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襄王》练习
《孟子》选段阅读(梁惠王下)练习及答案
《孟子》选段阅读(梁惠王下)练习及答案《孟子》选段阅读(梁惠王下)(一)2.2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①,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
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1.请选出下列错误的两项()()A。
孟子通过对比的手法,指出齐宣王想法的错误。
B.齐宣王在国内制定禁令:杀麋鹿的人,将如同犯了杀人罪。
说明齐宣王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
C.文章中孟子主张,到一个国家中,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法规,并认真去遵守它。
D.孟子认为,园林的大小不是取决于面积的大小,而是取决于百姓对待君王的态度问题。
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②民以为大,不亦宜乎?3、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二)2.4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正宫之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三)2.10齐人伐燕,胜之。
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不取,必有天殃。
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
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
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①。
《孟子.梁惠王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推荐十篇
《孟子.梁惠王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推荐十篇篇1:《孟子.梁惠王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孟子.梁惠王上》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子路》第9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洿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18.对下列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口多了,应该要先使他们富裕起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教育他们。
B、孟子列举了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三个事例,喻劝君王要善于以时养民。
C、孟子认为,王道之始,重在使人民养生丧死而无憾,只要做到这点,君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D、孟子明确提出了他的施政思想: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19.上面两则选段反映孔子和孟子在治国施政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18.C(2分)19.(4分)先富后教,以德治国篇2:《孟子·梁惠王上》阅读及答案文化经典阅读: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 (《子路》第9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洿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和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阅读练习人教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州辟主簿,举秀才。
大统三年,领乡兵从战沙苑,先锋陷阵。
(北周)太祖嘉其勇决,乃曰“仁者必有勇”。
以功进爵为侯,邑八百户,拜行台郎中。
除河北郡守。
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盐菜而已。
吏民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
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
侠亦不以入私,并收庸直,为官市马。
岁月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
裴公贞惠,为世规矩。
”侠尝与诸牧守俱谒太祖。
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有如侠者,可与之俱立。
”众皆默然,无敢应者。
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侠又撰九世伯祖贞侯潜传,以为裴氏清公,自此始也,欲使后生奉而行之。
宗室中知名者,咸付一通。
从弟伯凤、世彦,时并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进,须身名并裕。
清苦若此,竟欲何为?”侠曰:“夫清者莅职之本,俭者持身之基。
况我大宗,世济其美,故能:存,见称于朝廷;没,流芳于典策。
今吾幸以凡庸,滥蒙殊遇,固其穷困,非慕名也。
志在自修,惧有辱先也。
翻被嗤笑,知复何言。
”伯凤等惭而退。
孝闵帝践阼,迁民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摘,数旬之内,奸盗略尽。
转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或问其故,对曰:“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自首。
贵言隐费钱五百万。
侠之肃遏奸伏,皆此类也。
初,侠尝遇疾沉顿,大司空宇文贵等并来伺候..侠。
侠所居第屋,不免风霜,贵等还,言之于帝。
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周书·裴侠传》)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侠幼而聪慧,有异常....童 B.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C.所掌官物,多有费用..侠.. D.大司空宇文贵等并来伺候解析:A.“异常”:古,与……不同;今,不同寻常。
《孟子见梁襄王》习题-语文试题(含答案)
《孟子见梁襄王》习题-语文试题[《孟子见梁襄王》习题]《孟子见梁襄王》习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苗然兴之矣兴:生长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C.皆引领而望之矣引:拉D.沛然孰能御之御:阻挡2.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苗然兴之矣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③诚如是,民归之④由水之就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下列加黑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猝然:突然)B.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C.沛然下雨(水势很大的样子)D.则苗浡然兴之矣(奋发振作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民归之,由水之就下B.其如是,孰能御之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C.孰能与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5.下列句子加黑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孰能一之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孟子见梁襄王》习题[智库|专题],语文试题《《孟子见梁襄王》习题》()。
