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体性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
三一文库()/论文〔高中德育教育论文〕教之道,德为先,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德育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小编收集了高中德育教育论文,欢迎阅读。
高中德育教育论文【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论文在新课程的改革中,德育教育含有一定的艺术气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以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因人而异,实现多种方式和策略的转化、并存。
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在逐渐发展的阶段,德育教育也要随着学生的身心发展改进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策略,要符合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价值观。
1德育教育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新课程改革中,学生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是引导学生形成能力,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高中时期,班主任是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要时刻注意以学生为根本出发点。
高中时期是学生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要最大限度地发现学生的特点,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包容学生。
德育教育是伴随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展的,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各科目的学习进度、效果、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从学生的态度和现状出发,分析学生的性格特征,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了解学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也能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单一地进行德育教育讲解。
学生在高中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们会对事情产生自己的想法并且付诸实践。
但是学生还没有接触社会生活,学生的环境比较单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占很大比例。
学生这种实际的情况使得他们会经常犯错误,班主任要有耐心和包容心。
要理解学生犯错的行为,并且要采用认真的态度,与学生沟通问题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在学生犯错后,如果不问缘由武断地下决定、指责,学生的负面情绪会非常大,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并且会影响到班主任管理班级与整个班级的德育工作的展开。
在了解学生问题的具体情况后,班主任要采用有效的多种方式和策略,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使学生的态度向积极的方向改变。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德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更是德育工作的关键时期,历来被高中学校所重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高中德育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高中德育论文范文篇1浅谈高中学校德育工作【摘要】德育教育工作是目前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采用多种有效形式,才能提高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成效,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以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现状;三位一体德育教育工作在整个高中阶段占有很重要的份量。
如何加强和改进高中德育教育和管理,是目前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等层面的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更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由于当前学校周边环境、课堂环境、网络环境、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受到这样那样的负面冲击不小,这就给目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和新的挑战。
因此,如何做好当前的高中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采取恰当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1、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挑战在当前对外交流日益扩大、通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社会活动多样化的社会氛围中,社会各方面的假、丑、恶现象直接冲击着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是受眼前经济利益的刺激,“一切向钱看”,急功近利,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认识、素质和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等与时代进步相违背的错误观点。
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拜金主义价值倾向影响,一切讲求实惠,图享受,向钱看;还有自私自利,缺乏社会、家庭责任感等。
德育实践“主体.生活.体验”论文
论德育实践的“主体.生活.体验”传统的德育模式,只把学生看成是教师“教”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的情感需要和道德内化。
学生由于缺少参与,缺乏深入实际的道德体验,因此对外部的道德规范要求难以引起共鸣,以致无法从内心里真正领悟到做人的真谛。
另外,网络时代的到来,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对我们传统的道德观、价值观等产生巨大冲击,给中小学德育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所以,我们应该着力建构以塑造主体人格为目标的德育模式,以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之学会识别五彩缤纷的世界,正确选择人生道路,积极进取,主动去实现自我价值。
一、在“遵守行规”中养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发展的基础。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道德行为习惯是德性质变的标志”,应“从行为习惯入手培养德性”。
要维护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对学生加强教育,在规范中养成德性,使之“习与性成”。
根据学校“行为规范优秀、道德品质高尚、心理素质良好、适应未来生存、有利终身发展”的德育总目标,我们制定了“重道德需求、重道德内化、重道德实践、重道德养成”的德育工作思想,构建了“三基、五育、八法、三范、三结合”的德育模式。
“三基”是指“基本的学习规范,基本的行为习惯,基本的做人要求”等德育的规范。
为了体现德育的整体性、有序性,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需要和实际,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养成教育、传统教育、情感教育、体验教育、隐性教育”等德育的五方面,简称“五育”,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十项教育内容,即“自立教育,培养自主的品质;兴趣教育,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自信教育,培养自强的品质;意志教育,培养顽强的品质;挫折教育,培养抗挫的品质;合作教育,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责任教育,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乐观教育,培养乐观和谐的品质;审美教育,培养追求美的品质;自我评价教育,培养自我评价的品质”等,以引领学生习得良好的规范,提升自我教育的意识,培养高尚的德性。
