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祖国山河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祖国山河人教新课标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地的山河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通过这样的导入方式,我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展示完毕后,我将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讲授做铺垫。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结。首先,我将邀请学生代表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然后,我将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教学目标。通过总结归纳,学生将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作业小结
在布置作业环节,我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将包括阅读类似的文章、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山河的作文以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同时,我将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和答题技巧。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将涉及文章的内容、写作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方面。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文章阅读和讨论环节,学生将分组进行讨论,共同分析文章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情景创设法为教学策略之一。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各地的山河美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我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父母的爱”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父母的爱”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父母的爱”_人教新课标【本组说明】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父母的爱,是慈爱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舞;是严格的要求。

教材中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杰出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篇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一个“口语交际·习作”和“回忆拓展”。

以及同步阅读教材:《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摸索。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在线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组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盘点”、“交流平台”、“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来源:学_科_网Z_X_X_K]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杰出极了”和“糟糕透了”》《慈母情深》《学会看病》2.五年级上册语文同步阅读教材:《母爱风筝童话》《母亲的故事》《鼾声》《鱼头》《父爱安全网》《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妈妈的银行存款》《父亲的爱──勤俭家风》《秋天的怀念》《我的母亲》(节选)《父子情》。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出师表》《隆中对》《诫子书》《三国演义》》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知识和文学作品,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些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素质层次:大部分学生对于文学作品和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学习中。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阅读和写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教师的鼓励和引导。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和讨论中。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佳等。这些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管理和管理策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国志》:陈寿著,是一部完整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重要史书,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原著或相关节选,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一、教学设计意图动物是我们亲密的朋友,它们和我们一起组成了丰富、美丽、和谐的世界。

本组选编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策略为指导,以阅读浏览表为线,在体会每个动人故事的同时,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二、教学设计要点(一)群文议题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二)阅读材料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七单元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

(三)阅读目标阅读体会每个动人故事的同时,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感悟描写方法及表达作用,并学习作者的写法。

(四)阅读重难点1.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369与动物和谐相处。

2.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人与动物”这个单元的学习,看看作者是如何表达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

2.自主阅读,完成阅读表的填写。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速读四篇文本,完成“阅读浏览表”前两项内容的填写。

附:《阅读浏览表》题目体现动物内心的语段描写方法表达作用《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3.阅读分享,感悟描写方法。

小组内相互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

三上6单元《走进祖国山河》群文阅读 方案

三上6单元《走进祖国山河》群文阅读 方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组“祖国山河”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走进祖国山河——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美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西外小学校张国霜魏林张秋英赵世界李莎一、教学设计意图:本教学设计选择《香港,璀璨的明珠》作为基本篇目,将《海滨小城》《三潭印月》《红树林》作为补充阅读材料。

所选材料紧扣议题,通过学生熟读文本,在读中感受景物的美,并初步体会作者棉鞋景物的方法,在充满情味、语文味的课堂中培养爱国情感及语文素养。

通过课内学习,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在阅读方法上应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让课内外内容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具体教学设计要点:(一)议题:走进祖国山河——感受作者笔下的景物美(二)阅读材料:1.《香港,璀璨的明珠》(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课文)2.《海滨小城》(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3.《三潭印月》(鄂教版教材)4.《红树林》(北师大版教材)(三)阅读目标:1.能通过多种阅读方法,感受组文的特点,领略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能主动思考,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

3.利用课内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其余三篇文章,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

(四)阅读重难点:1.领略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

(五)阅读过程:1.谈话导入:回忆一下,作者是怎样把《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具体的。

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你发现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特点?2.学习《香港,璀璨的明珠》。

(1)自主默读。

①课文主要抓住香港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②勾画出你认为景物描写最美的句子。

③美读勾画出的句子,并说说体会。

(2)小组交流。

(3)全班展示(4)概括阅读方法(归纳主要内容—勾画勾画描写景物美的句子—抓重点词句美读,批注体会或提出问题)3.学习其余三篇选文。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导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导读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导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六年级上册教学导读本册教材按主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和艺术的魅力。

