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与能源
河北中考化学考试范围

河北中考化学考试范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河北省中考化学考试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化学与生活、化学能量和能量转化、化学与能源、化学工业、化学与环境等。
一、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核的构成、原子序数和质量数的概念等。
2. 原子和元素:包括元素的基本性质、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名称等。
3. 分子和化学键:包括分子的构成、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的种类等。
4. 元素的周期律:包括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周期性规律性质等。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关系等。
2. 化学平衡:包括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定律、平衡常数、化学平衡条件等。
3. 酸碱中和反应:包括酸碱的性质、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盐的制备等。
4. 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等。
三、化学与生活1. 常见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包括水、盐、碳酸及碳酸盐、金属及金属的化合物等。
2. 生活中的化学反应:包括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射性衰变等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现象。
四、化学能量和能量转化1. 化学能量和热力学:包括焓变、能量转化、燃烧等相关知识。
2. 改变物质状态和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包括凝固、融化、升华、沸腾等物质状态改变的热力学过程。
五、化学与能源1. 能源的来源: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能源的种类及特点。
2. 能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传统能源开采、新能源开发、能源利用效率等。
六、化学工业1. 化学工业过程:包括硫酸制备、氯碱工业、合成氨、化肥制备等化学工业常见制备过程。
2. 化学工业污染和治理:包括化工废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等有关化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七、化学与环境1. 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和性质: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2. 环境污染治理:包括环境监测、废水处理、废气净化等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技术。
中考化学热点

中考化学热点
中考化学热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污染与保护:中考化学通常涉及有机物的燃烧与有害物质的排放,以及相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如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水处理等。
2. 能源与资源:中考化学会涉及能源的转化与利用,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此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重要的考点,如矿石的提取与冶炼、回收利用等。
3.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考化学会涉及食物的成分和营养,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食品加工与储存知识。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考化学会涉及一些常见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以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等。
5. 生活化学与实际应用:中考化学通常会涉及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如常用的化学试剂与器材的介绍、家庭化学实验的安全规范等。
以上仅为常见的中考化学热点,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年份的考试要求有所变化。
准备中考化学时,建议学生综合掌握基本概念,并进行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操作以加深理解。
2021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精简版)——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

专题10 燃料及其利用1.(2021·天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答案】A【详解】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看,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
故选A。
2.(2021·湖北荆州)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答案】B【详解】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隔绝氧气,破坏燃烧的条件灭火,正确;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容易引发爆炸,错误;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防止气体不纯引起爆炸,正确;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防止引起火灾,正确。
故选B。
3.(2021·湖南株洲)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答案】B【详解】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才会发生爆炸,不是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不符合题意;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此时氧气不足,碳不完全燃烧,这时应调大进风口,不符合题意;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二者均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第十七单元:化学与能源、资源的利用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4.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C ) 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现象①② 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 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 .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现象①③
7.在点燃蜡烛时, 7.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 在点燃蜡烛时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 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它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 实验方案: 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 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作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食盐质量 燃烧时间(分钟 燃烧时间 分钟) 分钟 燃烧稳定性 O 10 正常 O.1 . 15 正常 0.5 . 18 正常 O.7 . 23 正常 0.9 . 25 易灭 1.O . 27 极易灭
隔绝空气加强热
煤焦油 焦炉煤气 煤的干馏(化学变化 煤的干馏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燃料和燃烧含答案解析

A.点燃天然气:CH4+2O2 2H2O+CO2↑
B.铁粉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硫在空气中燃烧:S+O2 SO2
D.高炉炼铁:Fe2O3+CO 2Fe+CO2
5.(2022牡丹江)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7.(2022牡丹江)暑期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工厂,在实践中认识化学、体验化学、感悟化学。
(1)去工厂的途中,同学们看见路边鱼塘中用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同学们发现农用车排出大量的尾气,经讨论应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常见的净化原理是: ______。
(2)在工厂里,同学们看到车间里备有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干粉灭火器喷出的固体粉末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此过程中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A.绿色出行,积极践行“低碳生活”
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C.植树造林,努力营造“绿水青山”
D.大量开采利用化石燃料,缓解“能源危机”
8.(2022温州)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
A. 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一、选择题
1.(2022湖州)将一根火柴折断,分成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放在铜片上,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铜片,发现火柴头先燃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灯加热要使用外焰
B. 利用了铜片良好的导热性
C. 说明了火柴头和火柴梗有不同的着火点
D. 说明了燃烧需要助燃剂
2.(2022自贡)202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4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202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 - 燃料、能源与环境