学生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几点思考论文
学生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的几点思考摘要: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学生生命力的表现。
如何使学生处于主体能动状态是使他们生命火花迸发出来的基础,学校要为学生这个资源主体创造适合其开发生长的条件。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活动活动范畴课堂教学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等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它是以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标,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
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活动使主客体发生联系。
在学校,活动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的过程。
活动是德育的生命。
我们过去对于校园中德育活动范畴的认识常常陷入一种误区,以为它仅指那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专门组织的有很强政治性的活动,比如升国旗、听报告、学雷锋做好事等等。
这些确实是必要的德育活动,但如果仅限于此,那我们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德育活动的最主要的形式--课堂教学。
学校中师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就是课堂教学,一个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如果德育活动不和学生的主要实践活--课堂学习相结合,就难以实实在在地按教育者的要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恐怕也是我们过去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的症结之一。
一、教学活动就是德育活动1.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功能。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功能。
首先,教学活动中师生交往是最严密的、目的性计划性最强的交往。
同时,通过教学过程的严格训练,培养学生刻苦精神和坚强的意志。
学科知识的规律性、严谨性,学习的氛围,都是隐性的教育因素。
尤其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育者--教师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他的言谈、举止、穿戴、情感(特别是对学生的情感)、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都将给学生们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以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2.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德育方法论文(5篇)
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5篇)德育方法论文范文第1篇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力量和实践力量的人。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消失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
乐观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
教育是培育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同学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简单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
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扬唯一的价值观,向同学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老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进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
很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同学闻所未闻,就是老师也颇感生疏。
受老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老师并不能够完全关心同学顺当解决全部的道德难题。
而且社会道德原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洁推断。
老师也需要仔细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
老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肯定正确。
像以往那样由老师代替同学作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唯恐过于简洁了。
对老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同学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进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
青少年同学必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推断、自我选择、自我掌握和自觉成长。
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力量。
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
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同学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意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意道德尊严的确立。
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
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缺乏制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
坚持德育主体性 不断创新德育论文
坚持德育主体性不断创新德育摘要:确立德育的主体性观念,是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德育创新的前提。
本文从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和激发主体的问题探究等方面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德育主体性创新德育的本性在于培养具有主体精神、积极个性、良好德性和健全人格的人。
因此,德育必须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使德育成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形成、精神培养、德性塑造和人格提升的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才能坚持德育的主体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呢?一、切入主体的人生课题社会的价值导向是确立学校德育目标的客观依据。
所以,德育目标的设定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相协调,服从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
据此,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品德教育,培养有较高品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成了各学段德育一以贯之的目标。
但在分解为各学段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强调社会的价值导向,还必须考虑到学生所面临的人生课题、所具备的认知能力、所形成的知识结构。
只有把社会的价值导向与学生的人生发展相结合,德育才能体现出它的具体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才能显示出它的主体内涵和人生意义。
二、启发主体的德育实践德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德育应该是实践的。
德育不同于智育,它不仅要解决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而且更要解决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导之以行。
