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中考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中考文言虚词:【而】一、意义或用法:1、表顺承可译为“然后”“就”①聚室而谋曰②为坛而盟,收而攻蕲。
③夺而杀尉2、表转折可译为“然而”、“却”“可是”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环而攻之而不胜⑤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表并列可译为“又”“并且”,或不译①蔚然而深秀者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修饰,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着”、“地”,或不译①佣者笑而应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③面山而居④呼尔而与之⑤朝而往5.表示因果关系,“因而”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中考文言虚词:【之】一、意义或用法:1、作代词(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等。
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人皆吊之。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⑵复指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例:①吾欲之南海,何如?②辍耕之垄上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④甚矣,汝之不惠。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中考文言虚词:【以】一、意义或用法:1、表行为动作的原因。
译为“因为”“由于”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②扶苏以数谏故③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文言文18个虚词简表(示例)
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也
句末语气词
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焉
兼词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
代词
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哪里,怎么
割鸡焉用牛刀?
语气词
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
于是余有叹焉
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助词
语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固定词组
【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诘(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文18个虚词简表
虚词
用法
意义
例句
之
代词
第三人称(代人、代事、代物),“他,她,它(们)”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活用为第一人称:我(我们)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指示代词:这、这种、这些
之二虫又何如(《逍遥游》)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2009-06-19 10:01:29)【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文言18个虚词的解释及示例
文言18个虚词的解释及示例
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文言18 个虚词!“之”字啊,那用处可多啦,就像你走路得有双好鞋一样重要!比如说“吾欲之南海”,这里的“之”就是“到”的意思呀。
“而”呢,有时候表示转折,好比你本来想去东边,结果却跑到西边
去了,像“人不知而不愠”。
“其”字也很有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这里的“其”就是“那些”的
意思呀。
“于”就像是给事情找个位置,“于我如浮云”,就是说对我来说就像
浮云一样嘛。
“以”呢,像个小工具,“以残年余力”,用晚年剩下的力气。
“为”有“做”的意思呀,“为宫室、器皿”,做宫殿、器具啊。
哎呀呀,这 18 个虚词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用处,就跟咱人一样,
各有各的性格!它们在文言文中可重要了,没有它们,那文章可就没
那么精彩啦!
我的观点就是,文言虚词虽小,但作用巨大,可得好好掌握它们呀!。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实词和虚词是语言中的两个基本词类,它们在表达方式和意义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文言文,而实词和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十分广泛。
下面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和虚词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一、实词实词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且有具体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表示一种实在存在的事物、动作或状态。
在文言文中,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以下是它们的特点和常见用法:1. 名词:名词是用来表示一种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它有单数和复数形式,还可以加上量词进行计数。
名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来作主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示例:吾闻古之圣王,若舟中之司舵者。
2. 动词:动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或变化的词语,它可以分为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实义动词在文言文中用来表示具体的动作或状态,而系动词则用来表示主语的性质、状态、身份等。
示例:乐而不荒,哀而不痛,怒而不恚。
3. 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表示人或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的词语。
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修饰名词或作为谓语进行修饰。
示例:松柏之茂也,不断终夏。
4.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语,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副词在文言文中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示例:执志固不欲人之异已,持义固不欲人之非己。
二、虚词虚词是没有独立意义的词语,它主要用来标示语法意义或构成语言的框架。
在文言文中,虚词包括了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等。
以下是它们的特点和常见用法:1. 介词:介词是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关系的词语,它通常出现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前,起到连接或限制作用。
介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处所、方向、时间等。
示例:圣人舜为司空,无射国之士。
2. 连词:连词是用来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的词语,它可以连接并列的词语、短语、分句或句子。
