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工程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利用(2.6)式
积分之
2.10在催化剂上进行三甲基苯的氢解反应:
反应器进口原料气组成为66.67%H2,33.33%三甲基苯。在0.1Mpa及523K下等温反应,当反应器出口三甲基苯的转化率为80%时,其混合气体的氢含量为20%,试求:
(1)(1)此时反应器出口的气体组成。
(2)(2)若这两个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组分
摩尔分率yi0
摩尔数ni0(mol)
CH3OH
2/(2+4+1.3)=0.2740
27.40
空气
4/(2+4+1.3)=0.5479
54.79

1.3/(2+4+1.3)=0.1781
17.81
总计
1.000
100.0
设甲醇的转化率为XA,甲醛的收率为YP,根据(1.3)和(1.5)式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A、nP和nc分别为:
组分
摩尔质量
摩尔分率yi
CO
28
15.49
H2
2
69.78
CO2
44
0.82
CH4
16
3.62
N2
28
10.29
总计
100
其中冷凝分离后气体平均分子量为
M’m=∑yiMi=9.554
又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g/h。对整个系统的N2作衡算得:
5.38B/28×1000+0.1029A=2.92 (A)
20
30
40
50
60
70
试求当进口原料气体流量为50ml/min时CO的转化速率。
解:是一个流动反应器,其反应速率式可用(2.7)式来表示

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

反应工程题库(答案自己做的,仅供参考)

低)。若为二级不可逆反应,CAG增加,则内扩散有效因子 C (A. 增大 B.不变 C.降低)。 5.已知一闭式反应器的,该反应器若用多釜串联模型来描述,则模型 参数N为( B )。 A. 4.5 B. 5.6 C.3.5 D.4.0 6. 由示踪法测得一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min-1,可判别 该反应器的流型为( B ) A.平推流 B.全混流 C.轴向分散 D.多级混合 7. 在气固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中,为了消除内扩散阻力,一般采用( D )方法。 A.增大器内流速 B.改变反应器流型 C.改变反应器结构 D.减 小催化剂粒径 8.下图中阴影面积表示为( C )
明( C ) A.al>a2 B.al<a2 C.活化能E1<E2 D.活化能El>E2 21.等温恒容下进行各步均为一级不可逆串联反应 若保持相同的转化率xA,调节反应温度使k2/kl降低,则P的最大得率 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后减 22.一个全混流反应器,其有效容积v1=1m3,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 达60%转化率,进料量为Q0l,今改用两只有效容积均为0.5m3的全混流 反应器串联操作进行同上反应,反应温度相同,转化率要求不变,则进 料量Q02将(A ) A.大于Q0l B.小于0.5Q0l C.等于Q0l D.等于0.5Q0l 23.有两个有效容积不等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操作,反应为二级不可逆 反应A→P,若大釜在先,小釜在后,出口转化率为xA1,小釜在先、大 釜在后,则出口转化率为xA2,两种情况下,进料流速、进料浓度和反 应温度均相同,比较xA1和xA2的相对大小为( B ) A.xA1>xA2 B.xA1<xA2 C.xA1=xA2 D.不确定 24.等温零级不可逆液相反应,采用下列三种方案进行: (1)一个1m3的平推流反应器,转化率xA1 (2)两个0.5m3的平推流反应器并联,进料流量平均分配,转化率xA2 (3)两个0.5m3的全混流反应器串联,转化率xA3 上述三种情况进料总流速,进料浓度和反应温度相同xA1、xA2,和 xA3比较为( C ) A.xA1>xA2>xA3 B.xA1=xA2>xA3 C.xA1=xA2=xA3 D。 xA1>xA3>xA2 25.等温液相反应:A →R rR=k1CA R为目的产物 2R→D rD=k2CR2; 现有如下四种方案可供选择 (1)平推流反应器高转化率 (2)平推流反 应器低转化率 (3)全混流反应器低转化率 (4)两个等容积全混流反应器串联,高转化 率。 从提高R的选择性着眼,适宜选择( ) A.(1) B.(2) C.(3) D.(4) 26.已知一反应器用轴向分散模型描述,其Pe>100,可判别该反应器返 混程度( B )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1)反应的选择性;(2)(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设甲醇的转化率为X A,甲醛的收率为Y P,根据(1.3)和(1.5)式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n P和n c分别为:n A=n A0(1-X A)=7.672 moln P=n A0Y P=18.96 moln C=n A0(X A-Y P)=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氧气(n O)和氮气(n N)的摩尔数分别为:n W=n W0+n P+2n C=38.30 moln O=n O0-1/2n P-3/2n C=0.8788 moln N=n N0=43.28 mol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1. 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

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原料气Bkg/h 粗甲醇Akmol/h100kmol 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CH 4 0.55 3.62 N 22.92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89.15%,(CH 3)2O 3.55%,C 3H 9OH 1.10%,H 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化学反应工程作业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作业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作业答案3-2 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皂化反应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HCOONa C H OH +→+ 该反应对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均为一致,反应开始时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 ,反应速率常数为5.6L/(min ·mol ),要求最终转化率为0.95,试求当反应器体积为31m 、32m 时,所需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解: A B C D +=+A AB r kC C =⋅⋅ 设A 的转化率为A x ,B 的转化率为B x000A A A A A A n n n x n n --∆== 000B B BB B B n n n x n n --∆== ∵ 00A B n n = , A B n n ∆=∆ , ∴ A BC C =t=0Afx AA adx C r ⎰=020Afx AA A dx C k C ⋅⎰=01(1)A Af kC x --01A k C =169.6 min t 与反应体积无关。