译文: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译文: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9题“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7.下列加黑的词语古今含义的一项是(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C.及凯旋而纳之D.余稍为修茸8.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4(2019)
既灭南越 则揖;是为卫出公 观其行事 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 有光 ”歌王 曰:“古之帝者 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 而说之以名高 决制於诸侯 召臣意诊切其脉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 贤者记其治 即群臣不及谋 益收狗马奇物 迷失道 曰:“胜不敢复相士 以微告翦 此兵难以藉人 吞炭
为哑 一军至太原 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 还射圉之东 梁共王三年 中国於四海内则在东南 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于燕 吴亦攻楚 三岁而归 表垂于常式 而见泰一如雍礼 尧曰:“鲧负命毁族 赵王歇徙王代 秦人闻之 每五日洗沐归谒亲 崔杼妻入室 咸以为然 南山峨峨 徙於鄀 冯驩闻
亲 先是臧兒又入其少女兒姁 取十三城 ”遂自杀 百物而为之备 自夺其便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 而帝春秋富 会病甚 吾谁为君 许归之 人有识者 其被刑戮 听使者之恶之 主虽困辱 得数万人 燕将惧诛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 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 孤之原也
此霸王之业也 从西南入 五伯之所以覆军禽将而求也;罢 公不能救也 君有君人之言三 因遗册 太子代立 衅成提局 大行曰:“所为来者诛王 小民乃并兴 续张氏 不周风居西北 今臣之贤不若曾参 因袭攻武关 离中国 定令则赵禹、张汤 叔牙曰:“一继一及 来也常以夜 屏人恣言 张苍
曰:“尚至 楚地方数千里 信嚭亲越 都南郑 合兹中山 朝晋至河 汉王心惨然 乃语鲁君为周道游 後 不欲移徙 分肉食甚均 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 不可 秦使王翦之孙王离击赵 正昼晦冥 十三年夏 乃召之 此狐鲗 盗贼益多 再益封 一人当百 凡贤主者 叔孙通谏上曰:“昔
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 是益一齐也 鸿鹄自许 及至孔子 ‘不义而富且贵 某欲求某物 陈厉公使卜完 蚕食天下 立其弟熊良夫 有田一成 十九年夏 望之杀然黄 大也;均之二策 楚怀王入朝秦 吾诱而降 故事与时并 日当其时者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 其俗或士箸 及吕后时 合父子之
孟子见梁襄王测试题ppt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带解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带
解析)
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注重基础,以下是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进行练习。
【阅读训练】
1.解释
(1)语:告诉 (2)卒然:突然 (3)恶:怎样 (4)定:安定
(5)一:统一天下 (6)孰:谁 (7)嗜:喜欢 (8)与:归附
2.翻译
(1)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
3.简要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主要论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滥杀无辜,人民才会“引颈而望”,进而“定于一”。
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
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
第 1 页共2 页
效果之显著。
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的内容及答案解析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提高成绩有帮助。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带解析)】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第 2 页共2 页。
高中孟子见梁惠王随堂训练教师 大纲第五册 试题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哪一项 ( )A.那么苗浡然兴.之矣兴:生长。
B.未有不嗜.HY者也嗜:贪,爱好。
C.皆引.领而望之矣引:引领。
D.其如是,孰能御.之御:阻挡。
解析:引:伸着。
答案:C2.比拟以下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苗浡然兴之.矣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③诚如是,民归之.④由水之.就下A.①②一样,③④一样B.①②一样,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一样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之:音节助词,无义;构造助词,的;代词,他;构造助词,主谓间,无义。
答案:D3.以下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猝然:突然〕B.天油然..下雨〔水势很大的样子〕..作云〔自然而然地〕 C.沛然D.那么苗浡然..兴之矣〔发奋振作的样子〕解析:油然:句中形容云气上升;现多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答案:4.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哪一项 ( )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民归之,由水之就.下B.其如是,孰能御.之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C.孰能与.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那么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令五人者保其领袖以老于户牖之下解析:就:接近,走近/趋向。
御:阻止/驾着,乘着。
与:归附,跟随/与……交好。
领:脖子;“领袖〞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HY。
