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为了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着眼于创新人才的基础性培养和超前开发,根据《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特制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优选计划”)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科研院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用通道,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二)基本原则1.少而精,高水平,国际化。
国家集中力量支持十余所基础学科较强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
每年动态选拔优秀学生,配备一流教师,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
通过国内外交叉培养,使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人才培养主体为主,政府支持。
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以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主,充分调动人才培养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探索多种模式培养创新人才;国家对人才培养实行特殊政策,中央财政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3.定期评估和改进质量。
通过长期的探索和相互交流,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不断提高基础学科拔尖学生的培养水平。
国家持续支持,定期组织和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二、主要内容(一)目标任务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基础学科青年人才国家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系和机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参与基础科学研究,形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使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学科的领军人才,逐步跻身世界一流科学家行列。
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两方面开展有深度、有力度的改革,采取以下九项措施:1、建立“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
在参与计划实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建立“试验区”,作为计划实施的载体。
“试验区”可在高校已试办的以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的试点学院基础上加以完善,也可设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优势突出、教学质量好的二级学院和单位,还可根据学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点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跨学科的试点学院。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概述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是一项为培养具有深厚基础知识和独立研究能力的学生而设立的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并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目标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学科的核心理论和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这将为学生未来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学生将学会提出新颖的问题、构建科学的假设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培养其探索未知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也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学生将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并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问题。
这将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方式系统学习课程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将提供系统的学科课程,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技巧的讲授。
学生将通过丰富而深入的学习,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方法,并培养其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科研实践项目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将提供科研实践项目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学科研究和实验。
学生将与导师和同伴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这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并锻炼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基础学科拔尖培养计划还将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团队实践活动。
学生将有机会与其他拔尖学生一起合作,解决复杂问题和面对竞争。
这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
南京大学拔尖班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1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的相关文件要求,南京大学继续在2011级本科生中招收“拔尖计划”学生,有关招生办法公布如下:一、项目背景:为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自2009年起联合在国内部分高水平大学中启动“拔尖计划”,南京大学是首批列入该计划的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学科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动态选拔优秀本科生,为其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致力于培养基础学科相关领域未来的国际一流科学家。
三、培养方式:1.班级设置设立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大理科7个拔尖计划班级,分别由数学系、物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天文学系、匡亚明学院管理。
2.教学安排拔尖计划一、二年级实施“大理科培养模式”,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由匡亚明学院与各相关院系共同制定。
匡亚明学院负责实施拔尖计划一、二年级教学,三、四年级教学由各相关院系负责实施。
3.导师配备拔尖计划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配备学术导师,师生比不低于1:30的比例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4. 特色培养强调“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入选学生将成为我校“拔尖计划本科生学术共同体”成员,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5. 学生考核学校对计划内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动态进出机制”。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回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回复摘要:一、引言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背景和目标三、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四、预期成果和影响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为了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于2019 年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该计划旨在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
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背景和目标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是在总结1.0 版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进行的一次全面升级。
其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我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通过实施2.0 计划,旨在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学生,为我国科技发展储备人才。
