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7.3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d366d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3.png)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考点中国的地理差异1、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
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2、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里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非季风区大致包括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限大致通过(秦岭)和(淮河),与一月(0)度等温线和(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4、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
北方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南方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5、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地形多为交错分布的(平原、丘陵、盆地和高原)。
6、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北部。
气候以(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东部高原以(草原、荒漠)景观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积(沙漠)分布,只有盆地边缘出现星星点点的(绿洲)。
西北地区河流很少,而且多为(内流河)。
7、青藏地区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气候以(高寒气候)为主;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8、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牧场和主要畜种有各具特色。
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臧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的畜种。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b5de8faeaad1f346933fc2.png)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 秦岭—淮河线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
安徽省-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理 湘教版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
![地理 湘教版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4167cf6137ee06eff91852.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要点第一部分中国的主要产业一、我国的农业1、农业及其主要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⑴、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副业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种桑养蚕、栽培茶树的国家。
2、农业取得的成就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3、粮食作物的分布⑴、北方—小麦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4、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
②、技术要求高。
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
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
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主要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饮料作物的分布主要农产品出口基地和商品粮基地①、农产品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江淮地区、珠江三角洲。
②、畜牧业分布:农耕区畜牧业的牲畜占主要(80%)5、新型农业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
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6、畜牧业分布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④、宁夏牧区——滩羊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中国的工业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b195540b1c59eef8c7b4d1.png)
八·下1、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均为东西走向),秦岭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关中平原,南侧是汉水谷地,主峰是太白山。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 月 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降水)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海拔)3、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面积占 20﹪,人口占 40﹪。
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4、北方地区年降水量:400-800 毫米。
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主要作物:长城以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长城以南(冬小麦、玉米、棉花)。
耕地类型:旱地为主。
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属温带季风气候,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等。
地方特产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5、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
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
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北方地区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产区。
特大型油田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长庆油田(1/2 )。
山西出产煤炭最多。
新兴的能源矿产基地是山西榆林。
北方地区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6、南方地区是指秦岭- 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面积占25﹪ . 人口占55﹪。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3861af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8.png)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经过★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划分了我国东部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北侧秦岭—淮河南侧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情况结冰不结冰年降水量<800mm >800mm干湿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温度带暖温带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作物熟制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两熟到三熟主要经济林木苹果、柿、枣柑橘、柚、茶叶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P4 5-8图)★界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划分了东南半壁、西北半壁) P5 阅读秦岭—淮河线(在东南半壁划分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青藏高原边缘线(大致将西北半壁划分出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400mm等降水量线,是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主要分界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需要掌握:(1)秦岭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秦岭的阻挡作用;(2)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主导因素:降水(3)青藏地区与其它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地形因素。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比较表格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位置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所临海洋渤海、黄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地形特征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复杂,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河流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主要矿产煤、铁、石油有色金属主要能源煤、石油水能经济特点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海南省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沪宁杭工业基地: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主要农作物小麦、花生水稻、油菜主要水果苹果柑橘特色产品东北三宝等热带经济作物:橡胶、剑麻等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传统运动项目溜冰游泳传统住宅特点火炕(防寒保暖)竹楼(通风散热)知识点:北方:①主要矿产:石油:大庆(黑龙江)、胜利(山东)煤矿:山西大同、陕西神府②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我国森林资源的宝库)③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方:①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②海南岛、雷州半岛和云南南部是我国热带作物主要产区。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e483e1804d2b160a4ec08f.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湘教版第五章中国得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得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得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得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得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得主导因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与其她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与人口:面积约占全国得20﹪,人口约占全国得40﹪、3、地形:以平原与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
