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宁拙勿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作字之道,刚健、 婀娜二者缺一不可。余既丰欧 阳率更、李北海、黄山谷之字 以为刚健之宗,又参以褚遂良、 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 书”(《曾文正公集》)。 大巧不易,真拙更难;巧拙 互济,拙巧兼施。艺道如此, 书艺尤然。
六、艺老在嫩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靡 病也。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 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 方为用笔之妙。” 艺枯在润,艺老在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欣赏
• 三. 相 让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插 空 和 避 就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 七. 疏 密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 八. 大 小
独字体的变化 我们练习笔画和偏旁部 首,都是为写好汉字做准 备,在这个基础上,要写 好汉字,就必须掌握字的 结构。对于字的结构,古 人有各种各样的论述,这 里按照简单易学的原则总 结了《颜勤礼碑》中各种 字的结构,分为独体字、 合体字等,供大家了解、 分析、练习。 (一)独字体的变化 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 、或长或扁,形态变化十 分丰富,而且笔画少的独 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五、“熟后生”与“不工之工”
郑板桥: 三十年来画竹枝,日间 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 到生时是熟时. 董其昌: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 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 画须熟外熟。…赵书因熟得俗态, 吾书因生得秀色。
生后熟, 熟后生。 第一个“生”是笨拙,第二个 “生”是若拙。 明汤临初《书指》:“书必先 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 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 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 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杨维桢《钝之字说》--养钝就是守拙
二、“复”的思 想
苏轼 《枯 木怪 石图》
笔意盘旋之中,耿耿不平之气变为浩然 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 结,直冲昊天。“外枯而中膏”。
《石门颂》 竖画如万岁 枯藤
《周易》 “无往不复” 剥尽复至、否极泰来 苏轼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残——全 刘熙载“篆之所尚,莫过于筋”。
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 呈三部分横列, 容易写得过宽, 所以应该控制每 部分的宽度,以 免互相拥挤,还 要注意三部分各 自的长短、宽窄 、位置高低等等 区别和三部分的 有机联系。
上中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 由于呈三部分 竖列,容易写 得太长,所以 应该控制每部 分的长度,以 免互相拥挤, 还要注意三部 分各自的长短 、宽窄以及三 部分之间的有 机联系等等。
一、拙的智慧 二、“复”的思想 三、“宁拙勿巧” 四、枯笔、“不光而毛”与残 碑 五、“熟后生”与“不工之工” 六、艺老在嫩 七、楷书结字法与临摹
一、拙的智慧(本真状态)
老子:“大巧若拙”。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 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绝圣弃 智„绝巧去利 „绝仁去义„
“不工之工”
清赵之谦《章安杂说》:“书家 有最高境,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 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故书以不学书、不能工者为最工。 夏商鼎彝、秦汉碑碣、齐魏造像、 瓦当砖记,未必皆高密、比干、李 斯、蔡邕手笔,而古穆浑朴,不可 磨灭,非能以临摹规仿为之,斯真 第一乘妙义。”
清伊秉绶《默庵集锦》“方正、 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肥瘦, 笔端变幻,出乎腕下。应和、凝 神、造意,莫可忘拙”。 “笔端变幻”,无处非巧,然 而又无处不可以藏巧而用拙;一 味巧或者一味拙,都不得巧拙之 道;“莫可忘拙”,是建立在能 巧根柢之上的,是“应知有巧” 的。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一.以对称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二.以支点居中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三.以交点居中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四.以中竖直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五.以上点居中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上大下小

