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88bb64c5284ac850ad0242e5.png)
急性毒性:LD507060mg/kg(兔经口);
7430mg/kg(兔经皮)
LC5037620mg/m3,10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500mg,重度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5mg/24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10.2g/(kg·天),12周,体重下降,脂肪肝。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阴性。显性致死试验:小鼠经口1~1.5g/(kg·天),2周,阳性。
生殖毒性:小鼠腹腔最低中毒剂量(TDLo):7.5g/kg(孕9天),致畸阳性。
致癌性:小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340mg/kg(57周,间断),致癌阳性。
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防
护
措
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理 Nhomakorabea化
性
质
熔点(℃):-114.1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456a845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c.png)
乙醇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乙醇
- 化学名:乙醇(酒精)
- 分子式:C2H6O
- CAS号:64-17-5
- 外观:透明无色液体
2. 成分信息
乙醇是由乙烷和水通过水合反应得到的有机化合物。
其主要成
分是乙醇,含量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3. 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 储存:应存放在通风良好、干燥、阴凉处,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防止撞击,远离热源,避免直射阳光。
4. 安全使用指南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时应穿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 避免吸入蒸汽:操作时应确保通风良好,使用排气系统排除蒸汽。
- 避免误食: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5. 急救措施
- 发生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皮肤。
- 发生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眼睛,并尽快就医。
- 发生吸入: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就医。
6. 环境保护措施
- 废弃物处理:请依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不得随意排放到水源和土壤中。
7. 法规信息
- 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法规,使用乙醇前应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规要求。
8. 其他注意事项
- 请妥善保存该说明书,以便在需要时参考。
- 在使用乙醇前,请先充分了解其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
- 本文档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以上为乙醇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简要内容,如需了解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完整版MSDS说明书。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b351a22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a.png)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alcohol中文名称2: 酒精英文名称2: 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 393CASNo。
:64—17-5分子式: C2H6O分子量:46.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乙醇64—17-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环境危害: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92db105f76a20029bd642de2.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分子式:C2H6O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c1673c4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e.png)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中文名称2:酒精英文名称2: 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 393CAS No.: 64-17-5分子式: C2H6O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乙醇 64-17-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1000TLVTN: OSHA 1000ppm,1880mg/m3; ACGIH 1000ppm,1880mg/m3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pH: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kPa: 19℃燃烧热kJ/mol: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闪点℃: 12引燃温度℃: 363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其它理化性质: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禁配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7060 mg/kg兔经口;7430 mg/kg兔经皮LC50:37620 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致敏性:致突变性:致畸性: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生态毒理毒性:生物降解性:非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废弃注意事项: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危险货物编号: 32061UN编号: 1170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类别: O52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小开口铝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运输注意事项: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其它法规:无水乙醇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11-83;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参考文献:填表部门:数据审核单位:修改说明:其他信息:。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90ffc406c85ec3a87c2c589.png)
环境影响
·水体中浓度较高时,可能对水生生物有害
·易被生物降解
理
化
特
性
及
用
途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有酒香和刺激性辛辣味。与水混溶
·沸点:78.3℃
·相对密度:0.789
·闪点:13℃
·爆炸极限:3.3%~19.O%
用途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农药等行业。也是重要的溶剂和杀菌、消毒剂。也可作为乙醇汽油组分或添加剂
危
险
性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大鼠经口LD507060mg/kg;兔经皮LD50:7430mg/kg;大鼠吸入LC5020000ppm(lOh)
·IDLH:3300ppm[LE L]
·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吸收。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衰竭.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发生异常现象,立即撤离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考虑撤离隔离区内的人员、物资
·疏散无关人员并划定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人低洼处
·进人密闭空间之前必须先通风
应
急
行
动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泄漏区附近禁止吸烟,消除所有明火、火花或火焰)
·使用防爆的通讯工具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采用关阀、堵漏等措施,以切断泄漏源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abf92ce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1.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能源等领域。
