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法边馀墨》有感

合集下载

根据兰亭序法贴写一篇观后感

根据兰亭序法贴写一篇观后感

根据兰亭序法贴写一篇观后感《观看〈兰亭序法帖〉有感》兰亭序,这三个字就像有一种魔力。

当我第一次看到兰亭序法帖的时候,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久远的世界。

那一行行书写的笔画,初看时,有些许凌乱,但仔细瞧去,却仿佛是一场灵动的舞蹈。

看到这里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懵懂的看客,试图窥探书法家当时创作的心境。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笔画的走势,起笔有的仿若轻巧的蜻蜓点水,收笔又似游鱼摆尾,灵动而富有深意。

当时我就想到,王羲之在写下这幅字的时候,必定是处在一种极为自由且富有灵感的状态。

那一个个字在纸张上仿佛都有了生命,它们像是一群活物,跃跃欲试,想要从那古老的纸张上跳脱出来,讲述当年兰亭集会的故事。

周围的人可能都在嘤嘤嗡嗡地交谈着,诗酒相和之间,王羲之蘸墨挥毫。

有些人正微醺地欣赏着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

风在竹林间穿梭而过,带着竹叶的清香和人们谈话的声响,而他就在这其中,笔随心走。

我不确定在书写到情绪高涨时,他是否真的会在心中呐喊,但他的笔尖绝对是像灵动的精灵在纸上跳跃着构建出这份绝世之作。

再看那些字体的疏密分布,就像一场精心布局的战争。

笔画稀少之处,却有着空旷高远之感,宛如战场上孤立却坚守的士兵;笔画密集的地方,又如同千军万马挤于一处,虽密却丝毫不乱。

对了还记得那段,字与字之间的气脉相通,仿佛是一群相互扶持前进的行者。

有的字倾斜着身子,却被后面的字稳稳地撑住,真感觉就像人与人之间相互依托的关系。

看完后我明白了,为何兰亭序会被奉为书法经典。

它不仅仅是一幅书法,更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是一种心境的完美呈现。

这份法帖里有着飘逸的艺术之美,有着作者挥洒自如的性情,更有那千年难以言传的神韵。

我想,只要能从中汲取到一星半点的灵感,对于我们在生活中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有着难以估量的帮助,比如做事要有兰亭序这般灵动与规划兼顾,做人也要有兰亭雅集时文人的洒脱与情趣。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

甄巍看范治斌水墨画创作有感追寻人类的本能,涂涂画画算得上是一种与世界沟通的本原的人性。

人所创造的绘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将个体与外界联结的纽带。

蹒跚学步的婴儿已经有了涂鸦的欲望和实践。

甚至动物们也经常采取留下痕迹的方式来宣示自己的权力范围和活动界限。

但人类的涂绘行为远非动物们所能比较的,动物仅听从自己的生存与生理直觉的命令,而人类从绘画伊始,任何自觉主动地涂画形象的行为均具有人类探索自我与外界关系的实验性的精神意义。

绘画艺术创造的是充满着文化的系统特征和语言特征的视觉痕迹,人们通过这种视觉纽带,使自我与外在联结成为统一的整体,并在视觉创造与交流的过程和结果中,通过形象的显现,让主体获得自我的文化认同,满足心灵所需要的情感的宣泄。

观察范治斌的绘画视觉语言,可以看到他运用笔墨时十分关注当代精神和个体情感的显现意义。

“‘笔墨’的生命力就在不断的总结与创生中得以发展延续。

笔墨的精神价值也当在此,时代精神与个体情感因素是它的基本属性。

也正是笔墨的精神属性才使笔墨本身不断冲破樊蓠,生生不息。

”(范治斌:我的笔墨观)作为新生代的青年画家,试图在笔墨语言这个无法规避的专业话题上为自己的创作找到新的切入点。

但是,我以为,范治斌所做的水墨语言实验的意义,与其说是试图在浩瀚精深的中国画笔墨传统中加入他自己的创新,不如说是聚焦于现代人精神状态和图像文本的一种自然和个人化的笔迹书写。

笔墨传统中的诗意和韵味在他的水墨人物作品里其重要性比不上观念式的图像语言和精神表达的需要。

这一点,也许比传统笔墨语言的创新问题更值得他关注。

基于个人的视觉学习经历和表达倾向,范治斌采用了素描和西洋绘画中颇具视觉实体感的块面感和笔触感来强化他的水墨语言。

他近期的水墨人物画中,经常出现类似油画创作般涂刷的笔墨效果。

中锋用笔时有意留下的边缘痕迹;变化多端的提按手法;类似油画平涂和背景烘托般的大面积色块以及因为线条与色点的干湿浓淡而创造的强烈的质感;类似素描排线和勾描轮廓的线条以及随着形体的面的转折而延伸出的暗示实体感的线条;都给人留下了“这是真实的形体!”的感觉。

砚边余墨 亦能开花——观方楚雄书法有感(一个初学者的体会——陈育新于东莞)

砚边余墨 亦能开花——观方楚雄书法有感(一个初学者的体会——陈育新于东莞)

