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一体

合集下载

读“道器之辩,体用之争”有感论文

读“道器之辩,体用之争”有感论文

读“道器之辩,体用之争”有感“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广告设计中的“道”是指广告学层面的思想、理念和概念,广告学中的“器”是指实现道的方式与方法。

所以广告设计要形成特色,必须在道的提炼上实现个性化,并使一切的“器”绕“道”而行。

广告设计“道”“器”一、何谓道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是一个最高范畴。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强为之名日大。

”作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尽管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能用我们通常的语言来描述的,但仍可看出,他们所说的“道”有包罗万象的统一性,是先天地之生的万物本原,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

任何“道”都不会单独存在,它需要“器”的协助。

这里提到的“器”就是“道”的具体实践方法。

“道”与“器”的关系实质上是抽象道理和具体事物的关系,“道”为核心“器”为表象,相辅相成。

二、广告设计的道与器广告设计中的“道”是设计的主旨思想,“器”是指设计的方法和方式。

广告设计的“器”也就是广告设计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创意广告创意。

在创意总体现作者的思想和内涵。

让作品传达作者的意愿。

创意方法有以下几种:装饰法,以文字、图型或者图案为基本的因素,对产品或主题进行装饰及美化,要注意的是在装饰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设计的功能性、识别性等;比喻法:用打比方的手法来宣传商品的特点和优点以便以将它表现的生动,鲜明。

用户体验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是一个全局把握的能力,需要了解产品所针对的用户群体,清楚他们需要怎样的服务,什么样的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告诉设计团队怎样根据这些需求去做具体的设计。

在广告设计中的包装设计需要正确的审美观、美学与人精神的关系是:人文精神是美学之魂,设计是研究人的需求对产品功能需求、对美的需求。

包装设计除功能外,美感也是元素之一,如果包装没给人带来美的享受,那么此商品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但要杜绝在市场经济中美学的泛化,美学泛化不但降低了美学的格调与品位,从根本抽掉了美学的人文精神之魂,使美学只是在“物”的外观上打转转,却忘记了物背后的人、人性、人的本质力量,忘记了人文精神,这实现上是取消了美学本身。

以道驭器道器相济[权威资料]

以道驭器道器相济[权威资料]

以道驭器道器相济2010年5月16日晚,一场大雨降临山东济南,当时齐鲁台正在播放电视剧,观众突然发现在电视屏幕的右下方出现了一个小视窗,里面正在直播济南的雨景,视窗边的文字向观众告知济南及全省最新的天气变化情况,并提醒下雨地区的观众关窗避雨,出行小心。

这个小视窗着实让观众感到新奇而又实用。

这是齐鲁台新近使用的屏幕视觉信息系统应用功能之一――天气变化实时直播。

该系统是在对观众收视行为和潜在需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视频、实时为突破,科学规划电视屏幕,分时分区播发信息,力求加大屏幕信息量,提高精确传递度,以实现电视屏幕二次利用,信息服务和视觉享受并重的立体化传播效果。

这个屏幕视觉信息系统得到一个时尚的名字――“5D拼图”。

何谓“5D拼图”所谓“5D拼图”是指运用在线图文包装系统的三维实时渲染功能,在电视屏幕上将文字、视频、动画等元素,拼接出一个类似于拼图“游戏”的综合信息层,用以实现高质量三维图文与视频融为一体的场景制播形式。

“5D拼图”的技术构架是在线图文包装系统,该系统作为字幕机系统的升级换代产品,在国内各电视台应用较少,主要用于节目预告、屏幕包装和体育直播中的字幕信息。

而以“领先半步”的创新思维领跑业界的齐鲁台使这套系统超越了研发时的定位和功能,赋予了其全新的使命和内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与基于技术进步诞生的新媒体一样,新技术的运用对于广电传媒的发展同样功不可没。

电视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电视节目的策划、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创新空间,技术的装备与运用水平决定了电视媒体的整体实力,技术创新更是电视媒介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

而创新思维是技术创新的先导和灵魂。

“5D拼图”即是“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指引下掀起的一场荧屏革命,是齐鲁台在电视技术发展的进程中,参研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对电视传播方式和电视形态的一次大胆创新。

“5D拼图”将屏幕播出区域进行了重新拼接,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及飞滚字幕等形式实时发布各种信息,在单一屏幕空间上又拓展出一个崭新的多维互动的“第二信息层”;同时将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跨界组合,使其成为承载频道全天信息发布和即时互动的“内容+技术+互动”的“智作”平台。

重道、尚器、道器合一——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思路与模式的思考

重道、尚器、道器合一——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思路与模式的思考

艺术类教育的迅猛发展 , 艺术类专业的火爆 ,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尽 管从设计角度来看 , 我们 的生活空间尚有大量亟待改进 的地方 , 城市引导
差异性。对道器的理解把握和其关系的处理是现 代设计教育的一个重点 问题。 设计理论界一直以来都有着关于道器之间辨
系统设计还需更进一步清晰完善 , 品设计 的创 产 意及其内涵的人文关怀情感还需丰富 , 其就业 前
器合一的典型特征 。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对
世界本体的“ 行而上” 的思考 , 对思想观念和内心
提高和发展。 比较中国古今艺术设计 , 借鉴欧洲 先进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 , 重道、 尚器 、 道器合一
情感的表达, 以及 贯穿 于艺术创作过程 中的种种 思维规律和抽象法则 , 皆属于道 ; 而一切艺术作 品


