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零距离突破2011年上海历史基础知识同步训练(第一轮复习用)第二分册参考答案
2011届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前年2011届上海复旦附中高三二模考试历史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岽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2.右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3.中央电视台在《探索·发现》栏目中曾播出“徽商之儒商”节目。
节目中说“徽商”一个鲜明的特点是“群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我们由此可以推断徽商的“贾儒结合”实质是A.近代商业和传统文化的结合B.传统文化与近代经济的结合C.旧式商贾与封建权势的钱权结合D.传统商业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结合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儒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儒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5.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6.太平天国颁行的《幼学诗》以朝廷、君道、臣道、家道、父道、母道、子道、媳道……为题,规定了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
如《朝廷》诗云:“天朝严肃地,咫尺凛天威,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
”《天父诗》云:“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
2011年高考上海奉贤区历史二模试卷(附答案)
上海市奉贤区2011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2011.4.一、选择题(共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对鲁国大夫季氏说:“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在孔子看来,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其: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C.“王道”的主张 D.“克己复礼”的主张2.《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察举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 D.封国制3.“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体现三省分权制度 B.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分相权以加强皇权4. 西洋“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传入中国,士人赞叹“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这种情况最早当出现在:A.汉通丝绸之路之后 B.唐朝设市舶司之后C.马可波罗来华之后 D.明末西学东渐之后5.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出现上述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的结果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了广州对外贸易6.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
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
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A.事实正确,观点错误 B.事实正确,观点正确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 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7.“兴办实业,坚甲利兵”、“远法德国、近效日本、以定学制”,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的两步,它们分别体现了当时的:A.洋务思潮/维新思潮 B.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潮C.维新思潮/民主思潮 D.资本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8.“虽然他们的行为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文中“他们”指的是:A.维新派 B.革命党 C.义和团 D.日伪军9.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2011上海高考历史长宁区二模答案
2010学年第二学期质量调研历史试卷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1)罗马统治境内的所有享有公民权的人。
包括罗马人和非罗马人,但不包括奴隶。
(2分)(2)材料显示古罗马人崇尚自由、理性、安全和人权,提倡公平、正义、平等、秩序、权利等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
(2分)(3)当时影响:协调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维护了古罗马人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了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2分);长远影响:古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对欧洲启蒙运动产生影响,也成为近现代社会制定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基本规范和准则。
(2分)32、(1)因为夏朝以前的传说或历史是后世记载的,属第二手史料,不是直接证据。
(2分)(2)二里头文化遗存较丰富(遗迹、遗物和墓葬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了青铜时代。
(2分)(3)二里头文化遗存与文献记载的夏朝在地域和年代上并不完全一致;二里头文化遗址和遗物尽管丰富,但二里头文化遗址中没有找到能和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的属于夏朝的直接的考古资料和文字证据;二里头文化遗址只是一个个案,不能仅凭个案就得出定论;推论不等于是定论,如要定论,还需结合更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包括审慎的科学态度。
(4分,写出二点即可)33、(1)西汉时期南方耕作方式落后,商业不发达,人民不富裕。
(1分)(2)东晋至隋朝时期,南方粮食产量提高(1分);北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的粮仓,国家赋税仰仗南方。
(2分)(3)纵看:从西汉至北宋,我国户口数总体经历了由减少到增加的过程;南方户口数一直呈上升趋势,直至超过北方;北方户口数由减少到增加,但总体呈减少趋势。
(2分)横比:西汉时,北方户口数占绝对优势;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
(2分)历史学科试卷共3页第1页(4)历史因素:经济重心南移与国家分裂时期密切相关;经济重心南移与人口南迁同步产生;经济重心南移与政治中心相伴相随;经济重心南移与北方动荡彼此联系。
(2分)发展方向:从经济重心变化的方向而言,呈现从内陆到沿海,从西部到东部,从北方到南方的趋势。
2011学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和参考答案分析
2011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Array历史试卷考生注意:1.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试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答题前,务必填写姓名、报名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图勾勒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几个不同阶段。
其中与③和④相对应的分别是·····()A.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D.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世界三大宗教都起源于·················································()A.非洲B.亚洲C.美洲D.欧洲3.古希腊人在许多方面都胜古罗马人一筹,除了·····························()A.哲学B.文学C.艺术D.法律4.13世纪左右,西欧确立了除国王外,贵族和市民阶层也能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体制。
