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碳酸饮料
第四章碳酸饮料

(二)CO2理论需要量的计算:
根据气体常数,1mol气体在0.1MPa、0℃时的体积为22.41L, 因此1mol CO2在T℃时的体积:
Vmol=(273+T)/273×22.41 (L)
7、水
饮料中含量最大的成分,大约为90%,低热值碳酸饮料含水量98%左右。
一、调味糖浆的调配
(二)调配
1、调配方法
⑴ 首先正确计量每次配料时所需原糖浆、酸味剂、香料、色素、 水等。
⑵ 各种配料分别用水溶解并搅拌均匀(有的需要过滤)。 ⑶ 将溶解好的配料按顺序分别加入原糖浆中,并搅拌均匀。
一、调味糖浆的调配
❖ 选用性能优良的灌装设备,在不影响操作和检修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灌装与 封口之间的距离;
❖ 经常对设备进行检修,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灌装封口时的破损率(包括成 品的);
❖ 提高灌装、封口速度,减少灌装后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减少CO2的逸散;
❖ 使用密封性能良好的瓶盖,减少漏气现象。
(四)影响碳酸化的因素
(二)调配
2、调配顺序
⑴ 原糖浆(糖的溶解有热溶法和冷溶法,溶解后须过滤、杀菌并测糖度) ⑵ 防腐剂(加量<0.02%,配25%苯甲酸钠液,苯甲酸温水溶解、过滤) ⑶ 酸味剂(加量0.1~0.2%,配成50%柠檬酸液,或温水溶解过滤) ⑷ 果汁(清汁或浑汁、浓缩果汁均需过滤后添加;加量2.5~10%) ⑸ 色素(配成5%的水溶液,现配现用;加量<0.05‰) ⑹ 香精(常用水溶性香精,粉末香精配成5%的溶液并过滤;加量<0.01‰) ⑺ 水。
大班主题碳酸饮料教案

大班主题碳酸饮料教案第一章:认识碳酸饮料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碳酸饮料的认知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碳酸饮料的定义:碳酸饮料是一种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
2. 讲解碳酸饮料的特点:碳酸饮料通常是甜的,有气泡,口感刺激。
教学活动:1. 展示不同种类的碳酸饮料,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碳酸饮料的气泡。
3. 组织幼儿品尝不同种类的碳酸饮料,让他们感受其口感。
第二章:碳酸饮料的制作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的制作过程:将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加入糖分和其他调味料。
2. 介绍制作碳酸饮料所需的材料:水、二氧化碳气体、糖分、调味料。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的制作视频或图片。
2. 让幼儿参与制作简单的碳酸饮料,如柠檬汽水。
3. 引导幼儿观察制作过程中气泡的形成。
第三章:碳酸饮料的健康影响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幼儿健康饮食的观念。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可能导致牙齿腐蚀、肥胖、骨质疏松等问题。
2. 介绍健康饮料的选择:白开水、果汁、蔬菜汁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
2. 让幼儿讨论如何选择健康的饮料。
3.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健康饮料。
第四章:碳酸饮料的环保意识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大量使用碳酸饮料瓶可能导致垃圾堆积、资源浪费等问题。
2. 介绍环保措施:减少饮用碳酸饮料、回收利用饮料瓶等。
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观看碳酸饮料瓶对环境的影响的图片或视频。
2. 让幼儿讨论如何减少碳酸饮料的使用和正确处理饮料瓶。
3.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实施的环保措施。
第四章碳酸饮料工艺

第四章碳酸饮料工艺・ppt第一节工艺流程第二节糖浆的制备和配合第三节碳酸化第四节装瓶生产线碳酸饮料: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称为碳酸饮料。
通常称为汽水C果味型汽水果汁型汽水可乐型汽水其他型汽水第一节工艺流程一.工艺流程按照生产加工方法的不同,碳酸饮料的生产流程分为“一次灌装法”和“二次灌装法”。
1.二次灌装法又称现调法,这是碳酸饮料垠初的制造方法。
二次灌装法是将配好的调味糖浆.先灌入包装容器.再向包装容器中灌碳酸水密対的生产方法。
二次灌装法工艺流程二次灌装法特点:•工艺过程简单,便于学握•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二次灌装法适合产址小、含果汁或果肉虽较女、含气虽较少的饮料生产。
2. 一次灌装法又称预调法,抬将调味糖浆和碳酸水预先按一定比例配好后,一次灌入包装容器中密封的生产方法。
一次灌装法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特点:• L:艺过程复朵.但自动程度较岛•设备复朵,投资大•生产规模大,适合大型连续化工厂•一次灌装法适用于含气量大、产虽:痛的饮料的生产。
第二节糖浆的制备和配合1.糖浆的制备蔗糖是使用最广泛的甜味剂.通常是以无色糖浆的形式从制造商处购买,或饮料丄厂自行使用高纯度结晶糖制成C饮料厂的椭浆根据所含成分不同分为原糖浆.调味糖浆和原浆三种类型。
原糖浆是指将白砂糖加水溶解制成的商浓度的糖液。
调味椭浆又称调和糖浆.是抬除原糖浆以外,添加了酸味剂(柠檬酸)、防腐剂(苯甲酸钠)、果汁、色素.香精等配料制成的糖液。
P139原浆又称汽水主剂是抬将原糖浆以外的配料预先配合好的混合液。
目前,我国由主剂丄厂向灌装厂出售主剂的生产方式正在呈上升趋魁.生产得到了细化,保证r产品质量的稳定.实现了“集中生产.分散灌装”的良好格局。
(1)原糖浆的制备P139原糖浆的制备方法有冷溶法和热溶法两种。
冷溶法就是在室温下.把砂糖加入到冷水中不断搅拌以达到溶解目的的方法。
优质砂糖以及不需要长期贮存的饮料糖浆的制备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热溶法又分为蒸汽加热溶解法和热水加热溶解法。
第四章 碳酸饮料