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
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
11、耕地类型:旱地。
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13、主要矿产地: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
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
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得中原油田。
安徽省-淮北煤矿。
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与山东半岛工业区。
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重点知识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7556c74a98271fe910ef979.png)
1、南方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地形: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气候: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2、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自然原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利用3、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在河谷地区的原因?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光照充足,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自然条件: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科技水平高,商品率高。
5、为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提合理的建议。
发展观光旅游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资源勘查力度,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加快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提高资源开采和加工水平。
6、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临近港澳及东南亚,海陆交通便利,著名的侨乡,丰富低廉的劳动力,低廉的土地租金,国家的优惠政策。
7、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地势低平,气候湿润,土地肥沃,河网纵横。
社会经济条件(人文条件):人口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科技水平高,经济基础雄厚。
8、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⑴长江冲击而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耕条件优越。
⑵长江为沿岸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运和丰富的水源⑶长江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
⑷长江沟通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丰富地区,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9、关于建设“两型社会”,你应该如何做?节约水电,垃圾分类投放,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少用或者不用一次性制品和塑料袋等。
10、①台湾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气温:中间低,四周高。
(中间为山地,海拔高)降水:东多西少。
(东侧有山地的迎风坡)②台湾季风气候界线向南弯曲的原因?中东部为山地,海拔高,气温较低。
(以上均为地形地势因素)11、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稳定的灌溉水源。
(影响棉花种植空间分布的因素是:灌溉水源和热量)12、①贵州省水土流失、石漠化治理的措施?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坡耕地改梯田②贵阳“寒暑适中”(或昆明“四季如春”)的原因?(纬度)位于亚热带,纬度较低(海拔)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1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将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滥砍乱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生产建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a11e8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6.png)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感悟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3.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
2.了解珠江三角洲区域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分析与评价区域地理位置方法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1.珠江三角洲作为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地理位置。
2.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几个城市的图片,教师提问它们连接起来将构成怎样的几何图形?你了解这个地方吗?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它。
学生听、回答二、提出问题学生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_______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与_______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形以_______为主,气候类型____________,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珠江三角洲区域:以___________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是由珠江沿岸的_____、_____、佛山、_____、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_______。
它的范围比珠江三角洲。
学生小组探究1.多媒体展示“珠江三角洲”位置图,让学生读图独立思考,用抢答的方式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范围,教师总结并指出最早回答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151083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0.png)
湘教版初二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地理教材的名目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名目能尽可能展现出历史教材的体系,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尽快地把握教材大体内容,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伙儿精心举荐的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名目,期望能够对您有所关心。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名目湘教版
第五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六章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第二节东北地区的人口和都市分布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第一节香港专门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
第二节澳门专门行政区的旅行文化特色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第四节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第五节长株潭都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进展
第一节北京市的都市特点与建设成就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进展
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爱护与资源利用
第五节黄土高原的区域进展与居民生活
第九章建设永续进展的漂亮中国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知识点整理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积温
积温:把10 ?C连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合,叫做活动积温。
2、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名称与分布
寒温带:黑龙江的漠河一带地区
中温带: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
暖温带:华北大部、秦岭-淮河以北、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新疆南部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宽敞地区
热带:云南-广东-台湾南部、海南岛及南海诸岛
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青藏高原大部。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b92d03dbb68a98271fefaa3.png)
湘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限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秦---淮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河湖: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湖、呼伦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蒙古族、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b78c6b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a.png)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与淮河秦岭与淮河是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包括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和江苏。
这个区域的降水量线为800毫米,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也是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的分界线。
这个区域的1月等温线也经过此线。
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线在这里,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也在这里。
四大地理区域名称是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秦岭与淮河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也是这个区域的分界线。
温带落叶阔叶林是这个区域的主要植被,旱地是主要的耕地类型。
这个区域的土壤包括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黄土高原的黄土。
