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分国制及郡名
第2课日本仿效唐制的变革
❖ (3)生产关系上:豪族对部民的奴役解除后, 农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改变,生产积极性提高。 但班田制实施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土地所有 制的形成。
❖
(2011· 江 苏 南 京 统 考 ) 中 日 两 国
❖ (2)这些措施使氏族豪族的世袭特权被打破, 日本国家形态基本完备,确立了天皇国家最 高统治者的地位,跳跃式地实现了历史上的 一次重大飞跃。
❖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没有明确的要求,基本属 于了解的范畴。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知道日 本7世纪发生的重大转折,并为学习日本历 史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明治维新作好铺垫。
❖ 三、自我测评
❖ 1.概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 答案: 仿效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 行班田收授法;学习中国三省六部制和郡县 制,在中央设立二官八省,在地方设立各级 机构等。
❖ 2.简析大化改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 答案: (1)改革适应了社会需要,是成功 的根本原因。
❖ (2)改革派通过政变消灭专横的中央豪族, 组建新政权,是能够成功的前提。
❖ (2)遣唐使:遣唐使19次,遣唐使团既是外 交使团,也是贸易 代表团。入唐留学生不 仅广泛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深受中国生活 习俗的影响。
❖ 4.影响
❖ 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和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 推动了大化改新的进程,从而使日本跳跃式 地实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 1.日本派出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学习,主 要是因为( )
❖
措施
国家
唐朝
日本
土地制度
均田制
班田收授法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讲义: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1课古代日本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1.1~2世纪时,日本曾与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2.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3.背景: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4.开始:从646年开始,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
5.内容:(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6.结果: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7.武士的形成(1)背景: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目的: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
(3)形成: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8.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9.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1.根据我国的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30多个小国与中国发生过“通使”关系。
当时中国的朝代是(B)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这是现代日本的富士山。
5世纪时,本州中部兴起的统一了日本。
(C)A.犹太人B.日耳曼人C.大和D.苏美尔人知识点二大化改新3.假设你是一名7世纪40年代从大唐归国的大和遣唐使,想向天皇介绍当时中国唐朝的社会状况。
请问你能见到的是哪位天皇?(A)A.孝德天皇B.中臣镰足C.圣德太子D.苏我入鹿4.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封建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A)A.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民主政治C.奴隶制共和国D.资本主义制度5.日本是个岛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但是日本是一个注重学习、擅长模仿的民族,7世纪中期的大化改新就是日本参照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改革。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9年级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精品课件
武士 集团
小武 士团
武士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一 二
四、幕府统治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标志着: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 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开始标志:镰仓幕府的建立 2、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 3、统治特点: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
3、开始 646年,日本仿照唐朝的典章制度
4、内容 5、影响
政治、经济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成为日本进 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以 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经 济
政 中央 治 地方
日本大化改新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设二官八省 设立国、郡、里
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同时铁制农
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
力大为提高。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编》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封建经济的基本关系”就是通过土地分封“ 以取得一定的人身服役和贡赋。”班田制就是国家按人口分田地为条 件而确立起来的封建剥削关系。
庄园形成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
二
政府为增加耕地,鼓励开垦私 一
田,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
建立庄园
庄园“不输不入 ”
按照不同功劳、职 位、地位等把土地 分给所有国民收租
三
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 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 ,国家户籍、田籍混乱,日 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中央对地方失去控 制,社会局势动荡
日本改革历史
日本改革历史[思路分析]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侧的群岛国家。
全称日本国。
面积37.77万平方千米。
人口1.24亿。
主要为日本人,北海道约有2万阿伊努人。
通用日语。
神道和佛教较盛行。
首都东京。
公元4世纪出现奴隶制大和国,其势力曾达朝鲜半岛南部。
645年发生大化改新,模仿中国唐朝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天皇制国家。
12世纪末由武士阶级掌握实权的“幕府”登上历史舞台,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国家。
19世纪中叶以后,英、美、俄等国胁迫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实行封建锁国政策的德川幕府统治动摇。
1868年倒幕维新派发动政变,推翻德川幕府,成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史称明治维新。
1894年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
1904年挑起日俄战争。
1910年侵吞朝鲜。
1914年8月加入协约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与英、美交战。
1945 年8月无条件投降,美军进驻日本。
战后在占领当局主持下实行一系列改革。
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经济高速增长,60年代末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解题过程]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
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
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的推古朝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
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
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
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 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学僧南渊请安归国(此前僧旻已于 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虾夷翌日自杀。
【九上历史最新教学课件】第11课 古代日本
新课导入
2020年2月,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赠给湖 北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 上写着八个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 是日本长屋王赠与唐代僧人袈裟上绣的文字。
一、大和政权与“部民制”
公元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
公元3世纪,这些小国逐渐统一。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此后200余年,藤原氏一族世代为外戚, 专擅国政。每当天皇幼少、病弱或是女帝当政,藤原氏就以摄政掌权。天皇亲 政后,藤原氏又改任关白,成为变相的摄政,继续掌权。藤原氏被称为“摄关 家”,取代天皇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
5世纪,本州中部的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
——《后汉书·倭传》
(239年)十二月,诏书报倭女
王曰:“……今以汝为亲魏倭王,
假金印”印
授汝。 ”
——《三国志·魏志·倭人传》
一、大和政权与“部民制”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 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 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如果你是大和政权的“大王”, 你会怎样发展日本的早期经济?
