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融信用论文
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论文范文精选3篇最近几年,在深化体制改革、保持经济增长、克服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人们的眼光已越来越多地转向了民间投资,扩大民营企业融资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进展民间金融的问题也日益提上了政策研讨的日程;而加入WTO、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前景也引起了人们关于如何“对内开放”问题的讨论。
的确,在这方面,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改善资源配置进展民间金融,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仅是扩大民间投资、增加就业的需要,更重要地,它是ZG经济进一步健康进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体制进一步进展、健全的需要。
在我们的经济中,目前非国有经济对GDP贡献已达63%,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已达74%,而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非国有经济使用的比率不到30%,70%以上的银行信贷仍然由国有部门利用(证券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也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
而国有部门目前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只有不到30%。
这种情况的后果,自然是一方面在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之间存在大量的坏账,而另一方面则是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制约着整个经济的进一步进展,也制约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进展。
纠正资源配置的上述扭曲,显然是当前ZG经济改革和进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进展市场竞争与改善市场治理进展民间金融,也有利于进展金融业的市场竞争和对竞争的治理。
过去20年ZG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竞争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民营经济的进展和它们带来的竞争机制。
但是,过去我们积极在制造业进展民营经济,引入市场竞争的同时,却忽视了在金融市场上进展民营经济和市场竞争,致使在金融领域内仍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处于垄断地位,竞争严峻不足。
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金融市场的进展,也不利于对金融市场进行规范、治理的进展与成熟。
其原因在于:政府对市场的治理水平,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展开而逐步提高的,治理者只能随着被治理者的成长而成长;只有市场竞争主体进展了、竞争存在了、展开了,治理者才会知道问题会出在什么地方,应该管什么、怎么管。
论金融信用
论金融信用论金融信用论金融信用戚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帐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滞了信用链条。
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
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
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本文拟从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将金融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的误区,进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对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建议。
一、金融信用的本质在西方,“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
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
简言之,即是对借的偿还。
金融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从产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业的资产中无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
正如一位银行家所言:“信用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为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是银行必须确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贷款人确保按时、如数还本付息,缺一不可。
如果贷款人都不对银行恪守信用,那么银行最终也无法对存款人恪守信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信用本质上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整合。
银行实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其资产大多数是亿万公众的财产。
但常期以来无论金融业内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业及公众)均缺乏对金融业的认识,常常将国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业的信用,主要表现在:(1)计划经济下,国家对经济实际起包揽作用,从而将金融信用包揽其身,银行是国家的,受政府指令运作,银行信用自然也就转化为对国家的信用。
探讨金融信用模式发展金融论文_毕业论文范文_
探讨金融信用模式发展金融论文信用和货币一样,属于一个古老的经济范畴。
信用的最初起源是借贷关系,但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确立和发展,已经远远超过当初的范围,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探讨金融信用模式发展。
当今社会,信用关系无时无处不在。
现代经济已被称为“信用经济”。
由于信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且在西方国家,可以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坟墓,都离不开信用。
因此,信用产生了多种信用形式,简单地说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信托信用、保险信用、国际信用等多种形式。
这些信用形式同时并存于当今社会,并相互交织在一起,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货币与信用有各自的起源,本质上不相关,而在大量的经济来往中,相互交织、渗透逐渐演变为本质相关,形成了金融。
货币原本从商品中脱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物品,本身具有价值,而现今的货币已经表现为现金(在大多数国家表现为纸币形式)和信用货币两种形式。
它所代表的价值已大大超过其本身的实际价值,而现代货币创造的机制是只要银行提供贷款,就可以形成资金来源,即只要有资金运用就会有资金来源。
可以说现代货币是银行信用创造出来的。
现代货币是现金和存款一身两任,从流通角度说,它是经济生活中的货币量,从信用角度说,它是银行体系的信用资金来源,第一,从形式上看,它的增加可以达到无限性,它有无限增加的可能性,现代货币的创造易如反掌。
只要银行贷出资金,就可创造出货币。
第二,从实质上看,它又是有客观界限的,生产流通的增长、财富的增加,只能按客观界限来增长,货币增长是真实的,超越这个资金创造,就会形成虚假性资金来源,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就是过多的货币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通货膨胀。
第三,如果出现了虚假性信用资金来源,它既表现为现金,也表现为存款,从二者的一般比而言,更多的是存款。
我国是用现金面较宽的国家,但大部分的交易和流通还是以储蓄形式来实现的,生产和流通环节存在现金,但更多的货币反映在存款上,钞票是次要的,存款是更重要的货币。
静思有我评论金融信用
静思有我评论金融信用(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金融信用的定义和重要性三、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现状四、金融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五、建议与措施六、结论正文【引言】在当今社会,金融信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信用形式,也是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信用体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将对金融信用进行概述,分析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金融信用的定义和重要性】金融信用是指在金融活动中,各方参与者根据对方的信用状况,授予对方一定的信用额度,并在约定的期限内按照约定的利率和条件进行资金借贷和信用交易的一种信用形式。
