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方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
阳关三叠音乐教案篇一:高一音乐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内容:《阳关三叠》二课时安排:20分钟三课型:单一课型渗透式欣赏教学四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五教学目标: 1 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音乐风格。
2 认识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3 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的去体会在表现送别场景这一特定的内容上,《阳关三叠》和其他音乐艺术形式有什么区别。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教学重点:体会《阳关三叠》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谊七教学难点:对歌曲《阳关三叠》创作背景的理解,对诗词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八教学方法:设疑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演示法九教学过程:一导入背景音乐《送别》师:同学们,谁知道课前听的这首歌曲的曲名是?生:《送别》师:这是一首三十年代的电影歌曲,它描写了现代人送友离别的一种情绪。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那古代人在送友离别时,是怎样来抒发和表达感情的呢?有没有同学知道一些关于古人送友离别的诗句?生: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古代人送友离别的诗,下面请同学们朗诵这首千古绝句,看谁的感情表达的最真切,最富有音乐感。
出示课件。
朗诵《阳关三叠》后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呢?听完你们的感受,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下乐曲《阳关三叠》二欣赏歌曲师:欣赏完这首乐曲请同学们说说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境?生:表达了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无限留恋的诚挚情感深沉、惆怅、师:〈〈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目前所见的是一首琴歌,也是我国古代音乐作品中难得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有着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聆听古曲《阳关三叠》,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2.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3. 通过熟悉乐曲主旋律,感受“埙”音色的特点,初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提高音乐的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1. 认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体会其独特的音色。
2. 体验音乐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欣赏合唱《阳关三叠》,埙、中阮重奏的《阳关三叠》。
在多声部的合唱中,由于高声部和低声部音色的丰富、层次分明,力度的起伏突出了歌曲的高潮,表现情感时有着更为宽广的空间。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音色古朴、浑厚,具有独特的古风,善于表现内在深沉的感情。
用它演奏的《阳关三叠》多了几分古色古香和情绪的厚重感。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复习歌曲《阳关三叠》1. 师:这首古曲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句旋律?你能唱唱吗?(可能第一句、“遄行”句或“历苦心”句。
)2. 师:八度大跳的旋律,使歌曲情绪趋向激动,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心情。
“历苦心”句重复了三遍,说出了作者提醒友人前路非常辛苦,对友人无限关切的诚挚情感。
二、乐曲欣赏1. 初听乐曲。
师:上节课我们从歌曲《阳关三叠》和合唱曲《阳关三叠》中,都感受和体验到了歌曲中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无限关怀和留恋的诚挚情感。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欣赏曲《阳关三叠》,再次体验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与歌曲的感受有何不同?(《阳关三叠》重奏音频)2. 谈听后的感受。
3. 复听乐曲。
师:乐曲有种深沉、悠远的情感和意境,请你再次仔细聆听这种意境,思考是用什么乐器表现的?4. 介绍埙及埙的历史。
师:大家的感受很独特,这些都是埙的特点。
这就是埙。
(出示埙图片)在我国古代的吹奏乐器中,埙是最古老的一种,其主要发展阶段在商周,故其音色明显带有商周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神秘、哀婉,所以,埙特别擅长抒发哀怨之情和制造肃穆、旷古、凄厉的特殊效果,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色乐器。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是明清时期的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老舍,书中讲述的主要是官场政治风云及其内部人物的活动及拉锯战,主题是神化红尘励志抗争,反映了中国政治和文化及历史的变迁。
此次教学内容以《阳关三叠》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解读文本,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等目标。
