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443059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3b.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1a7f974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5.png)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唐】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诗中作者感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相逢时的欢愉,分别时的愁苦,分别后的惆怅。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 “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示例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 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 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示例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 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 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三)赠友送别
内容特点
诗歌题目或诗句中多含“送”“别”“寄”等字眼,如《送 灵澈上人》、《送友人》等。
情感主旨
①分别时依依不舍和别后的孤寂惆怅。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 空留马行处。 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②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寄托对友人诚挚的 安慰、劝勉和祝愿。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 玉壶。 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分析重点
①结合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鉴赏诗歌; ②明确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了哪一类型的情感; ③注意富有边塞特征的景物和表现战争特征的事件及战争中人 们的心理。
地域:蕃州、酒泉、玉门、青海、楼兰、长城…… 器物:胡琴、琵琶、羌笛、玉帛、弓剑、金甲…… 称谓:飞将、骄虏、都护、匈奴、乌孙、单于…… 风光:雪山、朔云、黄沙、塞鸿、边草、明月……
②豪迈型: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不少诗作有开阔的 诗境,爽朗的音调,体现高远的志趣和开阔的胸襟。 一洗悲伤之态,尽显建康高雅的格调。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比邻。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文知识与解题技巧整理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文知识与解题技巧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61f584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5.png)
高考古诗文知识与解题技巧第一部分文言文一、文言断句【必备知识】(1)专用名词。
表示人名、字号、时间、地名、年号、官职名、朝代等专用名词,经常用于句子的开头或结尾,可以作为断句标点的依据。
(2)对话标志。
文言文中一般都有“曰”“云”““问”字作为对话标志,其后可加冒号。
对话的内容加引号,引号内句子的标点,则视内容和语气酌情而定。
(3)文言虚词。
句首语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在朗读时稍加停顿即可,后边不加标点。
句末语助词“者、也、矣、哉、乎、耳、耶、欤”等,其中“哉”常表感叹,后用感叹号,“耶、乎、焉、欤”经常表疑问,后用问号。
“矣、耳”多表陈述句气,后边一般用句号。
“也、者”多用作表停顿,可酌情使用逗号或句号。
(4)文言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用“……者……也”式,被动句用“……见……”式,疑问句“奈……何?”等,也是断句的重要依据。
对称、排比是文言文的常见句式。
这类句子要在对称、排比句间用逗号或分号,最末用句号。
(5)语法关系。
复句中“遂”“于是”“至于”表顺承关系,“故”“故”“是以”“而”“因”表因果关系,“然”“顾”表示转折关系,一般在关联句之间用逗号或分号,关联句末用句号(是问句则用问号)。
【解题技巧】(1)通览上下文,弄清大意。
要求断句的部分,与上下文的语意具有紧密关联性,因此,要弄清大意,必须关注断句部分的本身,也关注要上下文。
叙事类的,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表现了什么内容;论述类的,弄清写的什么观点、什么论据等。
(2)利用依据,结合句意展开断句。
依据句中的专有名词、对话标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句法关系等,结合语意内容展开断句。
(3)检查验证,修改断句。
初步断句后,还要再结合句意、句式等,发现断句的错误,并对其进行修改。
二、文言实词【必备知识】(1)一词多义。
一个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逐渐从最初的意义引申出更多的意义,这个现象称为一词多义。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d03b2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高中古诗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的重要部分,掌握答题技巧可以提高得分率。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1. 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先通读全文,理解作者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思想。
抓住关键词和句子,注意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 注意诗文的表达方式:古诗文通常采用象征、比喻、拟人等手法,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3. 把握诗文的层次结构:读诗文时,要注意其层次和结构,这对于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意图非常关键。
4. 多做习题:做习题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进行练习,例如历年的高考试题。
5. 积累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理解需要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修辞等。
平时可以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6. 掌握常见的古诗文意象:古诗文中有很多常见的意象,如“月”代表思乡,“柳”代表送别等。
掌握这些常见的意象,有助于理解诗文的深层含义。
7. 注重整体把握:不要过于纠结于个别词句,要从整体上理解诗文的主题和情感。
8. 善于总结答题规律:通过对练习和考试的总结,可以发现一些常见的答题规律,例如对于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表达感情色彩的词或句子入手。
9. 答题要有条理:在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性,按照题目的要求和答案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10. 多读多背:平时可以多读一些古诗文,培养语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一些经典名篇,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
总之,掌握古诗文阅读理解的技巧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实践。
从基础知识的积累到实际练习的运用,每一步都不可忽视。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4e41d3803d8ce2f006623a2.png)
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是难度极大文学色彩浓郁的常见题型,下面小编为大家集锦一些关于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
【一】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题型1.句意型题
设问方式:
①最后两句是什幺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或第四句的理解或赏析。
解答提示:解释诗句的意思要注意两层:语表义和语里义,并结合全诗,指出它的作用,或表达了什幺感情和思想观点。
答题要点:①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