本册教材既有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中文质兼美、历久弥新优秀篇目,如《詹天佑》《穷人》《只有一个地球》《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月光曲》;又增选了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新,如《草虫的村落》《怀念母亲》《中华少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伯牙绝弦》。

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精选了律诗、词、散曲以及十四行诗、儿童诗、诗话等作为阅读材料。

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同时,设置的关于爱国主义(“祖国在我心中”专题)关爱他人(“心灵之歌”专题)环境保护(“珍爱我们的家园”专题)艺术情操(“艺术的魅力”专题)等方面的专题。

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编写的“感受自然”专题,大多有别于一般描写大自然的,想象丰富,表达方式独特,有的甚至有“物我两忘”之境。

对提高学生感受力,培养想象力有巨大促进作用。

上承五年级上册以人物为对象的专题“走近毛泽东”,本册教材编排了第五组“初识鲁迅”。

鲁迅既可谓文坛巨匠,又可谓一面民族旗帜,能借助文质兼美的一组课文,让小学生尽己所能地了解、认识鲁迅,其意义不言而喻。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本册单元整合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扩大阅读量、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老师在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时应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主,用“知识树”“阅读浏览表”“五步教学”这样的方式教改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对某些感兴趣的话题或深刻的语句做一些探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群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群文阅读“父母的爱”教学设计建峰小学:李再刚【本组说明】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关爱中逐渐长大的。

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

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

《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学会看病》记叙一位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教学这几篇课文将让学生看到父母之爱的一个个侧面,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细心品读必将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同步阅读教材:《母爱,我一生的感动》节选自朱自清的《背影》这两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让人感动,引人思考。

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

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本组设计是在学生学习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盘点”、“交流平台”、“积月累”和“课外书屋”2课时之后进行的一次整合、拓展性主题提升性学习。

设计理念: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使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单元整组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详细教学设计加板书加表格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单元整组群文阅读公开课一等奖详细教学设计加板书加表格

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单元整组群文阅读议题:藏在画面里的爱教学目标:1、通过浏览、寻读、批注、朗读、对比读等阅读策略让学生寻找爱的画面,感受父母深深的爱。

2、学生初步学会用表格来梳理课文,用思维导图来梳理不同方面的内容,了解写出父母之爱的不同方法。

3、方法迁移,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调动感官多角度观察人、多角度描写人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孩子感悟深情,并了解深情背后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孩子把表达爱的手法内化为自己的方法。

课前交流:孩子们,坐的可真端正啊,古桥的孩子习惯真好。

上课之前,我想做个小调查。

喜欢看书的孩子请举手。

喜欢看什么书呢?短短的交流让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爱看书的好习惯。

好,上课。

一、导课——想画面,感深情,诵古诗,揭议题。

环节目标:通过对《游子吟》的回顾,创设温情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初识从画面中感受爱的方法,揭示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孩子们,在读书时,你是更喜欢先看文字还是看插图呢?(生:文字。

)师回答:是的,文字,是表达情感最细腻最真挚的方式。

(生:图片。

)师:是的,图片带给我们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幅图片。

从这个画面里,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在为孩子缝衣服)你从人物和事情来描述了这幅画面,很不错。

你可以从情感上来描述一下吗?你想到了什么?我想到了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

看来不少同学和我所想是一样的。

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诵这首充满爱的诗歌吧,一边朗诵一边想象这动人的画面。

听完大家的朗诵,我发现母爱就在临行密密缝的动作里。

在文字,总有一些爱的画面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六单元的几篇文章,去品味藏在画面里的爱。

(板书议题:藏在画面里的爱)带着感情齐读我们今天群文阅读的议题。

二、自读三篇、完成表格、合作交流并汇报——定格爱的画面,感受爱的深情环节目标:用在《游子吟》的画面里感悟深情的方法,采用寻读、批注读、梳理内容等方法让学生抓关键词句,细细品味母爱的深情,创设温暖情境,并引导孩子对写出爱的方法有个初步的认识。