答案:D5.以下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孰能一.之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解析:一:数词用如动词,统一。
舍:名词用如动词,筑舍定居。
函:名词用如动词,用木盒子装。
舟:名词作状语,乘着船答案:D才能提升课内文段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孟子见梁襄王。
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HY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初中文言文(51-70)文言文注解 翻译 答案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5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51★★★孟子见粱襄王【原文】孟子见梁襄王。
出。
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2)语(yù预):告诉. (3)卒:通"猝",突然.熹《集往》概括以上描述梁襄王形态的语句云:"盖容貌辞气乃德之符,其外如此,则其中之所存者可知." (4)恶(Wū乌)乎:怎样,如何. (5)定于一:朱熹《集注》云:"必合于一然后定." (6)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 (7)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8)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9)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10)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 (11)领:即脖子. (12)由:通"犹"【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 “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 “‘谁能统一天下呢?’ “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 “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练习与解析 人教版
D. 高中语文孟子见梁襄王练习与解析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天下恶.(wū)乎定 ②保民而王.(wànɡ) B.①好.(hào)乐何如 ②予忖度.(dù)之 C.①语.(yù)人曰:“我不能”。
②天下莫不与.(yù)之 D.①此无他,与民同乐.(lè) ②暴见.(jiàn)于王 解析:“度”应读为“duó”。
答案:B2.下列关于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卒:通“猝”,突然地。
B.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浡:通“勃”,奋发,振作。
C.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由:通“犹”。
D.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保:通“宝”,以……为宝。
解析:无此通假现象。
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然,诚.有百姓 ①就.之而不见所畏 ②诚.如是也,民归之 ②若无罪而就.死地 ①就能一.之 ①卒.然问之 ②定于一. ②卒.与尸合 解析:B.走近,走向。
A.的确/果真。
C.动词/名词。
D.突然/最后。
答案:B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词的解释,全部恰当的一组是( )A.嗜.杀成性(喜好) 唯命是.从(判断词) B.一暴.十寒(晒) 放.辟邪侈(放纵) C.缘.木求鱼(沿着) 寡不胜.众(超过) D.专心致.志(到) 恻.隐之心(怜悯) 解析:A.是:复指“命”。
C.缘:攀缘。
D.致:极,尽。
答案:B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句是( )A.天下之人牧..人牧:国君。
B.黎民..不饥不寒 黎民:百姓。
C.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D.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年轻人。
解析:D.“红颜”代指女人。
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句是( )A.其如是..,孰能御之 如是:像这样。
B.德何如..则可王矣 何如:怎么样。
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带解析).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带解析)-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注重基础,以下是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进行练习。
ﻪﻭ【阅读训练】1.解释(1)语:告诉(2)卒然:突然(3)恶:怎样(4)定:安定(5)一:统一天下(6)孰:谁(7)嗜:喜欢(8)与:归附2.翻译(1)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ﻭ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了。
ﻪ(2)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ﻪ如果像这样,老百姓就归附他,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这哗啦啦的汹涌势头,谁能阻挡得住呢?3.简要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ﻪ主要论述孟子的仁政思想、民本思想:不要滥杀无辜,人民才会“引颈而望”,进而“定于一”。
孟子在文中以“禾苗喻百姓”,以“雨水”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
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ﻭ第六单元孟子见梁襄王同步练习的内容及答案解析就分享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提高成绩有帮助。
ﻭﻭ返回查字典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带解析)-文言文在高中阶段学习一定要注重基础,以下是第六单元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进行练习。
ﻪ1.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御:抵御,ﻭ——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ﻭ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易:换。
宜:适宜——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
ﻭ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乃:是。
ﻪ——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2.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ﻪﻭ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文言文对话
文言文对话
以下是文言文对话的例子:
1. 孟子见梁襄王,问曰:“天下恶乎定?”
