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
其他方式: 兴办乡镇企业
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 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
出让方式:
协议出让
招标、挂牌、拍卖
2002.5.9《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 权规定》(11号令)
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房等经营性用地, 从2002.7.1起禁止协议转让
2004.3.30国土资源部、监察部,通知从 2004.8.31起一律执行“招拍挂”
耕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五)土地整理制度
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 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 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 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造中、低 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六)土地登记发证制度
我国土地的等级分类: 一等:
上海:长宁区 虹口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卢湾 区 普陀区 徐汇区 杨浦区 闸北区 二等: 北京:朝阳区 崇文区 东城区 丰台区 海淀 区 石景山区 西城区 宣武区 上海:浦东新区
部分四等:杭州市(滨江区 拱墅区 江干区 上城区 西湖区 下城区) 宁波市(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
一、我国土地的基本制度 公有制 1.全民所有制
2.集体所有制
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回顾
1.农民土地所有制(1949-1952)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土地改革 法》
按人口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 所有的土地以外均属农民私人所有、允许 农民享有私有1958) 农民享有土地所有权,但土地交由合作社集中经营, 农民以土地取得分红 限制农民土地的买卖、出租
论中国现行土地制度
论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摘要】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石,具有重要的背景和意义。
本文将从土地制度的特点、承包经营制度的演变、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在论述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优势与不足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土地制度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民收入等方面的积极贡献,同时也应该重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环境问题。
针对未来的发展,中国现行土地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在探讨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时,应该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市场机制的发挥以及法治建设的加强等因素,共同促进中国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行土地制度、背景、意义、特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演变、土地流转制度、实施、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土地资源利用挑战、优势、不足、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背景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背景包括历史形成的背景和制度演变的背景。
在历史上,中国的土地制度一直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自古以来,土地一直被视为农民的生产资料,农民通过种植和耕作土地来维持生计。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制度也出现了必要的改革和调整。
土地制度的演变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和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承包期限和相对独立的农业经营权,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则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大的农业生产规模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化,土地资源利用的挑战也在逐渐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现行土地制度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1.2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意义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意义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实际利用过程中的问题
城镇建设占地加剧。 研究表明,城镇用地规模增长速度与城市常往人口增长 速度之比即城镇用地系数1.12比较合理。然而我国195 1年~1980年和 1981年~1995年的城镇用地系 数分别高达1.31 和1.91。据对17个城市卫星监测数据表明, 近十年来,城币城建区规模扩大都在60%以上,周边耕地蚕 食半径不断延伸。 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据统计,1997年全国闲置非农用地面积达116 4.67平方干米,其中国家建设闲置土地占79.13%, 集体用地闲置18.06%,农村建房用地闲置占2.8%, 而各类开发区闲置工地占35%。
基 本 方 向
1、资源管理从产业管理中独立出来,同类资源由 部门分管走向集中管理,不同资源由分散管理走向 统一管理。 2、资源管理的目的由单纯的保障供给,转到充分 利用与段,转到综 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及必要的行政手段等。
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能够 促进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合理 利用、有效保护,有利于维护 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合法权益, 集中统一、关系协调、依法行 政、高效精干的管理体制。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布局
(一)城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进行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对 城市的规模和用地面积进行重新核定; (二)乡镇企业用地清理。要在制定乡镇企业发展规划 的基础上,通过产业调整,清理现有乡镇企业用地, 清退不合理占地,走乡镇企业相对集中,集约用地, 有序发展的道路; (三)农业生产的区域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区域化集中, 专业化经营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形成良好用地结构 的重要策略。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包括什么
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包括什么一、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我国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由宪法、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登记法、土地出让与转让等法律法规组成。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流转、保护、开发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宪法是我国的最高法律,明确规定国家所有土地属于全民所有。
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和转让方式,规定了土地的使用要符合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城乡规划法规定了国家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为城市和乡村土地利用提供了宏观的指导。
土地登记法规定了土地权属登记的程序和内容,为土地的确权和保护提供了法律手段。
土地出让与转让的法律法规则定了土地出让、流转和转让的手续和程序,是土地市场化流转的法律依据。
二、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按照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我国土地可以分为国有土地、集体所有土地和个人土地所有权。
国家对土地实行统一所有权,实行土地使用权制度。
集体所有制的土地是由村民自治组织统一管理,农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下有权流转和租佃。
个人所有制的土地由个人利用,但须符合土地利用法规的规定。
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是独特的土地管理制度。