走进群文阅读,领略群文魅力——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小记

走进群文阅读,领略群文魅力——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小记

走进群文阅读,领略群文魅力——群文阅读主题教研磨课小记金秋十月,我们学校宣布本学期开展主题教研成果展示活动,语文组的教研主题是群文阅读,11月初开始正式比赛。

经过紧张忙碌的研课、磨课、备赛、赛课,活动已落下帷幕,但留给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下面以一篇随笔,小记我们三年级团队的研课收获。

一、初尝群文,如履薄冰我们的研课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反复研讨,确定议题“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之所在,没有适宜的“议题”就没有高效的“群文阅读”。

从选题开始,我们就经历了波折。

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习作单元的“细致观察”为议题,是因为三年级孩子刚接触习作,还像无头苍蝇摸不着头脑,正好借此机会,我们希望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观察的方法,为指导孩子们习作服务。

但是经过试课我们发现,对三年级孩子来说,阅读速度、识字量、写作速度等都是他们语文学习上的一块块“拦路石”,而我们的主题又是“群文阅读”,我们没办法用几篇阅读材料就把观察的方法讲懂讲透,孩子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阅读几篇文本后,感受作者的观察方法,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上。

而且这样的课没有群文阅读的味道,与常规的习作指导课区别不大。

所以,我们只能摒弃原来的议题,另立炉灶。

在请教了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后,我们重新开展研讨,转变思路,找到了新的议题——“童话中的反复”。

(二)精心选文,确定目标我们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以“童话中的反复”为议题,以梳理故事情节结构图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探究童话故事反复结构的特点,培养阅读兴趣、积累阅读方法、不断提高孩子们阅读水平和习作水平,实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通过查阅资料,结合本学期的教材,决定以统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切入点,带读两篇选文《小壁虎借尾巴》和《田鼠太太的项链》。

由于三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的习作目标是编写童话故事和续写故事,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们把这次群文阅读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借助结构图进行比较性阅读,发现童话故事中的反复结构,并了解反复结构基本特点。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群文阅读~走进田园古诗词》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群文阅读~走进田园古诗词》教学设计

《走进田园古诗词》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群文阅读霸州市煎茶铺镇赵各庄学校张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古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学习阅读古诗词的方法,为课外积累古诗词打下基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习阅读古诗词的方法,为课外阅读积累古诗词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2.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阅读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课件配乐出示一组田园风光图片,把学生带入到乡村田园生活的情境中来。

)你能看出这是哪里的风景吗?(乡村、田园)我国古代的许多大诗人也非常喜欢美丽的田园风光,他们长期生活在乡村,并创作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田园古诗词,去感受浓浓的田园诗情,共同探讨学习田园古诗词的几种方法。

(二)学习过程:引出学法:抓诗眼1.课件出示《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提问:《乡村四月》,从哪里可以看出乡村人的忙碌和勤劳?(才了蚕桑又插田)哪个字?(才、又);《四时田园杂兴》,从哪可以看出人们的繁忙呢?(昼出耘田夜绩麻)哪个字?(昼、夜)孩子们呢?(也傍桑阴学种瓜)可以看出孩子们什么特点?(天真、可爱、勤劳)哪个字?(也、学)2、体会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3.练习“抓诗眼”(过渡:乡村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也正是这紧张和忙碌换来了丰收的喜悦。

)课件出示《游山西村》《过故人庄》问题:(1)从哪些“诗眼”可以看出这是丰收的年景和乡村人的好客?(2)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引出学法:想画面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生自由回答)1.师适机出示课件村居图和宿新市徐公店图,引导学生根据图画回忆古诗。