三、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具体内容包括: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改进选拔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多元化培养模式,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加大投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为实现这些内容,计划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基础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其次,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再次,改革选拔制度,选拔具有潜力的学生;最后,加强与国内外优秀高校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学习机会。
四、预期成果和影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的预期成果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这一计划的实施将对我国科技创新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总结与展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发布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发布1500字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提高我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等六部门决定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以下为相关意见的具体内容:一、目标和任务1. 目标:通过培养选拔优秀学生,提高基础学科研究及人才培养能力,助力我国基础学科研究和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
2. 任务:选拔并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
二、选拔条件和方式1. 条件:选拔基础理论知识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科学竞赛成绩、科研成果和面试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
2. 方式:省级教育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选拔方案并组织实施,选拔工作由省级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共同承担。
三、培养模式和措施1. 独立培养:拔尖学生按照个人学习和科研计划独立进行学习和研究,并可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科研项目。
2. 导师指导: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模式,由专业导师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 科研实践:拔尖学生必须参与一定时间的科研实践,积累科研经验,培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4. 学术交流:鼓励拔尖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著名学者、科学家进行学术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5. 支持措施:为拔尖学生提供奖学金、科研经费和交流津贴等支持措施,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科研环境。
四、评价和激励机制1. 评价:对拔尖学生进行定期评价,综合考核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科研成果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表现。
2. 激励:对取得优秀成绩的拔尖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包括奖学金、科研经费、推荐免试研究生等激励措施。
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1. 建设目标:通过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实验室。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大学“教育部根底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方案〞大学“教育部根底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方案〞2009 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根底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场实施我校“根底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方案〞〔以下简称拔尖方案〕,现就相关招生方法通知如下:一、工程背景: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根底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根底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开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场在国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方案〞,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工程目标:在根底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气氛,创新培养方式,构筑根底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方案〞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根底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1.班级形式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
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
〔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方案〞,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根底课程。
〕3.特色培养入选“拔尖方案〞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局部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展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时机。
4. 导师配备“拔尖方案〞班在本科四年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方案〞班学生的全面开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学校对“拔尖方案〞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表达出来的创新性和开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
南京大学数学学科 拔尖学生培养方案简介
知 名 学 者 讲 堂
专题讲座 :某一领域的专门讲座。扩大学生知识面, (系列报告) 使其对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融会贯通 (三、四年级)
前沿课题导论、 使学生了解动态、明确目标、 主流方向介绍: 选准研究方向 (三、四年级)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 经典问题剖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四年级)
南京大学数学学科
NANJING UNIVERSITY
2011年9月3日
拔尖学生培养方案简介
介绍的主要内容
• • • • • 培养目标 学科概况 特色与举措 激励机制 遴选流程
2
培养目标
构筑绿色通道,选拔和吸引优秀学生
培养国际一流数学未来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
为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提供一流后备人才
3
学科概况
7
特色与举措④
充 分 发 挥 已 有 的 教 学 学 工 一
体 化 管 理 机 制 的 作 用 , 加 强
对 学 生 的 全 面 引 导 , 不 断 提
升 他 们 的 综 合 素 质 。
加强对学生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和表达等能 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 学会做人。 建立长期心理档案,主动开展心理辅导,促 使学生正确面对压力、合理化解压力。
9
遴选流程 ①
笔试: 报名者参加两小时的闭卷考试。 成绩前15名学生获得面试资格。
面试
由六位老师组成 两位老师负责 基本知识测试 两位老师负责 创新能力测试 两位老师负责 综合素质测试
遴选出10名学生进入拔尖计划
Your site here
10
遴选流程②
一年级: 通过二次招生遴选 核心成绩+综合测评 10 人 + 提 前 录 取 20 人,组成数学学 科拔尖班一年级班。
2009级南大拔尖计划选拔培养方案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 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现就相关招生办法通知如下:一、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计划”,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1.班级形式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