按照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的土地流转受到法律的保护。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应当认真履行流转手续,提示流转年限和利益补偿等法律规定。
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出让和流转受到《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土地出让与转让法规的规定。
土地流转的合法性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实施,确保公平、公正、合法。
三、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国家、地方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规定土地的利用目标、用地布局、用地结构、土地用途结构和用地标准等规划内容,指导土地使用的合理、有序和持续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
•国
•土 •规划、管理
•资 •源
•保护、合理利用
•部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
• 1986年前,城乡土地管理工作内容少,事 权单一,主要由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需要而引发
• 管理权限与管理机构设置模式及级别 有关,关系到管理的权威性及有效性。 因此,土地管理体制的核心是土地管 理机构设置模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模式
• 单独设置机构:国家直属中央政府,地方 直属地方政府。
• 隶属于某一个部或地方的厅(局)中:如 民国时期地政机构隶属民政部或财政部, 解放后有隶属于农业部的形式。
有,队为基础” • 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 82年,国务院颁布《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
例》、《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加强农 村建房及征用土地的管理。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城市土地管理方面
•买 •卖 •出 •租
•否定其
•限 •商品性 •禁
•制
•止
•土 •地 •行政 •国 •划拨 •有 •三无 •化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的建立与运行
一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
二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运行成果
PPT文档演模板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国家管理制度
一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
• 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组建国土资源部 1 机构设置上形成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2 事权和职能划分上确立了双重领导体制 3 耕地保护问题作为依法行政的重点 4 赋予了国土资源规划的责权 5 进一步加强了执法监察 6 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依法行政
我国的土地制度
我国的土地制度1. 引言我国的土地制度是指中国国家在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旨在更好地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现行制度和改革方向等方面对我国的土地制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2. 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化”的政策,目的是推动农业的集体化和工业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党和国家逐渐意识到土地私有化制度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于是,在1988年我国首次实行土地承包制度,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农民,并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3. 现行制度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以及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具体如下:3.1 土地所有权制度根据我国宪法,国家保障土地的公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国有土地可由国家按照法律和国家规定的程序出让、出租或者划定农用地、建设用地等供农民集体和个人使用。
3.2 土地使用权制度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是指国家依法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农民集体和个人。
土地使用权的期限通常为30年,有些特定的土地使用权期限可能会更长。
土地使用权人享有土地使用、经营和处分的权利,并对土地进行必要的开发和改善。
3.3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土地承包经营,农民集体或个人获得土地使用权,并对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
土地承包经营的方式可以是个体承包、家庭承包或合作经营。
承包期限一般为30年,承包合同期满后可续约。
4. 改革方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改革农村集体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逐步放开土地流转,鼓励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增加规模、提高效益。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模板
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 目的:为规范土地使用,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国所有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3. 基本原则: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合理规划土地使用。
二、土地所有权1. 国家所有: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2. 集体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属于集体所有。
三、土地使用权1. 出让:国家可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单位或个人。
2. 转让: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3. 出租:土地使用权可以出租。
4. 抵押:土地使用权可以作为抵押物。
四、土地利用规划1. 规划制定:由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 规划审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经上级政府批准。
3. 规划执行:所有土地使用必须符合规划要求。
五、土地征收1. 征收条件:为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可以依法征收土地。
2. 补偿安置:征收土地应给予合理补偿,并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六、土地登记1. 登记制度: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确认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2. 登记机构:由政府指定的土地登记机构负责登记工作。
七、土地监督检查1. 监督检查: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利用的监督检查。
2. 违法行为处理: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八、法律责任1. 违法责任: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土地使用权证书等。
九、附则1. 法律法规:本模板应与国家相关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相一致。
2. 修订更新: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变化和土地管理需要,定期修订更新本模板。
请注意,这是一个简化的模板,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详细制定和调整。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资料一、土地管理体制:我国土地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国家所有制土地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两种形式。
1.国家所有制土地:国家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国家集中统一所有和管理的土地,包括城市土地和农村宅基地。
国家所有制土地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即土地使用权归国家所有,土地使用者只能取得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
