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身家上亿:绝不仅仅只是一名财经作家(0918)

合集下载

激荡三十年读书心得

激荡三十年读书心得

激荡三十年读书心得《激荡三十年》是吴晓波所著的小说,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作者用激扬的文字再现出人们在历史创造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读后感,供大家参阅激荡三十年读后感(一)首先要感想吴晓波先生奉献出这样一部企业史巨著。

书中这样写到“尽管任何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可是,1978-2021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

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书中以15年为界把中国企业的发展分成了两个部分,在书中最后部分我终于的体会到晓波对民营草莽(小人物)们的同情与敬意和对未来无限的遐想与期许。

1978-1993年,第一部分,那是两年前读的,现在仍然能清晰的记起。

从恢复高考,邓小平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中国人拉开了拥抱世界的序幕。

以前的我们,贫穷、封闭、落后,但从那时起中国人正以其独特的经验效果至上(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独特方式和持续性的修正(每隔三五年就要进行经济调控)等一系列在大是大非上非常正确的的方针,迅速而深刻的自我进化和影响世界。

说到企业史,从企业性质上可以分别从国有企业史、民营企业史和外资企业史三个方面来看(或许还可以加上农民史)。

改革伊始,基本上只存在百病缠身的国企。

也许大家都很清楚,国企怎样的挣扎,怎样的在提高效率上努力,怎样的挣脱计划体制束缚。

这时候渐渐的冒出了一些民营企业的先驱,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与国企的较量中发挥了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姓资还是姓社的打击下,很大一批在摇篮中都被扼杀甚至有人为此付出了生命(如傻子瓜子年广久、柳市镇八大王),还有一些比较聪明的经营者找到集体所有制的外衣,把自己裹在里面慢慢的壮大(包括万科、联想、海尔、伊利等)但是这样也为将来的产权不清留下了隐患。

复利思维ppt课件

复利思维ppt课件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如此而已。
既然按照复利思维的效应,挣钱很容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挣不到钱? 这里有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认为复利的核心在于回报率,但其实复利真正 的核心在于时间。
6
即使年5%的回报率,100年后,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复利思维背后的4 点优秀品质
真正的智者,追求稳健增长,更看重长期性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的回报率。
1.坚持--只要方向是对的,不要焦虑和不安,多给自己一些时间。 2.不要透支--不要透支,无论健康、人脉、财富、智力,都不要去透支。 3.目标感--决定你能否在一个方向持续走下去,做任何决策时都务必要知 道,变更方向是有成本的。 4.别盲目相信勤奋的力量--小米创始人雷军说:“很多人用勤奋在麻痹自 己,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自己在战略上的懒惰。”
17
风险分析
(二)逃税的问题
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账款,很多都是不入账的。本质上这就是“逃税”的 行为,是违法的。绝大部分企业家都很清楚这是违法行为,只不过他们都认为, 一是不这么做企业没法生存; 二是觉得大家这么做,法不责众; 三是觉得自己和税务机关的领导关系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他们往往没有 想到的是,个人账户收取公司账款,其主要目的就是节省税收,实际上是逃税行 为,一般情况确实不容易被查,但一旦被查或者被举报,后果非常严重,而且大 部分企业家都存在虚开增值税发票的问题(为他人虚开、购买都是)。
问题是:有多少人,能持续做到100年每年5%的回报率。 不是能力上能否做到,而是没有这个耐心。 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不屑去做;要么觉得回报率太低, 摁不住蠢蠢欲动的疯狂举动。 这就是富人和穷人最根本的区别。 大多数人总想着一夜暴富,用最短的时间追求最快速的 财富积累,追求过高的回报率。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

吴晓波:60、70退下,让80、90后上吧!60、70年代,曾经是中国充满活力、变化与挑战的时代。

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新一代知识分子和蓬勃发展的青年人才不断冒出,他们在不同的领域里浴火重生,令中国新书写出激情、新意和革命性的发展历史。

其中,有一位可以说是这一时期中国引领者之一,他就是吴晓波。

他出生于1964年,曾是安徽省一名英语教师,后来升任安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更因此被称为“中国记者之父”。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文字工程师,也是一位出色的风尚作家,以及一位传奇性的社会活动家。

吴晓波以其缜密而创新的思想及优秀的新闻报道和社会议题的影响力,让他的声誉远播海外,因此他也多次受邀出访海外发表演讲,受到海外很多国家的普遍好评。

此外,他还有被称为“中国政治家”的美誉,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最终让他入选《财富》杂志中“中国十大社会公众人物”,并在2009年度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大会上作为中国代表发言。

尽管在近几年,吴晓波已退休,但他为中国近30多年的改革开放做出的贡献,以及那股激流般的勇气和信念,永远不会消逝。

让60、70后的他们退下,让80、90后的新一代上台,续写中国新的发展历史!80年代起,中国出现了一批新的人才和思想家,比如马云、王小波、乔布斯等,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推动中国发展不断向前。

而吴晓波也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的引领者之一,他通过诸多关注社会问题的文章、节目和活动,为把中国的发展推向更高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样,吴晓波在我国教育体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大力提倡作为一种激励学习的方式,也为中国学子提供了更多创新思维和发展能力的机会。

他曾经建议,为了改进学生的教育体验,学校应强调课堂学习的内容,而不是只注重课程的形式,使教育更加有趣、更加令人满意。

正是这些中国改革的先驱者,给后来的80、90后留下了自由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华,积极参与到中国的发展和改革中来,为中国带来了发展和繁荣。

吴晓波“疯了”罗振宇坚决不炒股

吴晓波“疯了”罗振宇坚决不炒股

吴晓波“疯了”罗振宇坚决不炒股作者:暂无来源:《投资与理财》 2015年第11期年轻人还是远离股市吧,除非你决定以后吃这个行业的饭,或者你就是在机关单位上班,股市只是消磨时间的游戏罢了。

