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异形护面块体的现状及展望-1996.2
浅谈改善混凝土外观的几点措施

浅谈改善混凝土外观的几点措施摘要:介绍混凝土外观缺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及解决的措施关键词:混凝土、外观缺陷、施工1、前言:以前人们对混凝土工程,只重视内在质量,往往忽视了外观质量。
随着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的广泛使用,浇筑出内实外美的混凝土结构是每个施工单位所追求的目标。
以下论述是本人在张石高速桥涵结构施工中的几点心得体会,愿与大家共勉。
2、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问题和防治办法:2.1、整体线形不顺直、表面不平整、错台、砂线。
造成砼整体线型不顺直、表面不平整、错台、砂线的原因有:(1)选材不当。
(2)模板刚性不够,在砼压力下变形。
(3)支撑力不足,在砼混凝土压力作用下变形。
(4)模板拼装不牢固而产生砼错台;接缝处漏浆而使砼产生砂线。
防治措施:(1)尽量采用钢模。
虽然成本较大,但周转次数多,并可明显提高混凝土光洁度,改善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2)模板面板要采用5毫米以上A3钢板作为材料。
同时纵向,横向用10CM槽钢加肋。
来提高模板的整体钢性。
(3)支撑:立柱模板采用4条钢索对称斜拉加固,并通过调整钢索的张紧力来达到调整立柱钢模板;盖梁模板的底膜全部架设在组拼的工字钢上,工字钢支承在2个包箍上面。
(最好不要用墩柱上设预留孔穿插销来支承工字钢的做法,以免影响墩柱的美观。
)盖梁的内侧模板设16拉杆张紧,模板外采用脚手支撑。
(4)混凝土浇注前要认真检查螺丝绞紧程度,在模板接缝处设阴阳槽来防止错台。
模板接缝要用双面胶条堵严,模板接缝控制在2mm左右,并采用玻璃胶涂密实,平整以防止漏浆而产生的砂线。
2.2、气泡、蜂窝、麻面。
气泡、蜂窝、麻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材料、用水等计算不准确,造成砂浆少而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如混凝土依次下料过多,没有分层分段浇注,因而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造成漏振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离析产生蜂窝。
浅析混凝土建筑物施工中造成的外观缺陷的补救措施,土建水利范文.doc

浅析混凝土建筑物施工中造成的外观缺陷的补救措施,土建水利-程福平王斌摘要:本文介绍了公路桥梁混凝土表面的缺陷,分析了各种缺陷产生的原因,阐述了避免各种缺陷应采取的措施及补救方法,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表面破损;缺陷处理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施工都要在理想的条件下完成工作,但在实际的施工条件下,往往会因为建筑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天气因素,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原因而导致混凝土在刚刚施工完不久后而产生表面缺陷,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导致外观缺陷问题可大至归类一下几个方面:1、表面有严重的缺损;2、钢筋外漏;3、表面有缝隙;4、表面着色不均匀。
不管是存在哪一种缺陷,都会给混凝土制造的建筑物存在质量和外观的不利影响因素,因此,找到混凝土建筑物表面产生缺陷的原因,是在以后的施工工作中起到积极预防和对出现的缺陷问题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提高混凝土建筑物的外观质量。
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的缺损混凝土建筑物表面却缺损的原因包括:表面蜂窝、麻面、气孔、冲蚀等,导致表面蜂窝的最主要是在震动时振捣不到位所致,在施工中加强监管力度和责任管理力度这些就可以避免,现在我们就主要以形成的蜂窝麻面、气孔、冲蚀谈一些看法。
在建筑物脱离模板后混凝土建筑物表面麻面起粉,主要因素是混凝土内部配比因素和外在因素造成,在其内部原因中,混凝土含气量过大,引气剂质量欠佳;混凝土配比不当,过于粘稠时,振捣是气泡的外排比较困难;混凝土本身的混合性差,容易离析泌水;混凝土中水泥的包含成分引起的具有引气性,导致气泡的不均匀性这都会给混凝土建筑物表面造成麻面蜂窝麻面的。
在外在因素中,水乳类脱模剂使用不当时,不仅会使混凝土建筑物表面缓凝,还会造成污染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表面;外在的施工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季节变化对混凝土的内部气泡的影响很大,。
所以应该扎抓住每个季节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再有就是建筑模板的使用,例如使用一些木质模板时,木头在阳光照射下会解析出一些糖分,而糖分有延缓水泥水化的作用,从而导致混凝土建筑表面缓凝。
浅析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现状与展望

摘要:通过概述混凝⼟结构加固技术现状,介绍了混凝⼟结构加固的众多⽅法,分析了各种⽅法的特点和适⽤范围;并对混凝⼟结构加固技术⽬前需要完善的地⽅以及发展⽅向提出⼏点建议。
关键词:混凝⼟结构加固;⽅法;现状 混凝⼟结构⼀般在使⽤30~50年以后会产⽣明显的劣化与损伤。
已有建筑物的鉴定,改造加固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的建设重点之⼀,由此也产⽣并推动了加固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在经过⼏⼗年⼤规模的基本建设后,已有建筑物的维修、改造和加固必将占据其应有的重要地位。
因此,将其视为⼀个体系加以研究和探讨。
已经成为我国对现有建筑物实施管理的⼀项完整对策。
就混凝⼟加固⼯程实践经验⽽论,⽇本在混凝⼟结构裂缝修补技术⽅⾯,较为系统全⾯,编制了《混凝⼟裂缝调查及补强加固技术规程》;原苏联在⼯业⼚房加固设计构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出版有结构加固构造图集;英国,德国在混凝⼟结构缺陷修补,防⽔及防腐处理技术⽅⾯,也取得不少成功经验。
我国近⼗⼏年来,进⾏了⼤量⼯程实践,编有《混凝⼟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1 结构加固概述 1.1 加固原因加固学是随同房屋结构学发展⽽发展起来的。
从加固的范围看主要原因有:(1)尚未建成但由于施⼯质量问题;(2)结构封顶尚未使⽤就要改造⽽引起的加固;(3)结构⽼化后进⾏改造加固;(4)因灾害引起的加固。
1.2 加固⼯作程序可靠性鉴定-加固⽅案选择-加固设计-施⼯组织设计-施⼯-验收。
2传统加固⽅法 即加⼤截⾯法,是在现有混凝⼟构件外加钢筋混凝⼟,增⼤原混凝⼟构件截⾯⾯积,达到提⾼结构承载⼒的⽬的,加⼤截⾯法的优点是容易施⼯,适⽤⾯⼴,可⼴泛⽤于⼀般梁、板、柱、墙等混凝⼟结构的加固。
缺点是现场湿作业⼯作量⼤,养护期较长,对⽣产和⽣活有⼀定影响;对结构外观及房屋净空也有⼀定影响,且嵌⼊的钢筋锈蚀和混凝⼟劣化的危险性很⼤。
加在截⾯法的加固效果与原结构在加固时的应⼒⽔平,结合⾯构造处理,施⼯⼯艺,材料性能以及加固时是否卸载等因素直接相关。
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

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第一篇: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论混凝土外观质量及防治措施摘要:伴随着建筑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广泛应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混凝土工作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好,而且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光洁如镜的外观,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结构(即不再加外装饰的结构,比如说隧道的二次衬砌)要求更为严格,施工中往往会产生蜂窝、麻面、孔洞,甚至严重的露筋现象。