2.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是指由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要包括农田、林地、草地和水面等。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即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体或家庭经营,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以自主决定土地流转、抵押等。
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于1986年颁布实施,1998年修订。
该法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征收等内容,明确了土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农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颁布实施,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使、保护和流转进行了规定,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于1994年颁布实施,对城市土地使用、转让和租赁等进行了规定,保护了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划拨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和划拨管理程序和条件,明确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5.《关于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意见》:该意见于2024年发布,指导了农村土地确权发证的工作,保障了农民土地权益,促进了农村土地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三、土地流转和利用:我国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转租、合作经营、股份合作等方式,主要用于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等。
我国土地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生产、工业建设、城市建设、生态建设等。
近年来,我国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整备、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和措施,推动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农民合作社发展、农村产权制度等,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
11、第十一章 土地管理概述
第十一章土地管理概述第一节土地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一、土地管理的目的1.维护土地所有制——我国实行土地公有制,即国家土地所有制和集体土地所有制2.调整土地关系3.永续利用土地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不断提高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二、土地管理的内容1.土地管理的客体2.权属的管理3.利用的管理三、土地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为实现土地管理目标而拟定方案和措施的过程预测→决策→计划编制→计划实施计划的形式:策略,政策,规则,程序,预算2.组织-领导职能(1)建立土地管理机构,确定职责与职权(2)领导、监督、激励、协调相关人员开展土地管理活动3.控制职能:将现实工作成果与计划目标相比较,并纠正偏差的过程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偏差分析与纠正控制可分为: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后果控制四、土地管理的方法/手段1.行政方法(“行使政治权威”)——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强制性行政命令,直接控制管理对象2.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杠杆(地租地价、财政、金融、税收等),调节和引导土地利用活动3.法律方法——运用立法和司法手段,巩固和调整土地关系4.技术方法——运用科技手段,为土地管理提供指导性信息五、土地管理的主体1.土地管理部门的发展2.国土资源部组织机构及职能小结土地管理——国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为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第二节土地法制与监察一、我国土地立法概况二、土地管理法概述1、土地管理法是调整人们在土地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调整的关系及方法土地法律关系的主体:国家及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3. 《土地管理法》的基本原则——土地公有原则;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原则;土地用途管制原则;耕地特殊保护原则;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国家对土地统一管理原则;奖励原则三、土地法律责任——因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责任1. 土地行政法律责任——行政处分,行政赔偿;责令限期改正,行政处罚2.土地民事法律责任——赔偿损失;停止伤害、排除妨碍;罚款;消除危害;赔礼道歉3.土地刑事法律责任——单处或并处罚金;拘役;有期徒刑四、土地行政复议1、内容——不服土地行政机关做出的土地行政行为,向上一级土地行政机关提交申请书;审查,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是否有事实根据,是否合法,是否基本公正;维持,补正,撤销,变更,责令赔偿2、程序——行政复议的申请;行政复议的受理;行政复议的审理;行政复议的决定五、土地行政诉讼1、内容——土地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审查,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行为主体、行为依据、行为程序,适用法律法规;维持,撤销或部分撤销,变更。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笔记和典型题详解-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一、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变1.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自新中国建立后至今,国家土地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经过统一、分散、再统一三个不同阶段,其中持续时间长、占主导地位的是多头分散的土地管理机构设置。
(1)多头分散管理阶段1949年7月政务院内务部下设地政局,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机构,以后,随着政府管理部门分工的细化,土地管理工作逐步向各部门分散。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期间,土地失管失控的情况更为严重,分散在各部门的土地管理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样,基本陷于停顿状态。
1982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确定在农牧渔业部下设土地管理局,行使国务院授权归口管理全国土地的职能。
(2)城乡土地统一管理阶段1986年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决定:①针对中国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确定全国土地资源统一管理体制;②决定成立直属国务院的土地管理机构——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全国土地、城乡地政的统一管理工作。
到1998年,全国已形成了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乡(镇)五级土地管理体系。
(3)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1998年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组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国土资源部是主管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至此,我国从陆地到海洋,从土地到矿产,实行了集中统一的管理,建立起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
2.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1)自新中国成立至1986年,土地管理的事权主要是由当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引发的,工作内容少,事权较为单一(2)1986年以后,城乡土地管理事权不断拓展①确立土地基本国策,形成了耕地保护机制,耕地锐减的势头基本得到遏制。
②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建立土地市场,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
③改革单一的土地管理方式,加强了土地资产管理,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第十一章土地管理制度(2016)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1.2.1 农村土地管理体制的创新