连词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连接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等。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辨析
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辨析介绍虚词和实词是文言文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对于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和句法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虚词一般用于构建语法框架,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实词则用于表示具体的事物和动作。
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和实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虚词1. 虚词「之」vs. 实词「之」- 虚词「之」: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 实词「之」:表示事物或动作。
示例:- 虚词:吾之友(我的朋友)之友(我的朋友)- 实词:吾所爱之地(我所喜爱的地方)之地(我所喜爱的地方)2. 虚词「者」vs. 实词「者」- 虚词「者」:表示主语。
- 实词「者」:表示人或事物。
示例:- 虚词:夫子者(老师)者(老师)- 实词:学者(学者)者(学者)3. 虚词「所」vs. 实词「所」- 虚词「所」:表示被动关系。
- 实词「所」:表示事物或状态。
示例:- 虚词:所闻不如所见(听说不如亲眼看)闻不如所见(听说不如亲眼看)- 实词:我所爱之人(我所爱的人)所爱之人(我所爱的人)实词1. 实词「人」vs. 实词「人」- 实词「人」:表示人的概念。
- 实词「人」:表示人的数量。
示例:- 实词:圣人(贤人)人(贤人)- 实词:三人(三个人)人(三个人)2. 实词「日」vs. 实词「日」- 实词「日」:表示日期。
- 实词「日」:表示时间。
示例:- 实词:明日(明天)日(明天)- 实词:三日(三天)日(三天)3. 实词「事」vs. 实词「事」- 实词「事」:表示具体的事件或事情。
- 实词「事」:表示未发生的事情。
示例:- 实词:事在人为(事在人为)事在人为(事在人为)- 实词:未经查证的事(未经查证的事情)事(未经查证的事情)结论通过辨析虚词和实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含义。
了解这些常见的虚词和实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解读文言文的文本。
注:本文所述为一般规则,实际使用中仍需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虚词和实词的含义。
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
文言文18个虚词整理示例1.以:[介词]把;用;拿①輮以为轮(《劝学》)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③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介词]依据,凭借;按照①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②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③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③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④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五人墓碑记》)[介词]在+时间、处所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介词]相当于“与”,译为“和”“跟”“带领”等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修饰、承接或递进关系①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②必竭诚以待下(《谏太宗十思疏》)[连词]表示目的,来,用来,以致,以便①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③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④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连词]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线①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认为,以为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始得西山宴游记》)①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秋水》)[副词]通“已”,已经①及以至是(《报任安书》)[以为]①认为②把……当作或看作。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鸿门宴》)②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③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陈情表》2.之[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②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代词]表近指,可翻译成“这”“此”“这些”等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动词]到……去①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③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①悟已往之不谏(《归去来兮辞》)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渔父》)[助词]调节音节,用在形容词、副词或一些动词之后,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双音节①顷之,持一象笏至(《项脊轩志》)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③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④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七年级上册文言虚词整理
七年级上册一、文言虚词本册涉及的文言虚词及用法示例如下:(一)之其而于以为1.“之”的用法和意义大致有:①用作代词,它(它们)、他(他们)、她(她们),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如: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件事。
②用作结构助词,的;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在时间副词之后,辅助音节,没有实义。
如:齐之习辞者也之:助词,的;西蜀之去南海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③用作动词,到、去。
如:吾欲之南海之:动词,到。
从“之”的三种词性及功能来看,可归纳出如下口诀:之字用法辨仔细,词性三类要熟记。
一作代词用途广,代人代事代自己。
二作助词最复杂,十有八九不翻译。
结构助词译作“的”,宾语前置作标志。
后置定语作标志,这种用法可不译。
主谓之间无实义,凑足音节表语气。
三作动词好处理,译作“到、往”最相宜。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之”的意义。
①子将安之()②犹恶子之声③有闻而传之者()④得一人之使⑤吾欲辱之()⑥诸儿竞走取之⑦人问之()⑧蜀之鄙⑨人之立志()⑩吾欲之南海2.“其”的用法大致有:①用作代词,它(它们)的、他(他们)的、她(她们)的;其中(的);自己的,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如:其反激之力其:代词,它的;其一贫,其一富其:其中。