但对于多数年轻人来,提高长久地获得财富的能力,才是正道。

本刊记者王奇最近吴晓波的一篇名为“吴晓波:疯了”的文章,风靡朋友圈,其实文章的意思简单可以用段子概括一下:“股市泡沫来时,总存在两种人:一种人不停地指出泡沫,另一种欣然在泡沫里游泳。

前一种人越来越聪明,后一种人越来越有钱。

”在吴晓波的文章里,提示风险的人现在也决定进入股市泡沫游泳了,估计很多人看到文章也要杀入股市了。

在街头巷尾热议股市的当下,也有人选择坚决不碰股市,他并不是觉得股市有风险,只是觉得股市不适合他。

罗振宇坚决不敢炒股周末坐在马桶上听《罗辑思维》,罗胖也聊到最近火爆的股市,虽然他坚定认为这次牛市不会停留在4000多点,但他仍然坚决不炒股票,罗胖在不炒股方面对自己有三个不相信。

第一个不相信是,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判断什么时候该卖出股票,如果不卖,涨再多都是纸面财富;卖早了,难免会后悔;卖晚了,那可就是灭顶之灾。

第二个不相信是,面对火爆股市,不相信自己还能够保持淡定平和的心态,一旦炒股,不管是赔是赚,接下来的日子就会被贪婪和恐惧轮番霸占,这样的日子不会快乐。

第三个不相信是,如果把炒股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挣钱,他不相信挣得会比股市少。

从罗胖的三个理由中,可以看出在炒股之前大家先需要平衡一下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学教师迷恋炒股放弃评选教授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个上周末在饭桌上听到的有关炒股的故事。

当时在饭桌上,大家都在讨论最近应该买哪只股票,有没有内幕消息。

一位大学教授却给我们讲了一个他身边的小故事。

他的一个师兄,当年炒股挣了不少钱,后来竟然把股市当成主业,发展到连教授评选都不参加了,最后赔了80万后退出股市。

他已经是教授了,他师兄现在还没评上教授。

教授身份的区别在高校里意味着收入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个会影响很多年。

哀牢山上写风景——读《褚时健传》有感

哀牢山上写风景——读《褚时健传》有感

哀牢山上写风景读《褚时健传》有感“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多年前读卞之琳的《断章》,我还是个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少年,对诗中的意蕴理解不深,只是觉得意境有点哲理,画面有点美好而已。

多年后,当看到一个人在一座荒山上,用自己生命三分之一多的时光一一前后花了35年的时间,把人生最低谷最穷困潦倒的岁月,经营成一种无坚不催的信仰,一种高山仰止的风景时,再来重温这首《断章》,却是另一种心境。

是的,正如你所知道的,一个叫褚时健的老人,在云南一个叫哀牢山的地方,成就了自己的传奇。

沉思中的褚时健办公室的书柜里,年前一家文化传播公司送了我一本《褚时健传》。

多年的读书经历告诉我,对精装的畅销书是应该远离的,尤其对于成功学之类的流行书籍。

尽管褚时健损誉参半的一生值得去阅读,去研究,我也只是礼节性的收下,几个月过去了,连书圭寸面的压膜都没有撕开。

直到最近褚时健以91岁咼龄去逝后,各种自媒体、各界人士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褚老一生的悼念时,我才把《褚时健传》拿出来翻阅。

这一读,就读出了一个立体的、大写的、真实的、传奇的褚时健,也才明白,为何褚老轰轰烈烈的一生,值得让人如此回味,如此钦佩。

“人生只有一次,要活就活到极致”,褚老的一生,正是这句话的生动实践。

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从褚老跌宕起伏的一生来看,完全符合这种注脚。

他的倔强、他的认真、他的直率、他的执着、他的良知、他的改革、他的创新,成就了他一生的传奇。

褚时健与其夫人马静芬年轻时他有很多机会走上人人看好的仕途,却因不适应而主动放弃;组织派他去打击”右派”,他却因良知而于心不忍,自己反被打成”右派”,冷板凳一坐二十年。

也是因为被打成”右派”,39岁的褚时健与哀牢山有了人生的第一次接触。

作为”右派”的褚时健,以戴罪之身出任位于哀牢山东麓的戛洒糖厂厂长。

用13年的时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糖厂,发展成人人羡慕、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红红火火的工厂。

吴晓波人物介绍

吴晓波人物介绍

1968年出生的吴晓波被人誉为中国最出色的财经作家。

他在2001年出版的吴晓波作品《大败局》证明了严肃的商业写作也能够跻身畅销书行列。

而他辛苦经营两年的蓝狮子财经丛书则成为中国本土财经书籍出版的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他的时间被划分为几块,主要的精力用在出版事业上,同时还坚持以每年写作一本书的速度向外界传达自己的观念。

1990年,22岁的吴晓波从复旦大学新闻专业毕业。

他和同班的秦朔都被保送上研究生。

但是两个人却都选择了不去读研,而是分赴杭州和上海。

原因是,两个人的女朋友分别生活在这两个地方。

后来,两人各自成家、各自为战,吴晓波成了今日的吴晓波,秦朔则先后成为政经杂志《南风窗》的主编和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的主编。