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
(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计划”,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
)3.特色培养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4. 导师配备“拔尖计划”班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学校对“拔尖计划”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大理科学内容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大理科学内容南京大学拔尖计划是什么?拔尖计划是教育部出台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希望率先在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五个基础学科领域配备一流的师资,创造一流的条件,开辟绿色通道,培养出一流的科学家。
该计划首先在全国十余所高校推行。
南京大学就是其中之一了。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主要是在基础学科领域开展的,而南京大学最大的特点即在于基础学科领域的雄厚实力和培养基础学科人才的悠久历史。
目前,南京大学在理工科基础学科领域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9个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实力超群,成绩斐然。
尤其是匡亚明学院强化部(大理科班),它作为国家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中唯一的多学科综合点,两次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它所创造和推行的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被北大、复旦等其他高校效仿,成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
可以说,南京大学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所累积的丰富经验和底子,为这个计划的推行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基础简而言之,南京大学将以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在物理学、化学、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六个学科开展“拔尖计划”。
学校将对进入“拔尖计划”的学生前两年实施大理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打下宽厚扎实的基础,后两年进行“精而深”的专业培养。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学习方面:首先,你将享有专门的导师指导。
学校会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5的比例为每位学生配备品德兼优的学术导师,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都很可能成为你今后的导师,他们将不再是你原先觉得遥不可及的或者“传说中的人物”,他们将成为你学术上的引领者,带你走进科研的殿堂,你在学术上遇到什么困惑也可以随时向他们去请教。
其次,你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来决定上哪些课。
你可以进行跨年级、跨学科选课,部分课程可以免修,高年级阶段还能选修研究生课程。
而在考核方面,你也不用对经历了十几年的考试心存阴影。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18.09.17•【文号】教高〔2018〕8号•【施行日期】2018.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财政厅(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科协,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基础学科是国家创新发展的源泉、先导和后盾。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强化使命驱动、注重大师引领、创新学习方式、促进科教融合、深化国际合作,选拔培养一批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新时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播种火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
二、目标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拔尖人才选拔、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培养机制更加健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引领示范作用更加凸显,初步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优秀拔尖人才崭露头角。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建立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前期探索的“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等有效模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范围、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创新模式,形成拔尖人才培养的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和中国方案。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四年跟踪调查:南京大学案例
拔尖计划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采用了一种全面而严谨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多个方 面。该计划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PTER 06
总结与展望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实施成效总结
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
南京大学拔尖计划实施以来,培养出一批在学术、科研、 创新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他们在国内外享有 很高的声誉。
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拔尖计划推动了南京大学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了教 学质量和水平。
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通过国际化培养,南京大学的拔尖计划学生在国际舞台上 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 优异成绩,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高英语水平和跨 文化沟通能力。这些学生在国际学术界和行业领域逐渐崭 露头角,为南京大学争光添彩。
CHAPTER 05
资源保障与支持体系
教师团队建设与支持体系
国际化教育
加强国际化教育,邀请国际知 名学者和专家来校讲学,拓宽
学生的国际视野。
CHAPTER 04
学生发展与成果展示
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与成果展示
科研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参与拔尖计划,南京大学的学生在科研 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有机会参与 导师的科研项目,接受导师的悉心指导,从 而培养了独立研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跨学科的课程和研 究方向,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强基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又称强基计划,是中国教育部于2005年启动的一项重要计划,旨在培养我国基础学科领域的优秀人才,提升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强基计划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选拔优秀学生。
强基计划通过各种方式选拔优秀学生,包括高考成绩、学科竞赛、面试等,选拔出的学生将获得各种奖励和资助,包括奖学金、实习机会、国内外交流等。
二、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强基计划通过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建设实验室、购买设备、引进优秀教师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开展科研活动。
强基计划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包括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推进国际化教育。
强基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实习,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语言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基计划的实施,对于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强基计划可以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人才储备。