然而,乙醇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乙醇的安全使用,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乙醇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二、乙醇的性质乙醇,化学式C2H5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
其具有易燃、易挥发的特性,能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
乙醇具有刺激性气味,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
乙醇的沸点为78.5摄氏度,燃点为13摄氏度。
三、乙醇的安全操作规程1. 储存与搬运乙醇应储存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热源的地方。
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避免泄漏。
搬运乙醇时,应使用防爆容器,并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2. 使用与操作在使用乙醇前,应先了解其安全性能和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装,戴好防护手套和护目镜。
避免与乙醇长时间接触,以免引起皮肤刺激。
使用乙醇时,应远离明火和热源,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
3. 废弃物处理乙醇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避免直接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
可以采用专门的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或者将废物交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四、乙醇的应急处理措施1. 泄漏处理若发生乙醇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首先,迅速将泄漏源隔离,并确保周围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
然后,使用吸附剂或干燥剂进行泄漏物的吸附和清除。
避免泄漏物进入下水道或地下水。
2. 火灾处理乙醇为易燃物质,若发生火灾,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避免使用水进行灭火,以免加剧火势。
3. 人员伤害处理若有人员因接触乙醇而受伤,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并进行急救处理。
如有必要,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五、乙醇安全管理措施1. 培训与教育对于使用乙醇的人员,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乙醇的性质、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定期进行安全知识的复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安全设施在乙醇使用和储存区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防爆柜、防爆灯、通风设备等。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乙醇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乙醇](https://img.taocdn.com/s3/m/dc2981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3.png)
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1. 乙醇概述乙醇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化学式为C2H5OH,常用作燃料、漆工溶剂、消毒剂等。
乙醇无色、具有微甜的味道。
2. 乙醇的危害性2.1 吸入乙醇的危害高浓度的乙醇蒸气会导致头痛、眩晕、恶心、呼吸急促等症状,如果接触时间较长或浓度较高,还可能导致休克、昏迷等严重后果。
2.2 食入乙醇的危害食用含有乙醇的饮料或溶液,会直接吸收到人体内,对身体产生危害。
轻度中毒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等。
严重中毒后果更为严重,如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昏迷等。
2.3 乙醇的燃烧危险乙醇易于燃烧,能够释放大量热能,如果乙醇泄漏或不当使用,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3. 乙醇的安全使用3.1 储存乙醇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储存区域应禁止吸烟、明火等火源,防止引起意外火灾。
储存容器必须密封好,防止泄漏。
3.2 运输运输乙醇时,必须确保容器密封,车辆保持稳定。
在运输中,要注意避免碰撞或钝器磕碰。
在卸货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消防和防爆措施。
3.3 使用在使用乙醇时,要认真掌握使用规程和操作方法,尽量避免纯乙醇的密闭使用。
若必须使用密闭容器,必须严格掌握使用时间和容器内空气含氧量。
3.4 废弃物处理废弃的乙醇溶液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若是可回收的溶液,应该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再利用。
4. 应急处理4.1 眼部接触如接触眼睛产生刺激,受害人应尽快打开眼睛并用大量水冲洗,迅速前往医院就医。
4.2 吸入如吸入乙醇产生不适,立即将受害人移到空气新鲜的场所。
如情况严重,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4.3 食入如误食乙醇,应立即漱口,多饮温水并立刻就医。
4.4 泄漏处理如发生乙醇泄漏,应立即关闭泄漏处的阀门或其他关闭工具,防止泄漏加剧。
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泄漏物质收集起来,并做好防护措施,以免泄漏物质对人体或环境产生危害。
5. 结论针对以上的危害和安全使用建议,使用乙醇的生产厂商需要对员工进行一系列的安全防护培训。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873a9ee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化学品名称:乙醇分子式:C2H6O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属于第3.2类侵入途径:可以通过吸入、食入和经皮吸收进入人体。
健康危害:乙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它会首先引起兴奋,然后抑制。
急性中毒一般发生在口服乙醇时。
患者可能会经历兴奋、催眠、麻醉和窒息四个阶段。
当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时,会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和呼吸停止等症状。
长期接触高浓度的乙醇会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和恶心等。
长期酗酒会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和器质性精神病等。
长期接触乙醇还会导致皮肤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等问题。
燃爆危险:乙醇易燃,具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然后立即就医。
吸入:迅速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然后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然后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征:乙醇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到明火或高热源时会引起燃烧爆炸。
乙醇与氧化剂接触会引发化学反应或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有爆炸危险。
乙醇蒸气比空气重,能够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到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可以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或砂土等灭火剂。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乙醇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a218966376baf1ffd4fad4e.png)
乙醇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乙醇化学品英文名:ethyl alcohol中文名称:酒精分子式:C2H6O分子量:46.07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7329f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6.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1.产品信息•产品名称:乙醇(酒精)•化学名称:Ethanol•CAS号:64-17-5•分子式:C2H50H•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气味:具有特殊香味•沸点:78.37o C•闪点:13。
C(闭杯)•密度:0∙789g∕cm3(20o C)2.危险性概述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具有较低的闪点,容易挥发。
在空气中可形成可燃性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热源或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3.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中,保持呼吸通畅。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脱去污染衣物,并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至少15分钟,并就医。
•食入:不要催吐,给予水或牛奶稀释,立即就医。