如果只有知识传授,而无行为引导,忽视或轻视德育的实践活动,那就不是完整的德育,就难以体现德育对于学生社会化发展的价值,就难以吸引学生,更难以使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因此德育创新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激励学生自律、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强,让他们在德育实践中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和提升自己。
三、引发主体的心理体验德育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只要个体在情感和意志的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障碍,德育就会失效。
高中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论文(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
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
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高中班主任的德育论文篇1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知道,德育工作对于学生当下乃至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受高考压力下的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多的是门面工程,在很多学校管理人员的心中,德育工作往往是教学工作的配角,更有甚者认为,德育工作是为教学工作所服务的。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如何才能在这种大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要课题。
一、德育工作是否为教学工作所服务最近在一个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个教师的提问:按道理来说,德育工作应该是学校工作的核心。
但事实上,各个重点高中都在为抓分数、抓重点人数而奋力拼搏。
重点指标统领着全校的工作。
那么德育工作呢?德育是为教学服务的。
理由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就会上升。
这其实是目前国内重点高中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很多教师的困惑与无奈。
德育与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不能简单地说谁为谁服务。
对于学生而言,两者并存,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的第一要素,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在重视升学率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育人与育才的同等重要性。
对一个人的整体发展来说,成人应该比成才更重要,对于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来说,做好“人师”要比做好“经师”更重要。
班主任只有自我内心充满了正能量,才有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正能量,学生才会敬重你,才会服从你的管教。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教育有道,道在心灵。
”二、德育要追求养成与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积极的心态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影响,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知识,而是要把自己的精神能量传递给学生,维护学生的心力,让他们能够成为一个内心强、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
而学生这种尽力的生成是靠养成的,是一个慢慢内化的过程。
好的德育是不经意中的点悟,而非刻意的规范;是润物无声的滋养,而非外在行为的管制;是从外到内的精神熏染,而非终端结果的速成。
德育论文(通用5篇)
德育论文(通用5篇)德育论文(通用5篇)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德育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德育论文篇1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
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
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关键词:刍议;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扉,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
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
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
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
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
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怯,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高中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高中德育论文(一)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务实高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旨使班集体建设卓有成效,以造就大批合格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一、重视专业思想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较之于普通教育,其先天的“营养不足”和后天的“发育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认同度准心的偏移。
而家长在指导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时,又往往因认识的局限表现出各种不理性的举措。
以致学生在进校后情绪波动大,思想不稳定,极易掉进“职高无用论”的怪圈,及早并及时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同时进行。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楚国家教育结构的调整,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懂得职高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学校。
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懂得读职高一样有前途的道理。
再次,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规格,以便调整自己认识和行动上的偏差。
同时,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告会,以唤起学生的自信和激发其专业兴趣。
也可就各种媒体上出现的与专业相关素材作针对性的点评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使学生能把思维面和认识面拓宽到课堂之外。
二、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抑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
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
部分学生虽然天天都在盟誓,但没有一天对自己满意过;虽然天天都在努力,但最终还是事倍功半。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
高中德育论文(最新3篇)有关高中德育论文范文一:浅论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篇一【摘要】高中生德育空白造成众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不健全。
文章试从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关心学生,以情动人;重视“偶像”的力量,多角度看问题;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悟化,直接影响学生德育方面的发展四个方面对如何填补高中生德育空白进行一些探讨【关键词】高中生;德育教育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从古至今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心,是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能。