吴晓波讲起自己进入新华社浙江分社的经历近乎传奇。

1989年后的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找工作,而选择读研。

吴晓波有一次回杭州时,去拜访在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的一位老校友。

师伯和吴晓波聊得高兴,中间出去一会儿,回来时候手上拿着新华社的花名册,说,你看,我们这里有人退休,你可以来接替他的职位。

吴晓波说起来至今仍很得意,“我没有在新华社实习过,新华社一般都要他们的实习生的,我进来的时候,还考了经济学。

”吴晓波被分在了工业组,开始了他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

吴晓波称在新华社自己受益良多:新华社强调文字皆有出处——“如果不是这个习惯,我早就被人告倒了。

”新华社不计成本让记者在中国各地进行采访、调查,它的强大背景让它的记者可以见到想见的人。

从1994年起,吴晓波开始为《杭州日报》撰写专栏。

他称这是训练文字的最好途径,因为专栏可以让写作者学会用容易使人接受的语言写作。

不过吴晓波是那种30岁看上去像20岁的人,身材高瘦、面容清秀,还戴着一副眼镜,言谈举止十分谦逊。

而他的文字又十分老练成熟,因此人们都不认为他是专栏作者。

吴晓波开玩笑说,那时候,有个读者要来找吴晓波,吴晓波出去迎客,读者直接对他说:“你爸呢,我有事情找你爸。

4.1.1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

4.1.1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

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四类人网易财经综合 2019-12-31 08:21(原标题: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首发)来源:创业家吴晓波跨年演讲:激荡四十年需要致敬的四类人12月30日,“预见2019”吴晓波年终秀在无锡灵山梵宫举行,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了跨年演讲,创业家&i黑马受邀参加。

吴晓波以一个写作者,以及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深入解读改革开放史(1978-2019),回溯了让中国发生巨变的激荡四十年。

一款为创投圈大佬定制的APP,欢迎内测!口述吴晓波整理朱丹编辑王根旺在过去四十年里,西方学者们多次认为中国就要垮了。

“但直到今天的年终秀,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吴晓波认为,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一、制度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二、容忍非均衡,中国从集体贫穷到让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巨国效应,中国的人口红利让很多企业形成了巨大优势;四、技术破壁,技术革命不可逆,是一种新动力。

此外,吴晓波还携手吴伯凡、沈晓卫、刘加隆、管清友四位专家,从人、技术、资本、经济四大维度进行了的预测。

以下为吴晓波演讲节选,经创业家&i黑马精编,未经其本人审阅: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方式,有一种叫偶遇,人生的拐角处,突然遇到你;有一种叫奔赴,虽千里万里,你一定要找到那个人。

还有一种是等待,我在这片草地下、这片星空下,一定要等你出现。

第四种相遇就是年终秀,此时此刻在灵山·梵宫遇见大家,非常感恩。

这是我的第三场年终秀,前两场都在上海举办的。

年终秀的常规节目是两个预见:预见过去的一年以及预见即将到来的一年。

今年的年终秀有点特殊,因为我们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我是一个写作者,也和中国一起成长的亲历者。

今天我们让一起回顾一下改变中国命运的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到2019。

《大败局》中的民营企业

《大败局》中的民营企业

《大败局》中的民营企业作者:辛格来源:《现代工商》2011年第05期世纪之初,吴晓波凭借一部《大败局》,迈入了“著名财经作家”之列,这部经典的著作以重印28次、销售40万册的成绩,登上了中国本土财经最畅销图书的序列。

6年之后的吴晓波,再度创作了《大败局Ⅱ》,又给我们奉献了9个新的大败局故事,分别是健力宝、科龙、德隆、中科、华晨、顺驰、铁本、三九和托普。

在商业社会中,成功似乎永远是偶然和幸运的,而失败无所不在。

商业,其本质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

对民营企业家来说,失败则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这是一件让人遗憾、但并不可耻的事情。

失败往往伴随着伟大的创新和冒险,在某种意义上,正是燃烧在企业家内心的那股不甘平庸的勃勃野心,在一次次地颠覆着陈旧的秩序,掀起了商业上的巨浪与革命。

对《大败局Ⅱ》中这些新的失败案例,吴晓波称之为“中国式失败”。

因为他们比过去更加辉煌,也更加悲凉,充满着中国民营经济的特色。

公司有大小,管理无高低从《大败局Ⅱ》托普顺驰等案例中,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绝大多数民营公司的失败,都是因为忽视了经营管理最基本的原则,失去了对管理本质的把握。

那么,“管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吴晓波的回答是,公司规模有大小之别,但管理并无高低之分。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大公司的烦恼会更高级些,其实这是个误区。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司经营所遵循的,永远是最基本的原则。