二、教学步骤(一)预习1.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在阅读的同时注意文本中的细节;2.安排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文本的理解;3.安排让学生总结材料,并编写文本对应的思考题;(二)全文讨论1.布置学生抢答,让学生以问答形式回答全文中的特定问题;2.安排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总结体现的主题;3.让学生综合材料进行论述;(三)小说解析1.安排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对应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的表达方式;2.安排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将其他作品和老舍的小说作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3.安排学生进行论证,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论证小说中提出的问题;(四)综合评价1.安排学生论述他们对小说中的思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2.安排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状况进行深入分析;3.安排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就小说中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性格加以比较和讨论;4.安排小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三、教学总结本次《阳关三叠》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老舍在小说中表达的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解读文本,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等目标。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了综合性训练的方式:预习,全文讨论,小说解析,以及综合评价等步骤,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最后,学生们都有了深刻的认识,更加深入的理解小说,也对正确的政治观点有了更深的认知。
阳关三叠-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阳关三叠-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这首著名的古代民歌,掌握其基本唱法和节奏特点。
2.能够用正确的音高唱出《阳关三叠》的主旋律,并了解歌词的意义。
3.呈现学生自己所理解到的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信息,并分析、鉴赏其音乐特点。
二、教学准备1.音乐教学课件。
2.乐器:口琴、尤克里里等。
3.相关音乐知识资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先播放一段《阳关三叠》,让学生们在听歌的同时,通过谈论古代民歌、古代文艺、以及“古老”的文化财富,引导学生充分了解《阳关三叠》丰富的内涵和历史背景。
2. 正文(35分钟)1.历史背景1.(10分钟)老师先简单介绍《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流传情况,使学生们全面了解这首歌曲的文化内涵。
2.音乐分析1.(10分钟)学习《阳关三叠》的音乐特点,教师利用课件,让学生们学习歌曲的基本唱法和节奏特点。
2.(10分钟)让学生们用乐器合奏《阳关三叠》,并自由发挥、巧妙搭配,充分展示个人的音乐素养。
3.(5分钟)学生通过尝试唱《阳关三叠》的主旋律,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让情感和音乐自由地融合。
3. 活动设计(20分钟)教师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阳关三叠》和古代民歌。
1.古代勾玉游戏老师准备一份精美的勾玉,同学们围成一圈,传递勾玉,每个人在歌曲响起的时候,需要说出自己刚才传递玉的次数(用英语)。
2.古代问答游戏老师和学生一起完成有关古代音乐的问答游戏,增加学生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了解。
四、作业1.让学生自己体验学过的歌曲,并回顾音乐知识以及《阳关三叠》的文化内涵。
2.学生可以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者制作音乐作品,加深对音乐创作的理解和热爱。
五、课后反思教师应该按照孩子的掌握情况合理调节每一个环节,既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也要确保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应该加强抽象思维的激活和探究,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思考,达到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
老师还可以多挖掘和展示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和情感精髓,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
阳关三叠-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阳关三叠-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册》中的篇目《阳关三叠》。
该篇目是中国传统音乐经典,著名的流行歌曲。
歌词简短、优美,曲调优雅、悠扬。
学生通过学习本曲,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提高音乐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二、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阳关三叠》的旋律,并能辨认出乐曲的基本音乐要素;2.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故事和意义,领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3.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表达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受。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预备知识:了解中国传统音乐,认识基本的音乐元素:节奏、旋律、和声;2.导入环节:让学生听一段简单的中国传统乐曲,让学生先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3.学习主题:介绍《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详细解析曲调及歌词;4.基本技能:让学生练习听辨基本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5.探究主题:全班合唱《阳关三叠》;6.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受;7.提升评价:评价学生练习的成果,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1.前置导入:通过展示视频、播放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先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2.讲解法:以故事形式,讲解《阳关三叠》的背景及歌词解析;3.互动交流:引导学生与伙伴一起探究《阳关三叠》中的基本音乐要素;4.基本技能:利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听辨基本音乐要素的能力;5.合作探究:通过全班合唱《阳关三叠》,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及对音乐的理解;6.展示与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对唱歌的表现能力和对《阳关三叠》的理解;7.提升评价: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1.《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及音乐特色;2.歌曲的基本音乐要素:旋律、节奏、和声;3.学生的协作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4.学生自我表达和分享的技能。