发展农业、渔业, 引进中国、朝鲜移民技术。
一、大和政权与“部民制”
地位: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 似于奴隶。
农业: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 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 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
手工业: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依其 特长分别被编入锦织部、锻治部等。
法典——《十七条宪法》。
645年,大和皇族改革派发动宫廷政 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人教部编版_九年级历史古代日本_课件完美版
大化改新之影响——文明开化
日本平城京
唐朝长安城
唐招提寺
长安大慈恩寺
改新之后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同时铁制农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同时铁制农具普及,农业技术进步,利用粪水、绿肥和草木灰等肥田,农业生产力大为提高。
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编入织锦部、锻冶部等。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 奴隶。
大和兴起的地方
本
州
九 州
四国
平安京 奈良
二、 大化改新
1.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日 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推动日本进行改 革 2.改革前提: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 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大化改新之内容——除旧布新
意为”日出之国“。 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室町幕府的开创者是足利尊氏,幕府设在京都。 政府鼓励垦荒,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759年鉴真主持建造的唐昭提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贵族与部民: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不仅充实了国库,也提升了日本政府的综合实力 武士的主人则为武士提供装备、俸禄和土地,双方形成依附关系。 国家大全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公民即自由民,包括皇族、贵族和平民(主要是农民)。 19世纪中叶,幕府统治最终在倒幕战争中崩溃,天皇恢复了最高权力。 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思考: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变革会给日本社会带了什么积极作用?
日本分国制及郡名
欢迎阅读日本分国制及郡名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曰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
战国六十六国:关东八分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2)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
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慑津国。
(3)九州。
(4赞歧国。
(5(6(7(8)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弹国、南信浓国、甲斐国。
(9)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10)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所谓的“关东八国”,实际上并不在五畿七道的划分之内。
室町时代,幕府将军为了强化在关东地区的管辖,在镰仓设立了关东将军一职,管辖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下野、上野、常陆、伊豆和甲斐十国,这才有了比较模糊的“关东地区”的定义,而到了江户时代,拿掉了伊豆和甲斐,剩下的关东平原上八国才被统称为“关八州”。
如果硬要把关东八国套在五畿七道里的话,应该是当。
而且国”和“北近江国”这种称谓,估摸着应该是刚玩完信长之野望13吧?实际上,近江只有5国,即山城、摄津、和泉、河内和大和。
其他地方咱先放一边吧,直接跳到九州岛去。
乍一看楼主这次没有错误,九州岛上确实是9个国,但实际上,楼主还是错了。
所谓九州,实际上是11国,还包括北边的壹岐、对马两个岛屿。
至于名为九州,因为最初的九州,是不包括萨摩和大隅两国的,这两国最初是隼人的地盘,奈良时代之后才陆续并入日本并设置的,但“九州”这个名字却一直保持沿用了下来。