怎样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及处理措施,值得我们探讨,为此给我们必须提高施工质量并在在实施过程中达到相关的规范、设计要求。
1、名词解释 1.1、蜂窝指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麻面指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1.3、孔洞指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4、露筋指混凝土内部主筋、架立筋、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产生原因分析2.1、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形成的原因 2.1.1、外部原因a、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捣不出水泥浆,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在混凝土浇筑和输送过程中,GB/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6.3.4中规定“混凝土浇注分层厚度,宜为300~500mm”,但是在实际施工时,往往浇注厚度都偏高(防水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得大于1.5米,其他混凝土不应超过2米,而隧道的二次衬砌从拱部下落混凝土),由于气泡行程过长,即使振捣的时间达到规程要求,气泡也不能完全排出,这样会给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造成蜂窝麻面。
b、不合理使用脱模剂是造成硬化混凝土结构表面蜂窝麻面的原因之一,还有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也会造成麻面。
目前脱模剂常见以下几大类:1)矿物油类,例如机油、柴油、煤油、机油加柴油、机油加煤油、机油加变压器油等轻质油。
就矿物油类脱模剂而言,不同标号的机油粘度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同标号的机油,由于环境温度不同粘度也不相同,气温高时粘度低,气温低时粘度高。
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预防和处理

浅谈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预防和处理发表时间:2015-03-12T11:20:26.88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汤培忠汤志欣[导读] 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脱模剂作业不规范,或是存在没有涂刷的地方。
汤培忠汤志欣摘要:针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外观质量现象,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控制原理及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预防;处理一、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控制原理混凝土由水?水泥?砂子?石子和外加剂等材料组成,混凝土拌合物中骨料密度较大,流动性较差,骨料相对稳定,而拌合物中最活跃也最难维持稳定的是水泥(砂)浆,混凝土的密实性和组成材料的均匀性是控制好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关键,要控制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就要用混凝土均匀密实性的观点去优化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去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去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二、造成混凝土外观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1、模板方面的原因(1)模板缝口加工粗糙?模板缝口加工精度不够,拼装后存在渗漏的缝隙,会使混凝土表面发黑、出现砂线、蜂窝?空洞、错台?(2)模板板面不平?不洁?模板表面不平整,周转次数过多,保管不善,模板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形或磨损,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差?钢模板表面的锈清除不彻底,混凝土表面会有锈斑,有时模板表面的红锈已除去,但表面仍有黑锈,混凝土的表面会有黑斑?模板表面涂油过早,表面沾上尘土或昆虫等杂物,影响混凝土表面的光洁度?脱模剂用废机油,混凝土表面会发黑?模板表面涂油过多或油的粘度过大,混凝土表面气泡较多?(3)模板支立不牢固、模板刚度不够,经振捣和混凝土倾落冲击后,模板发生跑模和变形,混凝土表面线形不顺,甚至有明显的“胀肚”现象?模板结合不紧密,水泥浆会漏出?模板拆除过早,混凝土表面的光泽不好,会有脱皮斑点?拆除模板时模板边角或支架材料碰撞混凝土,会损坏混凝土的边角或在表面留下划痕?(4)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外观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外观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 对策
李 新
( 湖北省随县新峰水库管理处 ,湖北 随州 4 4 1 3 1 4)
【 摘 要 】水工建 筑物 多以清水 混凝 土为主 ,对于外露 混凝土
容,确 定可能会影 响的问题 点,分别制 定预 防措施 ,采取对策 ,并 落 实各 项 措 施 的 责任 人 。 3 . 2 强 化 外观 质 量 意 识 ,完 善 质 量 管理 体 系 ,加 强施 工 全过 程 质量管理 工作 在工程实施中我们始终把质量作 为工程头等事,牢固树 立 “ 质 量第一、精 心施 工”的质量意识并落实到每 一个环 节,以提高工程 的 内在质 量和外观质量 。 健全质量管理机构 , 完 善质量管理体系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建立质量管理网络,制定一系列的质量管理规定和实施细 则。对于 施工中易出现的质量通病,采取事前控制 ( 如技术交底等 )与过程 控制 ( 如跟班作业等 )相结合,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在施工阶段 要抓住事 先指导、事中检查 、事后验收三个环节 ,一切 以数据说话, 切 以书面为依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按 你角度主动发现问题进 行 动 态 控 制 , 对 工 程 施 工 做 到 全 过 程 、 全 方 位 的 质 量 监 控 ,从 而 有 效地实现工程项 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尽可能地避免质量通病的 控 制 其 强 度 , 而且 应 控 制 其 外 观 质 量 。 而在 工 程 实施 过 程 中 ,往 往 会 由 于 多种 因素 而 导致 混 凝 土 结 构 外 观 质 量 的 偏 差,进 而影响 水工建筑物整体 工程质量 。因此 ,在施 工过程 中混 凝 土 结 构 外观 质 量其 控 制 措 施 尤 为 重要 。笔 者在 湖北 省 随县 二 桥 闸 改 建 工程 施 工 中担 任 项 目技 术 负 责人 ,通 过 该 工程 实施 中 对 混凝 土 外观质量采取对 策和措施 的实践 总结,分析 了影响混凝土 外观质量 的因素以及 常见混凝 - + -  ̄ , 1 - 观质 量缺 陷可能产 生的原 因,探讨 了控制 和提 高 混 凝 土 外观 质 量 的措 施 。笔 者 认 为 :要 真 正 体 现 “ 内外 并 重 ”
