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课程设计说明书
楼梯课程设计说明书

楼梯课程设计说明书根据设计任务给出的设计条件可知:拟设计楼梯为三层住宅的公用楼梯,层高 2.8m,室内外高差0.775m,楼梯间四壁均系承重结构,并具防压能力。
一、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确定踏步高,踏步宽;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7、10条规定:住宅共同楼梯踏步高最大值为175mm,踏步宽最小值是260mm,体检楼梯拟取踏步高170mm,踏步宽270mm。
二、确定踏步级数N,调整踏步高h和踏步宽b,用层高H除以踏步高h,得踏步级数n=H/h,当n为小数时,取整数,并调整踏步高h(h=H/n),用公式b+2h=600-620mm,确定踏步宽b。
h=155mm,b=270,N=2800/155=18三、确定梯段宽度,梯井宽度和楼梯间开间梯段净宽:指墙面至扶手中心线的距离,当楼段两侧设扶手时净宽指两侧扶手中心线间的距离。
普通楼梯梯段宽度按每股人流0.55+(0-0.15)m确定,并不少于两股人流。
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
根据楼梯间开间尺度确定梯段宽度b和梯井宽度。
梯井宽=100mm;梯段宽=1200mm。
平台净宽:楼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当加宽。
楼梯间开间=2700.四、确定楼梯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由于不等跑,按长短跑计)由踏步宽b及每梯段的技术n,确定梯段的水平投影长度的L。
L=18/2x270=2430mm 五,确定平台宽度休息平台宽度=梯段宽度+1/2踏步宽=1200+1/2x270=1335mm六、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由于梯段水平投影长度小于 3.0m,故该梯间楼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较为经济,由于梯间四壁是承重结构,故平台板的支撑方式采用墙承重式支撑。
七、进行楼梯净空高度的验算,使之符合净空高度要求对于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时,应验算平台梁下净空高度满足2m的要求。
楼梯设计设计说明书

十一 楼梯设计楼梯间开间为 3.9m ,进深为7.2。
采用板式楼梯,底层为等跑楼梯,共28级踏步,踏步宽0.3米,其踏步的水平投影长度为13×0.3=3.9m ,二层及其以上层楼梯均为等跑楼梯,共24级踏步,踏步宽0.3米,其踏步的水平投影长度为11×0.3=3.3m 。
楼梯的踢面和踏面均做水磨石层,底面为水泥砂浆粉刷。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板采用HPB235钢筋,梁纵筋采用HRB335钢筋。
(一) 底层楼梯设计 1.梯段板TB1设计板倾斜角tanα=150/300=0.5,cosα=0.894。
板斜长为3.9/0.894=4.36m ,板厚约为板斜长的1/30,h=140mm 。
取1m 宽板带计算。
1)荷载计算梯段板的荷载计算列于下表。
恒荷载分项系数γG =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γQ =1.4。
总荷载设计值p=1.2×7.75+1.4×2.5=12.8kN/m 。
梯段板荷载计算表2)截面设计板水平计算跨度l n =3.9m ,弯矩设计值m 19.47kN 9.38.121.0pl 101M 22n ⋅=⨯⨯==。
板的有效高度h 0=140-20=120mm 。
095.012010003.140.11019.47bh f M 2620c 1s =⨯⨯⨯⨯==αα 则951.0s =γ,20y s s 813mm h f MA ==γ 选配Φ12@120,实际A s =943mm 2 分布筋为Φ8@300。
2.平台板PTB1设计设平台板厚100mm ,取1m 宽带板计算。
1)荷载计算平台板的荷载计算见下表。
荷载设计值p=1.2×3.89+1.4×2.5=8.17kN/m平台板荷载计算表2)截面设计平台板的计算跨度l 0=1.80-0.65/2=1.475m弯矩设计值m 1.78kN 475.117.81.0pl 101M 220⋅=⨯⨯==板的有效高度h 0=100-20=80mm020.08010003.140.11078.1bh f M 2620c 1s =⨯⨯⨯⨯==αα 则990.0s =γ,20y s s 107mm h f MA ==γ 选配Φ8@200,实际A s =252mm 23.平台梁TL1设计设平台梁截面尺寸为200mm×400mm 1)荷载计算平台梁的荷载计算见下表。
上楼下楼课程设计

上楼下楼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上楼与下楼时,重力对物体作用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楼梯的几何特征,如梯级高度、深度和宽度对上下楼动作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描述上楼下楼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协同运动的方式及其生物力学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计算上楼与下楼时所需的平均力量和能量消耗。
2. 学生能够设计并实施安全有效的上下楼运动计划,提升空间定位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收集和分析数据,形成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上楼下楼过程中互相帮助,注重运动安全。
