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眼科应急预案
一、概述为了确保眼科手术和诊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眼科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眼科应急预案的实施,成员包括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麻醉医师、护士等。
2. 眼科应急预案执行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预案中的各项措施,成员包括护士、麻醉医师、手术医生等。
三、预案内容1. 术前准备(1)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确保手术安全。
(2)对患者进行术前谈话,告知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2. 术中突发状况应急预案(1)呼吸心跳骤停: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流程,通知麻醉医师进行紧急抢救。
(2)术中出血:迅速查找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必要时进行输血治疗。
(3)电灼伤: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处,局部冷敷,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4)感染物或利器接触:立即进行伤口清创、消毒,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5)火灾: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疏散患者和医护人员,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3. 术后并发症应急预案(1)术后出血: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止血治疗。
(2)急性呼吸道梗阻:立即进行吸氧、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3)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包括补充血容量、抗感染等。
4. 特殊情况应急预案(1)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格按照医院应急预案执行,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
(2)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生命安全。
四、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眼科应急预案的执行效果。
五、总结与反馈1. 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2. 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反馈,及时调整和完善预案。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眼科手术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眼科手术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休克、出血、感染、电灼伤、火灾、物品清点不符、病人坠床、躁动、术后出血、急性呼吸道梗阻等。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眼科手术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执行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流程1.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1)立即停止手术,迅速进行心肺复苏。
(2)同时通知麻醉科、ICU等部门,协助抢救。
(3)如患者心跳恢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 患者休克(1)立即停止手术,迅速评估患者病情,采取止血、扩容、升压等措施。
(2)同时通知麻醉科、ICU等部门,协助抢救。
3. 患者出血(1)立即停止手术,迅速查找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
(2)如出血不止,可进行血管吻合、结扎等手术处理。
4. 患者感染(1)立即停止手术,对感染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2)根据感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
5. 电灼伤(1)立即停止手术,对受伤部位进行冷却、消毒处理。
(2)如伤势严重,可给予局部麻醉、抗生素治疗。
6. 火灾(1)立即停止手术,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同时通知消防部门,协助灭火。
7. 物品清点不符(1)立即停止手术,查找原因。
(2)如为操作失误,重新清点物品。
8. 病人坠床(1)立即停止手术,检查患者生命体征。
(2)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给予安慰、心理疏导。
9. 病人躁动(1)立即停止手术,给予镇静、心理疏导。
(2)必要时,给予约束。
10. 术后出血(1)立即停止手术,查找出血原因,采取止血措施。
(2)如出血不止,可进行血管吻合、结扎等手术处理。
11. 急性呼吸道梗阻(1)立即停止手术,迅速进行气管插管。
(2)同时通知麻醉科、ICU等部门,协助抢救。
眼内炎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可能由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
手术后病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眼内炎。
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救治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及时发现和诊断眼内炎患者,降低死亡率。
2.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3. 最大限度地减少眼内炎对患者的视力影响。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眼内炎应急处理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2. 眼科主任担任组长,眼科医师、护士、院感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
四、预案内容1. 早期发现与诊断(1)对手术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发现眼部红、肿、痛、热、分泌物增多等症状,立即通知眼科医生。
(2)医生对疑似眼内炎患者进行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必要时进行实验室检查。
2. 报告与通知(1)一经确诊为眼内炎,立即向医院感染科、药剂科等相关科室报告。
(2)通知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3. 治疗措施(1)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必要时进行眼内药物注射、玻璃体切割等手术治疗。
(3)加强眼部护理,保持眼部清洁,防止感染扩散。
4. 预防措施(1)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预防手术感染。
(2)加强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眼部并发症。
(3)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眼内炎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5. 应急救援(1)发生眼内炎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包括患者转运、药物供应、设备保障等。
(3)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五、预案实施与评估1.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应实际需求。
2. 定期开展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眼内炎的能力。
3. 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救治水平。
六、预案终止1. 眼内炎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病情稳定,无复发风险。
2. 相关科室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无其他突发事件。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审批程序与发布实施
审批程序
预案的审批应由专业医疗机构或专业委员会进行,以 确保预案的专业性和可行性。
发布实施
预案经过审批后,应由相关单位发布实施,同时进行 必要的宣传和培训,以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掌握预案 内释权归属
预案由医院眼科部门负责解释,并由医院医疗管理部 门监督执行。
提供食品、水、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 ,确保应急队伍的日常生活需求得到 满足。
06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培训计划与培训内容
要点一
培训计划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内炎应急预案的培训,培训对象为全 体医护人员,培训时间安排在年度工作计划中。
要点二
培训内容
详细讲解眼内炎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 原则,同时强调眼内炎的紧急处理措施和护理要点。