②指出诗句的描写作用,或表达了什幺感情和旨趣。
示例:谈谈对李白《听蜀僧洛弹琴》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 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②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2.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幺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②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某两句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③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答提示:意境是指诗人主观情意和观事物的形、神水◇◇融后所产生的。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6a9018abceb19e8b8f6ba8e.png)
诗歌鉴赏题◆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
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
东篱(高雅,洁身自好)古典诗歌常见意象60例抓住典型意象的意义●花草类:(1)菊:隐逸高洁脱俗(2)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3)兰:高洁(4)牡丹:富贵美好(5)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7)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8)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树木类:(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3)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4)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5)竹:气节积极向上(6)梧桐:凄苦(7)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风霜雨雪水云类:(1)海浪:人生的起伏(2)东风:春天美好(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7)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8)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9)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10)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11)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12)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1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14)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动物类(1)子规:悲惨凄恻(2)鱼:自由惬意(3)鸿鹄:理想追求(4)猿猴:哀伤凄厉(5)乌鸦:小人俗客庸夫(6)沙鸥:飘零伤感(7)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8)(瘦)马:奔腾追求漂泊(9)(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10)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器物类(1)玉:高洁脱俗(2)簪缨(冠):官位名望●颜色类(1)白:纯洁、无暇丧事(2)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3)绿:希望活力和平(4)蓝:高雅忧郁(5)黄:温暖平和(6)紫:高贵神秘(7)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途的多舛●其它类:(1)英雄:追慕自愧自叹(2)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3)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 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4)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5)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6)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7)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8)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9)破晓:初现希望(10)朝阳:希望朝气活力(11)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12)深夜:愁思怀旧■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式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815b625a300a6c30c229fb2.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考古诗鉴赏万能公
式大全
很多人想知道怎幺去解答高中古诗词鉴赏,往往一些学生在这方面丢分严重,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供参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详细答题技巧一、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幺字?为什幺?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幺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b411a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1.png)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 2025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诗词是关键在面对一首诗词时,首先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
这包括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含义、典故运用以及诗词的整体大意。
1、字词解读要注重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有些字词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折柳”常代表送别,“月亮”多寄托思乡之情等。
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
2、典故运用很多诗词会引用典故来丰富内涵。
了解常见的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3、整体把握在理解字词和典故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整体的把握。
明确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人物、事件等,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基础。
二、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诗词往往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的灵巧。
2、描写手法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动静结合的典范,“照”和“流”使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之美。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接抒情,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则属于间接抒情。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是诗词鉴赏的核心。
诗人的情感往往会受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1、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如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宋朝的内忧外患等,有助于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倾向。
2、个人经历诗人的人生遭遇会在诗词中有所反映。
比如,被贬谪的诗人可能会表达愤懑和无奈,仕途顺利的诗人可能会抒发壮志豪情。
3、诗词意象某些意象常常与特定的情感相关联。