∴31m 、所需反应时间均为169.6min3-3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出口转化率为0.9,现将该反应移到一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且操作条件不变,问出口转化率是多少? 解:对于平推流反应器: 1ln1Af k x τ=- 0Bv v τ=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 ''1Af Afx k x τ=- 0Rv v τ=∴ 1ln1Af x -='1Af Afx x -=2.3 ∴ 'Af x =0.6973-6 已知某均相反应,反应速率2,17.4A A r kC k ml ==/(mol ﹒min ),物料密度恒定为0.75g/ml ,加料流量为7.14L/min ,0A C =7.14mol/L ,反应在等温下进行,试计算下列方案的转化率各为多少?(1) 串联两个体积0.253m 的全混流反应器。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解答全解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解答全解

min)
3-5 在等温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下列液相反应:
A + B → P(目的)rP = 2cA [kmol/(m3.h)
2A → R
rR= 0.5cA [kmol/(m3.h)
cA0 = cB0 = 2kmol/m3.
试计算反应2h时A的转化率和产品P的收率。
解:A组分的总消耗速率
(-rA )= rP + 2rR = 2cA + cA = 3cA 将其代入CSTR设计方程
pA 1000 800 666.75 446.75 306.8 206.8 -dpA/dt 82.305 66.844 53.581 33.647 22.503 20.149
(4)对
rA
dpA dt
~
pA
分别取自然对数,得到数据如下表
pA 1000 800 666.75 446.75 306.8 206.8 -dpA/dt 82.305 66.844 53.581 33.647 22.503 20.149
nH2O 17.8082 x 2 y
Y x x 0.692,即 nC0H3OH 27.3979
x 18.961
又nCH3OH
27.3979 x
y

n0 CH3OH
(1
xCH3OH
)
7.6714
y (27.397918.961 7.6714) 0.768
rA k1cAcB k2cRcS 7cAcB 3cRcS
7cB0 (1 xB )(cA0 cB0 xB ) 3(cB0 xB )2
只能指定B的转化率为75%,计算空间时间
VR cB0 xBf

李绍芬《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李绍芬《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李绍芬《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1 绪 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 (1) 反应的选择性;(2) (2) 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组分 摩尔分率y i0 摩尔数n i0(mol) CH 3OH 2/(2+4+1.3)=0.2740 27.40 空气 4/(2+4+1.3)=0.5479 54.79 水 1.3/(2+4+1.3)=0.1781 17.81 总计 1.000 100.0A P 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 n P =n A0Y P =18.96 mol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 n N =n N0=43.28 mol组分 摩尔数(mol ) 摩尔分率% CH 3OH 7.672 6.983 HCHO 18.96 17.26 H 2O 38.3 34.87 CO 2 0.7672 0.6983 O 2 0.8788 0.7999 N 2 43.28 39.391. 1. 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原料气 Bkg/h 粗甲醇 Akmol/h100kmol 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CH 4 0.55 3.62 N 2 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89.15%,(CH 3)2O 3.55%,C 3H 9OH 1.10%,H 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阶段作业答案作

化学反应工程第一阶段作业答案作

作业第1题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气相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体积,应选用_______。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4第2题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______。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4第3题下列单位不属于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2第4题下面反应器中不属于理想反应器的是_______。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2第5题下面哪种反应器组合形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反应器体积_______。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31第6题“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一反是指_______。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2第7题“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不属于三传的是_______。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第8题比较下面四个活化能,当反应活化能为_______,反应温度降低10℃时,其速率常数变化最大?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14第9题下列不属于间歇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

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3第10题下列不属于全混流反应器特点的是_______。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5第11题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大。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0.5此题得分:0.5批注:《化学反应工程简明教程》P25第12题下列反应其中,_______的返混程度最小。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反应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2CH3OHO22HCHO2H2O2CH3OH3O22CO24H2O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反应的选择性;(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S0.961196.11%(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时,则反应器的进料组成为2由甲醇的转化率达72%某y某=72%;=69.2%227.4解得某=18.96;y=0.77所以,反应器出口气体组成为:CH3OH:27.4某y100%=6.983%某y10022某3y100%=40.19%空气:某y1002217.81某2y水:100%=34.87%某y10022某HCHO:100%=17.26%某y10022yCO2:100%=0.6983%某y1002254.791.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CO2H2CH3OH2CO4H2(CH3)2OH2OCO3H2CH4H2O4CO8H2C4H9OH3H2OCOH2OCO2H2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混合返回合成塔中。

下图是生产流程示意图放空气体Akmol/h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组分原料气冷凝分离后的气体COH2CO226.8268.251.4615.4969.780.82CH40.553.62N22.92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89.15%,(CH3)2O3.55%,C3H9OH1.10%,H2O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化学反应工程作业解答