2.课件出示古诗《江畔独步寻花》,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中想象画面。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提炼的群文阅读议题:聊聊现代高科技的利与弊【组文理念】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以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神奇的科技”这一主题为依据,提炼出“聊聊现代高科技的利与弊”为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结合文本《果园机器人》为阅读重点范文,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教给学生默读、浏览、扫读、并勾画、批注等阅读方法。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我们的新老师》、《神桥》、《神奇的音响》等篇目的阅读,把相关的阅读方法运用、渗透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目标】这一群文阅读议题我们要达成的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单元主题阅读,让学生了解现代飞速发展的科技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现代高科技产品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弊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热爱科技、好好学科学用科学,将来有效利用科技克服弊端,用高科技造福人类。

2、引导学生在课内阅读之后提炼阅读的方式方法,并结合课外阅读材料,把相关阅读方法应用到阅读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群文阅读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想】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思想为指导,以知识树为线,通过“课内带课外”的方式,重点回顾《果园机器人》一文,让孩子们从中提炼阅读方法,将其应用于课外文章的阅读,提高阅读效率,让孩子们愿读、会读,交流分享阅读成果,开拓视野,发展思维,让学习内容及方法相互渗透,有机整合。

我的教学设想如下:一是以鲜活的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多媒体电视、空调、全自动洗衣机……)巧妙激发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奇妙产生探究兴趣。

二是教师相机引出本次阅读议题(聊聊现代高科技的利与弊),再结合单元主题回顾四篇文章,让学生总结、交流读文收获。

并分享学生了解到的科普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三是在教学中,重点结合《果园机器人》引导学生运用默读、勾画、批注,完善阅读卡,最后进行展示交流。

四是再一次总结提炼出有效的群文阅读的方式方法后,接下来出示三篇自主阅读材料《我们的新老师》、《神桥》、《神奇的音箱》,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和交流提示,把老师教给的群文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学生再一次把阅读的方式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巩固和深化,便于学生今后的有效阅读和自主阅读。

第六单元《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六单元《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中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高考在人物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也在这两方面。
3.人形象的作用
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
通过这个人,衬托、反衬或者补充了主要人物。
(2)祥林嫂做事时的状态:
学习活动三:探究谁是残害祥林嫂的罪魁祸首 丁玲曾经评价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痛苦。”那么,究竟谁是“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呢?是谁将这个原本勤快踏实的女人一步步推向死亡深渊的呢?(1)列出嫌疑人的名单,记录其形象及行为。
三 样 眼 神
细节描写
眼睛的描写反映祥林嫂不幸的遭遇、内心的痛苦和她的精神的巨大变化。
三 样 眼 神
细节描写
请找出文中集中描写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分析作用并概括祥林嫂的形象
次数
脸色
两颊
眼睛
衣着饰物
精神状态
1
2
3
青黄
红的
顺着眼
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虽贫困但还有活力,对生活抱有希望
二、人物
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因而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
常见题型: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某个人物形象。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5.探究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社会价值
这个人可能是全文的线索(穿针引线)或者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增加真实感)。这个人的某种行为推动某一情节发展或者带来什么样的结局。这个人的出现可能使情节出现波澜,避免平铺直叙。

二年级群文阅读《大自然的秘密》教学反思

二年级群文阅读《大自然的秘密》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组“大自然的秘密”
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出发,通过“一段带多段”,由扶到放,分层推进,体会利用抓关键词句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首先,我指导学生阅读《雷雨》,让学生学习“雷雨前”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雷雨中”“雷雨后”的片段,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感受分析;然后让学生“细雨”“阵雨”“暴雨”这三个文段,感受抓关键词句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从“读段”到“读整组单元的课文”,在课堂上,我对学生阅读策略进行积极引导,我让孩子阅读本组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太空生活趣事多》既是大自然的启示的阅读,也是对感受抓关键词句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体会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这样才能促使它们打开阅读之门。