金融信用在金融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金融风险。
【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现状】我国金融信用体系主要包括银行信用、证券信用、保险信用等,这些信用体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金融稳定、支持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金融信用体系的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金融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信用体系不完善。
我国金融信用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善,一些金融机构对信用贷款的审核把关不严,导致不良贷款风险上升。
2.信用信息不对称。
金融市场中,信用信息的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这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从而增加了信用风险。
3.法律法规滞后。
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应对金融市场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4.信用意识薄弱。
部分市场参与者信用意识较弱,存在过度负债、逃废债等不良行为,这对金融信用体系的稳定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
【建议与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1.完善金融信用体系。
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信用贷款的审核把关,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降低不良贷款风险。
2.推动信用信息共享。
金融监管部门应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促进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交流,降低信用信息不对称现象。
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业发展研究
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业发展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在金融业的发展中,信用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从信用的角度出发,探讨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业发展。
一、信用的重要性在金融业中,银行作为最为常见的金融机构,依托着对客户的信用评估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或信用卡、融资。
同时,金融市场中也有大量的信用工具,如信用证、信用保险等。
在金融业中,信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信用的重视。
此外,信用还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个国家的商业信用水平是判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商业活动中,信誉和声誉的建立能够推动市场的流通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所以,信用对于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信用评估的现状和问题伴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信用评估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升级和改善。
但是目前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信用评估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在银行贷款中,客户往往会有信息对银行隐瞒的情况,银行也难以全面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导致银行的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其次,不同的评估机构和评分标准存在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
同时,也有部分机构为获取更多收益,忽视了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导致恶意透支等情况的出现。
三、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业发展路径在当前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如何以信用为核心,依托信用推动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一些见解:首先,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跨机构、跨领域的共享机制,推动客户的信用信息分享,达到多元化评估、提高评估准确性的目的。
其次,大力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
信用评估一直是金融科技中研究的重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降低银行风险。
例如,利用互联网金融中的“人人信用”和“分期乐”等平台,可按年龄、性别、职业、地区等维度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并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完善风险预测模型。
浅谈金融信用论文
浅谈金融信用论文
金融信用是指在金融交易过程中,借款人或债务人按时履行借款合同或债务合同的能力和意愿。
金融信用的建立和维护对于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在浅谈金融信用的论文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1. 金融信用的概念和特点:介绍金融信用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信用的主体、信用的对象、信用的形式等。
还可以对金融信用和其他类型的信用进行比较,以加深对金融信用的理解。
2. 金融信用的重要性:讨论金融信用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和意义。
可以探讨金融信用对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投资决策和交易成本的影响,并分析金融信用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的影响。
3. 金融信用的评估和管理:介绍金融信用评估的方法和工具,如信用评级、信用分析等。
探讨如何进行金融信用的管理和监控,以减少信用风险和提高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
4. 金融信用的风险和控制:分析金融信用面临的各种风险,如借款人违约风险、市场风险等。
讨论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和制度,来应对金融信用风险的挑战。
5. 金融信用的改革和创新:讨论金融信用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如金融科技对金融信用的影响,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信用记录和验证等。
在论文中可以选择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债务危机、金融机构的违约等,以实际情况为例展示金融信用的重要性和影响。
同时,可以借助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验证。
最后,在论文结尾部分可总结整个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以促进对金融信用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金融市场的诚信与信任问题研究
金融市场的诚信与信任问题研究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扩大和深化,金融市场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诚信和信任问题。
金融市场的诚信和信任问题不仅会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也会影响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和合作。