2.气体的纯度和空气
1个体积的空气大约排除50个体积的CO2。
3.气液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时间的影响
4.饮料性质
二氧化碳中混入空气的原因
• (1)二氧化碳气体不纯; • (2)水中溶解空气多; • (3)糖浆中的溶解氧; • (4)二氧化碳管路有孔隙; • (5)抽水管道和送水管道有孔隙; • (6)汽水混合机内及管道内混有空气; • (7)糖浆管道以及配比器管道中空气的存在
水中空气的去除
水中的空气可以用脱气机处理,配制糖浆时避 免过激地搅拌,采取静置的方法也可以除去糖 浆中的气泡。
严格检查各管道是否漏气,以尽量减少空气的 混入。
水中钙镁离子的存在,会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 含量减少。
(二)CO2溶解度的计量
CO2溶解度以在标准状态下溶解在水中的 气体体积数( G.V.)来度量。
• 计量、混合→热溶解→脱气、过滤→糖度调整→杀 菌、冷却→糖液
化糖时注意:
(1)搅拌时不能过于激烈; (2)单纯糖浆应加强卫生管理。
糖浆浓度的表示方法:
(1)白利度 (2)波美度 (3)比重(相对密度)
糖浆浓度的换算: 白利度=波美度×1.8 15℃的比重(相对密度)=144.3/(144.3-B’e)
速度快、效率高。
(三) 配料
1.糖浆的主要原辅料
(1)单纯糖浆
(5)果汁
(2)苯甲酸钠溶液(25%) (6)色素
(3)甜味剂溶液 (7)香精
(4)酸味料溶液 (8)加水到规定刻度
2. 配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一边搅拌一边投料; (2)搅拌速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 (3)甜味剂和防腐剂应在加酸之前加入; (4)配料完毕后测定糖浆浓度; (5)配料完毕后应立即装瓶。
第4章碳酸饮料

(5)其他碳酸饮料。指除了上述4种类型以外的 含有植物抽提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力赋香剂 的碳酸饮料。如姜汁汽水、沙示汽水等。
第4章碳酸饮料
二、二氧化碳的作用
▲饮料溢出大量的碳酸气泡沫,给予人们一种心理上 的条件反射,增长一种必欲得之痛饮为快的意识感。
▲刺激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饮用碳酸饮料,可刺 激口腔唾液和肠胃消化液的分泌,使人们食欲顿增。
第4章碳酸饮料
3.调和设备
调和设备多为带搅拌器和容量刻度标 尺的不锈钢容器:
夹层锅 调配罐 冷热缸等
第4章碳酸饮料
4.调和工艺
调和工艺分类: 冷调和
间歇式按调和时温度 热调和
连续式
第4章碳酸饮料
间歇式
(1)热调和——在高温下进行配料,通 常是用热溶糖的糖液直接配料,然后冷 却。这样只经过一次加热就完成了溶糖。
的质量浓度,再经配料调整糖液质量浓度。
第4章碳酸饮料
二、糖浆的调配
糖浆的调配——根据不同碳酸饮料的要 求,在糖液中加入酸味剂和香精、色 素、防腐剂、果汁及定量的水等,混 合均匀即为糖浆的过程
第4章碳酸饮料
1.物料处理
为了使配方中的物料混合均匀,减少 局部浓度过高而造成的反应,物料不 直接加入而是预先制成一定浓度的水 溶液,并经过过滤,才进行混合配料。
第4章碳酸饮料
(1)甜味剂
●实际生产中往往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甜味剂。 ●用其他甜味剂代替砂糖时,饮料的固形物含量会下降,
水量增多,物料的相对密度、粘度、外观都会发生改 变,口感也会稀薄,必须加入增调剂。 如:0.05%~0.15%的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可保持稠厚3个月;黄原胶,可保持稠厚6 个月之久。 ●增调剂使用时要注意结块的问题。
软饮料工艺知识

二、软化
石灰软化法 在水中加入化学药剂如石灰(CaO)等,
可以在不加热条件下除去钙、铁离子,达到 水质软化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之为石灰软化 法,是工业上常用的一种软化水的方法。 (1)石灰软化 (2)石灰-纯碱软化
三、电渗析和反渗透
原糖浆的制备
糖的溶解 测定糖浆浓度 糖液配制 糖浆过滤
(冷溶、热溶)
(自然、加压)
比重计、波美表、糖度表及折光仪
2.果味糖浆的原料和配合
1.原料 防腐剂:苯甲酸钠 (25%) 酸:柠檬酸、酒石酸、磷酸、乳酸 甜味料:糖精钠 果汁:如浓缩柑桔汁 色素:天然色素和法定食用色素 香精:须试制后添加
原糖浆:测定其浓度及需要的容积。 苯甲酸钠溶液(25%):称量,用温水溶解。 糖精钠:用温水溶解后投入。 酸溶液:一般常用50%的柠檬酸溶液。 果汁:以可溶性固型物10%为基准。 香精(水溶性) 色素:热水溶化。 加水到规定容积为止,再测定糖浆浓度。
电渗析 常用于海水和咸水的淡化,或用自来
水制备初级纯水。它是通过具有透择透过 性和良好导电性的离子交换膜,在外加直 流电场的作用下,根据异性相吸、同性相 斥的原理,使原水中阴、阳离子分别通过 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而达到净化 作用的一项技术。
多层膜电渗析器脱盐示意图
反渗透的原理
通常采用醋酸纤维、聚丙烯晴、聚酰胺、聚亚酰胺等具 有高度稳定性和高强度并具有要求通透性的材料。
基本要求 生产工艺过程 玻璃配合料的制备 熔制 成型与退火 发展趋势:增加强度和实现轻量化
2.金属包装材料及金属罐
金属材料的分类 钢材:镀锡薄钢板、镀锌薄钢板、镀铬薄钢板 铝材:铝板、铝箔、镀铝薄膜 金属罐制罐工艺
第四章 碳酸饮料加工讲解