但是还有不足之处:课堂上没有留足充裕的时间让孩子阅读,去感受这种方法带来的便捷和愉悦。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乡村”教学设计ppt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乡村”教学设计ppt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想象到 (
), )。
我们用指甲在瓜中间掐一道印子,左手 托住,轻轻用右手掌打几下,瓜应声一裂 两半,果然是沙瓤。
பைடு நூலகம்
乡村生活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周凯麦哨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炎夏说瓜古诗词三首忙碌悠闲生活情趣牧场之国美好祥和和谐静谧天窗简单神奇故乡的芦苇乡村生活乡村生活无与伦比自在欢快魂牵梦萦青青的芦苇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姑娘躲藏在蜿蜒扭曲的小河腹地恣肆地和风嬉闹搅乱着一池的清澈
乡村生活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 周凯
《故 美好祥和 《天
乡的 芦 苇》 魂牵梦萦 窗》 简单神奇
《牧场之国 》
和谐静谧 《古诗词三首 》
忙碌悠闲
《麦
哨》
自在欢快
乡 村 生 活
《炎

说 瓜》
生活情趣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 荚》
无与伦比
青青的芦苇,就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姑 娘,躲藏在蜿蜒扭曲的小河腹地,恣肆地 和风嬉闹,搅乱着一池的清澈。
眼前这片芦苇林,这些沉默的精灵, 又何故让我如此魂牵梦萦,到现在我依然 不得而知。

群文阅读“六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群文阅读“六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群文阅读“六步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合江县人民小学校吴艳梅魏小兰李洁2013年3月,我们学校被泸州市教科所确定为十所群文阅读实验校之一,由此拉开了群阅研究的序幕。

老师们在我校课题《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下,尝试各种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大量课堂教学实践,老师们的感觉是:群阅教学,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我们结合学校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就如何让教师轻松地驾驭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读“群文”,提高儿童阅读量为宗旨,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提炼出了“群文阅读六步式教学模式”。

在网络上搜索该词条,几乎找不到。

这个方案实施前,老师们苦于找不到教学模式,曾采用过四川省德阳市教科所冯学敏提出的“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中提到的“五步教学法”。

但是它更多的适用于课内单元主题的归纳与同步拓展中的文章相结合的学习。

而我们研究的群文阅读教学更多是课外文章的组文。

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我校语文教师指导儿童进行大量课内外阅读的最有效的课内教学形式。

一、提出这一模式的问题背景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14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们认识。

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1、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和平时的阅读教学差不多。

老师们仍然存在精讲细读,不停追问的现象,致使最终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外阅读缺乏指导。

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老师更多的只是布置,而缺乏具体的指导。

老师仅仅停留于说教式的宣传、鼓动,而没有系统、科学、理性的思考,又没有尝试有效、多元、丰富的阅读推广办法,而真正能养成自觉阅读习惯的儿童是不多的。

3、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自主活动较少。

老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

4、教师课堂组织的活动不清晰,有时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没有一个整体的设计和规划。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走进西部”教学设计高新区第一小学胡梅【本组说明】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1.鲁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补充课文:《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谈话孩子们,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

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让我们先回顾第一组学过的课文,(CAI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学生说出这一单元的主题“走进西部”。

)今天,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走进西部”几个字)再次走进西部去感受那里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西部的历史文化、学习建设者们的无私奉献。

相信你们会用精彩的阅读交流,让这棵大树长出茂盛的枝叶,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主题回顾孩子们,我们随第一组课文走进西部,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你还想再次走进西部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知识树)《草原》:风光秀丽《丝绸之路》:灿烂辉煌《白杨》:无私奉献《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创造奇迹三、阅读概览1.(过渡):在同步阅读教材中,也选编了几篇以走进西部为主题的文章。

前几天,我们重点阅读了四篇(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题目:《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

老师还请同学们填写了《群文略读记录表》。

现在,请把你的阅读体会和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交流。

(小组交流,老师巡视)附(群文略读记录表)2.这几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

(学生交流,概括出文章的梗概,教师引导并提炼出关键词。

)《黄河魂》:“我”看到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整个身心融化进壶口瀑布中去了,它所向无敌,无坚不摧,势不可当,博大精深,仿佛要把我给吞没了。