切对塑造社会面貌和 民族特征有重大意义 的
东西 , 必须保护起来 ” 的口号。 丰富的人类 文明 给我们的生活增添 了无 限的韵 味, 当代设计作 品 应该从历史和传统中提炼 出对社会和人类有价值
技的有机统一 , 自然、 是 精致的 日 本文化 的产物。
斯堪的纳维亚产品设计 的柔性功能主义将传统 内
在的精神理念融入 现代设计之 中, 是其民族崇 尚 单纯、 朴实的生活观与宗教信仰 的必然结果 。
今天, 经济飞速发展 , 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 全球文化趋同, 统文化 日渐消失等问题愈加突 传
维普资讯
重道、 尚器、 道器合一
关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思路与模式的思考
王 志 强
( 南京 晓庄学 院美术 系 江苏南京 203 ) 109
摘要 : 比较 中国古今艺术设计 ; 鉴欧洲先进 的艺术设 计教学模 式; 出重道 、 借 提 尚器、 道器合 一 的艺术设计 观。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拼装一体化”施工工艺

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拼装一体化”施工工艺
岔 5m 间 距 交 叉 渡 线 。 2 2 施 工 准 备 . 2 2 1 底 板 复 测 、 量 放 线 . . 测 ( ) 板 复 测 : 工 前 测 量 人 员 应 测 量 调 线 调 坡 1底 施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隔 振 器 安 装 、顶 升
图 1 钢 弹 簧 浮 置 板 遭 床 “ 装 一 体 化 ” 工 流 程 拼 施
规格 和数量 按需 要量进 场 。
“ 拼装 一体 化 ” 工 工 艺 与 传 统 的 散铺 法 施 工有 施 很大 不 同 , 它是将 钢筋 和 隔 振器 套 筒 绑 扎成 钢 筋 笼 固
() 2 机具 : 准 备 的机 械 有 轨 道 车 、 板 车 、 门 应 平 龙 吊等 , 具有 万能 道 尺 、 角道 尺 、 手 、 道 器 、 工 直 扳 起 支撑
施工 前应按 施工 需要 在铺轨 基地 合理 布置钢筋 绑
扎平 台 , 筋绑 扎平 台宜 平 整 且 和其 他 轨 排组 装 平 台 钢 分开并 应使 钢筋 笼 吊装 运输 方便 。
铁道标准设计 R I W SA A D SG A L AY T ND RD E I N 2 1 ( ) 0 1 j
行调 整 , 础 收面高 度应 根 据 轨 顶 高度 向下 返设 计 值 基 高度 , 在盾构 壁上 弹 出基 底 收灰面 高度 。 并
2 钢 弹簧 浮置板 道床施 工工 艺 “
2 1 施 工 流 程 。
2 2 2 材 料 及 机 具 准 备 ..
() 料 : 筋、 件、 1材 钢 扣 隔振 器 等 根 据 图纸 要 求 的
件 , 度 共 计 0 5 6m。 长 . 7
一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量 放 线 : 量 人 员应 准 确定 位 线路 中线 位 2测 测

论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意蕴

论中国传统器物的文化意蕴
中 国远 古玉 器最 初是 一种 工具性 石 器 , 所谓“ 石
然而 , 道器 之 间 的分 野真 得如 此 大 吗? 事 实并 非 如此 。 从历 史上 看 , 中国文化 表现 出来 的更 多 是道 器

体, 器 道难 分 。从 “ 道” 的层 面看 , 中 国文化 的 主干 般被 认 为是 儒 、 道、 禅 三家 。 儒家 重社 会 之道 , 讲 道
下, 器则 备 受冷 落 , 尤 为文 人士 大夫 所 不屑 。 “ 从 历史 上看 , 文 人 士子 对 于传 统 物 质文 化 及 其 研究 多 不 屑

顾, 他 们 依 照着 中国古 代 的 ‘ 形 而 上 者谓 之 道 , 形
而 下者 谓 之 器 ’ 之说 行 事 , 崇‘ 上’ 而鄙 ‘ 下’ , 能 够 心 平气和地 ‘ 坐 而论 道 ’ , 却 不 愿 意正 眼看 待 器 物 以及
具, 主 要 是 一 种 工具 , 但在 历史的流 变中, 它们 大 都 逐 渐 地 成 为 社 会 各 阶 层 都 喜 欢 的 艺 术 品 。传 统 器物 艺 术 化 的 历 程 物化 着 中 国文 化 审 美 的 痕迹 , 表 现 出法 乎 自然 、 寓 美栽 道 、 巧师造化 、 物尽其 用、 天 人 合 一 的 文化 意 蕴 , 是求真 、 求
论 中国传 统器物的文化意蕴
费利 君
安 徽 工程 大 学艺术 学 院 , 安徽 芜 湖 , 2 4 1 0 0 0
摘要: 从“ 道” 与“ 器” 关 系 的 角度 。 分 析 了 中 国传 统 器 物 文 化 “ 道 器一体” 的 特 征 。传 统 器 物 最 初 作 为 一 种 实 用性 器
上、 形下之分, 将道、 器 划 归 为似 乎 尊 卑 有别 的两 重 世界。 道 高高 在上 , 历代 论道 之 文汗 牛充 栋 。 相 比之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综合练习题(多选题部分)1.关于湖湘学术,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湖湘学术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灵魂,是湖湘文化对中华文化贡献最为突出的部分。