砚边余墨亦能开花——观方楚雄书法有感(一个初学者的体会——陈育新于东莞)方楚雄先生是当代画坛的“常青树”,是屈指可数的花鸟代表性画家。

时人皆以其画津津乐道,聚光之下,对其书法容易视而不见,故少有关注。

一次偶然机会,友人送来方先生的作品欣赏品读,顿觉方先生书法亦有深厚造诣。

据报道,他的扇面书法作品在2014年广东崇正雅集第三期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356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今再三琢磨,对其书法不觉有三点感触。

其一,深得法度,是方先生书法作品的内在功底。

方先生的作品,以楷书及行楷居多,这些作品点画精到、字形得体,章法规整,颇有颜筋柳骨的法度以及蔡襄、董其昌的写意,在游丝映带中透露出一股清新、端庄的气息,一看就知道作者肯定下过苦功夫,才有如此深厚的笔法与字法。

但或许有人会讲,用“深得法度”评价方先生的书法,貌似有点档次不够、明褒实贬。

但笔者认为,在当前“画家绝大多数都不是书法家”背景之下,正是深得法度,才显得方先生书法的难能可贵和专业水准。

因为,方先生作为一个画家,绘画才是他的看家本领,至于书法,则只是一种副业来看待。

书法艺术有他的技术含量,功夫非一日练得。

方先生从事这种跨界的活,能够怀着对书法的敬畏和尊敬,静下心来,从一笔一划做起,按照书法的范式认真临摹,心摹手追,追求卫夫人《笔阵图》“多力丰筋者圣”之线条,塑造梁武帝所提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字形,深为不易。

尤其是在书画市场还要以官职和名气来讨价还价,少有人只为个人修炼而穷心尽性的时候,这种放下身段,苦练功夫、不因盛名而胡写乱写的品格尤为难得。

据悉,方先生从4岁开始就抓笔临池,跟随王兰若、刘昌潮学画,60年的笔墨修行,对其写得一手好字打下扎实的基础,对其书法成为能品、妙品甚至神品带来了可能。

其二,融会贯通,是方先生书法作品的风神气韵。

元代盛熙明讲过,“书者,心之迹也,故有诸中而形于外,得于心,而应于手”。

方先生书法深得法度,自有“应手”之能力和表达,并最终形成个人的书法风格。

法学本科生必读书目

法学本科生必读书目

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必读书目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点介] 写得精彩,译得也精彩。

探索法律背后的精神,支撑法律的东西。

“没有信仰,法律它将形同虚设”。

在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被打破的同时,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新的在法律下生活的传统?当然,读此书时,不要片面追求其中精彩的语句,更要注重起分析的思路和线索。

3.冯向:《木腿正义》[点介] 我相信此书对于专事法律的同仁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好的启迪案本。

作者凭借自身的文学学科的优势,游仞于法律和社会之间。

对法律个案层层剥离,既立意深远,又视界宽广,不失为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4.梁治平:《法辩》、《新波斯人信札》、《书斋与社会之间》][点介] 这里面主要汇集了梁先生于1980年代中后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的系列文章,是其“用文化解释法律,用法律解释文化”的个案实践和言说。

辩异、批判和理性思索融贯一气。

对年轻学生来说,读此书还可以学到如何读书、如何整理自己的心得体会的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

《新》一书亦是早期和另外几个作者作的批判性著作;《书斋》一书是作者的文化随笔,写得轻松随意,也更见功力。

5.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点介] 学法之人,当对法律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有基本的了解。

本书提供了这样一个了解的途径。

不宁唯是,当我们对自己身处的职业教育的现状和社会的反差进行理性的反思和检讨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要对这个法律教育生态圈的运行有一个冷静的认识。

法的门前读后感_2

法的门前读后感_2

法的门前读后感法的门前读后感1本书的内容比较多,匆匆读了一部分,收获不少,但还需要提炼吸收,所以就不从面上谈了。

结合本书中的一个章节,谈谈自己的观点。

我想说的是《判断的形成》。

这节内容不多,主要是法官如何作出判断。

文中提到,心理学家认为,判断的过程很少是从前提出发,随后得出结论;与此相反,判断始于一个粗略形成的结论。

一个人通常是从结论开始,然后努力找到能够导出该结论的前提。

但是,司法传统认为,法官以某种规则或法律原则作为前提,将这一前提运用于事实,并由此达成判决。

既然法官是人,就有理由假定,法官不会仅因身披法袍就采用这样一种人工的推理方法。

司法判断,像其他判断一样,无疑在多数情况下是从暂时形成的结论推倒出来的。

一位法官描述了自己的方法:法官的确是通过感觉而不是判断,通过预感而不是逻辑推理来判决的,这种逻辑推理只出现在法庭意见中。

判决的关键冲动是个案中对于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的直觉;聪明的法官,在已有定论后,劳其筋骨,苦其心智,不仅为了向自己证明直觉是合理的,而且还要使之经得起批评。