不过,楼主其实还是值得表扬的,最起码山阳八国没有任何错误!这样一来,楼主的这个表就全乱套了,出云来重新统计一下吧:近畿5国:山城、摄津、和泉、河内和大和。
(这5国尽管很小,却是住着天皇的地方,所以很重要,合称“畿内”,与此相对应的,其余7道所有地方统称为“畿外”。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3张PPT)
启示: 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
【合作探究】
叁 幕府统治
1.庄园形成
随着封建制的发展,农民受剥削越来越严重,大量逃亡,国家籍、田籍混乱,日本土地私有化开始。
日本印象
内容讲解
第11课 古代日本
一、6世纪前的日本
二、大化改新
三、幕府统治
日本
绳文时代
弥生时代
古坟时代
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
平安时代
镰仓时代
南北朝时代
室町时代
安土桃山时代
江户时代
明治时代
大正时代
昭和时代
平成时代
令和年代
早期文明6世纪以前
大王权利很大6-12世纪末
幕府执政12末-14世纪
战国时代
明治维新
思考: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
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1.6世纪前的日本
2.大化改新
人物
时间
内容
影响
3.幕府统治
庄园出现
武士出现
镰仓幕府统治
5世纪,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孝德天皇
646年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
经济:公民公田制;班田收授制;统一赋税
日本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课堂小结
1.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学习的国家。6世纪末期,日本的改革派主张学习的是( )A.中国隋唐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C.希腊共和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着国家权。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
日本的区域划分
日本的区域划分一、概述日本的区域划分分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划两种。
日本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随着明治政府于1871年实施的废藩置县政策而建立的。
日本地理区划描述了日本国内基于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等因素所划分成的地方或地区概念。
二、行政区划日本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制。
都、道、府、县是直属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各都、道、府、县拥有自治权。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
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全国共有47个行政区域,即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福岛县、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新泻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山梨县、长野县、歧阜县、静冈县、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德岛县、香川县、爱媛县、高知县、福冈县、佐贺县、长崎县、熊本县、大分县、宫崎县、鹿儿岛县、冲绳县。
在47个行政区划中,面积最大的是北海道,相当于东京都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府,相当于北海道的1/45。
此外,都、道、府、县又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
行政首长分别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市是地方自治法规定的有一定条件组成的地方公共团体。
一般该市的条件是人口在5万以上、工商业和其他城市职能的从业人口占该地区人口的60%以上。
目前,日本的市町村总数共有3233个,其中市有670个、町有1993个(相当于中国的镇)、村有570个。
三、地理区划及主要城市根据地理位置、地方产业以及历史沿革等特点,人们通常将日本分为八大地方,即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和九州地方。
1.北海道地方北海道地方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北端,濒临日本海、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南隔津轻海峡与东北地方相对。
日本 山口県
【行政辖区市】