这个区域的特产包括东北三宝、洛阳牡丹和兰州白兰瓜。
这个区域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古代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
这个区域的资源非常丰富,包括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
工业基地包括___、___和太原、西安、兰州等工业中心。
这个区域也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如华北的旱情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第二节南方地区南方地区包括秦岭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
这个区域的地形是西高东低,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交错分布。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这个区域的主要植被,平原地区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水田是主要的耕地类型,这个区域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南方地区的商品粮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南方地区的热带作物基地。
这个区域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包括钨、锡、汞、铅锌矿等。
旅游资源也很丰富,尤其是云南。
工业基地包括___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第三节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以西的地区,以藏族为主(___)。
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因为它的高寒气候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容易受到破坏。
这个区域的资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铁等矿产资源。
工业基地包括宁夏银川和甘肃兰州。
湾地区自然环境气候: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降雨充沛自然景观:海岸线长,山水相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系统河流:多山地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稻米、茶叶、水果、花卉等渔业资源: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以及台湾海峡和南海的渔业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日月潭、阿里山等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发达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等文化特色:台湾文化独特,融合了中华文化和南岛文化的元素,如台湾庙会、客家文化等。
8年级地理下册 湘教版 复习知识点
![8年级地理下册 湘教版 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2f0cd916bec0975f465e2b2.png)
第一章一、农业——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的部门: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
2、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子、水果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农业存在问题:农业的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结构不合理,生产水平低。
4、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
5、发展新型农业、外向型(出口)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6、粮食作物的分布:南方种植水稻,主食是米饭,北方种植小麦,主食是面食,粮食作物的集中产地是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等。
7、我国的经济作物有:纤维作物。
主要产区是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疆是绒棉主产区;油料作物:花生主要生产自山东河南,油菜主要产自长江流域;糖料作物:甘蔗产自华南和四川盆地,广西为最大产区,甜菜产自黑、吉、内蒙古和新疆;饮料作物:茶叶主要分布在南方的丘陵、山地。
闽、浙、云是主要产区,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自华南地区。
8、我国的四大放牧区是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农耕区畜牧中,生猪的主要生产去有四川、湖南、河南等。
二、工业——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我国工业中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现已初步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内地工业有了长足发展,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2、我国三大能源:第一大能源是煤炭,第二大能源是石油,第三大能源是水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山西省的煤炭产量最多。
我国现在最大的产油基地是大庆,而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工业的龙头,我国水力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3、我国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焦炭资源,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我国的钢铁工业基地有东部沿海:鞍山、本溪、京津唐、上海;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4、机械工业是我国主要的制造工业部门之一,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主要分布在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
5、我国的纺织工业已经形成棉、毛、丝、麻纺织和化纤等完整体系,其中棉纺织业最重要,棉纺织工业具有都分布在棉花产地或沿海、沿河流、沿铁路的特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讲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c94588f451e79b89680226a5.png)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领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时间采用“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2、我国共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是新疆,面积最小的是澳门。
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1)分布:(空间上)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降水集中在夏秋两季,年际变化大(南小北大)3、我国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夏季风盛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冬季盛行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西北风夏季风的进退:推进迟缓,徘徊在南方——“南涝北旱”;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北涝南旱”5、我国的气候灾害寒潮:急剧降温、霜冻、大风和雨雪天气;梅雨: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即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间为6月初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集中分布在西北、北方地区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7、8月),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洪涝: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此时降水多。
干旱: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西北和华北地区最为严重洪涝和干旱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1、外流河: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珠江、辽河、黑龙江、淮河等。
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2、水资源:河流水和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其中农业耗水量最大。
分布:南多北少。
(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目前我国正在建设中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a7d1181b4daa58da1114a09.png)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 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1.(1) 地方 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 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 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5)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 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 线(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 界线(8)黄河流域与长江 流域分界线(9 )水田与旱 地分界线 (10 )北方地区 与南方地区分界线2. 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 的地理差异河流封冻状 况温度带 干湿状况 年降水量 气候类型 主要粮食作 物主要经济作 物 主要经济林 木 主食主要运输方 式民居特点(二) 四大地理区域1. 分界线:秦岭一淮河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 高原边缘线 2.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 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3. 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 (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1. 位置:秦岭一淮河以北, 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 安岭以东。
2. 面积和人口 :面积约占全 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 40 % .3.地形:以平原和高 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 风气候5. 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6. 商 疋岭、长白山封冻8. 年降水量:400-800作物温制、长温以北一年 长城_ ,润地区小米玉米、 大豆、甜菜、棉毫米苹果东柿—兖州 枣利油田、招远金矿 ―平顶 、与河南省 甘田O 公路安 ~ 、坡度 14. |工业区:东北重丄业区、 京津唐丄业区和山东半岛 工业区。
15. 工业中心:太原、郑州、 西安、兰州等。
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 洛阳、幵封。
.南方地区I. 位置: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 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 % .人口约占全国的55 % .3. 民族:本区拥有 30多个 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 最多的省区。