比如说现金流问题。

在《大败局Ⅰ》关于秦池的案例中,最后把这个标王逼到绝境的,其实仅仅是391万块的瓶盖款,正所谓1块钱逼死一条壮汉。

但到了《大败局Ⅱ》的顺驰案例,还是死在现金流上。

因此从本质上讲,这两家企业的败落并没有区别。

再比如,企业经营应追求稳定发展,激进式的成长往往藏着巨大危机。

但要明白这个道理,史玉柱的巨人,孙宏斌的顺驰,两者相隔近十年,却都付出了同样的代价。

这些例子数不胜数。

吴晓波曾总结过中国民营企业失败的4个基本特征,他们分别是:经营冒进、战略迷失、宏观盲视和政商破局。

当文人成为富豪

当文人成为富豪

得好 ,只是 因为他们被市 场认可了 。他 股市很 好 ,我们 出了~本 书 ,叫 《 牛市 成就很 高 ,在 中国却没有商人愿意出版 , 们的作品也 有艺术性 ,但并不 一定是最 来 了 就卖得很 好 ,然后作 者又写了 第 就是因为这样的公益性 出版还是空 白。
好 的 艺 术 品 。 最 好 的 艺 术 品却 不 一 定 能 二 本 书 《 市 还 在 半 山腰 ) 股 市 就 跌 牛 ) ,
吴晓波 : 两者并不 矛盾。大部分 也 可 以 是 轻 松 的 。 这
有 名 的 作 家 都 是 因 为 兴 趣 而 写 作 ,而 且
1 O
石 康
3 0万 0
当年明月 : 者对书的 要求是 ,好 读
1 ]
1 2
王 晓方
易 中天
2 0万 8
2 0万 7
写 作 刚 好 能 赚 到 钱 。我 就 是 如 此 。我 做 看 ,还 要 有 点 意 义 ,否 则 过 几 天 就 没 意
时人实录 ⑩
家讲坛 的讲座受到观 众的喜爱 ,同时也 品。改革开放 之前 ,写作 、出版一本 书 ,
传播了传统文化 。
出版机制 ,将商业出版和公益出版分开 ,
要 花 费 很 长 的 时 间 ,书 在 市 场 上 会 卖 一 保证 商业书籍 和纯 文化书籍 都有生存空
沈 浩 波 : 钱 与 做 文 化 事 业 之 间 到 两 年 。现 在 ,书 籍 的 流 通 速 度 大 大 加 间。商业 出版 将图书完 全推 向市 场 ,最 赚 的 关 系 很 微 妙 。纯 粹 的 艺 术 不 一 定 都 没 快 ,很 多书 出 版 之 后 ,甚 至 连 陈 列 的 机 终 把 出版 业 变 成 文 化 产 业 中 很 强 的 力量 。 有 市 场 ,有 市 场 的 艺 术 也 不 一 定 是 纯 粹 会都没 有。事实上 ,读者对 图书的消费 公 益 出版 可 以 保 存 一 些 文 化 上 有 价 值 的 的 。 比 如 ,很 多画 家 都 是 大 富 翁 ,但 这 需 求 更 接 近 于 快 餐 。 我 所 出版 的 财 经 类 著 作 ,出 版 基 础 教 育 课 本 。比 如 , 有 一 时效 性 更 强 。 如 ,0 ' 的 时 候 , 个学者研 究远古诗歌 写 出了 著作,学术 比 20 年 7 不代表他们就 比那些一文不 名的画家画 图书 ,

蓝狮子创始人吴晓波: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

蓝狮子创始人吴晓波: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

蓝狮子创始人吴晓波:这个时代从不辜负人吴晓波旗下的蓝狮子股权结构上是一家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企业,其中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持股44.55%,吴晓波持股28.51%。

吴老师作为第二大股东没有减持过蓝狮子的股权,实际上他作为财经作家所创造的图书,全部交由蓝狮子担任出版发行,多部经典作品也是公司继续创收的畅销品。

在公司员工看来,吴老师作为蓝狮子的开创股东与精神领袖,一直规划和支持着蓝狮子在财经出版事业上的立异与转型。

蓝狮子并不追求过度的规划扩张,一直注重运营利润。

依据大股东皖新传媒的财务报表,蓝狮子分别在2015年净利2280万、2016年净利2655万,2017年净利3114.48万,在圆满完成了三年业绩对赌目标之后,公司“出版+出资”的双轮驱动模式也显现效益,在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可观的出资收益,保障了公司的安稳运营。

作为一家规划并不大的文化公司,公司盈利才能在行业界处于较好水平,那么已进入3.0发展阶段的蓝狮子,将依托什么来保持未来持续成长呢?做财经出书实际上拼的是服务能力、运营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

公司专心于财经内容的运营和出资,15年里培养了一批内容人才和商务人才,不仅活跃在内容出书范畴,也成为新媒体、新商学和文化出资等范畴的骨干力气。

可以说,蓝狮子是吴晓波教师在个人财经IP 转化为企业IP上的一次富丽转身。

公司沉淀了开创人在财经内容上的“长期主义”与“产品主义”基因特质,又适时通过本钱力气突破公司的管理体制的变革,公司的经营管理开端从经历型向常识经历复合型转变,企业精神也从个人英雄主义向团队精神转变,这种活跃的探究与实践也正是文化类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所在。

现在,跟着我国疫情的平复,压抑已久的消费商场逐渐复苏。

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出台的消费券影响方针累计已过百亿,消费场景逐渐“解冻”。

但疫情影响尚未消失,商场依旧波动不断,品牌与顾客之间彼此探底,如海底捞、西贝的提价降价事件。

长期来看,跟着全球经济的衰退,商场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新消费年代,支付革命或将乘势而起,品牌又会如何调整战略,完成逆势下的双赢?跟着全国各行各业陆续进入复工复产状态,怎么实现有序复工,怎么实现自救,怎么抱团取暖,已经成为各企业的中心关注点。

吴晓波:是谁要吴英死

吴晓波:是谁要吴英死

吴晓波:是谁要吴英死?正文我来说两句(112人参与)2012年02月07日09:46来源:搜狐财经复制链接打印1986年,《人民日报》记者孟晓云到浙江温州采访,在一个长篇报道中,她用了这样的一个开篇:“傍晚,过了六点,国营商店关了门,个体户便活跃起来。

”这是一个充满了寓意性的情景:阳光下的市场是属于国营企业的,黑夜则属于个体户。

在孟晓云那篇充满了正相关公司股票走势农业银行2.73-0.02-0.73%面报道气质的通讯中,她并没有涉及这样的内容――就在当时,一群属于黑夜的“金融鼹鼠”正让温州陷入空前的混乱。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在那时已有“半壁江山”之称,民间对资本的需求空前高涨,然而国营的金融机构完全无法提供任何服务。

在1984年,温州苍南出现了建国之后的第一家民间钱庄――方兴钱庄。

遗憾的是,它的招牌仅仅挂出一天,就被当地的农业银行以违反国家规定为由摘除了。

从此,民间金融在毫无制度约束的前提下,转入地下。

从1985年之后,温州九县两区30万人卷入民间借贷活动,涉及发生额达12亿元之巨。

由于无法可依、地方政府不知管控,便很快转化为恶性的高利贷事件,当地人称“抬会”。

到1986年春夏,资金链突然断裂,各地相继爆出会主潜逃的消息,抬会体系瞬间雪崩。

短短三个月中,温州全市有63人自杀,200人潜逃,近1000人被非法关押,8万多户家庭破产。

这是1949年迄今,最为恶劣的金融破产事件,地方政府开始抓捕和通缉那些知名的会主,以杀一儆百的方式来平息民愤。

一位33岁、名叫郑乐芬的妇女被当成罪大恶极的首犯,判决死刑。

令人惊奇的事情是,郑乐芬一直要拖到五年后的1991年9月才被正式处决,在这段时间里,浙江法律界对死刑判决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郑乐芬的辩护律师认为,抬会本身是一个骗局,郑氏主观上是以非法占有会员的钱财为目的,应定性为诈骗罪,以此论刑,郑氏罪不当死。