高考古诗文阅读答题模板及技巧
![高考古诗文阅读答题模板及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a42b92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3.png)
高考古诗文阅读答题模板及技巧高考古诗文阅读答题技巧理解文本1.正确理解文本:阅读古诗文前,对标题、作者等基本信息进行了解,并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全面理解,明确文本主旨。
2.理解词语含义:应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正确理解难理解的生僻词。
3.理解句子结构:要注意断句和标点符号的作用,理解句子结构,明确句意。
4.理解修辞手法:要注意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对仗、典、比等等。
5.理解文化背景: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文化背景,结合时代背景和文学特点加深理解。
分析文本1.突出重点:阅读诗歌文章时,要对其中重点进行标记,包括核心词汇、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等。
2.分析结构:理解古诗文的结构,包括全诗的整体框架、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转折、诗歌的韵律、节奏等紧密相连的部分。
3.分析意义:理解古诗文的意义,考虑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历史意义等方面。
答题技巧1.结合全文答题:答题时一定要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不能片面理解。
2.善于观察:密切注意句子语法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文本中出现的隐喻、暗示、旁敲侧击等。
3.深化理解:尽可能地深入挖掘作者和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背景。
4.逻辑推断:采用逻辑推断,对于一些复杂的题目,结合文章进行判断分析,不要盲目选择。
总结巧妙运用以上技巧,相信大家肯定能从容应对古诗文阅读答题。
文学阅读是一项长期浸润和积累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阅读、思考、总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进行高考文学阅读考试。
注意事项1.时间的把握:答题时要注意时间管理,对于分数较高的大题和易出错的小题要特别留意。
2.精准把握要求:答题时要精准把握考试要求,分析题目,准确理解题意,按照考点要求作答。
3.避免简单粗暴:避免简单粗暴,比如横排选项、百分之百自信等,一定要仔细推敲再做决策。
4.练习题目:多做历年高考阅读理解题目和模拟考试,以此提高自身的答题水平和解题思路。
结语古诗文阅读答题需要培养自己的审美和文学鉴赏能力。
不同种类的文本有着不同的特点,而且随着年代和流派的变迁,诗歌和表现形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a9684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8.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总结大全在高考语文学科中,古诗词鉴赏赏析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考语文古诗文解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考语文古诗词答题技巧技巧1: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句眼,特别注意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技巧2:明确答案构成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2)手法揭示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3)所起的作用:该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语文古诗高考答题技巧抓住诗歌的人生经历比如,2001年春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唐朝“诗圣”杜甫的五言格律诗《月夜忆舍弟》。
从该诗中的“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这四句话,我们就可以知道此诗是写于八年“安史之乱(755——763)”期间的。
乾元二年(759年)之秋,48岁的杜甫带着家眷,跟着唐肃宗李亨出逃到秦川(今甘肃天水县)。
而他的三个亲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却散落在山东、河南一带。
整首诗的前四句是写“惨景”,后四句是写“惨情”。
八年的动乱,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所以杜甫借这首诗来反映一个时代。
由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杜甫的这段人生经历,撰写出这样一篇鉴赏分析短文:“全诗借景抒情、感物伤怀、思乡怀亲:先以‘戍鼓’、‘雁声’、‘白露’等词语,描绘出一幅浓重悲凉的边塞秋景图;继以‘弟散’、‘无家’、‘断书’等历史实况,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严重后果,表达诗人此时内心凄哀痛心、颠沛飘流的焦虑不安、忧国忧民之情。
”抓住诗歌的背景提示比如,2001年秋考的第(四)题,试卷中选择的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高考古诗文相关的答题技巧(精选3篇)
![高考古诗文相关的答题技巧(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277f586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3.png)
高考古诗文相关的答题技巧(精选3篇)高考古诗文相关的答题技巧精选篇1形象类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分析思路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列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高考古诗文相关的答题技巧精选篇2分析意象、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1a495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5.png)
高中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一、炼字型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特别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合计。
2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一、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依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二、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难)(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胡羌羯夷夜郎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一、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①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
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
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纳的笔法也不一样。
②赏析"事'与"怀'的结合。
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ba43d0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f.png)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大全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e22d5c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c.png)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方法大全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所以学好语文是至关重要的。
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方法,供大家阅读参考。
高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方法一.古诗文鉴赏题的答题技巧1 知人论世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作品常常会渗透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感情。