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及在汶川灾后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国1滢子溪村寅后t建规划
2方钢管混凝土组台异彩柱结构 方铜管捏凝士异形柱””是由单根钢管混撮土柱通过缀条或缀板相互连接构成,其构造如图2所
示,具有L形、T形和十字形三种截面形式,分别可用作建筑的角柱、边柱或中柱。方钢管混凝土
但山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采用外肋环板节点后,山于竖向肋板贴于柱壁两侧,不可两个方向同 时使H』骧向肋板连接,对射一方向粱柱连接和受力小利,凶此限制了这种新型节点的使用和推』_。 但是在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巾,由丁单肢柱仪有个方向与粱两节,因此,解决了外肋环扳节点 应用的版颈问题,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粱柱节点的构造弛I图6所示。
I前言 映秀镇渔子溪村是5 12大地震中受损较严重的村落之一.震后只有一户住宅保持完好,其余住
宅已不能继续承载居住功能。渔子溪村重建工程于今年5月12 R地碰一周年之际开工,是汶川映秀 镇灾后重建的薷一十村落。国家提出要把魄秀镇建设成为全国灾后恢复重建样板,渔子溪村的开工重 建举世瞩目。
该村的重建规划和设计工作由天津大学承=I}!,迁建村庄总户数241户,用地面积120亩左右, 重建设计工作坚持安全、先进、优质、环保的原则,建筑风格发扬传统建筑文化,将川西民居、羌 族民届与藏民居有机融合,图2所示为本次重建的部分户型规划图。
方钢管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及在汶川灾后 重建工程中的应用
陈志华。周婷。闰翔宇1辟菲1于敬海2于勇2王亨2 天津大学 天津300072; 2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300072
摘要:在&…女秀镇定e!建∞第一十村落一4于&村竞日重建I程十,采月7轻型i蜘詈混艇±异 彤枉镕构镕}.奉t总#7方自管渑《in台异彤柱的轩完m姨.“m H[I)AS软件建iT空阃模《.分析 7镕构的蹙^特性,对%构的禁枉、《蒂等构件进行7验算,提女T一种新型的i钢管混凝±异彤柱摊 节}一一外肋#板节E的构迪形式,并自月到I程十,推导7承斑卉计算套式,并采月*公式进行7节点 禾栽力验算 关键词:&…兜自重建;i自管^凝i异彤柱,外∞*板节点.构造《式
对混凝土工程外观缺陷和质量控制分析

加固牢靠。重点把关模板接缝拼装严密。模板接缝掌握在 2mm 左右,并
作用半径的 0.5 倍。掌握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
采纳玻璃胶涂密实、涂平整,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 的 1.25 倍左右,振捣新的一层,均应插进先浇筑的混凝土 5~10cm,
⑤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分潮湿,清洗洁净,不留积水。 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④掌握振捣时间,做到不要欠振, 不要漏振。
时间间隔,在养护期内保持外表潮湿,并实行适当材料覆盖,留意不
捣,务必使水泥砂浆充分包裹;或实行振捣一小段先取下一小段垫块的
要使用脱色或不洁净覆盖材料。③单位工程尽可能采纳同一条件养护,
方法。这样,可以有效避开垫块处外表产生明斑或暗斑。
结构物各部分物件在拆模之前应保持连续潮湿,否则会颜色不一致。
3.3 混凝土拆模和养护技术措施
外表有明显的钢筋印痕,使混凝土与钢筋不能有效握裹或易钢筋锈蚀, 并导致结构担心全;
1.3 结构外表有蜂窝、麻面和气泡,表现为蜂窝状的孔洞、外 表粗糙不光滑,有很多小坑并有粗骨料外露。
2 产生外观缺陷的缘由分析 2.1 大面平整度差的缘由 2.1.1 模板的规格不统一,接缝处有错茬; 2.1.2 模板的加固不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胀膜; 2.1.3 模板本身变形。 2.2 露筋或爱护层缺乏的缘由:①模板漏浆或混凝土产生离析, 使浇筑部位少浆,不能将钢筋完全握裹;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钢 筋过密、断面较小处,粗骨料简单被卡住,使水泥砂浆难以自由流淌
3.2.2 混凝土浇筑 ①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爱护层
分层匀称振捣密实,振捣好后,要渐渐拔出振捣棒,使混凝土填满振
厚度是否精确,是否按要求固好垫块;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如钢筋有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原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久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道路、隧道等领域。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混凝土的应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因此,对混凝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混凝土的研究现状1.组成材料的研究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是水泥、砂、石子和水等,这些材料的品质和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组成材料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水泥的研究:包括水泥种类、水泥的化学成分、水泥的颗粒形态等方面的研究,旨在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
(2)砂石子的研究:主要研究砂石子的品质、颗粒形状、粒度分布等特性,以及砂石子的配合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
(3)水的研究:主要研究水的质量、用量、用水温度等参数对混凝土的影响,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冻融性能。
2.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强度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等指标,以提高混凝土的承载能力。
(2)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主要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耐久性与环境的关系、混凝土材料的老化机理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混凝土结构是应用混凝土的重要领域之一,其研究涉及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监测、检测等方面。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设计参数等问题,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控制等问题,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