例1
1
2
3
题型解法
理解煤、石油、天然气这三种化石燃料的组成及用途,熟悉常 见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是解决此 类问题的关键。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可燃冰、核能。可 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乙醇(酒精)、沼气、 氢能等。
例1
1
2
3
题型演练
1.(2022·湖北恩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下列 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例1
1
2
3
2.(2022·广东广州)如图为我国 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 D )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例1
1
2
3
3.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煤的综合利用措施只有煤的气化和液化 B.为了减缓温室效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D.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模块四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6讲 燃料、能源与环境
1 数据链接 真题试做
(2013~2022)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
命题点 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命题点 3 保护环境
返回命题点导航
命题点 1 能源及其分类(10年8考)
1.(2022·河北27题,1分)一家火锅店用某种材质 的纸折成火锅,加上水,放在点燃的天然气炉上涮 菜,如图所示。天然气属于 不可再生 (选填“可 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18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

专题18 化学材料与化学能源考点归纳一、化学材料(一) 金属材料:1.:例如:金(黄色)、铜(红色)、铁、镁(银白色)。
2.合金:(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如:(铜锡)、黄铜(铜锌)生铁(铁碳)。
(2)、优点:大,强,熔点低等。
(二)硅酸盐材料(即:无机非金属):1.、水泥、陶瓷等。
2.制造玻璃; ①原料:石英砂、和石灰石。
②原理:CaCO3 +SiO2 高温CaSiO3 + CO2 ↑;Na2CO3+SiO2 高温Na2SiO3 + CO2↑(三)有机合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就其来源可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蚕丝和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塑料、、合成橡胶三大类);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故又称为聚合物。
平均都很大。
3.“白色污染”:一般是指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废弃塑料长期堆积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
4.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①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④回收各种。
(四)复合材料:1、例如:、轮胎、钢筋混凝土等。
2、优点:强度高、密度低、加工成型方便。
二、燃料与能源1.三大化石燃料:煤、、(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它们会引起)、CO、烟尘等;CO2不属于污染物,但含量过高会引起;(2)石油:“”(主要含碳、);(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式:(最简单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现象: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化学性质:可燃性:化学方程式:,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①节约;②减少;③促进农业发展;④乙醇可以。
专题10 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4)行:冬奥会上的会务用车均使用氢能源汽车,基本实现了碳的零排放。相比于化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一点)。
无污染(合理即可)
例题精讲
例21.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1年9月15日在陕西西安盛大开幕。
(2)以“秦岭四宝”为创意原型的全运会吉祥物灵动可爱、充满活力。吉祥物的制作原料之一是聚酯纤维,聚酯纤维属于______(填“合成”或“天然”)纤维。
B
例题精讲
例18.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
A.垃圾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供有力支撑
B
例题精讲
例19.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油脂
塑料
糖类
一、考点梳理
3.人体中的重要元素
钙: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中,婴幼儿缺钙会引发⑪ ,青少年缺钙会影响身高,成年人缺钙会患⑫ ,老年人缺钙易导致骨折。主要食物来源: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铁: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为人体组织器官运输氧气,缺乏会引起⑬ 。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瘦肉、蛋、鱼等锌:缺乏会导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主要食物来源:瘦肉、肝脏、奶类等碘:缺乏或摄入过多都会引起⑭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主要食物来源:海产品、加碘食盐等氟:缺乏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主要食物来源:茶叶、海产品等硒:缺乏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主要食物来源:富硒大米、富硒茶叶等
例题精讲
(1)根据上文推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填字母)。A.开采可燃冰不会产生环境问题B.二氧化碳水合物的密度比水小C.可燃冰比二氧化碳水合物稳定D.可燃冰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燃料
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填空、简答题(2012年湖南衡阳,24题,4分)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
⑴t1℃时,B的溶解度为g。
⑵t2℃时,A、B、C三种物质溶剂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⑶要使B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结晶的方法。
⑷将t2℃时A、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C(填“>”、“=”或“<”)。
【答案】⑴20 ⑵A>B>C ⑶蒸发溶剂⑷>【解析】溶解度曲线能告诉我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还能告诉我们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抓住这几点解答。
(2012年湖北襄阳,48题,2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用“甲”或“乙”填空:(1)20℃时,物质的溶解度为40g;(2)30℃时,把甲、乙两种物质各100g分别配置成饱和溶液,需要溶剂的质量较多的是【答案】(1)甲(2)乙【解析】溶解度曲线能告诉我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还能告诉我们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抓住这几点解答。
(2012年江苏淮安,14题3分)题14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t2℃时,将C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一种);(3)小明同学欲在t1℃时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A溶液,你认为他能否成功? ▲。
【答案】(1)B;(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剂;(3)不能成功【解析】溶解度曲线能告诉我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还能告诉我们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抓住这几点解答。
(2012•湖北黄石49题,8分)49.(1)(3分)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磷原子;②5个锌离子;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2分)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①铝与硝酸铜溶液反应;②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3)(3分)右图是KCl和KNO3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①40℃时,KCl的溶解度为;②40℃时,取各38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同时降温到10℃,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大;③要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中考化学分类汇编?
答:中考化学分类汇编通常是将中考化学知识点按照一定的主题或类别进行整理和归纳,以便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中考化学分类汇编的示例:
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 原子、分子和离子
-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
- 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常见仪器的使用
-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
-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 空气、氧气和水
- 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 酸、碱和盐的性质和反应
5.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烃、醇、酚、醛、酮等
- 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6.化学与社会发展
- 化学与能源、环境和健康的关系
- 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化学中的应用
- 化学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可能会根据具体的教材和考试要求有所不同。
2024年中考化学(鲁教版)专题复习:化学与社会发展