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土地权益没有有效保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监管薄弱。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职能:改善土地征收制度;集 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建立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 用权流转规范;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11.2.2 条块分割的土地管理体制制约土地管理效 率的提高
1123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严格保护耕地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严格保护耕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正确处理土地收益关系正确处理土地收益关系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行政协调条块关系保证政令畅通精干高效协调条块关系保证政令畅通精干高效从管制的角度确定土地管理职能范围从管制的角度确定土地管理职能范围121222中国香港地区现行土地制度中国香港地区现行土地制度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所有权使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用权分离
存在计划经济时期烙印。
从横向关系看,在各级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尚未形 成严格土地管理的合力,大大降低土地管理的权威性 和有效性。
从纵向关系看,难以形成统一的、有权威的土地管理 制度和政策顺畅实施的环境与条件,也不会有严格公 正的土地违法事件的监督和检查。 对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司空见惯。
第十一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第一节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变
从短暂统一到分头管理阶段 城乡土地统一管理恢复阶段
国土资源全面集中统一管理阶段
11.1.1 从短暂统一到分头管理阶段
1949 – 1966年: 以内务部管理为主的城乡土地分管时期
11.2.3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 方向与原则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第11章_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深化改 革的方向与原则
从历史的和国际的经验来看,将资源管理从产业 管理中独立出来,同类资源由部门分管走向集中 管理,不同资源由分散管理走向统一管理;资源 管理的目的由单纯的保障供给,重点转到充分利 用与合理保护;资源管理的手段从单纯的行政手 段,转到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科技及必要的行 政手段等,正在成为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 向。土地资源作为中国的短缺资源更应坚持这样 的改革方向。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土地经济学 (第六版)
毕宝德 主编
柴强
李铃
周建春
副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 体制
第一节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运行
第三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二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 制的建立与运行
(四)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强土地市
场建设
(五)健全法制,依法行政,实现土地管理
秩序的基本好转
(六)加强了土地管理基础业务建设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三节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 制的改革与完善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土地管理事权的演进
中国土地制度概览
中国土地制度概览中国的土地制度可以分为所有制、使用制和规划体系三个方面。
首先,所有制是指土地的归属权,是指土地的所有者可以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中国,土地所有制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两种形式。
国有土地是指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国家行使管理和使用;集体所有土地是指土地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管理和使用。
根据中国的宪法,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土地的使用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其次,使用制是指土地的使用权,是指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土地的权利。
在中国,土地使用制度主要分为出让制、承包制和划拨制。
出让制是指土地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出售给使用者,使用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使用土地;承包制是指农村集体土地通过承包方式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农民,农民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划拨制是指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划拨给特定对象,如政府机关、军队、国有企事业单位等。
最后,规划体系是指土地利用规划的体系化管理。
中国的土地规划体系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
总体规划是指国家、省级和市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过立法程序确定并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和执行;详细规划是指根据总体规划进行的区域和城市土地利用的具体规划,由省级和市级规划部门制定和管理;专项规划是指针对特定领域或项目的土地利用规划,如旅游规划、工业规划等。
总体来说,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通过出让制、承包制和划拨制等方式实现土地的使用权,同时依靠规划体系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和规划。
在土地制度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土地所有权的划分和土地使用权的落实,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社会公平。
国家土地管理制度
国家土地管理制度一、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支配者的私有财产,百姓只能受其摆布,没有土地使用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土地管理制度也开始逐步完善。
例如,在清代,土地制度主要以赋税和田赋为主,土地权利基本上是固定的,农民只是以种地为生。
到了民国时期,土地已经逐步实现私有化,土地经营权也开始得到承认。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实行土地民主化改革,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在农村建立了合作社、人民公社等组织形式,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
土地改革实现了土地权益的归属,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实现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
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后,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流转等逐渐成为主流,国家土地管理机构也得到强化,推出了一系列的土地管理政策,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
如《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条例》等法规的出台,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土地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土地征收制度:土地征收是指国家按照法定程序,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对土地资源实行强制性收回或者征用的行为。
主要适用于国家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改造项目等情况。
土地征收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权,保障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利益。
2.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通过招拍挂等方式出让给社会各界使用的制度。
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可以有效调动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土地供应制度:土地供应是指国家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和需求,定期向社会供应土地资源的制度。
国家土地供应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土地承租制度:土地承租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授予农民等个人或单位的一种方式。