3. 增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树立健康生活的态度,认识科学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以物理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线,结合体育学科运动实践,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重力与运动: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分析上楼与下楼过程中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及影响。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力学基本概念2. 楼梯几何特征与运动生理:探讨楼梯设计参数对上下楼动作的影响,分析身体各部分在运动中的协作。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几何图形与空间概念;第五章 运动生理学基础3. 能量转换与运动实践:讲解上楼与下楼过程中的能量转换,引导学生设计合适的运动计划。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能量守恒与转换;第六章 体育锻炼方法4.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验和观察,教授学生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上楼下楼相关数据。
- 教材章节:第七章 科学探究方法5. 安全教育与团队协作:强调上楼下楼过程中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 教材章节:第九章 安全教育;第十章 团队协作与沟通教学内容按照以上大纲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上楼下楼的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内容特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实例,系统讲解上楼下楼涉及的物理和生理学原理,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楼梯教案设计说明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楼梯安全与礼仪教育》二、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三、教学目标:1. 了解楼梯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3. 培养幼儿遵守楼梯礼仪,养成文明上下楼梯的良好习惯。
4. 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楼梯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楼梯礼仪的养成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楼梯图片、动画、视频等。
2. 教学教具:楼梯模型、安全标志、小卡片等。
3. 活动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操场。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楼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都见过哪些楼梯?”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楼梯是连接楼层的重要设施,我们每天都要上下楼梯。
”(二)认识楼梯1. 教师讲解楼梯的基本结构,如:扶手、踏步、楼梯口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观察楼梯模型,加深对楼梯结构的认识。
(三)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1. 教师示范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包括:靠右行走、不追逐打闹、注意脚下等。
2. 幼儿模仿教师动作,练习正确的上下楼梯方法。
(四)楼梯安全注意事项1. 教师讲解楼梯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踩空踏步、不低头玩手机、不追逐打闹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安全上下楼梯。
(五)楼梯礼仪教育1. 教师讲解楼梯礼仪,如:上下楼梯时保持安静、不推搡他人、礼让他人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楼梯礼仪。
(六)总结与反馈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了解他们对楼梯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检验幼儿对楼梯安全注意事项和礼仪的掌握情况。
3. 对幼儿的学习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学习楼梯知识的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楼梯课程设计简要说明

楼梯课程设计简要说明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使其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使学生加深理解。
3.XX学科的基本方法:介绍XX学科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
4.实际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实验法:进行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
4.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器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在线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习渠道。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上下楼梯项目课程设计

上下楼梯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上下楼梯项目涉及的数学概念,掌握加减乘除基本运算在楼梯问题中的应用。
2. 学生能运用图形和图表描述楼梯问题,理解长度、高度、层数等基本参数。