欣赏
上小下大 • 一. 变 化
中窄上下宽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中宽左右窄
• 一. 变 化 中大上下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让左 • 二. 呼 应 让右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欣赏
• 三. 相 让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第五章
宁拙勿巧 ——书法的巧拙观
徐悲鸿曾说:“治艺之大德莫如诚,其大 敌莫如巧”。此“巧”,非指技巧,而是指投 机取巧。拙,只有掌握了熟练的技巧之后,达 到“人书俱老”的阶段,有意无意、似不经意, 笔不到而意到。 儿童书法的拙,是生拙、稚拙,是幼嫩的。 正处于青壮年时期的书家,依靠熟练的技巧有 意制造的拙,是娇情,也不是真拙。 表现自己,无非两个手段:露巧和藏拙。 工夫深的,尽量露巧便是。工夫浅的、本事小 的,极力藏拙便是,只要把毛病藏严实了,就 是成功。但可惜,书法也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 只能蒙外行,在行家眼里,一落笔便明了。
合字体的变化
颜体合体字是形态 各异,丰富多彩,所以 初学者更要认真描摹原 作,并学会思考、分析 和安排好字的中心点。 (一) 左右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 各自的宽窄、长短、位 置高低等等,还要注意 二部分的联系,要能使 二者有机地统一。
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 字须注意各自的 宽窄、长短等等, 还要注意上下二 部分的联系,使 二部分有机地融 合在一起。
四、枯笔、 “不光而毛” 与残碑
枯笔
“不光而毛”
宋刘正夫:字美观则不古,初 见之则使人甚爱;次见之则得其 不到古人处;三见之则偏旁点画 皆不合古者历历在眼矣。字不美 观者必古,初见之则不甚爱,再 见之则得其到古人处,三见之则 偏旁点画历历在眼矣。故观今人 字,如观文绣;观古人字,如观 钟鼎。
凡书贵有天趣。 枯中见秀。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云:“作书之法,在能放 纵,又能攒捉。每一字中 失此两窍,如昼夜独行, 全是魔道矣。”
七、楷书偏旁部首临摹与结构法
竹字头
字底的变化
皿字底
左偏旁的变化
右偏旁的变化
字框的变化
结字法
重心的安排---分清中心、重心的概念; 先求平正→险绝→正险相生 态势的表现---各尽其势,顺其自然; 参差变化,多样统一 黑白的布置---匀布、疏密 点画的呼应---贯气、笔画自身的向背问题
三、“宁拙勿巧”
黄庭坚:凡书要拙多于巧。近世 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终无烈 妇态也。 姜夔:故不得中行,与其工也宁 拙,与其弱也宁劲,与其钝也宁速。 傅山:“宁拙毋巧,宁丑毋媚, 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 排。”“正极奇生,归于大巧若 拙 ...”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古今之 中,唯南碑与魏碑可宗。可宗为何? 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 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 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 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 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 美。
书法 作品
结字的五要素
• • • • • 平正 匀称 连贯 参差 飞动

欣赏
楷书布势1
楷书布势2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 • • • • • • • 一.以对称求平稳 二.以支点居中求平稳 三.以交点居中求平稳 四.以中竖直求平稳 五.以上点居中求平稳 六.以横平竖直求平稳 七.以底线平求平稳 八.以棱角居中求平稳 九.以角度适宜求平稳
思考题 1、傅山的四宁四毋书法美 学观点? 2、结字法五要素?
• 五.以上点居中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六.以横平竖直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七.以底线平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八.以棱角居中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平正之势
• 九.以角度适宜求平稳

欣赏
书法 作品
结字法—楷书布势2
• • • • • • • • 一.变化 二.呼应 三.相让 四.插空 五.避就 六.贴零 七.疏密 八.大小
《颜勤礼碑》集字联句欣赏
《九成宫醴泉铭》集字 联句欣赏 临摹帖是初学书法者 的必经之路,但临摹不 是目的。学像了碑帖还 要能够脱开碑帖写好任 意一个汉字,这并非一 朝一夕之功,需要反复 不断地对临、默临、背 临。而集字练习正好为 初学者提供了极好的背 临机会。集字就是从字 帖中选出部分汉字组成 诗句、对联进行练习, 这样既可供初学者临摹 ,又可作为创作的参考 素材读物。
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 该注意包围部分 与被包围部分的 紧密联系,否则 容易将字写散, 应该使被包围部 分向包围部分靠 拢。另外由于颜 体结字开张,包 围部分应该写得 饱满(如走之底 和“口”部两竖 都向外拱)。
临摹碑帖是初学者 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 但倘若要和碑帖达到 形神一致,这并非一 朝一夕之功,需要初 学者不断地对临、默 临、背临。而集字练 习正好为初学者提供 了极好的背临机会。 所谓集字,就是从碑 帖中选出部分汉字并 组成诗句、对联进行 练习,这样既可供初 学者临摹,又可作为 创作的参考素材读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