什么产生预感呢?它们通常被称为法官“政治的、经济的和道德的偏见”。

说到这里,我就要说一下,我为何会选择这部分内容与同学们讨论了。

因为前期我正好看了另外一本书《公正何以难行——阻碍正义的'心理之源》。

这本书里也专门对于法官的偏见有所涉及。

书中提到,你可能认为,法官因其职业属性和专业培训,通常会格外依赖严谨的逻辑推理,但实际上,法官们往往或者主要凭借直觉做出决策。

如有研究显示,如果法官的后代是女儿而非儿子,他在处理与性别有关的民权案件时偏向妇女权利的概率将增加16%左右。

由于美国法律制度遵循先例原则,因此作者认为美国人所面对的各种规则,大多是由少数经过常青藤教育并具有北欧和西欧血统的男性基督徒所制定的。

所以,司法裁判的偏见从法律层面就意味着不可避免了。

法的门前读后感2法的门前这一寓言故事中,描述了一个乡下人想进“法”的大门,想去触摸法,想去了解法,可却因有守门人的存在,乡下人因为惧怕,刚开始没有进去。

砚边随想

砚边随想

砚边随想作者:王伟来源:《美术界》 2015年第9期文/ 王伟绘画之于我最初的魅力是那些优美迤逦的线条、闪烁陆离的色彩和难以捉摸的光影。

在一幅画作前你会发现这些因素不但相安无事,而且似乎天生就自成一体。

即使是一个对绘画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即使是你不知道它在表现什么,也能感受得到这其中难以言表的和谐与神秘。

你往往会被它打动,却欲言又止、无从说起。

绘画之初我常常问自己是什么让这些绘画因素如同自然铸成?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绘画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地方,通过一种直接而丰富的视觉刺激可以使不同人的情感诉诸于同一幅画中,直达人类灵魂的最深处,从而引起共鸣。

如果要做到这些,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追求事物的内在本质之美。

世间万物以它特有的方式向我们展示着它的一切,它只是在那里,就只是在那里,毫不张扬,永远用最少的姿态去表现尽可能多的可能性,让你捉摸不透。

即使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琐事也会冒着热气,热腾腾熏你的眼,只要你靠近。

遗憾的是身处其中的我又有多少次真正地去靠近、去聆听、去发现!我常常在内心里不断告诫自己:停一停,再停一停,不要忙着去赶制矫揉造作。

“万物静观皆自得”,只有怀着一颗真诚、纯净的心,去除世间嘈嘈杂杂的纷扰,你才能感受到平凡之物的静谧与永恒,以及隐藏在诸多复杂表象下的深沉。

可是在创作中,那些悠远、宁和的自然之美曾经多少次深深地打动了我,却又在我急急忙忙、蹑手蹑脚以为快要抓住哪怕是来自它一丝一缕的气息时,渐行渐远。

它似乎有意在考验着一个追求者的耐心,也加重了它在我生命中的分量,这种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自我洗心的过程。

对它的体验简直就是一种奢侈,时常在作画之前为了营造这种心境,放上几首古琴曲,抄上几遍经文。

但最终能在既定的视觉模式中信手造境,却是一件极难做到的事情,这也是绘画这么吸引我的原因所在。

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地重复中酝酿着,我的创作之路也将这样进行着。

王伟1974 年出生于河南。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系主任。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篇一记得刚开学的时候,第一次上民法课,老师就向我们介绍了《西窗法雨》这本书,然后我就开始了看《西窗法雨》。

我一直以为法律是一门多么枯燥的学科,但自从读完这本书,我就改变了对法律的看法,其实法律离我们并不是那么的遥远,法律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的,与我们息息相关。

《西窗法雨》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拨评说,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下面来谈谈《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一文中提到法理社会无非有三种形式:法治、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章节吧。

人治和无为而治。

文中所提到的乔治案就体现了法律的缺陷和人的智慧。

大家都说,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可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而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不能朝令夕改的。

这样导致一些特殊情况和未曾遇见过的情形,无法随机应变和灵活处断。

在乔治案中律师帕克用自己的智慧随机应变,灵活处断。

在我们看来帕克律师这种行为是在钻法律空子,而现如今的法律中有多少律师不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其实,法律的这种这种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和无法消除的。

现在每个国家都选择法治而不是人治,因为法治比人治要可靠。

历史证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

法治优于人治。

《西窗法雨》此书中的一文《死刑的存废》使我颇有感触,这一问题是现在讨论的最激烈的,对于死刑存废的问题众说纷纭,就像墙头草随风倒,不管是支持存废,还是不支持存废两方都有道理。

而我读了《西窗法雨》后我坚定的站在废除死刑这一立场。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恶有恶报,这很公平。

其实,刑罚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而不是在于杀掉罪犯,罪犯是有可能从新做人的,死刑只能助长人性的残忍。

我们认为杀人者是可恶的,那么杀死杀人者的人又该怎样定位?坏人杀了好人,好人又杀了坏人,这岂不是“人杀人”的恶性循环?这不冲淡了人道主义的思想感情?可见死刑并未起到制止杀人行为的作用。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散文很早就知道这句话,是从陈振濂先生的《书法美学》中逮来的。

