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第2章答案
分析化学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课后习题答案)1. 解: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控制环境湿度。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⑩在HPLC 测定中,待测组分峰与相邻杂质峰部分重叠:系统误差(方法误差);改进分析方法。
2. 答:表示样本精密度的统计量有: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因为标准偏差能突出较大偏差的影响,因此标准偏差能更好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3. 答:定量分析结果是通过一系列测量取得数据,再按一定公式计算出来。
每一步测量步骤中所引入的误差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即个别测量步骤中的误差将传递到最终结果中,这种每一步骤的测量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称为误差传递。
大误差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系统误差引起的、另一种是偶然误差引起的。
对于系统误差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改正。
而偶然误差的分布符合统计学规律,即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如果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变大,那么这种大误差很难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就会传递到结果中去,从而降低结果的准确性。
4. 答:实验数据是我们进行测定得到的第一手材料,它们能够反映我们进行测定的准确性,但是由于“过失”的存在,有些数据不能正确反映实验的准确性,并且在实验中一些大偶然误差得到的数据也会影响我们对数据的评价及对总体平均值估计,因此在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之前先进行可疑数据的取舍,舍弃异常值,确保余下的数据来源于同一总体,在进行统计检验。
《分析化学》第2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1、测定的精密度高,则准确度一定高。
(×)2、用标准偏差表示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比算术平均偏差更合理。
(√)3、测得某溶液pH=6.21,其有效数字是三位。
(×)4、测得某溶液体积为1.0L,也可记为1000mL。
(×)5、所有的误差都能校正。
(×)6、为提高包含区间的包含概率,可适当提高包含区间的宽度。
(√)7、误差为正值表示测得值比真值低。
(×)8、若测量只进行一次,则无法考察测得值的精密度。
(√)9、评价进行多次平行测量结果时,正确度和准确度含义相同。
(×)10、定量检测中,精密度和精确度含义相同。
(×)11、可通过回收试验回收率的高低判断有无系统误差存在。
(√)12、某测得值的总误差是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之和。
(√)13、随着测量次数增加,随机误差变小。
(×)14、定量检测报告中仅需给出平行测定值的平均值即可。
(×)15、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由系统误差决定,而与随机误差无关。
(×)16、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仅取决于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的大小。
(×)17、准确度反映的是分析方法或测定系统的系统误差的大小。
(×)18、精密度反映的是分析方法或测定系统随机误差的大小。
(√)19、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相同,它们的标准偏差不一定相同。
(√)20、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21、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总体均值就是真值。
(×)22、系统误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3、有效数字中不应该包含可疑数字。
(×)24、离群值的取舍可采用F检验。
(×)25、置信度越高,则相应的置信区间越宽。
(√)26、t检验可用于判断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27、采用F检验可以判断两组测定结果的均值有无显著性差异。
(×)28、采用F检验可以判断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第二章答案
一.选择题1.一化学反应系统在等温定容条件下发生一变化,可通过两条不同的途径完成:(1)放热10 kJ,做电功50 kJ;(2)放热Q, 不做功,则()A. Q = -60kJB. Q = -10 kJC. Q = -40kJD. 反应的Q =-10kJ V解:选A。
θH?θ)与最接近的是(2.在298 K,下列反应中G?mr mr A. CCl (g) +2HO (g) =CO (g) + 4HCl (g) 242B. CaO (s) +CO (g) =CaCO (s) 322+2+ (aq) C. Cu (aq) + Zn (s) =Cu (s) + Zn+-(aq)O (l) =Na (g)+OH(aq)+?HD. Na (s) +H22。
∵解:选Cθθθθθθ?ΔH?TΔS 当, ΔG = 0 时?ΔΔGH ΔS mrmrrrmmmrmrθ∴反应C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气体物质、物态也无变化,。
值较小SΔmrΘ–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83.63 kJ·mol)H.3已知反应2H (g) ?O (g)= 2HO (g) 的?m2r22θ–1 mol ?A. ?H483.63 kJ·(HO,g) ?2mfθ–1 表示Δξ= 1 mol时系统的焓变??483.63 kJ·molB. ?H mrθ–1表示生成1 mol HO (g) ?483.63 kJ·mol时系统的焓变C. ?H?2mrθ–1 表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mol H? ?483.63 kJ·D. ?mrθ定义,HO (g)的系数应为1。
C 错,ΔB。
A 错,根据H该方程为表示生成2 mol HO 解:选2mf2θθHΔr 0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增加,时系统的焓变。
D 错,Δr H该反应为吸热反应,>(g) mm 时表示该系统能量的减少,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0θ-1的是()4.下列反应可以表示mol?,g)===?394.38 kJ(COΔG2mf A. C(石墨,s)+O(g) ==== CO(g) 22B. C(金刚石,s)+O(g) ==== CO(g) 22C. C(石墨,s)+O(l) ==== CO(l) 22D. C(石墨,s)+O(g) ==== CO(l)22解:选A。
分析化学答案详解
(3)吡啶的硝酸盐(C5H5NHNO3)(5.23)
4.7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pK:见上题)。
(1)苯酚钠;(2)丙烯酸钠;(3)吡啶。
解:(1)苯酚钠
(2)丙烯酸钠
(3)吡啶
4.8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2)0.05 mol·L-1K2HPO4.