我国的土地制度
我国的土地制度我国的土地制度是指我国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分配、使用和管理的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一直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同时也存在着国有土地、集体土地和个体土地等不同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我国的土地制度始于新中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土地所有权与非农业劳动力分离,通过土地承包和经营权的划分,为农民提供土地使用权,鼓励农民积极生产和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
自1990年代以来,我国土地制度进一步进行了改革,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土地集约利用、土地使用权流转等方面的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是指农民将自己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以一定的费用转让给土地经营者,即土地经营权流转。
这样的改革旨在减少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责任和风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促进农村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
另外,为了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我国推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和土地利用权出让制度。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政府在土地利用方面制定有效的规划和政策,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土地利用权出让制度是指政府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使用者,并收取相应的出让金,来管理、调整和控制土地资源的利用。
此外,我国还实行着农村宅基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
农村宅基地制度是指农民在农村居住使用的宅基地只能属于农户所有,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或转让。
而城市土地制度则是由政府统一规划、使用和管理城市土地资源,并将城市土地通过出让或划拨的方式分配给土地使用者。
总体来说,我国的土地制度是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政策措施来逐步完善和发展的。
这一制度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现行土地制度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工业生产的场所。
我国总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亿亩、草地亿亩、林地亿亩,其它面积为亿亩。
应当说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有亩左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亩的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都成为经济社会化和土地利用变化最为频繁和快速的地区,流动人口增加导致的房屋、土地租赁为主要形式的土地市场发展较快。
土地利用非农化速度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越来越普遍,随着体制改革,结构的调整与资产的重组,现在进行的结构调整就是通过产权的交易、转让,依靠资本市场来进行的。
本文先后阐述了我国土地管理法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我国集体土地的五项征用原则;国有土地有偿使用的使用权出让、出租、作价入股和划拨的形式。
并着重介绍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四种形式:一.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二.以招标方式出让土地;三.以拍卖方式出让土地;四.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
在最后介绍了目前我国闲置土地的认定方法及国家对其处置的方案。
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一.中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内容我国土地目前的利用现状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一切劳动过程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工业生产的场所。
我国总土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亿亩、草地亿亩、林地亿亩,其它面积为亿亩。
应当说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是丰富的,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仅有亩左右,远远低于世界人均耕地亩的水平①。
再加上长期以来,人们无法使用土地,对科学开发和利用土地问题重视不够,乱占滥用等现象很普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地问题的矛盾将日益尖锐。
为了管好和用好土地,必须制定和完善土地管理法规,以便更好地用法律手段调整土地关系,保护土地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正确处理土地收益关系
坚持依法行政
协调“条块关系”保证政令畅通、精干高效
从管制的角度确定土地管理职能范围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土地国家管理体制、土地管理机构设置、土地管理事权、政企、 政事、土地督察制度、“条块关系”、土地管制
复习思考题 1.对比评价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管理体制与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对 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影响的差异。 2.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3.我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尚有哪些缺陷?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 4.从管制的角度分析某一土地管理职能。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1.2.2 条块分割的土地管理体制制约土地管理效率的提高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土地供给程序带有明显计划经济色彩的土地 供给政策和机制,是长期以来造成土地(尤其是耕地)被盲目乱占 滥用的基本原因之一。
从横向关系来看,在各级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尚未形成严格土 地管理的合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土地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1.2.2 条块分割的土地管理体制制约土地管理效率的提高
再次,如果不能明确划分并严义的驱动下,就难以形成统一的、有权威的土地管理 制度和政策顺畅实施的环境与条件,也不会有严格公正的土地违 法事件的监督和检查。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形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人们已经习以 为常,司空见惯。这种增长方式表现在土地利用上主要是,在非 农建设项目上,盲目追求“高档”、“现代”,而不惜浪费大量 土地资源。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1.2.3 现行土地管理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原则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严格保护耕地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11.2.1 农村土地管理体制的创新
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土地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监管薄弱
完善农村土地管理职能
1.改革完善土地征收制度 2.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 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规范 4.改革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毕宝德 主编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第11章 中国现行土地管理体制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1 中国土地管理体制的演变
土地管理机构设置的演变
一、从短暂统一到多头分散管理阶段(1949-1982年) 1、1949—1966年以内务部管理为主的城乡土地分管时期 2、1966—1982年土地管理停滞时期 二、城乡土地统一管理恢复阶段(1982-1998年) 1、启动国土规划和整治工作 2、恢复土地行政管理工作 3、拓展城乡土 地管理事权 三、国土资源相对集中统一管理阶段(1998至今) 1、组建国土资源部 2、建立土地督察制度 3、强化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