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五四运动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共20张PPT)

每年的5月4日是什么节日?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巴 黎 和 会 场 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 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 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C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5、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B.辛亥革命
A.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 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 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3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 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青年节
为什么将5月4日定为青年节?
纪念五四运动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
巴 黎 和 会 场 景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 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 门。你认为前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C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
C.五四运动
D.开国大典
5、下列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B.辛亥革命
A.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爱国运动。 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 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 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
3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阅读教材及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 运动的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口号
第13课--五四运动PPT教学课件

2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口号
爆发 导火线
五 四 运 动
扩大 意义
3
巴 黎 和 会 会 场
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 2.中国代表团提出什么要求? 3.结果如何?
4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5
1、爆发的原因(背景)
帝国主义(日、美)对中国加紧侵略 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4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191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旧民主主 新民主主 义 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1
新课导入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 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 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 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 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 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 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28
B
A)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A
29
原 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新文化运动作了思想动员
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对内掠夺人民
根本原因
6
2、五四运动的爆发:(第一阶段)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口号
爆发 导火线
五 四 运 动
扩大 意义
3
巴 黎 和 会 会 场
1.巴黎和会中国以什么身份参加? 2.中国代表团提出什么要求? 3.结果如何?
4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的失败
巴黎和会会场
5
1、爆发的原因(背景)
帝国主义(日、美)对中国加紧侵略 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4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1840年 191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领导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无产阶级领导
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瓦解过程
新旧民主主义的比较
旧民主主 新民主主 义 义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帝反封建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1
新课导入
哪位同学知道五月四日是中国 什么节日? 这个节日是怎么来的呢? 它源于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它如同一颗流星划破星 空,如同火炬穿透黑暗,揭开了中 国革命新的篇章。今天就让一起学 习第13课:五四运动,去寻找那个 令无数青年热血沸腾的时代,探寻 先锋足迹,体悟五四精神的精髓吧!
28
B
A)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 )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A
29
原 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新文化运动作了思想动员
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列强对内掠夺人民
根本原因
6
2、五四运动的爆发:(第一阶段) (1)时间: 1919年5月4日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

目标导学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多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 ——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 开市。” ——商人罢市
上海人民大示威
天津学生举行示威
6月份,五四运动的扩大有哪些表现?有何 特点?
五四运动突破了学生、知识分子的范围,发 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爱国运动。
结果
1、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 2、免去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 取得胜利。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了?
原因:五四运动实现了“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的目标,但是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目标导学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地点看 北京
上海
•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以天下为己任。 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把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忧 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以天下为己任,甘 愿在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危亡的关头义无反顾, 挺身而出。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33张PPT)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背景3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对内独裁对外卖国,阶级矛盾尖锐)
材料一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 三大派系,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材料二 1912年--1919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烟 税、酒税增加了三倍;印花税增加了六倍。
材料三 1916年--1919年5月,北洋政府借外债100多次,债权 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矿 山、交通、税收、国库券为担保。
1912—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家, 新增资本达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 前50年投资总额。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 人,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工人阶 级受压迫和剥削最重,罢工斗争频繁 发生。1912--1919年的7年间,工人罢 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 次。
第13课 五四运动 (1919年)
背景1
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1915年5月9日,称帝心切的袁世凯接受了“二十 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五九国耻”)
日本前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 1916年--1918年日本对华贷款三倍 于前,日本在华权利十倍于《二十 一条》 。
爆发: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 反映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五四
运动
“废除二十一条”
反帝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反封 性质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爆发)
时间 中心 主力
5月4日——6月5日 北京
青年学生
口号 方式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示威游行、罢课
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 (共23张PPT)

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从6月起,五四运动的扩大有什么表现?运动的 主导力量、中心有什么变化?
材料一:“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 而北京被逮之学生获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为国家之土地,再为学生被拘速求释放。”——工人罢工 “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商人罢市 “罢市救国,不办卖国贼不开行,为良心救国牺牲私利”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
第13课 五四运动
0
0
0
0
1
掌握五四运动的爆发 掌握五四运动的扩大(发展) 理解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3
0
0
0
0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0
0
0
0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巴 黎 和 会 场 景
0
0
巴黎和会参加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哪些要求 ,结果目标实现了吗?
0
0
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及北京各校学生代 表上千人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由《京报》主笔邵 飘萍报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情况,群情激 愤。北大一位同学当场咬破中指,撕断衣襟,血书 “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全体学生更加激愤。第二 天,五四运动爆发了。 上述材料和图片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0
00Leabharlann 0归纳五四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地点 主力 军
学生
口号
结果
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 步胜利。 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 学生,罢免曹汝霖等 人的职务,中国代表 没有在“巴黎合约” 上签字。
1919 爆发 年5月 北京 4日 扩大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统编版】