B、. 中原文化中对于宇宙天道的探索热情、崇巫习俗、勇武爱国、独立创新与兼收并蓄等特征,对湖湘学术思想的形成与特质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视为湖湘学术思想的文化基因。

C、.楚文化中求索天道宇宙的传统对湖湘学术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从老子、庄子、屈原开始,中经周敦颐、胡宏、张栻、王夫之,到近现代的湖湘思想家一直保持着探讨宇宙大本大原的传统与热情。

D、.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湖南学人以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精神,究天地本源,思人生真谛,探历史规律,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性、传承有序的学术思想、学者群体和知识传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E、. 严格意义上的、体系性的湖湘学术思想是从明代才开始形成的。

古老的湘楚文化,是湖湘学术思想孕育的温床。

答案:A、C、D、2.关于贬谪文人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湖南在历史上被称为蛮荒之地,交通不便,地瘠民贫,清以前曾长期作为被逐官员的流放之地。

B、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大多是人文学者。

他们来到湖湘大地,一方面深受湘楚地域文化的影响,用一种特殊的心情抒写探索宇宙天道与忠君爱国的篇章,成就了他们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C、被贬而流寓湖南的官员带来了以儒家内圣外王之道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成为湖湘文化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源。

D、历史上贬官和流寓湖湘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屈原、贾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

答案:B、C、D、3.关于屈原与湖湘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在屈原为后世留下的大量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如《天问》、《招魂》、《离骚》、《九歌》等都是在流放湖南时所作。

而且这些作品大多是屈原的代表作。

B、屈原的《离骚》既可视为一首想象奇特、气势恢弘的诗歌,又可视为一篇探讨宇宙天道问题的哲学奇文。

郑观应“道器”、“体用”论及其评价

郑观应“道器”、“体用”论及其评价

[ 关键词 ]郑观应 ;道 器;体 用;启 蒙 [ 中图分类号 ]B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0 00—34 20 )0 —06 5 1(0 9 6 07—0 4 郑 观应 的 “ 道”论 服膺 于儒家 伦理 ,通过 修身 穷理来 讲 道德 ,从而达到 治国的善境 。马克斯 ・ 韦伯 曾提 出意志伦
使在 《 道器》篇 中,郑观 应 主 张道器 不 可分 ,然而 ,他
又在 《 盛世危言》增订新编凡例一文 中明确指出 :“ 道为
本 ,器为末 ,器可变 ,道不 可 变 ,庶知 所 变者 富强 之权 术 ,非孔 孟之常经 也 。…【 既然 “ 器 ”论 是 郑 观应 ” p 道
思想的基础 ,那么 ,明确 “ ” “ ”的 内涵外延 非 常 道 、 器
固有文化与外来日精上下相顾情如一体o4jpp1鸽叫删同时他大力主文化本是独立的两个系统无论是本末论还是会通论张效法日本悉照日本维新变法择善而行修举百要求外来文化完全代替固有文化或是两者合二为一客政oq?3pp甜郑观应主张效法日本变法是他提出保存观上极难做到
20 09年 第 6期 ( 第 28 ) 总 1期
事 情结果来判断 人 的责任 。韦伯认 为 ,意 志伦 理多 发生 于传统社会 ,而责 任伦 理流行 于 现代 化社会 。以此 标准 看 ,郑观应仍然 处于传统社会 “ 意志伦 理”的范畴 。
其次要考察郑观 应的 “ 器”论 。“ 而下者谓 之器” 形 , 据此句意 ,可见 、可操作 的事 物应 可 归纳到 “ ”的范 器 畴。“ ”就是 可见事物之一 。魏源提倡 “ 技 师夷长技 以制 夷” ,其 中的 “ 技”指西方 的先进技 术 ,这已成 为当时人 的共识 ,郑观应 也不 例外地把 “ ”等同于 “ ” 器 技 。他指 出 :“ 西人 之所 鹜格 致诸 门 ,如一 切 汽学 、光学 、化 学 、 数 学 、重 学 、天学 、地 学 、电学 ,而 皆不 能 无所 依 据 ,