紫金香苑经济适用房工程钢筋及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与防治混凝土;外观缺陷;处理措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是混凝土质量的直观体现,在现场施工中,出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砼外观出现一些缺陷,从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搞好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义。
下面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表面粗糙或麻面拆除模板时,砼表面出现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较多的坑凹麻面。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威清理未净,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质,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
2.砼塌落度偏小,流动性低或振捣不足及漏浆。
3.砼中气泡未充分排出,部分气泡留在模板表面,形成比较集中的麻点。
4.新拌混凝土浇注入模后,停留时间过长,振捣时已有部分凝固。
[处理措施]1.模板安装前要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质。
2.模板表面涂刷脱模剂,并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调整塌落度,增加流动性,控制好水灰比。
4 振捣遵循紧插慢拔的原则,振动棒插入到拔出的时间控制在20s为佳,分层振动密实,插入下层50~lOOmm,振捣至砼表面平坦泛浆、不冒气泡、不显著下沉为止。
5.对麻面部分用水冲刷干净后湿润条件下以砂浆抹平。
二、蜂窝、空鼓砼表面因缺少砂浆,石子外露,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砼内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即空鼓。
[原因分析]1.砼配合比不当,砂率过小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差错,造成砂用量过少,石子之间的空隙不能被砂浆充分填补,外表面形成蜂窝,在砼内部形成空鼓。
2.砼混合物不均匀,石子过于集中;砼和易性差,难以密实,造成蜂窝。
3.模板接缝不密,漏浆严重,漏浆处形成蜂窝状。
[处理措施]1.合理设计配合比,并严格控制拌和时问,经常检查和校准称量装置,保证计量准确.2.砼搅拌时要充分,拌和均匀;选用级配好的砂、石料,无特殊限制时,适当掺加粉煤灰,提高砼的和易性。
3.对于小蜂窝先用水冲洗湿润,并将松浮部分刷净后,再用高一级的细右砼捣实抹平。
4.空鼓部分应先凿开,并用水湿润、洗净,再用高一级的细石砼捣实抹平,并加强养护。
混凝土工程的外观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郭留红 , l 】 王新友 , 王威提 高混凝土外观质 量施 工控制措施佃. 交通标准化 , 0 , ) 2 3( . 0 9
一
10 一 6
中国新技按有关技术 得踩踏钢筋 , 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 , 时调 应及 规范进行计算和试验,并在施工过程 中经 常检 直 , 补扣绑好 , 以免露筋 。 查。 混凝土 自身倾 落高度超过 2 m时 ,要用 串 合理选用水泥标号 , 使水泥标号与混凝 土 筒或溜槽等下料 , 避免混凝土离析。 设计强度等级之 比 控制在 1-0 32 之间 。客观 隋 控制振捣间距 , 插人式振捣器不应大 于其 况做不到时 , 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 中掺加混 作用半径 的 l 倍 ; 轻骨料混凝 土 , , 对 5 则不应大 合材料( 磨细粉煤灰等) 女 口 或减水剂等措施 ,以 于其作用半径 的 1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 倍 改善混凝 土拌合物和易性 ,增加混凝 土 用弯 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0 倍 。 .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 5 曲、 凹凸不平或缺棱少角等变形模板 。 层厚度 在振捣器作 用部分长度 的 1 5 . 倍左右 , 2 密实度和光洁度 。 振捣新 的一层 ,均应插 进先浇 筑的 混凝 土 5 一 建立原材料计量 岗位制 ,计量方法力求简 | m 力求上下层紧密结合 。 0 , c 便 易行 、 , 可靠 特别是水 的计量 , 制作标 准计 应 控制振捣时间 , 到不要欠振 ,不要漏振 。 做 量水桶 : 外加剂就用小台秤计量 。 设 专职振捣队 , 便于经验积累。 合适 的振捣时间 严格控制水灰 比。 注意现场搅拌混凝土时 , 可由下列现象判断 : 土不再 显著下沉 , 混凝 不再
型
:
CnNw e noea o c ha eT h li drus i c ogsn Pd t
混凝土构件恢复力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8 2 ・
工 程科 技
混凝 土构 件恢 复力模 型 的研究现状及展 望
张鹏飞 冷玲仰 摘 与 变形的数 学模 型, 介绍 了目前国内外 关于混凝土及 其一般结构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的研 究成果 。并在最后做 了简要评 述 , 通过分析现 有
恢 复 力 模 型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 在 此 基 础 上 提 出恢 复 力模 型今 后 的研 究建 议 。 关 键词 : 恢复力模型 ; 骨 架 曲线 ; 滞 回 曲线 ; 钢 筋混 凝 土 构 件 恢复力是构件本身的固有屙 陛, 它只取决于构件本身的材料、 形式等 与钢筋的反复加载结果较为吻合, 应用较为广泛。 2 2 S e c k i n 模型 特征 , 它是根据大量的试验数据抽象简化出的实用数学模型, 即恢复力和 变形关系曲线的抽象及简化 。它可以用来反直结构构件在地; 羲 作 用下的 S e c k i n 于1 9 8 1 年建立了—个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滞回本构模型。 该 ( 江 西科 技 学 院 江 西 省 南 昌 市瑶 湖 高校 区 , 江西 南昌 3 3 0 0 9 8 ) 要: 构件 的恢 复力模型是结构构件 的抗震性 能在结构弹塑性 地震反应分析 中的具体体现 , 它是从 大量试验 中获得的关 于恢 复力
作用 下钢筋的 力学特征 , 是—个精度较高 塑矬 扳应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恢复力模型特性 其 E 正反交替荷载作 塑 型, 所以该模型被很多学者在分析 钢筋混凝士 结构 及 构件的非线性 用下从完好经过开裂, 逐渐到钢筋屈服、 滑移 、 混凝土压碎及构件破坏这 自 个复杂变化过 陧中力和变形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包含 了构件的刚度、 强 分析中采用。 但是该漠型比 漫杂, 应用到建筑结构非线陛 嚣 应分析 度、 耗能性能、 延性等力学特征。它是衡量混凝土构件在地震中抗震 陛能 时效率较低。 2 3双线陛随- 动j 虽 化 漠型 的重要指标。目前 , 锈蚀钢筋混凝土柱的滞回模型虽然有—些进展, 但还 不够完 薯, 需要X 丽 种 兄的l 多 谩 力特l 生 ; 主 _ _ 研究。 为简化分析, 很多学眷侄 衔3 筋本构模型中的曲线简化为折线, 提出了 些简化模型。在这些简化模型中, 双线陛强化模型由于计算效率较高 , 1 反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单轴下滞回本构模型 1 . 1朱伯龙 模型 又能抓住钢筋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主要力学特征 , 应用较为广泛。 1 9 8 0 年, 朱伯龙 茁 研究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弯矩 一 3存在的 问题 曲璋 和荷载 一 掳蛙滞 回曲线时,通 羰 出了— 叶 昆 凝土单轴滞 3 . 