4.消防措施•灭火剂:使用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特殊灭火方法:远离火源、热源和火花。
•火灾危险:易燃液体,可形成爆炸性蒸汽。
5.泄漏应急处理: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
: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泄漏液体,避免流入下水道或水域。
:使用非燃性清洁剂和水清洗。
6.操作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避免吸入蒸汽。
•储存条件: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区域,远离火源和热源。
•包装材料:使用密封容器,避免与空气接触。
7.接触控制/个人防护•工程控制:确保良好的通风。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和口罩。
8.物理和化学性质•物理状态:液体•颜色:无色•气味:特殊香味•PH值:中性•溶解性:可溶于水9.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不相容物质: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10.毒理学信息•惫样:i枇•低舂怦・慢性毒性;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肝脏损伤。
11.生态学信息•对环境的影响:对水生生物有害。
12.废弃处理■废弃方法:按照当地环保法规处理。
13.运输信息•危险品分类:易燃液体•包装组:II•危险品编号:314.法规信息•适用法规:遵守所有适用的国家和地方化学品安全法规。
15.其他信息•安全数据表(MSDS):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安全指导。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eb84d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3.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一、产品介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又称乙醇酒精,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工业原料。
乙醇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食品、能源等领域。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乙醇的安全使用技术。
二、产品特性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独特的气味。
其熔点为-114.1℃,沸点为78.4℃。
乙醇可溶于水、乙醚、氯仿等溶剂,能与一些有机物形成共沸物。
由于其易燃、易挥发的性质,必须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安全措施。
三、安全操作指南1. 储存安全:- 乙醇需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 远离火源、热源和阳光直射,防止乙醇挥发或着火。
- 储存区域应有明确标识,禁止与其他易燃物质共存。
2. 使用安全:- 在使用乙醇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毒面罩等个人防护装备。
- 确保操作区域通风良好,避免乙醇蒸气在空气中积聚。
- 禁止饮用乙醇,严禁将其与食品或饮料接触。
- 使用乙醇的设备应经过防爆处理,并保持清洁。
3. 紧急处理:- 如果意外事故发生,应立即停止使用乙醇,迅速撤离现场。
- 如遇火情,应使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进行扑灭,切勿用水。
-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指示行动。
四、危害防范措施1. 火灾风险:- 乙醇易燃,应远离明火、静电等容易引发火灾的因素。
- 储存和使用乙醇的场所应配备灭火器材,确保及时灭火。
2. 人身伤害:- 使用乙醇时应避免其接触皮肤、眼睛、口、鼻等黏膜部位。
- 如乙醇不慎溅入眼睛或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疗帮助。
3. 环境污染:- 使用乙醇的废液和废弃容器需按照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 避免乙醇进入水源、地下水和土壤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五、应急预案1. 在乙醇泄漏事故发生时,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将泄漏物清除。
2. 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安全疏散和封锁区域。
3. 如泄漏物进入水体,立即报告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污染控制。
六、责任与义务1. 乙醇生产和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安全。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fc4210faf1ffc4fff47ac65.png)
第一部分精品文档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第十部分第十一部分第十二部分第十三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第六部分第七部分第八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技术说明书编码:393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效日期:有害物成分乙醇化学品俗名:酒精英文名称:ethanolCAS No.:64-17-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含量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CAS No.64-17-5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随意编辑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3ab27e9389eb172ded63b7e8.png)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商品名:酒精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222100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07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00推荐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限制用途:不得用于违反国家法令的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避免接触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影响:如误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如皮肤污染: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进入眼睛: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如误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如泄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置:处置内包装或容器时,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会着火回燃;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产生抑制。
急性中毒多发于中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环境危害: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乙醇95%64-17-5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https://img.taocdn.com/s3/m/fe87992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4.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一、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乙醇- 中文名称:乙醇- 化学式:C2H5OH- 分子量:46.07- 结构式:![乙醇结构式](图片链接)二、成分与危险性- 主要成分:乙醇(纯度>99%)- 危险性:- 易燃性:乙醇易燃,在火源和高温下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 毒性:乙醇有一定毒性,长期大量接触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物理性质-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乙醇溶于水,可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 沸点:78.37℃- 熔点:-114.5℃- 密度:0.789 g/cm³- 燃烧热:1367.1 kJ/mol四、安全措施- 防火措施:- 远离明火和高温源。
- 储存乙醇的应密封良好,远离火源。
-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泡沫。
- 个人防护:- 在使用乙醇前,应佩戴防护手套、安全眼镜和防护面罩。
-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 使用乙醇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吸入蒸气。
- 应急处置:- 发生泄漏或溢出时,应迅速切断泄漏源,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小范围泄漏可用吸收剂(如沙土或藻土)进行吸收,并将废物妥善处理。
- 大额泄漏时,应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