(3)通过上述(1)和(2)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在滴定分析中通常采用滴定剂的浓度在0.1~0.2mol/L?
解:
7.计算下列溶液滴定度,以g/mL表示。
(1)以0.2015mol/LHCl溶液,测定Na2CO3,NH3
(2)以0.1896mol/LNaOH溶液,用来测定HNO3,CH3COOH
解:
8.计算0.01135mol/LHCl对CaO的滴定度。
方法2:数据为3.98,3.92,3.90,3.97,3.94
判断两种方法的精密度是否有显著差别。
解:n1= 6,
2.10下列数据中包含几位有效数字:
(1)0.0251三位
(2)0.2180四位
(3)1.8×10-5两位
(4)pH = 2.50两位
2.1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各式:
第三章习题
解:
12.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时,称取试样0.3000 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 HCl标准溶液25.00 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了5.84 mL。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
.在500 mL溶液中,含有9.21 gK4Fe(CN)6。计算该溶液的浓度及在以下反应中对Zn2+的滴定度。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后答案
第2章 习题答案2-1苯和氧按下式反应:C 6H 6(l) + 215O 2(g) → 6CO 2(g) + 3H 2O(l) 在25℃,100kPa 下,0.25mol 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817kJ 的热量,求C 6H 6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H m 和燃烧反应的∆r U m 。
解: ξ = νB -1∆n B = (-0.25mol)/( -1) = 0.25mol∆c H m =∆r H m = ξH r ∆= -817 kJ/0.25mol= -3268 kJ ⋅mol -1∆r U m = ∆r H m -∆n g RT= -3268kJ ⋅mol -1-(6-15/2)⨯8.314⨯10-3⨯298.15kJ ⋅mol -1= -3264kJ ⋅mol -12-3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1)C 2H 2(g) + 5/2O 2(g) → 2CO 2(g) + H 2O(g); ∆r H m = -1246.2 kJ ⋅mol -1(2) C(s) + 2H 2O(g) → CO 2(g) + 2H 2(g); ∆r H m = +90.9 kJ ⋅mol -1(3)2H 2O(g) → 2H 2(g) + O 2(g); ∆r H m = +483.6 kJ ⋅mol -1求乙炔(C 2H 2,g)的生成热 ∆f H m 。
解:反应2⨯(2)-(1)-2.5⨯(3)为:2C(s)+H 2(g)→C 2H 2(g)∆f H m (C 2H 2,g)=∆r H m =2⨯∆r H m (2)-∆r H m (1)- 2.5∆r H m (3)=[2⨯90.9-(-1246.2) -2.5⨯483.6] kJ ⋅mol -1=219.0 kJ ⋅mol -12-5计算下列反应在298.15K 的∆r H m ,∆r S m 和∆r G m ,并判断哪些反应能自发向右进行。
(1) 2CO(g)+O 2(g)→2CO 2(g)(3) Fe 2O 3(s)+3CO(g)→2Fe(s)+3CO 2(g)解:(1) ∆r H m = [2⨯(-393.509) -2⨯(-110.525)] kJ ⋅mol -1 = -565.968 kJ ⋅mol -1∆r S m = [2⨯213.74 -2⨯197.674 - 205.138] J ⋅mol -1⋅K -1 = -173.01 J ⋅mol -1⋅K -1∆r G m = [2⨯(-394.359) -2⨯(-137.168)] kJ ⋅mol -1 = -514.382kJ ⋅mol -1(3) ∆r H m = [3⨯(-393.509) -3⨯(-110.525) -(-824.2)] kJ ⋅mol -1 = -24.8 kJ ⋅mol -1∆r S m =[2⨯27.28+3⨯213.74-3⨯197.674 - 87.4]J ⋅mol -1⋅K -1 =15.4 J ⋅mol -1⋅K -1∆r G m = [3⨯(-394.359) -3⨯(-137.168) -(-742.2)] kJ ⋅mol -1 = -29.6kJ ⋅mol -1∆r G m 均小于零,反应均为自发反应。
分析化学第2章级习题解答 电位分析法
实践证明:玻璃膜的化学
组成对电极的性能影响很 大。 纯SiO2 制成的石英玻璃不 具有响应H+的功能。
原因:没有可供离子交换
用的电荷质点(点位)
纯SiO2 加入Na2O制成的玻
璃膜具有响应H+的功能
原因:引起硅氧键断裂形 成荷电的硅氧交换点位 当玻璃膜浸泡在水中时, 由于硅氧结构与H+的键和 强度大于它与Na+的强度 (约为1014倍),因此发生
1.下列参量中,不属于电分析化学方法所测量的是 ( A 电动势 B 电流 C 电容 D 电量
)
2.列方法中不属于电化学分析方法的是 ( )
A 电位分析法 B 伏安法 C 库仑分析法 D 电子能谱
3.分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根据是 ( ) A 电极电位 B 电极材料 C 电极反应 D 离子浓度
4.分电解池阴极和阳极的根据是 ( )
四、流动载体电极(液膜电极)
钙电极:内参比溶液
为含 0.1 mol/ L CaCl2
水溶液,其中插有内參比 电极。内外管之间装的是
0.1mol/L二癸基磷酸钙
(液体离子交换剂)的苯基 磷酸二辛酯溶液。其极易 扩散进入微孔膜,但不溶 于水,故不能进入试液溶