1朱伯龙模型只是对混凝士单轴受压时进行应力 一 应变的表述并 回本构模型。该模型除给出混凝土受压区卸载、 再加载曲线方程外 , 还能 给予曲线方程的数学表达, 没有考虑混凝土受拉时的应力 一应变的关系。 够考虑混凝土受拉开裂后重新受压的裂面效应,所以是—个比较全面的 而 且 该馍型既没有考虑受拉开裂后重新受压时的裂面效应 , 也没有考虑 模型。 部分卸载和部分再力 Ⅱ 载的隋况。 1 2过 一张漠型 3 2过 一 张模型是考虑箍筋约束效应的混凝土在重复荷载下单轴滞 压范 围内的重复加卸载 1 9 8 1 — 1 9 8 2年, 过镇海、 张秀琴嘞 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种形式反复 回本构模型 ,其所给出的力 蝴 于混凝土受: 应变曲线的影响, 量测了素混凝土的应力 一 过程, 目 . 要求完全加卸载: 即卸载至应力为零 , 再加载至与包络线相交; 没 部分再加载的隋况; 考虑了卸载和再加载时的刚度退化 应变全曲线。在分析卸载和再加载曲线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个 有考虑部分卸载、 但没有考虑 尉建妊曼拉的情况 。 反复荷载作用下素} 麟 土单轴滞回规则。随后又在该试验的基础上对不 和强度降低 , 3 . 3 B l a k e l e y 模型该漠型虽然考虑拉应力的影响 , 但拉应力并没有超 同配箍率的约束混凝土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应力 一 应变全曲线进行试验 过抗拉强度 , 因此仍属于重复加载, 而不是拉压反复加载。 研究, 提出了 — 个考 虑 约睐效应的混凝土 单轴滞回 席 漠型。 1 3 B l a k e l e y 模型 3 4 . Ma n d e r 模型与前面的漠型相 比, 虽然增加了部分卸载情况, 但是 应变关系,考虑 1 9 7 3 年, B l a k e l e y 和P a r 预应力构件在反复荷载下的陛能时 , 没有考虑部分加载等其它—般 隋况加载下混凝士应力一 以K e n t — P a r k 模型作为骨架曲线 , 提出—个怩凝土单轴滞回本梅陕型。 在 的加载路径不够全面。 该模型中, 卸载、 再加载曲线均简化为折线。 B l a k e l e y 模型是研究预应力构 4展望 件在反复荷载下得到混凝士单轴本构模型 , 与过 一 张模型对比可以发现 41以前的恢复力模型的研究多数是基于试验, 且结构采用的简化方 该模型计算参数少 、 简单易用, 该模型虽然考虑音 B 分卸载和再加载 , 但没 法为层间模型,这种简化方法得到的回复力模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 E 有考虑再加载日 寸 盼疆 渡退 化问题。 满足工程应用 , 但不能真实的反应建筑结构在弹塑性阶段的变形 , 现在迫 1 . 4 Ma n d e r 模 型 切需要能够真实反应结构构件真实变形的恢复力模型。 1 9 8 8 年, Ma n d e 咩完成一系列钢筋混凝土柱轴心受压试验, 试件考 4 . 2目前的恢复力模型的研究只是在某几种特定状态试验结果 的基 这使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现在迫切需要针 虑了螺旋箍、 菱形箍、 矩形箍多种配箍形式。 在试验结果的基础 E , Ma n d e r 础上提出的, 提出了—/ 卜 适 用于不同箍筋形式 , 匕 升段和下降段采用—个力秸壤 达的 对实 际工程 中 约束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全曲线。同时还根据试验结果给出了约束混凝土 4 3而且随着结构构件形式的更新, 关于约束混凝土柱等构件的J 恢复 的加载卸载滞回规则。 力模型的砰 浇 少, 通过观察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 , 约束混凝土柱的恢复 2反复荷载作用下钢 筋滞回本构模 型 力模型的研究也是势在 行的。而且目前关于锈蚀混凝土柱的恢复力模 相对于混凝土模型,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滞回本构模型要容易描 型也是寥寥无 兀 。 这些特殊的构件的恢复力模型有待于我们进 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述一些 , 其力学性能的数学描述也同样包括骨架曲线和滞回规贝 0 两部分。 从: 试验中得到的基本规律为骨架曲线和 Ⅱ 载下的应力 一应变曲线基 f 1 ]朱伯龙 吴明舜, 张琨联. 在周期荷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构件滞回曲线 本相同, 而钢筋屈服以后 , 如果卸载再反向加载会出现曲线的应力 一 应变 考虑裂面接触效应的研究口 l 同济大学学: } t , 1 9 8 0 ( 1 ) : 1 8 - 2 4 . 关系, 也 是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 , 即B a n s h i n g e r 效应。因此—个合理的 镇 海 张秀参 反复荷载下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的试验研究 清 钢筋滞回本构模型应该具备以下 r 1 个要求 : a 能反映钢筋的弹I 生 段、 屈服 华大学抗震扳爆 工程研究室科学研究报告氧 第三集) p 北京: 清华大学出 强化段; h 弹『 生 卸载反向加载时, 随历史最大塑 f 生 应变的增加, 加载曲线的 N  ̄ &1 9 8 1 : 3 5 3 . 曲率降低, 能号虑 B a u s h i n g e r 效应。 下面{ 革 细介绍 几 表陛的铈 9 筋滞 同 K e n t D C a n d P a r k R C y c l i c l o a d b e h a v i o r o f r e i n f o r c i n g s t e e l [ J ] .
混凝土外观质量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威乳项目【摘要】通过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凝土外观质量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质量成因分析防治措施施工1引言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市场的成熟化和人们质量意识的提高,人们不仅对结构混凝土内在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对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也愈来愈高,过去的外观质量要求仅仅局限于是否漏振,是否有蜂窝麻面等标准,而今更偏重于外观是否光滑,颜色是否均匀,是否气泡较少等标准,混凝土作为最大宗的建筑材料由于各种原因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诸如气孔、麻面、蜂窝及颜色不一致等缺陷,使人们对其评价大打折扣,体现了人们不仅要求各类混凝土构筑物的“内实”,而且更加注重其“外美”。
同时,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好坏,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反映了一个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
一次性浇筑成型好的混凝土,拆模后其结构外形轮廓分明、线性流畅而又不乏挺拔,表面平整、光洁、色泽自然、均匀一致,它能给人产生朴素、自然、美观的视觉感受,这是混凝土应该达到的效果。
本文主要结合我公司混凝土常见通病(如气孔、麻面、蜂窝、颜色不一致、色斑、锈迹、析霜等现象)的成因,分别介绍了各自的防治措施及修补方案。
仅供施工时参考。
2混凝土外观质量通病、成因及防治措施2.1气孔、麻面和蜂窝2.1.1成因分析由于混凝土中砂、石级配不佳,配合比不合理,模板表面不光滑,脱模剂性能不佳,混凝土与模板间产生粘结,有些复杂结构拐角处(如T梁倒角处、马蹄部位;板梁端部翼板锐角部分等)出现“窝气”现象,表面气体不易排除,以及混凝土施工坍落度过小,造成下料受阻或过大造成混凝土离析和分层,加之振捣不密实、漏振,布振不合理等原因,可能造成混凝土在拆模后出现气孔、麻面、蜂窝,甚至“狗洞”等缺陷。