而法院是以投机倒把的罪名判定死刑的。

从法院提供的证据来看,郑乐芬并没有诈骗钱财的行为,她与会员订立合约,签名盖章,双方对抬会的经营方式都是明知的和认同的。

吴晓波转型办自媒体,估值全国最高

吴晓波转型办自媒体,估值全国最高

吴晓波转型办自媒体,估值全国最高作者:华商韬略来源:《智富时代·时代财富》 2017年第5期今年1月3日,“吴晓波频道”的运营主体——上海巴九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获得来自挚信、浙商创投、头头是道和普华资本的1.6亿元融资,估值达20亿元,为目前自媒体创业公司中估值最高者之一。

吴晓波于1990年参加工作,做财经记者,月薪只有70元,他自称“资质平凡、际遇寻常”。

这样一个“普通”的文字工作者是如何搭上财富列车的呢?梦起复旦,要做“中国的李普曼”吴晓波1968年出生,1986年考上复旦大学。

大学四年,除了上课外,他几乎住进了图书馆,一排一排地读书,主要阅读哲学、历史和文学三大门类,到大三时,他已读到阁楼,那里原本是向研究生和博士生开放的。

通过这一阶段的阅读,吴晓波找到了精神偶像,20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新闻评论家——李普曼(WalterLippmann)。

李普曼一生写了4000多篇文章,对于美国民众认识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曾被罗斯福总统称为“全美30岁以下最著名的男士”。

1990年大学毕业后,吴晓波到新华社杭州分社工作。

他主动请缨调研全国著名大中型企业,那段时间,他行走于全国各地,几乎不着家,积累了大量一手素材,并与企业家阶层建立了紧密联系。

2003年,他决定单飞。

他没忘记自己的梦想,做“中国的李普曼”。

富豪榜上的财经作家吴晓波从1996年开始写书,每年写一本,早期著作包括《都市背影》《农民创世纪》《大智大愚吴先生》和《我们为什么冷漠》,不过这些书没有什么影响,有些还是自费出版。

面对连续的不成功,吴晓波并没有丧失创作热情,反而愈挫愈勇,2001年,他终于凭借《大败局》一举成名。

《大败局》写的是1998年前后倒下的10家著名民营企业,是国内第一本写作失败的MBA式教材。

由于文风狂野、洞见深刻、故事性强,该书一上市就受到读者热捧,出版社需要每月加印1万册才能满足需求,到当年秋季就销售了8万册,至今已累计发行超过130万册。

改变世界成功的例子精选集

改变世界成功的例子精选集

改变世界成功的例子精选集你是否也曾梦想过要改变世界?而现实中,又有哪些人真正改变了世界呢?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改变世界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变世界成功的例子篇110月5日,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天才乔布斯因癌症不幸逝世。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发表讲话,评价乔布斯是“最伟大的革新者之一”。

苹果公司网站发布悼词:苹果失去了一位远见卓识,开拓创新的天才;世界失去了一位令人惊叹的人物。

35年前,史蒂夫〃乔布斯和朋友建立了苹果公司,并一手将其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苹果的市值已经从2000年的大约50亿美元增长到如今的3510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乔布斯创造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著名品牌,更是创造了一种思维、一种理念,可以说,他已经改变了世界。

在乔布斯的一生中,“创新”二字贯穿了始终,相信凡是初次接触苹果产品的用户,都会对苹果的创意惊叹不已,从ipod、iphone到ipad,一路走来,苹果无疑成为了这些领域的王者。

用乔布斯自己的话说就是“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唯有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出路,在ipod诞生前,已经有许多公司在卖数码音乐,但最终苹果依靠在下载和收听方式上的创新获得了成功。

在iphone发售前,许多人怀疑苹果能否在具有黑莓这样重量级对手的手机市场取得一席之地,但iphone却定位了一种新的手机发展潮流,并影响了整个手机业界。

在人们还不知道平板电脑为何物的时候,ipad诞生了,让无数的消费者为之倾倒,竞争者相继模仿,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如今,许多的创业者抱怨没有可做的项目,往往是走马观花的去了解了一个创业项目,又去了解另一个项目,从来没有驻足去认真思考过,这个项目是否还可以创新,无论是产品或者是营销模式方面,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创新,就能为你的创业之路,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乔布斯去世了,但是,他给世人留下的那种对创新不断追求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去回味,去学习,让我们追寻着乔布斯的足迹,试着用创新改变自己的工作生活甚至世界。

中国企业史(1840-2011)part1

中国企业史(1840-2011)part1



郝延平: “官僚资本主义产生的转折点”。 “1884年以后,不幸以盛宣怀为首的官僚紧紧掌握了官督商办企 业,在中国工业发展中,官僚主义开始比企业家精神起着更重要 的作用。” 杨小凯,《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 “洋务运动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使得政府垄 断工业的利益与其作为独立第三方发挥仲裁作用的地位相冲突, 使其既是裁判,又是球员,因此利用其裁判的权力,追求其球员 的利益。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 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