D. 厨房废水滤去固体后可直接排向河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 (2023·郑州中原二模)同学们春季外出郊游时,发现麦田里的麦苗叶
子发黄,植株矮小,你认为应该向麦田中施用的一种复合肥是( D )
A. NH4Cl
B. K2CO3
C. Ca3(PO4)2
D. (NH4)2HPO4
(1) 永兴坊中的“摔碗酒”很受欢迎,盛酒的碗,其主要材质是陶
瓷,陶瓷属于
无机非金属
(有机合成/无机非金属)材料。
(2) 下列关于“三秦套餐”——凉皮、肉夹馍、冰峰汽水的说法,正
确的是
ABD (填字母)。
A. 凉皮中的黄瓜富含维生素
B. 肉夹馍能够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
C. 冰峰汽水中不能提供任何营养素
的充、放电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钙离子的符号为Ca+2
B. 锂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 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
D. 为钙离子电池充电,实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考点二 化学与材料
3.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D. 锌
B (填字母)。
A. 高层建筑物起火时,不能跳楼逃生
B.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燃料及其利用(word版 有答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2022年中考真题汇编一.选择题(共26小题)1.(2022•巴中)为了防止天然气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安装位置最合理的是()A.a处B.b处C.c处D.以上各处都可以2.(2022•常州)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3.(2022•鞍山)下面是关于灭火和火灾自救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C.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4.(2022•菏泽)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B.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D.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5.(2022•黔西南州)某中学有两名学生回到住所,闻到屋内充斥着燃气味道,他们赶紧关闭阀门后立即点燃炉灶检测,燃气罐瞬间燃爆,两人都被严重烧伤。
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首先应立即()A.拨打电话向消防救援站报警B.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C.打开门窗通风D.拨打电话请燃气部门人员上门维修6.(2022•青岛)小明在做化学实验时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A.移走可燃物B.隔绝氧气C.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D.以上原理都有7.(2022•青岛)2022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加油站接打电话B.楼房起火时乘坐电梯逃生C.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家用消毒酒精远离火源存放8.(2022•遵义)某市一家五口为避免蚊虫叮咬,在家一次性点了20盘蚊香,导致全家中毒。
出现身体不适、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为避免蚊香中毒及预防火灾,正确的做法是()①点燃蚊香后,将蚊香放在通风处②将点燃的蚊香远离易燃物品③为达到更好驱蚊效果紧闭门窗④点燃的蚊香不宜靠近头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2022•丹东)为增强安全意识,我们应学会识别某些场所的图标,下列为“禁止带火种”的是()A.B.C.D.10.(2022•日照)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A.乒乓球碎片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C.铜片导热和滤纸碎片燃烧都是物理变化D.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11.(2022•东营)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电动车应利用充电桩充电,以免引发火灾B.不因好奇点燃杨絮柳絮,以免发生危险C.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立即乘电梯逃生D.避免将燃着的烟头等物品扔进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炸12.(2022•益阳)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中考化学选择考试题《化学与能源》带解析.doc