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诚信和信任问题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金融市场诚信问题的产生原因金融市场诚信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人的本性,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以及市场监管不到位等。
首先,人的本性使得一些人在金融交易中不遵守诚信原则,而是选择欺骗和谋取不当利益。
其次,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也是金融市场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有些企业或个人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和回报,可能会以不诚实的手段进行金融交易,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对其他市场参与者造成损失。
最后,市场监管不到位也是金融市场诚信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可能会让一些不良市场参与者滥用自己的权利,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金融风险的增加。
二、金融市场信任问题的来源金融市场信任问题的来源与诚信问题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
其主要来源包括市场透明度、信息对称不足、交易成本高昂、市场波动等。
首先,市场透明度不足可能会让投资者难以了解市场行情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
其次,信息对称不足也是金融市场信任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果市场参与者无法获取到足够的信息,或者所获得的信息不够充分和准确,那么他们可能会对市场产生质疑和不信任。
第三,高昂的交易成本也是金融市场信任问题的一个因素。
如果投资者需要支付足够的费用才能进行交易,那么他们可能会对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产生怀疑。
最后,市场波动也是金融市场信任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
如果市场波动过于频繁或剧烈,那么投资者可能会认为市场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减少对市场的信任度。
三、应对金融市场诚信和信任问题的措施为了解决金融市场的诚信和信任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制度规范,提高市场参与者的合规意识和监管意识。
静思有我评论金融信用
静思有我评论金融信用摘要:一、引言:阐述金融信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二、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三、静思有我对于金融信用观点的剖析四、金融信用建设的方法与建议五、结论:强调金融信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正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信用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在这个背景下,静思有我评论金融信用,旨在分析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金融信用,简单来说,就是金融活动中的信任与信誉。
它包括银行信用、证券信用、保险信用等多种形式。
金融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对于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市场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我国金融信用体系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信用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其次,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行的信用评价体系侧重于财务指标,忽视了非财务因素,如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等。
再次,信用监管机制不健全。
金融监管部门在信用监管方面存在执法力度不够、处罚手段不足等问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静思有我对于金融信用的观点值得关注。
他认为,金融信用建设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金融机构间的信用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
其次,建立全面的信用评价体系。
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全面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再次,加强信用监管。
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失信行为,提升金融市场的整体信用水平。
总之,金融信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诚信论文
金融诚信论文谈创建金融信用中介机构诚信制度的思考论文关键词: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诚信制度论文摘要:中介机构是社会信用体系的组成部分,金融信用中介机构作为金融交易的桥梁与纽带,在培养金融信用、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加速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从加强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立法、执法和依法监督角度出发,探讨金融信用中介机构诚信制度建设。
中介机构是指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及个人与单位之间,依法取得资格专门从事服务、协调、评价等活动的机构和组织。
中介组织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是面向社会提供信用中介服务的组织。
从广义上说,金融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为信用交易提供信贷和各种支付凭证、信用证等的金融中介机构,如银行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交易各方提供客户的资信信息服务的征信机构;为交易各方提供有关市场主体、各种有价证券等信用状况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贷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由信用交易活动衍生出来的、为信用交易提供服务的其他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
狭义地说,信用中介机构指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
本文所讨论的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特指狭义上的金融信用中介机构。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信用中介机构是社会中介机构和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主体。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面向社会开展资信评级、信用调查、信用信息加工、信用风险评价及控制、信用知识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以其特定的职能和专业服务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是企业行为的评价者、鉴定者和利益的维护者,是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作为金融交易的桥梁与纽带,在培养金融信用、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加速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金融信用中介机构应承担的诚信责任中介机构以其信用服务于社会,诚信是其经营活动的基本准则。
金融信用建设论文
金融信用建设论文金融信用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因为它关系到金融行业的稳健运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阐述金融信用建设的概念、意义和策略,并介绍一些实践案例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金融信用建设的概念金融信用建设简单来说,就是在金融市场中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以提高金融机构和个人的信用度,从而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借助法律制度的规范、信息技术的支持和社会信任的培育等手段,逐步建立具有公正、透明、可靠的信用评价机制和信用修复机制。