液。
敏感膜:液体离子交换剂浸泡有惰性多空薄膜
例题1:
用pNa玻璃膜电极(KNa+,K+= 0.001)测定pNa=3的
试液时,如试液中含有pK=2的钾离子,则产生的误差
是多少? 解: 误差%=[KNa+,K+× (aK+ )n/a]/aNa+×100% =(0.001×10-2)/10-3×100% =1%
2. 某硝酸根电极对硫酸根的选择系数: K NO3-, SO42-=4.1×10 -5 用此电极在1.0mol/L硫酸盐介质中测定硝酸根,如果
山东大学分析化学(第四版)习题及答案02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第二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1.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20 mol.L-1H3PO4,b. 0.100mol.L-1H3BO3c. 0.100mol.L-1H2SO4d. 0.100mol.L-1三乙醇胺e. 510-8 mol.L-1 HCla.解:已知H3PO4的K a1=10,K a2=,K a3=10-12.36∵ pKa2-pKa1>1.6 ∴按一元弱酸处理= 0.2×10-2.12 > 20K w / < 500用近似式[H+]=== -0.0038+= 0.035pH = 1.45b.解:已知H3BO3的K a=5.8( pK a=9.24)∵K a>20 Kw /K a > 500同最简式[H+]===10-5.12pH = 5.12c.解法1:已知H2SO4 K a2= 10-2 将H2SO4看作H++HSO4- (强酸和一元弱酸)质子条件:[H+]=C a+[SO42-]+[OH-] 忽略[OH-][H+]=a+a[H+]2-(c-K a2)[H+])-2cK a2=0[H+]=+=pH = 0.96解法2. 设第二级解离出的H+为xHSO42- ⇌ H+ + SO42-0.1-x 0.1+x xK a2===10-20.1x+x2=-0.01x+10-3 x2+0.11x-10-3=0解得:x==-0.055+=0.0085 [H+]=0.1+0.0085= 0.1085pH = 0.96d解. 已知三乙醇胺的K b=5.8-7,pK b=6.24 (分子式(HOCH2CH2)3N )∵cK b=0.1>20K W,c/K b>500pOH=3.62 pH=14 - 3.62=10.38e解:由于HCl浓度较小,不能忽略水的离解根据质子条件[H+]==+==2.5pH = 6.892.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a. 0.0500 mol/L NaAcb. 0.0500 mol/L NH4NO3c. 0.100 mol/L NH4CNd. 0.0500 mol/L K2HPO4e. 0.0500mol/L氨基乙酸f. 0.100 mol/L Na2Sg. 0.10 mol/L H2O2溶液h. 0.0100 mol/L CH3CH2NH和0.050 mol/L NH4Cl 的混合溶液i. 含有 mol/L的混合溶液(=5.0, =9.0)a解:已知HAc的=10-4.74 则Ac-的=10-9.26∵c=0.05c/ >500∴pOH=5.28pH=8.72b解:已知NH3的=10-4.74 ,则NH4+的为=10-14/10-4.74=10-9.26∵c=0.05 c/>500pH=5.28c解:已知NH的=10-9.26 ,HCN的=10-9.21根据质子条件:[H+]+[HCN]=[OH-]+[NH3]则:[H+]+cKa’=0.1>20Kw c=0.1>>KaH+]=d解:已知H3PO4K a1=10-2.12K a2=10-7.20K a3=10-12.36 [H+]=c K a3=0.05c= 0.05 > 20 K w[H+]==2.010-10pH=9.70e解:氨基乙酸盐=4.510-3=2.510-10两性物质[H+]=c K a2=0.05 2.510-10 > 20K w c = 0.05 <20 K a1[H+]==pH=5.99注:同最简公式[H+]=pH=5.97f解:已知H2S的K a1=1.310-7 ,K a2=7.110-15则S2-的K b1=Kw/Ka2=1.41 K b2=7.6910-8pK b2-pK b1 >1.6 按一元碱计算c K b1>20Kw,c/K b1 < 500 [OH-]===9.410-2pOH= 1.03pH=12.97g解:已知H2O2的K a=1.810-12cK a=0.01 1.810-12 <20 K w,c/K a=0.01/1.810-13 >500 [H+] ==1.6710-7pH=6.78h解:CH3CH2NH2K b=5.610-4,CH3CH2NH=1.7810-11 NH3的K b=1.810-5,NH的=5.610-10[H+]==5.3810-6pH = 5.27i解:c K HA> 20 Kw[H+]=pH=3.003.计算pH为8.0和12.0时0.10mol L-1 KCN溶液中CN-的浓度解:已知HCN K a=6.210-10∵pH=8.0 =pH=12.0 =∴pH=8.0 []=c=5.8510-20.1=5.8510-3 mol L-1pH=12.0 []=c=10.1=0.1 mol L-14. 含有=0.10 , =2.010-4 mol L-1,=2.010-6 mol L-1的混合溶液。
分析化学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误差与分析数据处理※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系统误差A。
天平零点突然有变动B.加错试剂C.看错砝码读数D.滴定终点和计量点不吻合E.以上都不能※2。
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C仪器误差D过失误差E。
系统误差※3。
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
00ml,则相对误差为A.±0。
1%B.±0。
01%C.±l。
0%D. ±0.001%E. ±2。
0%※4。
空白试验能减小A.偶然误差B.仪器误差C。