化学反应工程作业解答
反应物配比为:A(mol):B(mol)=1:4.97,反应在100℃下进行。A转化率达50%需要时间为24.6min,辅助生产时间为30min,每天生产2400kg醋酸丁酯(忽略分离损失),计算反应器体积。混合物密度为750kg·m-3,反应器装填系数为0.75。

19.有如下化学反应
CH4+C2H2+H2=C2H4+CH4

非理想流动
1.有一有效容积VR=1m3,送入液体的流量为1.8m3hr-1的反应器,现用脉冲示踪法测得其出口液体中示踪剂质量浓度变化关系为:
t/min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c/kg·m-3
0
3
6
5
4
3
2
1
0
求其停留时间分布规律,即F(t),E(t), ,

示踪法求停留时间分布规律
t/min
本题若用PFR及CSTR模型计算时,物料出口中A组分的转化率是多少?

1凝集流模型:
时间t/min
c/kg·m-3
F(t)
0
0
0
0
0
0
10
3
0.125
0.5
0.125
0.0625
20
6
0.375
0.667
0.25
0.16675
30
5
0.5833
0.75
0.2083
0.156225
40
4
0.75
0.8
40
50
60
70
80
cA/kg·m-3
0

化学反应工程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答案

X2=0.7
图2-8b CSTR与PFR的两种不同串联形式
(a) CSTR PFR :
CSTR
VCSTR v0

FA0 X1 v0 rA


CA0 rA
1
X1

50
0.3

15 min
VCSTR 15v0
PFR
VPFR v0

FA0 v0
HW-1
1-11 在一个连续流动的等温反应器中进行以下反应
AB 计算当进料的摩尔流率为5mol/h,反应速率分别为:
(1) rA k, k 0.05 mol/(h L)时(答案: V 99L) (2) rA kCA, k 0.0001s1时 (3) rA kCA2, k 3 L/(mol h)时(答案: VCSTR 66000L)
V

X
v02dX FA0k (1 X )2

v02 FA0k
(1 1 X
1)
102 (L/h)2
( 1 1)
5mol/h 3L/(mol h) 1 0.99
660L
112
在一个20L的恒体积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气相反应
A BC
组分A的投料量为20mol, 反应器完全混合。
0.06
0.02 0.02 0.02
0.08 0.11

V/FA0 (L.min/mol)
0
0.012 0.008 0.01 0.012 0.064 0.099
, 非
VCSTR (L)
0
3.6
2.4
3
3.6
19.2
29.7

反应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反应工程课后答案完整版

反应⼯程课后答案完整版1 绪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进⼊反应器的原料⽓中,甲醇:空⽓:⽔蒸⽓=2:4:1.3(摩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1)反应的选择性;(2)(2)反应器出⼝⽓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2)进⼊反应器的原料⽓中,甲醇:空⽓:⽔蒸⽓=2:4:1.3(摩尔⽐),A P出⼝甲醇、甲醛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n P和n c分别为:n A=n A0(1-X A)=7.672 moln P=n A0Y P=18.96 moln C=n A0(X A-Y P)=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n W)、氧⽓(n O)和氮⽓(n N)的摩尔数分别为:n W=n W0+n P+2n C=38.30 moln O=n O0-1/2n P-3/2n C=0.8788 moln N=n N0=43.28 mol2 反应动⼒学基础2.4在等温下进⾏液相反应A+B→C+D,在该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程为:若将A和B的初始浓度均为3mol/l的原料混合进⾏反应,求反应4min时A的转化率。

解:由题中条件知是个等容反应过程,且A和B的初始浓度均相等,即为1.5mol/l,故可把反应速率式简化,得由(2.6)式可知代⼊速率⽅程式化简整理得积分得解得X A=82.76%。

2.6下⾯是两个反应的T-X图,图中AB是平衡曲线,NP是最佳温度曲线,AM是等温线,HB是等转化率线。

根据下⾯两图回答:(1)(1)是可逆反应还是不可逆反应?(2)(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3)(3)在等温线上,A,D,O,E,M点中哪⼀点速率最⼤,哪⼀点速率最⼩?(4)(4)在等转化率线上,H,C,R,O,F及B点中,哪⼀点速率最⼤,哪⼀点速率最⼩?(5)(5)在C,R两点中,谁的速率⼤?(6)(6)根据图中所给的⼗点中,判断哪⼀点速率最⼤?解:图2.1 图2.2(1)可逆反应可逆反应(2)放热反应吸热反应(3)M点速率最⼤,A点速率最⼩M点速率最⼤,A点速率最⼩(4)O点速率最⼤,B点速率最⼩H点速率最⼤,B点速率最⼩(5)R点速率⼤于C点速率C点速率⼤于R点速率(6)M点速率最⼤根据等速线的⾛向来判断H,M点的速率⼤⼩。