全国200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 生的反帝爱国斗争。 6月3日 ,北京学生再次走上 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 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
形式——工人罢工
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 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 来援助学生。6月5日, 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 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 万人以上。接着电车工 人、船坞工人、清洁工 人、轮船水手,也相继 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 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 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这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三)过程:前期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地点:北京 3.主力: 学生 4.口号:
形形式式——商人罢市
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 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时间 前期(5.4—6.3) 后期(6.3以后)
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形 集会、游行、罢课 式
主力
学生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结果: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无产阶级领导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形式——工人罢工
上海各界举行民众大 会,号召全国罢工罢市 来援助学生。6月5日, 上海日本纱厂工人全体 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 万人以上。接着电车工 人、船坞工人、清洁工 人、轮船水手,也相继 罢工。罢工工人总数前 后约有六、七万人之多。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正义要求: 一、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二、废除“二十一条” 三、收回青岛主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 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这说明了什么?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三)过程:前期 1.时间:1919年5月4日 2.地点:北京 3.主力: 学生 4.口号:
形形式式——商人罢市
工商业资本家也加入了斗争的行列,举行罢 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时间 前期(5.4—6.3) 后期(6.3以后)
中心
北京
上海
斗争形 集会、游行、罢课 式
主力
学生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结果: 1.北洋军阀释放被捕的学生。 2.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地位)
无产阶级领导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1840
鸦片战争
1919 五四运动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五四运动》精品课件(共46张PPT)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工人反应 君等四年以来之国耻纪念,至今仍有一线之良知 、半腔热血存焉否乎?如有存也,请交告其子,姊教 其妹,师训其徒,毋忘此国耻纪念日。
——上海中华工业协会通告
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反应
妓女反应
印发《敬告花界同胞书》分发各妓院,提议花 界同胞不购日货;不收日本纸币;将二十一条印在 请客票后面;捐助国民大会及学联经费。 ——《五四运动画传》
(小结)
五四爱国运动的过程
阶段 时间 中心 主力
北京 学生
口号
①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方式
罢课
结果
镇压 逮捕
第一阶段 1919年 (爆发) 5月4日
②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 ③废除“二 十一条” 、 拒绝在和约 上签字
第二阶段 (扩大)
1919年 6月3日
上海
工人
罢课、罢 工、罢市
直接目标 得以实现
镜头四:五四之追评
B
4.(2017· 江苏宿迁· 7)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 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取消二十一条” C.“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D.“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5.(2017· 湖南郴州· 7)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 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申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 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 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B.三民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问题1.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情况
阵营 同盟国 协约国 代表国家 德、奥匈帝国、保加 利亚 等国 英、法、美、意、日 、俄、中 等国 阵亡人数 约340万 约500万 直接战争费用 (亿美元) 630.18万 1453.88万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27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上海“三罢”斗争:6月5日 学界罢课、商界罢市、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上海
上海学生罢课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
——上海一理发店
诸位学生是爱国的,你们想一想,难道我们工人就不是爱国的 吗?
——上海沪宁铁路工人
五四运动的结果
放人
免职
拒签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五四运动的爆发
根据课文,补充下列表格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 1919 (爆发) 5.4
第二阶段 (扩大)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 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示威游 行罢课
镇压逮捕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堂小结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 四 运 动
爆发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北京;学生为 先锋
第二阶段 :6月5日 上海;工人为主力
结果: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性质
: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意
作用 :促进了……;促进了……;为中共……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D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5、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 )
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主力 运动中心也由北京转到上海
上海学生罢课
上海商界罢市
上海工人罢工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诸君不必光顾
——上海一理发店
诸位学生是爱国的,你们想一想,难道我们工人就不是爱国的 吗?
——上海沪宁铁路工人
五四运动的结果
放人
免职
拒签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
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1.五四运动的爆发
根据课文,补充下列表格
时间 中心 口号 主力 形式 结果
第一阶段 1919 (爆发) 5.4
第二阶段 (扩大)
北京
外争主权,内除国 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 岛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学生
示威游 行罢课
镇压逮捕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堂小结 导火索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 四 运 动
爆发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 北京;学生为 先锋