眼内炎的发展。
可操作性
评估预案是否具有实际操作性, 相关人员是否能够根据预案进行
有效的处理。
修订时机与修订内容
修订时机
当眼内炎的发生出现新的情况或变化时,应及时修订预 案。例如,新的病原体的出现、新的抗感染药物的出现 等。
修订内容
根据新的情况或变化,修订预案中的相关内容。例如, 增加新的病原体引起的眼内炎的处理措施、更新抗感染 药物的使用方法等。
VS
信息发布
眼内炎的信息发布需要遵循及时、准确、 透明的原则,向社会公众发布疫情信息、 处置进展和防控措施等相关信息,以保障 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05
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储备足够的抗生素、 消炎药物、抗真菌药 物等治疗眼内炎的必 需药品。
确保应急电源和照明 设备在紧急情况下能 够正常工作。
预案级别与响应标准
01 02 03 04
2024版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给 予抗生素和抗炎药物预防感染。
过矫或欠矫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选择 合适的矫正度数,避免过矫或欠
矫的发生。
屈光回退
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屈光 回退现象,必要时再次手术。
2024/1/28
9
特殊患者手术风险应对策略
老年患者
针对老年患者可能出现的全身性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术前评估 和准备,确保手术安全。
培训与演练
定期开展眼科手术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提高医疗团队的应急反应 能力和协何时候都有专业人员在岗,能够及时处 理突发事件。
2024/1/28
22
物资设备储备与调配方案
2024/1/28
物资储备
01
建立眼科手术应急物资储备库,包括手术器械、药品、耗材等,
6
02 眼科手术常见风 险及应对措施
2024/1/28
7
手术中突发情况处理
术中出血
立即停止手术,应用止血 药物和局部压迫止血,必 要时输血。
2024/1/28
眼压升高
应用降眼压药物,如甘露 醇、噻吗洛尔等,同时密 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器械故障
立即更换备用器械,确保 手术顺利进行。
8
术后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迅速响应
本次应急处置预案在眼科手术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启动, 确保相关人员及时到位。
有效协作
各科室、部门间紧密协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有序进行,提高了 处置效率。
保障安全
通过本次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成功避免了手术过程中的潜在风 险,保障了患者安全。
30
存在问题分析及改进方向探讨
预案熟悉程度不足
部分医护人员对预案内容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培 训和演练。
眼科危害应急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预防和控制眼科手术过程中的危害,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眼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眼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手术前准备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2. 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3. 手术结束后发生的意外事件;4. 与眼科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眼科危害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应急预案。
2. 小组成员职责:(1)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应急处理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和实施;(3)医疗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救治,确保患者生命安全;(4)护理组:负责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5)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供应和调配;(6)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交通疏导和通讯保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手术前准备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1)发现患者血压升高,立即给予降压药物,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告知患者及家属;(2)发现患者有过敏史,立即停用相关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3)发现患者有手术禁忌症,立即告知患者及家属,调整手术方案。
2. 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1)发现患者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2)发现患者休克,立即给予抗休克治疗,同时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3)发现术中物品清点不符,立即报告组长,暂停手术,查找原因并纠正;(4)发现患者坠床,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患者受伤,同时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5)发现术中发生电灼伤,立即给予局部冷敷,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6)发现术中接触感染物或利器,立即进行伤口处理,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7)发现术中发生火灾,立即报告消防部门,同时组织人员疏散,确保患者安全;(8)发现手术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立即报告组长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救治。
术后突发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一、背景眼内炎是眼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
为提高临床应对术后突发眼内炎的能力,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术后突发眼内炎应急处理小组,由眼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眼科医师、护士、药师、院感科人员等。
2. 小组成员职责:(1)眼科医师:负责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及病情观察;(2)护士:负责患者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及报告;(3)药师:负责药物配制、用药指导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4)院感科人员:负责院感防控、消毒灭菌及培训。
三、应急流程1. 发现症状(1)患者出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2)护士发现患者病情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 诊断(1)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视力、眼底、眼压等;(2)根据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眼内炎。
3. 治疗(1)根据眼内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及时给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3)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4. 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疼痛、视力、眼压等;(2)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反应。
5. 报告与沟通(1)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患者病情;(2)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病情及治疗方案。
6. 院感防控(1)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等院感防控措施;(2)对感染源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7. 教育与培训(1)对医护人员进行眼内炎防治知识的培训;(2)提高医护人员对眼内炎的识别、诊断及治疗能力。
四、应急物资储备1. 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2. 眼科手术器械、敷料、消毒液等;3. 静脉输液器、注射器等;4. 眼科检查设备。
五、总结本应急预案旨在提高眼科医护人员对术后突发眼内炎的应对能力,保障患者安全。
在实际工作中,医护人员应熟悉本预案,提高对眼内炎的识别、诊断及治疗水平,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