(2)混业经营,打通产业 积极参股民营银行,创办中国机制面粉上海贸易所、纱布交易 所。
(3)兄弟同心,子弟满堂 兄弟同心:“我与哥哥好比这个壶,一经破裂,虽持半壶在手, 亦复何用。” (4)坚持民营,力求独立 “政商合办之事,在中国从未做好,且商人无政治能力策应,必 至全功尽弃。”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背景: (1)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帝国幻觉破灭; (2)内乱:太平天国(1851-1863),汉族官员崛起,厘金制度, 地方势力坐大; (3)忧患意识。 “民穷财尽,恐有异变,吾日夜望死,忧见宗祏之陨”。 --曾国藩,1869年;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 以制器为先。” --1864年,李鸿章;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稗民生日用,原不 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 作 以自求利益者。” --1868年,李鸿章 。 “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若事事必拘 守成法,恐日即于危弱而终无以自强。” --1880年,李鸿章

荣宗敬:“当今中国人,有一半是穿我的、吃我的。”

吴晓波转型办自媒体,估值全国最高

吴晓波转型办自媒体,估值全国最高

业公 司 中估值 最 高者之一 。
吴 晓波 于 1 9 9 0 年 参 加 工 作 ,做 财 们 为什么冷漠 》,不过 这些书没 有什么 成 同名 纪 录片 。 经记 者 , 月薪 只有 7 0 元 ,他 自称 “ 资 影 响 ,有些还 是 自费 出版 。面对 连续 的
《 激 荡 三 十年 》之 后 ,吴 晓波 义 于2 0 0 9 年推 出 《 跌 宕 一 百 年 》 ,讲 述
立 了紧 密联 系。
“ 你 要做 自媒体 呀 !” 吴 晓波思 考 了很 久 ,于2 0 1 4 年5 月
过1 3 0 万册。
大转 型—— “ 骑 到新 世界 的背上 ” 2 0 1 0 年 以后 ,吴 晓波从读者 那里获
《 大 败 局 》之 后 ,吴 晓 波 又 创
到 了精 神偶 像 ,2 0 世 纪上 半 叶美 国最 作 了 《 穿越玉米地 》 《 非常营销 》和 得的反馈越 来越少 ,无论是 纸媒渠 道 ,
就 在 吴 晓 波 苦 闷 之 际 ,罗 振 宁
1 9 9 0 年大 学 毕业 后 ,吴 晓波 到 新 国改 革 开 放 以来 的经 济 发 展 历 程非 常 出 现 了 ,后 者 于 2 O 1 2 年 底 推 出 自媒
华 社 杭 州 分社 工 作 。他 主动 请 缨 调 研 陌生 ,而 对 方 又在 这 种 无 知 的 基础 上 体 —— “ 罗 辑 思 维 ” ,很 短 时 间就 俘
梦 起复旦 ,耍做 “ 中 国的李普 曼”
下的1 0 家著 名 民营 企业 ,是 国 内第一 税 收 入 登 上 “ 中 国作 家 富 豪 榜 ” ,位
吴 晓波 1 9 6 8 年 出生 ,1 9 8 6 年 考上 本 写作 失 败 的 MB A式 教 材 。 由于 文 风 列 第 五 。 至此 ,吴 晓波 在 财 经 写作 I = } j = 复 旦大 学 。大 学 四年 ,除 了 上课 外 , 狂野 、洞 见 深 刻 、故 事 性 强 ,该 书一 业 上达 到了最 高峰 。 他 几乎 住 进 了 图书馆 ,一 排 一 排 地读 上 市 就受 到 读 者 热 捧 ,出版 社 需 要 每

吴晓波:是时候谈谈收入了

吴晓波:是时候谈谈收入了

吴晓波:是时候谈谈收入了作者:暂无来源:《东方企业家》 2017年第4期吴晓波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去年11月,在北京大学的一间小会议室里,我认真地填写了一份经济生活调查表,面对那张密密麻麻的问卷,有些问题还让我好好地思量了一些时间。

在后来的两个月里,这份问卷表进入十万中国家庭。

从2006年到2016年,《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已连续进行10年,每年进行这项繁琐而有价值的工作,从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民生感受型数据库,为政府绩效评估、企业市场决策、百姓消费投资,提供了大量标准化、可衡量的数据参考。

伟大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曾经说过,研究经济的方式有三种,理论的、历史的和数据的。

其中,数据最为冰冷,却也最不会欺骗人。

经济生活大调查每年获取上百万组数据,与此同时,在时间轴上,进行对比性研究,从而对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及心态进行最真实的采集,这无疑是极有价值和功德的工作。

今年的调查数据给我留下三个深刻的印象。

其一,新中产——尤其是80后、90后族群的消费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产业经济的模式迭代,他们的新型消费观正在再造业态格局和审美趣味;其二,民众的关注焦点正发生重大转移,涉及环保、公共服务及新技术的话题呈现指数级的热度增长,它们对政府职能的转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三,社会各阶层的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特别是60后、70后的生活和职场焦虑很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的一个普遍性公共命题。

“聚焦新中产”,从收入谈起,在报告中我们可以窥到以下八点蛛丝马迹——第一,作为中产阶级中流砥柱的70、80后在收入信心上却反映平平,反而是90后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老人对自己的钱包鼓起来最有信心。

第二,GDP水平和收入信心并非一定成正比,而影响全国人民的收入信心的重要因素则是行业。

第三,互联网、医疗、餐饮等行业从业者收入信心爆棚。

第四,传统行业目前正在经历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房地产成了收入下跌预期最大的行业。

吴晓波:颜值即正义,但不是最终的正义

吴晓波:颜值即正义,但不是最终的正义

吴晓波:颜值即正义,但不是最终的正义作者:暂无来源:《东方企业家·财富生活》 2017年第8期吴晓波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暨南大学EMBA课程教授,常年从事公司研究。

最近经常听到一个说法,叫做“颜值即正义”。

即在这个时代,一个人长相好不好看,实在太重要了。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丹尼尔·哈默迈什教授曾写过一篇论文,叫做《颜值和劳动力市场研究》。