道器之辨与体用之争

道器之辨与体用之争

道器之辩”与“体用之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点思考(公共管理学院 04级行政管理专业田云章)一、道器之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一个最高的哲学范畴。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作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管子也说:“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 ,“道生天地”,还说:“闻一物以贯万物,谓之知道”。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即道是不能用我们通常的语言来描述的。他们所说的“道”有点像是包罗万象的统一性,是先天地之生的万物本原,或一切事物永恒规律的代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道”相对的是“器”,指各种派生的、有形的或具体的事物。关于“道”与“器”的关系,我国近代学者郑观应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所谓“道”,即“形而上者”,是万物与人性之本原,是治理国事之本;作为一种学问,“道”是“包含性命之原,通天人之故”的原理之学。所谓“器”,即“形而下者”,是万物,是有利于物质发明和实际生活之末;作为学问,指“一切气学、光学、化学、数学、重学、天学、地学、电学”等“后天形器之学”。关于道和器的关系,重道轻器的思想长期占上风。要么强调要“以道御器”,即要让器服从于道,服务于道。要么强调“道本器末”,即道是根本,其他一切是道的外在表现,器是从生、从属的东西。孔子明确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讲究“安贫乐道”,即使处在“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知”的境地,也不改其志。既然道是“本”,器是“末”,那么在追求根本、注重高远的人看来,就应该重本轻末、重道轻器。积极地理解它的意义,在于强调求道是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朝闻道,夕死可矣”也逐渐成为一种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而献身。但是,“重道轻器”的原则并未能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道”上有更大的作为。这是因为,一方面,它难以深入现实,难以被后人实行;另一方面它也没有使对道的探究有新的突破,带来的却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的落伍。“重道轻器”原则的内在缺陷和历史局限性使得往往将理想混同于现实、理论脱离实际。具体表现为:首先,把“道”与“器”割裂开来,只看到道高于器、统率器的一面,没有看到道寓于器、依赖于器的一面;只强调要重道,却没有反思道从何来;只讲要“以道御器”,却不懂得具体的道也要生于器、受器的实际效果检验;等等。这样就难免产生很大的片面性。例如,由于重道轻器,又把道仅仅理解为“大道理”和道德原则,似乎只有搞政治、讲道德才是重道,而关心经济、研究科学技术等都与道无关。因而导致了轻视科学技术、生产创新等,甚至说技艺是“小人”的事业,为君子所不齿,视之为“奇技淫巧”、“雕虫小技”。《礼记·王制》说:“凡执技以事上者,不与士齿”;“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受这种观念的影响,科学技术研究在中国长期没有得到统治者应有的鼓励和重视,特别是自近代以来,根本就没有产生我国的现代科学、实验科学。这不能不是一个极大的损失。其次,过度抽象的“道”,至多表现了少数君子们的兴趣和志向,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卫道者所承认的思想境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要求太高、太难。将这些作为社会的理想和原则时,往往意味着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关心广大人民百姓的疾苦,更不尊重实践的现实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境界,为后来的统治者以求“道”为名牺牲人们的现实利益,甚至“以理杀人”提供了口实。其三,对“道”的研究和阐述不注重科学的论证,完全依照主观先验的思维方式,不重视将其变成社会的普遍精神、方法、规则、程序、法制等。所以它在社会生活中,也只是支持“人治”而非“法治”的理论。尽管孔子认为应该“是人宏道,非道宏人”,但实际的结果却总是相反,“认人不认(道)理”、“重成事不重立规矩”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社会风尚,这不能不说是观念本身的缺陷所致。毫无疑问,“重道”本身是非常重要的。道是指根本道理、方向、道路、原则等大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当然就要犯大错误,出大问题,吃大亏。所以做事必须重道,对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轻率。但是,道本身不是先验的、一成不变的简单公式和绝对教条,对于我们说来,唯一正确的根本之道,是科学的真理体系和为“人”的价值原则。从历史上看,当“重道”原则被加以抽象片面的理解,并且被绝对化了的时候,往往比只知“重器”,即只从眼前现实出发、目光有些短浅但脚踏实地的思想境界还能够造成更大的危害。我国“文革”时期“左”的表现,把这一点发挥得最为充分:它不仅把高度政治化、道德化的“道”片面地当作唯一的“道”,用以排斥经济、生产、科学、技术、业务等等国计民生之道,而且对政治、道德之“道”本身,也采取了非常不负责任的实用主义态度,只求服务于一时的斗争需要,却缺乏科学、认真、细致的研究和建设,任凭少数人随心所欲地解释,使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道也屡受践踏,结果是国家“道器两伤”。这种深刻的历史教训很值得深思。二、体用之争与“道器之辩”相联系的,还有“体用之争”。在古人那里,它们都属于对世界、人生和文化中“本末问题”的思考。大体上,“体”是指事物的自身存在、实体形态,也可以推广到事物的内在本质、结构、规律、属性等,是指相对于“用”而言的自身基础、内在根据、变化前提方面;“用”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功能、作用、运动、表现等,总之是指相对于“体”而言的外在现象、过程及条件方面。前人将“体用”二字应用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时,“体”往往就代表着立场、原则、目的等根本问题;“用”则是指具体方法、手段、条件等从属问题,二者之间有主辅之分。这种规定本身,似乎已经预示了“体本用末”、“重体轻用”的结论。“体用问题”作为重要议题,是在近代中华文化感到危急的时候。19世纪中叶,英国舰队凭借“坚船利炮”,以强盗式的侵略撞开了中华帝国闭锁的国门。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腐败的清政府一败再败,割地赔款,强制通商,丧权辱国,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之境地。面对资本主义以野蛮方式显现出的勃勃生机,坚守“仁、义、礼、智、信”之道的国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一场民族救亡运动首先在思想界掀起。救亡运动的文化主旋律,很快就确定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救世主张。