②用作语气词,表反问语气,难道;表推测语气,恐怕,大概。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其”的意义。
①问其故()②及其家穿井③为其来()④其实味不同⑤其一贫,其一富()⑥但知其一⑦及其日中如探汤()⑧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3.“而”的用法大致有:“而”一般在句中作连词用,可表示并列、递进、承接(顺接)、转折、修饰等关系。
如: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而:表并列,可不译;而日中时近也而:但是,表转折。
请指出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或意义。
①而日中时远也()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家无井而出溉汲()④有闻而传之者()⑤过王而行()⑥树在道旁而多子()⑦火在熨斗中而柄热()⑧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⑨子何恃而往()4.“于”的用法大致有“于”在句中作介词,有“在”“向”“到”“从”“对”“比”“由于”“被”“给”等意思。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人称复数 辈、侪、属、族、众、类、徒 若属皆且为所虏
指示代词
分类
示例
例句
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弘兹九德
远指代词 彼、夫、其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旁指代词 他,译为“别的,其他的”
备他盗出入之非常也
虚指代词 或、某
某所,而母立于兹
无指定代 莫,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没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
表仅限
唯、特、徒、独、直、第、但、仅, 译为“只,仅仅”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 灾可以死
表共同
共、同、并、相、相与,译为“共同、 互相”
相与枕藉乎舟中
时间副词
(1)过去、一向: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者曾经发生。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示“已经、曾经” 既、已、曾、尝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表过示去“”以前、当初、向、初、始、曩、昔 表向示来“”常常、经常、素、雅、恒
表示“突然、急忙、遽、卒(同“猝”)、
立刻”
立、即、猝然
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时间副词
(2)正在、变化: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发生变化。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示“将要、接近”
将、且、行将 若属皆且为所虏
表示“终于、终归”
终、卒、竟
有志者,事竟成
语气副词
分类
示例
例句
表肯定、确认
必、诚、信、果、固,译为“一定,实 在,果真”
兼词 诸
用法
例句
相当于“之于”。“之”, 代词;“于”,介词。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精确校对版)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4)其他用法
(3)用作动词(有书称之为“比况词”),译为“如、好像、像”。它与“如” 是同源字,在上古时读音相近,意义相通。 例释:①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察 今》)
②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 知与不知也《新序》。 (4)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返回
文言常用虚词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不正确的
一项是
A①君何以知燕王?
②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D】
B①豫州今欲何至?
什么
②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①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哪里
②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D①徐公何能及君也?
为什么
②吾欲之南海,何如?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 在; 后一个“乎”: 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 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 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 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 在)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乎: 比。)
(三)可作词尾
乎
6.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例释:秦于是乎输粟于晋《左传·僖公十五年》。
(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例释: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 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 在)
文言常用虚词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文言文是历史文化的宝藏,是汉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均不可估量。
但是对于现代学生来说,由于对其特有的文本结构和语法规则都不是很熟悉,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阅读难度。
其中,最让学生头疼的,也许就是虚词的使用。
因此,明确虚词的用法和分类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一、文言虚词的概念虚词是指语法上没有实际意义和独立作用的词。
在现代汉语中,虚词多为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而在文言文中,虚词不仅包括这些常见的虚词,还包括一些生僻的虚词,比如“乃”、“兮”、“焉”等。
虚词地位虽然较低,但是它在文言文中的使用频率却非常高,错用或不用会导致语法不通,从而影响文义的表达。
二、文言虚词的分类1.介词介词是连接词与词之间的一种虚词。
它主要可以分为“方位介词”、“时间介词”、“方式介词”三类。
例如“于”、“乎”、“之”、“于是”等。
2.连词连词是连接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一种虚词。
它主要可以分为“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等类型。
如“而”、“然而”、“既……又……”、“故”等。
3.助词助词是在文言文中用来标识语法关系的虚词。
它可以区分人称、时态、语气等。
如“之”、“乎”、“兮”、“焉”等。
4.语气词语气词是表示说话人语气变化的虚词。
它可以表示问句、感叹、表示推测、估计等情感语气。
例如“何”、“噫”、“啊”等。
三、文言虚词的使用方法1.介词的使用方法①方位介词用于表示空间或地点,如“于”、“从”、“向”等。
示例:今有官人,好没充耳;从此肆游,周流天下。
②时间介词用于表示时间,如“于”、“于是”、“乃”、“自”等。
示例:昔者先王之师出于东门,击于涂山之下。
③方式介词用于表示方法或手段,如“以”、“以及”、“因”等。
示例:吾闻古之善行者,皆弗师,自通达者而后兼学。
文言文虚词用法示例(最新、最全)
文言文虚词用法示例(最新、最全)文言文虚词用法示例之文言翻译zh(1)动词到……去。
《为学》:吾欲~南海。
(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代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