3. 学生了解楼梯设计中的安全知识,掌握与楼梯相关的安全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参与上下楼梯项目,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提高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学生通过设计楼梯方案,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通过了解楼梯设计中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树立安全观念。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图形认知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但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上下楼梯项目,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大纲:1. 数学知识:- 理解楼梯层数、每层高度、总高度等概念。
- 掌握加法和减法在楼梯问题中的应用。
- 学习乘法和除法在楼梯设计中的使用。
2. 科学知识:- 了解楼梯结构及其力学原理。
- 学习楼梯设计中涉及的材料和施工工艺。
3. 美术与设计:- 学习楼梯设计的审美原则和基本要素。
- 探索创意楼梯设计方案,结合实用性与美观性。
4. 实践活动:- 实地测量学校楼梯,记录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 设计楼梯方案,包括草图、详细尺寸和材料选择。
- 团队合作,展示和评价各自的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周:数学知识学习,楼梯层数和高度的计算。
楼梯构造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作业:楼梯构造设计学习目标1. 掌握楼梯的组成和楼梯的主要尺度。
2. 熟悉楼梯踏步、栏杆(板)、扶手的细部构造和连接做法。
3. 熟悉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基本构造。
4. 熟悉无障碍坡道的构造要求和做法。
5. 熟悉双跑楼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6. 掌握楼梯建筑详图的识读,熟悉楼梯建筑详图的绘制。
学习重点1. 楼梯各部分的的主要尺度。
2.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方案选择。
3. 双跑楼梯的基本设计步骤和楼梯平台高度的调整方法。
4. 楼梯建筑详图的组成、绘制和尺寸标注。
4.1 设计任务书4.1.1 设计题目及其条件依下列条件和要求,设计某住宅的钢筋混凝土平行双跑楼梯。
设计条件:该住宅为三层,层高为2.9m,楼梯间平面与剖面见示意图。
底层设有住宅出入口,楼梯间四壁均系承重结构并具防火能力。
室内外高差为450mm。
设计要求:1、根据以上条件,设计楼梯段宽度、长度、踏步数及其高、宽尺寸。
2、确定休息平台宽度。
3、经济合理地选择结构支撑方式。
4、设计栏杆形式与尺寸图4.1住宅楼梯间平面示意图4.1.2 设计图纸内容及深度要求用一张2#图纸,以铅笔手绘,完成以下内容:1.楼梯间底层、标准层和顶层三个平面图,比例1:50(1)绘出楼梯间墙、门窗、踏步、平台及栏杆扶手等。
底层平面图还应绘出室外台阶、坡道(无障碍坡道)、的投影等。
(2)标注两道尺寸线。
开间方向: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宽、梯井宽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注意:1)梯井宽指平行两梯段结构之间的净距,而非楼梯扶手之间的净距;2)不标注门窗洞口及墙段尺寸,但应在图上画出。
进深方向:第一道:细部尺寸,包括梯段长度——步宽×踏面数=梯段长度、平台深度和墙内缘至轴线尺寸;第二道:轴线尺寸及轴线编号。
若两梯段长度相同,可只在一边标注,若不同,则应在另一边加注第一道尺寸。
(3)内部标注楼层和中间平台标高、室内外地面标高,标注楼梯上下行指示线,并注明该层楼梯的踏步数。
楼梯的课程设计

楼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楼梯的基本概念,掌握楼梯的构成要素和分类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楼梯的坡度、踏步高度和宽度等参数。
3. 学生了解楼梯设计中的安全规范,掌握楼梯设计的初步原则。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绘图工具,独立完成楼梯的平面图和立面图绘制。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楼梯现场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楼梯设计软件,进行楼梯设计的模拟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楼梯设计产生兴趣,培养对建筑设计的热情。
2. 学生认识到楼梯设计的重要性,关注楼梯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五年级建筑设计启蒙课程,通过楼梯设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特点分析:五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对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
教学要求:1. 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强调安全规范,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楼梯的基本概念:楼梯的定义、功能、分类及构成要素。
2. 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美观性。
3. 楼梯设计的相关知识:楼梯的坡度、踏步高度、踏步宽度的计算方法;楼梯设计的规范要求。
4. 楼梯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比例尺的应用,线条、标注等基本绘图技巧。
5. 楼梯现场测量方法:工具的使用,数据记录与处理。
6. 楼梯设计软件的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楼梯设计的模拟与优化。