沈寿康在1896年4月《万国公报》上发表《匡时策》一文,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同年8月,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也说:“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薛福成则强调“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可见其最初的主张,是把西学当作拾遗补缺的手段。在不对祖宗的主体东西加以变革的前提下,仅仅对其枝节进行些修补,增加点新鲜玩意儿,这对于具有华夏中心主义传统偏见的中国,当然是最保险、阻力最小的革命或变革。两年后,张之洞按洋务派的观点对“中体西用”做了新的阐述:“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其说明的要点,在于将“中体西用”之说朝着有利于变革的方向引导,强调坚持“中学为体”时,不必事事拘泥于经文,只要本着中华传统的精神去做就行。这显然意在针对保守派的反对,为洋务运动作辩护。他还针对传统文化的变与不变的问题指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认为“伦纪”、“圣道”、“心术”不可变,而“法制”、“器械”、“工艺”等则可因时势而变。总之,只有以“中学”为体为本,以“西学”为用为末,才是积极的、最佳的选择。中体西用的口号表明,在中国传统文化破裂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时代精英,一定程度上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弊端,并比较系统地反思、对比了中西文化。在内忧外患之中,他们认可了西方文化有其合理之处,有足以弥补中国文化的价值与作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以儒家精神为主体,合理吸收外来文化,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这一含有变革图强精神的口号,在当时产生了极大影响。梁启超后来评价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为当时维新派的“流行语”,举国以为“至言”。从上述理论和后来的实践中,可以进一步观察出“体用”划分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出现的自强运动。它以“中体西用”为理论纲领,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口号。在长达几十年的洋务运动中,一代名臣林则徐、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先后扮演了重要角色。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从无到有,它在推动社会政治变革、传播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变革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历史功绩。但它的最终失败,则留下了更深刻的历史教训。而且如果没有洋务运动的尝试,如果不经过这一"变器不变道"的器物改革阶段,那么,就不会有失败后痛苦的反省,也就很难后来旨在政治改革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以及进行思想文化变革的新文化运动。有学者总结说:“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从实际上看,“言技”可能遇到的阻力会最小,因为就如同我们目前的社会中,即使对现代化最深恶痛绝、对西方最反感的人,也大都不反对使用电话机、电视机、电冰箱等“洋货”一样;到了“言政”即政治体制改革的阶段,则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为它将触动一部分人、特别是统治者的既得利益;“言教”,因为涉及人们普遍的、根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触动的是最深层的基本观念,所以阻力必然会增至最大。如果说,在言技、言政阶段,改良派的主张还可以容纳在“中体西用”的纲领之中,那么,到言教阶段就再也不行了。而洋务派在历史发展到应该抛弃“中体西用”的时代仍固守着这个口号。结果是,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这个口号一样地失败了,它们未能达到拯救中国、使之富强起来的目的。“言技”——“言政”——“言教”这一进程,既反映了吸收西方文化的层次,是由浅入深、逐步扩展开来的,不可能仅仅局限于原来仅仅“言技”的设想;同时也表明,关于“体”和“用”的区别,究竟什么是不可变移之“体”,什么是可以随心选择、为我所用之“用”在实际上是难以截然分明的。回顾早先的“体用之争”时,我们不能不看到它的局限性。割裂了体和用,即割裂了存在者和它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实体和它的功能属性、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本质内容和外在形式等等之间的联系。严复指出:“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他看到了体用是就“一物而言”的,体乃用之体,用仍体之用,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各有体用,由体而用,由用而体,不可分割的,一体之用和一用之体不可能分属二个不同的事物,恰如“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这一思想相当深刻。“中体西用”曾使整个思考方向重新堕入了“重道轻器”传统的轨道。以道为体,以器为用,意味着以体为本,以用为末。这样的“中体西用”说就必然只看到中西强弱差距的表面结果,而忽视了其中深层的历史文化原因,以为这种差距仅仅在于器用本身,缺少由此而引发的对“道”本身的科学反思。洋务运动“变器不变道”的改革,结果只能是使自己“舍本逐末”,把科学技术仅仅当作一时的权宜之计和“末级”手段,只把获得某些科技成果而不是发展和充分依靠科学技术当作目标。建国后,大跃进时期的全民大炼钢铁“赶英超美”、跑步进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共产主义时代也只能成为今天的笑谈。要使中国富强起来,究竟是同时着眼于解决主体自身的问题,还是仅仅着眼于外在的器用?对这一问题觉悟的迟早,解决它的条件是否具备,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对头和有力,往往决定着社会成败。“中体西用”又以保守主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不仅对“中学”之“体”是否合乎时势,是否基本健全,是否属于“精华”,采取了不加批判地保留的态度,而且它还包含一种盲目乐观情绪,或者说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中西文化比较,有所谓我们“物质文明落后,精神文明领先”的判断。这更导致了文化、思想与制度上的抱残守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曾使这种抱残守缺心态发展到了极致。纵观起来,由于“体用之争”本身缺少科学的深度和力度,所以只能停留于主观意向化的构想、设计和辩论之中。其中大量含混模糊、似是而非的概念和判断,使它难以产生更加深刻积极的、切实可行的结论。历史已经证明,在文化导向上,使用任何一种“体用分离”的观点作为基础,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明清硬木家具用材的道器一体观探微