中考化学选择考试题《化学与能源》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46题)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B. 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储水量的不足1%C.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煤焦油等D. 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答案】【答案】B【解析】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B.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全球总储水量的不足1%;C. 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柴油等,煤焦油是煤加工的产物;D. 人们已经利用和开发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选B难度:容易知识点:空气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A.植物的呼吸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答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C.发展利用氢燃料。
考点∶考查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3.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禁止使用评卷人得分C.改进燃煤炉灶,促进燃料充分燃烧D.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合理使用,但不能禁止;改进燃煤炉灶,促进燃料充分燃烧;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与环境(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化学与环境(一)1.(18某某)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答案】B【解析】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施用大量农药,可以产生环境污染;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防治水体污染;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故选B。
2.(18某某)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答案】B【解析】A、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污染大气,错误;B、废弃的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回收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C、任意排放污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错误;D、废弃的电池中常含有镉、汞等重金属,如果随便丢弃,对水源会产生极大的污染,错误。
故选B。
3.(18某某)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为保护环境,把废旧电池深埋处理B.为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为节约水资源,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D.为节约资源,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然料【答案】D【解析】将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适量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环境;不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对农作物造成伤害;大力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然料,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故选D。
4.(18某某)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积极参加植树活动B.淘米水用用来浇花C.随意丢弃废旧电池D.减少使用塑料袋【答案】C【解析】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可以保护环境;淘米水用用来浇花,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减少使用塑料袋,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故选C。
5.(18黔东南)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初中化学中考专题19-化学与能源-备战中考化学

专题19 化学与能源一、选择题1. 生活中下列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不锈钢汤勺B. 塑料果盘C. 纯棉围巾D. 玻璃杯【答案】B【解析】【详解】A、不锈钢汤勺是用不锈钢制成的,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B、塑料果盘是用塑料制成的,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C、纯棉围巾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D、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0·河北)2. 下列物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 塑料水杯B. 纯棉衬衫C. 羊毛围巾D. 不锈钢盆【答案】A【解析】【详解】A、塑料水杯由塑料制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B、纯棉衬衫由棉花制成,棉花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C、羊毛围巾由羊毛制成,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盆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有机材料的是()A. 尼龙书包B. 纯羊毛手套C. 塑料直尺D. 塑胶跑道【答案】B【详解】A、尼龙书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纯羊毛手套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有机材料,故选项正确;C、塑料直尺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D、塑胶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其中含有聚氨酯预聚体、废轮胎橡胶等多种合成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
4. “电视之星18”是第21届俄罗斯足球世界杯的比赛用球。
它首次由从甘蔗中提取的橡胶制成,节约了资源。
下列不属于橡胶性质的是A. 高弹性B. 耐磨损C. 绝缘性好D. 易溶于水【答案】D【解析】【详解】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绝缘性、耐磨损、不透水和空气、难溶于水等性质。
故选D。
5. 下列饮料的包装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 塑料瓶B. 纸盒C. 玻璃瓶D. 易拉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塑料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B.纸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错误;C.玻璃瓶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属于金属材料,故D错误;故选:C。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含答案)