下关市、宇部市、山口市、萩市、防府市、下松市、岩 国市、光市、长门市、柳井市、美祢市、周南市、山阳小 野田市。
【郡、町】
大岛郡:周防大岛町。 玖珂郡:和木町。 熊毛郡:上关町、田布施町、平生町。 阿武郡:阿武町、阿东町。
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端,形如半岛, 是连通日本本州岛与朝鲜半岛乃至中国的交 通要冲。三面环海,是日本的水产大县,以 下关市盛产河豚而最为著名,对外贸易发达, 石油化学工业、渔业方面都非常发达和繁荣, 为日本资本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之一。山地、 丘陵占90%以上,低地只有1/10,农耕条件 不佳,有日本最大的喀斯特高原、著名的钟 乳石岩洞和有着原始森林的国家自然公园等, 有“小京都”的美称。该县因出了菅直人等 多位日本首相而被视为“政治家的摇篮”。 1895年4月,清政府与日本在山口县下关市 签订《马关条约》。
山口 県
山口县 首府航拍图
山口县 首府远景图
县情简介
【地域】
山口县位于日本本州岛西端,北临日本海,南临濑户内 海,西临响滩距朝鲜半岛也不远,隔关门海峡与九州相对, 海岸线长达1500公里,平稳的分布着众多小岛屿的濑户 内海,以北长门海岸国定公园为代表的具有壮丽的侵食海 岸之美的日本海,沿岸、近海分布着近240个岛屿。中国 山地横贯东西,大体可分为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内陆山区、 日本海沿岸地区等三部分。大部分地区为丘陵性的山地, 平原很有限,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近代以来出现很多填海造 田地,中部为喀斯特地形。本州与九州之间的关门海峡形 如河流,长7公里,宽700到1500米不等,素以海流湍急 著称。关门海峡和下关港是连接本州和九州的要地,也曾 是明代日本与朝鲜、中国貿易的通道。
【风景名胜】
琉璃光寺五重塔
琉璃光寺五重塔位于山口县山口市,是15世纪统治此地的大 内家族所建。
日本战国分国略述
从历史上看,由于里京都较远,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缓慢,但由于国土面积大,石高较多,因此并不缺少战略物资。特别是兵士和马匹的素质从古代开始就一直较高,至于潜在的战斗力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了。
日本分国略述
不懂战国 撰
虾夷:
特点: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不容易受到别国入侵。军事力和经济力欠缺
石高(取自庆长三年检地数据,下同):不详
分郡(因不同年代分郡有变,本文郡名取自《和名抄》,下同):不详
主要特产名物:木耳、海獭皮
陆奥:
特点:因为国土面积广大从而可发展性高。距离京都文化遥远,经济不发达。
石高:167.3万石
分郡:白河、磐濑、会津、耶麻、安积、安达、信夫、刈田、柴田、名取、菊田、磐城、标叶、行方、宇多、伊具、亘理、宫城、黑川、贺美、色麻、玉造、志太、栗原、磐井、江刺、胆泽、长冈、新田、小田、远田、气仙、牡鹿、登米、桃生、大沼
出羽:
特点:金、米、马等战略资源丰富。
石高:31.8万石
分郡:最上、村山、置赐、雄胜、平鹿、山本、饱海、河辺、田川、出羽、秋田
主要特产名物:红花、青苧、砂糖饼、金、银、铜、木材
代表风土:出羽三山、立石寺、芋煮、最上川、藏王岳、大日坊、上山温泉、鸟海山、象泻、力水、男鹿半岛
主要势力:户泽氏,小野寺氏、最上氏、大宝寺氏、由利十二头
这样的地理条件到战国时期也没什么变化,一直作为进出东北的据点。东北和关东诸国在此角逐。但是没有任何险要与关东平野和下总所隔开,还要警惕旁边的武藏国的入侵。国内的守护佐竹家一直致力于保证国内的安定形势。
常陆在1560年上杉谦信入侵关东期间,佐竹、小田等各家均参阵对付小田原北条家,之后,佐竹家便以常陆统一和关东制霸为目标,开始与周围势力作战。有鬼义重和坂东太郎之称的佐竹义重在下野同北条家对抗,传说佐竹家拥有8600挺铁炮,压制了宇都宫,结城,白河,江户等家及东北诸势力,成为关东一霸。之后义重又联合东北的芦名和田山,1585年攻击伊达家,北上的大军由于伊达政宗的奋战而退回常陆。
日本的区域划分
日本的区域划分一、概述日本的区域划分分行政区划和地理区划两种。
日本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是随着明治政府于1871年实施的废藩置县政策而建立的。
日本地理区划描述了日本国内基于历史人文与自然地理等因素所划分成的地方或地区概念。
二、行政区划日本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制。
都、道、府、县是直属中央政府的一级行政区,各都、道、府、县拥有自治权。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
行政长官称为“知事”。
全国共有47个行政区域,即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青森县、岩手县、宫城县、秋田县、山形县、福岛县、茨城县、枥木县、群马县、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新泻县、富山县、石川县、福井县、山梨县、长野县、歧阜县、静冈县、爱知县、三重县、滋贺县、兵库县、奈良县、和歌山县、鸟取县、岛根县、冈山县、广岛县、山口县、德岛县、香川县、爱媛县、高知县、福冈县、佐贺县、长崎县、熊本县、大分县、宫崎县、鹿儿岛县、冲绳县。
在47个行政区划中,面积最大的是北海道,相当于东京都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府,相当于北海道的1/45。