五、急救措施- 吸入: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如有呼吸困难,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 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皮肤损伤,寻求医疗帮助。
-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寻求医疗帮助。
- 摄入:如乙醇被误摄入,不要催吐,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诊治。
六、储存与运输- 储存:应储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远离火源和热源,存放在防火柜中。
- 运输:乙醇应采取轻装轻卸,防止倾覆、撞击和受热,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物质混合运输。
七、处理与处置- 废弃物处理:乙醇废液应与有机溶剂废液分开收集,并按照当地法规进行处理。
- 包装物处理:乙醇包装物应经过彻底清洁后,可以作为再使用或者回收处理。
化学品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edea67cc17552707220871.png)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3
页眉内容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主要用途: 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7060 mg/kg(兔经口);7430 mg/kg(兔经皮) LC50:37620 mg/m3,10 小时(大鼠吸入)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分子式: CHCl3
分子量:
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级 一级≥99.0%;二级≥97.0%。
饱和蒸气压(kPa): 13.33(10.4℃)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263.4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 1.97 值:
闪点(℃):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 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 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乙醇(酒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酒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2ef29fa583c4bb4cf7ecd1f6.png)
乙醇(酒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ethyl alcohol中文名称2: 酒精英文名称2: ethanol技术说明书编码: 393CAS No.: 64-17-5分子式: CHO 26分子量: 46.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乙醇 64-17-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951fac92cc58bd63186bd40.png)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一、标示中文名:乙醇;酒精英文名:ethyl alcohol;ethanol分子式:C2H6O 燃烧性:易燃闪点(℃):12 爆炸下限(%): 3.3引燃温度(℃): 363 爆炸上限(%): 19.0最大爆炸压力(Mpa):0.735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危险特性: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爆炸。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到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1-(2,3-二甲基苯基)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1-(2,3-二甲基苯基)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2647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1-(2,3-二甲基苯基)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2,3-二甲基苯基)乙醇,也称为DMBPE,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橡胶和化妆品等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需注意以下安全技术事项。
首先,对于(2,3-二甲基苯基)乙醇的储存和搬运需要谨慎。
在储存过程中,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搬运时要避免剧烈摩擦和碰撞,防止泄漏。
另外,在搬运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等,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其次,使用(2,3-二甲基苯基)乙醇时需注意防护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口罩、工作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或接触到化学物质。
同时,要保持操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化学气体积聚,对人体造成危害。
在接触到(2,3-二甲基苯基)乙醇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皮肤,并就医处理。
此外,需要注意(2,3-二甲基苯基)乙醇的废弃物处理。
废弃物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分类、封存和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处理废弃物的过程中,应使用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确保操作人员和环境安全。
总的来说,正确使用和处理(2,3-二甲基苯基)乙醇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严格遵守安全技术规范,才能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希望大家在使用这种化学物质时,能够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做到安全生产,健康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
书最新
1
2020年4月19日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
商品名:酒精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邮编:222100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
推荐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及用作溶剂。
限制用途:不得用于违反国家法令的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易
燃液体-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文档仅供参考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2020年4月19日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避免
接触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工作
场所禁止吸烟。
事故影响:如误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如皮肤污染: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如进入眼睛: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
洗。
就医。
如误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
处。
就医。
如泄露: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
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废弃处理:处理内包装或容器时,处理前应参阅国
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
项”。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
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
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会着火回
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产
文档仅供参考
5
2020年4月19日 生抑制。
急性中毒多发于中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
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
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
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环境危害: 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空气、环境及水源可造
成污染。
第三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 浓度 CAS No.
乙醇 95% 64-17-5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生理盐水或流动清水冲
洗,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特别危险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