2015年化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目(共14小题)1.(2015•广州)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2015•郴州)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3.(2015•吉林)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4.(2015•连云港)最清洁的燃料是()5.(2015•潍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6.(2015•黑龙江)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二.解答题1.(2015•金华)火电厂发电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未经脱硫的煤燃烧后,产生的气体会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进人水体,也会加剧水污染.(1)硫能在空气中燃烧,燃烧后生成的气体排出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写出硫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水是生命之源,“五水共治”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项重要举措,保护水环境,珍惜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填字母编号)A、节约用水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C、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D、工业污水净化处理后排放.解:(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O2SO2;(2)A、节约用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符合保护水资源的要求;C、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有利于保护水资源;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答案:(1)S+O2SO2(2)B2.(2015•河池)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请回答:(1)据报道,2015年我国从缅甸引入的天然气管道已铺设到河池市,天然气与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奶粉”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选填“单质”或“元素”或“原子”).(3)小林发现昨天洗好的铁锅底浸水处生锈了,生锈的原因是由于铁与空气中的和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炒菜时,锅内热油着火,小林立即盖上锅盖,火就熄灭了,其原理是.(4)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胃液的PH 7.(5)粽子是河池各民族喜爱的一种食品,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猪肉、苏打、蒜叶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原料是.(6)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字母).A.不锈钢水龙头 B.尼龙袜子 C.木制椅子 D.纯棉毛巾.3.(2015•汕尾)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在燃料使用核汽车制造技术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1)有些城市的部分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CNG),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氢化镁(化学式:MgH2)固体可作为请动力汽车的能源提供剂,提供能源时氢化镁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是.4.(2015•怀化)如表是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质量的数据表.据此分析,其中最;理由是.理想的燃料是5.(2015•河南)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是;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是:CH4,其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用水灭火时,主要是水蒸发能收大量的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来源广泛,放热量高,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答案:CH4+2O2CO2+2H2O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甲烷的性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6.(2015•淮安)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1)我国正在推广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2)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其中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3)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Fe2(SO4)3和H2O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该过程中可得到的化工产品是.(4)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需要“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符合该理念的有(填序号).①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②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③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④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7.(2015•营口)2015年6月,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中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该主题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塑料制品为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废弃塑料制品也对环境造成了“白色污染”.为减少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解:(1)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2)减少白色污染可以使用可降解塑料,故填:使用可降解塑料;(3)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源、生物质能、核能等,故填:太阳能;(4)A.目前的能源结构主要是华师燃料,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B.提倡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约能源,正确;8.(2015•潍坊)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1)充分燃烧1000g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 2和SO 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 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 2).(2)SO 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 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 ,石灰水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 2和碱反应与CO 2相似).(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 ,NO 转化为无毒的CO 2和N 2,2CO+2NO 2CO 2+N 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解:(1)两种燃料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是天然气;由图可知1000g煤产生10g二氧化硫,其中硫元素的质量为10g××100%=5g;(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其pH<5.6;根据题意,SO2、石灰水、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 +Ca(OH)2 ═CaSO3+H2O.(3)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则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1)5g(2)<;二氧化硫充分吸收;SO2 +Ca(OH)2 ═CaSO3+H2O(3)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化合价的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的概9.(2015•烟台)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写出两条).(4)救援过程中,打通“生命之孔”及时向被困人员输送含有下列成分的营养液,该营养液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A.水 B.葡萄糖 C.维生素 D.氯化钠.解:(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判断.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C、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静电或电火花都可能发生爆炸,通风可降温,使气体不易达到着火点,严禁烟火,也可防止可燃性气体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正确.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有利于防止瓦斯爆炸.(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或氮气能隔绝氧气等;(4)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主要从食糖、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中获得.被困人员不能进食,无法从食物中获得糖类,向被困人员输送营养液主要就是给其输送葡萄糖,目的就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答案:(1)CH4+2O2CO2+2H2O(2)CD(3)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气化使温度降低(4)B生命重于泰山,在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如火祝福语祝你考试成功!。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十五 燃烧与灭火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专题十五燃烧与灭火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命题点1燃烧与灭火1. (2019自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A. 隔绝空气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清除可燃物D.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2. (2019常州)将酒精灯的灯芯拨得松散一些,可使燃烧更旺的原因是()A. 减少酒精的挥发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 (2019成都)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 扇灭——隔绝氧气B. 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 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D. 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4. (2019兰州)2019年3月30日,四川凉山因山脊的一棵云南松被雷击起火而引发森林火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云南松为可燃物B. 雷击使温度达到云南松的着火点C. 开辟隔离带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D. 可以喷洒干粉(NaHCO3)进行灭火5. (2019南京)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隔绝氧气能达到灭火的目的B. 清除可燃物能达到灭火的目的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能达到灭火的目的D. 图书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6. (2019山西)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 ℃。
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可燃物种类太多℃氦气含量太高℃没有适宜的温度℃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
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7. (2019安徽)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B. 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C. 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8. (2019广州)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是—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B. 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C. “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D. 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进风口9. (2019淮安改编)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发生燃烧B. 将木柴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C. 电烤炉着火时,用水浇灭D. 将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其燃烧更充分10. (2019重庆B)打火机的使用过程为按下开关释放液态丁烷,电火花引燃丁烷气体。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燃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