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眼内手术是一项复杂而敏感的操作,在术后可能会出现眼内炎的情况。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术后康复,现就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向大家通知如下。
一、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的防范1.严格消毒:术前和术中要做好眼部的消毒工作,避免任何细菌感染的风险。
术中医护人员要戴好口罩和手套,并保持良好的操作卫生习惯。
2.使用无菌材料:术中使用的所有外科器具、手术器械以及术中所需要的液体等都必须是无菌的,以免导致术后感染。
3.术后用药:术后应根据医嘱规定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
术后眼内炎的早期症状可能并不明显,一旦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4.术后休息:术后的患者需要有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恢复时间,避免剧烈运动和外界环境对眼部的刺激。
5.定期随访: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和检查,以及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的调整。
二、术后眼内炎的应急处理预案1.首先,保持冷静和稳定的情绪,及时进行观察。
如果患者出现眼部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立即注意,并询问患者其他症状的表现。
2.紧急处理:如果发现患者出现眼内炎的迹象,应当立即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并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抗生素眼药水进行滴眼。
同时,保持患者眼部的清洁和湿润,避免炎症的扩散。
3.暂时处理:在等待医生和相关手术团队的到来之前,我们可以暂时清洗眼部,用纱布带进行冷敷,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4.协助医生:当医生及相关手术团队抵达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将详细的病情报告和观察到的症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5.后续处理:医生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进行患者术后护理指导。
对于出现严重眼内炎的情况,应及时向医院上级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病例分析和溯源。
通过建立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可以有效提高对术后眼内炎的防范和处理措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手术室如何预防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
并 发症 。因 此术 中 注意 患 者 的 心 理 护 理 , 弛 情 松 绪, 以配 合治疗 。
3 术后 护理
讲 , 银质针疗法看似行针 , 实为松解术。护理人
员应 熟悉 治疗 步骤 , 熟练 使 用 仪器 , 格 使用 无 菌 严 操作 , 做好 全 程 心 里 护 理 , 及 时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并 与 医生默 契配合 , 证 治 疗成 功 。工 作做 得 不好 , 保
定性 , 正常的肌 肉神经可受个人情感 变化的影响。 因此, 指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及对工作 、 社会 、 生
活、 家庭 的影 响 , 免错 误 的 检 查 和 治 疗 , 励 体 避 鼓
力 劳动 和运动 。 银 质针针 刺疗 法 是 在 “ 灸 疗 法 ” 针 的基 础 上 ,
时给予鼓励 , 患者出现面色苍 白, 大汗淋漓, 胸闷,
通 过银 质针 传 至 针 尖 并 扩 散 到 周 围组 织 , 刺 激 热 在 深部 组织 得 直 接 表 现 是 疼 痛 , 时 疼 痛 感 觉 较 有
银质 针针 刺疗 法 是 在 “ 灸 疗 法 ” 针 的基 础 上 , “ 以针代 刀” 治疗 软 组织疼 痛 的一项 创 新 。意 义 上
・
l6。 7
柳 州 医 学 2 1 0 0年 第 2 3卷 第 4期
床, 身体微 前倾 , 充分 暴露 术野 , 注意保 暖 。 并
2 术 中护 理
合 医生及 时 处理 。术 后 当天 暂 停 理 疗 , 二 天 恢 第
复理疗 , 并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 32健康指导 内容包括如下 几个方面 , . 健康检
查 , 意劳动 保护 , 善劳 动 姿 势 , 免过 度劳 累 , 注 改 避
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应急预案引言眼内炎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应对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应急预案,希望能对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提供有益的指导。
1. 定义和病因眼内炎指的是眼球内部发生的炎症反应,通常是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导致的。
术后发生眼内炎是指在眼部手术后出现的眼内炎症,一般发生在手术后第一周内。
常见的术后眼内炎的病因包括手术器械不洁净、手术创口感染、手术后护理不当等。
术后眼内炎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充血、视物模糊等症状,需要及时治疗才能避免严重后果。
2. 应急预案2.1 术后眼内炎的早期判断术后发生眼内炎的早期判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眼痛、充血、视力下降等症状;•询问患者是否有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于有炎症反应的患者,可以使用眼内炎的筛查工具,如眼底检查、眼内液体分析等。
2.2 应急处理措施当患者出现术后眼内炎症状时,需要及时采取以下处理措施:•立即停止使用任何眼药水或眼药膏;•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眼部卫生,经常清洗眼睛以保持清洁;•患者需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口服抗生素;•避免揉搓眼睛,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2.3 紧急手术处理对于严重的术后眼内炎,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处理。
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洗净术区,使用外科抗生素洗涤眼球表面和眼眶;•切除或处理导致眼内炎的病因,如切开脓肿、清除异物等;•植入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2.4 术后管理和康复完成紧急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术后管理和康复,包括:•继续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口服抗生素,按医生的建议用药;•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遵守医生的复诊和复查安排;•患者和家属需定期与医生沟通,报告治疗效果和任何不适症状。
结论术后发生眼内炎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视力恢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包括眼球本身(前部和后部) 和眼内容物(玻璃体、视网膜 、脉络膜和视神经)的炎症。
常见病因有感染、外伤、免疫 异常等。
眼内炎的发病机制
微生物侵入眼内后,首先在角膜和结膜表面繁殖,引起结膜炎和角膜炎。 若感染继续发展,可穿过角膜和结膜血管网进入眼内,引起眼内感染。
眼内炎发病机制与感染菌种、机体防御机制、抗生素使用等有关。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眼内炎的基本信息 •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概述 • 眼内炎应急预案的流程 • 眼内炎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 眼内炎应急预案的总结与改进 • 眼内炎应急预案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眼内炎的基本信息
眼内炎的定义
眼内炎是指由微生物侵入眼内 ,并在眼内生长、繁殖而引起
配备应急救援设备
如救护车、移动检测设备、消毒设备等,提高应急救援效率。
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
加强技能培训
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眼内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开展模拟演练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水平。
开展公众眼内炎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演练
眼内炎的危害
若不及时治疗,炎症可波及整 个眼球组织,导致视力严重下 降甚至失明。
严重感染可引起败血症、脓毒 血症等全身感染,危及患者生 命。
长期反复发作还会引起贫血、 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 症状。
02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概述
制定眼内炎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眼内炎是一种严重的眼部感染,可能导致视力丧失和眼球摘 除,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相关人员 的认知和处理能力,为应急预案的有 效实施提供保障。
白内障手术前后眼内炎的预防诊断与治疗 ppt课件
手术中的处理
灌注液 国家禁止添加 万古霉素? 庆大霉素?