(四)碳酸化方式
碳酸化设备主要包括: 气水混合机 冷冻机组(冷冻机、冷冻水箱) CO2钢瓶或CO2发生器。
26
碳酸化方式主要有两种:
1.水
处理 冷冻
喷雾混合
2.水 处理 冷却 脱气 预碳酸化
糖浆
转子流量计 混合
碳酸化
27
(五)碳酸化系统
1. CO2气体调压器 钢瓶 净化器 气体加热器 降压阀
本质原因:
是一种物理现象,是过饱和气液体系中CO2的逸 出。
52
从生产中说:
(1)料液或瓶的温度过高; (2)料液中有大量空气存在; (3)装瓶前料液中CO2已形成气泡; (4)瓶内壁有水垢存在; (5)灌装头缺陷; (6)震动
53
4. 反喷现象的防止
(1)节流排气法
当碳酸饮料灌装至一定量时,灌装机上凸轮打 开排气阀,将瓶中液面上部的压力通过节流排出。
13
系统由料液混合泵、冷热缸、双联过滤器、 机架以及 连接管件有机组成。同时发挥溶解、加热(或冷却)和 过滤三种作用。速度快、效率高。
14
(三) 配料
1.糖浆的配合过程
(1)单纯糖浆 (2)苯甲酸钠溶液(25%) (3)甜味剂溶液 (4)酸味料溶液
(5)果汁 (6)色素 (7)香精 (8)加水到规定刻度
15
2. 配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一边搅拌一边投料; (2)搅拌速度不能过高,时间不能过长 (3)甜味剂和防腐剂应在加酸之前加入 (4)配料完毕后测定糖浆浓度 (5)配料完毕后应立即装瓶 (6)调配量大的先加入,易起泡和挥发性的后加入。
16
3. 矿泉水作为清凉饮料水基的局限性
(1)矿化度问题 (2)碱度问题 (3)硬度问题 (4)铁、锰问题
《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食品工艺学》系列课程《饮料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32 学分:2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饮料工艺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相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饮料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限选课程,其任务是给学生讲授饮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地位,典型食品饮料对生产原料的要求、代表性饮料生产工艺的原理、加工过程要点、质量检验和成品品质标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了解饮料类食品的加工工艺原理、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典型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强调基本理论学习与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应对国内外有关饮料的先进饮料技术和成就给予及时的反映。
要求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与理解典型饮料的加工工艺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以先导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工原理》为基础,重点介绍软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与原理。
本课程是食品工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很多工艺原理与技术,应尽可能结合实际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注: 为选开实验,可选开其中的一个实验。
五、本课程的性质及适应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限选课程。
教学大纲内容第一章绪论饮料的定义与分类,软饮料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软饮料的定义及与食品的区别和软饮料的分类。
第二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天然水的分类及其特点,天然水中的杂质,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饮料用水的处理。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天然水中的杂质饮料用水的要求和饮料用水的处理。
第三章软饮料的主要原辅材料甜味料,着色剂,防腐剂,二氧化碳,其它辅料。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讲授饮料的甜味料,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其它辅助材料。
幼儿园自制碳酸饮料教案

观察生活中的二氧化碳现象,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力。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现象,如碳酸雨的形成;
-生活中的二氧化碳应用,如灭火器、汽水等;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如温室效应。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简单、生动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使幼儿易于理解。
(2)注意事项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提醒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小心化学试剂,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误食;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碰撞;
-合作完成实验,互相帮助,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三、作业设计的解析
(1)作业实践性
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这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家长参与,增进亲子互动。
-作业难度是否适中,是否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六、课后反馈
-收集幼儿和家长对课程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对课程中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语调亲切、活泼,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课堂氛围。
二、时间分配
-确保实践操作环节有足够的时间,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
-控制好每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
三、课堂提问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针对不同难度的提问,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鼓励幼儿积极回答。
四、情景导入
-利用生动有趣的图片、实物或故事,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
1.教学难点:碳酸饮料制作原理的理解,二氧化碳特性的认识。
2.教学过程中的动手操作: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饮料工艺学