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解析版):燃料、能源对环境的影响13.(2020•荆州)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C.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风能、水能、地热能属于二次能源【答案】B【解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属于一次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地热能,是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可以不断再生,属于一次能源与可再生资源。
1.(2020·遵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A.纸巾B.鞭炮C.汽油D.酒精【答案】A【解析】鞭炮、汽油、酒精为易燃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禁止携带。
12.(2020·昆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面粉厂严禁烟火B.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D.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保质期【答案】B【解析】面粉颗粒易被引燃而发生爆炸,要严禁烟火;活性炭有吸附性,能除异味,但无杀菌作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产品来延长保质期。
10.(2020·广州)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B. 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C. 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D. 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答案】A【解析】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是温室效应。
5.(2020·东营)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B. 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C. 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并送医院就医D. 厨房燃气管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答案】A【解析】家用汽车引擎失火时,立刻打开车前盖,会使火势加剧;冬季用煤炉取暖时,要保持良好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误食重金属盐后,应立即喝牛奶、蛋清解毒,并送医院就医;厨房燃气管漏气,为避免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燃料和能量

初中化学中考知识点燃料和能量燃料和能量是初中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燃料是能够燃烧释放能量的物质,而能量则是运动、变化或做功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燃料和能量相关的内容。
一、燃料的分类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是最常见的化石燃料。
它们是来自于古代植物和动物的遗体,经过数百万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形成的。
化石燃料具有能量密度高、容易存储和运输的特点。
2.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料主要由植物和动物的废弃物组成,如木材、秸秆、甘蔗渣、沼气等。
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友好。
3.核能燃料:核能燃料包括铀、钚等重元素。
核能燃料具有能量密度极高的特点,可用于发电,但同时也伴随着放射性污染的风险。
二、燃烧过程燃料通过与氧气反应进行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水和能量。
燃烧过程可以总结为燃料+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一种氧化反应,也称为还原-氧化反应。
三、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是单位质量燃料在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
热值越高,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所含能量越多。
常用的热量单位是焦耳(J)或卡路里(cal)。
燃料的热值可以通过实验测定或计算获得。
四、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光能、声能、电能等。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中总是守恒的,能量不能被消耗或创建,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五、燃料的利用和环境问题燃料的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燃料的利用也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因此,合理利用燃料、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是当前社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化学分类汇编化学与能源
18.(8分)(xx•南京)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其他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
(4)xx年南京青奥会火炬使用的燃料为A物质,纯净物A在B物质中充分燃烧,发生反应:A+5B3C+4D(部分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①在上述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为氧气(或O2).
②A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解:(1)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故答案为:石油;
(2)根据图示可知,天然气和煤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等质量的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比等质量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二者燃烧都会产生导致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气体;因为天然气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说明天然气中含有硫元素;
故答案为:AD;
(3)正在使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氢能、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
故答案为:风能;氢能(答案合理即可);
(4)由微观示意图可知,B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D是水,因为:A+5O23CO2+4H2O,根据反应过程可知,氧气具有氧化性,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改变可推出A物质的化学式为:C3H8.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
故答案为:①氧气(或O2);②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2.
24.(7分)(xx•南京)xx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D.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下层(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碳酸;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解:(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故填:石油.
(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PM2.5都属于空气污染物,而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填:D.
(3)①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下层;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B中有显酸性的物质的生成,显酸性的物质是碳酸,碳酸是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
故填:碳酸.
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物质﹣﹣碳酸钙,同时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填:CO2+Ca(OH)2═CaCO3↓+H2O.~T ~26340 66E4 曤Q = 30721 7801 码20620 508C 傌?37056 90C0 郀21791 551F 唟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