术毕 结膜下注射? 玻璃体浓度差 警惕:氨基糖甙类引起黄斑梗塞 抗菌素眼膏
罕见!
ppt课件
14
手术后措施
局部抗菌素
喹诺酮类—较好的前房抑菌浓度
但儿童慎用
氨基糖甙类—眼表作用好,眼内差
全身抗菌素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路径》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现状
发生率:20世纪初高达10% 目前0.02%-0.3%
一旦发生或将是灾难性的
ppt课件
1
致病菌
约有69%为感染性的 感染源
眼表面和眼附属器的菌群--最常见 菌群
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各种链球菌 --占75%
ppt课件
2
发生眼内炎的影响因素
地域:医疗水平-- 时间长,器械进出多 卫生条件
集团化手术:器械重复使用 消毒不严格
走穴
ppt课件
3
发生眼内炎的影响因素
患者个体差异:身体素质 睑缘炎、结膜炎 泪管炎、泪道阻塞 戴接触镜 另一眼眶内义眼 二期
发生眼内炎的影响因素
术中并发症 术后切口破损、切口渗漏或裂开 手术切口中残留玻璃体 不充分的缝线埋入或缝线拆除 术后滤过泡漏
ppt课件
5
白内障大夫每天都在走钢丝!
ppt课件
6
预防最为关键! 为患者 为医务工作者 为社会和谐
ppt课件
7
手术前的准备
关键! 认真!
ppt课件
8
手术前的准备
局部抗菌素的应用 广谱—喹诺酮类常用 结膜囊;前房抑菌;毒性小 1~3天,次数
眼科手术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眼科手术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手术风险高、并发症多等特点。
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眼科手术应急预案,提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 规范眼科手术流程,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安全。
3. 提高眼科手术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预案内容1. 组织结构(1)成立眼科手术应急小组,由眼科主任担任组长,主治医师、护士长、护士、麻醉师等组成。
(2)应急小组成员职责:① 组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② 主治医师:负责手术方案制定、术中指导、术后评估。
③ 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协调、组织护理团队。
④ 护士:负责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⑤ 麻醉师:负责麻醉工作,确保患者安全。
2. 应急预案内容(1)手术前:① 患者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禁忌症等,评估患者手术风险。
② 手术物品准备:核对手术物品清单,确保物品齐全、完好。
③ 术前沟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风险、预期效果等,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2)手术中: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②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③ 术中如发生意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安全。
(3)手术后:①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② 术后24小时内,护士长负责巡查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需求。
③ 术后3天,主治医师负责评估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术后康复。
3. 应急预案实施(1)发现紧急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小组成员迅速到位,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3)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请求支援。
(4)术后对应急情况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四、预案培训1.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效果。
五、预案评估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2.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预案内容。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眼科主任负责解释。
术后眼内炎的治疗和预防
术后眼内炎的治疗和预防*导读:眼球内炎症有感染性、非感染性、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
其中以感染性的眼内炎(多为非肉芽肿性)和肉芽肿性的交感性眼炎最为严重。
……眼球内炎症有感染性、非感染性、肉芽肿性和非肉芽肿性。
其中以感染性的眼内炎(多为非肉芽肿性)和肉芽肿性的交感性眼炎最为严重。
一旦确定诊断,即应全身和局部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行玻璃体切除术,同时向玻璃体腔内注射广谱抗生素。
在药物选择方面,美国眼内炎玻璃体切除研究组(EVS)研究资料显示,所有革兰阳性菌对多肽类抗菌素万占霉素(vatmomycin)敏感;对革兰阴性菌首推氨基糖苷类抗菌素阿米卡星(amikacin)。