化学反应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_习题集(含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习题集一、单选题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0.0462-1,又知初始浓度为0.1mol.dm-3,则该反应的半衰期为:(A) 1/(6.93×10-2×0.12) (B) 15分(C) 30分 (D) 1/(4.62×102×0.1)分2.某一级反应, 当反应物的浓度降为起始浓度的1%时,需要t1秒, 若将反应物的浓度提高一倍, 加快反应速率, 当反应物浓度降低为起始浓度的1%时, 需时为t2, 则:(A ) t1﹥t2 (B) t1=t2(C) t1﹤t2 (D) 不能确定二者关系3.某反应物反应掉7/8所需的时间恰好是它反应掉1/2所需时间的3倍, 则该反应的级数是:(A) 零级 (B) 一级反应 (C) 三级反应 (D) 二级反应4.若两个相同类型的气相双分子反应的△H⊙值相等, 又在400k时,它们的活化熵之差△S1⊙-△S2⊙=10 J.mol-1,则两反应的速率常数之比为:(A) K1/K2=0.300 (B) K1/K2=0.997(C) K1/K2=1.00 (D) K1/K2=3.335.对反应A+B→C, 由下列数据C A0/mol.dm-3 C B0/mol.dm-3 r0/ mol.dm-31.0 1.0 0.152.0 1.0 0.301.02.0 0.15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 r=K C B (B) r=K C A C B(C) r=K C A (D) r=K C A C B26.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33kJ·mol-1, 当 T = 300K 时,温度每增加1K,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___。

A. 4.5%B. 90%C. 11%D. 50%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 。

A. 吸热反应的活化能比放热反应的活化能高B. 一个反应的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出现的所有作用物浓度都有关C. 催化反应的速率与催化剂的浓度无关D. 反应速率常数与作用物浓度无关8.关于催化剂的使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 。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作业答案

(完整版)化学反应工程作业答案

(完整版)化学反应⼯程作业答案3-2 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皂化反应325325CH COOC H NaOH CH CHCOONa C H OH +→+ 该反应对⼄酸⼄酯和氢氧化钠均为⼀致,反应开始时⼄酸⼄酯和氢氧化钠的浓度均为0.02mol/L ,反应速率常数为5.6L/(min ·mol ),要求最终转化率为0.95,试求当反应器体积为31m 、32m 时,所需的反应时间是多少?解: A B C D +=+A AB r kC C =?? 设A 的转化率为A x ,B 的转化率为B xB B BB B B n n n x n n --?== ∵ 00A B n n = , A B n n ?=? ,∴ A BC C =t=0Afx AA adx C r ?=020Afx AA A dx C k C ??=01(1)A Af kC x --01A k C =169.6 min t 与反应体积⽆关。

∴31m 、所需反应时间均为169.6min3-3 在平推流反应器中进⾏等温⼀级反应,出⼝转化率为0.9,现将该反应移到⼀个等体积的全混流反应器中进⾏,且操作条件不变,问出⼝转化率是多少?解:对于平推流反应器: 1ln1Af k x τ=- 0Bv v τ= 对于全混流反应器: ''1Af Afx k x τ=- 0Rv v τ=∴ 1ln1Af x -='1Af Afx x -=2.3 ∴ 'Af x =0.6973-6 已知某均相反应,反应速率2,17.4A A r kC k ml ==/(mol ﹒min ),物料密度恒定为0.75g/ml ,加料流量为7.14L/min ,0A C =7.14mol/L ,反应在等温下进⾏,试计算下列⽅案的转化率各为多少?(1) 串联两个体积0.253m 的全混流反应器。

(1) 0R v v τ==30.251027.14=35mm ,设转化率为12,f f x x 12011(1)f A f x k C x τ=-?121(1)f f x x -=4.35 ?1f x =0.622∴ 101(1)A A f C C x =-=7.14×(1-0.622)=2.7mol/L 22221221(1)(1)f f A f f x x k C x x τ=--=1.64∴ 20.467f x = 12(1)Af A f C C x =-=1.44 ∴ 0(1)0.80Af A Af Af C C x x =-?= (2) 00.2510007.14R V V τ?===35min 12011(1)f A f x k C x τ=-?121(1)f f x x -=4.35 ?1f x =0.622 ∴ 101(1)A A f C C x =-=7.14×(1-0.622)=2.7mol/L 2212211.64(1)(1)f f A f f x x k C x x τ=?=--∴20.62f x =12(1)Af A f C C x =-=2.7×(1-0.62)=1.026∵0(1)Af A Af C C x =-∴ 0.856Af x = (3) 00.2510007.14R v v τ?===35min 1011(1)f A f x k C x τ=?-1f x =0.813∴ 101(1)A A f C C x =-=7.14×(1-0.813)=1.3422121(1)f A f x k C x τ=-?222(1)f f x x -=0.816∴ 2f x =0.347∴ 12(1)Af A f C C x =-=1.34×(1-0.347)=0.875 ∵0(1)∴ 0.877Af x = (4) 35min τ=1011(1)f A f x k C x τ=?-1f x =0.813101(1)A A f C C x =-=1.342121(1)f A f x k C x τ=?-2f x 0.449∴ 12(1)Af A f c C x =-=1.34×(1-0.449)=0.738 ∵0(1)Af A Af C C x =-0.897Af x =3-7 液相⾃催化反应A →P,反应速率23,10/()A A p r kc c k m kmol s -==?,进料体积流量300.002/,V m s =进料浓度3002/,0.01A p c kmol m c ==。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不是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范畴?A. 反应器设计B. 反应动力学C. 反应过程控制D. 有机化学合成2. 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高反应速率B. 改变反应平衡C. 降低反应温度D. 增加产物产量3. 在工业生产中,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与间歇搅拌槽式反应器(BSTR)相比,以下哪个描述是正确的?A. CSTR的体积通常比BSTR大B. CSTR的物料停留时间是固定的C. BSTR可以处理更复杂的反应体系D. CSTR的操作成本通常低于BSTR4. 以下哪种反应器类型适用于快速反应?A. 填充床反应器B. 管式反应器C. 流化床反应器D. 脉冲反应器5. 反应动力学中的“零级反应”指的是什么?A.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反比D.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成正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反应器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7. 描述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与间歇搅拌槽式反应器(BSTR)的主要区别。