二、金融信用建设的意义金融信用建设与金融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是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信息不透明的矛盾。
金融市场的核心是信用交换,信息对称是保证信用交换有效进行的先决条件。
因此,金融信用建设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从而增强金融市场的效率和稳定性。
2、防范各种风险。
金融市场存在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
金融信用建设可以有效降低这些风险的发生概率,为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3、促进金融创新。
金融信用建设可以提供公正、透明、可靠的信用评价体系,为金融机构的创新提供了保障。
同时,金融创新也可以促进金融信用建设不断进步。
三、金融信用建设的策略金融信用建设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具体来说,有以下一些策略思路:1、加强信用管理和监管。
金融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公开透明、信息真实可靠。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信用管理的法制化建设,为信用交换提供法律保障。
2、推广信用评价机制。
信用评价是金融信用建设的核心部分,应该着力推广信用评价机制。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支持等政策措施,鼓励机构开展信用评价工作,从而建立公正、透明、可靠的信用评价机制。
3、创新信用担保方式。
金融机构应该在现有的信用担保方式基础上,优化创新信用担保方式。
金融诚信论文(2)
金融诚信论文(2)金融毕业论文篇1浅谈金融工程对企业资本结构策略的影响资本结构理论基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着重研究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比例的变动对企业总价值的影响。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现阶段对于这一方面的理论有四个,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净利理论;二是营业净利理论;三是折中理论;四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个理论主要是指美国经济谢家利亚尼提出MM理论,同时,还有对这一理论的相关改进策略,通过其他理论的引入进行理解。
在此,在进行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这一工程技术如何进行企业成本降低的影响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于资本结构激励体制以及金融工程的改进方法进行分析。
一、金融工程对融资成本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金融工程这一技术能够较为巧妙的进行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进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通过分析发现,资本结构理论在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负债成本看做是小于权益成本的条件下,往往采用负债比例的增高,来进行加权平均成本,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价值。
但是,通过实际证明,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随着相应比例的提高,整个企业的风险的增大,在进行企业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然而通过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增加负债比例以及其相应的局限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整体融资水平。
二、金融工程对于资本结构激励机制的改善从实际实施的角度上来讲,这只是一种逻辑性的分析,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何进行债务量的把握才能够让管理人员感受到破产的危险,又不能让管理人员感受到绝望,进而放弃管理工作。
就在这种条件下,相应的研究人员应该进行金融工程技术的运用。
通过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积极促进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
这一制度主要是指在公司在相应的一段时间内对企业家通过价格进行相应数量的本企业股票权利的给予,通过这样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家进行报酬上的补充。
金融信用分析论文
金融信用分析论文摘要:我国目前关于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还比较零散,通常分布在银行、税务、工商、公安、法院等十几个部门内,既不统一,也不好操作,迫切需要一部统一的《征信法》来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内容、征集程序、征集范围、征集对象及公开方式和公开限度。
关键词:信用理念;信用环境;信用管理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金融信用的危机也在加大;金融信用成为当今经济交往的焦点。
金融活动离不开信用,金融信用一旦缺失,就会出现无序金融,不健康的金融。
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前段时间由于金融信用的缺失,每年因企业和个人逃避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变成了“赖账经济”;因三角债、多角债的出现,我国由此增加的财务费用多达200亿元,信用经济变成了“无序经济”等,为了重塑金融信用的真实面目,重建金融信用的良好环境,重树金融信用的良好形象,有志之士要求整治金融秩序,建立健康金融的呼声越来越高,提出的有效建议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金融信用缺失的防范问题作以下思考。
一、加大信用理念的宣传力度宣传和倡导诚信文化,诚信理念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只有长期坚持,长期教育,才能收到长期的效果。
我国历来重视诚信教育,儒家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
”并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
”古人把诚实守信一直视为“立人之本”、“立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
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活动已无国界,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后,经济往来日见频繁,此时此刻,我们怎样做到友好往来,友好贸易,友好发展,我认为仍然靠的是诚实守信。
对此,我们各级政府应牢记中国古训,世界帝王条款,负责任的、尽义务的开展对全体公民、全体社会的诚信教育,运用多种媒体,不间断地宣传诚信理念,教育大家牢固树立诚信价值观,牢固树立诚信的道德规范,牢固树立诚信的职业操守,使全社会充分认识诚信在构建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在保证企业良好经营,个人能良好发展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做到人人知诚信,使诚信光荣,诚信无价成为全社会、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形成一个“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良好信用氛围。
金融行业的信用问题
金融行业的信用问题近年来,金融行业的信用问题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
信用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金融行业的运作和发展,给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探讨金融行业的信用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促进金融行业信用的恢复和提升。
一、信用问题的背景和原因金融行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调度和风险分散的功能。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中,金融行业频频出现信用风险事件,让人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不完善是信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金融机构在扩大业务规模过程中,忽视了对借贷对象的信用评估,导致了不良贷款的增加。
此外,一些金融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内部操作失控的情况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进一步加剧了信用问题的产生。
其次,金融行业存在着道德风险。