六、教学评价方式1.监测渠道: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学习笔记、作业任务;2.评价标准:掌握基本音乐元素;掌握《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及音乐特色;掌握合唱技巧;能够表达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受;3.评价方法:评分制、小组互评。
阳关三叠-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阳关三叠-苏少版九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阳关三叠》这首古曲,了解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2.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让学生从中感知音乐的美;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阳关三叠》这首古曲。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介绍《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指导学生正确的欣赏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进行合唱,掌握合唱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和方法1. 前期准备1.教师将《阳关三叠》的乐谱和MP3音频准备好;2.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6人;3.教师调整好教室的灯光和音响。
2. 导入用一些简单易懂、与古代战争相关的图片来引入课题,使学生对于古代战争产生浓厚兴趣。
然后放一段《阳关三叠》的音频,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感。
3. 学习乐曲1.教师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2.教师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音乐感受旋律和节奏,同时尝试唱出旋律;3.老师指导学生听、唱、跟读、记谱,重点讲解合唱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4. 合唱演练1.按照分组,让学生进行分组排练;2.逐步合并,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协调演唱。
5. 展示1.小组进行展示;2.整体合唱。
6. 练习巩固1.用手拍节奏,进行口头训练,让学生记住乐曲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教师再展示一次乐曲演唱。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2.整体合唱的效果不理想,需要再加强演练;3.教师需要更好地组织活动,让学生更加感到教学的趣味性。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第一篇:阳关三叠教案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阳关三叠》2.讲述音乐故事,欣赏古琴曲《流水》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阳关三叠》的欣赏、学唱,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培养学生珍惜同学朋友见的友情,和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热爱。
2.方法与过程目标:1)通过听赏,引导学生分析乐曲《阳关三叠》的背景,了解“三叠”的含义2)以看、听、想、说的实践活动形式,感受并表现音乐,学生自创情景剧展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表现音乐的乐趣。
3.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能够感受和表现出歌曲的基本情绪。
2)认识民族乐器——古琴3)了解并复述《知音》的故事。
教学重点:通过演唱和欣赏《阳关三叠》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体验音乐的情绪和内涵2.掌握“遄行、遄行”八度的大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在音乐中开始上课,师生问好。
一、导入新课1、课堂开始时,展开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古代离别时的场景,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假如老师给你两首诗,你将会选择哪首诗作为对此画面的写照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那么我们常说诗和歌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这个场景大家说还需要什么?(音乐)同学们太棒了,下面老师同样给你两段音乐让你选择,并说出理由。
4、以音乐为背景共同朗诵古诗,让学生体会音乐。
二、新课1、首先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阳关三叠》,(听后问学生听后感)2、领学生分析歌曲:《阳关三叠》的歌词用了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所作,原名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原诗中有渭城(今陕西渭水)、阳关(今玉门关)两个地名,又叫《渭城曲》和《阳关曲》,又因当时王维反复咏唱三次,故称“三叠”。
目前我们所见的《阳关三叠》是一首著名的古代琴歌。
琴歌是随古琴边弹边吟唱的一种音乐形式。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阳关三叠》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阳关三叠》的作者及背景;2.能够理解《阳关三叠》的主题和意境;3.能够背诵《阳关三叠》,并理解其中的意思;4.能够进行朗诵并表达个人对《阳关三叠》的感悟。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阳关三叠》的视频或音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
2.导读:(10分钟)3.课文理解:(20分钟)教师逐句解释《阳关三叠》的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同时,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探讨并分析这首诗的核心内容。
4.课文背诵:(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阳关三叠》的背诵,并让每组选派一名学生进行朗诵,展示给全班同学。