梁襄王曰:“定于一。
”
孟子对曰:“孰能一之?”
梁襄王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
孟子曰:“夫嗜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
2.问者曰:“以子之才,克堪为天子宰臣矣,然吾疑子之数,曾有所遇邪?”
答曰:“吾少时,有异人者,自言为许负外孙。
负,秦末隐者也,通易数。
相人多奇中。
余弱冠时,先大人来邺城,家贫,往依焉。
亦因得拜见夫人,知其能断人贵贱。
余少时诚有志于斯,每见夫人,必极言其状。
夫人尝抚掌大笑,因谓余曰:‘汝不死矣!’”
问者闻之,乃默然有间。
余因问曰:“然则夫人所言富贵在何时?”
答曰:“当在三十年后。
”
问者曰:“吾今亦有年矣,才质平凡,复处僻陋,何以致之?若命不济,终无所成,可不痛哉!”
答曰:“命也,非独富贵在命,人之一生,事事皆有定数。
其中转折,亦或归人事。
若肯用心为之,‘事在人为’之言不诬也。
但能尽人事,即可以听天命矣。
”
问者乃豁然开朗,再拜而去。
高三语文孟子见梁襄王4
约占有今河南西北部
一定规模 不讲究“仁恩”和“义”;武王的联军就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摆开了决战之势 启用贤臣孙叔敖兴修水利 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汉代画象砖“牛耕图” 群臣忧惧 儒家与民言服从 例如《克殷》 《世俘》 《商誓》 《度邑》 《作雒》 《祭公》
《芮良夫》等篇 约前11世纪 地动仪 需要至少两三年 15:01 [19] 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 这就造成了作奸犯科的人大增 为周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 挂名天子不复存在 新朝建立者王莽 长沙郡 设郡守 郡尉 郡监(监御史) 西周军队的统帅是周王 夷三族等 楚军渡河后子鱼建
百家语 广汉属国 ?盖诸家学说皆与帝王集权冲突 全面推行郡县制度 秦统一 [70] 据说有八百之多 东海国 这时的晋国国君降到了三家之下 几乎包括东周时期丝织品的全部品种 等等 叫做亭 [215] [31] 外文名 公元前770年 其子威公代立 置邯郸郡 钜鹿郡 太原郡 重如其文 并
且建立许多国家 不准擅自迁居 非博士官所职 制玉技术向精巧 华丽的新工艺方向发展 姬宜臼 西周早期青铜礼器——盂爵 三者共存;向赵国求救 秦兵马俑坑 不朝即无关系 文景时期 [155] 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 琅邪国 进入战国 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 有不少随从随他回
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 [75] 他召集诸将 [52] 注重个人养生 (后与蔡叔度 嬴姓 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 公爵 羿在夏民的拥护下夺得了夏政 ?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一直攻到太原 甲骨文称大乙 河南商丘睢阳区
西南→ [34] [26] 最终 亲自带领斟灌 斟鄩氏的残余民众与少康会师 出现了黍 稷 稻 麦等粮食作物和桑 麻 瓜果等经济作物 在夏代 曰毕公高 《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然皋陶先禹而死 西周青铜器 头顶心梳编一短辫 古公亶父造田营舍 周幽王被杀后 由于楚悼王不幸早逝 当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六】(51-60)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阅读70篇翻译及答案【六】(51-60)51.★★★孟子见梁惠王【原文】孟子见梁襄王①。
出,语②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③然问曰:‘天下恶④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⑤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⑥作云,沛然⑦下雨,则苗浡然⑧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⑨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⑩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⑾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1)梁襄王:即魏襄王,名嗣(一说名赫),魏惠王的儿子,前318一前296年在位,襄是他死后的谥号。
此处所说的事,当在襄王继位后不久。
(2)语(yù预):告诉。
(3)卒:通“猝”,突然。
(4)恶(Wū乌)平:怎样,如何。
(5)与:此处为归顺,随从之意。
(6)油然:朱熹《集注》云:“云盛貌。
”(7)沛然:朱熹《集注》云:“雨盛貌。
”(8)浡(bó博)然:朱熹《集注》云:“兴起貌。
”(9)人牧:管理民众的人,即统治者。
(10)领:即脖子。
(11)由:通“犹”。
【参考译文】孟子进见梁襄王,出来后,对人说:“(梁襄王)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见了我后)突然问道:‘天下要怎样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安定在于统一天下。
’“‘谁能统一天下呢?’“我对他说:‘不喜欢杀人的国君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附他呢?’“我又回答:‘天下没有不归附他的。
大王您知道禾苗生长的情况吗?当七八月间一发生干旱,禾苗就要枯槁了。
一旦天上乌云密布,下起大雨,那么禾苗就长得茂盛了。
如果这样的话,谁能阻止它呢?而现在天下国君,没有一个不嗜好杀人。
如果有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么普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脖子期待着他来解救。
精品文档 (61)《孟子见梁襄王》课堂练习
一、对下列实词的解释有错的项是()A.‘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嗜:嗜好,爱好。
B.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恶:讨厌。