(关键词:磅礴气势)《神秘的罗布泊》:曾经令人叹为观止的绿洲文明居然消逝得无影无踪。

(关键词:神秘消逝)《绿色的宣言》:荒凉、贫瘠、寂寥的戈壁滩,星星点点的绿色在闪烁,她们绽吐着希望的色彩,透露出生命的信息。

(关键词:顽强蓬勃)《藏羚羊过马路》:“我”目睹了藏羚羊过青藏公路的全过程,看到了藏羚羊迁徙中能面对青藏高原最恶劣的自然环境,却面对一条人类构筑的公路那样恐惧、悲伤、软弱和绝望。

(关键词:敬畏生命)3.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得认真,体会得也很深刻!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棵知识树,这八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动人的民族风情以及大自然引人的神奇魅力,你们的学习体会已经让这棵知识树枝繁叶茂了。

四、片断分享孩子们,当我们随着课文走进西部时,一定有不少地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给大家读读你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也给大家分享分享你喜欢的理由。

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邀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但是在你读之前,请邀请大家把书翻到最你最喜欢的地方。

(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体会。

)1.《黄河魂》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

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

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霎那,争个你低我高。

来了!来了!呼啸着、拥挤着冲锋在前的惊涛,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壶口。

就在前面的一排巨浪刚刚冲来的一瞬间,后面的一排早已接踵而至。

雷霆万钧的冲击力,足以所向披靡,那紧随其后的更是势不可挡。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轰隆”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前呼后拥的千万条巨龙,齐刷刷地跌进深渊……震耳欲聋的雷声还在轰鸣,紧接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又已炸响。

跌落深渊的巨龙,拼命挣扎着、蜿蜒着,企图跃出深渊。

可跟踪而至的后来者,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猛冲下来。

在山呼海啸般的轰鸣中,无数的断鳞残甲,化作腥风血雨,从深渊中升腾,如同一股强劲的龙卷风,冲天而起,扶摇直上……(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壶口瀑布的势不可挡和排山倒海的磅礴之势。

)2.《神秘的罗布泊》在罗布泊,8级以上的风每年多达80次。

狂风突袭时,黄沙滚滚,流动的沙垄、沙丘翻滚向前,沙粒漫天飞舞,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沙尘暴遮天蔽日,侵扰着许多地区,并且已殃及首都北京。

有一种黑风暴,在罗布泊腹心地带形成,它卷起黑色的碱土,像恶魔一样在这死亡之海上游荡。

当匈奴的铁骑踏入罗布泊地区时,楼兰人大约建国400多年了。

他们在这里建设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绿洲文明。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麦浪翻滚,牛羊成群。

楼兰城就建立在罗布泊的西面,城内绿树成荫,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成为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当时的楼兰是兵家必争之地,整天狼烟四起,白骨遍野,楼兰城就像一个煎饼,经受着匈奴和大汉的双重炙烤。

然而接连不断的战火和地貌的变迁,使楼兰城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

公元3世纪左右,流入罗布泊的塔里木河,其下游河床突然被狂风吹来的沙尘淤塞,河水被迫改道南流。

从此绿洲得不到水源灌溉,草木枯死,人口迁移,昌盛的楼兰城也神秘地失踪了。

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罗布泊消逝了,你心情怎样?(罗布泊的消逝都是人为的,是战争造成的,是人内肆意破坏大自然的结果,并不是神秘消逝,我们的心情沉痛、遗憾、失望,同时我们也强烈地希望罗布泊的神秘消逝能唤醒无知的人内,真正的应该保护大自然了,不要再破坏绿洲了……)3.《绿色的宣言》一大片一大片灰黄单调的色彩,在车窗里向后倒退,向天边延伸,遥远的天边,起伏着寸草不生的秃山,那暗红的色泽和奇特的形状,竟使人联想到了月球和火星……(这句话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大戈壁的气候恶劣。

