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是建筑物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用于在紧急情况下安全疏散人员。
本文将重点介绍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定义、设计原则、标志标示、布置要求及注意事项等内容,以提高大家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一、定义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是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顺利、快速地撤离建筑物的出口。
同时,它们应当满足适用人员数的疏散要求,确保人员的安全和生命的安全。
二、设计原则1. 设置位置合理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设置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结构和适用人员数等因素确定。
一般来说,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各个楼层的不同位置,并避免设置在易受火灾影响区域和容易阻塞的位置。
2. 通道宽度足够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通道的宽度应满足人员疏散的需要。
一般来说,疏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2米,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3. 材质稳固耐用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门和门框应采用稳固耐用的材料,能够承受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冲击和破坏。
4. 设施齐全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周围应配备夜间照明灯、安全标志标示、紧急开启装置等设施,以方便人员在黑暗或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出口并顺利撤离。
5. 疏散距离合适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适用人员数等因素确定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数量和布置位置,以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地找到出口,并保证疏散的效率。
三、标志标示1. 消防安全出口标志消防安全出口标志一般包括蓝底、白字的指示标志,上面通常会有“安全出口”、“紧急出口”、“非常出口”等字样。
这些标志应醒目、清晰、易于辨认,并在黑暗环境下使用荧光材料以提高其可见性。
2. 疏散出口标志疏散出口标志一般为绿底、白字的指示标志,上面通常会有“疏散出口”、“逃生通道”等字样。
这些标志应设置在疏散通道的入口、出口以及通道的重要位置,并应该清晰、完整。
除了以上的标志标示,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辅助标志,例如指示箭头、楼层标志等,以指导人员正确找到出口和迅速疏散。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6345-76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
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
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指示标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
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边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
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是建筑物中重要的安全设施,用于保障人员在火灾等突发情况下的迅速疏散和逃生。
它们在建筑设计和消防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定义、特点、设计原则以及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一、消防安全出口1. 定义:消防安全出口是指建筑物内部安装的专门用于人员疏散的出口,它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迅速疏散人员,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而设置的。
2. 特点:(1)位置合理:消防安全出口应设置在易于接近且通道畅通的位置,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并使用。
(2)结构牢固:消防安全出口应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和防火性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不被破坏,能够安全使用。
(3)标识清晰:消防安全出口应明确标识,并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照明设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清晰辨识。
(4)数量足够: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出口应根据人员容量和建筑物结构合理设置,确保人员疏散的通道畅通。
3. 设计原则:(1)安全距离原则:消防安全出口应远离火灾可能发生和扩散的区域,保证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疏散。
(2)通道畅通原则:消防安全出口的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以便人员迅速疏散。
(3)出口标识原则:消防安全出口应明确标识,并在黑暗环境下能够清晰可见,以便人员能够快速找到。
(4)防火性能原则:消防安全出口的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不得因火灾而导致失效。
4. 法规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安全出口的设置和使用要求,要求建筑物应设置消防安全出口,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了消防安全出口的位置、尺寸、结构和标识要求,以及通道的畅通性和安全距离的设定。
(3)《建筑消防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了消防安全出口的施工和验收要求,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二、疏散出口1. 定义:疏散出口是指建筑物内部安装的用于人员疏散的出口,它与消防安全出口类似,但主要用于平时的人员疏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
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
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⅛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
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耐火等级、建筑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共建筑。
③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⅛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I5人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2)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安全出口数量与建筑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和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有关,一般要求住宅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住宅每单元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检查要求为:①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 o②建筑高度大于27m、不大于54m的住宅,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m2,且任一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IOm o(3)厂房厂房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完整版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一、消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有以下规定: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消防安全职责。
2、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统一管理。
3、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5、单位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二、消防技术标准1、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净宽度不应小于米,紧靠门口内外各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4、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的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5、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将地下、半地下与地上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
三、消防常识类1、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可以拨打“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2、外出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心阅读房门后张贴的逃生路线图并察看安全出口位置。
3、进入公共场所时,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