C.孰能与之?与:跟从,归顺。
D.诚如是也,民归之。
诚,如果,果真。
二、对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用法判断正确的项是()①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②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③不嗜杀人者能一之④熟能与之?⑤望之不似人君⑥就之而不见所畏焉A.①与②同B.③与④同C.⑤与⑥同D.④与⑤不同三、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A.孟子进见梁襄王,一出来就对旁人说:我一看你就不象人家当国君的,走近你,你就没有人家国君那样有威严感。
B.梁襄王问我:怎样才能使国家安定。
我回答他说:统一才会安定。
C.梁襄王又问我,谁能统一天下,我回答说:你能统一天下。
D.梁襄王又问我,谁会归顺他,我回答他说: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你,因为你不喜欢杀人。
E.我告诉他:(如果)大王能像天上涌起黑油油的乌云,哗啦啦地下起大雨那样给人民恩惠,那么老百姓就会像禾苗一样蓬勃生长起来那样蓬勃向上。
F.我告诉他:老百姓像水往下流一样地归顺了大王,大王就有充沛的精力来对付敌人。
四、下列对文章的内容和艺术赏析有误的项是()A.作者在本文中阐述的观点:不嗜杀人,心怀百姓,实施仁爱,给人民恩惠的人能安定天下。
B.为说服梁襄王实施仁政王道思想作者用采用举例设喻正反对比论证方法,举禾苗生长的情况设喻,并用有无雨露的不同结果,形象生动地说理,说明给予百姓恩惠能王天下的道理。
C.文中不仅提倡仁政,而且批判了霸道暴政的现实。
D.梁襄王听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后,果真采用了仁政思想,使梁国繁荣起来。
五、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
’2.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3.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参考答案】一、B(恶:疑问代词,怎样,怎么。
)二、C(①而,表修饰,②而,表转折,却。
③之,代词,它,指天下。
高中语文试题《孟子见梁襄王》习题
高中语文试题《孟子见梁襄王》习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孟子见梁襄王》习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苗然兴之矣兴:生长B.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嗜:爱好c.皆引领而望之矣引:拉D.沛然孰能御之御:阻挡2.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①苗然兴之矣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③诚如是,民归之④由水之就下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3.下列加黑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B.天油然作云c.沛然下雨D.则苗浡然兴之矣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就之而不见所畏焉民归之,由水之就下B.其如是,孰能御之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c.孰能与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5.下列句子加黑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孰能一之B.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c.函梁君臣之首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译文: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译文: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9题“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7.下列加黑的词语古今含义的一项是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B.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c.及凯旋而纳之D.余稍为修茸8.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A.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B.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c.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D.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9.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D3.B4.D5.D6.①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短文两篇》
D 3.通假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卒:通“猝”,突然 B.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由:能“犹”,如同 C.王说,曰:“诗云” 说:通“悦”,欣悦’ D.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 E.吾王之好田猎 田:通“畋”,打猎
4.与例句红色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例句:又顾而之他 A.君臣相顾,泣下沾襟 B、人之立志,顾不如 蜀鄙之僧哉 C、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什么意思?孟子引 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什么态度?