教学大纲:第一课时:楼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课时: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与规范要求第三课时:楼梯设计的相关计算方法第四课时:楼梯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绘制方法第五课时:楼梯现场测量方法与数据处理第六课时:楼梯设计软件的应用与实践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建筑设计初步》第四章:楼梯与坡道设计内容列举:1. 楼梯的构成与分类2. 楼梯设计的原则与要求3. 楼梯设计的计算方法4. 楼梯图的绘制5. 楼梯现场测量与设计软件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向学生讲解楼梯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计算方法。
爬梯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现爬梯不打滑的条件计算当两个轮子与楼梯台阶呈垂直时,设前后轮距为l ,人和车重心距后轮距离为xl,则 Ny=x·G ,N1=(1-x)G ,Nx=Ny tg30。
能爬上楼的条件是:μN1≥Nx ,即μ(1-x)G≥x·G tg30。
,其中μ=0.3,0.3(1-x) ≥0.58x 得 x≤0.34。
因驱动轮为车体的主要重量,加之爬楼时车体倾斜,人的重心自然靠后,因而重心设计在距图示位置距后轮0.34倍的轮距处是可以实现的。
驱动力的估算爬楼时重力大部分压于后轮,忽略前轮的阻力,对A点列力矩平衡方程:T=G·acosθ(重心后调后忽略前轮阻力)θ≤90°时,驱动转矩主要克服重力阻力矩。
a=0.16m,单边G=50X10=500N。
θ=0°时,T max=500X0.16=80N·m。
驱动手柄r=0.16m,仅用两级链传动减速系统,总传动比10:1,人单手所需最大驱动力为:F max=T/i/r=50N 相当于5公斤力。
考虑到驱动转矩比较大,若选用电机作为原动机,需要专门配备减速系统才能达到所需转矩,而且要配备较大容量的蓄电池。
这样会增加整车的重量。
通过分析比较可采用手柄手摇驱动,双边驱动,以便于差动转向。
图4-2行星齿轮轴结构设计图4-3 行星齿轮轴图4-4爬楼单轮着地时受力情况最差:N=G/2=500 NFt=T/R3=1.1/0.0175=63 NFr=Ft ·tana=63×0.364=23 N14Fr+28N1=52N ,得 N1=917N14N2+14N1=38N ,得 N2=440N经计算 ,A 处弯矩最大,mm 7.12601.012250][1.0d 60][,45,mm 12250N m 12.250N )1.10.6(120.6,)(1.412500024.0024.033b 1A b 12222=⨯=≥=•=•=⨯+==+=•==•=⨯==--σσααca ca A ca A A M A MpaM T M M mN T T mN N M 处的直径钢调质轴选用材料为则取考虑轴承内径并取整 d=15mm齿轮键连接设计轮毂长度 为12 选用圆头平键,L=12 b=h=6强度符合要求][3.256620410044p p MPa dhl T σσ<=⨯⨯⨯==轴承选择Fr1=N1=917 N , Fr2=N2=440N2.74KN 2740N 1010800156012841060nL P C 10800336010L 153360101284N91714.1XF f P 4.1f 3636'h h r p p ==⨯⨯⨯===⨯⨯==⨯⨯===‘荷轴承所需基本额定动载则预期寿命转。
楼梯教案设计说明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楼梯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 学生能够掌握楼梯的常用尺寸和设计规范。
- 学生能够了解楼梯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原理。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楼梯设计。
-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一个完整的楼梯设计方案。
- 学生能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 学生能够培养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 学生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楼梯的基本结构、功能及设计规范。
- 楼梯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原理。
- 楼梯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 楼梯设计中的尺寸计算和空间布局。
- 楼梯与人流量的关系处理。
- 楼梯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楼梯在不同建筑中的应用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 提出问题:楼梯在建筑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楼梯设计有哪些注意事项?2. 课堂讲解- 讲解楼梯的基本结构、功能及设计规范。
- 介绍楼梯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原理,如楼梯宽度、坡度、踏步高度等。
- 分析楼梯设计中常见的尺寸计算方法和空间布局技巧。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楼梯设计。
- 指导学生运用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展示设计成果。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出创新性的设计方案。
4. 课堂讨论-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点评,强调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5. 总结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楼梯设计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的设计方案,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 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楼梯课程设计说明书