8. 解释什么是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RTD)。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9. 假设一个零级反应A → B,反应速率常数k=0.1 min^-1。

如果初始时刻[A]0=1 mol/L,求5分钟后[A]的浓度。

10. 给定一个反应A + B → C,反应速率表达式为r = k[A][B],其中k=0.05 L/mol·min。

初始时刻[A]0=1 mol/L,[B]0=2 mol/L。

如果反应在CSTR中进行,且反应器体积V=10 L,进料流速F_in=1 L/min,求稳态时[A]和[B]的浓度。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30分)11. 论述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如何根据反应特性选择合适的反应器类型。

答案一、选择题1. D(有机化学合成)2. A(提高反应速率)3. D(CSTR的操作成本通常低于BSTR)4. D(脉冲反应器)5. A(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二、简答题6. 反应器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包括:反应类型、反应速率、反应物和产物的性质、操作条件(如温度、压力)、安全性、成本效益、环境影响等。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课后习题答案.

1 绪 论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3222CH OH O 2HCHO 2H O +→+32222CH OH 3O 2CO 4H O +→+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 (1) 反应的选择性;(2) (2) 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0.629Y S 0.961196.11%X 0.720====(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A P 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 、n P 和n c 分别为:n A =n A0(1-X A )=7.672 mol n P =n A0Y P =18.96 moln C =n A0(X A -Y P )=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 )、氧气(n O )和氮气(n N )的摩尔数分别为:n W =n W0+n P +2n C =38.30 mol n O =n O0-1/2n P -3/2n C =0.8788 mol n N =n N0=43.28 mol1. 1. 2工业上采用铜锌铝催化剂由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其主副反应如下:23CO 2H CH OH +⇔23222CO 4H (CH )O H O +⇔+ 242CO 3H CH H O +⇔+24924CO 8H C H OH 3H O +⇔+222CO H O CO H +⇔+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Bkg/h 粗甲醇100kmol 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 )组分 原料气 冷凝分离后的气体 CO 26.82 15.49 H 2 68.25 69.78 CO 2 1.46 0.82 CH 4 0.55 3.62 N 2 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 3OH 89.15%,(CH 3)2O 3.55%,C 3H 9OH 1.10%,H 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反应工程整理版答案(含简答答案)

反应工程整理版答案(含简答答案)

计算题部分2.3已知在Fe-Mg 催化剂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正反应动力学方程为:20.850.4/-=⋅w CO CO r k y y kmol kg h式中y CO 和y CO2为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瞬间摩尔分率,0.1MPa 压力及700K 时反应速率常数k W 等于0.0535kmol/kg.h 。

如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m 2/g ,堆密度为1.13g/cm 3,试计算:(1) (1) 以反应体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V 。

(2) (2) 以反应相界面积为基准的速率常数k g 。

(3) (3) 以分压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g 。

(4) (4) 以摩尔浓度表示反应物系组成时的速率常数k C 。

解:利用(2.10)式及(2.28)式可求得问题的解。

注意题中所给比表面的单位换算成m 2/m 3。

33230.450.45330.45(1) 1.13100.053560.46/.6(2) 1.7810/.301011(3)()()0.05350.15080.1013..()8.3110700(4)()(0.05350.333(0.1)ρρρρ-==⨯⨯=-===⨯⨯⨯==⨯=⨯⨯==⨯=v b w bbg w w vb n p w nc w k k kmol m h k k k kmol m h a kmol k k P kg h MPa m RT k k P km 0.45)().kmol ol kg h3.2拟在等温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氯乙醇的皂化反应:223222+→++CH ClCH OH NaHCO CH OHCH OH NaCl CO以生产乙二醇,产量为20㎏/h ,使用15%(重量)的NaHCO 3水溶液及30%(重量)的氯乙醇水溶液作原料,反应器装料中氯乙醇和碳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混合液的比重为1.02。

该反应对氯乙醇和碳酸氢钠均为一级,在反应温度下反应速率常数等于5.2l/mol.h ,要求转化率达到95%。

反应工程课后详细答案

反应工程课后详细答案

第二章均相反应动力学1、有一反应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经过8min后,反应物转化掉80%,经过18min后,转化掉90%,求表达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3、在间歇反应器中有一级液相可逆反应,初始反应时C A0=0.5mol/L,C P0=0反应8min后,A的转化率为1/3,而平衡转化率是2/3,求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根据一级可逆反应积分式5、恒温恒容的气相反应A →3P,其动力学方程为,在反应过程中系统总压p t及组分A的分压均为变量,试推导的表达式。