4、宾馆、饭店、商市场、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锁闭安全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模版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模版第一部分:背景介绍1. 引言:介绍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和重要性2. 法律要求:解释国家与地方法律对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要求第二部分:消防安全出口1. 消防安全出口的定义:解释消防安全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2. 标识要求:规定消防安全出口的标识要求,包括大小、位置和明显性3. 照明设备:介绍消防安全出口照明设备的要求,包括紧急照明和应急电源4. 道路通行:规定消防安全出口的通行要求,包括通道宽度和通行能力5. 开启设施:要求消防安全出口的开启设施,包括门窗和通风口6. 布置要求:规定消防安全出口的布置要求,包括通道长度和防火分隔第三部分:疏散出口1. 疏散出口的定义:解释疏散出口的概念和重要性2. 标识要求:规定疏散出口的标识要求,包括大小、位置和明显性3. 照明设备:介绍疏散出口照明设备的要求,包括紧急照明和应急电源4. 道路通行:规定疏散出口的通行要求,包括通道宽度和通行能力5. 开启设施:要求疏散出口的开启设施,包括门窗和通风口6. 疏散指示:规定疏散出口的指示要求,包括指示标识和疏散标志第四部分:检查和维护1. 检查要求:规定对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定期检查要求,包括消防设备和照明设备2. 维护要求:介绍对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维护要求,包括保持畅通和及时修复损坏3. 培训要求:规定对员工和居民的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培训要求第五部分:火灾事故应急处置1. 火灾报警:规定火灾报警设备要求,包括警报器和自动报警系统2. 通知指引:要求员工和居民在发生火灾时的通知与指引行动3. 疏散计划:制定火灾疏散计划,包括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4. 逃生器具:规定逃生器具的准备和使用要求,包括灭火器和防烟面具第六部分:总结与建议1. 总结:归纳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核心要求和重要性2. 建议:提出对消防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改进的建议,包括培训和设备更新以上是一个关于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模板,供参考使用。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范本(2篇)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范本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是建筑物中保证人员安全撤离的重要通道,对于建筑物的设计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定义、要求及其实施过程。
一、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定义消防安全出口是指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供人员直接逃生的门或通道。
而疏散出口是指人员在非紧急情况下,进行正常撤离的通道。
二、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要求1. 位置合理: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应该设置在建筑物的合适位置,确保人员能够迅速方便地找到。
2. 数量充足:建筑物应根据人员数量和楼层高度等因素,合理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
3. 明确标识:出口应明确标识,使用明亮、醒目的标志,并保证标志的清晰可见,无遮挡物。
4. 开启方便:出口的门应设计为开启方便、无异常情况下轻易开启的模式。
5. 逃生通道畅通: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所连接的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存在杂物或其他障碍物。
6. 外部通道可靠: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通道应与室外紧急通道相连,确保人员能够顺利撤离建筑物。
7. 安全指示:在关键位置应设置逃生指示标识,指示人员逃离方向。
8. 报警装置: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附近应设置报警装置,便于人员紧急情况下发出警报。
三、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实施过程1. 设计阶段: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应根据相关的法规和规范,合理规划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位置和数量。
2. 施工阶段:在建筑物的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出口的建设,并严格按照相关建筑物消防设计规范进行施工。
3. 检测验收:在建筑物的竣工验收阶段,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需要通过相应的检测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的消防要求。
4. 使用阶段:在建筑物的使用阶段,需要定期对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在建筑物的安全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设置、科学设计、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都是保证其功能的关键。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区别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区别1、定义的区别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置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
2、其他内容/s?__biz=MzA3NzE5MDYxNQ==&mid=200162659&idx= 1&sn=26b7601e6627836ebf94a0726eb7e6d7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
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
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
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耐火等级、建筑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共建筑。
③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指示标
1、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标示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指示标志宜设在靠近出口一侧的门上方或门洞两侧的墙面上,标志的下边缘距门的上边缘不宜大于30cm。
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地方,应将“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方向”标志联合设置,箭头必须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
2、疏散通道1、在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墙面或地面上设置的疏散导流标志,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在地面上时,宜沿疏散走道或主要疏散路线的中心线布置;2)设置在墙面上时,其中心线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50cm;3)疏散导流标志宜连续布置,标志的宽度不宜小于8cm,长度不宜小于30cm;4)当间断布置时,蓄光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m;电光源型疏散导流标志间距不宜大于2m,不应超过3m;5)当疏散导流标志遇到的门不是疏散出口或安全出口时,宜在该处的地面连续指示。
3、疏散走道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不含设置在地面上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疏散导流带)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或地面上,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设置在墙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10m;2)当设置在地面上时,其间距不应大于5m;3)当与疏散导流标志联合设置时,其底边应高于疏散导流标志上边缘5cm;4、设置在顶棚下的疏散指示标志,应采用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其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m,且不宜大于2.5m,间距不应大于20m。
疏散指示标志的正面或其邻边不宜有妨碍公众视读的障碍物。
若无法避免时,应在障碍物上增设标记。
5、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宜在门扇距地面1.1m~1.5m范围内,设置“推开”标志。
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为单向时,必须在顺疏散方向一面的门上设置“推开”标志,在其反面设置“拉开”标志。
6、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中的门扇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并宜设“推开”标志。
室内疏散走道或室外通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的标志。
7、在电梯及自动扶梯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电光源或蓄光型指示警告标志,标示火灾时不得使用。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一、消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有以下规定: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消防安全职责。
2、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统一管理。
3、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5、单位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二、消防技术标准1、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净宽度不应小于米,紧靠门口内外各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4、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的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5、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将地下、半地下与地上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
三、消防常识类1、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可以拨打“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