丹尼尔教授认为,在我们的组织行为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只要涉及面试,哪怕是附照片的筛简历环节,应聘者的颜值就分分秒秒在影响应聘结果。

更惨烈的真相甚至是,通常在面试开始的第一分钟,面试官就已经做出了决定。

如果碰巧遇到自我监控能力高的领导,他会对下属的颜值要求更高,认为颜值是能力的信号。

比如,从一个人健硕的体格可以猜出他在健身上的自律和投入,起码是个自我管理挺强的人,或者按经济学思维,从一个人的外表看出他在维护形象上投入的成本。

为了验证丹尼尔教授言论的真实性,我查阅了两份调研报告:第一份来自美国的《新闻周刊》。

《新闻周刊》调研了8000多位MBA毕业的学生,发现英俊男性的收入比普通男性平均高出5%,漂亮女性的收入比普通女性高出4%。

他们还请雇佣这些毕业生的经理对其身上的特质按重要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工作能力和经验位居第一,自信排在第二位,外貌排在第三位,曾就读哪所学校排在第四位。

也就是说,外貌排在了教育之上,长得好看似乎比成绩优异更重要一点。

第二份来自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

他们将全国25个省市中的1万个年轻人,按相貌由丑到美划分为1—7档。

数据显示,处于第4档,即长相一般的人,只占14%;相貌处于第5、6、7档,即一般以上水平的样本占了84%;而最美的样本,即第7档占比20%。

也就是说,在人群中比较好看及最美的人占了绝大多数,而长相一般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

调研结果有两个:首先,在工资水平上,长相好看的人比长相一般的人高出15%。

《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_模板

《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_模板

《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_模板《中国家规》读后感700字最近阅读了《中国家规》一书。

全书讲述了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起于春秋时期孔子,止于晚清梁启超,包括杨震、王羲之、范仲淹、包拯、张载、王阳明、林则徐、曾国藩等历史人物,收录了历史上号称”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传诵千年的诸葛亮《诫子书》、被誉为”治家之经”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家规名篇。

这些流传千百年的家规、家训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庭要遵守的规矩,也不是一家一人定下的规矩,而是阖全家族之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育人治家、做人做事中不断总结、提炼而形成的,是族人认同了的,是需要普遍遵循的规矩。

家规家训诞生的过程也就是家族进行道德教育和形成共识的过程,希望通过制定家规,让家族成员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亦或者说是希望其成为怎样的一种人。

规矩在字典中是冰冷而生硬的条条框框,但一旦蕴含了对家人的谆谆教诲和人生期盼,那么它又是温暖的让人愿意维护和遵循的。

古人们的家规家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在所刻于的石碑上、镌于的牌匾楹联或传唱的诗词之中,相反它们的力量穿越了时空,发挥出了令人惊叹的力量。

后辈子孙人才辈出,终不负先人期望,在流传百年的家规家训中,找到了修身立德的行为指南,在潜移默化中演绎了地域家族的兴旺发达。

家规是一曲穿越时光的歌,而传承则是这曲歌中最美丽动听的音符。

家风不正会给后辈埋下罪恶的种子,家风没有传承好,也会发生”癌变”.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

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或家族的兴衰,更关乎党风、政风、民风。

正可谓: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社风好。

家风传承的好,树木就会成为森林,涵养出宜人的气候;家风传承的好,民风就会更加纯朴,汇聚出更好的风气。

家风传承的好,人才会更加健康,点亮品德的明灯。

在当下,党员干部学家规家训不仅是要学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孜孜教诲,更要从传统家规家训中汲取家风滋养和廉洁正能量,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晓波身家上亿:绝不仅仅只是一名财经作家
47岁的吴晓波先生已经是身家上亿的成功企业家了。

尽管一直以来,他的名字总是与“财经作家”这一身份画上等号—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出版了《大败局》、《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等多本研究企业兴衰的著作。

作为企业家的吴晓波,其旗下公司跨入的行业包括图书出版、新媒体运营、传统农业、定制酒等不同领域,此外他本人还有固定投资楼市的习惯,而近年来,吴晓波更是把视线投向了新媒体和科技类企业,扮演风险投资人的角色。

投资人
吴晓波今年新买的一套房子是位于杭州市中心湖墅南路的豪宅武林壹号。

武林壹号由杭州本地开发商滨江集团开发,单套售价在2000万元左右。

买房子只是吴晓波的一个习惯。

十多年来,他坚持的一个原则是一年买一套房子。

原因是吴晓波有着自己的财经史观,他认为中国的土地最值钱,且土地价格一直处在上升通道中。

吴晓波的财富来源之一是因为他长期投资楼市。

以吴现在的住处,滨临京杭大运河的绿城深蓝广场为例,其买深蓝广场时的单价在1.5万元/m2左右,现价该项目的二手房价在5万元/m2左右。

“2008年,我买十套房子并不算多,应该再多买一些,毕竟早些年买套房子还比较轻松。

”吴晓波在2009年接受《都市周报》的采访中如是说。

除了在楼市固定投资,吴晓波近年来把投资的兴趣转向了新媒体和科技领域。

7月27日,自媒体微信公号“餐饮老板内参”对外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

融资由吴晓波等联合成立的狮享家新媒体基金领投、另外几家机构跟投,融资规模2000万元人民币。

餐饮老板内参是一个专注于餐饮垂直行业的自媒体品牌,励志打造餐饮产业链社交与服务的平台商业模式。

狮享家新媒体基金成立于2015年,由吴晓波、经纬中国合伙人曹国熊等人联合成立,致力于投资新媒体领域的早期项目。

除了投资餐饮老板内参外,吴晓波的另一个重要手笔是投资了全球首款体感游戏手环的生产企业—杭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在去年9月成立,目前由吴晓波担任董事长。