2.1.2防治措施气孔、麻面、蜂窝主要的防治措施有:(1)合理选择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及配合比;(2)模板表面应光滑平整、不得有麻、锈斑等;(3)脱模剂应洁净、粘度小,对暴露在外面结构不能用废机油,可采用色拉油;(4)结构物拐角处的“窝气”现象除加强振捣外,还可采用模板上打孔,建立排气孔道的方法,但排气孔不宜过大,以直径3mm为宜;(5)对于钢筋网密集的结构如现浇箱梁,混凝土施工坍落度不宜过大或过小,一般入模坍落度以9-11cm为宜;(6)对某些难于振捣或无法以进行振捣施工的工程可采用免振捣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HPC源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高强混凝土、高流动性混凝土和超耐久性混凝土为代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北美型高强混凝土、日本型免振捣型混凝土和欧洲型超耐久性混凝土)替代普通混凝土;(7)应用消泡脱模剂和混凝土光亮剂可以有效地消除混凝土表面的气孔、麻面、蜂窝,其机理如下:消泡脱模剂可以降低混凝土与模板界面液相的表面张力,使湿润角变小,减少气-固相界面的粘结力,有利于气泡排出或破灭。
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杨祖泉,万胜武(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武汉430070)[摘要]混凝土本构模型是混凝土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从基于经典力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到基于新兴力学理论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模型有很大发展前景。
[关键词]混凝土;本构模型;人工神经网络[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467(2006)03-0079-02混凝土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第3期[作者简介]杨祖泉(1971~),男,湖北荆门人,讲师,从事力学与结构教学与研究.(E-mail)yangzuq@163.com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混凝土的应用模式、应用环境已由单纯房屋建筑等简单结构逐渐扩大到像海洋石油钻井平台、高拱坝以及核电站预应力混凝土保护层等复杂应用环境下的复杂结构。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的多组分多相非匀质的复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形成、破损的过程与机理以及如何设计和计算强度,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因此,获得工程中使用方便的混凝土本构模型有重要意义。
1基于经典力学基础上的本构模型[1][2]1.1线弹性本构模型线弹性本构模型是迄今发展最成熟的材料本构模型,这种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凝土受拉和低应力受压时的性能,也适于描述混凝土其它受力情况下的初始阶段,基于这类模型运用到有限元分析中已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由于混凝土的变形特征具有非线性,尤其是在受压状态下。
因此只能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使用线弹性本构模型的,如:混凝土的应力发展水平很低,内部微裂缝和塑性变形还未发展到明显的阶段;预应力或受约束结构在开裂以前;对形体复杂结构的近似计算或初步分析。
1.2弹性非线性本构模型弹性非线性本构模型突出了混凝土非线性变化的特点。
弹性非线性模型假设混凝土的弹性非线性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切线模量(增量理论)或割线模量(全量理论)来描述。
预制护面块体的混凝土浇筑控制与改进

预制护面块体的混凝土浇筑控制与改进预制护面块体混凝土的施工中经常存在麻面、砂斑、砂线及裂缝等一些质量通病,这些通病直接影响着构件外观质量,甚至构件的内部质量,也影响砼质量评定,因此,我们在实际施工中应竭力减少和避免。
0.概述本工程为防波堤的护面块体预制工程,其包括四脚空心方块、扭王字块,压肩块体等多种类型不同规格的各种构件,不论是从预制方量,还是预制的种类和数量看,本工程都具有典型性。
1.混凝土浇筑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1.1构件模板(1)存在问题:①部分钢板拼接不够平顺、严密,仍有一些漏浆和错牙出现;②浇筑过程中出现一个焊点断裂现象;③两块模板拼接口拼缝不严密;④构件脱模结构处砼表面砂斑较多;⑤构件脱模结构处砼部分出现了较大错牙;⑥拆模困难并造成上口棱角掉角严重,⑦侧面腰部中间一块模板拆模困难,刮崩边角。
(2)原因分析:①相连接的钢板焊接前没有打磨处理,下料尺寸不够准确,原子灰填缝不够。
②钢板与肋板的连接焊缝质量不理想,焊缝长度厚度都有所欠缺,焊渣没有清除,一些假焊不易发现,③两块模板拼接面打磨不够,表面不够平整。
④脱模结构的表面钢板制作质量欠缺,与模板连接表面不平顺,出现较大错牙,开孔切缝缝宽偏大、切割线凹凸过大,不够平顺。
⑤在砼浇筑过程中出模顶筒振动松后动伸入砼中⑥模板上口刚度有所欠缺,拆模时钢板发生弹性变形,开口收紧,咬崩边角;⑦模板为内大外小,斜度不够,模板退出困难。
(3)整改优化措施:①相连接的钢板焊接前要打磨出斜坡口后再对接,下料尺寸严格控制,加强原子灰填缝质量控制,要保证有一定的强度。
②加强对连接部位焊接质量的控制,焊接完成后敲除焊渣,并派专人严格检查合格后方交付使用。
③加强两块模板拼接面的打磨,控制好下料尺寸,预留止浆橡胶条的厚度,保证模板整体尺寸。
④加强切缝质量控制和钢板打磨,保证出模结构与模板连接平顺严密。
⑤增加一个固定插销,保证顶筒在砼振捣时不会松动移位。
在顶部增加一个行架,既增加模板刚度,又作为施工操作平台使用,底部增加斜拉杆。
浅论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防治与处理

浅论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防治与处理洪建国(卢氏县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河南三门峡472200)《|、^”:,2,j。
k,j ;仔裔要]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清水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在各类工程项目上,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不论现场管理水/,平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施工都不可能在非常理想的条件下进行往往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是结构型式的特殊,或者是气候备件的恶劣,或者’y是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的不规范等等,---.般情况T,很容易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或刚刚施工完不久产生表面缺陷。
斩.踉缒词】混凝土;质量;防治;处理,.,,膏不管是哪一种表面缺陷,都会对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找到混凝土产生表面缺陷的内因,在施工中有-t-I-对性的采取预防措|施,对既有的缺陷加以必要的修复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o砼的表面缺陷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混凝土表面裂缝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大都是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刚刚浇筑完成的砼表面水分蒸发变干而引起,另一类是因为混凝土硬化时水化热使混凝土产生内外温差而引起。