5.个人感想:(20分钟)在学生朗诵完毕后,让每位学生表达自己对《阳关三叠》的看法和感悟。
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或者口头表达。
6.活动设计:(15分钟)设计一些小活动,例如学生自己创作一首类似《阳关三叠》的诗歌,或者以这首诗为主题进行一场小型朗诵比赛等。
7.课堂小结:(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参与讨论。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诗歌朗诵和小活动的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的写作和口头表达来评估他们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领悟程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可以结合其他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开展更加深入和丰富的学习。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华夏古韵》——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阳关三叠》也被称作《阳关曲》《渭城曲》等。
叠是古代对同曲变奏结构的一种称谓,三叠意指唱(奏)三次。
在不同版本的琴歌《阳关三叠》中,常常被加进新词,以丰富曲调情感表达的需要。
王维在原诗中,把古代文人墨客在惜别时的伤感与把酒临风的惆怅表现得深入而彻底;而《阳关三叠》的曲调不仅淋漓尽致地渲染了上述的复杂情感,更把离别时清虚、激越的意境有机地糅合在其中,渲染了特定环境下的离别之情。
这首琴歌曲调运用了商调、宫调、羽调等调式交替的表现手法,在王维原诗的基础上又补充了长短句的诗句以丰富琴歌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两个段落。
歌曲完整演唱了三遍,情意绵绵、真切动人的诗句中包含了依依惜别的情绪。
二、教学目标1、通过《阳关三叠》的学唱和赏析,初步感受和理解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最终准确地表现歌曲。
2、运用气息控制声音力度的变化,并借助多媒体、、蓝牙音箱等电子设备唱准歌曲旋律。
3、能够熟练准确地演唱歌曲《阳关三叠》,并了解中国古代五声调式的特点,体会其独有的情感色彩。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合唱曲《阳关三叠》,从音乐要素角度分析感受歌曲的内容、结构、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感受和体验琴歌的韵味,进一步感受方言与音乐旋律的紧密关系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合作朗诵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合唱曲《阳关三叠》是根据王维的诗句《送无二使安西》谱写而成,是现代合唱与古典诗词的完美结合,因此以古代诗词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题《阳关三叠》。
(二)分段欣赏1、初次聆听,感受情绪,并思考以下问题:(1)乐曲的曲名是什么?(2)歌曲中的叠指的是什么?(3)歌曲的词作者是谁?(4)歌曲以哪首古代诗词为唱词?2、复听歌曲,随音乐挥拍,了解歌曲的历史由来及“叠”的含义。
3、随教师的陶笛吹奏,再听歌曲,进一步感受乐曲旋律,并思考以下问题:(1)歌曲可以分为几个段落?(2)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3)歌曲的旋律有怎样的特点(五声调式)?(三)整体欣赏1.音乐知识——琴歌琴歌介绍:琴歌是指有歌词的琴曲,它的特点是演唱者随琴声轻吟低唱,是我国古代文人最喜爱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
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阳关三叠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音乐_《阳关三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一、授课课型:歌唱综合课二、教学目标:1、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优秀音乐文化的认识,能够正确感受古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2、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指导琴歌的艺术形式,感受古曲韵律。
3、理解“三叠”的含义,能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阳关三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抒发的对友人的无限关爱的诚挚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用自然、柔和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琴歌《阳关三叠》,演唱时如何变现歌曲中的忧伤、惜别的真挚情感。
四、教学准备:古琴、古曲《阳关三叠》的音频、视频、钢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教师提问: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古琴)它的音色有什么特点?2、了解古琴。
古琴,亦称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
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深具东方文化特色。
古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具足轻重的地位,被尊为“国乐之父”“圣人之器”。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古琴,我们来观察一下这把古琴。
3、知识交流教师提问:古琴有几根琴弦?教师提问:琴面上的白点名字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教师提问:古琴面和古琴底分别是什么形状?他们分别象征了什么?教师介绍琴名与音色: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右手弹拨琴弦、左手按弦曲音,就可以发出悠扬的琴声。
古琴音色有泛音、按音和散音。
古琴形制崇尚自然,面圆而底平,象征天圆地方;琴长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古琴的十三个徽,代表十二个月加一个闰月,弹奏古琴,即是面对天地日月;古琴的两个音孔,称为“龙池”和“凤沼”;琴弦的支撑称为“岳山”和“龙龈”,岳山代表高山,琴弦代表流水。
(二)欣赏乐曲:在古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了大批的琴歌和琴曲、(琴歌---在古琴演奏下吟唱的一种音乐表演形式。
)琴歌,是指记载在古琴谱中以古琴弹唱的形式演唱的歌曲。
《阳关三叠》就是其中的一首。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琴歌《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与作者。
2.理解《阳关三叠》中的意象与意义。