方法误差D.试剂误差E。
系统误差※5.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A。
对照试验B。
空白试验C.校准仪器D.多次测定取平均值E. A和B※6。
在标定NaOH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mol/L,0。
1024mol/L,0.1022mol/L、0。
1023mol/L,而实际结果应为0。
1048mol/L,该学生的滴定结果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C。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D.准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E. 准确度较差,且精密度也较差△7.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包括A.温度的变化B.湿度的变化C。
气压的变化D。
实验方法不当E。
以上A和D都对△8。
下列哪种误差属于操作误差A。
加错试剂B,溶液溅失C。
操作人看错砝码棉值D.操作者对终点颜色的变化辨别不够敏锐E。
以上A和B都对△9.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A。
绝对偏差B.相对误差C。
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以上A和D两项※10.下列是四位有效数字的是A 1.005B,2。
1000C.1。
00D.1。
1050E.25.00※11.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进行称量时.结果应记录到以克为单位小数点后几位A. 一位B。
二位C三位D四位E.五位※12。
一次成功的实验结果应是A.精密度差,准确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差C。
精密度高,准确度高D。
分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1、 指出下列各种误差是系统误差还是偶然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请区别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或操作误差,并给出它们的减免方法。
答:①砝码受腐蚀: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更换砝码。
②天平的两臂不等长: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③容量瓶与移液管未经校准: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④在重量分析中,试样的非被测组分被共沉淀: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修正方法,严格沉淀条件。
⑤试剂含被测组分:系统误差(试剂误差);做空白实验。
⑥试样在称量过程中吸潮:系统误差(操作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⑦化学计量点不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内: 系统误差(方法误差);另选指示剂。
⑧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偶然误差;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增加测定次数。
⑨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波长指示器所示波长与实际波长不符: 系统误差(仪器误差);校正仪器。
10、进行下述运算,并给出适当位数的有效数字。
解:(1)34102.54106.1615.144.102.52-⨯=⨯⨯⨯ (2)6102.900.00011205.1021.143.01⨯=⨯⨯(3)4.020.0020342.512104.0351.04=⨯⨯⨯- (4)53.01.050102.128.10.03242=⨯⨯⨯(5)3.193.5462107.501.89405.422.512.28563=⨯⨯-+⨯- (6)pH=2.10,求[H +]=?。
[H +]=10-2.10=7.9×10-3。
11、两人测定同一标准试样,各得一组数据的偏差如下:① 求两组数据的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② 为什么两组数据计算出的平均偏差相等,而标准偏差不等; ③ 哪组数据的精密度高? 解:①nd d d d d 321n++++=0.241=d 0.242=d12i -∑=n d s 0.281=s 0.312=s ②标准偏差能突出大偏差。
分析化学第三版答案
9.从试液中分离第三组阳离子时为何要采取下列措施?
(1) 加NH3-NH4Cl使溶液的pH≈9;
(2) 为什么要使用新配制的(NH4)2S溶液和氨水?
答:(1)在第三组离子的沉淀中,Al(OH)3和Cr(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酸度高时沉淀不完全,酸度太低又容易形成偏酸盐而溶解。另一方面当pH>10时,部分的Mg2+生成Mg(OH)2沉淀。实验证明控制在pH=9.0 ,为沉淀第三组离子最适宜的条件,在沉淀本组离子的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降低。因此加入NH3-NH4Cl 缓冲溶液来保持pH=9.0 。
(3)加饱和(NH4)2SO4产生白色沉淀的为BaCl2 。
(4)加CaCl2生成白色沉淀CaC2O4者,为(NH4)2C2O4 。
16.有下列七种物质,以两种或更多种混合,然后做(1)~(4)项实验,试判断存在的、不存在的和存在与否不能确定的物质各是什么?