此外,都、道、府、县又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役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
行政首长分别称为“市长”、“町长”、“村长”。
市是地方自治法规定的有一定条件组成的地方公共团体。
一般该市的条件是人口在5万以上、工商业和其他城市职能的从业人口占该地区人口的60%以上。
目前,日本的市町村总数共有3233个,其中市有670个、町有1993个(相当于中国的镇)、村有570个。
三、地理区划及主要城市根据地理位置、地方产业以及历史沿革等特点,人们通常将日本分为八大地方,即北海道地方、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和九州地方。
1.北海道地方北海道地方位于日本列岛的最北端,濒临日本海、太平洋、鄂霍次克海,南隔津轻海峡与东北地方相对。
大化改新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大化改新,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此年为大化元年。
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中臣镰足,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及祖辈是朝中世袭的祭祀官,属于朝廷重臣。
中臣镰足继承父亲的官职不久,即辞官退隐。
当时,日本有很多人从中国的唐朝学习归来,在日本各地讲学。
中臣镰足向这些人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多家学说,吸收新知识,产生了要改造日本社会的思想。
他对当时的权臣苏我入鹿父子等人擅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满。
要想改造日本社会,只有除掉苏我父子。
••发展背景日本是由几个大岛和若干小岛组成的国家。
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之一是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公元3世纪以后,日本本州地区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政权——大和国。
大和国原来局限于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地区。
在不断的扩张中,大和国逐渐占领邻近地区,领土越来越大。
5世纪时,这个国家已经统一了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区,今天的日本国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和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
6世纪之前,比较强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
后来新兴的苏我氏强大起来,打败了物部氏,夺得了中央的控制权,扶植有利于自己的天皇。
苏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贵族也在疯狂地兼并土地,残酷地剥削部民,许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不断集中,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在这种情况下,奴隶、部民和平民纷纷起来造反,抗税逃亡。
公元6世纪,整个社会已处于混乱状态。
统治阶级不得不考虑如何找出更好的统治方法,以取代过时的部民制。
日本史名词解释
日本史名词解释岩宿文化日本的旧石器时代文化。
最初由相泽忠洋1949年在群马县岩宿的土层中发现打制石器,其后考古学家又发现了敲打形、刮削形、尖状形、刀斧形等打制石器,故名岩宿文化。
绳纹文化日本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12000年前~公元前3世纪。
其最大特征是制造粗糙的陶器以及使用以弓箭为主的磨制石器,并出现了最原始的农业。
在这一时代的遗址中,曾发现许多手制黑色陶器,其外部大多留有绳纹的痕迹,即“绳纹陶器”。
绳文时代人们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捕鱼和采集。
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绳纹人逐渐转向定居生活,住宅为竖穴式房屋,并具有了相当发达的社会组织和物质交流。
崇拜自然的原始宗教出现,即相信万物有灵。
弥生时代公元前3世纪左右~公元2世纪,出现了形制一致、纹样简单、外形美观的新型陶器——“弥生式陶器”。
水稻农耕发展:从中国大陆传入北九州后迅速普及,使日本人转向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由竖穴建筑转为高架房屋。
金属工具的应用:铁制器械传入,冶炼技术发展,主要是青铜器与铁器的制作。
阶级和地域国家:劳动剩余出现的同时形成了社会分化和阶级,战争推动了部落联盟基础上的地域国家的形成。
与中国大陆交流频繁。
邪马台国公元3世纪,30多个小国组成以邪马台国为中心的联合王国,最高统治者为女王,其下有大率、大倭、大夫等高级官员。
大率是中央派到地方各小属国的检察官,大倭负责管理集市,大夫主持外交事务。