)灰黄中,突然闪出几星浅绿!尽管绿得可怜,却使我的眼睛发亮了。

在这片无边无际的荒滩上,原来也有生命。

星星点点的,绿色在不断地闪烁,它们改变了戈壁滩的可怕的形象。

在冒着青烟的沙砾中,在龟裂的土壤里,在那些不知从哪里飞来的大石块下,它们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纤长的枝条,无拘无束地向四面八方伸展,枝条上绿色的利刺和小圆叶,骄傲地在烈日和热风中摇曳……(尽管在那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星星点点的绿色在不断地闪烁,它们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它们改变了戈壁滩的可怕的形象。

)哪里有戈壁滩,它们就在哪里出现,不管风沙多么狂暴,不管炎阳多么严酷,它们顽强地在荒芜中绽吐着给人以希望的色彩,透露出生命的信息。

(恶劣的自然气候,刺棵子却遍地生根、发芽……从不向人们、向大自然索取什么,只是默默地奉献,只是顽强地绽吐着希望的色彩,透露出生命的信息。

)我看见它们在骄傲地微笑,我听见它们在骄傲地唱歌。

面对广阔而又无情的大戈壁,它们能不骄傲么!它们在用那星星点点的绿色向世界宣告:生命,是无法战胜的!(从朗读中感悟生命是无法战胜的。

)4.《藏羚羊过马路》每当公路上汽车呼啸而过时,靠近路边的羊群就赶紧掉头逃离,待汽车走远,再接近公路,汽车来了再跑。

来往无数次后,繁忙的青藏公路终于有了暂时的平静。

一只胆大的母羊爬上了两米多高的路基,站在路边四周张望,跟在后面的羊群不知何故,突然又吓得掉头狂奔。

那只在公路边上的母羊没有胆怯,稳稳地站在那里。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羊群很快就止住了奔跑,又都掉头走向公路,有更多的藏羚羊站到了路基上。

还是那只胆大的母羊率先踏上了黑色的沥青路面,但它的动作格外谨慎缓慢,每一步都在试探,就像是在走钢丝,或是踩着湍急溪流中的石块,或是走在滚烫的炭火上。

大部分藏羚羊越过了公路,剩下几只小羊实在是连走上路基的勇气也没有,望着公路另一侧的羊群,绝望中向着相反的方向跑去。

突然间,走过公路的羊群中有3只母羊扭头返回,又艰难地越过公路,向逃走的羊群追去,原来这些母羊的孩子没有过来。

它们很快追上各自的孩子,并带着小羊再次接近公路,其中两只母羊成功带领自己的孩子跨过了公路,追上羊群。

最后一只小羊站在路基上,怎么也不敢踏上黑色的路面,任凭母亲来回在公路上引导、鼓励。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最想说什么?五、主题拓展今天我们不仅复习了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还重点分享了同步阅读上的四篇文章,通过画知识树的方法把走进西部这个主题呈现了出来,你们看,知识树现在已经是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

其实,西部的美丽风景,人文奇观、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远远不止这些,你能把你知道的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交流关于西部的资料(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搜集有关资料。

)2.小结:走进西部,无需用语言描述,无法用文字记录,你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听、用心去想……(播放音乐《青藏高原》)3.结束语:在这里,你已经和天地连在一起,雪山顶上你感到与雄鹰一起在翱翔,草原上你可以放开身心尽情呼唤……远处不断传来藏人的歌声,片片白云在你头上轻轻抚过,阵阵微风吹起你的头发,阵阵清香悄悄钻进你的心肺,你会醉,会为这里的山水而醉,会为这里蓝天白云而醉,会为这里的民族风情而醉,会为这里的历史文化而醉,会为这里美丽的传说而醉,会为这里可爱顽强的生命而醉……附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