陈振濂大概是启功先生的弟子吧,无须深究。

而标题的古语,却是三国时大书法家钟繇的话。

这话很有趣,道出了书法不同于写字缘由。

笔迹是界,就是在平面上留线划分的意思。

即,线条有平面分割的作用。

仿仿佛绘画构图上的那一点,在上下左中右的位置不同,带给人的动感趋向便不同。

那么,一根线条——点横竖撇捺折,它的位置不同,形状不同,在平面的排布不同,带给人的感受肯定不同。

是柔和的,还是刚劲的;是粗拙的,还是细巧的;是绵延的,还是直截的;是是向心的,还是扩张的……便出现了不同的表现效果。

于是有些人追求子写的潇洒、大方、刚劲有力,便形成了大众书法基本的审美取向。

这种取向,导致了人们对二王书法一贯的极力推崇。

但二王书法,除了有兰亭的潇洒飘逸外,还有的酣畅,还有的遒劲,还有的沉郁,还有的悲愤,还有的快捷,还有的剑拔弩张……汉字书法,仿佛格律诗词,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正如跳舞不同于舞蹈一样,写字也不同于书法。

书法是起于写字的,尤其是楷书,必须符合写字的形式要求,这一点对初学者尤其要这样要求,这是基本要求。

书法是终于艺术的,艺术是更高境界。

因此,可以这样说:书法是起于写字,而终于艺术的。

而就书体而言,楷隶篆是易书难工的,因为这几种字体独自成形,缺少变化,“笔画战斗”是考验人的毅力和耐力,执着与悟性的最佳手段。

临帖读帖不可偏废,既要从字形上理解,也要从文意上理解,更要从章法上理解,还要从美学上借鉴,周而复始,反复临习,才有收获。

如果只从临帖上下功夫,那只能算“馆阁体”,没有出息的。

谦谦君子,也有莽夫性情,也有媚俗个性,把固定的字体,写出不同的性格,而不相互雷同的话,还能表现出不同的心境与情感,这样的有境界,能自成高格,自成高格才能叫书法艺术的。

诗看颜柳欧赵,互有师从,而楷体风格各不相同,原因就是,他们重视笔画美的感受、理解与锤炼,而凝结成自己的特征;就是同一人,其不同境况,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也嬗变出种种不同来。

《法边馀墨》读书笔记

《法边馀墨》读书笔记

趁着空闲时间,读完了贺卫方先生的《法边馀墨》,这实属第一次正式接触贺卫方先生的作品。

之前对贺老师文笔的了解多是通过微博、微信或者是媒体讲座中获知。

既然是“读”后之“感”,就要写“感”。

我向来认为“读”有不同情况,至少有精读与泛读之分,而真正有“感”者,定是精读而得。

贺卫方先生之文读若不精,读若不品,亦是很难感悟的。

贺卫方先生这本《法边馀墨》引起了我对“法”深深的思考。

其一是法律语言。

如今各部门法中法律规定十分的“法学化”,法律术语多,一些规定连一些专业学者都要琢磨,而国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读法而不明,学法而不懂。

譬如“无罪推定”、“时效取得”、“无因管理”、“善意买受人”之类,到了法律界之外,都成了难以理解的东西。

在这种因素下,我们何谈普法?我们不求通俗,但求易懂,更不求华丽,但求平实。

对于法律语言,贺卫方先生在《法边馀墨》中的《法律语言》、《法律和语言》等文中均也有所提及,短短千字将当今法制的这一缺陷剖析得淋漓尽致。

其二是立法。

当今我们的法制还存有较多的弊病,我们的社会、生活不断发生变化,有些法制)并不能适应,而立法还是滞后的,“法久弊生,不能不变,变而不清,其弊益滋。

”。

另外有些立法存有缺陷,如把法官的犯罪行为诸如贪污受贿、隐瞒或伪造证据、泄露国家机密或审判机密等作为伦理道德规则的调整对象,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人民法官职业道德》中就大多规定了法官不得徇私枉法、不得贪污受贿之类的规则,将法官职业道德与犯罪行为相混淆。

由此我们也可以映射出立法者法学修养与素质,立法不懂法的现象大有存在。

在加上有些立法脱离实际的,贺卫方先生书中《立法与风俗》指出了这一点。

如此下去,“法”将不“法”,何谈法制现代化?何谈国人对法制信仰?其三是司法问题。

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司法独立是我国司法体系中一重中之重之处。

目前国内从事司法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学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司法独立之步伐,但是司法独立在我国得以真正实现是困难重重的,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篇1:在我们心中,法学从来就是厚重的,法学著作似乎也常以一贯的严谨示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正襟危坐地捧读,所以,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读到这本《西窗法雨》时,才会让人心里一动:原来,我们的法律也可以如此生动,读《西窗法雨》有感。

作者用一种亲切家常的语气,以平和幽默的手法将西方的法律文化娓娓道来,似乎不沾半点烟尘,平淡的就像是在向我们讲述邻家趣事。

在小幽默之中溶进了大智慧,在小事情之中融入了大法理。

当我们的眼睛扫过那薄薄的书册,思绪也随着作者的指引飘忽起来,似羚羊挂角,了无痕迹,但是,合上书本,却有一种淡淡的感悟在心头,虽然只是蜻蜓点水的一点,却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了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

第一次,我们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了,法律不仅仅是一种冰冷的规范,不仅仅是一条条死板的条文,法律是我们身边一个个鲜活的面孔,是这些鲜活的面孔构成的社会生活,是这些社会生活中体现出来的人类的高超智慧。