楼梯课程设计说明书根据设计任务及给出的设计条件可知,拟设计楼梯为三层住宅的共用楼梯,层高2.9m,室内外高差0.45m,楼梯间四壁均是承重结构,并具防火能力。
一、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确定踏步高、踏步宽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7、10条规定:住宅公用楼梯踏步高最大值为175mm,踏步宽最小值为260mm,本梯间楼梯拟取踏步高160mm,踏步宽290mm。
二、确定踏步级数,调整踏步高和踏步宽1、踏步数N=2900/160≈18.125级,取整数N=18级。
2、调整踏步高h=2900/18≈161.11mm,取h=161mm。
3、根据经验公式b+2h=600~620,设b=278~298,取b=290。
三、确定梯段宽度,梯井宽度和楼梯间开间设计条件为三层住宅共用楼梯,故可按两股人流来设计楼梯段的宽度,即可取值1.1~1.4m,取1.1m为楼梯的宽。
为满足消防要求,梯井150mm宽,则楼梯间开间为:1.1×2+0.16+0.12×2=2.60m,取值260mm。
四、确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由于不等跑,按长跑设计)L=(9-1)×290=2320mm五、确定平台宽度休息平台宽度a=梯段宽度+1/2踏步宽=1100+290/2=1245m六、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由于梯段水平投影长度小于 3.0m,故该梯间楼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是比较经济的。
由于梯间四壁为承重结构,故平台板的支撑方式可采用墙承垂式支撑。
七、楼梯净空高度的平台1、确定平台板厚,h’=2/30=(2600-240)/30≈78.7mm,取h’=80mm。
2、住宅入口处平台底净高度平台,若采用等跑式到底层楼梯可设计为第一跑9级、第二跑8级,则入口处平台底净高为:9×161+330-80=1699mm<2000mm不满足,故将底层设计成“长短跑”式。
4、所以,第一跑踏步数N=(2000+80-450)/161≈11.90级,取12级,入口处平台梁净高:11×161+162+330-80=2080mm>2000满足底层中间平台标高为10×0.161=1932m,同理可得,各平台底净高均满足要求。
楼梯设计说明书

楼梯设计说明书一.标高-0.050m~3.550m 楼梯设计采用现浇板式楼梯设计,楼梯使用活载3.5,估算踏步面+抹灰荷载约1.0,平面采用C25砼(fc=11.9,ft=1.27),梁式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y=300,其余选HRB235级钢筋fy=2101 梯段板计算(1) 荷载统计踏步尺寸300*163.64,斜板厚度130m300cos 0.876341.9ϕ=== 则截面平均高度为163.64130230.2220.876h mm =+= 恒荷载 /k N m抹灰+面层 1.0板自重 163.6413025 5.7520.876⎛⎫⨯+= ⎪⎝⎭ 合计 6.75 /kN m活荷标准值 3.5 /kN mg+q=1.2 6.75 1.4 3.513/.KN m ⨯+⨯=(2) 最大弯矩22011()13 3.515.93.1010M g q l KN m =⨯+⨯=⨯⨯=⋅ 3221015.93100.11.1.011.91000110s c M f b h αα⨯===⨯⨯⨯⨯⨯⨯0.5(10.5(10.94s γ=⨯=⨯=(2) 配筋62015.9310513.53000.94110s y s M A mm f h γ⨯===⨯⨯⨯⨯ 选配2s 12@200.(A 565mm ).Φ=验算裂缝,max 0.1780.3.W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验算挠度,35009.117.5.200200l f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平台板PTB1计算(1)荷载计算 h=80mm恒荷载 /k N m抹灰+面层 1.0板自重 250.082.⨯= 合计 3.0 /kN m 活荷标准值 3.5 /kN m g+q= 1.2 3.0 1.4 3.58.5/.KN m ⨯+⨯=(2) 最大弯矩22011()8.5 1.65 2.9.88M g q l KN m =⨯+⨯=⨯⨯=⋅ 32210 2.9100.04.1.011.9100060s c M f b h αα⨯===⨯⨯⨯⨯⨯⨯0.5(10.5(10.96s γ=⨯=⨯=(2) 配筋620 2.910167.83000.9660s y s M A mm f h γ⨯===⨯⨯⨯⨯ 因为最小配筋率2min min ,0.002100080160s A b h mm ρ=⨯⨯=⨯⨯= min max(0.002,0.45)(0.002,0.0019)max 0.002t yf f ρ=⨯== 选配2s 8@200.(A 251mm ).Φ=验算裂缝,max 0.01350.3.W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验算挠度,16502.198.25.200200l f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梯梁计算TL-1计算 200x400(1)荷载计算AT1传来荷载 1133.522.752⨯⨯= PTB1传来荷载 518.5 1.65 4.3882⨯⨯⨯= 梁自重 250.370.2 1.2 2.2⨯⨯⨯= 抹灰 1.0 合计 30.33/g q kN m +=(2) 最大弯矩22011()30.33 3.5748.3288M g q l KN m =⨯+⨯=⨯⨯=⋅按倒L 型截面计算011 3.5760066f h l mm =⨯=⨯=,hf=80mm 1080() 1.011.980600(370)188.548.3522c f f hf f b h h KN m M KN m α⨯⨯⨯-=⨯⨯⨯⨯-=⋅>=⋅属于第一类T 型截面6221048.32100.05.1.011.9600370s c f M f b h αα⨯===⨯⨯⨯⨯⨯⨯0.5(10.5(10.97s γ=⨯=⨯=(2) 配筋62048.3210448.83000.97370s y s M A mm f h γ⨯===⨯⨯⨯⨯大于最小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2min min ,0.002200400160s A b h mm ρ=⨯⨯=⨯⨯= min max(0.002,0.45)(0.002,0.0019)max 0.002t yf f ρ=⨯== 选配2s 314(A 462mm ).