剐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往往因为外界气温较高,空气中相对湿度较小,表面蒸发变干,而其内部仍是塑性体,因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这类裂缝通常不连续,且很少发展到边缘,一般呈对角斜线状,长度不超过30cm,但较严重时,裂缝之间也会相互贯通。
对这类裂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在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好混凝土浇筑面,避免风吹日晒,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立即将表面加以覆盖,并及时洒z i c--养生。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水化热,使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断匕升,在大体积混疑土中,水化热使温度上升更加明显,在混凝土表面与内部之间形成很高的温度差,特别是在特大桥大体积承台施工中,现场实测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时会达到50℃以上。
表层混凝土收缩时受到阻碍,混凝土将受拉,一旦超过混凝土的应变能力,将产生裂缝。
在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矿粉煤灰,能使水化热释放速度减缓:控制原材料的温度,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采用冷却管通以循环水也能及时释放水化热能。
混凝土异形柱建筑施工几点问题思考

混凝土异形柱建筑施工几点问题思考作者:张玉如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19期张玉如(浙江杭州 310000)摘要:针对混凝土异形柱建筑施工技术,对主体结构、填充墙体及装饰工程施工的一些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做了介绍。
关键词:异形柱建筑施工验收中图分类号: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7(a)-0103-01混凝土异形柱建筑(以下简称异形柱建筑)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它是一种以钢筋混凝土异形截面柱(即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或十形且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大于4的柱)为框架柱的建筑结构体系。
1 异形柱建筑的基本类型异形柱建筑就其结构体系而言,可分为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异形柱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根据建筑和受力的需要,异形柱结构中的框架柱,可全部采用异形柱,也可部分采用一般框架柱)。
当根据建筑功能需要设置底部大空间时,可通过框架底部抽柱并设置转换梁,形成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
异形柱结构的梁、柱、剪力墙均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多层结构的楼盖、屋盖也可采用预制板;抗震设计时,楼盖、屋盖应采用现浇板或叠合板。
异形柱建筑的地下室不得采用异形柱。
其外围护墙和隔墙应优先采用轻质材料,减轻自重,不得采用普通烧结黏土砖,可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砌块、空心率大于40%的空心砖、粉煤灰砌块、各类非承苇砌体或各类轻质墙板,墙体要综合考虑保温、节能、隔热、隔声、防火、防潮、防水等要求。
墙体厚度应与异形柱结构的肢厚协调。
2 异形柱建筑的施工2.1 异形柱结构主体施工异形柱结构的施工,除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执行外,还应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针对异形柱结构的特点制订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结合施工技术装备和施工工艺,严格按图施工,以保证异形柱结构特别是节点核心区的施工质量,确保安全。
(1)材料要求。
①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且不应高于C50。
浅谈当前我国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状与改进方向曹冰雪

浅谈当前我国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状与改进方向曹冰雪发布时间:2021-07-23T10:17:45.510Z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12月上作者:曹冰雪[导读] 随着混凝土材料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混凝土的各种工程性能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
工程施工方法不断创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高度、体型等方面也趋向极端化,这些发展都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由此,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状与改进方向加以分析。
3422011992091***78 曹冰雪摘要:随着混凝土材料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效减水剂的使用,混凝土的各种工程性能不断提高,混凝土的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
工程施工方法不断创新,混凝土结构设计在高度、体型等方面也趋向极端化,这些发展都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由此,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状与改进方向加以分析。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现状;改进方向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牵涉到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要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和所要求的耐久性等其他性能;二要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不遗留隐患的工作性能;三是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四是对上述的要求及结果进行设计、试配、调整,使之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五是在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设法降低成本。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应充分在配合比设计前,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要做好下列工作: 1.1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重点是各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结构件截面的大小、钢筋布置的疏密,以考虑采用水泥品种及掺合料和石子级配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1.2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及外加剂的选择等。