头孢他啶(ceftazidine,复达欣)对革兰阴性菌亦非常有效,而毒性更小。
对于真菌感染,二性霉素B(am—13hotericinB)仍然是首选药物之一,抗真菌新药那他霉素(natanyrcin)、酮康唑(ketoconazole)等,临床应用也显示了很好的抗真菌效果。
在设计治疗方案和给要途径方面,Kresloff推荐的方案可供参考: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1.0mg;头孢他啶2.25mg;地塞米松400μg;结膜下注射:万古霉素25mg;头孢他啶l00mg;地塞米松6mg;局部应用:万古霉素50mg/ml,1次/小时;头孢他啶100mg/ml,1次/小时;静脉给药:万古霉素1.0g/12小时;头孢他啶1.0g/12小时;泼尼松1.0mg/kg体重/日,口服5~10天;对于术后眼内炎重要的是预防。
作为手术中预防措施,在BSS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法。
Beig等发现BSS中加万古霉素20mg/l,庆大霉素8mg/l,前房灌洗液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从20下降到2.7。
但作为常规预防手段,灌注液中加入抗生素,特别是二、三线高效抗生素的作法,也引起不少药理学家的质疑。
其实比较有实际意义,且最有效的预防措施仍然是严格无菌操作,包括术前彻底清除睑缘炎、慢性泪囊炎等感染病灶;术前及术中切开眼球前抗生素彻底冲洗结膜囊;无菌透明塑料薄膜覆盖所有眼周围及额部皮肤;随时引流排除滞留于泪湖内的灌注液,以防止渗入眼内;注入眼内的空气必须经确实消毒,或经0.20~0.22μm微孔滤器;人工晶状体自包装容器内取出至植入眼内尽量缩短时间并减少中间环节;术后局部应用抗生素等。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一、预案目的为保障眼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提高眼科手术质量,确保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眼科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等环节。
三、预案组织架构1. 成立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2. 设立眼科手术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置措施。
3. 各相关部门及人员按照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的配合工作。
四、应急处置措施1. 手术前护理应急预案(1)术前血压升高延迟手术的应急预案1)安抚患者和家属,讲解血压升高对手术的不利影响。
2)遵照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3)恢复手术前的饮食、治疗与护理。
4)根据患者心理特点给予术前心理护理,预防术前血压再次升高。
5)查找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手术再次推迟。
(2)手术室资源不足情况下应急预案1)手术室应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医院的统一部署,快速组织人员、设备、仪器、卫生材料等。
2)优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
3)必要时,可调整手术顺序,确保患者安全。
2. 手术中应急预案(1)手术患者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时的应急预案1)立即启动心肺复苏,同时呼叫医护人员。
2)通知麻醉科、ICU等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2)手术病人休克的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手术,给予患者吸氧、补液、抗休克等治疗。
2)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抢救准备。
3)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3)术中物品清点不符时的应急预案1)立即暂停手术,核实物品数量及种类。
2)如有缺失,及时补齐。
3)确保手术物品准确无误。
(4)病人坠床时的应急预案1)立即将患者扶起,检查是否有损伤。
2)给予相应处理,如伤口包扎、骨折固定等。
3)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后续治疗。
3. 手术后应急预案(1)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应急预案1)立即通知医护人员,给予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PPT
眼内炎
眼内炎 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展迅猛 视力急剧下降 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球结膜混合充血、水肿 前房絮状渗出,积脓 玻璃体絮状混浊,脓肿形成 眼底呈黄光反射 眼部B超:可显示玻璃体混浊 浊的程度、范围, 网膜有无脱离
眼内炎
治疗: 1、取材:
取玻璃体和房水标本做涂片,做病原培养+药敏 2.细菌性眼内炎:抗生素治疗 局部: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庆大霉素等,每10-30min点眼1
眼内炎
4、手术治疗 经药物治疗无效者,行玻璃体切除术 完全不能控制,且无恢复视力估计者, 可慎重行眼球摘除术
• 眼内炎是人工晶状体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
眼内炎
眼科最可怕的并发! 患者最遗憾的疾病!
眼科诊疗、手术、术后护理, 一定要注意无菌操作!