饮料工艺学第一章绪论1、饮料:传统定义是指经过加工制作,供人饮用的食品,以供人们生活必需的水分〔85%〕和营养成分,到达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软饮料:是指所有能提供水分和营养成分,以到达生津止渴和增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非酒精饮料。
2、常见饮料种类(1)碳酸饮料包括果汁型碳酸饮料、果味型碳酸饮料、可乐型碳酸饮料、其他型碳酸饮料(2)果汁和蔬菜汁类包括:果汁〔浆〕和蔬菜汁〔浆〕、浓缩果汁〔浆〕和浓缩蔬菜汁〔浆〕、果汁饮料和蔬菜汁饮料、果汁饮料浓浆和蔬菜汁饮料浓浆、复合果蔬汁〔浆〕及饮料、果肉饮料、发酵型果蔬汁饮料、水果饮料和其他果汁饮料。
(3)蛋白饮料类包括: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复合蛋白饮料3类。
其中含乳饮料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和乳酸菌饮料。
(4)包装饮用水类包括: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天然泉水、其他天然水饮用水、饮用纯洁水和其他包装饮用水(5)茶饮料类包括:茶饮料〔茶汤〕、茶浓缩液、调味茶饮料和复合茶饮料。
调味茶饮料又分为: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和其他调味茶饮料。
(6)咖啡饮料类包括:浓咖啡饮料、咖啡饮料和低咖啡因咖啡饮料(7)植物饮料类食用菌饮料、藻类饮料、可可饮料、谷物饮料和其他植物饮料(8)风味饮料包括:果味饮料、乳味饮料、茶味饮料、咖啡味饮料和其他风味饮料(9)特殊用途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10)固态饮料包括:果汁粉、豆粉、茶粉、咖啡粉、果味型固体饮料、固态汽水、姜汁粉(11)其他饮料类第二章饮料用水及水处理1、常见水源种类及特点(1)地表水特点:水量丰富,矿物质含量低;水质不稳定,容易受污染,杂质较多,目前污染比较严重。
硬度1.0~8.0mmol/L。
常见杂质:黏土、沙、水草、腐殖物、昆虫、微生物、无机盐等,有时还有有害物质如工业废水。
〔2〕地下水特点:水质较澄清,水温稳定,矿物质含量高。
硬度在2~10mmol/L,有的高达10~25mmol/L。
幼儿园科学《会冒泡的饮料》优秀教案

-教师分发小苏打、柠檬酸等实验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验,观察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
-让幼儿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5.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分钟)
-教师以实例讲解,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其他方式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幼儿进行随堂练习,分享自己的方法。
6.总结与展示(5分钟)
-使用透明杯和吸管进行实验,让幼儿直观地看到饮料中的气泡产生和消失。
-结合生活实例,如泡腾片在水中冒泡,让幼儿感知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
-通过简化的语言解释,如“碳酸饮料里的二氧化碳气体,遇到吸管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形成泡泡。”
2.教学重点解析:培养幼儿观察、动手操作、表达能力
观察、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是幼儿学习科学的基本技能。在本节课中,教师应着重关注以下方面:
-引导幼儿用眼睛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气泡的大小、颜色等。
-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如倾倒饮料、用吸管吹气等。
-培养幼儿用语言或图画表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
二、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关注冒泡现象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用悬念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如:“你们猜猜,为什么这个饮料会冒泡呢?”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如“饮料里的泡泡像小精灵一样”,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语调应富有变化,时而夸张时而亲切,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时间分配
-实践情景引入不宜过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
-动手实验环节可适当延长,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观察和操作。
-总结与展示环节紧凑,保持课堂的高潮。
三、课堂提问
-提问应具有启发性,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如“你们猜猜,为什么这个饮料会冒泡呢?”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碳酸饮料

大班科学教案自制碳酸饮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内容为自制碳酸饮料。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碳酸饮料的基本成分,学习制作简单的碳酸饮料,探讨碳酸的形成原理以及碳酸饮料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基本成分,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认知。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碳酸饮料的制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重点:了解碳酸饮料的基本成分,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材料(苏打水、柠檬汁、白糖、水杯等)、搅拌棒、漏斗、电子秤、投影仪。
学具:记录本、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不同种类的碳酸饮料,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碳酸饮料的基本成分,讲解制作碳酸饮料的步骤和原理。
3. 实验操作(15分钟)指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碳酸饮料。
步骤如下:a. 称量适量的苏打水和柠檬汁。
b. 将苏打水和柠檬汁混合,加入适量白糖。
c. 用搅拌棒搅拌均匀,观察气泡产生。
4. 随堂练习(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碳酸饮料的制作原理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碳酸饮料的基本成分:水、二氧化碳、糖分、香料等。
2. 制作步骤:称量苏打水和柠檬汁→混合→加入白糖→搅拌→观察气泡→品尝。
3. 碳酸饮料与健康:适量饮用,不宜过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关于碳酸饮料的手抄报,内容包括基本成分、制作方法、健康提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针对操作不熟练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共同探讨生活中的其他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2. 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 碳酸饮料与健康饮食的关系的传达。
碳酸饮料 PPT课件

灌装机
约120cm
67
➢使用过压力泵
将过压力泵(去沫泵)安装在混合机和灌装机之 间。
灌装机 混合机
过压力泵
68
四、洗瓶工序
(一)洗瓶要求
1.空瓶内外清洁无味; 2.空瓶不残留余碱或其它洗涤剂; 3.瓶内经微生物检验,不发现大肠菌群,细菌菌落 不超过2个。
69
(二、常用洗涤剂)
洗涤剂的基本要求:
渗透性强,对有机物溶解性大,能完全被水冲走; 起泡性小; 对设备腐蚀性小; 无毒; 可以在硬度较大的水中使用不结垢; 价格低,废水处理容易; 可用简单方法测定其浓度
70
(二)常用洗涤剂
1. NaOH
特点:成本低,去油、去污能力强,灭菌效果 好。
与Na2CO3混合使用,可提高清洗效果; 加入磷酸钠,可除去瓶内壁水垢;
17
4、配料工艺
• 间歇式调和工艺: 热调和糖浆工艺: 冷调和糖浆工艺:
• 连续式调和工艺:
18
二、碳酸化工序
碳酸化的作用:
(1)清凉作用 (2)阻碍微生物的生长 (3)突出香味 (4)有舒服的刹口感
19
(一)影响碳酸化效果的因素
1.温度和压力
在1atm下,CO2在100个体积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25
60
体积数 171 119 88
75.7
36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与作用于液体表面 的压力成正比。
20
2. 空气
1个体积的空气大约排除50个体积的CO2。同 时空气的存在会造成灌装时的起泡喷涌现象。
3.饮料性质
不同种类的液体及液体中存在的不同溶质对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
软饮料工艺学习题集.