2、外出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心阅读房门后张贴的逃生路线图并察看安全出口位置。
3、进入公共场所时,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
4、宾馆、饭店、商市场、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锁闭安全出口。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范本
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范本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消防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安全领域,人们在建筑物中工作、生活时,面临着各种火灾风险。
出口设计是消防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出口设计能够保障人员在火灾发生时的及时疏散和逃生。
本文旨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提供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设计范本,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出口设计提供参考。
1.2 文献综述针对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设计,已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深入研究。
这些文献主要涵盖了出口设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疏散逃生的人员行为与流动规律、火灾风险评估等方面。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可以为本研究提供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第二章:消防安全出口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2.1 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出口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如出口的设置规划、出口的数量与位置、出口的尺寸与标识等。
2.2 国家标准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出口的设置应满足一定的要求,如出口的数量、位置、通道尺寸、通道的材料和防火性能等。
第三章:疏散出口的人员行为与流动规律3.1 疏散逃生的人员行为与心理状况在火灾发生时,人员往往面临紧急情况,出现焦虑、恐慌、逃生迷茫等心理状况。
了解人员在火灾时的行为和心理状况,可以为疏散出口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3.2 疏散逃生的人员流动规律疏散逃生过程中,人员的流动规律直接影响着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研究人员流动规律,可以为疏散出口的数量、位置和尺寸等方面的设计提供指导。
第四章:消防安全出口的设计范本4.1 出口数量与位置的设计根据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人员密度,确定消防安全出口的数量与位置。
4.2 出口尺寸与通道设计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确定消防安全出口的尺寸和通道的宽度,确保人员的顺利疏散和逃生。
4.3 出口标识与照明设计在消防安全出口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出口标识和照明设施,确保人员在火灾时能够准确找到出口,并在黑暗环境中能够有足够的照明。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区别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区别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的区别1、定义的区别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置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
2、其他内容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
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
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
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耐火等级、建筑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和使用人数符合相关规定的公共建筑。
③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
(2)住宅建筑住宅建筑安全出口数量与建筑单元每层的建筑面积和户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有关,一般要求住宅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知识(含计算方式)
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知识(含计算方式)定义的区别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这里主要指的是疏散门,即设置在建筑物内各房间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门或安全出口上的门。
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并分散布置、易于寻找。
一、安全出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5安全疏散和避难)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保证在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人员和抢救物资,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检查中,通过对安全出口的数量、宽度、间距、畅通性等进行检查,核实安全出口的设置是否符合现行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
(一)检查内容1.安全出口的数量安全出口的数量与安全出口总宽度、安全疏散距离有直接关系。
当安全出口总宽度足够时,还需要保证在不同人员分布条件下的安全疏散距离,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使安全出口的布置更加合理。
具体要求为:(1)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当公共建筑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或一部疏散楼梯时,具体检查要求为:①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00m2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公共建筑或多层公共建筑的首层;②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外,符合表5.5.8规定的公共建筑。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进行隔离;②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③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其按本规范第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宽度的30%,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按照本规范第5.5.21条规定计算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
消防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常识一、消防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有以下规定:1、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消防安全职责.2、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统一管理。
3、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5、单位存在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责令改正,处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二、消防技术标准1、歌舞厅、夜总会、卡拉OK厅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净宽度不应小于1.4米,紧靠门口内外各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3、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
4、公共建筑的疏散走道应设置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的疏散门的数量不应少于2个。
5、地下室、半地下室与地上层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将地下、半地下与地上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三、消防常识类1、发现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封闭时,可以拨打“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举报.2、外出旅游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心阅读房门后张贴的逃生路线图并察看安全出口位置.3、进入公共场所时,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以便于发生火灾时能够紧急逃生。
4、宾馆、饭店、商市场、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在营业期间,严禁锁闭安全出口。
否则,有关责任人将承担法律责任。
5、人员密集场所要培训员工掌握初起火灾扑救和组织疏散逃生知识,确保发生火灾能够及时处置和疏散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消防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位置、数量、宽度对于满足人员安全疏散,至关重要。
建筑的使用性质、高度、区域的面积及内部布置、室内空间高度均对疏散出口的设计有密切影响。
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区域内使用人员的特性,合理确定相应的疏散设施,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的条件。
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
(一)疏散楼梯1.平面布置为了提高疏散楼梯的安全可靠程度,在进行疏散楼梯的平面布置时,应满足下列防火要求:(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以便于为人们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