有军队和不成文的法律和刑罚,是带有母系氏族、政教合一等原始社会残余的早期国家。
经济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同农业分离,贸易发展。
定居生活,出现了村落或集市,人口增加。
普遍使用铁器农具,冶炼技术发展。
等级森严,基本居民分为“大人”(贵族)和“下户”(平民),以及“奴婢”和“生口”(奴隶)。
与中国大陆政权交往频繁,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末~7世纪初,规模较大的坟墓,最具代表性的是象征权威的巨大前方后圆坟墓。
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
古代日本 课件2021--2022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 1.【2021·江苏无锡中考18】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下列对各国改革评价正确的
是( A )
A. 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B. 中国戊戌变法——实现了富国强兵 C. 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废除了农奴制 D. 苏俄新经济政策——标志苏联模式的形成 2.【2021·湖南岳阳中考12】6-9世纪,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
3世纪中期
大和国兴起
5世纪初 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
(2)社会阶层 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统治者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王室和贵族
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部民
① 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 “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
②来自中国、朝鲜的移民也依其特长分别编入织棉部、锻冶 部等。
经济
①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 公民
②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 用,不能买卖
③统一赋税
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改新之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国”。
大化改新最大的特点——仿效中国的隋唐制度 大化改新的性质——属于封建性质的改革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
3.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 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知识点三 武士和武士集团】 1.武士的诞生: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强壮男
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 和 主从制 相结合的 军事集团 ,成员 称为“武士”。
2.幕府统治: (1)建立:12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 “征夷大将军” 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日本由此进入长达700年的 幕府统治 时期。 (2)特点:幕府与 天皇朝廷 并存。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 武士阶层 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分国制及郡名分国制起奈良时代,根据曰本天武天皇所创的“近畿七道”作行政分区而划分,共有六十六国。
战国六十六国:关东八分国房总三国——下总、上总、安房上野、下野、常陆、武藏、相模奥州六分国陆前、陆中、羽前、羽后、岩代、磐城东海七分国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美浓、伊势(志摩)申信越三分国甲斐、信浓、越后北陆六分国越前、越中、加贸、能登、若狭、飞弹近畿十分国近江、山城、大和、伊贺、河内、和泉、摄津、纪伊、丹波、丹后中国山阴五分国石见、出云、伯耆、因幡、但马山阳八分国周防、长门、安艺、备后、备中、备前、播磨、美作九州肥前、肥后、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萨摩、曰向、大隅四国伊予、土佐、赞岐、阿波三岛种子岛、隐岐岛、对马岛近畿以东为东国近畿以西为西国(2)近畿。
近畿地区9国,田产总计300万石。
分别是丹波国、丹后国、山城国、南近江国、北近江国、伊贺国、纪伊国、和泉国、慑津国。
(3)九州。
九州有9国,田产总计290万石。
分别是:大偶国、萨摩国、曰向国、丰后国、丰前国、筑前国、筑后国、肥前国、肥后国。
(4)四国。