软饮料工艺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部分概念题饮料软饮料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固态饮料液态饮料共态饮料天然饮料调配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果汁(浆)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类含乳饮料类植物蛋白饮料类茶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软饮料工艺学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饮料类型当中属于共态饮料的是。
①冰淇淋②奶片③冰棍④雪糕⑤麦乳精⑥核桃粉下列饮料类型中属于功能饮料的是。
①天然碳酸矿泉水②乳饮料③茶饮料④咖啡饮料⑤豆乳饮料⑥解酒饮料世界上软饮料销售量最大的国家是。
①中国②英国③日本④美国⑤澳大利亚⑥德国世界上软饮料消费量最多的前三位是等排列顺序。
①碳酸饮料②含乳饮料③果汁饮料④植物蛋白饮料⑤瓶装饮用水⑥功能性饮料软饮料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分几种类型?①液态饮料②含乳饮料③共态饮料④豆乳饮料⑤固体饮料软饮料工艺学是研究软饮料生产中的。
①原材料②工程原理③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过程④加工设备⑤工艺方法⑥包装材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
①液体②不含酒精③酒精含量判断题软饮料是绝对不含任何酒精的饮料。
固体饮料中的水分应小于0.5%。
果汁和果汁饮料实质上指的是同一种类型的饮料。
臭氧和紫外线可以用在瓶装饮用水的杀菌。
新鲜牛乳不属于软饮料范畴。
地下水也属于软饮料。
当水中含有硬度时,总碱度减去总硬度的量即为负硬度。
( ) ( ) ( ) ( ) ( ) ( )填空题软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___ __度,即___ __mg Cao/L。
简述题饮料和软饮料有何区别?软饮料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请问为什么食品常常加工成软饮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软饮料的共同特点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有什么?软饮料的如何分类?我国的软饮料分类方法采用何种方法?饮料的概念及其分类?饮料加工中的“四化”、“三低”、“二高”、“一无”指的是什么?软饮料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是什么?论述题第二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概念题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悬浮物胶体物质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溶解物质溶解气体溶解盐类水的硬度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负硬度水的碱度水的总碱度德国度软饮料的水处理混凝水的净化水的沉淀法水的消毒法水的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硬水软水硬水的软化水的混凝作用水的助凝剂水的过滤砂棒过滤级配不定项选择题天然水中杂质的分类有,它们的粒径分别为。
第4章 碳酸饮料分析

五、碳酸化的方式和设备
• 碳酸化是在一定的气体压力和温度下,在一定 的时间内进行的。要求尽量扩大气液两相接触 面积,降低液温和提高CO2压力,因为单靠提 高CO2的压力受到设备的限制,单靠降低水温 效率低且能耗大,通常采用冷却降温和加压相 结合的方法。 • 水或混合液常用的冷却方法有:水的冷却;糖 浆的冷却;水和糖浆混合液的冷却;水冷却后 与糖浆混合后再冷却。冷却装置按冷却器的热 交换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
• 糖浆调和时浓度的计算:砂糖比重为1.61。 1L砂糖重量是1.61kg。在20℃时,1kg砂糖 溶解在1L水中的体积为1.626L,也就是制 成50%糖浆浓度的糖液为1.626L,其重量 为2kg,所以1L糖液的重量仅为1.23kg即比 重为1.23。 • 在标准糖浆的制作中遇到的三种情况见书 中。 • 糖液的相对体积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升高。
分的影响);N为气体吸收率即汽水含CO2的体积倍数; 44.01为CO2的摩尔质量(g); Vmol为T℃下1molCO2的容 积
•二氧化碳的利用率 碳酸饮料生产中CO2的实际消耗量比理 论需要量要大得多,这是因为生产过程中 CO2的损耗很大。 实际生产中CO2在瓶装过程中的损耗一 般为40%~60%,因此CO2的实际用量为瓶 内含气量的2.2~2.5倍,采用二次灌装法时, 用量为2.5~3倍。
混合糖浆的制备
• 在糖浆内加入其他辅助料如甜味剂、酸味剂、 香精、色素等称之为混合糖浆。 • 辅料在糖浆内加入顺序为:①先制作成55%标 准溶液;②加入部分甜味剂如甜叶菊、AK糖; ③将防腐剂苯甲酸钠,溶解后加入(可用 50℃~70℃的热水) ;④加入食用酸。先调 成50%浓度的酸液后加入糖浆中 ;⑤加果汁; ⑥加入香精,加入香精时糖浆最好为15℃的液 温;⑦加入色素,稀释至5%。当全部辅料加 入后,55%的糖浆浓度会下降,再加入软水配 成50%的混合糖浆,以便于掌握加水量。
第四章 碳酸饮料

第二节 碳酸化
一、二氧化碳在软饮料中的主要作用 饮料厂所用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发酵产生的,这主要是酒 精、白酒和啤酒生产中酵母利用葡萄糖后生成酒精和二氧化 碳。由于发酵过程会夹杂一些杂质,具有发酵气味,因此要 经过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洗和活性炭吸附脱臭等处理才可 以使用。
二氧化碳的作用
清凉作用
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中成为一定浓度的碳酸,在人体中由于温度升高,压
成碳酸。
2.影响碳酸化的主要因素
二氧化碳的分压
压力越大,溶解度越大,通常二氧化碳的压力取0.3~0.4MPa;
水的温度
当压力一定时,温度越低,溶解度越大,一般碳酸化温度取3~5℃;
二氧化碳与水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越大,溶解越好;
水中的空气含量
试验证明溶解少量的空气会排走大量的二氧化碳。
第四章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概况
碳酸饮料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材料,俗称汽水。
碳酸 饮料
碳 酸 饮 料 历 史
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
以后证实 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一起,与含
有二氧化碳气的天然矿泉水一样,具有特异的风味。
英国人普里司特莱发明了制造碳酸饱和水的设备,
酵母菌引起
三. 解决措施
加强原料的管理,尤其是砂糖和水质的检测工作,砂糖应该做絮凝
实验;
保证产品含有足够的二氧化碳; 减少生产各环节的污染,水处理、配料、罐装、压盖等工序都必须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
对所用的容器、设备有关部分及管道、阀门要定期进行消毒灭菌; 防止空气混入,空气进入,一是降低了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是有利
例如糖中含有的胶质会凝聚形成沉淀;
软饮料工艺学习题集.