2011届上海历史四区模拟考答案、
2011上海四区联考历史回答 2011二模四区联考历史回答~~~~一、选择题(60分)1--5 C B C B D 6--10 D B B A D11-15 A C C D B 16-20 D B A D C21-25 C D B C A 26-30 A B B A D二、非选择题(90分)31、回答(13分)(1)①(C)②(A)③(B)(3分)(2)原因:随着古代罗马国家的壮大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有效的维护罗马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维系罗马社会的稳定和团结,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统称为“公民法”;(2分)进入帝国时代后军事扩张人口的增加,协调罗马人与非罗马人的权利关系,屋大维开始,颁布了一系列敕令,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统称为“万民法”。
(2分)(说明:考生若从法学家不断完善法律的角度阐述也得分)(3)罗马法是罗马人在思想上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
他们用理性即法律来规范社会生活;维系帝国的统治;(1分)体现了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
并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分)但罗马法也有其局限性,它将奴隶排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体现了其等级间的差异。
(1分)(4)还可以借助考古发现、档案、文献、著作、笔记、回忆资料检索和调查访问等;(2分)32、回答(11分)(1)君权神授(君权天授、皇权至上、君权独尊);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表达相近即可,共3分)(2)背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汉武帝锐意进取,经营开拓,需要积极有为的思想学说为其治国安邦提供理论依据寻找理论依据,这为董仲舒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契机。
(3分)(说明:若考生从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回答亦可)(3)积极性是:发展了儒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对勇于探索天人关系,追天人和谐有积极的历史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得到统治者的认可,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并逐步上升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要君主实行仁政,对统治者的残暴和奢侈以及君主权力过度膨胀曾产生一定的限制作用。
2011年高考历史上海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上海卷·文科使用)7.西亚某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6000~5100年前那里的居民创造了楔形文字、人工灌溉工程等文明成就,该地区大致位于今天的A.伊拉克 B.伊朗 C.埃及 D.印度【答案】A【解析】从题中表述,明确判断这是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即A项所在地区。
【考点】暂无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
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
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从图片的形制上看,可明确判断标签①“鼎”是第三幅图;标签④“编钟”是第四幅图;剩下的标签③、②分别是“石斧”、“玉琮”更易判断。
【考点】暂无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答案】C【解析】此题很简单,图中所示的三省六部制主要盛行于隋唐时期,选C。
【考点】三省六部制10.右图是中国近代史上某革命组织机关刊物的书影,该组织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强学会D.同盟会【答案】D【解析】根据课本知识,图中所示《民报》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机关刊物。
【考点】同盟会11.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
这场运动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文学革命【答案】C【解析】结合关键词“17~18世纪”、“法国”、“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回顾所学相关知识,可以判定是法国的启蒙运动。
上海十校2011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
上海市十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是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的示意图,其演化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取消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3.与前代相比,宋代藏书家的人数大增,藏书数量最多者超过十万卷。
与之相关的因素是()A.经济重心的南移B.科举制的影响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D.印刷术的进步4.北宋理学家邵雍曾发出这样的赞叹: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
邵雍的赞叹源于当时()A.国家的大一统B.经济文化的繁荣C.民族关系的融洽D.思想的自由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秦始皇在位时,修建了庞大的皇陵,兵马俑坑是其陪葬坑。
从当时的形势看,俑坑的朝向最有可能是()A.坐北朝南B.坐南朝北C.坐西朝东D.坐东朝西6.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汉武大帝》,让观众领略了“秦皇汉武”的风采。
银幕艺术往往真实与虚构并存。
下列电视剧情节中与史实不符的是()①《隋唐英雄传》中隋灭陈的战争场景炮声雷动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
(二)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所说:“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
2011届上海高三历史黄浦区一模(附答案)
黄浦区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基础学业测评高三历史试卷2011.1.12下午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图中显示的文字所记载的古代史诗应该是:A.《吉尔伽美什》B.《摩诃婆罗多》C.《罗摩衍那》D.《荷马史诗》2.著名学者休慈斯在某书中写道:“他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宗教和一个帝国。
”这里的“他”应该是指:A.孔子 B.悉达多 C.耶稣D.穆罕默德3.下列各项中,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背景相关的是:①城市的复兴②商品经济的活跃③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④教会为更大范围内研究和传播神学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4.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A.新兴阶级的产生 B.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社会秩序的稳定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5.关于秦朝设郡的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学者在考证秦朝设郡的数目时,收集、使用了以下几类资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汉书》的记载 B.民间的传说 C.史学家的论文D.秦简的记述6.《史记·儒林列传》记载:汉武帝时,“絀黃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學儒者數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布衣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7.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五之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必修2