Φ=验算裂缝,max 0.110.3.W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验算挠度,36002.6718.200200l f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TL-2计算 200x300(1)荷载计算隔墙传来荷载 1.233.612.⨯⨯= PTB1传来荷载 10.918.51.656.382⨯⨯⨯= 梁自重 250.270.2 1.2 1.62⨯⨯⨯= 抹灰 1.0 合计 21.96/g q kN m +=(2)最大弯矩22011()21.96 3.5734.9888M g q l KN m =⨯+⨯=⨯⨯=⋅ 按倒L 型截面计算011 3.5760066f h l mm =⨯=⨯=,hf=80mm 61080() 1.011.980600(270)10131.3834.9822c f f hf f b h h KN m M KN m α-⨯⨯⨯-=⨯⨯⨯⨯-⨯=⋅>=⋅属于第一类T 型截面6221034.98100.0671.011.9600270s c f M f b h αα⨯===⨯⨯⨯⨯⨯⨯0.5(10.5(10.97s γ=⨯=⨯+=(2)配筋62034.9810445.23000.97270s y s M A mm f h γ⨯===⨯⨯⨯⨯大于最小配筋率 最小配筋率2min min ,0.002200300120s A b h mm ρ=⨯⨯=⨯⨯= min max(0.002,0.45)(0.002,0.0019)max 0.002t yf f ρ=⨯== 选配2s 316(A 603mm ).Φ=验算裂缝,max 0.100.3.W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验算挠度,36003.618.200200l f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TL-3计算 200x300(1)荷载计算隔墙传来荷载 1.231.86.⨯⨯= PTB1传来荷载 518.5 1.65 4.3882⨯⨯⨯= 梁自重 250.270.2 1.2 1.62⨯⨯⨯= 抹灰 1.0 合计 13.18/g q kN m +=(2)最大弯矩22011()13.18 1.65 4.4988M g q l KN m =⨯+⨯=⨯⨯=⋅ 按倒L 型截面计算011 1.6530066f h l mm =⨯=⨯=,hf=80mm 61080() 1.011.980300(270)1065.69 4.4922c f f hf f b h h KN m M KN m α-⨯⨯⨯-=⨯⨯⨯⨯-⨯=⋅>=⋅属于第一类T 型截面62210 4.49100.0171.011.9300270s c f M f b h αα⨯===⨯⨯⨯⨯⨯⨯0.5(10.5(10.99s γ=⨯=⨯+=(2) 配筋620 4.4910563000.99270s y s M A mm f h γ⨯===⨯⨯⨯⨯小于最小配筋率,所以按最小配筋率配筋 最小配筋率2min min ,0.002200300120s A b h mm ρ=⨯⨯=⨯⨯=min max(0.002,0.45)(0.002,0.0019)max 0.002t yf f ρ=⨯== 选配2s 314(A 462mm ).Φ= 验算裂缝,max 0.020.3.W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验算挠度,16500.028.25.200200l f mm mm =<==满足构件要求 梯柱计算(1)轴力N231121.96 3.5713.18 1.65250.20.2 1.851.8722TL TL N V V G --=++=⨯⨯+⨯⨯+⨯⨯⨯= 估算截面尺寸 21.25 1.171.327.050.8511.9c N A mm f μ⨯⨯≥==⨯⨯ 截面尺寸200x200(2)计算配筋0 1.25225011.25200200l H b ⨯===查表得构件稳定系数0.95ϕ= 根据,,0.9()c s y s N f A f A ϕ≤⨯⨯+得20.91263,min c yN f A As mm As f ϕ-≥=-≤ 最小配筋率2min min ,0.006200200240s A b h mm ρ=⨯⨯=⨯⨯= min max(0.006,0.45)(0.002,0.0019)max 0.006t yf f ρ=⨯== 选配2s 414(A 616mm ).Φ=。
楼梯课程设计

楼梯课程设计学校:姓名:班级:学号:系别:专业:日期楼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目的要求掌握楼梯方案选择和楼梯构造设计的主要内容,培养绘制楼梯详图的能力。
二.设计条件1.某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楼层开间尺寸2700mm,进深6000mm,层高3000mm,室内外高差750mm,墙厚240mm,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
要求在底层平台下做出入口。
2.楼梯的形式定位双跑平分楼梯,一梯两户,进户门为1.0×2.0m,门垛居中线250mm,梯间窗1200×1500mm,窗台高1000mm3.级数踏面尺寸经计算调整而定150~170mm踏步宽250~300mm4.平台宽度≥1.2mm(净宽)楼板厚度100mm,楼梯平台厚度80mm平台梁200×300mm(含平台板)5.栏杆高900mm,扶手宽45~60mm,扶手高80~90mm,提井宽80mm6.楼梯入口上部过梁240×240mm雨棚板端部厚80mm,根部厚度同过梁宽挑出墙外为1000mm7.栏杆形式参考教材P112,扶手形式参考P101三.设计要求1.绘制3号图2张,楼梯剖面图一张,比例1:100,楼梯平面图一张,比例1:50,(含底层楼梯平面图,二层楼梯平面图,标准层楼梯平面图,顶层楼梯平面图四个)2.铅笔绘图,要求按图标准绘制。
(标准栏内必须用铅笔填写)楼梯计算书1.确定没梯段踏步数设踏面宽g=300mm,踢面高h=150mm确定层间总踏步数:3000÷150=20(级)每梯段踏步数:20÷2=10(级)2.确定开间方向的尺寸平行双跑楼梯的梯井一般不大于200mm并不小于60mm,本楼梯梯井定为80mm扶手中心至梯段边缘尺寸不小于50mm此楼梯定为70mm每梯段净宽(2700-120×2-70×2-80)÷2=1120mm,满足要求3.确定进深方向的尺寸梯段水平投影长度为:300×(10-1)=2700mm两平台的总宽度为:6000-120+120-70×2-2700=3160mm中间平台宽度为:1300mm楼层平台宽度为:3160-1300=1860mm4.满足一层平台下供人通行的要求平台梁高300mm,一层平台下净高为3000÷2-300=1200mm,为满足平台下供人通行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2000mm,采用增加第一个梯段的踏步数和降低底层中间平台下地平标高的方法。
课程设计(楼梯结构)