其次,强基计划可以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推动我国基础学科的发展。
最后,强基计划可以促进我国基础学科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强基计划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和学校而言,难以承担。
其次,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包括政府、学校、企业等,需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
最后,强基计划的实施需要长期的坚持和持续的投入,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总之,强基计划是我国基础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基础学科的国际竞争力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机制,同时也需要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强基计划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对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已经选择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大等19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5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社会、家庭、学校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从而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
编辑本段珠峰计划-实施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民间俗称“珠峰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培育21世纪科坛“三钱”即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而出台的一项顶尖人才培养计划。
“珠峰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实施。
截至2011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9所大学[1]入选。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其中,首批入围“珠峰计划”的高校共有11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该计划将首先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5个基础学科开始试验,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国家设立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聘请一流师资,包括聘用有关学科国外高水平教师、国内一流教师授课和担任导师;提供奖学金、国际交流、科研训练等经费;营造一流学术环境与氛围等,努力使受该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我们制定了一项全面的培养试验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基础学科领域取得更加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首先,我们将通过选拔优秀学生参与该计划。
选拔标准将主要基于学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成绩和潜力。
同时,我们也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以确保参与计划的学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潜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我们将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术培训和指导。
学生将接受由资深教师和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进行的系统化学习和训练。
这些培训和指导将涵盖基础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科研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以及学术论文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些培训和指导,学生将逐步形成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此外,我们还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实践机会。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导师指导的科研项目,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生还将有机会参与学术交流和竞赛活动,与
国内外优秀学生进行学术交流和竞争,从而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
最后,我们将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考核,我们将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计划,确保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这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我们将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基础学科人才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在基础学科领域脱颖而出,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
2022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各院(部)、中心及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简称“拔尖计划”)2.0秘书组拟于近期组织开展2022年度拔尖计划2.0研究课题申报工作。
钱学森学院面向全校征集优秀课题,择优推荐5项(其中重点课题不超过2项)上报至教育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研究范围研究课题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能对拔尖计划2.0深入实施提供指导。
申报人可围绕“拔尖学生早期发现和选拔模式研究”“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研究”“拔尖学生成长跟踪与评价机制研究”“中外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顶尖科学家成长规律研究”等主题申报研究项目,也可根据研究兴趣和实际需要申报自选课题。
申报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完成时限为1-3年。
原则上结题时间为结题当年12月31日。
具体内容参见附件1《研究课题指南》。
二、申报基本要求(一)我校各基础学科拔尖基地(数学、物理、计算机、力学、基础医学)至少申报1项;其他单位致力于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的教师也可申报。
(二)课题负责人1.重点课题申报重点课题的课题负责人需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2.一般课题申报一般课题的课题负责人需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其中,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申报人需有两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
(三)课题组成员(含课题负责人)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3.全日制研究生不能申报,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报。
4.可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
5.课题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四)限项要求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报和重复立项,确保课题组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限制要求如下: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拔尖计划”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拔尖计划”课题的申报。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高校进展
“元培学院”(北大)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原名:元培计划、元培计划实验班),北京大学已在数、 理、化、生、计算机等基础学科专业人才创新培养建设项目,项目将通过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兴趣和发展潜质, 将最优秀的学生选入培养计划。如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决定选拔优秀本科生开设“未名物理学子班”。其目的是不 断探索和完善素质教育培养机制,为年轻才俊迅速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家和各领域的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而元培学院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自主设置专业”,即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选择不同院系的特定课程,经 审核通过后即可按照这一量身定做的培养计划完成学分,获得学位证书。北大曾经给一位学生专门开出一门课, 这可谓真正的人才培养计划