明清硬木家具用材的道器一体观探微
( 沈 阳航 空工业学 院设计 艺术学院 ,辽 宁沈阳 1 11 023; 0 1 040) S0

2 东北林业 大学材料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x允江哈 滨

要 : 表 竞舨传馥 , 硬本
甩特 两个 方面 八手 ,分 竹其 蕞感 的本 质,从 而 对 于传缱 琏 木 家具的 创新 与发 展不 无借 錾意 殳
明清 硬 木 家 具 用材 的 道器 一 体 观 探 微
T e ai H 删 D 1 最 c 加 m e 噻矗 / Ta /矗 l J e 恤 矧 埘 g 埘 硼 口
■ 孙 明 磊 牛 晓 霆 S n M i g e’ Ni io ig u n li & uX a t n
型有 寿的突 出纹理 的对比效 果 线材 多突出平
直 的纹 理 效晁 理 效 果 :另 而面材 多 突出 波峰 回荡 白纹 勺 方面 家具 表面 }唐 烫蜡 的修 饰 T
自 寅不 同切面的 效果 鄙踟 茈 b 径 切面的 对
直 线条纹 的 劲挺和 峦 ∞面酌 波峰花 纹的 回荡 的 形 式 对 比 ;三 是 木 材 材 质 本 身 在 触 觉 上 多 是 体 现 温 性 的 状 态 ,而 硬 术 致 密 而 坚 实 且 映 衬 着 油 润 冉 泽 又 不 乏 其 刚 性 所 以 术 材 主 勺光 问 的矛唇 性体现 “ 柔 并济”的美感 此理 念 刚 也 正是 传统 文化中 喈 的 思 想 根 源 所 在 .它
软屉 满足实 用功能 同时 具有一定 的美 啦 如
的 重中之 重. 我们 对 材料 的认 识多停 留 在其
矿物 成 分 效
与粕 其 美的本凰

宴橱 呈 现不 规则 的 波
的 黄 花 梨 相 比 +显 得 更 晌 墩 轻 薄 . 破 7 打 增强了罗 汉床 的亲 和 力 软屉 与质 它 的色泽 更加沉 泰 衬 托 显现 中和的美

_道者器之道_由_道_器_之辨论张道一的造物艺术观_韩超

_道者器之道_由_道_器_之辨论张道一的造物艺术观_韩超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美术与设计版FINE ARTS & DESIGN 2011/01091理论与批评“道者器之道”——由“道”“器”之辨论张道一的造物艺术观韩 超(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摘 要]“道”、“器”之辩由来已久,张道一的造物艺术观始终基于“道者器之道”的论断,并由此引发对“造物之主”、造物目的、造物艺术民族化的思考。

本文以此为据,总结其造物艺术之“道”。

[关键词]“道”;“器”;张道一;造物艺术[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11)01-0091-05收稿日期:2011-12-08作者简介:韩 超(1980- ),男,吉林长春人,设计艺术学博士,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原理。

“道”“器”之辨素来为中国易学和哲学所重视,《周易・系辞上》云:“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1]160此后,“道”与“器”渐演化为古典哲学讨论的一对基本范畴。

孔颖达、崔憬、张载、程颢、程颐、朱熹等都曾对其有着各自的看法。

而明末思想家王夫之继承和发扬了张载的道器观,认为无其器则无其道,并进一步提出了‘天下惟器’的著名命题。

当然,王船山所言之“器”泛指一切事物,其涵盖面远大于我们所说的造物之器。

但同时也不可否认,造物艺术也包含在他所指“器”的范围之列。

就造物艺术中“道”“器”关系,张道一先生有过相关论述,他指出,“道”与“器”“实际就是抽象理论与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人们的认识上,历来成为唯物论者与唯心论者争论的中心[2]。

张先生分析,唯物论者主张“器”为“道”之基础,“道”不能离开“器”而存在;然唯心论者则将“道”超越于“器”之上,因而也就切断“道”“器”的辩证关系,似乎“道”为天生的,先验的,专门用来管“器”。

“道器合一”

“道器合一”
理论研 究 ・ 乐 音
“ 道器合一" ,提高笛子 的艺术表现力
张建庄 ( 南女子 学院艺术表演 系 湖 湖南长沙 400 10 4)
摘要 :竹 笛是 我 国最古老的吹 奏 乐器,也是我 国所有吹 奏乐 器 少 的重 要乐 器 ,而且还 是一 门非常 出色 的独奏 乐器 。 的鼻祖 。在我们平 时的竹 笛教 学与练 习中,判断一首 曲子用什 么调的 “ ”与 “ ”是 中 国传 统 的 一对 哲 学 范 畴 ,前 者 指抽 象 道 器

和演奏效果。


重 “ ”轻 “ ”—— “ ” “ ”关系 认识 模糊 ,影 器 道 器 道
关键词 :器道合一 ;竹笛曲 目;音域调性 ;综合判 断;笛子
响笛子 表现 力 由于 竹 笛 这 件 乐 器 , 还存 在音 域 还 不 够 宽 广 , 半 音列 不全


基 金项 目:本 文为 湖 南省哲 学社 会 科学 基 金项 目阶 段成 果之 等 方面 的不足 。一 般只 适 宜作近 关 系调 ( 属调 或 下属 调 )的转 上 课 题项 目名 称 : 《 高校 业 余 民乐 队现状 及对 策研 究》项 目编 调 ,亦 可 转至 基本 调 的下 方或 上方 大二 度调 。转 至 远关 系调 时 , 通 常要 更 换不 同调 的竹 笛 来演 奏 。在转 调 与演奏 半 音阶 方面 还远 远 不如 十 二平 均律 的西 洋 长笛那 么 方便 。因此我 们 每一 个吹 笛 的 人 ( 别 是专 业 吹奏者 ),往往 都 有大 、小 、高 、低 、长 、短 、 特 粗 、细 等 各 种 不 同调 的笛 子 , 一般 要 有 5 7 , 完整 调 性 要 1 — 支 2 支 。这 种 换笛 吹奏 的方 法 虽然 有些 麻烦 ,但 的确 能 够完 满地 解决 音 域不 足和 转 调 的 问题 。所 以在我 们平 常 的演奏 中就存 在判 断一 首 乐 曲 ,选 择 用什 么调 性 的笛 子来 演奏 的 问题 。笛 子选 用对 了, 音 域 ,转 调都 可 以很好 地解 决 ,如 果选 用不 当,就 会 出现不 是音