楼梯设计一、设计基本资料1、楼梯结构布置图现浇梁式楼梯:图12、荷载(1)楼梯活荷载标准值(2.5kN/m 2)(2)面层采用地砖(0.65kN/m 2)(3)底面为20mm 厚水泥砂浆抹灰(4)金属栏杆(0.1kN/m )3、材料(1)混凝土:强度为C20(2/6.9mm N f c =)(2)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级(2/300mm N f y =),其他钢筋为HPB235级(2/210mm N f f yv y ==)二、设计计算部分1、踏步板计算(1)取一个踏步板为计算单元,踏步尺寸如图2 。
b=)(222mm 331160290=+ 876.0331290cos ==α 084.28=α h=)(mm 126cos d 2c =+α荷载计算。
经比较,各构件内力由活荷载控制。
故以下计算中恒载和活载分享系数分别取 1.41.2Q G==γγ和恒载设计值: 踏步板自重 )/(1.12529.02046.0206.02.1m kN =⨯⨯+⨯踏步板面层 )/(35.065.0)16.029.0(2.1m kN =⨯+⨯底面抹灰 )(m kN /14.01702.0331.02.1=⨯⨯⨯ 活载设计值 )/(02.129.05.24.1m kN =⨯⨯合计 2.61kN/m q g =+(2)内力计算。
梯段梁截面尺寸mm l o 1480l mm 300mm 150h b n ==⨯=⨯,踏步板跨中弯矩m kN l q g M /57.048.161.2101)(101220=⨯⨯=+=(3)正截面承载力计算210621200018.2721005.22906.9162101614.0mm 05.22906.911057.021011012mm10125126mm f xb f A mm h b f M h h x h y fc s b c =⨯⨯⨯===⨯=<=⨯⨯⨯⨯--=--==-=αεα 采用2φ8,其中一根弯起,26.100mm A s =,分布钢筋采用250@6φ,配筋见 图22、楼梯斜梁计算2TL(1)荷载计算踏板传来m kN /01.829.0178.161.221=⨯⨯⨯ 斜梁自重 m kN /34.125876.0115.0)04.03.0(2.1=⨯⨯⨯-⨯ 斜梁侧抹灰 m kN /24.072876.0102.0)04.03.0(2.1=⨯⨯⨯⨯-⨯ 楼梯栏杆重 m kN /12.01.02.1=⨯合计 m kN q g /7.9=+(2)内力计算。
教学设计教案《楼梯》

教学设计教案《楼梯》《楼梯》项目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处理与课时安排《建筑构造》是中等职业学校工程施工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
我们选用的《建筑构造》这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理,初步掌握建筑的一般构造做法和构造详图的绘制方法,识读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图,并能按照设计意图绘制建筑施工图。
《建筑构造》课程以“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和“建筑测量”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学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等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它在本专业系列课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第五章《垂直交通设施》(单元整合为两部分《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第一节至第四节详细介绍了楼梯的构成及构造做法。
为了加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积极性,我将该章内容进行了重组、补充和删除,增加了案例设计和模型制作的实训,对土建上很少用到电梯施工方法进行了删除。
我将重组后的内容确定为两个个项目:其中《楼梯》按学习过程与实训把楼梯部分安排划分为2个任务,具体内容划分如下:楼梯是《建筑构造》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筑构成六大要素之一。
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实践性较强的一块,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将为以后各分部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产生兴趣,提升学习信心。
为此,我《建筑构造》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将本项目课时安排为4课时。
二、授课班级及学生情况建筑工程系11施工03班学生。
学生分析:①学习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视图和建筑材料、建筑测量等知识,为学习构造奠定了基础。
②学习特点:技校学生的普遍特点是主动学习能力差,缺乏学习兴趣,但对于电脑软件、网络学习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
教学过程中,根据他们喜好和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可利用信息化形式对知识进行讲解,多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构造知识。
三、参考教材《房屋建筑学》冯美宇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建筑制图与识图》吴运华高远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建筑构造》(上、下册)(第二版)刘建荣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四、辅助资源教师自主制作的校内网课前网络资源、动画资源、广联达教学软件、微博平台等。
楼梯教案设计说明模板范文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楼梯设计与应用》2. 适用年级:六年级3. 课时:2课时4.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楼梯的基本结构、类型及设计原则,掌握楼梯设计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楼梯的基本结构、类型及设计原则。