四国地区有4个国,田产总计120万石。
分别是:伊予国、土佐国、阿波·淡路国、赞歧国。
(5)东海280万石。
美浓国、尾张国、伊势国、三河国、远江国、骏河国。
(6)北陆180万石。
越前国、加贺国、能登国、越中国、越后国。
(7)山阳道+山阴道(偶不喜欢用中国这名称)280万石播磨、备前、备中、备后、安芸、周防、长门、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8)甲信120万石。
北信浓国、飞弹国、南信浓国、甲斐国。
(9)关东300万石。
上野国、武藏国、伊豆国、上总国、下总国、常陆国、下野国。
(10)东北地区250万石。
岩代国、陆前国、羽前国、陆奥国、羽后国。
所谓的“关东八国”,实际上并不在五畿七道的划分之内。
室町时代,幕府将军为了强化在关东地区的管辖,在镰仓设立了关东将军一职,管辖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下野、上野、常陆、伊豆和甲斐十国,这才有了比较模糊的“关东地区”的定义,而到了江户时代,拿掉了伊豆和甲斐,剩下的关东平原上八国才被统称为“关八州”。
如果硬要把关东八国套在五畿七道里的话,应该是下野和上野两国属东山道,其余则属东海道。
其次,东北地区的奥州,其实是专门指陆奥国的,也就是今天的青森、岩手、宫城、福岛四个县,所谓的“羽前、羽后”实际上已经是出羽国了,也就是所谓的羽州,即今天的秋田、山形两个县,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所谓“奥州六分国”是错误的说法,最起码也应该叫“奥羽六分国”才算恰当。
而且实际上,在古代日本的行政区划上,地广人稀的东北地区只分陆奥和出羽两国而已,而且他们都是属于东山道的。
所谓的“甲信越地区”自然也属于是通称了,实际上,甲斐属于东海道,信浓属于东山道,而越后则属于北陆道。
此外,飞驒国(注意,绝对不是飞弹国哦!“驒”发的是tuo也就是“驼”的音)从来没属于过北陆,那里可是如假包换的东山道。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废藩置县,同为东山道的飞驒与美浓两国合并为岐阜县,试想,如果飞驒位于北陆道的话,那为什么不跟越中或者加贺合并?对于近畿地区,楼主一会十国,一会九国,含混不清,最后干脆把近江一分为二,搞出了“南近江国”和“北近江国”这种称谓,估摸着应该是刚玩完信长之野望13吧?实际上,近江只有5国,即山城、摄津、和泉、河内和大和。
其他地方咱先放一边吧,直接跳到九州岛去。
乍一看楼主这次没有错误,九州岛上确实是9个国,但实际上,楼主还是错了。
所谓九州,实际上是11国,还包括北边的壹岐、对马两个岛屿。
至于名为九州,因为最初的九州,是不包括萨摩和大隅两国的,这两国最初是隼人的地盘,奈良时代之后才陆续并入日本并设置的,但“九州”这个名字却一直保持沿用了下来。
不过,楼主其实还是值得表扬的,最起码山阳八国没有任何错误!这样一来,楼主的这个表就全乱套了,出云来重新统计一下吧:近畿5国:山城、摄津、和泉、河内和大和。
(这5国尽管很小,却是住着天皇的地方,所以很重要,合称“畿内”,与此相对应的,其余7道所有地方统称为“畿外”。
东山道8国:陆奥、出羽、下野、上野、信浓、飞驒、美浓、近江。
东海道15国:常陆、下总、上总、安房、武藏、相模、甲斐、伊豆、骏河、远江、三河、尾张、伊势、志摩、伊贺。
北陆道7国:越后、越中、能登、加贺、越前、若狭、佐渡。
(楼主把佐渡国彻底忽略不计了,拿豆包不当干粮)南海道6国:纪伊、淡路、赞奇、阿波、土佐、伊予。
(楼主这次倒没有无视小岛淡路,而是组合了个“阿波·淡路国”糊弄了过去)山阴8国:丹波、丹后、但马、因幡、伯耆、出云、石见、隐岐。
(似乎这里“道”字打不出来啊……可也难怪,但真佩服楼主不知道他咋弄上去的)山阳道8国:播磨、美作、备前、备中、备后、安艺、周防、长门。
西海道11国:对马、壹岐、丰前、丰后、筑前、筑后、肥前、肥后、日向、大隅、萨摩。
总共68国。
除了这些之外,当然还有一个北海道,不过这个地名出现的就很晚了。
自古日本人一直视那里为化外之地,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给起,而是被和当地的原住民一并混称为“虾夷”,顶多后面再加个“地”字客气一下,称“虾夷地”。
后来到了明治二年,政府军平定了“虾夷共和国”(有谁不清楚这段历史的,请回头去看看《新选组!!土方岁三最期的一日》恶补一下)以后,开始在那里改置行政区了。
至于说如何定名,也曾几经酝酿,一开始是叫“北加伊道”(“加伊”是虾夷的谐音),也许是觉得不太好听吧,商量了半天没有被正式通过,最后定名为“北海道”——既然东海道南海道西海道全有了,就差北边没有“海道”,那就它吧!不过比较戏剧性的是,没几年新政府废藩置县,原来的五畿七道名字全取消了,所谓的东海道、西海道、南海道等,全都成了历史地名,反倒是新出现的这个“北海道”,因为建制时间太短,政区规划还处于试验阶段而未被触动,居然最后留存和固定了下来,一直留到今天。
各国的郡一般来说每个郡的人口是差不多的,领地面积也差不多,平原领地与山区领地面积相差会比较大,因为山林是无法耕种的,也就无法养活太多人口,而海边的领地,人口与平原领地相同的情况下石却很低,是因为盐碱地粮食产量不高,但渔业却能养活很多人口。
而渔业是不算在石里的。
