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080201)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机械工程专业(080201)培养方案(卓越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605aa1650e52ea551898e5.png)
现代设计方法
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企业实践、社会实践等相关课程。
体育选项课、军事理论、军事技能训练、素 质教育选修课
班导师、心理健 康咨询、各类文 体活动、学术活 动、社会实践活 动等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积分变换、复变函数、计算方法、大学物理、 电子大赛、数学 实验物理、计算机程序设计、生命科学与机 建 模 等 各 类 竞 械工程、化学原理、工程图学、经济管理基 赛 础等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 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工程实践和一定的工程研究和创新能力,具备能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内的 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 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 达和人际交往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的能力
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掌握基 本的创新方法;终身学习,不断学习 和适应发展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 与合作能力。
实现矩阵 课程支撑环节
其它培养环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的基础 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系统的技术分析与生 产组织管理、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必需的数学和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必需的机械工程学科领域工程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及 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掌握机械工程、机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技 术标准以及技术发展的趋势; 3.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 和解释数据的能力,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4.具有制图、计算、测试、调研、查阅文献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 5.具有在机械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并使用各种技术、技能和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安全、质量、服务、环保和法律意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 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具备全面的执行工程方案实施的能力; 7.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 术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d79d172cc58bd63086bd94.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2 学科门类:工学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机械设计、制造、控制以及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够在科研院所和生产企业中,面向智能制造第一线,开展机械系统运行与维护、集成与设计、工业机器人应用,从事机械制造工程领域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1、以中国制造2025为人才导向,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以智能制造最新的技术产业发展为特点,培养符合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方向和智能制造技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构建新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思路。
2、引进实力企业,加强合作,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能力培养环节,把全体学生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质量持续改进,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基础应用能力,学以够用为主,用以工程实际为度。
对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两个特色培养方向,进行项目化、案例式课程体系教学,辅以线上线下融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复合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如下12点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智能制造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工艺与编程、机电一体化设备设计与维护、智能制造设备编程与调试工程中所涉及的复杂应用系统工程问题。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将其用于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表述;(2)掌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机械工程问题的建模和求解;(3)掌握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控制等一般问题的推演、分析、计算和设计;(4)掌握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技术、自动化技术、检测技术、机电微机控制技术等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及相关领域技术前沿,能够将上述知识和数学模型方法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般问题解决方案的提出、评价、比较和综合。
机械工程 本科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 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2f99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4.png)
机械工程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机械工程本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创新精神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毕业生应能够在机械相关领域中从事工程设计、制造与管理、科研与教学等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学科交叉能力。
同时,这些毕业生还应具备合格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培养要求在学科基础上,毕业生应掌握数学、物理和材料力学等数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机械设计、制造、自动控制、材料工程等专业知识。
在工程实践能力上,毕业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科研与教学方面,毕业生应能够进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三、核心课程设置1. 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 物理大学物理、热力学、光学等3. 机械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4.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制图等5. 制造工程制造工艺、数控技术、装配工程等6. 自动控制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化生产线等7. 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技术、材料表面工程等8. 机械制造机械加工技术、金属切削、焊接技术等9. 实践教学机械实习、工程实训、毕业设计等四、培养方案1. 课程实施本科教育的核心是教学,课程设置应当围绕培养目标和要求展开,采取系统性、渐进式、完善化的教学模式。
在数理基础课程中,应开设数学建模与计算、物理实验等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在专业课程中,应引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机械工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中心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
3. 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是机械工程本科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应该引入创新教育元素,开设创新创业等课程,并在课外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521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c.png)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当前我国机械工程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的机械工程人才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等。
因此,我国急需加大对机械工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素质,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
以下是一份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旨在为我国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
一、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分析基础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2. 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测试和维护工作;3. 培养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参与科研项目和工程技术创新;4. 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机械工程专业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1. 紧密结合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和教育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2. 拓展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具备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4. 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国际化水平。
三、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 优化课程设置,开发适应产业需求的专业课程;推荐开设课程: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机械结构强度及振动、机械设计基础与实践、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机械控制理论与应用等。
2. 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实验室,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专业实验室:机械结构实验室、机械制造实验室、机械控制实验室、机械产品设计实验室等。
3. 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机器人大赛、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机械制造创业大赛等。
4.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能力;推荐国际交流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国际实习项目、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等。