软饮料工艺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部分概念题饮料软饮料酒精饮料非酒精饮料固态饮料液态饮料共态饮料天然饮料调配饮料功能饮料碳酸饮料果汁(浆)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类含乳饮料类植物蛋白饮料类茶饮料类固体饮料类特殊用途饮料类软饮料工艺学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饮料类型当中属于共态饮料的是。
①冰淇淋②奶片③冰棍④雪糕⑤麦乳精⑥核桃粉下列饮料类型中属于功能饮料的是。
①天然碳酸矿泉水②乳饮料③茶饮料④咖啡饮料⑤豆乳饮料⑥解酒饮料世界上软饮料销售量最大的国家是。
①中国②英国③日本④美国⑤澳大利亚⑥德国世界上软饮料消费量最多的前三位是等排列顺序。
①碳酸饮料②含乳饮料③果汁饮料④植物蛋白饮料⑤瓶装饮用水⑥功能性饮料软饮料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分几种类型?①液态饮料②含乳饮料③共态饮料④豆乳饮料⑤固体饮料软饮料工艺学是研究软饮料生产中的。
①原材料②工程原理③半成品和成品加工过程④加工设备⑤工艺方法⑥包装材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
①液体②不含酒精③酒精含量判断题软饮料是绝对不含任何酒精的饮料。
固体饮料中的水分应小于0.5%。
果汁和果汁饮料实质上指的是同一种类型的饮料。
臭氧和紫外线可以用在瓶装饮用水的杀菌。
新鲜牛乳不属于软饮料范畴。
地下水也属于软饮料。
当水中含有硬度时,总碱度减去总硬度的量即为负硬度。
( ) ( ) ( ) ( ) ( ) ( )填空题软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软饮料用水的水质要求硬度小于___ __度,即___ __mg Cao/L。
简述题饮料和软饮料有何区别?软饮料是食品加工的一种形式,请问为什么食品常常加工成软饮料?软饮料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软饮料的共同特点软饮料的主要原料有什么?软饮料的如何分类?我国的软饮料分类方法采用何种方法?饮料的概念及其分类?饮料加工中的“四化”、“三低”、“二高”、“一无”指的是什么?软饮料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是什么?论述题第二章软饮料用水及水处理概念题地表水地下水城市自来水悬浮物胶体物质无机胶体有机胶体溶解物质溶解气体溶解盐类水的硬度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负硬度水的碱度水的总碱度德国度软饮料的水处理混凝水的净化水的沉淀法水的消毒法水的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树脂硬水软水硬水的软化水的混凝作用水的助凝剂水的过滤砂棒过滤级配不定项选择题天然水中杂质的分类有,它们的粒径分别为。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与品质分析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与品质分析第一章引言碳酸饮料指含有二氧化碳的饮品。
其主要成分包括水、二氧化碳和添加剂。
碳酸饮料因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销售。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对产品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产工艺、添加剂和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碳酸饮料的生产和品质控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章生产工艺2.1 水质处理水是碳酸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据了整个饮品的70-90%。
因此,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碳酸饮料的品质和口感。
在生产工艺中,水质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碳酸饮料生产中使用的水应该符合以下质量指标:1. pH值:饮料生产用水的pH值一般为7.0-7.5。
2. 总固体物:饮料生产用水的总固体物含量应小于500mg/L。
3. 电导率:饮料生产用水的电导率要求小于500μS/cm。
4. 清洁度:饮料生产用水应具有较高的清洁度,不能有异味。
2.2 混合制备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中,混合制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混合制备的目的是将各种添加剂充分混合,以便在饮料中均匀分布,达到理想的口感和颜色。
混合制备的主要过程如下:1. 加入糖浆:糖浆是碳酸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产品配方,加入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糖浆。
2. 加入酸味调节剂:酸味调节剂主要是为了控制饮料的酸度和口感,一般选用柠檬酸、葡萄酸等。
3. 加入甜味剂:甜味剂用于调节饮料的甜度,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糖精钠等。
4. 加入色素和香料:色素和香料是赋予碳酸饮料色彩和香味的重要成分。
5. 加入二氧化碳:将充满二氧化碳的大气压力下的饮料灌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密闭容器中,逐步升高压力以溶解更多的二氧化碳,使饮料达到理想的碳酸化程度。
2.3 灌装和包装在制备好的碳酸饮料中加入适量二氧化碳后,需要进行灌装和包装。
灌装的主要目的是将制备好的碳酸饮料装入瓶子、罐子等容器中,方便消费者购买和饮用。
在灌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瓶子或罐子必须要经过高温高压消毒处理,以保证饮料的卫生和安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苏打喷泉》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苏打喷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苏打喷泉”实验。