重道并非轻器

重道并非轻器

作者: 肖清风
作者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出版物刊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页码: 105-108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6期
主题词: 重道轻器;道器关系;道;器
摘要: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这一观点目前在设计理论界颇为认同。

其原因是,鸦片战争以后,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

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原因归结为中国科学技术不发达。

这一原因追根索源是中国古代太重意识形态,而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重道轻器。

另外,儒家观念中也有一些对生产劳动轻视的言辞,加之对它们片面理解,就成了持重道轻器者的理论依据。

笔者认为,重道轻器的观点有很大的猜测性,理论依据不足。

故笔者通过驳斥重道轻器所持的理论依据和梳理中国传统的道器关系,提出道器一体的哲学命题。

道器相对独立相互依存,重道必先重器,重器必先重道,道器一体,道器并重。

中国古代重道但不轻器。

(1)阴阳:道器之间

(1)阴阳:道器之间

(1)阴阳:道器之间阴阳:道器之间阳光普照大地,阴云密布长空,这样简单的天气现象,自从地球形成之日起,便随之而有了;对今天人类的大多数来说,它已无任何神奇可言。

可是,在远古时代,这一阴一阳的自然现象,却曾招致地球上的智慧动物顶礼膜拜,从而产生出许许多多自然的、非自然的和超自然的意义来,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左右着意义制造者自己。

其中,尤以中华先民所作出的努力最多,其哲理最玄,影响也至深且远且大。

自然现象从已有资料看,在汉字中,阴阳二字起先只是两个分别使用着的象形文。

“阳”作(殷契前编七.一四.一),“阴”字甲文未见,当作之类;分别表示阳光普照和阴云密布。

加上左耳阜字以表示地貌的和(见《伯》),即现代汉字阴和阳的原型者,倒是后来的孳生字。

这两点,大概已成定论,不会被任何新材料否定的了。

这就是说,阴阳本义指的是自然现象,最先是天文现象,尔后推广到与天文现象相关的地理现象,即地势的向阳和背阴。

下面两条古老的材料可见一斑:伯子父,作其征。

其阴其阳,以征以行。

(《伯子铭》)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诗·公刘》)是盛食器皿,征应是行军饭合之类,“其阴其阳,以征以行”,是说无分黑夜白天,不管高山平原,征永伴我讨伐四方。

阴阳在此包有天文和地理双重意思。

这一点,在“既景乃冈,相其阴阳”中更为清楚:景是日影,冈是山脊;既已观望了日影,再来察看山冈,于是断定了地段的阴阳。

这意味着,阴阳因日影和地形即天、地之象而生成。

地象的阴阳也好,助成地象阴阳的天象阴阳也好,本都不过是简明的感性现象,没有多少微言大义,更无什么神秘可言。

上引两段文字,正是这样来运用阴阳二字的;也代表了青铜时代的一般看法。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时的人们都是无神论者,或是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而只是说,阴阳两个字,在当时尚无神秘意义,尚未构成某种观念。

后来,人们竟然慢慢发现,阴阳与风雨晦明等它种天象不同,也与山原河海等它种地象有别,它并非独立性的实物,虽可感而不可触;另一方面,它又显然不同于天神人鬼、木怪石妖之类的人脑幻想物,虽无形却有象。

道器之辨中的三种范式及其转换

道器之辨中的三种范式及其转换

道器之辨中的三种范式及其转换摘要:道器之辨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形成了三种理论范式并实现了范式转换,即从汉唐宇宙生成论范式下的“道先器后”说转换为宋明本体论范式下的“道体器用”说,进而在明清之际转换为生存论范式下的“治器显道”说,而生存论范式开启了人文主义视野和趋时更新的开放价值取向。

关键词:道器;范式;范式转换;孔颖达;朱熹;王夫之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10)06-0014-07道器以一对范畴的形式出现首见于《易传?系辞上》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和此句密切相关的是《系辞》中另两句话,“一阴一阳之谓道”和“形乃谓之器”。

单从字面上,这三句中至少涉及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形与道器、阴阳与道一系列范畴之间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关于道器之辨的争论,正是围绕着上述范畴而进一步展开的。

张立文认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道器观主要有器体道用、道体器用、道不离器、道器统一等几种观点,并将历史上的道器之辨总结为“有无范畴转化”的横向进程和“道器上联阴阳、下行心物”的纵向进程。

张氏从范畴史的角度,对中国哲学发展中的道器之辨做了体系性的总结,但以横向、纵向的结构总结道器之辨,主要是涵盖了汉唐儒学和宋明理学的观点,而淡化了明清哲学道器观的革新意义。