《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
《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
(4)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
《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5)代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
《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
(6)助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
(7)助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
(8)助定语后置的标志。
《劝学》:蚓无爪牙~利。
(9)助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
《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
(10)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
《师说》:句读~不知。
助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
《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
助用在前、后、内、外等文言汉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
《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
文言虚词之小故事原文一僧欲之(1)南海,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应。
其独往,其待也与?均之(4)二策,僧以箪食瓢饮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此何难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挠,实可钦佩。
然汝之(8)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之(9)乎?原文注释(1)动词,可译为到、往。
(2)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3)代词,可译为他。
(4)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表第一人称,可译为我。
原文翻译有一个和尚想到南海,就问唐僧,唐僧没有回答他,过了很久,这个僧人借助盛饭吃的箪和舀水喝的瓢的帮助到了南海,就像唐僧夸夸其谈说:这又有什么难的?唐僧说:你百折不挠的精神实在是让人钦佩,但你的话也说的太过了,你会因为骄傲而被人耻笑的乎文言翻译h(1)介相当于于。
2023届上海中考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空白
2023届上海中考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空白根据2023届上海中考的要求,本文档将介绍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和通假字,并提供一些例子,以帮助同学们对这些概念有更清晰的了解。
文言实词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具有实际含义的词语,它们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及其示例:- 主语:天、人、時。
例如:"天寒地冻,人们纷纷穿上厚厚的棉衣。
"- 谓语:行、来、去。
例如:"此行之前,他特地准备了许多资料。
"- 宾语:書、字、筆。
例如:"他喜欢读书,每天都沉浸于文字的世界里。
"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没有实际含义而具有语法功能的词语,它们主要用于表示语序、意义的转换以及标明动作、态度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示例:- 连词:而、若、乃。
例如:"他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一直很优秀。
"- 介词:于、对、以。
例如:"他对研究很认真,从不敷衍了事。
"- 助词:之、得、于。
例如:"君之所言甚是,我深感教益。
"文言通假字文言通假字是指在文言文中,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和意义,根据句子的语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通假字及其示例:- 尚:可以读作"shàng"(还未)或"jiāng"(仍然)。
例如:"尚未开学,大家都在忙着做准备。
"或"尚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 天:可以读作"tiān"(天空)或"tiàn"(事物、道理)。
例如:"天空晴朗,万里无云。
"或"研究天天向上,勤思不辍。
"以上仅为一些简单的例子,同学们在备考中还需进一步研究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规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和通假字的用法。
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对比
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对比
在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是常见的词汇类型。
实词是表示具体、真实事物的词语,而虚词则是表示关系、语气、程度等概念的词语。
下面是一些文言文中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对比:
实词
实词是文言文中描述人物、物体、动作等具体概念的词语。
它
们通常表达明确的意思,具有实际的含义。
以下是常见的实词示例:
- 人物:君、臣、儿、女、主、客、师、生、友、敌等。
- 物体:天、地、山、水、木、石、车、马、书、剑、酒等。
- 动作:行、立、坐、卧、飞、走、笑、哭、唱、舞等。
实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具体描述、描绘情景的作用,使文章更
生动形象。
虚词
虚词是文言文中表示关系、语气、程度等抽象概念的词语。
它们通常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却在句子中起到重要的连接和修饰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虚词示例:
- 关系词:之、乎、者、也、与、而等。
- 语气词:吧、呀、哦、嗯、啊等。
- 程度词:甚、极、颇、益等。
虚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句子成分、调整语气和表达程度的作用,使句子结构更加严密、多样化。
总之,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词汇类型,它们分别具有表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功能。
在编写文言文时,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时间的虚词有哪些
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时间的虚词有哪些文言语言的特点之一是使用了许多虚词,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等作用。
其中,表示时间的虚词是非常常见的一类。
本文将对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时间的虚词进行介绍,并以此展示其用法及示例。
一、频度虚词1. 常:表示经常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常常、常有、常思等。
示例:常思念家乡。
2. 常:表示频度高于常态的动作或状态。
常常、终日常、时时等。
示例: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
3. 频:表示频繁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频频、频繁等。
示例:他频繁地往返于两地。