01 计划进程
03 政策改革
目录
02 实施背景 04 高校进展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珠峰计划”,是国家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推出的一项人才培 养计划,旨在培养中国自己的学术大师。该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在《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原则的过程当中。
政策改革
珠峰计划“泰山学堂”(山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2010年3月2日表示,教育部门2009年对基础学 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了筹备工作,已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十多所大学的数、理、化、计算机、生五 个学科率先进行试点,想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教育部2日举行2010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请参与《规划 纲要》起草工作的专家解读有关高等教育的内容,张大良在会上作以上表示。
实施背景
钱学森(3张)“珠峰计划”即“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 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道关于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
70
经济学
吉林大学
理论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71
经济学
中山大学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72
经济学
西北大学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序 类别
号
所属学校
基地名称
73 中国语言文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74 中国语言文学
北京语言大学
“中文国际传播”中国语言 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75 中国语言文学 吉林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生培养基地
物理学
东南大学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4
物理学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5
物理学
中南大学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6
物理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7
物理学
四川大学 明远学园——物理学拔尖学
序 类别
号
所属学校
基地名称
生培养基地
18
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 钱令希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9
57 大气科学 国防科技大学 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58 海洋科学
中山大学 “深蓝”海洋科学拔尖学生
序 类别
号
所属学校
基地名称
培养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武 59 地球物理学
汉)
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 地
60
地质学
北京大学
未名学者地质学拔尖学生培 养基地
61
心理学
北京大学
未名学者心理学拔尖学生培 养基地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 基地(2021 年度)名单
序 类别
号
所属学校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
北京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1
哈尔滨工业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2
上海交通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3
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4
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5
华中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
吉林大学
数学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7
复旦大学
数学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8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9
浙江大学
数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
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1
山东大学
数学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12
四川大学
数学
明远学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柯召班)
13
西安交通大学
42
北京大学
生物科学
未名学者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43
清华大学
生物科学
学堂计划生物科学班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44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45
南开大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46
复旦大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47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66
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南京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南京大学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下称“我校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使他们成为肩负时代使命、具备全球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社会发展的未来各行各业拔尖领军人才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后备人才。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各省(区、市)符合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
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
二、招生专业及计划设置我校强基计划设三个专业组8个专业,分别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历史学、哲学。
招生总计划为210人,分省计划见报名系统。
实施新高考省份的第一类和第二类考生选考科目均应符合填报专业的科目要求。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一)网上报名。
5月10日至31日24:00,考生可登录我校强基计划报名平台(https:///jcxkzs/sch/10284),按要求完成网上报名。
所填信息须完整、准确、真实。
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二)志愿填报。
所在省份设置招生专业中,第一类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科特长和专业兴趣填报不超过3个专业志愿。
第二类考生只能在符合报名条件的竞赛科目所在专业组中填报1个专业,未设置对应专业组招生计划的不得报考(多填或未按要求填写的志愿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09 级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通知”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实施我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以下简称拔尖计划),现就相关招生办法通知如下:一、项目背景:为了贯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基础学科领域拔尖人才,促进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同时为了大力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全方位创新,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实施“拔尖计划”,我校是首批11所高校之一。
二、项目目标:在基础科学领域(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本科生,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创新培养方式,构筑基础科学拔尖人才培养的专门通道,努力使受“拔尖计划”支持的学生成长为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三、培养方式:1.班级形式不单独开班,学生插班进入各学科方向09基地班学习。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成立首届“计算机科学基地班”。