3.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阳关三叠》的背景与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阳关三叠》中的意象与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杨洪基的歌曲《阳关三叠》。
2.观看杨洪基现场演唱该歌曲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于这首歌曲的兴趣。
二、讲解背景1.介绍《阳关三叠》的作者王之涣,讲解他是唐代文学家,曾任长安宰相。
2.简要介绍《阳关三叠》的创作背景,即贞观时期的边塞战争。
三、品味意象1.学生们分组进行课文解读,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2.归纳《阳关三叠》中的意象,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四、探讨意义1.与学生进行互动,引导他们思考《阳关三叠》的意义。
2.提问学生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五、拓展讨论1.引导学生对比《阳关三叠》与其他具有边塞题材的文学作品。
2.让学生表达他们对于边塞题材的感悟与思考。
【教学反馈】1.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表观点。
2.小组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他们对于《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悟。
3.书面反馈: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阳关三叠》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拓展】1.播放其他以边塞为题材的音乐或影视作品,开展相关艺术活动。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真实的边塞风貌。
3.鼓励学生在课外自由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拓宽对边塞题材的理解。
【板书设计】《阳关三叠》教学内容:导入-《阳关三叠》介绍-背景讲解-意象品味-意义探讨-拓展讨论-反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音乐视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启发学生对于《阳关三叠》的兴趣。
通过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象,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小组展示和书面反馈,检测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在拓展讨论中,拓宽了学生对边塞题材的认识和了解。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阳关三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阳关三叠》是我国著名的古琴曲,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对于培养学生的品行修养有深刻的意义。
是根据王维的诗《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歌曲。
本课采用王震亚改编的合唱曲《阳关三叠》和竖笛版《阳关三叠》为重点教学内容,以古琴版为辅着重让学生体会“三叠”的含义以及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1、熟练演唱《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让学生借助古筝的基本指法“钩、抹、托”的示范及模仿结合小声唱并了解“三叠”的含义。
让学生感受、体验古曲的韵律。
2、能够感知音乐,从中获得相互合作、参与音乐、表现音乐的乐趣。
3、欣赏《阳关三叠》让学生了解、体验中国古代音乐中的离别之情,感受友情的珍贵。
教学重点熟唱《阳关三叠》的主题旋律,感受古人的诗词与二胡、古琴的韵味。
教学难点唱准“遄行,遄行”八度大跳音,体验难分难舍的情感。
从相关音乐要素中体会歌曲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情景播放引入新课(播放课件一)1、展示一张图片提问学生:这张图片表达的是什么时代的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回答(古代人们离别时的场景)。
(设计意图:通过画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古人的离别场景,为后面的学生表演作铺垫。
同时,将本课的教学定位在中国古代与离别之情中。
)2、师:假如要你为这张图片配上一音乐你会选择以下哪首?播放(课件二)学生自行选择音乐并阐述选择音乐的的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学生对音、诗、画的感受,对古人的离别之情有所初步感受。
通过学生的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学主题,听曲、人声模仿古琴。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讲解,学生将能够:1. 了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2. 熟悉阳关三叠的内容;3.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唱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2. 理解阳关三叠中的节奏感和情感表达;3. 掌握阳关三叠的呼吸和发声技巧。
三、教学准备1. 电子音箱;2. 播放音频的设备;3. 学生合唱表演视频。
四、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老师播放阳关三叠的演唱视频,为学生带来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背景知识讲解老师向学生讲解阳关三叠的来源和背景。
阳关三叠是中国传统民歌,最早流传于西域地区,后来发展成为一首有四个不同版本的合唱曲。
这首歌歌颂了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Step 3:学习副歌部分老师分发阳关三叠的歌词给学生,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副歌的歌词和旋律。
老师可以逐句教唱,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Step 4:演唱技巧训练老师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演唱技巧,并进行训练。
重点关注呼吸和发声技巧,让学生意识到这对演唱的影响。
Step 5:合唱练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练习。
每个小组中可以有不同的声部,让学生互相配合,形成和谐的整体声音。
Step 6:合唱表演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合唱表演,并录制视频。
老师可以在结束时播放学生的表演视频,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阳关三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能力。
学生不仅学会了阳关三叠的副歌部分,还掌握了演唱的技巧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阳关三叠合唱表演视频;阳关三叠歌词。