二、护理常规
• 术前护理 • (一)疼痛护理:患者由于炎症反应, • 眼及眶周局部会有明显疼痛。首先可 • 通过交谈向患者做相关疾病的宣教, • 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以缓解疼 • 痛的程度。通过观察患者表情、状态, • 定时巡视,了解患者疼痛程度、性质。 • 及时与主管医生联系,遵医嘱给予物 • 理措施及药物以缓解疼痛。
带有眼泪或分泌物的垃圾单独放置。向患者介绍术后常见反应, 使患者做好思想准备,更好配合治疗 (七)依照病情需要,测量生命体征 (八)患者视力较差者,采取措施预防跌倒、摔伤 (九)病室定时通风,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及环境整洁
术前护理
• (十)隔离措施:如患者为疑似或确诊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主
管医生应马上与当班护士联系,及时沟通,及时给予必要 的消毒隔离措施。
术前护理
(三)遵医嘱给予术前准备,术眼局部备皮、冲洗结膜囊 (四)告知患者术前饮食如常,如为全麻术前需禁食水8—10小时 (五)指导患者术前沐浴、理发或将长发梳起,方便术后加压包
术后发生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一、引言眼内炎是眼科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视力及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为有效预防和应对术后眼内炎的发生,制定本应急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应急预案目的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术后眼内炎的死亡率;2. 提高眼科手术质量,降低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3. 加强眼科医护人员对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和救治能力。
三、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术后眼内炎应急处理小组,由眼科主任担任组长,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2. 设立应急值班室,负责接收和处理术后眼内炎的紧急情况;3. 组建应急救治队伍,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
四、应急预案流程1. 术后观察(1)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眼部情况,包括视力、眼压、眼红、眼痛、分泌物等;(2)发现疑似眼内炎症状时,立即通知应急处理小组。
2. 诊断与评估(1)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眼底等;(2)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是否为眼内炎;(3)对疑似眼内炎患者进行血常规、炎症指标等检查,协助诊断。
3. 应急处理(1)应急处理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2)对患者进行局部和全身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滴眼液、眼内注射抗生素、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全身静滴等;(3)若病情严重,可考虑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4. 转诊与后续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转诊至上级医院;(2)对转诊患者,做好交接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3)对留院治疗患者,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术后随访(1)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2)对疑似眼内炎患者,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术后眼内炎的认识。
五、应急预案保障措施1. 加强眼科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和救治能力;2. 完善眼科手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 加强药品和器械管理,确保药品质量;4.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5. 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沟通,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演练1. 引言眼科手术是一项高风险的手术,可能出现各种意外情况。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减少手术风险,必须定期进行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演练。
本文将详细介绍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的制定和演练内容。
2.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制定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是根据现实情况和临床经验制定的,并经过相关专家的评审。
以下是具体步骤:2.1 制定目标和原则制定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的目标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遵循以下原则: - 高效性:应急处置预案要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综合性:预案制定过程要考虑不同类型的眼科手术,包括常见手术和罕见手术。
- 可行性:预案要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落地,不应过于理论化。
2.2 确定预案流程和具体内容制定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时,需要明确预案的流程和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 意外情况判断:如意外出血、手术器械失效等,需要医务人员能够迅速判断情况的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 应急处理步骤:比如,停止手术、联系专家、协助患者转移等。
- 应急设备和药物准备:包括急救箱、止血药物、止血材料等。
- 告知家属和患者:如何向家属和患者解释情况,让他们保持冷静,并安抚他们的情绪。
2.3 培训和演练计划制定预案后,需要进行相关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和药物的使用方法等方面,演练可以进行实地模拟操作。
3. 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内容为了提高预案的可行性和医务人员的应急操作能力,眼科手术应急处置预案需要定期进行演练。
以下是具体演练内容:3.1 演练场景设置演练场景应尽可能模拟真实情况,可以在实验室或医疗训练中心进行。
演练场景可以包括手术室、急诊室等。
3.2 演练流程演练流程应按照预案制定的步骤进行,包括以下环节: - 演练前准备:包括准备应急设备和药物,并对医务人员进行简要说明。
- 演练开始:根据事先设定的场景进行演练,包括手术中意外出血、手术器械故障等。
眼内炎的应急预案
如出现眼部不适,如疼痛、瘙痒、异物感等,应 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避免乱用药物
不要随意使用药物,特别是消炎药物和抗生素, 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04
眼内炎的护理建议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眼部清洁