二、时间点虚词1. 时:表示时间点或事件的发生。
时、时节、时人等。
示例:落花时节又逢君。
2. 曾:表示过去某一时间点的经历或状态。
曾、曾经等。
示例:曾经沧海难为水。
3. 随:表示伴随某一时间点进行的动作或状态。
随、随时等。
示例:随时间的推移,知识不断积累。
三、时间段虚词1. 朝:表示早晨。
朝、朝朝、朝夕等。
示例:朝发表。
2. 暮:表示傍晚。
暮、昏暮等。
示例:昏暮时分,夕阳如血。
3. 曙:表示黎明。
曙、旭曙等。
示例:旭曙光辉照大地。
四、时间序虚词1. 先:表示时间的先后顺序。
先、先后等。
示例:先遣而后至。
2. 前:表示时间的前面。
前、前者、前日等。
示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3. 后:表示时间的后面。
后、后者、后来等。
示例:后来者居上。
五、时间段虚词1. 斯: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后的时间段。
斯、本、今等。
示例:本宫修养已久,今欲出山。
2. 既:表示当前时间点之前的时间段。
既、曩等。
示例:曩者,古人雅称。
3. 今:表示当下或近期时间段。
今、今日、今朝等。
示例:今日之事,当今之人。
总结:文言虚词用法归类表示时间的虚词有频度虚词、时间点虚词、时间段虚词、时间序虚词以及时间段虚词。
每一类虚词都有其特定的用法和含义,在古代文言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虚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章中描写时间的表达方式,并更准确地解读其中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语义变化和语用功能
文言虚词的语义变化和语用功能引言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充当语法功能的词汇,其语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同时在语用功能上也具备着特定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文言虚词的语义变化和语用功能,希望能够对文言虚词的使用和理解提供一定的参考。
语义变化古代汉语中的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在语义上的变化示例:1. "之":在古代汉语中,"之"常用作表示关系、修饰名词等的虚词。
而在现代汉语中,"之"则代指某人或某物,用于表达替代、指示的意义。
2. "乃":在古代汉语中,"乃"常用于引出原因、表示结果等。
而在现代汉语中,"乃"则表示某个事实或真相。
3. "其":在古代汉语中,"其"用于代替或修饰名词等。
而在现代汉语中,"其"则表示所指事物的特定属性或特征。
这些例子表明,随着语言的演变和使用环境的变化,文言虚词的语义逐渐发生了变化。
语用功能除了语义变化,文言虚词在语用功能上也具备特定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的语用功能:1. "者":用于表示某个人或事物的身份、属性、职责等。
例如:"吾为师者",表示自己是教师的身份。
2. "乎":用于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
例如:"何乎高哉!",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赞叹。
3. "焉":用于表示地点、状态等。
例如:"天地之间,有焉者乎?",表示在某个地方发生了什么。
这些语用功能使得文言虚词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表示作者的情感、态度,或者强调某种含义。
结论文言虚词在语义变化和语用功能上都具备着特定的特征。
通过了解文言虚词的语义变化和语用功能,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中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及文言文断句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及文言文断句方法一、之1、作助词用。
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
例如:①菊之爱,陱后鲜有闻。
③水陆草木之花。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例如:①公将鼓之。
②久之。
③怅恨久之。
2、作代词用。
(可以代人,代事,代物)(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
例如:①具答之。
②亲戚畔之。
③彼竭我盈,故克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
例如:①渔为甚异之。
(3)作动词用。
相当于“到”、“往”、“去”。
例如:①辍耕之垄上。
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
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二、乎(1)语气词(一般用在句未):表提问或反问,也可表猜测、感叹。
如:①死国可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是亦不可以已乎!(2)介词(一般用在句中):类似于“于”的用法。
如: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颓然乎其间者三、者1、结构助词,译“……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语气助词,用在作主语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四、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的工具、物件、时间等可以译为“把”、“用”、“拿”、“在”、“从”等,或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译为“靠”、“凭借”、“根据”等。
如:(1)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2)虽不能察,必以情。
//策之不以其道。
——根据2、作连词,表目的时,可译作“(用)来”,“以便”;表顺接时,相当于“而”;表结果时,可译作“以致”;表原因时,可译作“由于”、“因为”。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示例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示例以一、介词1、表工具、手段、对象、身份:拿、用、凭着、凭借……身份、按照、把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用)将以.衅钟(用)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凭)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让)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把)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把、拿)2、表时间、处所:于、在、在……时候、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于、在)3、表原因:因、因为、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因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独是成氏子以.蠹,以.促织富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二、连词1、表目的:以便、来、用来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故推恩足以.保四海2、表结果:以致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相当于“而”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又,表并列)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表承接)樊哙侧其盾以.撞(表承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表转折)三、动词:用、认为、以为戒奢以.