以上是关于阳关三叠教案的简要内容。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传统民歌阳关三叠的背景、内容及演唱技巧。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合唱练习和表演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演绎阳关三叠这首美妙的合唱曲目。
阳关三叠新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案一、教学目标:1、聆听《阳关三叠》感受体验歌曲情绪和音乐风格。
2、认识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3、通过比较让学生,更深刻的去体会在送别场景这一特定的内容。
4、认识古琴,感受琴歌的魅力。
5、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体验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重点:体会阳关三叠,正确体会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作者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教学难点:对歌曲《阳关三叠》的理解,对诗词的和音乐内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设疑法,情景创设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导入背景音乐:马友友大提琴独奏《天鹅》,图片(出示课件)师:这幅图大家是否记忆犹新,谁能告诉我这幅图的故事?生:……..师: 这是2016年新年的第一对“网红”,两只青梅竹马的大鹅。
母鹅被放在摩托车上准备送人,公鹅站在摩托车下,两只鹅嘴对嘴,恋恋不舍。
从情人节那天开始,这两只在“别离”前亲吻的大鹅,瞬间刷屏朋友圈。
感动了无数人,一些网友看完直接泪崩了。
动物尚有情,何况人乎?离别,一个沉重又伤感的话题,却每天都在上演,每个人都会经历。
亲人间的,朋友间的,恋人间的…….。
现代科技发达,人们可以通过打电话,QQ,微信、视频等方式很快的了解对方。
而在古代,一分别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是一生都不能见面。
那种离愁别绪便可想而知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古人送友离别的歌曲。
我们一同来体验,同时留心三个问题:出示课件,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中演唱了谁的哪首诗作?3、这首诗共出现了几次?二、新授1、播放合唱版《阳关三叠》师:歌曲咱们欣赏完了,请同学们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生:……2、简介歌曲(1)生简介诗作师: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下歌曲中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出示课件)生:.......(2)师补充介绍歌名的由来师:《送元二使安西》描写了王维送好朋友元二到安西服兵役的情景。
安西,是唐代设的安西都护府,在今天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库车县内。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阳关三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阳关三叠》的基本内容;
2. 熟悉《阳关三叠》中人物的形象、细节和特点;
3. 把握《阳关三叠》的主题。
二、教学重点
1. 把握《阳关三叠》的基本情节;
2. 了解《阳关三叠》中人物的形象、细节及特点;
3. 感受《阳关三叠》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 让学生先通过课本读、研究《阳关三叠》,采用讨论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阳关三叠》的基本情节;
2. 引入学生读《阳关三叠》时可以尝试思考和对比作者如何描写不同人物,以及比较各个人物性格之间的异同,分析出不同人物的形象、细节和特点;
3. 通过押韵训练,加深学生的文字阅读体验,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阳关三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4. 结合课文知识,让学生从自身的思想感情出发,对课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加以对比,从而对《阳关三叠》有一定的把握。
四、教学材料
《阳关三叠》文字课本
五、教学方法
1. 讨论研究 +
2. 押韵训练 +
3. 对比分析
六、监督考核
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材料中总结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特点及主题,检验考核学生对文学作品把握的情况,看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
一、课题:阳关三叠
二、教学内容
本课时我们将学习阳关三叠,阳关三叠素有“中国第一曲”之称,是中国最负盛
名的传统古典曲目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传统技艺的精华。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阳关三叠的内容: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演奏场景,变奏形式,以及古典音
乐特点。
2. 掌握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理解乐曲的构成,掌
握竹笛的演奏技法,并练习演奏。
四、教学准备
本课时准备古筝、笛子、板弦、丝弦等乐器,另外还有音乐厅、变奏谱、练习谱等。
五、教学过程
1. 了解阳关背景:
介绍阳关的历史背景,描述元代司马相如与原部将唐高祖刘邦的故事,形象地展现阳
关的景色。
2. 演奏场景:
演奏场景安排在大厅,让学生使用乐器模拟故事发生的地点,穿插介绍阳关三叠的特点:主旋律、副旋律、变奏等。
3. 变奏形式:
学习各项古典乐器的演奏技巧,让学生体验阳关三叠技巧性强,所使用的音乐元素多
样多彩,采用不同种类古典乐器的演奏技法制作出多种变奏形式。
4.理解古典音乐:
理解古典音乐的核心概念,对比古代古典音乐的特点,例如节奏的抑扬、服从谱乐等,让学生深刻体会艺术的意义。
六、检测
本课时主要结合视听、讨论、练习等形式,学生可以认真练习乐曲,通过练习竹笛、古筝、古箏等乐器,学会阳关三叠的演奏技巧,明白古典音乐的特点。
把握乐曲的情感变化,以及演奏古典音乐时的注意事项。
最终提交曲谱,由老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演奏情况,判定给予不同的成绩。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音乐下教学设计《阳关三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背景、结构及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学会演唱《阳关三叠》并理解其音乐特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阳关三叠》,理解其音乐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古曲的演唱技巧,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阳关三叠》的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古曲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作品背景介绍讲述《阳关三叠》的作者、创作背景及故事,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分析作品结构分析《阳关三叠》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