解:8、纯气相组分A在一等温等容间歇反应器中按计量式进行反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0.1 0.08 0.0625 0.051 0.042 0.036 0.032 0.028 0.020分压p A/MPa用积分法求此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

解:由于当时,常数,因此假设为一级可逆反应。

第三章均相反应过程1、液相一级等温反应在间歇釜中达到70%转化率需要12min,若此反应移到同温度下平推流反应器和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时,所需要的空时和空速各为多少?解:3、液相反应在一间歇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如下表所示:C A/mol/L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3 2.0(2)5、丙烷裂解为乙烯的反应可表示为C3H8→C2H4+CH4(忽略副反应)在772℃等温反应时,动力学方程为-,其中k=0.4h-1。

若系统保持恒压p=0.1MPa,ν=0.8m3/h(772℃,0.1MPa),求当x A=0.5时,所需平推流反应器的体积大小。

解:恒压变0容反应8、一级反应A→P,在一体积为VP的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已知进料温度为150℃,活化能为84kJ·mol-1,如改用全混流反应器,其所需体积设为Vm,则Vm/Vp应有何关系?当转化率为0.6时,如果使Vm=Vp,反应温度应如何变化?如反应级数分别为n=2,1/2,−1时,全混流反应器的体积将怎样改变?解:PPT课件答案1、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液相反应A+B→P,C A0=0.307mol/L,测得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61.5×10-2L/(mol·h),计算当C B0/C AO=1和5时,转化率分别为0.5,0.9,0.99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并对计算结果加以讨论。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 B )A 煤炭燃烧B 氢气燃烧C 离子交换D 加氢裂解2、一级连串反应AS K 1K 2P 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 的最大浓度=max ,P C (B ) A 122)(210K K K A K K C − B 22/1120]1)/[(+K K C A C 122)(120K K K A K K C − D 22/1210]1)/[(+K K C A3、反应器中等温进行着A →P(1)和A →R(2)两个反应,当降低A 的浓度后,发现反应生成P 的量显著降低,而R 的生成量略降低,表明( A )A 反应(1)对A 的反应级数大于反应(2)B 反应(1) 对A 的反应级数小于反应(2)C 反应(1)的活化能小于反应(2)D 反应(1)的反应速率常数大于反应(2)4、四只相同体积的全混釜串联操作,其无因次停留时间分布的方差值 2θσ为( B )A 10B 025C 050D 05、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为( B )A 最小B 最大C 零D 一样大6、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失活,其失活速率式为dm i d C k dt d ψψ=−,当进料中的杂质吸附极牢以及对产物无内扩散阻力时,d 为( A )A ≈0B =1C →3D ≈17、对一平行—连串反应R A QP A → → → )3()2()1( ,P 为目的产物,若活化能次序为:E2<E1<E3,为了目的产物的收率最大,则最佳操作温度序列为( B )。

A .先高后低B 先低后高C .高温操作D .低温操作8、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β→0时为( B )反应器A 全混流B 平推流C 全混流或平推流D 全混流串平推流 9、CH 2 = CH CH = CH 2(A) + CH 2 = CH COOCH 3(B)COOCH 3(C)该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以AlCl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0℃,液料的体积流速为05 m3/h ,丁二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A C 965 mol/m3,=0B C 184 mol/m3,催化剂的浓度为=D C 663 mol/m3。

(参考资料)反应工程作业及答案汇总

(参考资料)反应工程作业及答案汇总

图中的 5 个点都满足稳态操作的第一个条件 Qr Qg ,对于 A1 点,当温度受 到波动降低时,产热速率 Qg 和移热速率 Qr 都降低,但由于 Qg Qr ,反应物料被 加热,物料温度又回复到 A1 点;当温度受到波动升高时,产热速率 Qg 和移热速 率 Qr 都增加,但由于 Qr Qg ,反应物料被冷却,物料温度又回复到 A1 点,所以 A1 点是稳态操作点。
时间之比为
t
1 kcA0
1
xA xA
t99.9 t50
1
0.999 0.999
1
0.5 0.5
999
2、对某均相反应,在初始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在 100℃ 下需 10min,在 120℃需 2min,试求活化能。
解:因初始浓度相同,为达到相同的转化率,有 kt c常数 ,不同的温度由于
0 rA V
cA0
xA 0
dxA
kcA0 1
xA
1 k
ln
1
xA
特点:一次性加料,一次性出料,间歇操作,不存在返混
全混流反应器:对于全混流反应器,整个反应器对物料 A 做物料衡算。
进入反应器中的物料 A 的量( FA0 v0cA0 )=排出反应器物料 A 的量( FA )+反 应消耗掉的物料 A 的量( rAV )+反应器中物料 A 的积累量(0)
解:间歇反应器,对整个反应器进行物料衡算,对于物料 A,由于反应期间没有 物料加入反应器或从反应器中取出物料,故可以写出微元时间 dt 的物料衡算式。
单位时间进入反应器中的物料 A 的量(0)=单位时间排出反应器物料 A 的量(0)
+单位时间反应消耗掉的物料 A 的量( rAV )+单位时间反应器中物料 A 的积累 量( dnA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解:(1)设新鲜原料气进料流量为100kmol/h,则根据已知条件,计算进料原料气组成以质量分率表示如下:组分摩尔质量y i0(mol%) F i0(kmol/h) 质量分率x i0%CO 28 26.82 26.82 72.05H2 2 68.25 68.25 13.1CO2 44 1.46 1.46 6.164CH4 16 0.55 0.55 0.8443N2 28 2.92 2.92 7.844总计100 100 100其中x i=y i M i/∑y i M i。