BaCl2,Ca(NO3)2,MgCl2,K2CrO4,NaCl,(NH4)2SO4,(NH4)2C2O4
第二章 思考题与习题
1.已知用生成AsH3气体的方法鉴定砷时,检出限量为1μg,每次取试液0.05mL。求此鉴定方法的最低浓度(分别以ρB和1:G表示)。
解: 最底浓度
1:G=1:5×104
2.取一滴(0.05mL)含Hg2+试液滴在铜片上,立即生成白色斑点(铜汞齐)。经过实验发现,出现斑点的必要条件是汞的含量应不低于100μg·mL-1。求此鉴定方法的检出限量。
13.在系统分析中,分出第三组阳离子后为什么要立即处理第四组阳离子的试液?怎样处理?
分析化学 课后答案 第二章
第二章:思考题1.正确理解准确度和精密度,误差和偏差的概念。
答:准确度是测定平均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常用误差大小来表示,误差越小,准确度越高。
精密度是指在确定条件下,将测试方法实施多次,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精密度的大小常用偏差来表示。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之差,其大小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结果与几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别,其大小可用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表示,也可以用标准偏差表示。
2.下列情况分别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1)砝码被腐蚀;(2)天平两臂不等长;(3)容量瓶和吸管不配套;(4)重量分析中杂质被共沉淀;(5)天平称量时最后一位读数估计不准;(6)以含量为9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作基准物标定碱溶液。
答:(1)引起系统误差,校正砝码;(2)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3)引起系统误差,校正仪器;(4)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5)引起偶然误差;(6)引起系统误差,做对照试验或提纯试剂。
3.用标准偏差和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结果,哪一种更合理?答:用标准偏差表示更合理。
因为将单次测定值的偏差平方后,能将较大的偏差显著地表现出来。
4.如何减少偶然误差?如何减少系统误差?答:在一定测定次数范围内,适当增加测定次数,可以减少偶然误差。
针对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不同,可采用选择标准方法、进行试剂的提纯和使用校正值等办法加以消除。
如选择一种标准方法与所采用的方法作对照试验或选择与试样组成接近的标准试样做对照试验,找出校正值加以校正。
对试剂或实验用水是否带入被测成分,或所含杂质是否有干扰,可通过空白试验扣除空白值加以校正。
5.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得结果为39.12%,39.15%和39.18%,乙分析得39.19%,39.24%和39.28%。
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由绝对误差E可以看出,甲的准确度高,由平均偏差d和标准偏差s可以看出,甲的精密度比乙高。
分析化学第2章答案
=0.09837
与表中 γ 值比较: 95%置信度时: n=6, γ0.95, 6 = 0.811 99%置信度时: n=6, γ0.99, 6 = 0.917
<γ 计 <γ 计
有意义。 有意义。
0.040 0.140
0.050 0.180
`
24.用所给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数据,作 x R 控制图,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54.46% 54.26%
解: t 计
0.05
4
8
>
t
。
表
(3.18)
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17.某汽车有车祸嫌疑,在事故现场发现有剥落的汽车油漆,对此进行了油漆中含 Ti 量 的分析,结果为 Ti%:4.5,5.3,5.5,5.0,4.9。调查了该汽车生产厂,了解到该汽车油漆的含 Ti%量 为 4.3%,从含 Ti 量判断两油漆是否属同一样品,以此能否消除对该汽车肇事的嫌疑?
为了鉴定一个新光度法的精密度通过多次测定的数据求得其透光度的标准偏差为015t试考虑由于仪器变动性的误差需进行多少次的读数来求平均值才能达到下面的要求
第二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质量保证
1.有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 1.31%,发给学生 A,其报告为 1.28%,1.26%和 1.29%;另一
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 8.67%,发给学生 B,其报告为 8.48%,8.55%和 8.53%。请按下表要
解一: 次测定, n=1 9.56 1.96 0.12 9.56 0.24 四次测定,n=4 9.56 1.96 0.12 4 9.56 0.12 九次测定,n=9 9.56 1.96 0.12 9 9.56 0.08
说明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
分析化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2)方程式说明,k值增大也对分离有利,但k值太大会延长分离时间,增加分析成 本.
(3)提高柱选择性,可以提高分离度,分离效果越好,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 固定相,增大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差异,从而实现分离.
11.对担体和固定液的要求分别是什么?
答:对担体的要求; (1)表面化学惰性,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 反应. (2)多孔性,即表面积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积较大.