4.感受音乐情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感受《阳关三叠》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
5.学习演唱技巧讲解古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韵味等,并示范演唱。
6.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演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
7.合唱展示学生进行合唱展示,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教学评价1.学生对《阳关三叠》的演唱水平。
2.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五、教学资源1.《阳关三叠》乐谱。
2.相关古曲视频、音频资料。
3.教学课件。
六、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2.结合作品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古曲的情感内涵。
3.注重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演唱,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阳关三叠》,让学生了解了古曲的背景、结构及情感表达,培养了学生对古曲的欣赏能力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感,讲解古曲的演唱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合唱展示。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在讲解古曲背景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讲解效果不佳。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阳关三叠教案
阳关三叠教案教案标题:阳关三叠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内容:阳关三叠的基本形式和表演技巧,以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阳关三叠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要领;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阳关三叠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阳关三叠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2.乐理基础讲解(10分钟)解释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和声,并通过音乐示范和练习,让学生对乐理知识有初步了解。
3.教学练习(15分钟)教师示范阳关三叠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鼓励学生模仿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阳关三叠的基本要领。
4.合作演练(20分钟)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阳关三叠的合作演练,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5.表演展示(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让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6.讨论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阳关三叠表演中的技巧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补充。
7.激发兴趣(10分钟)通过播放阳关三叠的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相关活动的热情。
8.延伸拓展(15分钟)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传统音乐或舞蹈,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组织他们进行小型展示。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2.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和讨论交流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评价和反馈;3.学生互评,相互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个人和团队的成长。
六、教学资源准备:1.阳关三叠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2.阳关三叠的教材和参考书籍;3.乐器和音乐播放器;4.学生的评价表和反馈表。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
《阳光三叠》
科目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习者分析
1学生是兴平市西城中学七年级学生
2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乐理知识,对音乐兴趣浓厚
3学生唱歌时没有感情色彩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音乐情景,教会学生珍惜友情
2学唱歌曲,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阳光三叠》是一首友人送别是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背景及旋律特点
2教师范唱歌曲,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知识与技能
1 学生掌握歌曲的背景,歌词大意,旋律特点
2 学会正确发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 用心体会,充满感情,唱出歌曲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学唱歌曲,了解中华五千年的乐文化2 有感情地唱好歌曲《阳光三叠》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学活动2
1.
1)
2)
教学活动3
1.
教学活动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