山城国二十一万六千石(8郡)乙訓郡葛野郡愛宕郡紀伊郡宇治郡久世郡綴喜郡相樂郡大和国四十四万四千石(16郡)添上郡添下郡平群郡廣瀬郡葛上郡葛下郡忍海郡宇智郡吉野郡宇陀郡城上郡城下郡高市郡十市郡山邊郡飽海郡河内国二十万八千石(15郡)錦部郡石川郡古市郡安宿郡大縣郡高安郡河内郡讃良郡茨田郡交野郡若江郡澀川郡志紀郡丹比郡八上郡和泉国十三万三千石(4郡)大鳥郡和泉郡日根郡泉南郡摂津国二十九万九千石(13郡)住吉郡百濟郡東生郡西生郡島上郡島下郡豐島郡河邊郡武庫郡莵原郡八部郡有馬郡能勢郡伊贺国九万五千石(4郡)阿拜郡山田郡伊賀郡名張郡伊势国五十七万二千石(13郡)桑名郡員辨郡朝明郡三重郡河曲郡鈴鹿郡庵藝郡安濃郡一志郡飯高郡多氣郡飯野郡度會郡志摩国一万七千石(3郡)答志郡佐藝郡英虞郡尾张国五十二万石(8郡)海部郡中島郡葉栗郡丹羽郡春部郡山田郡愛知郡智多郡三河国三十五万石(8郡)碧海郡賀茂郡額田郡幡豆郡寶飫郡設樂郡八名郡渥美郡远江国二十八万石(13郡)濱名郡敷智郡引佐郡麁玉郡長田郡磐田郡豐田郡山香郡山名郡周智郡佐野郡城飼郡蓁原郡骏河国十七万二千石(7郡)志太郡益頭郡有度郡安倍郡廬原郡富士郡駿河郡伊豆国七万二千石(3郡)田方郡那賀郡賀茂郡甲斐国二十四万二千石(4郡)山梨郡八代郡巨摩郡都留郡相模国十九万四千石(8郡)足上郡足下郡餘綾郡大住郡愛甲郡高座郡鎌倉郡三浦郡武蔵国八十四万石(23郡)久良郡都筑郡多磨郡橘樹郡荏原郡豐島郡足立郡新座郡入間郡高麗郡比企郡横見郡埼玉郡大里郡男衾郡幡羅郡榛澤郡那珂郡兒玉郡賀美郡秩父郡葛飾郡新羅郡安房国九万一千石(4郡)平群郡安房郡朝夷郡長狹郡上総国三十七石八千石(11郡)市原郡海上郡畔蒜郡望陀郡周准郡天羽郡夷灊郡長柄郡山邊郡武射郡埴生郡下総国二十九万六千石(10郡)葛飾郡千葉郡印幡郡匝瑳郡海上郡香取郡相馬郡猨島郡結城郡岡田郡常陆国七十五万六千石(11郡)新治郡眞壁郡筑波郡河内郡信太郞茨城郡行方郡鹿島郡那珂郡久慈郡多珂郡近江国八十三万二千石(12郡)志賀郡栗太郡甲賀郡野洲郡蒲生郡神崎郡愛智郡犬上郡坂田郡淺井郡伊香郡高島郡美浓国五十八万一千石(21郡)多藝郡石津郡不破郡安八郡池田郡大野郡本巣郡席田郡方縣郡厚見郡各務郡山縣郡武藝郡郡上郡賀茂郡可兒郡土岐郡惠奈郡中島郡海西郡羽栗郡飛騨國八万三千石(3郡)大野郡益田郡荒城郡信浓国五十四万七千石(10郡)伊那郡諏訪郡筑摩郡安曇郡更級郡水内郡高井郡埴科郡小縣郡佐久郡上野国四十六万八千石(14郡)碓氷郡片岡郡甘樂郡多胡郡緑野郡那波郡群馬郡吾妻郡利根郡勢多郡佐位郡新田郡山田郡邑樂郡下野国四十六万四千石(8郡)足利郡梁田郡安蘇郡都賀郡寒河郡河内郡芳賀郡鹽屋郡那須郡陆奥国八十二万二千石(56郡)白河郡高野郡菊多郡磐前郡磐城郡楢葉郡標葉郡行方郡宇多郡曰理郡伊具郡田村郡會津郡耶麻郡磐瀬郡安積郡安達郡信夫郡伊達郡刈田郡名取郡宮城郡黒川郡賀美郡富田郡玉造郡丹取郡葛岡郡上治郡栗原郡讃馬郡新田郡長岡郡田夷郡遠田郡小田郡登米郡志太郡桃生郡本吉郡牡鹿郡氣仙郡多賀郡/階上郡岩井郡平泉郡膽澤郡江刺郡和我郡/薭縫郡斯波郡香阿郡岩手郡鹿角郡九戸郡糟部郡肥内郡津輕郡磐城国岩崎郡、石城郡出羽国八十七万石(12郡)最上郡村山郡置賜郡雄勝郡平鹿郡山本郡飽海郡河邊郡出羽郡秋田郡渟代郡由利郡若狭国九万八千石(3郡)遠敷郡大飯郡三方郡越前国六十八万六千石(9郡)敦賀郡丹生郡南條郡今立郡足羽郡大野郡坂井郡吉田郡加賀郡加贺国四十四万五千石(4郡)江沼郡能美郡加賀郡石川郡能登国二十一万石(4郡)羽咋郡能登郡/鹿島郡鳳至郡珠洲郡越中国五十三万六千石(4郡)礪波郡射水郡婦負郡新川郡越后国四十万六千石(8郡)頸城郡古志郡魚沼郡蒲原郡沼垂郡磐船郡刈羽郡三島郡佐渡国二万石(1郡)加茂郡丹波国二十八万五千石(6郡)桑田郡船井郡多紀郡氷上郡天田郡何鹿郡丹后国十二万三千石(5郡)加佐郡與謝郡丹波郡中郡竹野郡但马国十二万三千石(5郡)朝來郡城崎郡美含郡二方郡七美郡因幡国十三万一千石(8郡)巨濃郡法美郡八上郡八東郡智頭郡邑美郡高草郡氣多郡伯耆国十三万一千石(4郡)河村郡久米郡八橋郡汗入郡出云国二十二万三千石(10郡)意宇郡能義郡島根郡秋鹿郡楯縫郡出雲郡神門郡飯石郡仁多郡大原郡石见国十三万七千石(4郡)安濃郡邇摩郡邑知郡鹿足郡隐岐国四万一千石(2郡)知夫郡周吉郡/隱地郡播磨国五十二万一千石(12郡)明石郡賀古郡印南郡飾磨郡揖保郡赤穗郡佐用郡宍粟郡神崎郡多可郡賀茂郡美囊郡美作国二十二万七千石(6郡)英多郡吉野郡勝田郡苫田郡久米郡大庭郡备前国二十八万九千石(8郡)和氣郡磐梨郡邑久郡赤坂郡上道郡御野郡津高郡兒島郡备中国二十万七千石(10郡)都宇郡窪屋郡賀陽郡上方郡下道郡河上郡淺口郡小田郡後月郡哲多郡/英賀郡备后国二十三万八千石(14郡)安那郡深津郡神石郡奴可郡沼隈郡品治郡葦田郡甲奴郡三上郡惠蘇郡御調郡世羅郡三谿郡三次郡安藝國二十五万九千石(9郡)沼田郡賀茂郡西條郡安藝郡佐伯郡山縣郡高宮郡高田郡豐田郡周防国十六万四千石(6郡)大島郡玖珂郡/熊毛郡都濃郡佐波郡吉敷郡周防郡长门国十三万四千石(6郡)厚狹郡豐浦郡美禰郡大津郡阿武郡見島郡纪伊国三十九万五千石(7郡)伊都郡那賀郡名草郡海部郡阿提郡/在田郡日高郡牟婁郡淡路国六万三千石(2郡)津名郡三原郡阿波国十八万六千石(9郡)板野郡阿波郡美馬郡三好郡麻殖郡名方郡勝浦郡那賀郡海部郡讃岐国十七万一千石(11郡)大内郡寒川郡三木郡山田郡香川郡阿野郡鵜足郡那珂郡多度郡三野郡豐田郡伊予国三十八万一千石(13郡)宇摩郡神野郡周敷郡桑村郡越智郡野間郡風早郡和氣郡温泉郡久米郡浮穴郡伊豫郡喜多郡/宇和郡土佐国二十万二千石(7郡)安藝郡香美郡長岡郡土佐郡吾川郡高岡郡幡多郡筑前国五十二万二千石(15郡)怡土郡志摩郡早良郡那珂郡席田郡糟屋郡宗像郡遠賀郡鞍手郡嘉麻郡穗浪郡夜須郡下座郡上座郡御笠郡筑后国二十六万二千石(10郡)御原郡生葉郡竹野郡山本郡御井郡三瀦郡上妻郡下妻郡山門郡三毛郡丰前国三十二万一千石(8郡)田河郡企救郡京都郡仲津郡築城郡上毛郡下毛郡宇佐郡丰后国二十七万四千石(8郡)日田郡球珠郡直入郡大野郡海部郡大分郡速見郡國埼郡/國東郡肥前国五十六万一千石(11郡)基肄郡養父郡三根郡神埼郡佐嘉郡小城郡松浦郡杵島郡藤津郡彼杵郡高來郡肥后国五十七万四千石(14郡)玉名郡山鹿郡菊池郡阿蘇郡合志郡山本郡飽田郡託麻郡益城郡宇土郡八代郡天草郡葦北郡球麻郡日向国十二万石(5郡)臼杵郡兒湯郡那珂郡宮崎郡諸縣郡大隅国十七万石(8郡)菱刈郡桑原郡囎唹郡大隅郡姶羅郡肝屬郡能滿郡帖佐郡萨摩国二十一万五千石(13郡)出水郡高城郡薩摩郡甑島郡日置郡伊佐郡阿多郡河邊郡穎娃郡揖宿郡給黎郡谿山郡麑島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