避免刺激
定期用生理盐水擦拭眼部,以保持眼部清洁 ,防止感染。
避免接触烟雾、灰尘等刺激性物质,以免加 重炎症。
疫苗接种与预防
01
接种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 相关疫苗,预防眼内炎的发生。
02
遵循疫苗接种规定
按照疫苗接种规定,按时接种,确保 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了解疫苗接种禁忌症
在接种前,了解疫苗接种的禁忌症和 注意事项,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 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3
根据病情轻重,眼内炎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 慢性三种类型。
病因与病理
01
眼内炎的主要病因包括微生物感染、外伤、化学伤、辐射等因 素,其中微生物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
02
病理机制主要是微生物侵入眼球壁,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
眼内炎的病理变化包括眼球壁的炎症、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
03
离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避免过度用眼
虽然眼内炎已经得到治疗,但是在康复期间,患者还是应该避免 过度用眼,以免引起视力疲劳和再次发生炎症。
05
眼内炎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制定眼内炎防控方案
政府和卫生部门应制定全面的眼内炎防控方案,明确防控目标、策略和措施。
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的眼内炎疫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疑似病例,采取必要的隔离和治疗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医院关于印发《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各科室:为规范我院内眼手术围手术期抗感染流程和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治疗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术后眼内炎感染,我院在《关于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感染措施规范化的专家建议》(2013年)、《我国白内障摘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17年)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的基础上,结合我院临床实际,特制定《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请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遵照执行。
附件:《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123医院2018年8月24日一、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防范措施适应人群:内眼手术患者,眼外伤患者。
(一)术前防范措施1. 术前排除眼部感染灶,术前1d或更早给予泪道冲洗,若为择期手术,冲洗泪道后有脓性分泌物,则先予以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
2.彻底清除手术切口部位和周围皮肤的污染。
术前备皮应当在手术当日进行,确需去除手术部位毛发时,应当使用不损伤皮肤的方法,避免使用刀片刮除毛发。
3. 局部抗生药物的使用。
常规术前连续1-3d使用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等的广谱抗菌滴眼液,4次/d;若仅使用1d,则采用频繁点眼6-8次/d。
4.睫毛处理。
采用眼部专用消毒剂冲洗结膜囊以及消毒睫毛根部,并使用手术薄膜将睫毛或睑缘完全包入。
5、全身抗菌药物的使用。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等文件精神,I类切口手术全身抗菌药物给药途径大部分为静脉输注,仅有少数为口服给药。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
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等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2小时开始给药。
常规白内障手术一般不宜使用全身抗菌药物,如有遇到高龄(60岁以上)、糖尿病、外伤、独眼等特殊病例可酌情使用全身身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措施,并在病例上做好备注。
6、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重视术前患者的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的不平衡、贫血、低蛋白血症等。
7.手术人员要严格进行外科手消毒。
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参加手术。
8.术前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准备;保证睡眠;避免感冒,术前更换清洁手术衣,戴一次性帽子,鞋套。
(二)术中防范措施1、结膜囊消毒。
使用浓度为1%聚维酮碘进行结膜囊消毒。
2、手术切口。
手术结束时要确保切口的密封性,必要时进行缝合,维持正常的眼压。
3、抗菌药物灌注液。
万古霉素不应在普通患者中使用,但对于高危、高龄、糖尿病和独眼等一些特殊情况可采用含万古霉素的灌注液。
4、术中发生意外更换手术医生。
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在手术过程中,如出现手术医师不能处理的情况,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由上级医师另指派手术医师并评估是否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或多学科联合手术。
5、前房抗菌药物注射。
研究结果表明术毕前房注射10g/L头孢呋辛0.1ml是预防术后眼内炎的有效方式,当头孢霉素过敏时,可考虑注射1g/L莫西沙星0.1ml或5 g/L 莫西沙星0.05 ml,也可采用0.1 g/L 万古霉素前房灌洗替代。
但应强调的是,在使用较高浓度万古霉素(即10 g/ L 万古霉素0.1 ml)前房注射时,须注意有可能发生出血性梗阻性血管炎。
6、玻璃体腔注射抗菌药物。
玻璃体腔注射抗菌药物是针对疑似病例、早期病例的治疗方法或在实施玻璃体切除手术前的初期治疗措施,不必连日给药,建议2-3 d注射1次。
7、结膜下注射抗菌药。
有研究结果表明,结膜下使用抗菌药可显着降低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率。
临床医师在术毕时可采用抗菌药眼膏涂眼或选择结膜下注射抗菌药。
(三)术后防范措施1、局部药物使用。
术毕,应用抗菌药物眼膏并用纱布遮盖术眼,术后次日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或非甾体抗炎滴眼剂,4-6次/d;2、全身抗菌药物使用。
常规手术术后一般不全身使用采用抗菌药物,但对感染高危患者如高龄(60岁以上)、糖尿病、外伤、独眼等特殊情况可以考虑采用。
3、定时查看患者情况。
主管医师应定时观察患者手术部位切口情况,若患者出现术眼疼痛则需及时检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
另外,一旦患者出现眼脸肿胀,球结膜高度充血、水肿,角膜混浊、水肿等现象,且在裂隙灯下可以看到角膜后沉积物,房水混浊,玻璃体内有灰白色颗粒状、棉絮状混浊物等症状怀疑发生眼内炎时,需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采集玻璃体腔液或前房液进行微生物培养,进行针对性治疗。