一些从业人员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视了道德和风险意识。
他们通过虚报或隐瞒信息等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给金融行业造成了信用危机。
另外,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是金融行业信用问题的重要原因。
经济周期的波动、通货膨胀率的增加以及不确定的政策环境,都会对金融机构的信用管理和风险控制带来挑战,增加了信用问题的发生概率。
二、信用问题的影响金融行业的信用问题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首先,信用问题使金融体系的风险暴露增加。
金融机构的信用问题会导致其资本状况恶化,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这将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正常运作,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其次,信用问题挫伤了金融机构的公信力。
一旦金融机构信用受损,客户和投资者将失去对其的信任,导致资金流出和业务停滞。
金融机构的声誉受损会给其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困扰。
另外,信用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信贷风险的爆发会导致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此外,信用问题还会影响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和定价,给普通借款人和小微企业带来巨大负担。
三、解决金融行业信用问题的措施为了恢复和提升金融行业的信用水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探讨论文
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探讨论文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探讨论文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
那么,供应链金融存在哪些信用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探讨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探讨论文篇1摘要: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信用问题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金融界兴起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属于金融创新业务。
随着现代物流业发展对金融服务创新需求的日益增太,服务于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业务实践越来越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的创新业务实践在我国,对供应链金融创新业务的探索,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物流银行”的设想到“融通仓”概念的提出;第二个阶段,从“仓单质押”业务的尝试到“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第三个阶段,从“物流银行”业务的开展到供应链金融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在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践发展上,我国形成了两条业务发展的主线模式:其一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结合生产贸易企业的业务特点和实际需求,由商业银行创新业务而提供的结构性贸易融资业务模式。
该业务模式通过货权质押、信托收据、保险及公证、货物监管、提货通知、货物回购、资金专户管理、期货保值等一系列结构化设计来掌握货权、监控资金,为提供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个性化的组合贸易融资方式。
其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模式,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3PL),创新出来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和融通仓等供应链融资模式。
这种业务融资模式比结构性贸易融资模式更创新了一步,它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思想,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专注于对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交易的评估,这样既真正评估了业务的真实风险,同时也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进入银行的服务范围。
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信用研究
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信用研究金融市场是指交易金融资产的场所和机制,也是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金融市场信用研究旨在探讨信用的本质、信用的影响以及信用的管理。
本文将针对金融市场的金融市场信用研究展开论述。
一、信用的本质信用是一种经济行为中的债权关系,是债权人对债务人未来履行债务的潜在能力产生的期望。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是各种金融交易能够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形成市场信任的关键因素。
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用关系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有效运行。
二、信用的影响1.信用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信用状况良好的债务人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从而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相反,信用状况不佳的债务人可能面临融资困难,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
2.信用对金融市场风险的影响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的一大风险来源。
债务人违约或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系统性风险。
因此,评估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对于投资者和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
3.信用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信用良好的金融市场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流入。
信用的提高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信用的管理1.信用评级信用评级是对债务人信用状况的评估,通过评级机构对债务人进行评估,给予不同的信用等级。
投资者可以通过信用评级来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
2.信用担保信用担保是指一方(担保人)以其信用为另一方(债务人)的债务或履约行为提供担保,从而增强债务人的信用状况。
担保可以为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机会。
3.信用监管信用监管是指由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中的信用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规和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四、金融市场信用研究的意义和挑战金融市场信用研究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信用的本质、影响和管理,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
然而,金融市场信用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信用评估的准确性、监管的有效性等。
论金融信用
论金融信用【摘要】金融信用是指个人或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信用状况。
它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金融信用评级可以帮助机构和个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在借贷关系中,金融信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借款人更容易地获取资金,同时也能够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控制金融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保障。