通过该实验,让幼儿了解碳酸饮料的制作原理,认识二氧化碳气体,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苏打水与柠檬酸混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描述实验现象。
2. 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能够安全、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苏打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实验现象。
难点:理解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苏打水、柠檬酸、实验器材(烧杯、导管、气球等)、演示用喷泉装置。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喷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喷泉的形成原因,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与实验演示(10分钟)(1)讲解苏打水与柠檬酸混合的化学反应原理。
(2)演示苏打喷泉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记录实验过程,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苏打喷泉》2. 内容:(1)苏打水 + 柠檬酸→ 二氧化碳气体(2)实验现象:气泡、喷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碳酸饮料,记录其与水混合后的现象。
2. 答案:碳酸饮料与水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水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实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小实验,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尝试用其他物质制作喷泉。
(2)组织幼儿参观科学馆,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2. 幼儿对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及应用的理解。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损失增加及罐装量不足,所以糖浆在罐
装前要先冷却,使其温度接近碳酸水的温度。另 外,由于糖浆没有经过二氧化碳气体饱和,与碳
酸水混合后的成品中含气量下降,所以采用这种
方式时,必须提高碳酸水的含气量,以便调和后
达到预期成品的含气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设备便宜;缺点
热溶法 优点:对砂糖有杀菌 作用,时间短 缺点:能耗高
热水溶解法具体流程:
(50~55℃)热水搅拌溶糖-粗过滤-(90℃)杀菌精滤- 冷却(至20℃)-糖液
另外,有的公司自动控制程度较高,大多数采用连续式溶
糖方法。这种方法连续操作,生产效率高,糖液质量好, 浓度误差小,但设备投资大。
2. 糖液的过滤
汽水发展速 度快的原因
3)发明了帽形软木塞和皇冠盖,使汽水 能进行运输,并能贮存一定时间,可保 持CO2的一定含量。 4)美国成功的制造出机械化汽水生产线,
更促进了汽水的工业化发展。
第二节:汽水生产设备
设备
水处理
冷冻
碳酸化
配料
灌装
清洗
二 分类
果汁型 果味型
果汁≥2.5%,固形物8-10%,酸0.2-0.3%,CO2:22.5倍;如桔汁 果汁﹤2.5%,糖8-10%,酸0.1-0.2%, CO2:2-4倍, 如桔子汽水 含焦糖色素、可乐香精、水果香精或类似可乐、水 果型的混合香气 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代替糖类,热量每 100ml 不高 于75J 含有植物抽提物或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为赋香剂的 碳酸饮料;
于原料带入的杂质,一方面要加强对工艺的控制,通过多次
过滤清除杂质,另一方面也要对原料的质量严格检测。
另外,管道的沉积物也会导致饮料中产生杂质,因此所有管
道都应定期清洗,定期用酸液、碱液排除沉淀物,保持清洁 状态。
2.二氧化碳含量不足
二氧化碳含量低容易引起饮料变质,主要是由于二氧化碳含
量低,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够。
碳酸 饮料
可乐型
低热 量型
其他型
水处理系统
由于各地水质不同, 各厂 的经济条件不一, 所采用的水处理方 法也有差别。
制冷系统
主要作用在于冷却灌装 用的软水和混合糖浆, 保证水的温度足够低, 最大程度的保留CO2。 制冷方式:直冷式,间 接冷式 制冷设备:压缩机、贮 氨罐、减压阀、油氨分 离器、蒸发器、冷凝器、 冷却器
具有特殊的杀口感
饮用碳酸饮料时,二氧化碳的气压对口腔产生刺激性的杀口感。
二、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 1.碳酸化原理
饮料生产中将二氧化碳和水混合的过程称为碳酸化过程。碳
酸化程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品味,是碳酸饮料生产中的重 要步骤。
碳酸化作用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混合生
根据不同碳酸饮料的要求,在糖液中加入酸味剂和香精、色 素、防腐剂等混合均匀,即为调和糖浆或调味糖浆。
调配顺序应该考虑几个原则: 调配量大的先加入,如糖液、水; 配料中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隔开调入,如酸和防腐剂; 粘度大、起泡性原料较迟调入,如稳定剂; 挥发性原料最后调入,如香精香料。
一般顺序如下: 糖液-防腐剂-酸味剂-果汁-色素-香精-加水至规定容积
是灌装速度较慢,灌装液位难以准确控制,排气时会带出一部 分co2,对泡沫多、含气量大的品种如可乐饮料,常常发生灌 装困难。