必修二专题五:2、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某某区高三统考22题)“在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而且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也在这时诞生在阿姆斯特丹。
”这段话反映的“这时”是在()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2.(2011年4月某某市二模20题)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被称为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出现是因为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侵略和掠夺C.探险家对美洲的探索X围不断扩大 D.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纷纷建立3.(2011年3月某某市质检21题)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X的是西班牙、葡萄牙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X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C.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D,第④段说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X推向顶峰4.(2011年3月某某市一模20题)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
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1570 1670 1780国家甲232000 568000 450000乙51000 260000 1000000A.英国、西班牙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D.荷兰、英国5.(2011年3月揭阳市一模21题)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下面表格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表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D.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已经确立6.(2011年5月某某市三模15题)艾周昌的《早期殖某某义侵略史》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是因为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出外打工 B.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不足 D.工业革命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7.(2011年5月某某市质检20题)导致下图所示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6—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图A.商业革命B.圈地运动C.光荣革命D.黑奴贸易8.(2011年3月江门市一模20题)历史学家斯塔诺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X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
2011上海市各区县一模(期末)历史考试答案
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1)采邑改革后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2分)。
罗马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主集团;罗马教会干涉各国内政(或干预世俗事务),竭力鼓吹教权至上(2分)。
(或基督教会用神学禁锢人的思想也可)(2)城市复兴(或市民阶层的形成);商品经济发展;等级君主制形成;中央集权和王权日益加强;大学兴起。
(4分)(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等级君主制转变为君主专制;民族国家形成。
32.(1)分封制或封邦建国制;郡县制;行省制。
(6分)(2)总体上呈现中央集权的趋势,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郡县制与分封制在历史上交替出现,说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4分)33.(1)双向特征。
(1分)(2)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系统提出“天人感应”之说。
政治上倡导“君权神授”。
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
(3分)(3)程颐、朱熹等人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并将之通俗化普及化。
(3分)(4)孔孟的主张是针对春秋战国社会变革、动荡纷争的现状提出的治国救世主张之一,对君臣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董仲舒的主张顺应了汉逐渐强盛、要求以思想统一维护政治统一的需要;唐中期以来,传统经学体系及伦理纲常受到巨大冲击,程朱对儒学进行创新改造,使理学逐渐成为居于正统地位的官方哲学和维护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
(3分)34.(1)鸦片战争:战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决定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通商战争:英国早就想打开中国门户,与中国通商,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4分)(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的崛起,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上海高中历史书第二分册1—9课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第二分册栏目参考答案(第1-9课)(征求意见稿)第1课中华文明的摇篮读图学史找出地图中重要文化遗址,归纳其分布的主要特点。
重要文化遗址:如湖南玉蟾岩遗址、湖南彭头山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陕西姜寨遗址等。
主要特点:遍布中华大地,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最为集中。
练习与测评1. 农业的起源有什么意义?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有哪些重大影响?意义: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谷物种植、家畜饲养等劳动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具有生产性经济活动的性质,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影响: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农业是中华民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基础,中国以农业立国,农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的重农政策,重农思想,科学技术(天文、历法、数学、中医药等),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田园诗篇等,都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而展开。
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使中国的血缘亲情比较密切,从而形成与之相关的伦理道德。
(本题点到即可,随着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逐步补充你、展开。
2. 为什么上古时期的历史记忆常常是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传承下来的?除神话传说外,还有哪些材料能传达真实的历史信息?原因:(神话)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对自然的认识是有限的,往往借助想象去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这样就产生了神话。
而传说中许多人和事件,往往也附以神话的色彩。
(传说)上古时期是一个依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
在文字产生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讲述而流传。
这些内容后被文字记录下来,成为文献中的古史传说。