金融信用的恶化会导致信贷紧缩和市场恐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未来,金融信用建设的路径应该注重信息透明和风险管理,同时监管部门的角色也非常关键,需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金融信用、定义、评级、借贷关系、风险控制、经济影响、未来发展、建设路径、监管重要性1. 引言1.1 什么是金融信用金融信用是指在金融领域中,个人或机构所具有的信用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或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信用状况。
金融信用是衡量个人或机构在金融活动中信用程度的一种评价标准,是金融机构对投资对象的信用价值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
金融信用的形成是建立在资产与负债之间的交易活动中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在金融市场中,信用是资金流动的基础,是资金和资产之间的一种关系,也是金融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金融信用的提高能够增强市场参与者的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壮大。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信用日益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金融信用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增长,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提高金融信用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2 金融信用的重要性金融信用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是无法忽视的。
金融信用是一个人或机构在金融领域中获得的信任和声誉。
它反映了个人或机构遵守金融规则和承诺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其在金融市场中的信用和地位。
金融信用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在金融市场中,拥有良好的信用能够帮助个人和企业更容易地获得贷款、融资和其他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信用管理期末论文 (1)
从“原油宝”事件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前言银行管理的核心,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之一,所以加强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一、产品管理和市场风险监测1.产品的标的和交易规则的理解国内“原油宝”类金融产品一般是挂钩某类金融资产合约,产品收益与标的资产价格高度相关。
因此,在产品设计时,银行产品部门首先要对标的资产的交易场所、交易规则、市场特征、风险特征等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进一步确定产品的核心要素和合同条款。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网站关于WTI原油期货的介绍如下:WTI原油期货合约有较高的波动性,影响合约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直接因素(输油管道变化)或宏观因素(例如,经济健康程度、天气),这使得价格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因此,在原油宝的产品设计中要考虑诸多价格影响因素和必要的风险防控措施,如在经济衰退、需求暴跌、流动性危机或重大突发事件等负面冲击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提前平仓、反向对冲等方式及时止损。
2.产品运作过程中的风险监测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波动性都较高,更要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变化,做好对潜在风险的监测和预警。
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不确定性加剧,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美股十天熔断四次,全球原油价格暴跌,大宗商品大幅震荡,全球经济堪忧,市场风险加剧。
受原油需求萎缩、运输和仓储成本高、处置难度大等因素影响,产品管理人应该对原油期货合约交割价格跌破成本价甚至出现负值有所估计。
银行作为专业机构更应该强化市场风险监测和预警,对合约价格的极端不利变动开展压力测试,充分估计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
另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在4月上旬对软件升级,以便处理能源相关金融工具的负价格,确保交易和清算系统将继续正常运行。
这也是明显的预警信号,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二、“原油宝”事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影响(1)中行的操作失当原油宝这一期货,不只是中行的独家产品,而是工行,建行等其他银行都有推出的,但是其他家的银行都操作的很好,唯有中行是像是在配合谁演戏一般,把这一切事情引向了早已设定的剧本——让投资者狠亏了300多亿。
论金融市场信用论文
论金融市场信用经管0801 简泽美摘要:金融信用是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一环。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恶意逃废债行为,以至银行不良资产总量居高不下,金融信用现状不容乐观。
本文从分析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指出金融信用不是国家(政府)信用,而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整合,进而分析了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银行企业社会金融市场一、信用在我国金融业中的重要性首先,信用问题贯穿于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的信用关系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的有机网络,这个网络中的某些环节断裂,必然对整个网络产生连锁性的破坏,且这种破坏呈现放射性恶性扩张的特征。
金融是信用网络中的重要环节,若其相互信用等出现问题,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就更为严重、影响波及面就更为广泛和深远,其实际破坏性要比表面上体现出来的大得多。
其次,信用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金融市场能否健康发展。
资金从富余一方流向缺乏一方,意味着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也意味着资金所有权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
若借款一方没有信守承诺,没有履行按时还本付息义务,将造成贷款方的资金损失。
长此以往,将产生过分惜贷甚至拒贷现象,其结果是金融市场逐渐萎缩。
二、我国金融信用现状(一)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贷款通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但这些法规和规定出台的目的与管理内容以及约束的问题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
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规范和体制安排看,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以至“格雷欣法则”发生作用,出现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守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诚信建设研究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诚信建设研究金融市场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发展。
然而,金融市场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诚信。
诚信是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诚信就没有健康的金融市场。
因此,研究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诚信是金融市场的灵魂。
金融市场作为资本流动的场所,需要各方能够信任他人的承诺和行为。
如果市场参与者缺乏诚信,市场将无法正常运转,投资者将失去信心,市场信用崩溃,金融危机可能随之而来。
因此,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