作者给我们讲"政府旁边的法院"、讲"政府的承诺"、讲"道德的法律强制"、讲"隐含的法律规则"、讲"正义的自然性质"等这一切,只是为了和读者一起培养"反省的能力",引导我们形成对法律与道德的最深层次思考,"既然我们喜欢上了法治,假设一下人性的不完善或许就是必要的",让我们能对法律的作用有一个起码的认识,"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

以史为鉴,可知兴亡,旁征博引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嬉笑怒骂,而是为了古为今用;妙笔生花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卖弄文采,而是为了西为中用。

虽然作者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却时时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在作者刻意为我们营造的轻松氛围里,我们随着他的笔尖的指引在法律的智慧天地里畅游了一圈,享受了智慧的乐趣,感受了法律的魅力,最终,却依然是要回到我们的现实。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专业本科生推荐阅读书目法哲学类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苏力:《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6、林达:《总统是靠不住的》,三联书店1998版。

7、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贺卫方:《具体法治》,法律出版社2002版。

9、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三联书店2003版。

10、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贺卫方:《法边馀墨》,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王希:《原则与妥协》(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14、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版。

15、郭道晖等:《中国当代法学争鸣实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版。

16、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版。

17、[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下册,蒋兆康、林毅夫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8、[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美]波斯纳:《道德与法律理论的疑问》,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美]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21、[美]罗斯科·庞德:《法理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2、[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册),邓正来译,三联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导师书目推荐

导师书目推荐

导师推荐书目1.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阅读秩序》、《送法下乡》[点介] 本书最大的价值当在法学“启蒙”。

它会告诉你我们在观察法律现象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野和方法,应该如何培养我们的学习和研究进路,以及如何揭示常识、挑战既有的知识和观念。

读完此书,会感觉法律原来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枯燥。

后面的《送法下乡》一书可以说是第一本书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具体运用,更加充实和饱满,虽然我还是觉得其《本土资源》一书最为重要。

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点介] 作为一本哲学知识和流派介绍的通俗读本,该书不仅可以把读者引入一片新的哲学天地,更重要的是,该书在开辟和拓宽学生的问题域上,特别在怎样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上,有着相当的帮助。

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这是大学期间一直要注意训练的能力,它在很多时候比具体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江村经济》][点介] 今天我们离费先生写作此书的年代已经相去六七十年,但费先生于书中所做的对中国现状的分析对今天的中国仍然是那样的切中肯綮;费先生所具有的问题意识和文章风骨,我们今天仍然还差之甚远。

每一个法律人都应该反思:法学的知识贡献在哪里?4.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点介] 透视中国社会实际运行的游戏规则。

为什么在我们的正式制度外,还会有一套更为适用的潜在的规则?作者从历史中的故事投射到当今的现实。

我们可以从中反思:法律在生活中真正起作用的条件上什么?法律的道德善恶与实际的利害格局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是在自我欺骗的冰山上生存,还是在苦涩的反省中奋起?5.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点介]这是一本清醒的书、理性的书、幽默的书和智慧的书。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洞察,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什么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精神;什么是真正的人文关怀。

作为法律人,也许此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是:缺乏对“沉默大多数”的关怀、缺乏某种“精神家园”的法律,是没有生命的法律。

书法有法读后感1500字

书法有法读后感1500字

书法有法读后感1500字一本独特的,源于阿城别出心裁的书:浸淫书画艺术几十年的孙晓云,以自己漫长的书法、绘画求索路程为引子,串连起中国书法史上桩桩典故:原来古人写字可以一手执笔,一手擎纸,因为笔法成熟之前桌案还不存在;原来保持笔锋不散开是做到书法方便快捷的原则……但是,孙晓云的功力可不仅止于叙述:那些对书法艺术独到的见解,那些对何谓“书画同源”深刻的领悟,无一不把观者牵引到一个完全属于黑纸白字的世界。

目录: 1 “中国”不如译成Calligraphy 2 引起困惑的三件事 3 “请循其本” 4 “便捷”是指什么? 5 盲人摸象 6 怀疑“永字八法” 7 先说执笔8 “五指”还是“五字”?9 “拨镫”极其形象10 用“笔法”书写的字才叫“书法” 1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2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一:裹锋与连续书写13 笔法产生的动机之二:没有依托的书写14 大胆地推理15 笔杆的直径16 笔毫的长短软硬17 纸的起源与“动”、“举”、“握”、“染” 18 《铡美案》的启示19 笔法成于书写姿势20 “古法”的绝唱21 不自觉的丧失22 桌子的功与过23 “八分书”的解释24 “向背”出形势25 好大一头象26 “章草”是书法演变的句号27 “隶化”与“美化”的生理极限28 三根细绳搓成一根粗绳——“完法” 29 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尚法” 30 “结字因时而传,用笔千古不易”——“变法” 31 最不愿意承认的现实——“无法” 32 书法是视觉艺术吗?……书法有法读后感学习书法必读——我读孙晓云的《书法有法》最近读了两本关于书法的书,一本是《邓散木讲书法》,一本是《书法有法》,两本书满满都是干货,相见恨晚!说来惭愧,练习写字四年了,还真没怎么把书法这件事当作正经事对待过。