除吴晓波外,富士康也是豚鼠的投资者。

岛主
除了投资人身份外,吴晓波更早的一个身份是岛主—他是浙江最早“买岛屿”的一批人。

1998年,千岛湖有一批岛屿对外出租50年的租赁权。

时年30岁的吴晓波买下了千岛湖的一个小岛,一次性付款,成了岛主。

千岛湖共有1078个岛屿,吴晓波买下的是其中一个面积140多亩的半岛。

买岛这笔账,吴晓波绝对算对了。

在进入新世纪后,岛屿的出租价开始暴涨,现在不少岛屿的估价已在数千万元。

当时按政府要求,这个100多亩的岛上不能荒废,必须要种上经济作物,而且不能盖很多房子。

吴晓波买岛后,便在岛上大范围种植杨梅树。

他请来一对老夫妻住在岛上,帮自己打理遍坡的杨梅树。

从2004年开始,吴晓波开始收获杨梅。

彼时的吴晓波曾算过一笔账:“一棵杨梅树最多可以挂果100斤,那么4000多棵杨梅树,就有可能产40多万斤杨梅。

按照收购价格全部卖掉,每年就是40万-50万元的收益。

而按照杨梅树的生产周期,旺产的时候,每棵树可以挂果2000斤。


这个岛现在是千岛湖当地的农业示范基地。

借助于自己打造的“吴晓波频道”优势,吴晓波在今年6月宣布,开卖由该岛采摘杨梅制造而成的杨梅酒—吴酒。

吴酒采用了古法酿造。

普通的杨梅酒杨梅和酒的比例是1:2-2.5,“吴酒”将这个比例升高到了1:1.5,加重杨梅味同时降低了酒精浓度,使得口感更加柔和。

售价199元/瓶的5000瓶吴酒上线后,在33个小时内即被迅速抢光,吴晓波瞬间入账近100万。

亿万富翁
吴晓波旗下的版图里,出版仍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前后,贝塔斯曼出版业务退出中国,吴晓波全面接手“蓝狮子”品牌,并成立
民营公司,将其改制为企业化运营,逐渐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财经出版机构。

“在杭州做一个文化公司,第一是能够感受到商业最前沿的气息,第二相对能够比较安心地做一些像编辑、创意的工作。

”吴晓波曾这么自况。

尽管多数时间里,蓝狮子公司的日常运转是由吴晓波的妻子邵冰冰在打理。

2014年11月19日,安徽皖新传媒发布公告称,将以1.57亿元的价格收购蓝狮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45%的股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交易完成后,蓝狮子管理团队及创始股东仍保持其经营自主权。

吴晓波仍持股33.76%,蓝狮子估值3.5亿元,仅此一项,吴晓波的账面身家达到1.18亿元。

在目前蓝狮子的整个业务里面,传统出版业务的比重已下降到20%。

除传统的财经出版外,蓝狮子在传统图书板块还有蓝耳文学,主要是做文艺类图书,包括一些畅销书。

新增加的80%就是所谓转型的新业务—服务部门和无线部分。

吴晓波曾透露,目前蓝狮子已完成基础内容建设与数字化改造,新的主攻目标是“财经新媒体”。

2014年5月8日,他在微信上推出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每周二、周日各一篇财经专栏。

微信平台的“吴晓波频道”,用商业化运营,即在文章中插入商业广告。

与此同时,吴晓波还在爱奇艺[微博]推出了国内首档财经脱口秀节目《吴晓波频道》,该视频脱口秀三十分左右,每周四播出。

爱奇艺与吴晓波的合作模式很简单:吴晓波制作节目,爱奇艺负责播放和广告运营,收入原则上四六分账,具体项目的分账比例再谈。

吴晓波变得很忙,他现在每年的时间基本上三三三分:三分之一时间用来调研、写作,三分之一时间经营公司和旅游,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参加活动、做演讲、讲课。

此外,吴晓波也还在筹备新公司。

以7月15日为例,他前往天津市北辰区,就蓝狮子旗下天津德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落户该区等事宜进行考察,北辰区区委书记张盛如陪同了吴晓波一行。

“体面的独立”
吴晓波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思想独立”的前提是“金钱独立”,这也是他创立蓝狮子的原因。

这个拥有自己岛屿的写作者和商人,其出场费早在两年前就已经高达8万元,悠然自得地过着一种体面的独立生活。

另一方面,又孜孜不倦地为这个世界供应观念,比如《去日本买只马桶盖》。

同时他还告诫年轻人:不要着急,不要焦虑。

这个人,看起来像一个标准的成功男性—富有、乐观、精致、谦逊、低调、细腻、朋友众多。

但因为在7月一篇评论王林的文章《与王林合影是多糗的事》,吴晓波突然成为网民嘲讽与不屑的对象。

“(我)绝对不会迎合屌丝”。

吴晓波在《解放日报》采访中正式予以回应。

言下之意,他是为精英阶层代言。

在回应中,吴晓波同时又称,“我不会去讨好、迎合任何集团、任何个人,我会保持我的独立性。


吴晓波曾自况,大学时读到艾森豪威尔的一句名言:什么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必须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

“这句话像毒药一样影响了我的职业观。


美国评论家李普曼是吴晓波青年时代的职业偶像。

此前吴晓波老是自问:如果李普曼活在当代,他会怎么做?吴晓波给出的答案是:李普曼应该会开出自己的自媒体。

因为他所理解的自媒体,是“自己的媒体,自由的媒体,自在的媒体”。

个人财富的自足,让现在的吴晓波拥有了一种清高的底气。

今年5月他说过这么一段话,“你现在拿一个亿来收买我,挺难的,我老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你要买我的什么东西?一百亿来买我的话,我可能会动心,如此而已。


蓝狮子今年的目标是登陆新三板。

不迎合屌丝、保持独立性且从不炒股的吴晓波先生,未来可能得关心自己公司的股价了。

(本文内容来源:时代周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