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

我是毛琪俊,2015年9月,我积极响应甘孜州委选派干部驻村号召,有幸被选派到色达县大章乡下多村大章乡下多村担任“第一书记”。我认为,“第一书记”对我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尝试,是新生事物,也许容易被人误解,甚至遭到非议,但是凡事应该从自身做起,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以己之力,以己之身,带动当地建设和发展,而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认识是正确的,是有效的,是可行的。下面,就由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任大章乡下多村大章乡下多村“第一书记”的感受:

丢“官气”,沾“土气”

首先,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第一书记”就是要,丢“官气”,沾“土气”,接“地气”,聚“人气”,田间地头拜农民为师,解群众难题。9月6日,第一书记报道的日子如期而至。简单整理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我开始了大章乡下多村大章乡下多村为期两年的第一书记“赴任”之路。大章乡下多村,是色达县自然条件最差、交通路况最差、海拔最高的乡镇,全年冰雪覆盖时间达10个月。透过车窗洒进的寒风,夹杂着纷飞的雪花,一片荒凉的草原顿时出现在我的面前,直觉告诉我—目的地到了。乡党委、政府2名领导早已出现在我们行程必经之地,一阵嘘寒问暖之后,在他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乡党委、政府所在地—5间破旧的小瓦房。

这一刻,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我应该感受艰苦、感到困难,但是我感受到的是当地的建设亟待改进,因为如果连乡党委、政府所在地都是破旧的小瓦房,那么群众的居住的房屋会是什么样的,乡中的生活配套设施是不是完善,群众的生活条件是什么样的。而我作为大章乡下多村大章乡下多村“第一书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和使命。

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第一次下乡时,我的代步工具是一辆老式的摩托,但我骑上路后,我才发现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大章乡下多村的山路难行,道路泥泞,而路面只有一个摩托车轮胎那么宽的路。如果要到群众家中去,途中还要渡大河。犹记得,

有次陪我下村的村干部不小心失足被水冲走,幸好其会游泳,最后人游上了岸没有发生生命的危险,但是摩托却被激流冲走了。

而在大章乡下多村的工作状态,也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容易,可以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来形容,因为道路基本都是由泥土构成的,不比城市中的水泥路面来的干净,往往一天下来,身上、头上、眼鼻孔里都是泥土和粉尘。加之,乡中条件艰苦,对于城里下来的人,半个月不能洗澡,满身的泥泞和灰尘,只能坚持。但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一定要加快改进当地的生活设施建设,不能让群众生活在不健康的环境下。

走访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乡骨干的引领下,我来到了大章乡下多村。满脸通红的“老乡”们围到了我的面前,简单寒暄之后,我开始了“上任”的第一件事—走访。下村初期没有村活动中心,我便在几个村干部的帮助下,搭了个临时帐篷办公,支起了几张木板当办公桌,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依旧动摇不了我深入走访的决心。刚与当地群众交流的时候,因与藏族农牧民语言不通,走访的工作很难开展下去,如果没有随行的村干部一同前往,难以与当地群众顺畅的交流,因此,我充分利用其晚上的时间,每晚学习几个藏语单词,每次走访说几个词,让自己能更亲近农牧民,这样工作就能够更好地开展。

通过数周的走访,我已经全面地掌握了贫困村及低收入人口的现状、基础设施和人口素质情况等村情、民情,获取客观、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掌握贫困村致贫原因,制定真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是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必修课”。

在又经过了一个月的走访后,一共走访了全村76户314人,此时的我已经略显疲惫,但是,我仍旧提着油灯在临时帐篷里梳理、归纳“老乡”们的期盼和希望。每当我感到乏力,身体支撑不住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老乡们的热情和善良,每每想到他们思想的落后、生活的窘困,心里总是五味杂成,也激发起我要带着他们改善生活的动力。因为我知道,既然是第一书记,就要时刻站在群众的角度来看问题,考虑是农村的事务,因为打交道的是全体农友和群众,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我们必须放下身份、用活知识、加强实践,要广泛地接触当地群众,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倾听老百姓的呼声,知道老百姓

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只有那种“下得去”的精神,我们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怎么干和怎么干好,做出真正有益于农民群众的事情来。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当我把走访和驻村的点滴梳理完成后,我才深刻的意识到大章乡下多村的问题并不是由于资源匮乏导致的,而是根深蒂固的“封闭”思想。

首先,因为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贫困牧户默认了自己就是“贫困户”,产生了消极的思想。由于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扶持的状况,贫困牧户认为这顶贫困村的“帽子”是给他们带来真金白银和项目扶持的“通行证”,总是宁愿守着这顶“帽子”不愿摘去,生怕自己主动摘去了,就没有办法正常生活了。另外,更让我感到压力倍增的是,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问题集中突出,那就是有的“老乡”争着要当贫困户,希望上级领导能给他们送来慰问金和物资,抱着“等人授鱼、等米下锅”的思想。加之惠农政策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农牧民“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导致他们丧失了“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将他们束缚在“贫困的牢笼”之中。

其次,由于贫困牧户身处偏远山区,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群众无法较快地接受新事物,直接导致了他们自身技能的严重缺乏。使很多人无法靠自身的劳动力转移来创造价值,故提升发展劳务产业将是重要致富路径,加大对农牧民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学习(修摩托、厨艺、藏工艺、泥水工等)(汉语的培训也尤为重要),提高农牧民群众综合素质,强化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带动劳务输出,以劳动力转化来创造价值,全面提高农民致富能力。

最后,农牧民的思想观念滞后,对宗教的信仰根深蒂固,这对形成消极的脱贫思想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古人云:“穷则思变”。但通过我的实际调研,发现越是贫困的农牧民,对于宗教的信仰越深,如何让自己摆脱贫困并不是他们所思所想的,反之他们将希望寄托在念经朝佛上。虽然,我一直支持政教合一地区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对于牧区而言,放牧便是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部分,受宗教制约,所有牧民只许放牧,不许出栏,不许杀生,对于祖祖辈辈都靠游牧生活的民族而言,不出栏就切断了所有的经济来源,不杀生就切断了温饱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