(2) 分子扩散项 B/u 由于试样组分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是以“塞子”的形式存 在于柱的很小一段空间中,在“塞子”的前后 ( 纵向 ) 存在着浓差而形成浓度梯 度,因此使运动着的分子产生纵向扩散。而 B=2rDg r 是因载体填充在柱内而引起气体扩散路径弯曲的因数 ( 弯曲因子 ) , D g 为组 分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分子扩散项与 D g 的大小成正比,而 D g 与组分及载气 的性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组分,其 D g 小 , 反比于载气密度的平方根或载 气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所以采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载气 ( 如氮气 ) ,可使 B 项降低, D g 随柱温增高而增加,但反比于柱压。弯曲因子 r 为与填充物有关 的因素。 (3) 传质项系数 Cu C 包括气相传质阻力系数 C g 和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两项。 所谓气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移动到相表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试样组分 将在两相间进行质量交换,即进行浓度分配。这种过程若进行缓慢,表示气相传 质阻力大,就引起色谱峰扩张。对于填充柱: 液相传质过程是指试样组分从固定相的气液界面移动到液相内部,并发生质量交 换,达到分配平衡,然后以返回气液界面 的传质过程。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时 间,在此时间,组分的其它分子仍随载气不断地向柱口运动,这也造成峰形的扩 张。液相传质阻力系数 C 1 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2章_化学热力学初步-部分习题解答
-241.8
188.7
(1)25℃ ΔrGmθ =68.2+(-228.6)-(-168.6)=8.2 KJ/mol>0
正向反应不自发 360℃ ΔrHmθ=52.3+(-241.8)-(-235.3)=45.8 KJ/mol
ΔrSmθ= 219.4+ 188.7 -282 =126.1 JK-1mol-1 (2)ΔrGmθ =ΔrHmθ -TΔrSmθ= 45.8- 633× 126.1×10-3 =-34.02 KJ/mol <0 正向反应自发
m
K
1
rSm
218 . 8 1000 190 . 3
1150
K
P43 24 解: • (1)标准态下
rG m
θ
vi f G m
10 f G m ( H 2 O ( g)) f G m Na 2 S O 4) f G m Na 2 S O 4 10 H 2 O ) ( ( - 2286 (-1267 ) ( 3644 ) 91 kJ/mol 0
• (3)
T
45 . 8 10 J mol
3
1 1
126 . 1 J mol
1
K
363 K
P43 21
解: (1)
f H m /( kJ mol
S m /( J mol
θ 1
C 2 H 5 OH (l) C 2 H 5 OH (g)
1
θ
)
-277.6
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θ
(4)错,温度高于0K时 (5)错,如反应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及答案
分析化学自检自测第二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取少量分析试样,必须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 D ) A.一定的时间性B.广泛性C.稳定性D.代表性2.某矿石的最大直径为30mm,若采样时的K=0.05, a=2, 则应取样( D )A.1.5g B.1.5Kg C.4.5g D.45Kg; E.不少于分析要用的量3.对较大的金属铸件,正确的取样方法是:( D )A.在铸件表面锉些金属屑作试样;B.在铸件表面各个部位都要锉些金属屑,混合后作试样;C.用锤砸一块下来试样;D.在铸件的不同部位钻孔穿过整个物体或厚度的一半,收集钻屑混合作试样4.试样粉碎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过筛,过筛的正确方法是:( B )A.根据分析试样的粒度选择合适筛子;B.先用较粗的筛子,随着试样粒度逐渐减小,筛孔目数相应地增加;C.不能通过筛子的少量试样,为了节省时间和劳力,可以作缩分和处理去掉;D.对不能通过筛子的试样,要反复破碎,直至全部通过为止;E.只要通过筛子的试样量够分析用,其余部分可全部不要。
5.某矿石的原始试样为30Kg,已知K=0.2, 当粉碎至颗粒直径为0.83mm时,需缩分几次?( D )A.4次B.5次C.6次D.7次E.8次6.分析中分解试样的目的,是要将试样转变为:( E )A.沉淀;B.单质;C.简单化合物;D.气态物质;E.水溶性物质。
7.下列有关选择分解方法的说法,哪些是不妥的?( A )A.溶(熔)剂要选择分解能力愈强愈好;B.溶(熔)剂应不影响被测组分的测定;C.最好用溶解法,如试样不溶于溶剂,再用熔融法;D.应能使试样全部分解转入溶液;E.选择分解方法要与测定方法相适应。
8.在使用氢氟酸时要注意:( B D )A.在稀释时极易溅出;B.有腐蚀性;C.氟极活泼遇水激烈反应;D.分解试样时,要在铂皿或聚四氟乙烯容器中进行;。
无机及分析化学答案(第二版)第二章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一般原理2-1 苯和氧按下式反应:C 6H 6(l) + 215O 2(g) → 6CO 2(g) + 3H 2O(l) 在25℃100kPa 下,0.25mol 苯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817kJ 的热量,求C 6H 6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 H m 和该燃烧反应的∆r U m 。