中国古代文献里有丰富的古史传说内容,从中可看出中国原始时代大概的社会面貌和发展变化。
材料:实物资料:遗址、遗物和化石等;文献资料:图画、文献等。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一之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2
必修二专题一: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4小题,共0分)1.(2011年4月北京海淀区一模14题)元代农学家王祯撰著的《农书》是我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巨著。
该书体例完整,内容涉及元朝全国l1个省,力图对整个农业生产作系统全面的论述。
据此,王祯农书与《齐民要术》的不同之处有()A.是完整系统的农业科技著作B.包括农业生产各主要方面C.涉及南北方各地的农业生产D.有利于战乱后农业的恢复2.(2011年1月吉安市期末质检3题)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A.东汉B.曹魏C.唐朝D.北宋3.(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4题)《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推崇和嘉许。
清康熙帝命画家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
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清代()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B.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C.铁农具与犁耕技术开始流行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4.(2011年4月阳泉市一模28题)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 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农民被迫弃农经商 D.生产模式体现耕织结合的特点5.(2011年3月湖南十校联考5题)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D.生产关系的变革6.(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题)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7.(2011年5月苏、锡、常、镇二模2题)“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试题 历史部分(上海卷)(精校版 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0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58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一位古希腊人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在其著作中记述了希波战争的始末。
他是A.伯里克利 B.希罗多德 C.柏拉图 D.罗马2.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A.公元前5世纪初 B.公元前5世纪末C.公元前6世纪初 D.公元前6世纪末3.根据所学的知识,右侧表格①②处分别填上A.封建等级制:城市的复兴B.封建等级制;民族国家形成C.城市的复兴:君主专制D.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4.拜占庭帝国瓦解前后,许多学者和艺术家迁居意大利半岛,从而大力推动了该地区A.波斯文化的传播B.伊斯兰文化的传播C.古希腊文化的研究D.基督教神学的研究5.中世纪的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妒”,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6.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
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A.国主 B.领主 C.盟主 D.君主7.历史是复杂的。
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
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9.中国历史上,与秦、南朝齐、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10.右侧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魏国所辖地区是A.①B.②C.③D.④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
松江区2011高三二模历史答案
松江区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质量监控历史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2011.3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所有答题必须填入在答题卡上)1、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2、人们常说四大文明古国,但近几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倾向于更具概括力的“四大文明区”的说法,那么古埃及属于“四大文明区”中的A.东地中海文明区B.南亚次大陆文明区C.东亚文明区D.中南美印第安文明区3、罗马帝国初期的统治者面临:“人口众多,管理事物繁杂。
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
”的统治困难局面,通过一系列的司法实践,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5、某知名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人物。
他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A.夏禹B.商汤C.周武D.秦皇6.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东罗马帝国在历史上又延续了大约A.近500年B.近800年C.近1000年D.近1200年7、“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8.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据钱穆《国史大纲》)上表中,影响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9、右图中E处应填写A、秦朝B、唐朝C、北宋D、元朝10、中国古代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且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上海市十校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考试试卷答案
十校联考历史答案(2011.1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1~5 ACACB 6~10 CBABB 11~15 DBCCD 16~20 CDDCD21~25 CACDA 26~30 CBDAB 31~35 BABBC二、非选择题部分(共80分)36. “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8分)⑴ 甲组。
崧泽遗址出土的考古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作为结论的直接证据。
(2分)⑵ 乙组修改结论为:青龙镇地理位置优越,商贸非常繁荣(2分)⑶ 丙组结论完全错误,修改为:上海成为民主革命的舆论中心,市民关心和支持辛亥革命(2分)⑷ 丁组孤证不立,证据不充分,应补充欧洲其他科学家来沪访问、讲学的史料(2分)37.德国现代化之路(12分)⑴.此前,德意志长期处于分裂状态,阻碍工业革命发展。
(2分)1871年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德意志统一,建立帝国,为工业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获得了法国的50亿法郎和阿尔萨斯等矿产资源,又抓住了刚刚兴起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所以,迅速崛起(4分)⑵.一战前,德国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主要经济指标赶超英法,机械制造和化工业处于领先地位,诞生了电气和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
城市人口剧增,1900年6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4分)⑶.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恶性膨胀,德国统治集团挟工业化的巨大力量,热衷于对外殖民扩张,导致战争危机。