2. 教学难点:楼梯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楼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楼梯在生活中的作用。
(2)教师简要介绍楼梯的历史与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楼梯的基本结构,包括踏步、扶手、扶梯等组成部分。
(2)介绍楼梯的类型,如直跑楼梯、螺旋楼梯、弧形楼梯等。
(3)讲解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安全性、舒适性、美观性等。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楼梯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实践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纸板、绳子等材料,动手制作简易楼梯,体验楼梯设计的过程。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楼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学生分享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制作简易楼梯过程中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等。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楼梯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楼梯图片、设计案例等。
2. 实物教具:纸板、绳子、剪刀等制作简易楼梯的材料。
3. 课外阅读材料:关于楼梯设计的相关书籍、文章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动手实践,使学生了解楼梯的基本结构、类型及设计原则,掌握楼梯设计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
楼梯课程设计任务书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建筑学专业2009级
设计期限:2011年10月~12月
指导教师:杨竹鹃
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某公共建筑现浇板式楼梯,楼梯平面布置、剖面如附图。
楼梯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3.5kN/m2。
C25混凝土,HPB235级、HRB400级钢筋。
试设计该楼梯。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份:完成楼梯设计计算,具体内容包括:
1.梯段板设计
2.平台板设计
3.平台梁设计
要求:内容完整、正确、计算准确、文字简捷明了、书写整洁、作图认真,整理成A4开本。
第二部分:绘制施工图,具体内容包括:
1.楼梯平面布置图
2.梯段板配筋图,平台板配筋图,平台梁配筋图(1张A2图)
要求:图面清晰整洁、内容正确、制图及标注符合建筑制图标准及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
三、主要设计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中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02)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9-2001)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设计任务及给出的设计条件可知,拟设计楼梯为三层住宅的共用楼
梯,层高
2.9m,室内外高差
0.45m,楼梯间四壁均是承重结构,并具防火能力。
一、根据建筑物的性质、楼梯的平面位置确定踏步高、踏步宽
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005第
6、7、10条规定:
住宅公用楼梯踏步高最大值为175mm,踏步宽最小值为260mm,本梯间楼梯拟取踏步高160mm,踏步宽290mm。
二、确定踏步级数,调整踏步高和踏步宽
1、踏步数q
18.125级,取整数N=18级。
2、调整踏步高*
161.11mm,取h=161mm。
3、根据经验公式b+2h=600〜620,设b=278〜298,取b=290。
三、确定梯段宽度,梯井宽度和楼梯间开间
设计条件为三层住宅共用楼梯,故可按两股人流来设计楼梯段的宽度,即可取值
1.1〜
1.4m,取
1.1m为楼梯的宽。
为满足消防要求,梯井150mm宽,则楼梯间开间为:
1.1 x 2+
0.16+
0.12 X 2=
2.60m,取值260mm。
四、确定梯段水平投影长度(由于不等跑,按长跑设计)
L= (9-1) x 290=2320mm
五、确定平台宽度
休息平台宽度a=B段宽度踏步宽
六、确定楼梯结构及构造形式
由于梯段水平投影xx小于
3.0m,故该梯间楼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式楼梯是比较经济的。
由于梯间四壁为承重结构,故平台板的支撑方式可采用墙承垂式支撑。
七、楼梯净空高度的平台
1、确定平台板厚,h‘(2600-240) /30 Q
78.7mm,取h‘ =80mm
2、住宅入口处平台底净高度平台,若采用等跑式到底层楼梯可设计为第一跑9级、第二跑8级,则入口处平台底净高为:9X 161330— 80=1699mm<2000mm 不满足,故将底层设计成长短跑”式。
4、所以,第一跑踏步数N= (2000+80-450) /161
11.90级,取12级,入口处平台梁净高:11 X 161 + 162+330-
80=2080mm>2000满足底层中间平台标高为10 X
0.161=1932m,同理可得,各平台底净高均满足要求。
八、各构造做法
1、确定扶手高度及式样,h
扶=
0.9m,木扶手。
2、确定栏杆式栏板:
采用埒0钢栏杆,栏杆净距为T/3 (T为踏步宽)3、顶层水平栏杆:
式样同梯段栏杆,扶手高度:h顶=1100mm
4、踏步:
两层为防滑贴面砖。
九、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005
2、《楼梯建筑构造》99SJ403
3、〈〈楼梯栏杆》112J401
4、〈〈楼梯、栏杆、栏板
(一)» 06J4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