进料的平均摩尔质量M m=∑y i M i=10.42kg/kmol。

经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亦即放空气体的组成)如下:组分摩尔质量摩尔分率y iCO 28 15.49H2 2 69.78CO2 44 0.82CH4 16 3.62N2 28 10.29总计100其中冷凝分离后气体平均分子量为M’m=∑y i M i=9.554又设放空气体流量为Akmol/h,粗甲醇的流量为Bkg/h。

对整个系统的N2作衡算得:5.38B/28×1000+0.1029A=2.92 (A)对整个系统就所有物料作衡算得:100×10.42=B+9.554A (B)联立(A )、(B )两个方程,解之得A=26.91kmol/h B=785.2kg/h 反应后产物中CO 摩尔流量为F CO =0.1549A+9.38B/(28×1000) 将求得的A 、B 值代入得F CO =4.431 kmol/h 故CO 的全程转化率为CO,0CO CO CO,0F F 26.82 4.435X 83.48%F 26.82--===由已知循环气与新鲜气之摩尔比,可得反应器出口处的CO 摩尔流量为F ’CO,0=100×0.2682+7.2×100×0.1549=138.4 kmol/h 所以CO 的单程转化率为CO,0CO 'CO CO,0F F 26.82 4.435X 16.18%F 138.4--===产物粗甲醇所溶解的CO 2、CO 、H 2、CH 4和N 2总量D 为(9.829.38 1.76 2.14 5.38)B D 0.02848Bkmol /h1000++++==粗甲醇中甲醇的量为(B-D)X 甲/M m =(785.2-0.02848B) ×0.8915/32=21.25 kmol/h 所以,甲醇的全程收率为Y 总=21.25/26.82=79.24% 甲醇的单程收率为Y 单=21.25/138.4=15.36%2.1 解:利用反应时间与组分A 的浓度变化数据,作出C A ~t 的关系曲线,用镜面法求得t=3.5h 时该点的切线,即为水解速率。

切线的斜率为0.760.125/.6.1α-==-mol l h由(2.6)式可知反应物的水解速率为0.125/.-==dCA r mol l hAdt2.6 解: 图2.1 图2.2 (1)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 (2)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3)M 点速率最大,A 点速率最小 M 点速率最大,A 点速率最小(4)O 点速率最大,B 点速率最小 H 点速率最大,B 点速率最小(5)R 点速率大于C 点速率 C 点速率大于R 点速率(6)M 点速率最大 根据等速线的走向来判断H,M 点的速率大小。

2.9 解:反应物A 的消耗速率应为两反应速率之和,即22 1.616.4 1.6(110.25)=+=+=+A R D A A A A R r r C C C C 利用(2.6)式1.6(110.25)-=+A A A dCC C dt积分之0001(1)10.2510.2511.6()ln(1)ln 10.2511110.250.6463/1.60.4038⎡⎤-+⎢⎥=--=--+⎰⎢⎥++⎢⎥⎣⎦==A A AC A A A C A A A X C t dC X C C C t h3.1解:(1)00222000001()(1)110.95169.6min(2.83)5.60.0210.95===⨯---=⨯=⨯-⎰⎰Af Af X X AA A A A A A A A A AdX dX X t C C R k C X kC X h(2) 因为间歇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与反应器的大小无关,所以反应时间仍为2.83h 。