其次,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撑。
法律是社会行为的规范,也是诚信行为的保障。
在金融市场中,各方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从事欺诈、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同时,国家也应当完善金融立法,加大对金融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为诚信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第三,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需要市场监管机构的有力监管。
监管机构在金融市场中具有监管和执法的职责,应当加强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当建立健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市场参与者进行资格审查和准入许可,降低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第四,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需要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市场参与者应当自觉遵守诚信原则,保持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
同时,金融机构也应当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措施,避免违规操作和内部腐败。
只有市场参与者共同努力,金融市场的诚信才能得到真正的建设。
总之,金融市场的诚信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它需要政府的引导,法律的支撑,监管机构的监管,市场参与者的诚信,以及公众的监督。
只有在这样的多重力量下,金融市场的诚信才能逐步建设起来,从而为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金融市场诚信的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国和国际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
浅谈金融诚信建设
金 融 是 一 种 规 则 ,它 属 于 道 德 范 畴 ,其 基 本 含 义 是 守 诺 、 约 、 欺 . 社 会 各 种 交 往 得 以 正 常 进 行 的前 提 。不 践 无 是
业 诚 信 和个 人 诚 信 的 整合 。 金 融 业 的诚 信 主 要 涉 及 三 个 主
体 : 户 、 款 人 和银 行 。 储 借
整 体 。 由 于 商 业 银 行 面 临 的 深 层 次 体 制 矛 盾 在 近期 内还 难 以 解 决 , 会 经 济 环 境 的改 善 、 会 信 用 制 度 的建 设 都 还 需 社 社 要 经 历 一 个 艰 难 而 漫 长 的 过 程 。所 以 , 认 为 , 现 实 的 情 我 在 况 下 , 业 银 行 应 逐 步 改 革 。 规 范 商 业 银 行 内部 控 制 系 统 商 为 的 有 效 运行 创 造 良好 的 制 度 基 础 。 经 营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中 , 在 要 注 重 设 计 相 应 的 内部 监 控 制 度 , 立 严 密 、 学 的 管 理 体 建 科 系 , 过 内部 控 制 , 各 级 被 控 制 对 象 产 生 一 种 内 在 的 自我 通 使
全 面 考 核 制 度 , 过 审计 和 考 核 , 强 权 力 运 行 结 果 的 监 督 , 通 加 并与其 升降 、 惩挂 钩 , 予压力和动力 , 真履 行职责 ; ) 奖 给 认 ( 4
建 立 上 级 主 管 领 导 或 纪 检 组 与 下 级 行 的 主要 领 导谈 话 制 度 ,
的重 要 命 题 .也 是 每 个 市 场 主 体 和政 府 普 遍 关 注 的 核 心 问
、 s 、
( ) 融 诚 信 是 市 场 经 济 赖 以 存 在 的 前 提 一 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金融信用论文浅谈金融信用论文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帐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关键词:浅谈,金融信用,论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存在和正常运转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
但近年来,金融环境中信用缺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帐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滞了信用链条。
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
金融业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经济状况的集中反映点以及经济发展中矛盾和风险的反映点。
因此,金融信用环境的恶化在严重影响金融业的同时,也直接阻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快速发展,重建金融信用环境,整治金融秩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本文拟从金融信用的概念入手,走出将金融信用等同于国家信用的误区,进而分析金融信用缺失的社会经济根源,并对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信用体系提出建议。
一、金融信用的本质在西方,“信用”是一个纯经济学概念。
它表示价值交换滞后产生的活动,主要体现为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和流通领域赊销,信贷等交易行为。
简言之,即是对借的偿还。
金融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从产生伊始,就和信用相伴相生。
对于金融业而言,金融信用在金融业的资产中无可置疑的占有首要地位。
正如一位银行家所言:“信用是银行的生存之本”,金融信用作为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方面是银行必须确保存款人自由取款,另一方面需要贷款人确保按时、如数还本付息,缺一不可。
如果贷款人都不对银行恪守信用,那么银行最终也无法对存款人恪守信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信用本质上是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的整合。
银行实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其资产大多数是亿万公众的财产。
但常期以来无论金融业内部或外部(政府、其他企业及公众)均缺乏对金融业的认识,常常将国家、(政府)的信用取代金融业的信用,主要表现在:(1)计划经济下,国家对经济实际起包揽作用,从而将金融信用包揽其身,银行是国家的,受政府指令运作,银行信用自然也就转化为对国家的信用。
所谓三角债即国有企业及银行都认为债务所涉及的信用问题均不是自己造成,也不是自己可以解决的,并不将其看成是自己极其重要的信用问题,因而债务难以清偿,这一直延续至今。
(2)改革开放20余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国债偿还信誉好,所以国家作为整体对内对外均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因此,国内民众即使不了解国内银行的信用,也放心地将钱存入银行。
这就是为什么四大国有银行在不良资产率高达20%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着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稳定增长。
其实大多数公众并不知晓什么是不良资产率,他们只知道银行是国家的,可以放心将钱存进去,国家不会不还给他们的。
而国外企业及银行,即使无法了解国内企业的信用,也以中国国家信用为其信用的落角而提供信用货款。
而且这种信用又具体落脚于代表国家的各级政府以及政府所属或支持的企业。
随着市场化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已逐步退出市场,《商业银行法》规定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方向是建立具有独立主体资格的商业银行。
因此,国家信用不再成为金融信用的落脚点。
然而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在打破了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统一的信用制度与体系的同时却一直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金融信用体系,造成了金融市场上信用关系的严重扭曲和普遍的道德风险行为。
银行业“惜贷”和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同时并存的现象说明没有了信用作依托,银行和企业间出现“双输”局面。
二、金融信用缺失的根源1、历史沉淀和制度性约束使我国金融信用基础脆弱信用观念淡薄。
如前所述,随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加速,企业逐渐脱离国家的庇护,开始独立面对市场风险。
但是,长期以来,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直都是在国家计划调节经济中生存,人们的经济活动更是建立在执行和完成计划上,而不以信用原则为基础,可以说大多数国民都对金融信用缺乏认识,信用观念淡薄。