解: ξ = νB -1∆n B = (-0.25 mol) / ( -1) = 0.25 mol∆c H m = ∆r H m = = -817 kJ / 0.25 mol= -3268 kJ ⋅mol -1∆r U m = ∆r H m - ∆n g RT= -3268 kJ ⋅mol -1 - (6 -15 / 2) ⨯ 8.314 ⨯ 10-3 ⨯ 298.15 kJ ⋅mol -1= -3264 kJ ⋅mol -12-2 利用附录III 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的∆r H m 。
(1) Fe 3O 4(s) + 4H 2(g) → 3Fe(s) + 4H 2O(g)(2) 2NaOH(s) + CO 2(g) → Na 2CO 3(s) + H 2O(l)(3) 4NH 3(g) + 5O 2(g) → 4NO(g) + 6H 2O(g)(4) CH 3COOH(l) + 2O 2(g) → 2CO 2(g) + 2H 2O(l)解: (1) ∆r H m = [4 ⨯ (-241.818) - (-1118.4)] kJ ⋅mol -1= 151.1 kJ ⋅mol -1(2) ∆r H m = [(-285.830) + (-1130.68) - (-393.509) - 2 ⨯ (-425.609)] kJ ⋅mol -1= -171.78 kJ ⋅mol -1(3) ∆r H m = [6 ⨯ (-241.818) + 4 ⨯ 90.25 - 4 ⨯ (-46.11)] kJ ⋅mol -1= -905.5 kJ ⋅mol -1(4) ∆r H m = [2(-285.830) + 2(-393.509) - (-484.5)] kJ ⋅mol -1= -874.1 kJ ⋅mol -12-3 已知下列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变,求乙炔(C 2H 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f H 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分析数据的处理和质量保证1.有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1.31%,发给学生A ,其报告为1.28%,1.26%和1.29%;另一标准试样,已知含水分为8.67%,发给学生B ,其报告为8.48%,8.55%和8.53%。
请按下表要求计算两人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2.一个测定有机物含Br 量的方法,有一个恒定误差为-0.20mg Br 。
如果被分析的物质大约含10%的Br ,试计算所取试样为(1)10mg ;(2)50mg ;(3)100mg 时测定的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为多少? 试样重 (mg ) 10 50 100 相对误差(%) -20 -4 -2 绝对误差 (%Br ) -0.02-0.02-0.023.分析天平每次读数的可疑值是±0.1mg ,样品质量的可疑值不大于0.1%时,应改称多少样品?滴定管读数的可疑值是0.01mL ,测定时所用溶液体积的可疑值不大于0.1%时,应不少于多少体积的溶液?解:(1) 0.1mg 20.1% x 0.2g x±⨯≥∴≥ (2) 0.01mL 20.1% x 20mL x±⨯≥∴≥4.希望称取20mg 样品的可疑值在0.1%以,那么微量天平每一次读数可允许的最大可疑值是多少?2x0.1%20mg x 0.01mg≥∴≤±解:5.某资料记载地球的极直径为7900.0km ,这个数字所包含的测量准确度是多少?如测量的误差为10km ,此数值应如何表示。
解:(1) 准确度为 ±0.1 km(2) 表示为 7.90×103 km6.用基准Na 2CO 3标定0.1mol/L HCl 溶液,欲消耗HCl 溶液25mL 左右,应称取多少克 Na 2CO 3。
从称量误差考虑能否达到相对误差小于0.1%的要求?若改用硼砂(Na 2B 4O 7·10H 2O)为基准物,应称多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是多少?解:若每次消耗HCl 溶液为25ml ,则:F(Na 2CO 3) = 106.0, 25×10-3×0.1×106/2 = 0.13 (g)称量误差: ±0.1mg×2 / 0.13(g)×100% = 0.15% > 0.1%F(Na 2B 4O 7·10H 2O) = 381.425×10-3×0.1×381.4/2 = 0.48(g)称量误差: ±0.1×2(mg)/0.48(g)×100% = 0.042% < 0.1%7.托盘天平读数误差为±0.1g ,分析样品应称至多少,才能保证可疑值不大于1%?解: 0.1g1% x 10g x±≥≥8.测定固体氯化物中氯的百分含量,结果为59.83,60.04;60.45;59.88;60.33;60.24;60.28;59.77。
计算(1)分析结果的平均值;(2)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3)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解: (1) n = 8x = 60.10(2) d =0.22dr =0.37%(3) s == 0.26CV = 0.43%9.若上题中试样为纯的氯化钠,平均结果的相对误差为多少? 解: 纯NaCl Cl% = 60.63%Er = -0.87%10.第8题中,当置信度为95%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多少? 解: f=7t 0.05,7=2.36,fx t 60.10 2.36 60.100.22αμ=±=±=±11.碳的原子量,经多次测定分别为12.0080,12.0095,12.0097,12.0101,12.0102,12.0106,12.0111,12.0113,12.0118和12.0120。
计算:(1)平均值;(2)标准偏差;(3)99%置信度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f :(1) x=12.0104 n=10,(2) s 0.0012(3) x t 12.0104 3.25 12.01040.0012αμ===±=±=±解12.已知某种测定锰的方法的标准偏差σ=0.12,用此法测锰的百分含量为9.56%。
