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为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的基础部分,是工程地质学科的骨干课程,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将来从事本专业的科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的:

1.向学生传授内外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等。

2.通过本课程学习,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该课程应用性很强,要求学生尽可能紧密联系某些具体工程动力地质现象的实际进行学习,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必修的专业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介绍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意义,它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工程地质学发展历史、现状和研究前沿。如何学习该课程。

第二章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

活断层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活断层鉴别及研究方法、活断层区建筑原则。

第三章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效应,场地条件对震害的影响,地震小区划,建筑抗震原则及措施。

第四章砂土液化工程地质研究

砂土液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砂土液化的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防护措施。

第五章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

基本概念,影响岩石风化因素,风化壳及分带标志和方法,岩石风化防护措施。

本章教与学两方面没有难度,主要问题是实际工作中风化岩分带的标准很难把握,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好配合现场考察进行教学。

第六章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

基本概念,斜坡应力分布特征,斜坡变形破坏形式及机理,崩塌形成条件及基本特征滑坡形态要素及分类、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评价,斜坡变形破坏预测预报及防治。

第七章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

渗透变形概念及形式,产生渗透变形的基本条件,渗透变形预测,防治措施。

第八章岩溶工程地质研究

溶蚀机理,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岩溶渗漏、塌陷工程地质问题分析,渗漏及塌陷处理措施。

第九章水库诱发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诱发地震的类型,水诱发机制,水库诱发地震发生的地质背景条件,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特征,诱发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及预测。

第十章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机理,地面沉降的地质背景条件,沉降预测,防治及控制措施。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工程地质学基础是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熟练掌握内外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

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去研究这些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某些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实际工作或科学研究打好基础。课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必要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安排

了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拟安排6个学时的实例教学,选择滑坡、岩溶、诱发地震(或地震)各一个典型实例,以讨论加讲解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全过程。安排2个学时观摩电视录象,了解有关动力地质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工程地质学基础》李智毅等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主要参考书:

1.《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张倬元等编,地质出版社,1981;

2.《工程地质学基础》罗国煜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3.《工程地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岩土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滑坡学》,晏同珍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6.《工程塌陷与治理》,纪万斌,地震出版社,1998;

7.《中国诱发地震》,国家地震局,地震出版社,1984;

8.《砂土震动液化》,刘颖等,地震出版社,1984;

9.《地震工程学》,胡聿贤,地震出版社,1988;

10.《中国活动断裂》,地震学会,地震出版社,1982

理论课

1. 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和课程目标

(1)课程在本专业的定位

本课程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和“土木工程(岩土)”专业本科生主干课程,同时也是环境工程、水利工程及应用地质学专业的重要选修课。

“工程地质”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问题,它的应用性很强,各种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都离不开工程地质工作。工程地质的出发点就是达到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有机协调,既要保证工程建筑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正常,又要保证地质环境不会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造成对工程建筑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危害。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也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众多举世瞩目的巨型工程如长江三峡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等等对地质条件要求高,技术难度大,这些工程均遇到遇到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和工程地质问题,对工程地质的学科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对工程地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证明了本课程的重要性。

本课程是中国地质大学的品牌精品课程之一,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水平。

(2)课程目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一所以地球科学为特色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学生在前续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均具有较扎实的地质基础。满足改革开发以来飞速发展的工程建设需求,培养出新一代既具有扎实的工程地质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又具有创新工程地质思维能力的工程人才,是工程地质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自然动力及人类活动引起有关物理地质现象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从工程地质角度去研究动力地质现象(问题)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解决重大工程地质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在工程地质课程教学中通过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2.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工程地质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如下图所示:

具体学时分配:

(1)绪论-2学时

(2)活断层工程地质研究-4学时

(3)地震工程地质研究-6学时

(4)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4学时

(5)斜坡变形破坏工程地质研究-14学时

(6)渗透变形工程地质研究-5学时

(7)岩溶工程地质研究-5学时

(8)诱发地震工程地质研究-5学时

(9)地面沉降工程地质研究-5学时

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