吴根友师主要着眼于明清之际的哲学转型,认为由宋至明清道器观是从“崇道黜器”到“由器求道”,标志着传统价值观向近代性“崇新求变尚奇”价值观的转变。

陈?S特别注意到宋明理学由于道的理化,而以理气之辨取代了道器之辨,这样道器之辨其实存在着宇宙论和存在论视域的不同,并认为船山的道器论开启了不同于以往形而上学框架的后形而上学视域,陈?S的研究方法和解释都富有新意,但形而上学与后形而上学对举都是西方哲学语境下的概念,其应用有边界和限制。

本文试图引入“范式”和“范式转换”的概念,认为在道器及其相关范畴的研究中,从汉唐儒学到宋明理学再到明清之际哲学形成了各自的理论范式并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并抽取三种理论范式的代表人物孔颖达、朱熹、王船山同时兼及其他哲学家的道器观进行阐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器一体
——中国古代设计中思维与物质的关系
“道”和“器”是我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中关于道与器的关系的描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耐人寻味。

早在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中就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论述,但是从中国古代设计中思维与物质的关系研究来看,我认为我国古代设计造物中的“道”与“器”的关系更应该趋向于道器一体、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另一种表现。

既然是道器一体、天人合一的辩证统一的关系,那我就从天人合一和道器一体这两个方面来做一些浅略的探讨。

一、从天人合一说起。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总纲。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是古代中国人处理精神界与自然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就是人的存在与自然的存在相互包含:人化于自然之中,自然也融化于人的活动之中。

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这里的“天”和“人”呢?《尚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以《尚书》为代表的“天工人代”,说的是天的职责由人来代替,这里着重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人定胜天朴素的天人观念;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相副”、“天人感应”的观点,逐渐把天给拟人化了,赋予了天以人的情感,进而出现天人感应,虽然这一天人感应观点的提出实质上用于对君王权力的限制,但由此可以看见天人合一的雏形了;再如后期陆续出现的刘禹锡的“天人交相胜”的观点、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国古代造物“象法天地”等等无不倡导尊重自然的原始自然观,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诚然,倘若将“天人合一”的“天”与“人”由抽象转为具体化定格于造物上来讲,就是道器的关系了,所以接下来就从道器关系来谈谈。

二、道器关系
重道并非轻器也。

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观念中自古即有崇“道”抑“器”之说。

于是乎,“道”被万人推崇而居于高高的庙堂之上成为人们膜拜和毕生的信条,而“器”却只能在大街小巷之中沦为匠人们养家糊口的本领,故而始终登不了大雅之堂。

然而,就是这些一直被视为雕虫小技而遭君子不齿的“器”,却一直在按部就班的按照自身的造物思想和原则不断发展着——也就是我们现在留存下来的工艺美术,在强调工艺造物的功用性和审美性的同时,努力追求着精神与物质的交融统一,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

因而,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道器——轻者重之,重者轻之。

正所谓是“轻重相生”也。

再者从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层面来讲,由于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思想的根深蒂固,统治阶级为了统治需要而出现的农本商末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崇道抑器观念地位的形成与巩固,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人们所熟知的道器关系开始逐渐出现了“轻者重之,重者轻之”的转变。

然而,工艺美术的发展既离不技,也离不开道,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的统一。

道亦有道,器亦有道,技以载道,道器一体也。

以道说器,技以载道。

技以载道是通过形态、技术、手艺等艺术语言向人们传达出一定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境界,也就是说技术的运用应该包含了思想的参与,是物质和精
神的统一,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才与艺、用与美的统一。

《易·系辞上》里就有:“备物致用、立功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那么制器尚象,象即卦象,卦象即道。

可见制器是尚道的,也就是说器是根据道制造的。

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元诸儒的道器关系说认为“道未尝离乎器,道亦是器之理”、“须知器即道,道即器,莫离道而言器也”即道器原不相离,道不能离开器,器亦不能离开道。

二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

朱熹说:“愚谓之道器一也。

示人以器,则道在其中。

”、“形而上为道,形而下为器,说这形而下之器中便有那形而上之道。

”,意思是:道寓器中,道器相互渗透,道通过器才能体现,有器才能安顿,离器,道是无法体现的,也是无法安顿的。

道亦器,器亦道,道器是统一的。

正如朱熹本人所说:“愚谓道器之名虽异,然其实一物也。

”。

到了明末清初,在道器关系的研究上有王夫之提出的“无其器则无其道,人鲜能言之,而固其诚然矣。

未有弓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

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道之可有而无者多也,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而人特未之察耳。

”王夫之的论述说明三个问题:1、道由器生,无其器就无其道;2、道和器是融为一体的,不可离器而言道;3、不同的器有不同的道。

而清代学者章学诚,他的观点是“六经皆器”,他论述道:“《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不离器犹影不离形。

后世服夫子之教育自六经,以谓六经,载道之书也,而不知六经皆器也。

”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器”,道器一体的观点,又进一步阐明其观点,“夫子述六经以训后世,亦谓先圣先王之道不可见,六经即其器可见者也,后人不见先王,当据可守之器而思不可见之道,故表彰先王政教与夫官司典守以示人,而不自著为说,以致离器而言道也。

纵观中国历代以来道器关系的言论,我们不难发现,就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其发展既离不开技,也离不开道,而更多的时候是二者的统一。

“技以载道”,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赋予在可感可知的“技”的社会活动中,使两者糅合在一起。

“技以载道”包含着对人、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精湛技艺持续不断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