第二阶段 :6月5日 上海;工人为主力
结果: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性质
: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 社会革命运动;思想启蒙运动
历史意
作用 :促进了……;促进了……;为中共……
)
A、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工人和学生的革命运动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D )
A.一次大战
B.北大法科礼堂集会的决定
C.十月革命
D.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
5、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二 仔细观察大屏幕中《北京学生街头演 讲》的画面,假如你就是当中那个拿 着扩音器喊口号的那位青年学生,那 么你可能会喊出什么样的口号呢,然后 要他/她,带领全班同学喊出五四运动 的口号,重温历史,感受五四青年的 爱国情怀,为下文学习五四运动的性 质铺垫好基础。
3.五四运动的扩大
• 根据大屏幕提供的画面,请学生以讲解员 身份来概述五四运动在1919年6月后发生了 什么新的变化,最后结果怎么样,让学生逐步 了解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基本史实,培养 他们概述历史史实的能力。
三条历史意义: 2.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
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 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精神的内涵: 爱国、民主、科学、进步
(四)课堂练习
•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 C、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民的思想解放 D、日本侵占中国山东
•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 A、废除二十一条
B、还我青岛
• C、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 3、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主要是因为( )
• A、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的爆发
• 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看图说史的 能力。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在教材 的安排上,注重学生自我强化的需要,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五四运动的过程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一般都能掌握下来, 教师只需适时地点拨、归纳即可达成 目标。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几个活动。
活动一 首先多媒体打出五四运动前一阶段有关学 生活动的四幅图片,让学生边观察边看书 然后讲述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 图的能力。这样学生既了解了五四运动第 一阶段的基本史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能培养他们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教师要注 意给学生以及时、准确、正面的鼓励性评 价。
一、教材分析
《五四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 元1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中的重点课。
空白演示 本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新
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一个 伟大转折点,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它 揭开了中国Lo新 rem ip民 sum主 dolor主 sit am义et, c的 onse篇 ctetu章 r adip, isicin改 g elit.变了世纪 的中国命运。本课的重点是五四运动的性质、 历史意义和五四精神,难点是五四精神的理 解及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空白演示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三官寺中学 邓春艳
说教学流程
1.教材分析
空白演示 2.教学目标定位
3.教法分析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4.教学过程设计 5.优化思考
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 秀品质。
三、教法分析
• 1、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播放歌曲、视频片 段展示历史图片及相关史料知识,激发学生学 习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 2、问题探究法 :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 学法,通过设置程度不一的问题,引导学生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开展学习,使学生成 为课堂的主体。
对象、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精神的对比,
让学生明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区别,培
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引文中‚ 新姿态的具体含义,明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
台是其中最重要的新特点。这样五四运动作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这一教学难点也就
突破了。
名称
相同点
革命性 革命任
质
务
领导阶级
旧民主 资产阶 反帝反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 依据课文内容设计了三个小标题:溯源 五四、解读五四、感悟五四来学习五 四运动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言简意 赅的标题能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的思 路,从整体上来把握课文。
1、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 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巴黎和会的视频 • 中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吗,以什么身份参加
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合理 要求,结果怎么样,中国是当时的战胜国, 为什么得到的却是类似战败国的待遇呢, 中国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呢?
二、教学目标定位
•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
理解五四精神的实质。
• 能力目标 通过对五四运动背景、经过、影响等的讲述和分析, 培养学生把握历史线索、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影 响的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 情感目标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
主义革 级民主 封建
命
革命
资产阶级
不同点 指导思想
发展前途
三民主义
建立资产阶级 共和国,走资
本主义道路
新民主 资产阶 反帝反级
马克思列宁 实现社会主义 主义
(三)归纳小结 拓展思维
一条导火线
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
两个阶段
学生
工人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3、情景设置法 :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 学生难以想象。通过情景再现,角色扮演,让 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共鸣。
四、教学过程设计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光荣啊~中国共青团》中 的一段。以激昂雄壮的歌曲导入新课, 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 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因势利导引入 要学习的课题:五四运动。
4、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 首先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及历 史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归纳知识的能力。接着
教师提问: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 爱国主义运动,青年学生喊出的哪一句口号能体 现五四运动的这一性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 解五四运动性质,我利用幻灯片展示出辛亥革
命与五四运动的比较表格,通过两次运动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