到现在宣纸生熟不分,三尺四尺对开什么的傻傻搞不清,毛笔材质刚刚明白了狼毫羊毫紫毫分别是干嘛用的,落款印章什么的更不必说了,至于各路名家的碑帖(读完书意识到碑是碑帖是帖)就知道欧阳询、王羲之、赵孟頫,年代什么的还是一团浆糊,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写了四年也是没谁了。

读《炉边诗话》有感

读《炉边诗话》有感

读《炉边诗话》有感
《炉边诗话》是一本非常精彩的诗集,那里有许多美丽的诗句,它们让人们在漫长的夜晚中得到安慰,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思考生活。

这本书里的诗歌,融合了诗人的诗意思想和普通人的经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歌的内涵,这种感受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读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诗人的灵魂,他们用美丽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心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总之,《炉边诗话》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诗集,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收获,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诗歌的魅力,更加深刻地思考生活。

法边馀墨读后感

法边馀墨读后感

法边馀墨读后感《以法边馀墨》是一部由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所著的文学巨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心理描写而闻名,被誉为“文学史上的奇迹”。

作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引人深思。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主人公马塞尔·普鲁斯特展开,他是一个富有的年轻人,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

他在小说中经历了成长和变化,通过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探索,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小说以马塞尔对一幅画作的感受为引子,展开了一系列关于爱情、友情、艺术、时间、记忆等主题的探讨,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在阅读《以法边馀墨》这部小说时,我深深地被它所展现的细腻和深刻所震撼。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在小说中,马塞尔经历了成长和变化,通过对自己内心的探索,逐渐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他在爱情、友情、艺术等方面的经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们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除此之外,小说还通过对时间和记忆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于时间和记忆的执着和追求。

作者通过对时间和记忆的描写,揭示了人类对于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时间对人类的影响和改变。

这让我深刻地思考了时间和记忆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总的来说,《以法边馀墨》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描写,作者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深沉。

小说中对爱情、友情、艺术、时间、记忆等主题的探讨,让我深刻地思考了生活的意义和人类内心的复杂。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对于人类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探索也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

我相信,《以法边馀墨》这部小说将会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重要的读物,它将伴随着我,引领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

西窗法雨读后感初中范文5篇

西窗法雨读后感初中范文5篇

Gaining wealth through hard work is the great pleasure of lif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西窗法雨读后感初中范文5篇西窗法雨读后感篇一夜已深,拉开窗帘,月亮把自己隐藏在黑夜的背后,注视着这场撩动世界的风雨,这场风把原属于西方的雨,吹到此处。

风雨敲打窗棂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走到书架前找到了刘星的《西窗法雨》,或许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这是一部有关西方与东方法律思想的一本书,这场“雨”塑造着每一个人关于法律的价值观。

如果问我什么是最神圣的,那必须的是法律,因为只有法律能不管你的权势地位,真正的做到“平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我们常听的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西窗法雨》不仅仅是法律思想的介绍,这里还浸润着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

正是研究西方法理学的学者有着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功底,也正是在这里人们认识到,社会需要方圆,但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方圆,而什么是方,什么是圆,凭什么方,凭什么圆,如何方,如何圆都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极大的智慧。

读了《西窗法雨》你会悟到,中国正在呼唤这种智慧,而你也不会怀疑,中国人有这种大智慧。

“法”这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明的军法、包拯的律法,现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入法治中国。

法律意识成为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呼吁制定相关法律来保护野生动物;在面对网络暴力的危险之下,网友们呼吁官方制定法律文件,后来颁布了《网络信息生态管理条例》。

对于“没有是非,只有立场”的争论,法律无疑是最好的标准。

在各种情况之下人们总是能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可见法律的权威性。

法律虽然是一堆理论,但是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近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践行法律、守护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说道法治不得不说与之对立的人治,书中提到过西洋历史中出现过短时期的人治,但是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法治,原因是西方人认为人的自律是不恒长的。

摹写人生尽忠诚

摹写人生尽忠诚

摹写人生尽忠诚作者:单彤来源:《读写月报(初中版)》2021年第03期垫上一块毛毡,铺上一张半熟宣纸,压上一块垫木,握好一支狼毫,蘸上在砚台磨好的墨,对着字帖临摹起来……在氤氲着墨香的环境中,我把握着中国书法数千年的脉搏,倾听着流淌在点横撇捺间中华文化的血脉,感受着笔画粗细变化中的中华文化气息,感叹着浸满人生感悟的文人书法家的历史。

摹写人生尽忠诚。

犹记得第一节书法课,老师并不是一上来就让我们练点撇横捺,而是给我们介绍书法的历史,让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敬畏,对我们中华基因中的书法有所了解,从而在下一步的练习中对书法文化有情感上的亲近。

对中华文化的忠诚,油然生于笔端。

学书法时,老师首先教我们的是结构。

书法中有结构美、形态美、情趣美、色彩美、书香美。

我最喜欢的是墨色带来的色彩美。

墨是书法的灵魂,别看它似乎只有黑色,但与水结合,就能变换出浓淡墨色。

你看,书法作品就是黑白两色调,却体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简约、和善。

这里面,更渗透着“忠诚”两个大写的字。

书法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史。

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每次更换书体都经历了重大的改革。

秦始皇统一了全国,改用小篆,从此小篆成为那个朝代的标志之一。

研究书法史,相当于从侧面研究中华民族的发展史。

书法由人而生,又反过来培养人的性格。

从书法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人生观、价值观。

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它追述侄子颜季明于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取义成仁的感人事迹。