1.3了解施工工艺,如是否采用泵送、浇筑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及季节性变化等,主要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再生混凝土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再生混凝土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发表时间:2016-09-01T14:16:58.4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8期作者:杨喜军[导读] 对于再生混凝土材料来说,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受到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对于再生混凝土材料来说,其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受到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和认可。
废弃混凝土在作为再生骨料进行回收的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而且对于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研究人员应该更加深入地研究,并且针对已有的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
本文中,笔者就对再生混凝土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再生混凝土;应用现状;问题;分析从现如今的建筑工程中可以看出,混凝土材料是不可缺少的材料类型。
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材料的基本特点是其他材料没有的。
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很多很多建筑物都被拆除,从这些建筑中产生很多废弃的混凝土材料,这些混凝土块的作用也比较突出。
所以说可以进行重新应用。
如果应用方式不当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废弃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合理地应用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还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1、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所谓的再生混凝土就是将一些原本废弃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破碎和清洗,然后按照科学的比例制成再生骨料的形式,使其能够代替天然骨料在建筑工程中进行应用,人们将这种混凝土结构称为再生混凝土。
对废弃混凝土结构进行应用最早出现在二战时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对再生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可行性进行研究,并且在工程中得以应用。
而且这种研究受到了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构的充分认可,发达国家在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应用的过程中,不仅速度相对加快,而且还逐渐以立法的形式来对再生混凝土材料的研究推向高潮。
1.1国外研究和应用情况从国外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日本是相对比较典型的国家。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技术措施

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常见问题与技术措施南京苏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陆建胜张鹏(江苏南京210042)【摘要】:结合芒稻河大桥工程实际管理工作,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外观质量问题,对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旨在提高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切实保证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外观问题影响因素控制措施1 前言扬州芒稻河大桥有近100000M3混凝土,桥梁结构中的墩柱、变截面箱梁、盖梁与防撞护栏等这些结构基本都采用混凝土浇注的外露结构。
对于这些外露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不仅应控制其强度,而且应控制其外观质量。
混凝土工程的内在质量人们一直都很重视,现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质量控制措施,而混凝土外观质量较少被关注,而且有关外观质量控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较少。
因此,如何保证上述部位的混凝土色泽一致,尽量少的出现气泡、混凝土错台、漏浆、露筋、接缝不好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现象发生,提高桥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成了摆在现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技术课题。
2 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常见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如管理办法,施工人员的素质、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原材料等。
2.1 颜色不一致2.1.1 同一单位工程中水泥、砂、碎石、外加剂等,产地、品牌、颜色未完全统一。
2.1.2 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和易性时而变化。
2.1.3 同一单位工程养护条件不完全一致。
2.2 蜂窝:混凝土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蜂窝状窟窿2.2.1 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2.2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2.3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2.2.4 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2.2.5 模板缝隙未堵严,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水泥浆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