俭(用、行)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四、副词,通“已”,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附:1、固定格式:是以(是故):因此2、复习:第二册第20、23课中“以”和B111为一、介词1、表对象:给、替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替)君为.韩王送沛公(替)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替、给)2、表原因、目的:因为、为了、因此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因为)3、表被动:被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属今为.之虏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二、动词:做、治理、作为、当作、变为、成为、认为、是……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作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成为)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叫作、称为)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表反问,呢)附:复习:A96其一、代词:我的、自己、我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他们、他、她、它、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中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那、那些)其.为惑矣,终不解矣(那些)其.妻问所与饮食者(他的)兆冥有鱼,其.名为鲲(它的)问其.与饮食者(他—良人)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他们—九国)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其中的)二、语气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视情况译为:大概、难道、还要、希望,或不译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大概)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揣测:大概)吾其.无意于人世矣(表揣测:大概)其.孰能讥之乎(表反问:难道)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表反问:难道)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祈使:应当、一定)三、连词,放于句首,表假设:如果、假使;表选择:还是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如果、假使)其.如是,孰能御之(假如、如果)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是……还是;韩愈文章中此种用法较多,如《马说》《祭十二郎文》)之一、代词1、代人、事、物,常作宾语:他(他们)、她(她们)、我、你、它(它们)毕礼而归之.(他—蔺相如)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它—秦国)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我—廉颇)2、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样、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这)之.二虫又何知(此)二、助词1、结构助词,不译,或译为“的”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的)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甚矣,汝之.不惠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4、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用在某些形容词、副词、动词后,起调整音节的作用,不译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动词后)6、用在时间词后,不译久之.,目似瞑,意睱甚三、动词:到、去、往、到……去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到)附:复习:第五册第20课中“之”和E161而一、连词,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蟹六跪而.二螯2、递进关系: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3、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4、转折关系:但、但是、可是、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举类迩而.见义远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君子往而.臣不送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谓语,译为“地”或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摇尾而.求食老妇恃辇而.行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6、假设关系:如果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7、因果关系: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二、代词:你、你的附:复习:B114乃一、副词1、表时间、条件、情理上相承:(1)于是、就乃.令张良留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之1.指代(人称/物称指代)2.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3.结构助词(的)4.调整音节5宾语前置的标志 6.定语后置的标志7.趋向动词,表示前往,到而:1.表并列、承接2.表转折3.表假设4.表因果5.表修饰与修饰关系6.表人称,你(的),“尔”7.动词,好像(了解)[示例]军惊而坏都舍。
【解释:军队的惊呼声好像房屋倒塌的声音。
】真:1. 指代(人称/物称指代)2.表假设,如果3.表祈使语气,希望、请求,一定4.表规劝语气,还是……吧(委婉)5.表反问,难道则:1.于是,就2.表转折3.表假设,如果4.表判断,相当于“是”5.名词,准则【以身作则】6.量词,即“条”【学记三则】乃:1.表判断,相当于“是”2.表条件3.表转折,竟然、却4.表并列5.人称指代,你6.相当于“如此,这样”【示例】何乃太区区【解释:何必要这样】以:1.介词,凭着2.目的连词,用来3.“把,拿”4.“在”5.“按照”6.同“已”,停7.动词,用【示例】忠不必用,贤不必以【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8.动词,以为于:1.介词,凭借2.介词,顺着3.介词,通过4.介词,由于、因为5.名词,机会【示例】于今无会因【解释:到现在没有相会的理由】6.动词,沿袭然:1.指代,这样2.表转折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意动用法,以为……是对的【示例】成然之【解释:成名(认为)很对。
】焉:1.代词,相当于“之”2.兼词,于此3.表反问(在句首时)4.相当于“了”5.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何:1.代词,什么2.代词,怎么3.同“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示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345678910112020-03-23[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345678910112020-03-23[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
(《察今》)【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345678910112020-03-23[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