鉴于当代中学生令人堪忧的道德现状,学校以及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来解决此重大问题?怎样使德育教育避免空洞的说教,在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具体的实施,在生动形象的教学中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这是值得很多根教育相关的工作人员研究的问题。
在此,以自己对学生的了解为基础,结合个人的教学感受,从语文这个学科的角度,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发挥教师本身对学生的影响力人们经常说,医生做错某件事,只会影响一个人;但一个教师,如果本身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平不足,那么影响的就是几十人,甚至几代人。
鉴于此,这就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的言行举止深深地影响你所教授的学生。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在工作中,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平时我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踏踏实实的学习,我本人在工作中就早来晚走,在一些细节上也认真处理。
比如说,上高一时,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做值日时,有的学生就只是简单的扫地、擦黑板,讲桌上经常留下一层厚厚的粉笔灰,上课前我都会用毛巾把桌子擦干净在上课,一星期以后,每次去上课讲桌都是干净的。
所以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从教师的身上,学生们会无形中感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就会慢慢地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约束好自己、管理好自己。
二、关心学生,以情动人观点很老,效用不菲。
分班后,来了一位别班的学生,该生在教过他的教师的眼里:懒,不听课,天天都是趴在桌子上,成绩很差,基本被老师放弃。
高中的德育论文
⾼中的德育论⽂⾼中的德育论⽂(通⽤10篇) 是⽼师,助我们成长。
是⽼师,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感恩。
是⽼师,带领我们⾛向未来之路。
如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中的德育论⽂,希望对⼤家有所作⽤。
⾼中的德育论⽂篇1 英国哲学家⼤卫.修谟在《⼈性论》中指出,⼈性研究是对⼈的⼀切研究的基础。
每⼀个管理⼯作者都有⾃⼰的管理哲学,以⼈为主要对象的管理⼯作者都有对⼈的基本认识。
对⼈和他们的需求愿望、⾏为可能的不同看法,是管理思想和管理⾏为有所区别的根本原因。
作为班主任,就是⼀个班级的管理者,不同的管理⾏为和教育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管理效果。
关于⼈性,在我国,孟⼦是主张“性善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他认为,⼈事有本性的,⼈的本性不仅是善的,⽽且⼏乎是⾄善的。
⽽荀⼦则是主张“⼈性恶”的代表。
尽管对⼈“性”善恶的认识不同,但我国古代的思想家都失分重视后天的修“习”。
孔⼦认为⼈的先天秉性没有太⼤差异,⼈的差异主要缘于修“习”的不同。
教育在后天修“习”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呢?《礼记.学记》的要求是:“教也者,长善⽽救其失者也。
”下⾯是我们班上的⼀个教育案列: 学⽣康某平时下课⾮常调⽪,爱和其他同学打架。
同学之间⼀点⼩⼩的摩擦,他都会向同学挥拳头。
经常都有同学来告状说康某把谁谁谁打哭了。
当我在屡屡好⾔劝说之下⽆果之后,当着全班的⾯狠狠的批评了他,可是这并没有使他因为羞愧⽽不再打同学。
还是不断有同学还告状,这使我很头疼。
我慢慢的开始反思,是不是可以换⼀种⽅法。
于是我开始平时仔细的观察康某,我发现他每次犯了错误都能主动的承认错误,并且上课的时候很积极,⼀个⿎励的眼神,⼀个表扬,他就会⼗分认真。
所以我开始多注意他,抓住⼀切机会⿎励他,还让他当⼤组长。
渐渐地康某对各门学习产⽣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爱打⼈的坏习惯。
认定“是好孩⼦”是⼀种假设,认定“没有优点”也是⼀种假设。
教育是⼈与⼈的交流,在以⼈为主体的交往实践活动中,对⼈的假定和认同作为⼀种逻辑前提,对师⽣交往态度和交往选择具有决定性影响。
班主任高中德育论文参考范文(2)
班主任高中德育论文参考范文(2)班主任高中德育论文参考范文篇2浅谈进行高中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方法摘要: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工作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
搞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1)学高为师,身正乃范。
(2)引导参与,发扬民主。
(3)爱生如子,一视同仁。
(4)多设参谋助手,培养优秀干部。
关键词:领导组织;民主;班主任班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同时也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实际实施者、引领者,肩负着几十名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任。
大至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学生的人生发展,小至管理粉笔、地面上的瓜子壳、窗户上的灰尘。
有收获、有遗憾,也有一些困惑。
我作为当了几轮的浦城二中高中班主任,亲身体验过班主任工作的繁杂、琐碎,领受过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压力。
最大的压力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要如何来进行教育引导,才能做好现代高中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呢?这个问题始终困惑高中的班主任,以下我就以我个人的一些实际工作经验来说明,在实际中如何进行高中班主任工作与德育工作。
1.学高为师,身正乃范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乃范。
树立班主任威信,每一位班主任来说都认为是当然的,但如何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呢?我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1.1班主任要正学生,先要正其身。
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
例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班主任自己就应该有良好的卫生意识;要求学生注意仪容仪表,班主任就要从自己的仪容仪表抓起;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班主任就必须自己先做到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学校里的一切规章制度。
这么多年我就是这样做的。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一:高中德育教育政治教学论文一、以教材中的优秀素材渗透德育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最主要的学科,因此,开展德育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
政治教材中的任何一节知识点都可以作为德育渗透的优秀素材,而且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哲学常识主要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为已任,不管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和价值观等,都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观点。
当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将德育穿插在其中进行授课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天然职责,这样的教学能够做到润物无声。
再如,在讲授“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时,为了更有效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逆境也能成才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结合“青蛙效应”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其中深刻的道理;“在一锅滚烫的开水中将一只活青蛙突然投向到锅中,就在将要落入锅里的一瞬间,青蛙奋力一跳,竟然死里逃生了。
接着,专家又将锅里的水换成温水,将青蛙缓慢地放入到锅中,这个时候青蛙在锅里悠闲的漫游着,但是,随着水温逐渐的升高,这只青蛙却没能跳出水面。