虽然有人说我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乏诚信传统,孔子在2千年前就说过:“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而无信乎”,但是在迈向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时,传统诚信观念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形成纯粹经济学意义上的商业信用制度,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对信用制度和信用资源的有效需求。
2、信用机制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
市场主体是“经济人”、“理性人”,他们在市场中做出的一切行为均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因此,如果守信能带来利益,而失信会遭受损失的话,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守信,反之亦然。
经济学中的博弈论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目前我国社会规范不成熟,体制安排不合理。
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以至“格雷欣法规”发生作用,出现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守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
其实,信用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目前我国企业在运行中,忽视信用的价值,不会有效利用、创造信用这一商品,增强自身竞争力,反而去摧毁原来就很脆弱的信用市场,只看到失信可以给他们带来短期“利润”,而忽略了长期利益,博弈论成立的前提之一是反复博弈。
我们的法律制度没有将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后每次的交易(得益)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因果关系。
因此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价,其他人看到失信的好处,自然而然地在利益驱动下也开始放弃守信,正如一句西班牙谚语所说:“与狼生活在一起,你也会学会嚎叫”。
3、信息不对称。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理解,信息不对称是指两个人对同一事物所得的信息不一致。
在金融交易活动中,金融机构获得的信息往往是不充分的,不对称的,并且获取信息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获取客户信息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这不仅表现在获取决定贷款信息时,还表现在贷款获取后监督贷款人行为时。
贷款人为获得贷款可能隐瞒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使信用的性质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影响到金融信用的整体状态和效率。
随着金融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工具不断创新,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资源开始得到多种利用,但是由于金融体系中的分业管理和分业经营的现状,不同投资方式的受理具有较大的限制,造成了金融信息的分割。
2001年以来,股票市场接二连三的爆出内幕,说明了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问题。
随着住房贷款,消费信用等新的信用形式的启动,金融机构面对成千上万的交易对手,更加难以收集交易对手的有效信息,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急需沟通金融机构与企业、个人之间的桥梁——金融信用的发展和完善。
三、解决金融信用缺失的几点建议。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
金融信用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一环,自然也需要运用道德的、经济的等各种手段来建立和完善。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法律角度提出若干建议。
1、尽快建立包括信用记录、征集、调查、评价、中介等内容的完整、规范的金融信用法律主体框架。
首先,应界定政府在建立金融信用体系中的地位,总的来说,政府对金融信用的构建不宜介入过深过细。
因为从根本上说,金融信用需要企业,个人和金融机构携手共同创造,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市场化的过程,是由市场经济内生的,而不是任由政府主观臆造的,积极的干预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违反经济规律的消极干预可能留下严重后果,只有当信息不对称产生市场失灵时,才需要政府以外力干预市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但是,在我国政府主动导型市场化改革的模式下,可以考虑先由政府进行有关信用记录,征集调查等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移交出来,进行企业化运作,政府则进行监管工作,关键点就在于,政府改变“运动员”身份,只作“裁判者”和“执法者”,努力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打破垄断,消灭地方保护主义,同时提高市场主体的组织程度,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并且在提高社会伦理道德,增进信用以及约束交易关系等方面发挥信用。
其次,培育促进信用中介机构的产生、发展。
由于政府不宜过多参与信用建设的工作。
因此作为企业、个人提供信用服务的“第三只眼”的信用中介机构将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信用中介活动有关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及信用咨询、评估人员都应纳入法律规范的视野,从法律上明确他们的法律地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对于中介机构的管理应以自律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这样有利于中介机构保持他们的独立性、专业性,以发挥其在防范信用风险,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降低全社会信息成本和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制定、修改、完善金融信用行为法。
金融信用行为法是规范市场主体在金融信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行为的法律、法规,它包括信用交易前的社会征信法,信用交易过程中的信用控制法和信用交易完成后的失信惩罚法。
(1)征信法。
征信源于左传:“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其含义是指对他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
具体而言,就是建立企业资信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在交易中对交易对手信用状况不了解,因此需要有关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以资决策。
企业、个人的信用制度可以帮助降低交易成本,促进银企合作为整个国家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良好的基础。
我国目前关于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分布在不同的部门法中。
()涉及到工商、公安、税务、保险、银行、法院等十几个部门,因此迫切需要一部统一的征信法来规范信用信息的记录征集、调查的范围、程序以及传播方式、对象及时限等问题。
此外,还应注意保护在开展征信活动中可能触及到的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2)信用控制法。
信用交易往往涉及到时间间隔,因此容易产生全同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行为,信用控制法就是对交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违法行为进行预警、控制,从制度源头上堵住漏洞。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交往和金融交易活动中范围更加广泛,加速了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与流动。
互联网虚拟市场通过虚拟空间构建的关系进行交易,在网上,金融信用关系正突破地域性限制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起来,逐步成为被广泛接受的行为规范。
由于虚拟交易空间里交易双方的身份模糊化,交易主体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多维化。
所以急需网络金融资信管理向制度化法律化迈进,以防网上金融诈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