3
× 2 1
2 2 3
□□ □
□ □ □ □
1 3 5
× 4 2
□ □ □
□□ □
□ □ □ □
(二)对应练习。
3、做一做。
134×12= 47×176=
(三)综合练习。
4、森林医生:先判断对错,再改正。(课件)
1 3 2 改正:
× 1 6
7 9 2
1 3 2
9 2 4
典型例题
书本P47的பைடு நூலகம்1
教材在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通过提出“第二部分该怎样写?” 用红色字强调要求学生体验12中的1与145相乘的结果是什么。积的末尾与积的哪一部分应该对齐。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自主归纳145×12的具体步骤,知道应先算145×2,再算145×10,注意两部分积的相同数位对齐,最后相加便得结果,这样列竖式算比较方便。最后要求学生用计算器验算,使学生体验估算、笔算、用计算器计算等多项计算技能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四)拓展延伸。
6、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课件)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题组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填一填。(课件)
1 3 4
× 2 3
4 0 2 …( )×( )=( )
2 6 8 …( )×( )=( )
3 0 8 2 …( )+( )=( )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算一算,填一填。(课件)
1 3 4
× 2 3
4 0 2 ……( )×( )=( )
2 6 8 ……( )×( )=( )
3 0 8 2 ……( )+( )=( )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 2 3
× 2 1
1 2 3
□□ □
□ □ □ □
1 3 5
× 4 2
□ □ □
□□ □
□ □ □ □
(二)对应练习:3、书后做一做
(三)综合练习。
4、森林医生:先判断对错,再改正。(课件)
1 3 2 改正:
× 1 6
7 9 2
1 3 2
9 2 4
( )
1 2 4 改正:
× 3 6
7 2 4
3 7 2
4 4 4 4
( )
5、应用题。(课件)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多少吨?
( )
1 2 4 改正:
× 3 6
7 2 4
3 7 2
4 4 4 4
( )
5、应用题。(课件)
某市郊外的森林公园有124公顷森林。1公顷森林一年可滞尘32吨。这个公园的森林一年可滞尘多少吨?
(四)拓展延伸。
6、如果让你计算四位数乘两位数,你有办法吗?下课试试看。(课件)
2136×12= 1254×2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4单元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人:
知识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分解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没有进位的乘法. (2) 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有进一位的乘法.(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有连续进位的乘法.(4)用这一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评价要求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例题起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
例题生长点
把其中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积的书写位置
常考题型
参考书本P49第1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 152×2=
2 、笔算 231×4= 321×2= 415×3= 298×3= 523×3= 24×12= 44×59= 63×52= 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
先独立探究,再与同桌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
先独立探究,再与同桌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
下课后完成
功能
理解乘法的笔算方法。
巩固笔算乘法的方法
深化笔算乘法的方法
知识的运用
加深笔算乘法的理解力




练习八的 1、2 题。
独立完成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例1: 145×12=1740( ) 145×12≈1500
3、这节课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二、探究新知. 例 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约行 145 千 米。 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问: 说一说这题如何列式?这是一是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板书课题补充;三位数乘两位数
145×12 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怎么计算出准确的结果?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来解决这道题,自己试一试。
1 4 5
× 1 2
2 9 0 ……( )×( )=( )
1 4 5 ……( )×( )=( )
1 7 4 0 ……( )+( )=( )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方法:两位数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