从中可看出颜真卿的极度悲愤,不顾笔墨之拙,正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

可看出颜真卿是个性情中人,看出他對正义的赞美与追求。

书法走向世界,又反过来给书法输入新鲜血液。

随着孔子学院在东南亚和非洲、拉丁美洲掀起热潮,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的中国书法大受外国人的热捧。

有外国人创新地在书法中融入了自己的文化,这又给中国书法带来新鲜血液。

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媒介,书法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汇入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再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淘洗和沉淀,最终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温州传统的诗画美学收获了什么作文

温州传统的诗画美学收获了什么作文

温州传统的诗画美学收获了什么作文诗启画中意,画写诗中形
虽说诗与画有一定的界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是对立的。

相反,二者都极力将对方吸纳进自己的艺术形式来,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生动形象”,是我们赞美诗句的常用词。

一首诗,若能达到形象而生动的艺术效果,定是吸取了画中写形的特点。

而画要想突破时间限制流传后世,也就必须要达到诗中写意的特点。

世人历来对王国维之诗赞赏有加,称其为“诗中有画”。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几笔,一幅苍凉雄浑的边塞图便在读者眼前展开,形象而具体,实为对画中写形之特点的吸收。

而王国维之画也常被誉为“画中有诗”。

欣赏《蓝田烟雨图》,总能感受到其在画中暗示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之境界。

同样,《蒙娜丽莎》流传后世,画中人谜样的微笑功不可没。

“诗画交辉,意境丰满,各不相下,各有千秋”。

诗与画,各有所长。

诗传意,画写形,两者都有各自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

而好的艺术作品往往追求诗与画的交流交浸。

诗画若能完美结合,即可达到情景融合、虚实相映的境界,好的文艺作品便水到渠成了。

读《法边馀墨》有感

读《法边馀墨》有感

读《法边馀墨》有感上一周,同学在班上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就提到说我们现在身为大学生,我们还能写出以前那种非常优美的作文来吗?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在中学的前阶段,我的作文功底还算不错,什么都不受表扬的一个学生,却在作文方面经常受老师的表扬。

虽然这在许多人心里可能是小儿科,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

可是现在,我连这小儿科都做不好了。

也不知怎么了?这学期有好几个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都是读后感或观后感。

对于我这个有很多年连作文都没写过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为之勉强的事。

这一次写作,是期末作业,也是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给题的题目是:在他给的三大类作业中选择一类做。

这三类作业分别是:在他给你电影中选择一部看了写观后感,或者在他给的几本书中选择一本看了过后写读后感,再或者在他给定的几类社会现象中选择一类进行评论。

因为电影一般看了就完了,写观后感什么困难,所以舍弃了;社会现象评论,因为我觉得像我这种女孩子,一天就讨论一些八卦新闻,哪写的出来社会现象评论。

作业下来了一个多星期了,我从布置的当天就开始在做作业了。

因为贪玩,也因为看不懂,所以看一点,放下,又看一点,再放下;几经周折,才把此书看完。

初看这本书,我连书名都不认识,更别提理解书名的意思,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字我是不认识的。

想一想,这个大学生当的可真失败。

但是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这是一本主要关于对中国司法的一些现状和作者的看法的书。

我对中国司法肯定的印象原本完全是零,读了这本书,略微对这方面有一点点了解。

所以我来写这个读后感,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不过这既然是作业,还是得敝出来。

看了看其他人对《法边馀墨》的读后感。

真是汗颜,人家是读了几遍,而且是精读,而我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但是,我也算是认真的把这本书看完了。

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这本书确实易懂,也有很好的文风。

读了这本书,我对我国的司法现状有一点点了解;但书上的这些文章有些年头了,不知道这么些年过去了,书上提到这些司法现状有所改善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法边馀墨》有感
上一周,同学在班上讲,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其中就提到说我们现在身为大学生,我们还能写出以前那种非常优美的作文来吗?我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在中学的前阶段,我的作文功底还算不错,什么都不受表扬的一个学生,却在作文方面经常受老师的表扬。

虽然这在许多人心里可能是小儿科,没有什么值得可说的。

可是现在,我连这小儿科都做不好了。

也不知怎么了?这学期有好几个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都是读后感或观后感。

对于我这个有很多年连作文都没写过的人来说,是一件多么为之勉强的事。

这一次写作,是期末作业,也是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给题的题目是:在他给的三大类作业中选择一类做。

这三类作业分别是:在他给你电影中选择一部看了写观后感,或者在他给的几本书中选择一本看了过后写读后感,再或者在他给定的几类社会现象中选择一类进行评论。

因为电影一般看了就完了,写观后感什么困难,所以舍弃了;社会现象评论,因为我觉得像我这种女孩子,一天就讨论一些八卦新闻,哪写的出来社会现象评论。

作业下来了一个多星期了,我从布臵的当天就开始在做作业了。

因为贪玩,也因为看不懂,所以看一点,放下,又看一点,再放下;几经周折,才把此书看完。

初看这本书,我连书名都不认识,更别提理解书名的意思,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字我是不认识的。