(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
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于利用经常走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而电梯则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靠近电梯设置疏散楼梯,可将常用疏散路线与紧急疏散路线相结合,有利于人们快速进行疏散。
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为避免因高温烟气进入电梯井而切断通往疏散楼梯的通道,两者之间应进行防火分隔。
(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
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的扑救。
2.竖向布置(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
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平屋顶,以便当向下疏散的路径发生堵塞或被烟气切断时,人员能上到屋顶暂时避难,等待消防部门利用登高车或直升机进行救援。
(2)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
高层部分的疏散楼梯不应和低层公共部分(指裙房)的交通大厅、楼梯间、自动扶梯混杂交叉,以免紧急疏散时两部分人流发生冲突,引起堵塞和意外伤亡。
第 2 页共 8 页(二)疏散门疏散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
其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
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但丙、丁、戊类仓库首层靠墙的外侧可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3.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
4.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的门应设置在火灾时能从内部易于开启门的装置;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从门扇开启90°的门边处向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疏散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
5.高层建筑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m的防护挑檐。
(三)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的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
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并应有明显标志。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一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符合下列规定的防火分区可利用设置在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1.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1个;2.该防火分区直通室外或避难走道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计算所需总净宽度的70%。
(四)公共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第 3 页共 8 页特殊情况:1.除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外的公共建筑,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1)除托儿所、幼儿园外,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人数不超过50人的单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首层。
(2)除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等外,符合表2-6-14规定的2、3层建筑。
表2-6-14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15人(3)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一部与下部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设置一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
如图2-6-1所示。
(4)相邻两个防火分区(除地下室外),当防火墙上有防火门连通,且两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之和不超过规范规定的一个防火分区面积的1.40倍的公共建筑。
(5)公共建筑中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60㎡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0.9m;公共建筑中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当其建筑面积不超过75㎡时,可设置一个门,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m。
图2-6-1 局部升高部分楼梯的设置(五)住宅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第 4 页共 8 页个,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符合下列条件时,每个单元每层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且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2.建筑高度大于27m且不大于54m,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且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每个单元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3.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多单元建筑,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且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0m,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每个单元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54m以上部分每层相邻单元的疏散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连通。
(六)厂房、仓库安全出口设置要求厂房、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厂房、仓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0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1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10人;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250㎡,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20人;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400㎡,且同一时间内的生产人数不超过30人;5.地下、半地下厂房或厂房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其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6.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不大于300㎡或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大于100㎡;7.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建筑面积不大于100㎡。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
但由于地下建筑设置较多的地上出口有困难,因此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第 5 页共 8 页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二、疏散出口(一)基本概念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
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如住宅的户门)或室外的门,不包括套间内的隔间门或住宅套内的房间门。
安全出口是疏散出口的一个特例。
(二)疏散出口设置基本要求民用建筑应根据建筑的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设施。
安全出口、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和宽度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
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3.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的房间,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厅、室或房间;(4)建筑面积不大于200㎡的地下或半地下设备间;建筑面积不大于50㎡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人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房间。
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人数众多,如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第 6 页共 8 页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
为保证安全疏散,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体育馆的观众厅,其疏散出口数目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两个,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宜超过400~700人。
高层建筑内设有固定座位的观众厅、会议厅等人员密集场所,观众厅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
第 7 页共 8 页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整理范文,仅供参考!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8 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