”接着让学生分析这只青蛙最后的悲剧说明了什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我们是否也在上演着青蛙式的悲剧?学生们开始展开激烈的讨论,很多学生得出一致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节知识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一步地去思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蕴含着的深层哲理。
这样的教学,既能够优化政治课堂的教学结构,又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促使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的渗透得到更进一步的落实。
政治常识则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政党观、民族宗教观、国际关系观的有力阵地,教师可通过大量知识载体,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我们人民、我们党的热爱之情。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去学习,以此来逐渐地开展德育渗透的目标。
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
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精选4篇)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
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生德育教育论文1走过精彩的岁月,手指在键盘上跳动着,用文字刻录了大学四年走过的历程,喜喜悲悲,浮浮沉沉,点点滴滴,成成败败,都将成为我一生宝贵的财富!关键字:开学销售成长感恩“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像流水一般——悄悄的来,又将悄悄的带走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
不经意间,四年精彩的时光已从讲台上溜走,从图书馆划过,从操场上越过,从我们指间滑落……我们甚至来不及品味,大学生活就要与我们挥手作别。
回首四年,生活的点滴见证我们每一次进步。
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是我们增强自信心的来源,每一次小小的失败,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在成功与失败的交替中,我们稳步前行,学会长大。
在喜悦与泪水中,我们茁壮成长。
大学生活的结束,也是走向社会生活的开始。
如今,站在终点与起点的交界处,听着窗外的校园广播,依然感到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它已在耳边轻轻飘过四年,陌生是因为还来不及品味。
或许,生活原本就是要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走向另一个熟悉而又陌生。
总之,无论如何,生活赋予我们的依旧是精彩的岁月,而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走过……新的旅程20xx年9月10日,结束了四天的北上求学行程,在北方民族大学门口,那个满脸幼稚、对大学充满期望的我大声喊出了自己多年的心声——北方民族大学,我来了……这一声,引来了旁边许多学长学姐好奇的眼神,别说是当时学长学姐们,现在想来,也觉得自己当时幼稚之极。
可是或许从那一刻起,决定了我大学四年乃至今后的生命取向。
伴随着开学的步步深入,许多高中时的学习生活习惯渐渐不合时宜。
高中时只要每天捧着课本就是好学生,大学里还要学着去处理人情世故,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
德育论文(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德育论文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
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第二篇:德育论文浅谈儿童的学校德育内容摘要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在学生的学校德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德育为促进人的德性成长和发展而存在。
最近很火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红遍了大江南北,节目中五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受到了观众的热烈好评,同时也看到了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做得十分到位,也使得很多父母重视了对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德育受重视程度。
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德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
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
老师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方方面面、时时刻刻的贯穿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中,让我们的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让未来的社会多一份安定和谐。
关键词:学校德育首位主体可行性可持续性一、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曾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们在同一年龄对同一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有早晚之分,也有快慢之分,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曲线,一个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提高成绩,并不是件难事,但要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则是难上加难,所以学校教育应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德育要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个体的道德品质相统一。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育人功效。
班主任德育论文(精选5篇)
班主任德育论文(精选5篇)班主任德育论文篇1摘要:高中班主任是高中学生管理的主力军,也是开展有效班级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在新课改背景下实施素质摘教育和德育的关键人物。
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对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如何做好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班级是学生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构成学校日常管理的基层组织。
而班主任则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多方面工作的教师。
新课改的推行对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在这种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发挥其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建设和谐班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在此也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心得和体会:1.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面对成长和渴求知识的青年学生,高中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把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声誉和威望,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教学中的引领者。
如果班主任言不雅、行不正, 就会失去威信, 给班级管理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作为高中班主任,自身必须教学水平高、道德素质硬、管理理念新,堂上能讲课,课下能交心,既要勇于奉献,又要有责任心,这样的班主任才会博得学生的喜爱和认可。
2.倡导民主治班, 实行科学管理策略首先,新课程改革需要全体教师热情参与,班主任更是要全心实践。
班主任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培养和锻炼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其次,班主任也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把一些班级中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来做,授权负责,分层管理。