假设此结果是由一次测定,四次测定和九次测定而得到的,分别计算95%置信度时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 n=1 9.561.960.12 9.560.24 n=4 9.561.96 9.560.12n=9 9.561.96 9.560.08μμμ=±⨯=±=±=±=±=±解一次测定,四次测定, 九次测定,说明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13.分析工作者制定了测定氯的新方法。
用此法测定标准试样(含氯16.62 %)中氯的百分含量,四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16.72 %,标准偏差S=0.08%,问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95%置信度水平)?0.05,3x 16.62%16.72%: t s0.082.50f = 3t 3.18 μ--====计解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14.分析者必须最少进行多少次的平行测定,才能使测得的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x μ-)有95%的概率不超过其单次测定的标准偏差?如果把置信度定为99%,则测定次数又该是多少?,f : t 95%n 7 99%n 11α≤解符合上述条件则:当置信度时:=当置信度时:=15.为了鉴定一个度法的精密度,通过多次测定的数据求得其透光度的标准偏差为0.15%T ,试考虑由于仪器变动性的误差,需进行多少次的读数来求平均值才能达到下面的要求:(1)95%置信区间为0.20%T;;(2)99%置信区间为0.10%T 。
,f ,f t 020: (1) 0.20%t 1.33015 n 5t 010 (2) 0.10%t 0.667015 n 20αα≥≤=∴≥≥≤=∴≥.%.解.%.符合上述条件16.铁矿石标准试样的标准值为54.46%,某分析人员分析4次,得平均值54.26%,标准偏差为0.05%,问置信度为95%时,分析结果是否存在系统误差?: t 8t (3.18)==计表解。
说明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17.某汽车有车祸嫌疑,在事故现场发现有剥落的汽车油漆,对此进行了油漆中含Ti 量的分析,结果为Ti%:4.5,5.3,5.5,5.0,4.9。
调查了该汽车生产厂,了解到该汽车油漆的含Ti%量为4.3%,从含Ti 量判断两油漆是否属同一样品,以此能否消除对该汽车肇事的嫌疑?: n 5, x 5.0, s 0.39%5.0% 4.3%t 0.39%4.0 t (2.78) 95%t t (4.61) 99%===-==计表计表解。
置信度,可排除嫌疑。
但< 置信度下,不可排除嫌疑>18.某学生标定HCl 溶液的浓度,得到下列数据:0.1011,0.1010,0.1012,0.1016mol/L 。
根据4d 法,问有否可疑值需舍弃,然后报出平均值与平均值的置信区间(95%置信度)。
f 0.1016x 0.1011 d 0.0001 4d 0.0004<d 0.0005 0.1016 x 0.1011 n 3 s 0.0001x t 0.1011 4.30 0.10110.0002αμ========±=±=±好好好坏解:可疑,,,舍弃:19.某试样中氯的百分含量经测定为30.54,30.52,30.60和30.12。
根据Q 检验法,最后一个数据能否舍弃?x x 30.1230.52(1) Q 30.6030.12x x 0.83Q (0.76) 30.12 1.45 1.4630.12x x T SGrubbs --==--=>-=<可疑相邻计最大最小表可疑表解:舍弃 (2) Grubbs 法x = 30.44, S=0.22T==用法检验说明:这个数据不能舍弃。
20.某学生测定矿石中铜的百分含量时,得到下列结果:2.50,2.53,2.55,问再测定一次所得结果不应舍去的界限是多少?(用4d 法估计)?j i x=2.53 4d =0.07 2.46x 2.60≤≤好解:则:21.按有效数字计算下列结果:1201121240(1)54375120(1121)5.44245⨯⨯-.(-.).. = =.585585815010 6.1110(2)3.3101510 6.1103.3102.810-------⨯⨯⨯⨯⨯⨯⨯⨯⨯.. = = +(3) pH=0.03 [H ]=0.9322. 将0.089g BaSO 4换算为Ba ,问计算时下列换算因素取何数较为恰当:0.5884,0.588,0.59?计算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解: 0.588恰当3位有效数字报出23.用比色法测酚得到以下数据:酚含量c (mg) 0.005 0.010 0.020 0.030 0.040 0.050 吸光度A0.0200.0460.1000.1200.1400.180试求直线回归方程,并检验所确定的回归方程是否有意义。
11122111x y x y b==3.361x () a=b =0.0143 A=0.0143c+3.36 =0.09837nnni i i i i i i n ni i i i n x n Y X γ=====---∴∑∑∑∑∑解:与表中γ值比较:95%置信度时: n=6, γ0.95, 6 = 0.811 <γ计 有意义。
99%置信度时: n=6, γ0.99, 6 = 0.917 <γ计 有意义。
`24.用所给质量控制样品的测定数据,作x R -控制图,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解:`4.99x =, 0.04R =,x 图: 中心线 x = 4.99U/LCL (控制上、下限) = x ± A 2R= 4.99 ± 1.88×0.04= 4.99 ±0.075U/LWL (警戒上、下限) = x ± 23A 2R = 4.99 ± 23×1.88×0.04= 4.99 ± 0.050U/LAL (辅助上、下限) = x ± 13A 2R = 4.99 ±13×1.88×0.04= 4.99 ± 0.025R 图:中心线 R = 0.04UCL (上控制限) = D 4R = 3.27× 0.04 = 0.13LCL (下控制限) = D 3R= 0× 0.04 = 0UWL (上警戒限) =42()3R D R R +- + = 0.04 + 23(3.27×0.04 – 0.04) 05101520x R -控制图使用方法:由x 图上可知,在20对双联数据中,有一对数据超出了下警戒线,但都在上、下控制线之;由R 图可知,有二对数据落在下控制线上;说明分析数据测定有失控的倾向,要引起重视;必要时要查找失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