二. 碳酸饮料常见质量问题
1.杂质
像体积极小的灰尘、毛刷毛、甚至一些纸屑、虫子等。这些
杂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由原料带入的。一般而言,水和砂糖 最易带入杂质,而酸、色素、香料等辅料里的杂质较少。对
糖液的配制也可采用浓糖浆进行调配。
例1:用57%糖液配制100L55%的标准糖浆,应加57%的
糖液多少kg?应加水多少kg?(已知57%的糖液密度 为1.271;55%的糖液密度为1.263)
(4)填料塔式碳酸化混合机 此种混合机为立式圆柱体,塔内装有塔板,塔板上填充玻璃 珠或瓷环,水喷洒在填料上,可扩大与co2的接触面积并延长接
触时间,装上可变饱和度装置即可调节co2的溶解量.该种混合机
多用于水的碳酸化而不用于饮料糖浆的碳酸化,因为后者不易清 洗。
第三节 碳酸饮料的罐装
一. 罐装方法
工艺过程简单,便于掌握
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
生产规模较小,适合于小型工厂
调整配方容易,便于转向
5.
底料占据体积,刹口感较小
二.一次灌装法(预混法)
汽水混合
一次灌装法特点
1 2 3 工艺过程复杂,但自动程度较高;
设备复杂,投资大
生产规模大,适合大型连续化工厂 调整配方较难,刹口感强
4
第四节 糖浆的制备和配合
2)喷雾式混合机 这种混合机在碳酸化罐的顶 部有旋转喷头或离心式雾化 器 ( 图 3-3),水或饮料经过雾 化,与 CO 2 混合,大大增加了 接触面积,提高了 CO 2 在水中 的溶解度,同时缩短了液体 和 CO 2 的作用时间,提高了碳 酸化效率。
(3)喷射式碳酸化混合机
这种混合机又称文丘里管式混合机,水或混合液在一定压力下 进入一个狭窄的文丘里管,在管道的咽喉处连通co2的进口, co2通过管道进入,因为压力差促使水爆裂成细滴,扩大了与 co2的接触面积,促进了co2的溶解.这种混合机多用于预碳酸化 或追加碳酸化,后面通常接碳酸化罐或板式热交换器,以保证 气体全部溶解。
罐装方法有一次罐装法(premix)和二次罐装法
(postmix)两种。
一次灌装法特点
优点:
糖浆和水的比例准确,罐装容量容易控制,当罐装容量
发生变化时,不需要改变比例,产品质量一致。
罐装时糖浆和水的温度一致,起泡少,二氧化碳含量容
易控制和稳定。很多大型的碳酸饮料公司都是采用这种 方式。
例如糖中含有的胶质会凝聚形成沉淀;
饮料用水中含有杂质; 香精色素用量过多;
配料方法不当,饮料中添加苯甲酸钠过多时,会与柠檬酸作用,
生成结晶的苯甲酸,形成有规则的小亮片沉淀;
管道及罐装设备内清洁与否,布局是否合理也直接关系饮料的
质量,管道内壁若高凸不平以及死角处的杂质容易残留;
微生物对糖和柠檬酸的分解作用,可能形成白色沉淀,多数由
为了保证糖浆的质量,除去砂糖带来的或溶糖过程中带来
的杂质,糖液必须经过净化过滤。
过滤可以采用不锈钢丝网、滤袋等进行自然过滤,也可以
采用板框压缩设备进行加压过滤,若砂糖质量较差,一般 必须采用活性碳净化处理,向热糖浆中加入0.5~1%的活 性炭,同时加入一些助滤剂,如0.1%的硅藻土。
二、糖浆的调配
缺点:
是不太适合带果肉碳酸饮料的罐装,而且设备复杂,混
合机与糖浆接触,清洗与消毒都不太方便。
2.二次罐装法
定义:又称现调式,是指将调和糖浆通过灌浆机定量注入容
器中,然后通过另一灌水机注入经过冷却、碳酸化的水,在 容器内混合而成碳酸饮料的罐装方式。
二次灌装法特点
这种方法由于糖浆和碳酸水的温度不同,在
糖浆制备的工艺流程
砂糖 配料 均质
称量
溶解
过滤 脱气
杀菌
浓度调整 杀菌
冷却 糖浆
冷却
贮存
热水溶糖工艺:
50-55 ℃热水搅拌溶糖
粗过滤
90 ℃杀菌(杀菌不良返回溶糖罐)
39 ℃精滤 冷却20 ℃ 糖液
一 糖溶液的制备
连续式
冷 溶
优点:设备简单;节约燃料。缺点:时间长,设备 利用率低,缺少杀菌工序,对于防止糖浆的污染是 不利的,因此要求车间卫生高,如果存放一天,必 须配成60-65OBx。
第三节:汽水生产工艺
一次罐装法(预调式罐装法、成品罐装法、前混 合法):新方法,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一定比 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 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 二次罐装法(后混法、预加糖浆法、现调式罐装 法):旧方法。
一.二次灌装法(后混法)
二次灌装法特点 1. 2. 3. 4.
配料系统
作用: ①将砂糖溶解过滤后,冷 却到一定温度; ②将糖溶液与需要的配料 包括果汁、香精香料、柠 檬酸、色素等配成混合糖 浆,然后进入灌装程序。 主要设备: 溶糖锅、糖浆过滤器、糖 浆贮罐、糖浆冷却器。
灌装系统
卸瓶机、洗箱机、洗 瓶机、混合机、罐装 机、压盖机、打码机、 检验器、贴标机、装 箱机、CIP自动清洗 设备
成为制造碳酸饮料的始祖。
1807年美国推出果汁碳酸水,在碳酸水中添加果汁
用以调味,这种产品受到欢迎,以此为开端开始工 业化生产。
第一节 糖浆的制备和配合
一. 原糖浆的制备
1. 糖的溶解 把定量的砂糖加入定量的水溶解,制得具有一定浓度的 糖液,一般称为原糖浆或单糖浆。
多采用 热溶法
冷溶法 优点:过程短,成本低 缺点:溶糖时间长,易 污染微生物
第四章 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概况
碳酸饮料是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材料,俗称汽水。
碳酸 饮料
碳 酸 饮 料 历 史
最初的发现是从饮用天然涌出的碳酸泉水开始的。
以后证实 人为地将水和二氧化碳气混合一起,与含
有二氧化碳气的天然矿泉水一样,具有特异的风味。
英国人普里司特莱发明了制造碳酸饱和水的设备,
于微生物的生长,所以应对设备、管道、混合机等部位的密封程度
进行检查和及时维修;
配料工序要合理,注意加入防腐剂和酸味剂的次序;
选用优质的香精和食用色素,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
1)香精形成商品性生产,增加了汽水品 种,吸引了各种不同爱好的消费者;
2)液体CO2的制成,减少了生产CO2的 麻烦,进一步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力降低,即进行分解,这个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当二氧化碳从人体排出 时,就会把人体内的热量带走,起到清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