想一想,这个大学生当的可真失败。

但是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这是一本主要关于对中国司法的一些现状和作者的看法的书。

我对中国司法肯定的印象原本完全是零,读了这本书,略微对这方面有一点点了解。

所以我来写这个读后感,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

不过这既然是作业,还是得敝出来。

看了看其他人对《法边馀墨》的读后感。

真是汗颜,人家是读了几遍,而且是精读,而我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作业。

但是,我也算是认真的把这本书看完了。

对于我这个外行人来说,这本书确实易懂,也有很好的文风。

读了这本书,我对我国的司法现状有一点点了解;但书上的这些文章有些年头了,不知道这么些年过去了,书上提到这些司法现状有所改善没有。

我个人对书中三编部分中的“地脚”部分。

因为我觉得第一编主要讲我国的一些司法现状,反正对于“法”的内容很多,其中很多内容都值得我们认真阅读,但我对这方面知之甚少,来谈这一部分,自己觉得似乎很是不妥。

第三编主要讲的内容与法没有那么大的密切联系。

所以,选择第二部分自己又粗略的看了一遍,再来谈感悟,似乎觉得才合适。

读后感,重点是在感,而“感”需要用心才能有感的。

个人觉得第二编中的主要内容是在讨论“书”,开篇即引用英国的三教兼政治家伯里(R. de Bury)话说明书的重要性。

当然,作者的重点是说法学书的特点,在这一编也谈了对于编书的一些技巧或是缺点,也有建
议。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索引”这一章节,让我颇感意外,从我开始接触书的时候,书是有目录的。

可是作者在这里说那时候的书是没有索引的,确实让我吃惊不小,其中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书的索引比作房子的窗,有了这扇窗,读者在书中找自己需要的内容就方便多了,这个比喻是非常恰当的,还把那个时候的书说成是“不仅没门,窗也不有,山墙一片光溜溜。

”我想,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情况,但也可以看出中国学者作了很大的努力,才能将这一国外文化的精髓引进来的。

还有,说“教授与书和再谈教授与书”这两章,我原来对教授的作用和教授的职责是一概不知的,读了这篇文章,我忙乎对教授的职责和作用有了一点了解,也觉得作者说的非常有道理。

文章中提到“作为一种现代职业,教授不同于从前的私塾先生,也不同于书院山长。

他是一个组织化行业中的成员。

他是教书的人,但又不限于教学法;他还应该是所在领域的专家。

于是,教学之外,他还必须有所著述。

在教学和发表的过程中,他在不断地积累着自己的资本,提升着自己的学术档次。

教授群体是大学的命脉所系。

一个大学校园设施情况不是一个次要的因素;缺乏优秀教师才是大学的致命弱点。

30年代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说得好:“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

”这一段话既说明了教授的职责和作用,也说明了在大学中,什么最重要。

读了这一篇文章,确实让我在这一方面有了见识,以后也会学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

“再谈教授与书”一文中作者举例再一次说明教授的应有的职业道德。

作者举的是史学方面的例
子,法学教授与此教授的职责的作用差不多,只不过所涉猎的专业不同而已。

读了这两篇文章,真是收益良多。

作为法学著作,这本书在第一编中确实讲了不少中国司法现状,虽然我对这方面知之甚少。

但是,这里面也说了,法学著作应该让外行人也看得懂,这是我十分赞成的。

其中谈到法律语言。

书中说到“如今各部门法中法律规定十分的“法学化”,法律术语多,一些规定连一些专业学者都要琢磨,而国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读法而不明,学法而不懂。

譬如“无罪推定”、“时效取得”、“无因管理”、“善意买受人”之类,到了法律界之外,都成了难以理解的东西。

在这种因素下,我们何谈普法?我们不求通俗,但求易懂,更不求华丽,但求平实。

”这一段话给我启发不少,现代人都说现在是法治社会。

但正如书中所说,如果法学著作全是一些法律术语,让这些外行人如何看懂,如果连法律都不懂,又如何法治呢?许多人民大众连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都一概不知,只知道“杀要偿命,欠债还钱”等一些浅浅的法学常识。

比如:很多公民对赡养只是当作一种义务,觉得自己如果不想履行这项义务,法律是管不着的。

这样看来,多法律语言至少要通俗易懂一点的好。

其中对我国的司法一直不能真正的独立分析了原因,文中指出: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司法独立是我国司法体系中一重中之重之处。

目前国内从事司法研究的学者层出不穷,其中一些学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我国司法独立之步伐,但是司法独立在我国得以真正实现是困难重重的,这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平常我一直在思考司法独立难在何处,也了解了一些阻碍司法独立的因素,书中《司法:走向清廉之路》一文点拨了我,让我对我国的司法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司法独立难在何处?法官经济上不独立,党与政府的领导对司法干预,很多法官伦理道德素质不高,法律知识不完备,人大的不正确监督,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的阻碍了司法,当然我在此不展开来谈,只是说的《法边馀墨》中的文章内容丰富,言语独到,使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

任何好书都是要细细品味的,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还没能好好的把这本书看个透彻。

等空闲下来,我还会再好好的阅读此书的。

不得不承认,此书的经典内容实在太多了,我就不一一描述了,还是仔仔细细的看一遍比较实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