四、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措施1.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指标:学业成绩、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2. 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技能等。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8aaa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d.png)
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和开发机械设备和系统,其重要性在不断提升的制造业中不可忽视。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工业需求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培养方案。
1.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理论基础。
(2)专业核心课程: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控制等专业知识,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工程实践课程: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实验、工程实训等课程。
2. 实践教学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我们重视实践教学的环节。
(1)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室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机械工程的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验技巧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在机械制造企业进行实习实训,让他们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熟悉机械工程的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参观工厂、参加竞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课程评估与改进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程评估与改进。
(1)教师评估: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进行评估,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以便教师进行改进。
(2)学习成果评估:通过课程作业、考试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实践能力培养在机械工程领域,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采取以下措施。
(1)实践项目:开展机械设计、制造、控制等实践项目,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际的工程项目,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能力培养:通过课程设计、竞赛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3)实践实习: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运作方式,提前融入工作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5. 专业素养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66add5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5.png)
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1. 简介该文档旨在提出一份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是为了培养具备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行业和社会的需求。
2. 课程设置2.1 专业基础课程在机械工程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将提供以下基础课程:- 数学基础- 物理基础- 工程力学- 材料力学- 流体力学- 热力学- 机械设计基础2.2 专业选修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机械工程专业提供了多种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 控制工程- 机器人技术- 汽车工程- 动力工程- 振动与噪声控制-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2.3 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机械工程专业将安排以下实践环节:- 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 实实训:学生将有机会在相关企业或机构进行实实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项目,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团队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团队由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导师组成。
他们将为学生提供精彩的课堂教学和指导,并积极参与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以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先进性。
4. 就业与发展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将具备以下就业和发展方向:- 机械设计师- 自动化工程师- 制造工程师- 项目经理- 研发工程师- 技术顾问5. 总结该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机械工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我们相信,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将为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描述,具体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099b0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f.png)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是针对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和管理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专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程机械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该专业的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专业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机械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工程机械设备操作、维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机械装配和维修技能,能够在现代化工程机械设备的维护和管理领域中发挥作用。
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需求,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工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
2. 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机械原理、液压传动与控制、机械设计原理、工程设备维修技术、工程机械管理、CAD/CAM等。
3. 实践教学工程机械操作实训、工程机械维修实训、工程机械管理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工程机械操作实训、工程机械维修实训和工程机械管理实训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实践课程设计、学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1. 配备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和实验平台,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2. 建立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和参与真实项目的机会。
3. 配备资深的教师队伍,结合企业需求,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提供学生更加全面的教学资源。
六、实践环节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参与相关企业的实习,亲身体验工程机械设备的操作、维修和管理。
还需完成一定的毕业设计,结合所学知识和实际情况,解决现实问题。
七、人才培养效果评估1. 学科竞赛成绩通过学科竞赛的成绩评定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78dd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fc.png)
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科机械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自然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设计、制造、应用与管理的技能,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机械工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控制工程基础、CAD/CAM技术、机械工艺学、机械工程制图、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振动、机械传动学、机械制造自动化、流体力学、热力学、传热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
基础课程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控制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与技术知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专业课程方面,学生需要学习机械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力学、机械工艺学、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学、CAD/CAM技术、机械振动、机械传动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内容。
实践课程方面,学生需要进行综合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际操作性强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实验科研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等综合能力。
包括力学与工程实践、机械工程制图实验、机械原理实验、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热力学实验等。
工程实践是机械工程专业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
三、实践教学1. 实习:实习是学生接触实际工程工作的有效方式,通过实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能够学以致用,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bf40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82.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自动化控制和相关领域知识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能力,能够在研发、制造、管理等领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1.知识要求:学生应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等基础知识,熟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专业知识。
2.技能要求:学生应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机械设计的基本能力,熟悉机械制造工艺的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3.素质要求: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基础、CAD/CAM基础、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机械振动、精密机械设计、机器人控制与应用等。