所以欣赏诗歌之前,首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就拿赏读李白和杜甫的诗歌来说,一个是经历盛唐的辉煌,一个是目睹了唐朝由盛而衰。
这两种不同的经历,造就了富有不同情感气质的诗人:豪放飘逸、浪漫不羁的李白,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杜甫。
2 了解诗歌的各种题材古典诗词的题材,往往能或隐或现的揭示诗歌的内容,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从题材上诗歌主要可以分为:2.1 写景抒情的田园诗歌。
代表人物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王维。
这类诗歌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2.2 怀古咏史诗歌。
这类诗歌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如杜牧的《泊秦淮》,又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3 托物言志诗歌。
刘熙载在《艺概》中曾说过“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这类诗歌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2.4 羁旅行役诗。
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张继的《枫桥夜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都是此类诗歌。
2.5 闺怨诗歌。
闺怨诗以女性心态为描写对象,有浓重的感伤色调,细腻的心理描写。
从创作特色上说,闺怨诗从整体而言,都呈现出一种婉约缠绵幽怨感伤之美,悠长含蓄,有无尽之味。
如王昌龄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就属于此类。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a58c6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2.png)
古诗词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了解背景和诗人意图:在答题前,要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意图。
这有助于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注意诗词中的意象:意象是诗人用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的具象事物。
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3、把握诗词结构:古诗词的结构通常有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是开头,承是承接,转是转折,合是结尾。
把握好诗词的结构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整体意义。
4、品味语言特点: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精练,需要仔细品味。
注意诗词中的用词、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可以帮助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
5、体会诗词意境:意境是古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想象和感受,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体会诗词的意境之美。
6、联系实际生活:古诗词中有些意象和情感可能与现代生活不同,可以尝试联系实际生活来理解。
7、多读多练: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多读多练。
通过阅读更多的古诗词,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367262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c.png)
第七种模式: 观点不同型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 呢?
提问变体:有人认为某字用得好,有人认为某字用 得好,你认为呢?
答题步骤: 找到原词句中的关键几点,分条作答,用翻译
的形式就可以。
答题例如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 思乡之情(步骤一)。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 声引起的(步骤二)。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六种模式: 炼字型、诗眼型
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 妇形象,。〔步骤一〕 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 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 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 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 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 己见。
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 第一种答案:同意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 〞 存老马〞等,从中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同意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的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 〞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 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c3738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8.png)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1“诗眼”或“炼字”型题设问方式: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哪个更好?为什么?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答]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2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大全
掌握答题技巧能更好的提升成绩哦!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1
“诗眼”或“炼字”型题
设问方式:
①对诗中某句某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②从某两句中分别找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③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音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中
哪个更好?为什么?
④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提示: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设计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出这些经古人锤炼出的字,妙在何处。
回答问题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题旨和诗人的感情来分析。
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
③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述景象;
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示例:如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三句“湖平两岸失”的“失”字,与“湖平两岸阔”的“阔”字,哪个更好?
[答]①“阔”字更好。
②阔是空阔、开阔之意(这一步有时可并入一点来说)。
③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④“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此题只答“阔”字好,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
卷面回答时,一般可省去序号,这里分点列出,提示不要漏掉一些步骤或要点。
下同。
)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2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高考古诗文答题技巧3
意境型题
设问方式:
①诗中哪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