详细情况见附件六。
2.课程体系依托基地班培养方案。
(非基地班学生进入该“拔尖计划”,需补修基地班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程。
)3.特色培养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跨学科、跨年级选修课程和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在高年级阶段可自主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还可优先享受海外学习、境外实践、学术会议等国际交流机会。
4. 导师配备“拔尖计划”班在本科四年内实行“双导师制”,按照5:1的生师比配备学术导师,30:1的生师比配备生涯导师,确保“拔尖计划”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
5. 学生考核学校对“拔尖计划”班学生实施“柔性评估”与“奖励优秀”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考核侧重过程性、个性化,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发展潜力,高度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倡快乐学习,灵活考核。
考核内容以实验考核、科研课题考核为主,考核形式鼓励多样化。
6. 奖励制度设立“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助学金”、“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奖学金”、“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创造力专项奖”等奖助学金,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的绿色通道。
四、招生对象及人数:匡亚明学院:20人(本院理强班,数理7、化生8、计算机5)物理学院:8人(本院)天文学系:3人(本系)化学化工学院:8人(本院)生命科学学院:8人(本院)数学系:8人(本系)计算机系基地班:20人(计算机系、物理学院、数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匡亚明学院)五、选拔办法:详见附件“各专业选拔方案”。
六、补充说明:1.非基地班学生补课问题需由相关院系自行解决或与匡院协商解决。
2.如有课程未修满基地班专业基础课或未通过课程考核的学生,在大二末将自动转为基地班普通学生。
教务处二O一O年六月二十四日附件一:2009级“拔尖计划”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选拔方案附件二:2009级“拔尖计划”物理学院选拔方案附件三:2009级“拔尖计划”天文学系选拔方案附件四:2009级“拔尖计划”数学系选拔方案附件五:2009级“拔尖计划”生命科学学院选拔方案附件六:2009级“拔尖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选拔方案附件七:2009级“拔尖计划”化学化工学院选拔方案附件一:2009级“拔尖计划”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选拔方案一、分类选拔名额:2009级拔尖计划班在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班按数学与物理类、计算机科学类和化学与生物类三类分别选拔,共选拔20人。
其中数学物理类选拔7人,计算机科学类选拔5人,化学与生物类选拔8人。
二、报名和初选:2009级理科强化班学生按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选拔,其中数学与物理类和计算机科学类主要接受理强班数理类学生报名,但不可兼报,化学与生物类主要接受理强班化生类学生报名。
报名后各类学生按第一学年的学分绩排名,并按1.3 :1的比例初选学生入围。
三、面试:入围学生分上述三类组织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需要预先准备3-5分钟自我介绍和相应的ppt,主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还要接受10分钟的提问,提问的范围包括对相应学科的了解、理解和相关的基础知识等。
四、入选标准:按“第一学年的学分绩(百分制)×50%+ 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5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决定入选学生名单。
附件二:2009级“拔尖计划”物理学院选拔方案一、选拔名额:选拔人数:8名。
选拔范围:物理学院2009级本科生。
二、报名和初选:物理学院2009级学生按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选拔;报名后根据学生第一学年的学分绩排名,选取不超过15名学生入围。
三、面试:入围学生由物理学院组织教师面试,参加面试的学生需要预先准备3-5分钟自我介绍和相应的ppt,主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面试教师提问5-10分钟,主要考察内容包括专业兴趣、知识面、与人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课程学分绩排名、论文发表、获奖、参加创新项目等作为重要参考。
四、入选标准:按“第一学年的学分绩(百分制)×50%+ 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5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决定入选学生名单。
附件三:2009级“拔尖计划”天文学系选拔方案一、选拔人数、对象:选拔人数:3名。
选拔对象:天文学系2009级本科生。
二、选拔条件:1. 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其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必须在“良好”及以上。
2. 对天文学系2009级本科生报名者按学习成绩择优原则挑选候选人进行面试。
具体办法是:将一年级阶段两个学期所有已知成绩(截止到2010年7月4日中午)的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四个方面的必修课计算平均学分绩(以下简称“平均学分绩”),根据平均学分绩排名顺序选择前面7位同学进行面试。
当参加面试的女生不足一名时,可选择平均学分绩最高的一名女生补充入面试名单。
三、考核方式:考核以面试为主。
天文学系组成由至少6名资深教授构成的面试专家组,对候选人进行面试。
面试可考查学生的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语言表达等能力。
面试结束后,专家组按百分制对学生给出面试成绩。
四、入选标准:按“平均学分绩10 + 面试成绩50%”计算每位候选同学的总分,根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最终3名入选学生。
附件四:2009级“拔尖计划”数学系选拔方案一、选拔人数、对象:选拔人数:8名。
选拔对象:数学系2009级本科生。
二、报名及方式:学生自愿报名,根据一年级数学课程学分绩以及任课老师推荐、同学推荐、学生自荐等信息综合考虑,遴选20-30名学生进入面试。
三、考核方式:面试。
由六位教师组成专家组,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两位教师组成,分别负责基本知识测试、创新能力测试、综合素质测试,根据三组测试成绩择优遴选8名学生进入拔尖计划班。
附件五:2009级“拔尖计划”生命科学学院选拔方案一、选拔人数、对象:选拔人数:8名;选拔对象:2009级生命科学学院(包含转系降级)本科生。
二、选拔条件:在校期间已经修读普通生物学或大学生物学课程,成绩合格。
三、考核方式:1. 初步筛选:根据报名情况,基于课程学习情况,按照专业课(普通生物学或大学生物学)与英语课程学习成绩排序,同时参考基础生物学技术课程成绩,进行排序,选择不超过15人进行面试;2. 面试:考察内容包括专业兴趣、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3. 在面试的基础上,也能加笔试和实验考试,考察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4. 面试后根据学生在各项考察中的综合能力进行选拔,最终确定拔尖人选。
附件六:2009级“拔尖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选拔方案一、选拔人数及对象:选拔人数:20人;选拔对象:2009级计算机系、物理学院、数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匡亚明学院进行公开选拔。
二、报名和初选:计算机系、物理学院、数学系、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匡亚明学院的2009级学生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基地班选拔。
非计算机系学生报名时需提供材料为:高考成绩情况、一年级所有课程成绩/学分绩以及年级排名情况、其它材料等。
以上材料需各院系审核和确认。
报名表见附件。
报名后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基地班专家组将进行材料初选,按照1.5:1的比例确定初选名单。
三、面试:通过初选的学生需参加计算机科学拔尖计划基地班专家组的面试。
面试内容主要涵盖专业兴趣、专业潜力、专业奉献和职业规划等若干方面。
面试时间每人约30分钟。
面试形式采用大专家组和单个学生面对面直接交流方式。
四、入选标准:每位专家按百分制各自打分,取平均分后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由专家组讨论确定入选学生名单。
附件七:2009级“拔尖计划”化学化工学院选拔方案一、选拔人数及对象:选拔人数:8人;选拔对象:2009级化院本科生(含匡院基地班)。
二、报名和初选:学生按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选拔,按第一学年的学分绩排名,选出20名入围学生。
三、面试:每人需要预先准备3-5分钟自我介绍,可以使用ppt,主要介绍自己的特点和今后发展的计划和目标;还要接受10分钟的提问,提问的范围包括对相应学科的了解、理解和相关的基础知识等。
四、入选标准:按“第一学年的学分绩(百分制)×50%+ 面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50%”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决定入选学生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