3.选修课程: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传动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等。
四、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设置机械制造与加工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训,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机械制造过程和流程管理。
2.课程设计:安排机械设计和自动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进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能够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
2.具备机械制造和加工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机械加工任务。
3.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适应跨学科合作的工作环境。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d8998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0.png)
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课程设置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具体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工艺、自动控制、机械工程制图、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3)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验课、实习课、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实践经验和能力培养。
2、实践教学环境在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境非常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同时,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机械工程理论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
3、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工程领域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他们接触和掌握最新的科研技术和成果。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4、国际化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械工程领域也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因此,学校在培养机械工程人才时应该注重国际化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双学位课程、引进外国教师、组织交流访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平台,让他们了解国际机械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5、就业指导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支持。
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活动,如职业规划讲座、就业技能培训等,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综合考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境、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化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e0a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5.png)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相关知识和能力的专业人才的专业。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一步推进,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人才,以下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3.培养具备国内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
4.培养具备工程实践经验和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建立丰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程。
2.开设实践环节,包括机械制造实训、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实验、机械设计与仿真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调实习实践环节,与企业合作,提供实际工程项目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4.加强创新能力培养,组织机器人竞赛、学术讲座、专题研究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方法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现实工程实践,通过项目案例和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资源,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3.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人文素质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4.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研活动,提供科研机会和平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实施步骤1.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明确各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准备工作。
3.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对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和优化。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18ef6308a1284ac9504376.png)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 •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计算、控制、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其技术及发展趋势;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较强的自学能力、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三、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四、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机电传动与控制、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五、专业方向及特色专业方向:机械设计理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特色: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将微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机械设计、机械的制造相结合,引入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能从事设计制造、科学研究、工程开发和企业管理的优秀人才。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我国人才市场的热门专业之一。
六、毕业合格标准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德、智、体到达毕业要求。
七、修业年限:2.5年八、授予学位:工学学士课程教学计划及进程表学制2.5年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英语公3线性代数共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5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C语言程序设计小计专7工程材料业8金属工艺学基9自动控制理论础10机械设计基础课11机电传动与控制小计专12机械制造工艺学按学期分配学时数考考总面实试查计授验V3612V15050V3612V3612V3612V9030384128V9030V9030V9030V9030V9030450150V9030自一学年二学年三学年学12 3 4524V100V V24V24V24V60V25660V60V60V60V60V30060V学年及学期学时分配业 13 液压传动与控制 V 课 14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V15 专业综合实验 小计毕业环节---------------------------------------------- 周112合 计36820 736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 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 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 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a768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e4.png)
2024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工科类专业中的重点专业之一,培养具有工科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实践中开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工作和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基本能力和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掌握数学、力学、材料学、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等基本理论,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2.具备从事机械设计、制造、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3.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工程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文化修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5.具备较强的终身学习和自我更新能力,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培养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数学、物理力学、材料力学、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电控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等;2.专业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图、数字控制技术、机械与电气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3.选修课程:自动化仪表、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程经济学等。
四、实践环节安排1.实习实训:在校期间,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习,亲身参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实际工作,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领域的各个方面,学生需完成独立的设计项目,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方法本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例的分析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专业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应配备先进的工程制造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和实践需求。