3.2解:氯乙醇,碳酸氢钠,和乙二醇的分子量分别为80.5,84 和 62kg/kmol,每小时产乙二醇:20/62=0.3226 kmol/h每小时需氯乙醇:0.326680.591.11/0.9530%⨯=⨯kg h每小时需碳酸氢钠:0.326684190.2/0.9515%⨯=⨯kg h原料体积流量:091.11190.2275.8/1.02+==Q l h氯乙醇初始浓度:00.32661000 1.231/0.95275.8⨯==⨯A C mol l反应时间:02000110.952.968(1) 5.2 1.23110.95===⨯=-⨯-⎰⎰AfAf X X A A A A B A A dX dX t C h kC C kC X 反应体积:0(')275.8(2.9680.5)956.5=+=⨯+=r V Q t t l(2) (2) 反应器的实际体积:956.512750.75===r V V lf3.4解:(1)[]00000.04(4000)()()32332339.014.102⨯---∆=+-=+=+A r A A A AF C H T T X X X X C0000014220()91.32110001.110exp()(1)32339.01==-==⨯--+⎰⎰⎰Af Af X X AA A A A A BAA A AA dX dX t C C R kC C dX C hC X X(由数值积分得出)32339.010.85356.2=+⨯=T K(2)若A 全部转化为R,即X A =1.0,则由上面的积分式知,t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4.1解:根据题意可知甲苯加氢反应为恒容过程,原料甲苯与氢的摩尔比等于1,即:00=T H C C ,则有:0(1)==-T H T T C C C X示中下标T 和H 分别代表甲苯与氢,其中:53300330000.5 1.01310 5.6810/8.3141010732/21/0.27810/--⨯⨯===⨯⨯⨯====⨯T T T T p C kmol mRT F Q C kmol h kmol s 所以,所需反应器体积为:00000.5 1.500 2.50.95333 1.5 1.501.5 1.5(10.95)10.278100.4329 3.0061.5(5.6810)(1) 1.51---==--=⨯=⨯=⨯--⎰⎰⎰T T X X T Tr T T T H TT T dX dX V Q C Q C C C C dX mX 所以,反应器的长度为:23.0061531.10.05 3.14/4=⨯m4.13解:对一级连串反应可得如下关系是:21/211(1)(1)1/⎡⎤=---⎣⎦-k k P A A Y X X k k (A)若求最高收率,即令: /0∂∂=P A Y X ,可得到:21111/10.1/0.3210.1()1(/)1()0.80760.3--=-=-=k k A m X k k将(X A )m 代入(A )式得最高收率:0.1/0.3max 1()(10.8076)(10.8076)57.84%10.1/0.3⎡⎤=---=⎣⎦-P YP 的总选择性:max 0()0.578471.62()0.8076===P A m Y S X达到最大收率时的反应体积为:()30001031ln 0.275(1)600.3010.8076===-⨯-⎰A m X A r A A A dX V Q C m k C X4.14解:(1)设A 为关键组分,目的产物P 的瞬时选择性为:0.30.30.5 1.30.51()1-===-++APP A B P A A B A B A B r C C S R C C C C C C νναα(2)若1=a ,求下列情况下的总选择性。

(a )活塞流反应器,因为C A0=C B0,其化学计量系数相同,所以C A =C B ,则有0.511=+P A S C ,因此 0100.51011()0.3261011=-==--+⎰⎰A AfC AOPP A C A AfAdC S S dC C C C(b)连续釜式反应器0.5110.512====+OP Pj A S S C(c)PFR,且B 侧线分段进料,器内B 的浓度均等于1kmol/m 3,则0.511-=+P AS C 190.5110.7321911-===-+⎰AOP AdC S C4.19解:(1)两个反应器串联操作如图示:总反应体积为:111200000()()()=+=+=---⎰⎰⎰A Af Af A X X X A A Ar r r A A A X A AA dX dX dX V V V F F F R R R 将有关数据代入即得:0.0822.4/601198.17%-⨯-=-=-=Afk X e e τ(2)结果同(1)。

(3)第一个反应器,3010.8/min =Q m , 0.080.8/60110.9975-=-=A X e而第二个反应器,3021.6/min =Q m , 0.081.6/60210.9502-=-=A X e两个反应器出口混合后:120.99750.95020.966033=⨯+⨯=A X(4)用一个反应体积为2m 3代替,其结果同(1)。

(5)当C A0提高到4kmool/m 3时,由1-=-Af k X e τ可知,转化率与C A0无关,所以,上列各种情况计算结果不变,而对苯酚产量:(以摩尔流量表示)000==A A A A F F X Q C X说明苯酚产量与C A0成正比,即产量增加。

(6)从上列各种计算结果比较看出:(a )几个PFR 串联与用一个大的PFR ,只要保持二者的总体积相同,其效果是一样的。

(b )在并联时,只要保持101202//=r r V Q V Q ,其结果也是相同的。

但101202//≠r r V Q V Q 时,其总转化率是下降的。

(c )对一级反应最终转化率与C A0无关,但目的产物的产量与C A0成正比关系。

5.1解:(1)因是活塞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活塞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F(1)=1.0(b)E(1)=∝(c)F(0.8)=0(d)E(0.8)=0(e)E(1.2)=0 (1) (2) 因是全混流反应器,故符合理想全混流模型的停留时间分布,由(5.33-5.36)式可得:(a )F(1)=1-e -1=0.6321 (b)E(1)=e -1=0.3679 (c)F(0.8)=1- e -0.8=0.5507 (d)E(0.8)= e -0.8=0.4493 (e)=E(1.2)=0.3012 (2) (3) 因是一个非理想流动反应器,故可得: (a )F(∞)=1 (b)F(0)=0 (c)E(∞)=0 (d)E(0)>1 (e)0∞⎰()E d θϑ=1(f) 0∞⎰()E d θθϑ=15.3解:(1)由式(5.17)计算出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即: F(t)=C(t)/ C(∝)=C(t)/7.7 所得数据见下表所示:t,s 0 15 25 35 45 55 65 75 95 100F(t )0 0.06490.12990.25970.51950.71430.84420.90911.001.00将上述数据作图即为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