最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整体要求时,应实行“粗放”管理,不宜太多、太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主体性德育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主体性德育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主体性德育特性,并对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实践路径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高中主体性德育
当今的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同时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加强。
这样的时代特征对人才特别是对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这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尤其给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压力,中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成长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教育思想都可能对他们的人生形成“情节”性的影响,然而在德育现实中却又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困惑,德育实效普遍低下。
面对如此现状,许多教育工作者纷纷反思我们过去所走过的道德教育历程,德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以求更新观念,改进内容,寻求有效的途径,使道德教育走出困境,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在这样的教育改革中,伴随着对传统灌输式、权威式、形式化道德教育的批判而产生的[1]。
1、高中主体性德育特性
1.1创造性
德育创造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表现。
一个有德性创造的人决不是机械地服从规范,被规范所束缚,而是自觉地、独立地服从规范,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或创造规范。
另外,德性创造也是社会道
德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对于推进社会新文化、带动社会新风尚有很大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会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新的道德情境和道德关系,有时原有的规范不再能衡量新问题,这就需要更新道德观念,创造适应新情境的道德规范。
1.2整合性
整合性表现在个体内在的整合和内外的整合。
内在的整合指主体性道德人格在知、情、行上表现出统一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仅有知或情或行的能动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道德主体。
每个践行道德的个体必须具有行善的意向和知善的能力,即知道何者为善,如何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判断,作出合乎善的选择。
除此之外,对于获得的道德知识、价值必须要有积极的情感认同和信仰。
没有情感融入和支撑的道德知识,个体是不可能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变的。
有了知善、好善,还必须行善。
道德是一种价值之知、实践之知,它要求每个道德主体必须积极主动地把经过自己理性思考和选择的、有强烈情感认同和支撑的价值和规范外化为真实的道德行为[2]。
1.3开放性
道德主体性正是这种扬弃了个体主体性的开放主体性,它不仅要追求和实现自我的个性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从自己的“我”,推己及人,走进别人的“我”,把小我融入社会的大我。
正是在主体与主体心灵的对话与沟通中,每个人的德性得到不断发展,并最终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进一切人的自由与解放,使人类逐渐走向类主体。
2、高中主体性德育的实践路径
2.1确立由“崇高”走向“平凡”的梯级递进的道德教育目标
以道德教育走向生活的思想为指导,道德教育目标必须是有自下而上,低重心、大众化、生活化且逐渐提升的特点,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从“精英道德”、仁人圣士的高、大、空的高度、走向切实可行的平凡大众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激活一个又一个新的道德需求,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如此,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确定应作以下三方面考虑: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要求,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规范的教育目标的确定。
适应学生道德健全发展的需要。
个体道德需要的实质就是发展的需要,其发展的核心即个性的发展和充满人格的形成。
适应道德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和水平。
以“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道德教育目标应从低层次向较高层次过渡和渐进。
2.2设计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内容
道德教育内容应贴近学生个体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活感受,贴近个体与他人、与社会、与环境相互联系的现实生活世界,并按社会需要、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求不断更新、充实教育内容,以增强学生主体适应生活、发展自我的基本能力即生存的基本技能,学会生活的能力、与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选择的能力等。
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应以心理健康为基础,确保学生以积极的心态为人生奠定幸福的基石,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包括其复杂性和多元性,以增强学生发现和创造生活意义
的信心,贴近生活的道德教育还应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认识生活、学会生活,掌握社会规范并强化其干预和改造社会的责任感。
2.3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即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激发孩子价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
”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主体参与的过程即激发道德需要,实践道德行为、产生道德体验、实现道德建构的过程。
通过参与、促进学生情感升华并产生新的情感需要,同时,通过这种情感体验顺利完成“内化”,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这也是德育实效性的根本体现。
2.4在理性反思中形成信念、促进自觉
人,只有在群体中,摆脱了既有道德的规范和束缚,不满足于现成的状态而始终保持批判意识和探索向前的活力时,社会道德才能不断进步。
所以,我们要求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能动的道德主体一方面应把接受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索的过程、主动积极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业规范和社会道德现象作出独立思考和选择,同时又应对既有道德保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和超越精神,在遵循和继承传统道德规范的同时创造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新道德规范,这一切对于处于当前多元、多变的时代里,思想意识正在建构之中还远未形成各体系的青少年来说既有大的价值又有大的难度,此时,
加强理性教育,促进批判反思,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以求得自身的不断发展尤是重要。
3、结论
总之,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而且需要智慧和科学的工作,在研究高中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合理的德育办法和德育模式。
先做人,再做学问。
参考文献:
[1]王策三.主体教育哲学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2]文黎明.论教育改革的体制障碍与超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