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糖尿病患者密切观察其眼睛恢复情况。
(四)手术室及病房管理1、人员管理。
(1)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
每间手术室限制3-5人;(2)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更换手术衣,手术专用鞋、帽子、医用外科口罩,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3)医务人员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或者更换手术切口敷料前后应当进行手卫生。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2、环境管理。
(1)保证手术室环境清洁,门窗关闭,手术开始前1小时开启空气消毒机至手术结束;每日手术开始前和结束后,对手术间各种设施、仪器等物体表面及地面采用湿式清扫。
术中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及时用含氯消毒剂擦拭;(3)手术间空调及空气消毒机每月清洗滤网,有专人管理,有相关记录;④病房应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每日湿式打扫地面、桌面,对于长期住院患者,每周更换被服一次,有明显污物时及时更换,患者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
3、物品管理。
(1)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术后所用手术巾,器械,物品等一人一用一清洗一灭菌;(2)无菌器械存放环境和条件符合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
(五)医疗垃圾分类处理。
严格遵照《医疗废物管理》相关制度要求执行。
病理性废物放置专用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做到无渗漏;损伤性废物置于锐器盒内,感染性废物装入医疗废物包装袋内,均应做到严密包装,严格交接,粘贴醒目标识并加以注明,及时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站。
(六)健康宣教:1、注意眼部卫生及按时用药,讲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滴眼药水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药物有效期及保存环境。
2、注意保持眼部卫生,勿用不干净的毛巾擦眼睛周围,或用手揉眼,外出时可佩戴眼镜挡风沙。
3、瞩患者及家属勤洗手,勤剪指甲。
4、已经感染眼内炎的患者宜单人单病种隔离,减少探视人员。
毛巾脸盆等一人一用,避免交叉感染。
且应做好床边接触隔离。
接触病人前后要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内眼手术术后眼内炎诊断及应急处理预案(一)眼内炎的定义术后眼内炎:是外源性眼内炎的一种,是指病原菌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眼内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导致组织感染及眼症反应,通常是指累及到玻璃体腔的眼内感染及炎症反应是一种少见但严重危害视力预后很差的致盲性眼科急症。
(二)术后眼内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
患者术眼出现明显疼痛,畏光流泪,视力骤降,眼睑肿胀、痉挛,结膜水肿、充血,结膜囊的黄色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2、专科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球结膜充血及水肿,角膜基质水肿,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前房闪辉或积脓,瞳孔传入阻滞以及晶状体或人工晶状体表面见渗出物等炎症的表现。
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血管收缩、眼底出血斑和白色或黄色的结节状浸润病灶。
个别严重的患者可发展为全眼球炎,近而出现眼球突出、眼睑和眼肌运动障碍。
3、实验室检查。
收集患者术眼前房水、玻璃体腔液进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培养结果为阳性。
(三)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危险因素1、术前因素。
(1)眼附属器的感染,如睑缘炎、结膜炎、泪囊炎和角膜接触镜;(2)另一只眼为义眼;(3)二期人工晶体植入;(4)全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糖尿病、肾功能障碍、肿瘤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2、术中因素。
(1)眼睑,结膜未充分消毒;(2)手术时间过长;(3)后囊膜破裂;(4)植入晶体的巩膜膜线固定;(5)手术器械留置眼内;(6)透明角膜切口(有争议)3、术后因素。
(1)伤口关闭不全;(2)虹膜或玻璃体嵌顿;(3)不充分的缝线埋入;(4)拆线;(5)手术后滤泡(四)术后患者突发眼内炎应急预案(五)术后诊断眼内炎的处理预案1、专科检查。
术后发生眼内炎时,必须进行专科检查。
(1)必须检查视力、视功能及眼底;(2)进行眼前节拍照、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及眼B超检查,行白细胞计数、血C反应蛋白测定等辅助检查。
根据裂隙灯显微镜下1mm×1mm视野中前房炎症细胞的数量,将炎症细胞分为6级,即0、0.5+、1+、2+、3+和4+。
2、实验室检查鉴定致病菌。
在确诊时必须鉴定致病菌,行细菌及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如果考虑厌氧菌,要注意厌氧菌培养。
最理想的采集标本应包括前房水(0.1~0.2ml)和玻璃体腔液(0.1~0.2ml),建议采用玻璃体切割头干切采集玻璃体液。
3、治疗方案的选择。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1)第一阶段:仅前房炎症细胞2+,未见前房积脓和玻璃体混浊,须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采取前房抗菌药物灌洗(或)辅助疗法;(2)第二阶段:出现前房积脓,眼B超未见玻璃体混浊,可进行前房灌洗和玻璃体内注射联合辅助疗法;(3)第3阶段:前房积脓合并玻璃体混浊,直接采用玻璃体切除手术和玻璃体注射辅助疗法。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每隔4~6h观察1次病情,对于病情迅速发展者,需每隔2h观察1次病情,并根据病情所处阶段,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4、全身抗菌药物使用。
为减少注射药物向眼外弥散,维持玻璃体腔药物浓度,重症急性化脓性眼内炎应全身使用与玻璃体内注射药物相同的抗菌药物治疗。
5、术后眼内炎患者转诊预案。
(1)科间转诊:患者因治疗需要转科应事先征得转入科会诊同意。
经治医师开具转科医嘱、做好转科记录、通报住院登记,按商定的时间转科。
转出科应派人陪送患者到转入科,交代有关病员的情况。
转入科写转入记录,并通知住院处。
(2)转院:由于患者病情超出了本院的专业范围或医疗水平,或应患者及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的,由科内讨论,主管医师填写《转诊单》,经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及主管院长批准,并积极与转入医院沟通协商,征得转入医院同意后批准转院。
转出科室应积极协助患者办理转院手续。
6、慢性囊袋性眼内炎处理预案。
(1)定义及临床表现慢性囊袋性眼内炎可能出现在白内障摘除手术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其表现为一种慢性、隐匿和复发性肉芽肿虹膜睫状体炎。
最初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效,但药物减量后可复发。
临床体征包括大的角膜后沉着物、少量前房积脓、轻度前部玻璃体炎性反应、囊袋内的白色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