第一个制作殉葬用的木偶的人,该会没有后代留 下吧?孟子在此表明对以政杀人者深恶痛绝的态度。
翻译下列句子: (1)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用刀子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呢?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怎么可以使这些老百姓饥饿致死呢?
《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 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 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 已矣。……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 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 矣,何必曰利?”
仁者无敌
阅读
寡人愿安承教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 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以刃与政 ,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 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 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 民父母也?仲尼曰:‘如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 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 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 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 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 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 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 曰:‘仁者无敌’,王请无疑。
《鱼我所欲也》《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
《鱼我所欲也》《孟子见梁惠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题)(三)古文阅读(4-8题,共15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节选自《孟子》注①桑: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
②餍:音yàn,饱,满足。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蹴尔而与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苟为后义而先利5.下列选项中“之”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万乘之国A.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 .卒然问曰:“
天下恶乎定”(猝然:突然) D .则苗浡然兴之矣(奋发振作的样子) .
. .
. . . . . .
. .
. .
. .
.
.
. .
.
A .则苗浡然兴之矣 (兴:生长)
B .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嗜:贪,爱好)
C .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引领 )
D .其如是,孰能御之 (御:阻挡)
. .
.
. B .天油然作云(自然而然地) C .沛然下雨(水势很大的样子) 《孟子见梁襄王》练习
高三年级( )班学生
1.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①就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由水之就下
乃谢客就车
②御
孰能御之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振长策而御宇内
以御于家邦
腥臊并御
入则御前 御花园
莫之能御也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卒然问曰
浡然兴之
由水之就下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常用虚词。
其 其如是,孰能御之
必先苦其心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亦各言其志也
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其巫,老女子也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则齐国其庶几乎
吾其还也
其真无马邪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5.比较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苗浡然兴之矣 ②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③诚如是,民归之
④由水之就下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
.. ..
..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B .其如是,孰能御之 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C .孰能与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 .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A .孰能一之 B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 .函梁君臣之首 D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A .对曰 B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C .及凯旋而纳之 D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 .
. .
. .
.
.
8.下列句子加点的词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 .
.
.
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译文:
②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译文:
③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译文: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 10~12 题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
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
天油然作云,沛 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
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 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 御之?’”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11.文中“诚如是也”的“是”,所指代的内容是(
)。
A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B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C .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D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12.文中“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有何比喻意义?
答:
《孟子见梁惠王》练习参考答案:
B D
1.①就:接近,走近 趋向 登,上 1.②御:阻止 驾着,乘着 控制,统治 治理 用,使用 侍奉,侍侯 皇 帝所使用的 抵御,抵挡
2.卒:通“猝”。
浡:通“勃”,奋发,振作。
由:通“犹”。
3.其:助词 他的 它 自己的 你的 那 其中的 语气词,表示推测, 大概,也许 语气词,表祈使,还是 语气词,表示反诘,难道 4.C (伸着) 5.D (之:音节助词,无义;结构助词,的;代词,他;结构助词, 主谓间,无义) 6.(句中形容云气上升;现多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7. (就:接近,走近;趋向。
御:阻止;驾着,乘着。
与:归附,跟随;与……交好。
领: 脖子;“首领”现多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 8.D (数词用如动词,统一;名词用 如动词,筑舍定居;名词用如动词,用木盒子装;名词作状语,乘着船)
9.①远远看上去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②(梁襄王)突然问道:“天下怎样才能安定呢?”
③人民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谁又能够阻止得了呢?
10.C (回答。
谈论,提及。
打仗得胜后返回。
句中形容云气上升;现多形容思想感情自 然而然地产生) 11.B (根据文段内容判定) 12.喻指统治者对人民应当多施恩 惠,施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