4. 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 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 南丘陵。
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复习资料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复习资料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3cbd3c866fb84ae45c8d71.png)
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复习资料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复习资料湘教版1、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是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2、珠江三角洲周围是丘陵、山地,中部除少量低山外,大部分是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里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丰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3、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广州别名羊城,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广州是著名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首位。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港,广州白云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5、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6、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7、港珠澳大桥以公路桥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于2009年12月动工兴建,预计2015年建成通车。
在大桥建后,从香港到珠海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个多小时缩短为半个小时左右。
港珠澳大桥的兴建,加强了珠江口东岸与西岸的联系,有利于形成深港、广佛、珠澳核心都市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精选全文完整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91a30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走向和流向:均为 东西 方向 通过的主要行政区: 甘、陕、豫、皖、苏 ① 1月0℃ 等温线经过此线② 800mm 等降水量线经过此线 ③ 旱地与水田 的分界线 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 的分界线⑤南方与北方 的分界线⑥ 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 的分界线⑦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的分界线 (参考课本第77面表格)名称: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界线:秦岭-淮河、400mm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概况:位置、范围、面积见书了解地形:平原、高原为主(尤其平原广阔)自然环境特点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土壤:东北平原的黑土和黄土高原的黄土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温带水果:苹果等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二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 旅游资源:名胜古迹众多,如古代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开封)资源丰富 煤:山西最多,有我国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矿产资源 石油:五大油田-大庆、胜利、辽河、华北、中原铁: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等工业: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太原、西安、兰州等环境问题: 华北的旱情、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概 况 : 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范围、面积略地形:西高东低,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主要地形区) 自然环境 气候: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景观:平原地区有典型的 南国水乡特色 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农 业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热带作物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丰富 锡—云南个旧 锑—湖南锡矿山 铜—江西德兴 资源丰富钨—江西大余汞—贵州铜仁 铅锌矿—湖南水口山旅游资源:云南能源资源:水能核能(核电站)工 业: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概况: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以 藏族 为主(信仰佛教)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 高寒珍希动物的保护:藏羚羊、雪豹、野驴河流源头环境的保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黄河、长江、澜沧江)农业生产条件:低温,光照强、温差大 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农业主要分布区: 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聚宝盆”,有丰富的 钾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太阳能(空气稀薄)、水能、地热能(板块交界处)等丰富旅游资源:拉萨的 布达拉宫 是藏传 佛教 圣地公路:以拉萨为中心的 新藏、青藏、川藏、滇藏、中尼 公路青藏铁路 (北段:西宁-格尔木 南段:格尔木-拉萨)航空:以 拉萨 为中心的航空网范围、略2/3,少数民族主要是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地形:高原、盆地为主(新疆“三山夹两盆”)气温:温差大(气温变化剧烈),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降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自然景观:从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 主要自然特征: 干旱 分布:内蒙古大草原、天山牧场、河西走廊 牧业 问题: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严重。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5fbcc177232f60ddcca1c3.png)
欢迎阅读页脚内容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二.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剑麻、矿产资 湾日月潭等 四.西北地区 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 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成因: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江三角洲”。
2.位置及重要性: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南部沿海地区,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是中国的“南大门”。
3.地形:以平原为主。
4.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5.发展条件:土地肥沃,河网纵横,水热充足,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
6.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组成:该区域是由珠江沿岸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所组成的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
7.珠江三角洲区域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国家政策优惠,对外开放的前沿
(2)区位条件:①地理位置优越,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
(3)人文条件:著名侨乡,便于吸引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二、外向型经济的壮大
1.区域经济特点: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2.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区域成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和外企落户的重要区域。
通过从境外引进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目前,这里不少企业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
3.发展成果: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区域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是通过国际贸易来
实现的,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0﹪以上。
4.主要城市及发展
(1)广州:①广州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的中心城市。
②广州是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③广州是中国重要的
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
重要地位。
④广州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家航空枢纽。
⑤广州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
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2)深圳:深圳位于珠江口东侧,南邻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综
合竞争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3)珠海:珠海位于珠江口西侧,南邻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现在已经形成纺织、轻工、电子等多种行业。
水产品丰富,对虾等产品已
进入国际市场。
珠海是广东省主要的旅游城市,现在建有大型机场。
5.产业格局:珠江三角洲区域总体上形成了以电子、家电、机械、汽车、服饰、食品等部门为主体的产业格局,商贸、金融、交通、物流、会展、旅游等
现代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6.产业升级:(1)广州加速推动产业升级,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部门获得了很大发展。
深圳以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产业为支柱,以先
进制造业为基础,形成了较多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2)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视产业升级,强调区域创新,注重加强与香港、澳门的联系,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
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