七、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机会和实习实训的场所,与企业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urriculum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专业代码:0802一、培养特色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部分专业学生按机械类招生,即学生按机械类入学,前3学期按照机械类进行学习,修读通识教育课程和机械类基础课程,第4学期按照学校规定的专业分流原则和流程,学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战略产业班)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个专业中选择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大类培养基本学制为4年,前3学期为基础培养阶段,后5学期为专业教育阶段,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185+5学分,达到毕业与学位要求者,按所学专业授予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二、基本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机械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培养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个人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诚信做人。
2.掌握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较扎实的机械学科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及制图、计算和文献检索等能力,初步掌握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思想和方法。
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应用前景和行业需求。
3.具备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精神的健全人格。
4.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四、课程构成及学分分配汇总表课程类别至少应修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通识教育课程必修公共课程41.522.4选修文化素质教育公选课(含江汉大讲坛)7+1 4.3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战略产业班不作要求)6 3.2学科基础课程必修基础课程32.517.6选修拓展课程8 4.3专业基础课程必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6.58.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16.58.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3.57.3选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9.5 5.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9.5 5.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9 4.9专业课程必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2.5 6.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12.5 6.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58.1选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2.5 6.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14.57.8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1.5 6.2实践教学环节必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72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4122.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921.1选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10.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10.5课外创新实践5不计入总学分毕业最低应修学分185+5(5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必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75.7%实践教学学分占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37.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77.9%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76.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39.6%选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4.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40.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22.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3.5%注:1.本表统计含专业教育阶段所修课程。
统计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时,含单独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单设实验课、课程内上机、实践及实验学时折算学分。
课程内研习学时不统计。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业计划项目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战略产业班学生可不修读跨学科选修课程。
五、大类教育阶段课程指导性修读计划表课程类别修读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建议修读学期备注总计讲授研习实验实践通识教育课程必修4115010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arxist Philosophy34832124春、秋1 411503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Civic&Legal Education34828128春、秋2 4115020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odern&Contemporary ChineseHistory2322084春、秋3 4115020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Theories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696481632春、秋4 411402021大学英语(读写译)①College English(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①1.524204春、秋1学生选修一个语种411402006大学英语(读写译)②College English(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②232248春、秋2 411402007大学英语(读写译)③College English(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③232248春、秋3 411402008大学英语(读写译)④College English(Reading,writing and Translation)④232248春、秋4 411402022大学英语(听力)①College English(Listening)①1.524204春、秋1411402023大学英语(听力)②College English(Listening)②232248春、秋2 411402024大学英语(口语)College English(Speaking)232248春、秋3 411403001-4大学法语①-④French①-④13春、秋1-4 411401001-4大学德语①-④German①-④13春、秋1-4 411405001-4大学日语①-④Japanese①-④13春、秋1-4 410803001大学计算机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Applications3483216春、秋1类别性质学期计授习验践通识教育课程必修410803003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Computer Programming(CLanguage)3483216春、秋2学生任选一种410803007程序设计基础(VF)Computer Programming(VisualFoxPro)3483216春、秋2 410803005程序设计基础(VB)Computer Programming(VisualBasic)3483216春、秋2 410803009程序设计基础(Java)Computer Programming(Java)3483216春、秋2 411303001大学体育①Physical Education①132284春、秋1 411303003体育选项IOptional SportI132284春、秋2 411303004体育选项IIOptional Sport II132284春、秋3 411303012体育选项IIIOptional Sport III132284春、秋4 419001002军事理论Military Theory1362610春、秋1专题讲授课41930100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含创业教育)Employment and CareerDevelelopment Guide11616春、秋6 410303070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sychological Health0.51616春、秋2411503002形势与政策Government Policies and CurrentIssuses2643232春、秋2-6小计41.57885541383264选修公共选修课程(含江汉大讲坛)≥8春、秋2-7要求江汉大讲坛至少参加8次,取得1学分跨学科选修课程(含大学语文)≥6春、秋2-5410401202文学鉴赏与写作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Writing116124春、秋除中文专业外,其他专业学生至少选择一门修读,学分计入跨学科课程学分。
410401203中国语文Chinese1.524186春、秋410401204应用文写作Applied Writing232248春、秋小计≥14总计学分≥55.5类别性质学期计授习验践学科基础课程必修410601085机械学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MechanicalEngineering Major11616秋1 410801001-2高等数学Ⅰ①-②Higher MathematicsⅠ①1117614432春、秋1-2 410801007线性代数(理)Linear Algebra(for Students ofScience)2.540328春、秋2410602022机械制图1※Mechanical Drawing13.5564214春、秋1410602024机械制图2※Mechanical Drawing2232248春、秋2 410603038理论力学1※Theoretical Mechanics13483612春、秋2 410603039理论力学2※Theoretical Mechanics12.5403010春、秋3410603002材料力学1※Mechanics of Materials12.54024106春、秋3410701082大学物理College Physics4.5725418春、秋3小计32.55204021126选修410801009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Statistics(for Students ofScience)348408春、秋3 410603003材料力学2Mechanics of Materials234830126春、秋4 410701009大学物理实验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13232春、秋3 410602030计算机绘图Computer Aided Drafting2321220春、秋2 410901018工业化学Engineering Chemistry2322480春、秋3小计111921062858合计: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至少修读40.5学分,其中必修32.5学分,选修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修409001001军事训练(军训)Military Training12周2周秋1 400602009机械制图测绘(测绘)Mechanical Drawing Mapping11周1周春、秋2 409201001工程训练ⅠEngineering TrainingⅠ33周3周春、秋3小计5合计:实践环节要求至少修读5学分,其中必修5学分注: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环节一般只安排前3学期,课程名称后面带※的为学位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