(2分)38.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12分)①西学东渐出现的因素或西学东渐出现的原因(2分)②介绍自然科技知识,学习英语等(2分)③在思想、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变化(2分)④“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潮(2分)⑤共和革命思潮(2分)⑥马克思主义思潮(2分)39. 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12分)⑴、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突出了丈夫对妻子的支配权;宋明理学,将纲常伦理作为“理”的件数,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女子遵循“三从四德”,女子裹足等),妇女地位进一步下降;明清时,朝廷通过诏令、贞节牌坊等,推行殉夫等妇德,把妇女打入到社会的底层。
上海市普陀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12届历史一模)
普陀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质量调研历史试卷参考答案2011.12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6. (10分)(1)暴虐而不纳忠言。
(2分)(2)文帝及景帝时期,采取“清净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多次下诏削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下的族诛、连坐等严刑峻法。
(2分)他勤政爱民,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的水旱疾疫之灾并非其政有所失,行有其过造成的,(2分)历史上他的政绩有:减轻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等。
(2分)汉初这一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恢复,为汉武时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分)组织:答案1:未组织表达,仅列举按所答内容酌情对半给分。
答案2:组织表达较好,可按所答内容酌情加分,但不超过8分。
37. (10分)(1)观点:中国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继续对抗现代化的目标,日本采用改变态度转而接受现代化。
(2分)理由:中国经济上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但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虽然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但主观上继续维护封建伦理道德的统治地位。
(2分)日本则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和技术,进行明治维新改革,消除封建割据势力和等级制度;(2分)鼓励工商贸易,富国强兵,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推行文明开化,重视教育等。
(2分)38.(10分)(1)原则或观念:无罪推定原则;注重证据的原则;追求公正合理的原则;尊重传统的观念:轻视妇女的观念:保护弱者的倾向:反对刑讯逼供的倾向: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等等。
(6分)(2)自然法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观念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的司法实践和操作中不可能真正实现;任何法律都具有阶级局限性,存在一定得缺陷,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
(2分)但这丝毫不能影响人们对自然法所提出的理想的不懈追求,宗教不能禁止,我们也不能违背它(2分)39.(10分)(1)文明:西方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模拟及真题分课汇编与解析 专题四之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必修2
必修二专题四: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18题)2010年11月12日,新民网发表“省钱省力省时间,网络购物方兴未艾”的新闻。
新闻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包括()A.中国人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增强节俭意识B.互联网在中国进一步普及应用C.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网络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2.(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6题)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
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3.(2011年3月聊城市一模16题)伊朗门事件、克林顿丑闻事件、美军虐俘事件、西方其他国家高级官员的丑闻屡屡被曝光。
这突出反映了()A.西方国家民主政治进程出现曲折B.政府完全处于公民的监督之下C.第三次科技革命负面影响增大D.报刊、网络和电视等媒介监督作用增强4.(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8题)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面貌。
观察图所示报头,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中华书局创办于1912年B.民族工业迎来发展的春天C.当时社会上农历与西历并存D.广告成为企业宣传的手段5.(2011年3月河南郑州市质检33题)《盛世危言》指出:“……置之,灾民流离困苦情形宛然心目。
作奸犯科者,明正典刑,……中历历详述,见之者胆落气沮,不敢恣意横行,自有……,(士君子)足不逾户庭而周知天下之事……。
”郑观应在此盛赞的是()A.修筑铁路B.创办报刊C.放映电影D.开通电话6.(2011年4月浙江上虞调研16题)《申报》在某一时期陆续报道了几篇新闻,其标题分别是:“宋教仁上海遇刺身亡”、“世界大战中的华工”“还我青岛”、“公共汽车开始运行”。
2011上海市静安区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前年静安区2010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2011.04考生注意:1.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答题纸与试卷上的试题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2.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姜寨遗址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一个重要原始聚落遗迹。
下列考古成果中,其中最能够反映这一遗迹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是:A. 利簋B.刻划符号C.精细加工的石锛D.遗址复原平面图2.《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从材料中可知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对象是:①王室 ②功臣 ③先代的贵族 ④匈奴后裔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3.右图为秦朝都城的宫殿用砖,其正面以阳文小篆刻有十二字,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从中能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A.喜庆丰收 B.疆土辽阔C.国家一统 D.威声远播4.《齐民要术·卷八》记载了一种当时中原地区较流行的饮食羌煮法。
就是选上好的鹿头煮熟了,把那皮肉切成两指大小的块,再把斫碎的猪肉熬成浓汤,加一把葱白和各种各样的调味料,就用鹿头肉蘸着肉汤吃。
这反映了:A.肉食成为当时的主食 B.民族间文化的交融C.汉民族饮食的多样化 D.食品加工具的科学性5.下列引文,符合王守仁核心思想观点的是:A.“道源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C.“宇宙之间,一理而已”D.“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6.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认为:“历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
”与其持相近观点的史学著作是:A.《明史》 B.《史通》 C.《文史通义》D.《中国史叙论》7.“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系不是简单的修补,而是在不断创新与完善”。